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am Pattern Synthesis Based on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1
作者 郁彦利 王英民 李磊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171-176,共6页
As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beam pattern synthesis can not always obtain the desired optimum pattern for the arbitrary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arrays,a hybrid numerical synthesis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principle ... As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beam pattern synthesis can not always obtain the desired optimum pattern for the arbitrary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arrays,a hybrid numerical synthesis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principle and genetic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First,based on the adaptive theory,a given array was supposed as an adaptive array and its sidelobes were reduced by assigning a number of interference signals in the sidelobe region.An initial beam pattern was obtained after several iterations and adjustments of the interference intensity,and based on its parameters,a desired pattern was created.Then,an objective func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signed and desired patterns can be constructed.The pattern can be optimized by us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 to minimize the objective function.A design example for a double-circular array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Compared with the approaches existing before,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duce the sidelobe effectively and achieve less synthesis magnitude error in the mainlobe.The method can search for optimum attainable pattern for the specific elements if the desired pattern can not be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ray beam pattern synthesis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高速球轴承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 叶帅 +2 位作者 姚齐水 余江鸿 胡美娟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目前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为代表的超高转速运行场景越来越多,对轴承类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温升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优化轴承的结构,提升其服役性能,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轴承为例,提出... 目前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为代表的超高转速运行场景越来越多,对轴承类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温升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优化轴承的结构,提升其服役性能,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轴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球轴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以轴承最大额定动载荷、最大额定静载荷和最小摩擦生热率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的进化操作,引入粒子寻优速度控制策略、交叉变异策略和罚函数机制,解决了带约束优化问题求解和局部最优问题,增强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解集探索能力;最后,在特定工况下对轴承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层次分析法,从Pareto前沿中优选了内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滚动体数量、滚动体直径和节圆直径的最优值。研究结果表明:在16 kN径向载荷、15 000 r/min的高转速工况下,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型深沟球轴承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轴承接触应力下降了21.2%,应变下降了25.6%,摩擦生热下降了16.7%,体现了该方法在收敛性能、寻优速度等方面的优势。该优化设计方法可为球轴承的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球轴承结构设计 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 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层次分析法 6206型深沟球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泽青 杜竞旋 +2 位作者 胡宁 张延星 金一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针对传统模压成型工艺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模压成型工艺优化方法,用来优化模压成型过程中保温时间、模压压力以及温度等参数,该方法将实验得到的工艺数据作为输入层神经元,以成型质... 针对传统模压成型工艺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模压成型工艺优化方法,用来优化模压成型过程中保温时间、模压压力以及温度等参数,该方法将实验得到的工艺数据作为输入层神经元,以成型质量翘曲变形量作为输出层神经元,构建BP神经网络,由此得到翘曲变形与模压压力、保温时间、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运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多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经过二进制编码、选择、交叉、变异等步骤,最后解码得到优化后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遗传算法能够对模压成型过程中因保温时间、模压压力以及温度三者不平衡引起的翘曲变形量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能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成型 工艺参数 多参数优化 自适应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5铝合金回归再时效性能预测与工艺优化方法
4
作者 秦国华 徐纳 +1 位作者 林锋 吴竹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8-2314,共17页
时效工艺参数会影响铝合金的性能,为了提高7055铝合金的性能,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确定回归再时效(RRA)实验的工艺参数组合,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硬度、电导率的时效性能的动态响应面预测模型,以此分析了回归再时效的工艺参数对7055铝合金... 时效工艺参数会影响铝合金的性能,为了提高7055铝合金的性能,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确定回归再时效(RRA)实验的工艺参数组合,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硬度、电导率的时效性能的动态响应面预测模型,以此分析了回归再时效的工艺参数对7055铝合金硬度、电导率的影响。建立了以硬度、电导率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同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分别采用欠时效+低温长时回归处理或过时效+高温短时回归处理时,7055铝合金实现了电导率与硬度的协同优化。电导率和硬度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均不超过5%。提出的基于性能预测模型的回归再时效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不仅能够降低铝合金热处理工艺摸索的成本,而且为回归再时效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再时效 响应面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时效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排面板注塑成型多目标优化
5
作者 刘巨保 廉成林 +3 位作者 杨明 李峰 张亮 侯健超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以插排面板为研究对象,在Design-Expert软件中进行Box-Behnken方案设计,利用Moldflow软件对各方案进行模流分析,并且,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工艺参数与响应目标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实际值与预测值分布图以及决定系数R2检验其精度。利用非支... 以插排面板为研究对象,在Design-Expert软件中进行Box-Behnken方案设计,利用Moldflow软件对各方案进行模流分析,并且,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工艺参数与响应目标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实际值与预测值分布图以及决定系数R2检验其精度。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响应面模型迭代寻优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采用Moldflow软件对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模拟,与优化算法预测值相比,翘曲变形和体积收缩率的误差分别为4.20%、0.78%,与原始方案相比,翘曲变形量降低了18.27%,体积收缩率降低了18.34%。试模验证结果表明,塑件的翘曲变形值与优化算法结果误差为2.83%,证明了采用的优化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响应面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模流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进化神经网络的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关系模型构建及工艺参数优化
6
作者 张燎原 李文辉 +4 位作者 温学杰 张演 李秀红 王海珠 杨胜强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1-140,共10页
目的构建高精度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参数的关系模型,实现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TC4钛合金板材为试件开展正交实验,通过方差分析获取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下降率的影响程度。将工艺参数作为输入,表面粗糙度下降率作为输出,通过... 目的构建高精度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参数的关系模型,实现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TC4钛合金板材为试件开展正交实验,通过方差分析获取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下降率的影响程度。将工艺参数作为输入,表面粗糙度下降率作为输出,通过数学回归以及神经网络的方法构建初始工艺参数关系模型。通过迭代训练隐含层确定神经网络的最优隐含层结构,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网络权重和偏置,构建多层进化神经网络(GA-MLP)关系模型,进一步将关系模型耦合遗传算法实现工艺参数优化。结果采用数学回归与传统神经网络构建的工艺参数关系模型预测精度为75.6%和76.4%,基于多层进化神经网络构建的关系模型预测精度可提升至96.6%。优化后的加工参数为振动频率25 Hz、偏心块相位差98°、上偏心块质量1.55 kg、下偏心块质量1.8 kg,在此工艺参数下加工可将试件表面粗糙度由0.976μm降低至0.311μm,表面粗糙度下降率达68.12%。结论提出的多层进化神经网络相较于传统的数学回归以及初始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优化的工艺参数能够有效降低试件表面粗糙度并提升其下降率。研究结果为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参数关系模型构建与参数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 工艺参数关系模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5B70铝合金铣削加工多目标参数优化
7
作者 贾芮博 杨凯 +4 位作者 王天明 张斌 赖小明 王丹 杨吟飞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9,共8页
为满足5B70铝合金结构件的铣削加工质量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三个铣削工艺参数(转速S、每齿进给量f z和切削深度a p)的取值范围,通过响应曲面法研究并建立关于切削力、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的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再... 为满足5B70铝合金结构件的铣削加工质量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三个铣削工艺参数(转速S、每齿进给量f z和切削深度a p)的取值范围,通过响应曲面法研究并建立关于切削力、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的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再通过遗传算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和最佳工艺参数设计。结果表明:铣削工艺参数优化后,转速S的范围为9012.47~9840.39 r/min,每齿进给量为0.10~0.15 mm/z,切削深度为0.51~1.20 mm;响应曲面法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设计优化方法可以建立准确的回归拟合模型,依靠模型能够快速获得不同目标需求对应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响应曲面法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加工番茄水-氮-盐耦合模式研究
8
作者 吴聚成 李文昊 +3 位作者 马占利 裴冬杰 刘梦洁 温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为确定北疆地区膜下滴灌加工番茄最佳的水氮盐耦合模式,以加工番茄‘金番3166’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水量水平:5 200(W1)、4 500(W2)、3 800(W3) m^(3)·hm^(-2),3个施氮量水平:300(N1)、240(N2)、180(N3) kg·hm^(-2),以及3个... 为确定北疆地区膜下滴灌加工番茄最佳的水氮盐耦合模式,以加工番茄‘金番3166’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水量水平:5 200(W1)、4 500(W2)、3 800(W3) m^(3)·hm^(-2),3个施氮量水平:300(N1)、240(N2)、180(N3) kg·hm^(-2),以及3个灌溉水矿化度水平:1(S1)、3(S2)、5(S3) g·L^(-1),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水氮盐处理对加工番茄的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并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提高灌水量和施氮量、减少灌溉水矿化度可显著提高加工番茄的产量与灌溉水利用效率(P<0.05);而提高灌水量和矿化度同时减小施氮量可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P<0.05)。W1N1S1处理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最大,分别为188 t·hm^(-2)和36.15 kg·m^(-3);W1N3S3处理下氮肥偏生产力最大,为760.50 kg·kg^(-1)。通过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得出,W1N1S1处理综合评价指数最大(0.859),为最优处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得出不同灌溉水矿化度(S)下水(W)、氮(N)调控的最佳方案如下:当S=1 g·L^(-1)时,W=5 200 m^(3)·hm^(-2),N=300 kg·hm^(-2),最佳目标产量Y_(1)、灌溉水利用效率Y_(2)、氮肥偏生产力Y_(3)分别为189.88 t·hm^(-2)、36.07 kg·m^(-3)、593.44 kg·kg^(-1);当S=3 g·L^(-1)时,W=5 200 m^(3)·hm^(-2),N=180 kg·hm^(-2),Y_(1)=129.06 t·hm^(-2),Y_(2)=17.75 kg·m^(-3),Y_(3)=679.04 kg·kg^(-1);当S=5 g·L^(-1)时,W=3 800 m^(3)·hm^(-2),N=180 kg·hm^(-2),Y_(1)=134.06 t·hm^(-2),Y_(2)=24.87 kg·m^(-3),Y_(3)=582.25 k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水氮盐耦合 膜下滴灌 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飞机客舱门手柄凸轮轮廓曲线优化
9
作者 龚旭彬 刘雷 何胜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7-534,共8页
作为舱门操作的核心部件,舱门手柄凸轮机构直接影响舱门的操作效率与安全性能。为提高舱门操作效率,改善手柄凸轮的接触特性及从动件负载,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对舱门手柄凸轮机... 作为舱门操作的核心部件,舱门手柄凸轮机构直接影响舱门的操作效率与安全性能。为提高舱门操作效率,改善手柄凸轮的接触特性及从动件负载,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对舱门手柄凸轮机构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升驱动曲线优化效果显著,压力角、阻力和阻力矩均有所降低,曲率半径得到了适当增大;泄压门驱动曲线的优化效果较弱,但仍实现了一定的性能提升。该研究为舱门凸轮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客舱门手柄凸轮 凸轮轮廓曲线 层次性分析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NSGA2的内斜齿轮成形磨削参数优化
10
作者 金明选 苏建新 +1 位作者 张祥 李明宇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49-1658,共10页
内斜齿轮是斜齿行星减速器的重要传动件,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减速器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为提升齿轮成形磨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确定最佳成形磨削工艺参数,对内斜齿轮成形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建立了磨齿温度场... 内斜齿轮是斜齿行星减速器的重要传动件,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减速器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为提升齿轮成形磨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确定最佳成形磨削工艺参数,对内斜齿轮成形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建立了磨齿温度场热量分配数学模型,并依据有限元仿真得到了磨削温度数据;然后,结合响应曲面法分析了成形磨削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将磨削温度设成响应性能指标,建立了相应的响应回归模型;最后,以磨削温度、磨削效率和磨削质量为优化目标,利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2)进行了多目标工艺参数的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湿磨工况下,磨削工艺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排序依次为a_(p)>v_(w)>v_(s);磨削温度与磨削深度、进给速度呈正相关,与砂轮线速度呈负相关;在保证成形磨削温度的前提下,磨削加工过程中使用优化后的最佳磨削工艺参数得到的粗磨阶段加工时间减少了50%,精磨阶段左右齿面偏差分别减少了46.7%和26.6%。由此证明了优化得到的最佳磨削工艺参数是合理有效的,对磨削过程中磨削参数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斜齿行星减速器 成形磨削 响应曲面法 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磨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机器人加工工艺优化
11
作者 吴福森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以KUKAKR60L30HA型工业机器人加工砂岩为例,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机器人加工磨削力的预测和磨削工艺参数的优化。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加工工艺参数对磨削力信号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机器人加工磨削力预测模... 以KUKAKR60L30HA型工业机器人加工砂岩为例,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机器人加工磨削力的预测和磨削工艺参数的优化。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加工工艺参数对磨削力信号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机器人加工磨削力预测模型训练并进行预测;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磨削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磨削工艺参数对3个磨削力分量和磨削合力的影响主次顺序不同,基本上都随径向切深a_(e)、轴向切深a_(p)、进给速度v_(w)的增加呈增长趋势,随主轴转速n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符合预测要求;同时,采用遗传算法得到的优化磨削工艺参数组合是a_(e)=2.28 mm,a_(p)=2.98 mm,n=9586.65 r/min,v_(w)=2207.67 mm/min,此时的材料去除率预测值_(RMRRP)=14999.79 mm^(3)/min,材料去除率试验值R_(MRRT)=14194.44 mm^(3)/min,试验值相对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加工 正交试验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耦合工艺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国光 王金阳 张涛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3,共8页
采用醇胺法工艺对高含碳天然气进行脱碳处理时,其能耗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为降低高含碳天然气的脱碳能耗,提出了一种醇胺法工艺(N-甲基二乙醇胺作吸收剂)与级间冷却、富液分流解吸、酸气再压缩热泵和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VR)热泵... 采用醇胺法工艺对高含碳天然气进行脱碳处理时,其能耗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为降低高含碳天然气的脱碳能耗,提出了一种醇胺法工艺(N-甲基二乙醇胺作吸收剂)与级间冷却、富液分流解吸、酸气再压缩热泵和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VR)热泵工艺耦合的二氧化碳(CO_(2))捕集耦合工艺流程(简称“耦合工艺”)。采用AspenHysys软件对影响耦合工艺节能效果的关键参数(级间物流冷却温度、贫液节流后压力、酸气再压缩压力和再生塔底重沸器温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响应面分析与遗传算法结合的方式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耦合工艺的级间物流冷却温度为58℃,贫液节流后压力为0.084MPa,酸气再压缩压力为0.195MPa,再生塔底重沸器温度为92℃。与联合工艺(膜分离+醇胺法)相比,耦合工艺的能耗明显降低,脱碳单位能耗(脱除1 t CO_(2)需要消耗的能量)由1.338 GJ/t下降至1.110 GJ/t。与优化前相比,耦合工艺优化后的净化气中CO_(2)含量(体积分数)由2.533%下降至2.326%,脱碳单位能耗由1.110GJ/t下降至1.074GJ/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耦合工艺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轴滚齿加工工艺参数GA-BP模型NSGA-Ⅱ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班希翼 李强 +1 位作者 贺小龙 余建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148,156,共5页
研究了高速条件下的滚齿工艺参数设置与优化方面的工作,采用新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设计了相应的优化数学模型,优化达到最低能耗以及最长的刀具使用期限,再以遗传反向传播算法(GABP)神经网络为目标设置预测模型并建立适应度函数,完... 研究了高速条件下的滚齿工艺参数设置与优化方面的工作,采用新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设计了相应的优化数学模型,优化达到最低能耗以及最长的刀具使用期限,再以遗传反向传播算法(GABP)神经网络为目标设置预测模型并建立适应度函数,完成迭代优化后获得匹配滚齿工艺的Pareto最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这里预测模型经过5次循环计算后,均方差为10-5,得到0.000425的最优值,推断上述网络满足良好的稳定性。刀具寿命误差相对后者降低16%,降低了36%的能量损耗,发现GABP算法具备更优收敛能力。Pareto解集获得了比相近加工样本集更优的性能,因此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可以确保加工能耗和刀具使用寿命同时达到最佳状态。该研究对提高的滚齿加工工艺参数以及提高机加工效率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齿 工艺参数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航天复杂系统测试任务调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涛 申立群 +1 位作者 付晋 黄昌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5-1262,共8页
针对航天复杂系统型号较多,传统测试流程与调度设计只能人工定制化排布,效率较低且未有效优化,同时,考虑到航天复杂系统快速测试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航天测试流程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在测试项集合明确的前提下,将... 针对航天复杂系统型号较多,传统测试流程与调度设计只能人工定制化排布,效率较低且未有效优化,同时,考虑到航天复杂系统快速测试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航天测试流程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在测试项集合明确的前提下,将测试项抽象为离散事件,以测试总时间和测试资源均衡度为优化目标,充分考虑航天器测试的诸多约束,将其作为遗传算法执行过程中交叉或变异的禁忌项。在初始种群确定后,对测试流程和调度方案进行自动生成和优化。对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同实验条件下的传统半串行测试方法和单目标优化方法,测试总时间或资源均衡度得到了较大提升。在进一步扩展优化目标和约束项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航天复杂系统测试过程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优化 多种群遗传算法 并行任务调度 航天复杂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遗传变邻域搜索算法求解柔性车间调度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伟 孙瑜 +1 位作者 李西兴 王林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1-2049,共9页
针对考虑生产成本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low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FJSP),以完工时间与加工成本为优化指标,提出一种求解FJSP的混合遗传变邻域搜索算法。根据个体适应度对种群分割,结合自适应交叉概率改进子代种群产生方式;... 针对考虑生产成本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low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FJSP),以完工时间与加工成本为优化指标,提出一种求解FJSP的混合遗传变邻域搜索算法。根据个体适应度对种群分割,结合自适应交叉概率改进子代种群产生方式;设计两种邻域结构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交叉变异概率的优化算法流程提高求解效率。运用提出的算法求解基准实例与实际问题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加工成本 遗传算法 变邻域搜索 混合算法 动态概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鱼群-遗传算法的多品种小批量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天瑞 乔文澍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59,共8页
基于多品种小批量零件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基于人工鱼群-遗传算法(AFSA-GA)构建了数控机床能耗模型,以实现零件加工能耗下降。首先,将数控机床功率划分为各工序功率模型,基于功率模型与工作时间关系得出机床运转能耗模型,结合产品表面粗... 基于多品种小批量零件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基于人工鱼群-遗传算法(AFSA-GA)构建了数控机床能耗模型,以实现零件加工能耗下降。首先,将数控机床功率划分为各工序功率模型,基于功率模型与工作时间关系得出机床运转能耗模型,结合产品表面粗糙度模型,对各工序能耗模型及整体粗糙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整体能耗模型;其次,以能耗及粗糙度为目标函数,建立AFSA-GA算法,通过对各工序能耗求解得出最适当的机床功率及其所对应的能耗和表面粗糙度;最后,针对所获得的最优功率,进行优化结果的验证,为五轴机床的实际加工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优化 多品种小批量 零件加工 人工鱼群-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减速器的多目标层次优化设计
17
作者 丁国龙 叶梦传 +1 位作者 吴熙 余运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了使RV减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更高和承载能力更强,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RV减速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RV减速器的体积、传动效率和摆线轮接触应力为多目标函数,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优化目标进行评估,计算各... 为了使RV减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更高和承载能力更强,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RV减速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RV减速器的体积、传动效率和摆线轮接触应力为多目标函数,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优化目标进行评估,计算各个目标的权重,将多个目标通过加权法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其次建立了包含参数范围、强度校核及结构限制的约束条件。最后利用遗传算法(GA)实现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RV减速器体积减小、传动效率更高、承载能力更强,综合性能提高了8.0%。为实际生产应用中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层次分析法(AHP) 多目标优化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ATR发动机PI控制器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焦昱翔 赵庆军 +3 位作者 任三群 蔡伟东 许诚 赵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为了使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ATR)从慢车快速、稳定和准确地加速到最大状态,以ATR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流量和尾喷管喉部面积为控制变量,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算法)建立了发动机控制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将超调量、稳态误差... 为了使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ATR)从慢车快速、稳定和准确地加速到最大状态,以ATR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流量和尾喷管喉部面积为控制变量,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算法)建立了发动机控制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将超调量、稳态误差、上升时间及误差积分值四个指标以加权的形式作为目标函数,引入执行机构超调惩罚机制,建立了PI控制器参数Pareto最优解集,完成了ATR发动机从慢车加速到最大状态的动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将双回路多个控制性能指标以加权的形式组合作为目标函数,可以获得均匀分布的Pareto前沿;联合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和基于熵权法的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能够在双回路耦合下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ATR发动机动态特性,极大地缩短了人工整定控制器参数的时间;在加速过程中,多目标优化方法将涡轮膨胀比上升时间作为目标函数之一,与尾喷管面积开环控制动态过程相比,可以使涡轮膨胀比更早到达目标值,共同工作线远离喘振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 动态过程 PI控制器 参数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气中冷油闪蒸工艺模拟与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继龙 叶昊天 +2 位作者 韩志忠 董宏光 常文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26,共6页
针对干气提浓装置能耗较高的现状,对最新的中冷油闪蒸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流程模拟,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NSGA-Ⅱ),以年总费用(TAC)、CO_(2)排放量(E_(carbon))和碳二回收率(R_(C_(2)))为目标函数,通过罚函数法转化为... 针对干气提浓装置能耗较高的现状,对最新的中冷油闪蒸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流程模拟,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NSGA-Ⅱ),以年总费用(TAC)、CO_(2)排放量(E_(carbon))和碳二回收率(R_(C_(2)))为目标函数,通过罚函数法转化为无约束问题,对中冷油闪蒸工艺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了Pareto前沿。统计后发现,半贫液与贫液质量比的变异系数仅为2.37%,可以使用平均值1.95来代表。最后使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选取最优点进行对比,优化结果显示,相比于浅冷油吸收工艺,中冷油闪蒸工艺的R_(C_(2))上升3.09%,TAC下降43.75%,E_(carbon)减少41.77%。结果表明,中冷油闪蒸工艺在各方面性能均有大幅提升,且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能够发现更多的有益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提浓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流程模拟 优化设计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新鲜Halloumi奶酪生产工艺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嘉 郑远荣 +3 位作者 刘振民 张娟 徐杏敏 贾向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0,I0004-I0006,共11页
为提升Halloumi奶酪品质,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Halloumi奶酪生产过程的多工艺参数。选取CaCl_(2)添加量、热烫温度和压榨压强为优化变量,以成品奶酪得率和感官评分为优化目标,分别建立了2个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精度分别达到... 为提升Halloumi奶酪品质,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Halloumi奶酪生产过程的多工艺参数。选取CaCl_(2)添加量、热烫温度和压榨压强为优化变量,以成品奶酪得率和感官评分为优化目标,分别建立了2个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精度分别达到了98.936%和98.255%。之后,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寻优,结果表明,在得率≥10%以及感官评分≥85的前提下,以奶酪得率为目标的最优生产工艺条件:CaCl_(2)添加量0.0144%、热烫温度83.5℃、压榨压强5.12 kPa,该条件下最高得率为12.01%。以感官品质为目标的最优生产工艺条件:CaCl_(2)添加量0.0171%、热烫温度83.7℃、压榨压强10.38 kPa,该条件下最高感官评分为94.5。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Halloumi奶酪生产工艺的快速优化,为促进Halloumi奶酪工业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奶酪 Halloumi奶酪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