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影响机制研究——AI身份威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玥 姜冠岐 李璐含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3,共14页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用户信息行为引导、AIGC技术优化和AIGC产品迭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框架,构建信息可控... [目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信息回避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用户信息行为引导、AIGC技术优化和AIGC产品迭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框架,构建信息可控度、信息透明度和AI焦虑影响信息回避的理论模型,通过虚拟实验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数据及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信息回避行为在不同AIGC信息透明度与可控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I焦虑与信息回避行为有正向关系。研究发现,AI身份威胁对AIGC信息不确定性与AI焦虑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信息回避 ai身份威胁 ai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的良渚神人兽面纹在家居产品中的创新设计与活化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于亚楠 王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533,共9页
目的通过对良渚神人兽面纹的造物逻辑、构成形式和内涵寓意进行研究整理,分析和提取良渚神人兽面纹,利用AIGC技术对神人兽面纹图形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研究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生成方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良渚博物... 目的通过对良渚神人兽面纹的造物逻辑、构成形式和内涵寓意进行研究整理,分析和提取良渚神人兽面纹,利用AIGC技术对神人兽面纹图形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研究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生成方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良渚博物馆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案例,对其艺术风格、常用形态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解读良渚神人兽面纹的内涵寓意,归纳和提炼良渚神人兽面纹图形的典型性元素。从造型语言和文化内涵中寻找良渚的典型图形,结合AIGC技术与算法的特性对良渚典型图形进行自动化的生成和优化处理。结论利用AIGC技术对良渚神人兽面纹进行创新性的重组和排序,可以帮助拓宽设计师的思维,从活化传承的角度把原始的图腾纹饰语言转译成现代设计语言,令其形式更加多元化。将良渚文化内涵和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家居产品当中,拓宽家居产品的设计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良渚神人兽面纹 家居产品设计 活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驱动的实验室安全隐患智能识别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厉旭杰 顾雨晨 +1 位作者 姚持恩 王继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268,共7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巡查中存在的专业依赖性强和人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隐患智能识别方法。通过解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构建了结构化知识库,并采用text-embedding-3-large模型实现了303项检查...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巡查中存在的专业依赖性强和人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隐患智能识别方法。通过解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构建了结构化知识库,并采用text-embedding-3-large模型实现了303项检查条目的语义向量化。结合FAISS框架,建立了毫秒级检索机制,并创新性地设计了动态K值优化的检索增强生成(RAG)算法。系统支持文本描述和图像识别两种巡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隐患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2.7%,显著缩短了安全巡查时间。目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温州大学实验室的日常巡查,累计识别隐患237项,整改完成率达到100%,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安全巡查 实验室安全 检索增强生成 多模态人工智能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引发的全球AI版权困局:未解之惑、由来之辨与叙事之争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2,共14页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版权争议,围绕AI训练数据、生成内容及其法律归属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探讨AI与版权的核心法律问题。首先,以《纽约时报》诉OpenAI和微软案件为例,分析AI技术与传统版权...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版权争议,围绕AI训练数据、生成内容及其法律归属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探讨AI与版权的核心法律问题。首先,以《纽约时报》诉OpenAI和微软案件为例,分析AI技术与传统版权体系的碰撞,厘清合理使用原则在生成式AI领域的适用性,并剖析推理模型可能带来的新法律挑战。其次,回溯版权制度的初衷,指出其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公众利益,而非仅为创作者提供经济激励,从而重新审视版权保护的正当性。再次,梳理版权在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中的作用,指出主要国家可能借助版权规则调整市场竞争格局。最后,对AI版权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认为地缘政治可能超越版权保护成为影响AI版权规则的决定性因素,全球关于AI训练数据的法律框架或将被重新定义,而“原创性、创造力和个性”的传统版权叙事将走向式微。AI版权争议不仅关乎法律和技术,更是一场叙事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 版权法 合理引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的天津工业老字号品牌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卓 苗深翔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294,共11页
目的 助力老字号品牌数字化转型,构建AIGC背景下品牌数字化转型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优化消费者体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法、TOE框架分析法对天津工业老字号品牌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数字技术、组织结构与发展环境进行客观分析;通过案例分... 目的 助力老字号品牌数字化转型,构建AIGC背景下品牌数字化转型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并优化消费者体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法、TOE框架分析法对天津工业老字号品牌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数字技术、组织结构与发展环境进行客观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法对AIGC在品牌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方面加以总结,并说明其适用性与局限性。结果 通过TOE框架分析数字技术与天津工业老字号品牌创新的关系。结合国内外百年品牌数字化成果与案例分析,提出基于AIGC技术的天津工业老字号品牌数字化转型策略,为其他品牌提供参考。结论 数字化转型对天津工业老字号品牌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体验和服务,从而提升我国优秀传统品牌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老字号品牌 TOE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的电磁场计算建模研究综述
6
作者 金亮 苏浩展 +2 位作者 郭劭男 宋居恒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13-3029,共17页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在图像、语言、决策和诊断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随着电工装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强弱电耦合特性使得电磁场问题呈现的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和非线性问题逐渐突出...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在图像、语言、决策和诊断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随着电工装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强弱电耦合特性使得电磁场问题呈现的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和非线性问题逐渐突出,对其进行高精度数值计算建模和优化计算的难度逐渐增加。因此,该文在AI背景下,结合课题组近期研究成果,介绍深度学习对数据驱动建模、物理驱动的偏微分方程(PDE)求解、知识嵌入建模等典型交叉问题的求解方法,特别是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的复杂电磁场综合问题智能建模现状,阐述电磁综合性能精确建模分析与优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电磁场 建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I协同创造的双刃性: 创造效能、增效模式与影响因素
7
作者 梁正 刘品 张丹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11,共9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AI协同创造正成为提升个体创造力的重要路径。文章从双刃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AI在提升创造绩效与优化创造体验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其所带来的认知依赖、思维固着和自我信念下降等潜在风险。进一步总结了...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AI协同创造正成为提升个体创造力的重要路径。文章从双刃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AI在提升创造绩效与优化创造体验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其所带来的认知依赖、思维固着和自我信念下降等潜在风险。进一步总结了提示工程、互动迭代与模型参数优化等AI协作增效路径,并从个体、AI与任务三个维度解析影响协同创造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创造力 协同创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新论与AI艺术的现实生成
8
作者 李磊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158,共10页
现实主义的定义与论争总是伴随着媒介环境更迭被不断重视与提及。人工智能时代也不例外,并存着两种现实主义:一种是经典现实主义,指向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另一种是网络现实主义或媒介现实主义,形塑着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相对应的是,现... 现实主义的定义与论争总是伴随着媒介环境更迭被不断重视与提及。人工智能时代也不例外,并存着两种现实主义:一种是经典现实主义,指向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另一种是网络现实主义或媒介现实主义,形塑着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相对应的是,现阶段的AI艺术基本上是以网络艺术的形式呈现的,既有经典艺术形态的一面,也有新艺术形态的一面。于是,网络现实主义关联虚拟层现实,经典现实主义关联经验层现实。一方面,创作过程和结果自动生成的特点增加了现实世界的更多未知与可能,对应的是混合的、无限的、游戏的虚拟现实,适用智能化的网络现实主义。另一方面,AI艺术用一种间接反映现实的方式重建了经典现实主义的认知规律,从而完成三种结合:人机交互的迭代升级与媒介的科幻性结合;艺术想象的指令化与题材的现实性结合;创作素材的数字化与转码的准确性结合,并最终深度探索国产大模型的现实主义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人工智能 ai艺术 现实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档案领域人工智能研究进展及启示——基于I Trust AI项目五项课题研究的述评
9
作者 潘未梅 曹飞羽 张佳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8,共7页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档案学学科的影响已成为档案领域深入研究与探讨的热点议题。为推动我国档案学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的创新性发展,本文对国际档案领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跨国跨学科...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档案学学科的影响已成为档案领域深入研究与探讨的热点议题。为推动我国档案学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的创新性发展,本文对国际档案领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跨国跨学科项目InterPARES第五期——I(nterPARES)Trust AI项目的部分前沿成果进行介绍,旨在为我国档案学界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PARES I Trust ai 人工智能 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I“识菌”模型,重塑微生物实验教学
10
作者 张霞 李鲍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4,共6页
微生物学实验在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显微制片与染色观察更是其中难度较高、工作量较大的环节,涉及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传统实验课堂常采用教师集中式评价模式,学生需要排队等待人工评阅和反馈,时间... 微生物学实验在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显微制片与染色观察更是其中难度较高、工作量较大的环节,涉及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传统实验课堂常采用教师集中式评价模式,学生需要排队等待人工评阅和反馈,时间成本高、效率低,教师也在重复性工作中耗费大量精力。为解决这一瓶颈,研究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开发了“识菌”(Identify Microbe)模型,通过提示词策略和工作流逻辑进行定制训练,使模型能在数秒内对学生提交的显微图像进行快速识别与自动评分,并输出针对性的操作改进建议。引入AI模型后,实验课堂整体效率显著提升,学生能够进行多轮次涂片操作并深度思考染色原理,显微图片质量高分率明显增加,教师则腾出更多时间进行个别化辅导和课程拓展。“识菌”模型与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融合不仅化解了显微操作批量评价的痛点,也为实验教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菌模型 人工智能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ai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背景下信息网络过失犯罪情报发现及自动化提示问题研究
11
作者 钟晨 赵爽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研究目的]AIGC背景下的信息网络过失犯罪活动层出不穷,有必要对这一专门现象进行情报发现及自动化提示问题研究,从而为AIGC平稳发展、信息网络正确利用和犯罪预防问题解决提供参照。[研究方法]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确定研究方法设... [研究目的]AIGC背景下的信息网络过失犯罪活动层出不穷,有必要对这一专门现象进行情报发现及自动化提示问题研究,从而为AIGC平稳发展、信息网络正确利用和犯罪预防问题解决提供参照。[研究方法]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确定研究方法设计目标和基本思路,开展面向过失犯罪活动的情报发现和面向涉罪用户的自动化提示流程设计,同时将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方法运行机制。[研究结果/结论]以抖音“游戏账号找回制裁”现象作为案例进行方法应用实证,结果表明能够对AIGC背景特征、过失犯罪活动特点、类型、异常行为、重点用户及自动化提示进行结果概括,方法性能良好、符合既定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信息网络 过失犯罪 情报发现 自动提示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支持下教学动画中虚拟教师的应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刘娟 胡雪莲 +2 位作者 朱美蓉 冯梦兰 温素月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1-353,共1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虚拟教师的研发拓展了新途径。探索AIGC技术支持下人机共创教学动画中虚拟教师的智能生成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为教师与研发人员开发促进动画学习效果的虚拟教师提供理论解释和行为证据,以期为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虚拟教师的研发拓展了新途径。探索AIGC技术支持下人机共创教学动画中虚拟教师的智能生成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为教师与研发人员开发促进动画学习效果的虚拟教师提供理论解释和行为证据,以期为AIGC赋能教学提供参照。梳理虚拟教师和教学动画促进学习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构建AIGC支持下教学动画中虚拟教师的人机共创模式,使用AIGC平台人机共创具有写实、超写实、卡通虚拟教师的教学动画。以大学生为被试,以实录真人教师的教学动画为控制组,采用单因素四水平的被试间设计,通过主观报告和眼动仪测量对3类具有虚拟教师和真人教师的教学动画进行学习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IGC技术为提高人机共创虚拟教师效率、完善虚拟教师人格塑造方面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卡通虚拟教师通过去繁从简与教学动画风格的一致性,具有最好的学习效果;尽管研究没有观察到各组被试学习成绩的差异,但不同虚拟教师可以通过影响动画学习的动机、认知负荷与注意力分配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动画 虚拟教师 人机共创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I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裂变—聚合”双机制模型
13
作者 詹泽慧 杨明欢 +2 位作者 张伟春 刘梦彧 邹萱萱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8,79,共10页
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行动者,其专业发展模式仍面临着个体、群体和区域三个层面的结构性矛盾。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语义理解、策略推演与知识重组方面的优势为破解教师专业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构建的GAI赋能... 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行动者,其专业发展模式仍面临着个体、群体和区域三个层面的结构性矛盾。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语义理解、策略推演与知识重组方面的优势为破解教师专业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构建的GAI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裂变—聚合”双机制模型,能够较好地解析G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个体层面,其语义建模与策略推演技术可将隐性经验转化为可传播的“创新原子”,触发教师实现教学迭代;群体层面,算法构建的信任网络可打破协作壁垒,促进相互启发和协作创新;区域层面,“牵头—辐射”智能适配机制可使欠发达地区教师数字素养达标率显著提升,破解“数字梯度陷阱”。以广东省“双融双创”项目为例,GAI一方面作为“认知脚手架”,通过“优课解码”消解了教师个体的能力孤岛;另一方面作为“关系耦合器”,通过“和课链反”重构了教师协作网络;还作为“数字平权阀”,通过“千校万课”行动促进了区域资源的均衡发展。基于GAI搭建的“优课裂变—学研聚变—区域协同”路径,为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制度设计提供了从工具应用到生态重构的系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 “裂变—聚合”双机制模型 创新扩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IoT的协同智能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宇哲 李玲 +5 位作者 侯朋朋 于佳耕 程丽敏 张常有 武延军 赵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206,共28页
深度学习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AIoT生态的繁荣.一方面AIoT设备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海量数据资源,另一方面深度学习使得AIoT设备更加智能化.为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和克服单个AIoT设备的资源瓶颈,联邦学习和协同推理成为了深度学习在A... 深度学习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AIoT生态的繁荣.一方面AIoT设备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海量数据资源,另一方面深度学习使得AIoT设备更加智能化.为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和克服单个AIoT设备的资源瓶颈,联邦学习和协同推理成为了深度学习在AIoT应用场景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支撑.联邦学习能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用户的数据资源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协同推理能借助多个设备的计算资源来提升推理的性能.引入了面向AIoT的协同智能的基本概念,围绕实现高效、安全的知识传递与算力供给,总结了近十年来联邦学习和协同推理算法以及架构和隐私安全3个方面的相关技术进展,介绍了联邦学习和协同推理在AIoT应用场景中的内在联系.从设备共用、模型共用、隐私安全机制协同和激励机制协同等方面展望了面向AIoT的协同智能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智能 联邦学习 协同推理 智能物联网 智能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时代数字人赋能人机协同学习:价值、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越凡 赵志群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深刻推动着人机协同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受限于语音、文本等传统媒介形式,AIGC在交互方式和应用成效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引发诸如知识机械投喂、情境创设不足以及情感交互缺失等一系... 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深刻推动着人机协同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受限于语音、文本等传统媒介形式,AIGC在交互方式和应用成效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引发诸如知识机械投喂、情境创设不足以及情感交互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数字人作为智能时代新兴的媒介形态,与AIGC深度融合后,展现出反身媒介性、具身在场性和智能演绎性等核心特征。在人机协同学习场景下,AIGC赋能的数字人具备独特价值,能够重塑学习的行动场域、实践模式、认知路径以及学习理念。基于上述背景,研究构建了AIGC时代数字人赋能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框架。该框架涵盖案例习得、案例迁移和知识创新三个阶段,并且可广泛应用于素质教育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职业教育中基于工作的学习以及终身教育范畴内的泛在学习等多元场景。为推进这种人机协同学习方式的全面推广与有效落地,还需在技术和应用层面进一步探索,包括开发能够实现情感与智能共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智能化能力评价算法,以及灵活运用多元学习场景和多样化组织形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人 人机协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协同情境下的AIGC用户知识创新过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思远 彭国超 舒雅童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背景下,人智协同成为推动个体知识创新的重要引擎,有必要探究人智协同情境下AIGC用户的知识创新过程及形成机制。文章通过扎根理论和叙事研究对28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构建人智协同情境下用户知识创新的...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背景下,人智协同成为推动个体知识创新的重要引擎,有必要探究人智协同情境下AIGC用户的知识创新过程及形成机制。文章通过扎根理论和叙事研究对28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构建人智协同情境下用户知识创新的过程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心理需求、AI素养、IT正念等内源动机和包含社会遵从、创新遵从的外源动机共同构成AIGC用户知识创新前因动机;用户知识创新过程呈现出“知识创新准备—人智知识协同—自我知识协同”的演化路径;人智协同情境下知识创新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知识利用、知识增值和知识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知识创新 人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I生成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智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愫 刘月林 孙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4,共15页
面向批量生成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为了实现在方案初筛阶段的高效且精准的智能化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案选择方法和评估模型。首先通过主成分法进行指标降维,筛选出产品概念设计方案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次为具有更高... 面向批量生成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为了实现在方案初筛阶段的高效且精准的智能化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案选择方法和评估模型。首先通过主成分法进行指标降维,筛选出产品概念设计方案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次为具有更高的适用性,通过调查问卷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评估认知逻辑的合理性并得到评估指标的权重,作为数据集标注的依据。以头戴式耳机为研究案例,分别构建了带有方案感知价值标签的三分类和二分类数据集进行二分类对比实验,验证了方案图像分类效果与各评估指标的相关性。然后基于ResNet算法和卷积注意力机制对三分类数据集进行训练,获得方案图像智能评估模型,输出结果通过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进行可解释性分析,以助于设计师明确设计重点,为产品设计方案的初步筛选与设计迭代提供参考。将模型与其他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产品概念设计方案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产品概念设计 结构方程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设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生成式AI使用对员工创造力的双重影响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丽萍 徐敏亚 刘圣明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5,共10页
基于创造力过程理论,使用来自情境实验以及多来源、三阶段实地调查的数据,探究工作场所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创造力的双重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通过提高员工吸收能力来增强创造力,但同时也通过削弱员工的认知深化... 基于创造力过程理论,使用来自情境实验以及多来源、三阶段实地调查的数据,探究工作场所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创造力的双重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通过提高员工吸收能力来增强创造力,但同时也通过削弱员工的认知深化来抑制其创造力;员工的人际互动能够缓解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认知深化的负面影响,并增强其对员工吸收能力的正面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创造性思维过程和创造力绩效具有双刃剑效应,人际互动在人机互动情境下具有重要的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创造力 认知深化 人际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背景下的新型数字鸿沟识别框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榕 李白杨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0,共12页
[目的/意义]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为破解数字弱势群体的认知和行动困境提供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认知—行为”视角,利用大规模文献调研的方法构建框架。[结论/发现]构建了一个“认知—获... [目的/意义]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为破解数字弱势群体的认知和行动困境提供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认知—行为”视角,利用大规模文献调研的方法构建框架。[结论/发现]构建了一个“认知—获取—使用—评估”(CAUE)框架,以识别和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新型数字鸿沟的三级指标;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创新/价值]提出识别和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数字鸿沟的框架,为解决新型数字鸿沟相关的概念辨析、形态识别和弥合路径等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鸿沟 智能鸿沟 数字不平等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AI)赋能普通植物病理学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志博 王勇 +2 位作者 丁海霞 陈相儒 韦珊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129-133,共5页
为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本文以普通植物病理学创新实验课程为实践场域,探索AI赋能实验实践教学“师—机—生”协同应用的具体路径。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与系统设计,构建了涵盖AI互动教学平台、知识引擎、创... 为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本文以普通植物病理学创新实验课程为实践场域,探索AI赋能实验实践教学“师—机—生”协同应用的具体路径。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与系统设计,构建了涵盖AI互动教学平台、知识引擎、创新设计助手及个性化评估的“四维”应用模式框架,并实施了AI赋能实验教学活动。具体路径包括打造基于AI的互动教学平台,使用DeepSeek R1大模型,经过层层调试,开发了基于Python的植物叶片病害严重度计量软件,准确率达97%;发挥AI知识引擎和创新设计助手功能,开发了涵盖病害调查抽样图示、基因组序列提取、猕猴桃病害图像识别小程序等具体应用场景的小工具;利用AI完善反馈与全过程评估机制,对学生实验完成度、创新作品设计等进行全过程考核,并提供针对性辅导。实践表明,AI辅助教学班级的学生活跃度、学习成绩和创新成果产出均明显增加,且开发的工具被应用于科研实践,可有效提升实验实践教学效果。本文为农科及其他实验性学科的AI赋能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普通植物病理学 ai赋能教学 生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