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4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verification of similar Cam-clay model based on generalized potential theory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志辉 杨光华 +2 位作者 傅旭东 温勇 张玉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707-4713,共7页
From 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the generalized potential theory can be employed to create constitutive model of geomaterial directly. The similar Cam-clay model, which is created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potential ... From 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the generalized potential theory can be employed to create constitutive model of geomaterial directly. The similar Cam-clay model, which is created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potential theory, has less assumptions,clearer mathematical basis, and better computational accuracy. Theoretically, it is more scientific than the traditional Cam-clay models. The particle flow code PFC3 D was used to make numerical tests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similar Cam-clay model. The verifica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 1) creating the soil sample for numerical test in PFC3 D, and then simulating the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isotropic compression test, and isotropic unloading test by PFC3D; 2)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similar Cam-clay model from the results of above tests; 3) predicting the sample's behavior in triaxial tests under different stress paths by the similar Cam-clay model, and comparing the predicting results with predictions by the Cam-clay model and the modified Cam-clay mode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ilar Cam-clay model has relatively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as well as good practical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potential theory similar Cam-clay model modified Cam-clay model numerical test PF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man Filter for Generalized 2-D Roesser Models 被引量:2
2
作者 盛梅 邹云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The design problem of the state filter for the generalized stochastic 2-D Roesser models, which appears when both the state and measurement are simultaneously subjected to the interference from white noise, is discuss... The design problem of the state filter for the generalized stochastic 2-D Roesser models, which appears when both the state and measurement are simultaneously subjected to the interference from white noise, is discussed. The well-known Kalman filter design is extended to the generalized 2-D Roesser model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canning line by line”,the filtering problem of generalized 2-D Roesser models with mode-energy reconstruction is solved. The formula of the optimal filtering, which minimizes the variance of the estimation error of the state vectors, is derived. The validity of the designed filter is verified by the calculation steps and the examples are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二维Roesser模型 卡尔曼滤波器 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和Generalized-Arc-Tangent产量递减方程理论推导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喜东 高文君 宋红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7-741,共5页
为了揭示Logistic和Generalized-Arc-Tangent产量递减方程的渗流特征,选取特殊的油相相渗关系式,按照Arps产量递减方程理论,推导出了Logistic和Generalized-Arc-Tangent产量递减方程及其对应水相相渗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注水保持地... 为了揭示Logistic和Generalized-Arc-Tangent产量递减方程的渗流特征,选取特殊的油相相渗关系式,按照Arps产量递减方程理论,推导出了Logistic和Generalized-Arc-Tangent产量递减方程及其对应水相相渗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条件下,产量递减类型主要由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共同决定。推导出的油水两相相渗关系式均是以出口端含水饱和度为变量,符合行业相渗关系式标准,克服了以往产量递减方程理论推导时采用平均含水饱和度为变量的拟相渗关系式缺陷。通过吐哈丘陵油田、温五区块的应用,实际产量与经油水两相相渗关系式分别确定的产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产量递减方程 generalized-Arc-Tangent产量递减方程 渗流方程 油水相渗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气隙磁场调制统一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明 马钲洲 +2 位作者 花为 汪波 王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0-1236,I0001,共18页
电机气隙磁场调制统一理论于2017年由作者团队提出以来,便因在电机原理分析、性能计算和拓扑创新方面的优势,成为行业内的热点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在电机气隙磁场调制机理、气隙磁场调制数学表征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 电机气隙磁场调制统一理论于2017年由作者团队提出以来,便因在电机原理分析、性能计算和拓扑创新方面的优势,成为行业内的热点研究方向,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在电机气隙磁场调制机理、气隙磁场调制数学表征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该文从理论、技术和应用3个层面综述电机气隙磁场调制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提出磁感、磁容调制器,将磁场调制模态拓展为频率调制、幅值调制和相位调制,提出“基波+谐波”的多工作波电机设计思想等,厘清电机气隙磁场调制理论与传统电机理论的关系等。最后,对气隙磁场调制统一理论未来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理论 磁场调制理论 谐波利用 多工作波电机 矢量磁路理论 磁感 电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和消解: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真实的碰撞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明德 李聿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通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的影响,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由书写向叙事过渡的新闻传播辅助生产工具;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可以赋能新闻真实;部分内容生产主体基于利益驱动,利用深度造假功能,致使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虚假... 通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的影响,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由书写向叙事过渡的新闻传播辅助生产工具;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可以赋能新闻真实;部分内容生产主体基于利益驱动,利用深度造假功能,致使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虚假新闻信息的数据生成、新闻事项失实、新闻细节造假的工具。真实新闻和虚假新闻生成的决定因素不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人是决定新闻真假的主体。因此,应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闻真实治理路径,具体包括:提高有关信息真实和新闻真实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网络平台信息真实性主体责任制度;针对社交媒体、自媒体以及内容生成用户细化真实性管理制度和措施;提升智能化新闻生产能力,以新闻产品数量和质量提高新闻真实性水平;提高新闻事实的核实与订正部门的地位并设立公众监督机制;积极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阻截虚假新闻技术优化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符合论 新闻生产 新闻真实 虚假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进化”: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内容生产与角色转变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林容 田园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7,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图书编辑工作正经历着智能化迭代。文章从“补偿性进化”视角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底层逻辑的重塑,即在效率维度上,实现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排版设计、营销发行全流程的效率跃迁;在职能维度上,推动编辑角...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图书编辑工作正经历着智能化迭代。文章从“补偿性进化”视角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底层逻辑的重塑,即在效率维度上,实现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排版设计、营销发行全流程的效率跃迁;在职能维度上,推动编辑角色从内容加工向意义构建的变迁。但技术补救的背后潜藏着“进化悖论”,过度追求效率会导致数据依赖与质量塌缩的恶性循环,职能畸变会引发算法殖民与认知降维的主体性危机,最终形成系统性的递归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人性化再平衡”策略,主张通过数据理性运用与质量管控升级来破解效率陷阱、通过维护编辑主导权与提升人机协作层次来矫正职能的畸变、通过优化效率补偿机制与构建职能协同体系来突破系统性异化。文章通过剖析技术补偿带来的编辑工作范式的转变,探索了编辑主体在技术浪潮中的定位与价值重构路径,为图书编辑在数字时代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编辑进化” 内容生产转变 补偿性媒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ChatGPT嵌入微博网络舆情生成图景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易臣何 周佳瑾 赵雨芊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7,共9页
[研究目的]探讨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可能带来的影响风险,并以微博平台为例分析类ChatGPT嵌入社交媒体对网络舆情生成演化的图景,以实现对人工智能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的科学认知和有效防范。[研究方法]以社会燃烧... [研究目的]探讨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可能带来的影响风险,并以微博平台为例分析类ChatGPT嵌入社交媒体对网络舆情生成演化的图景,以实现对人工智能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的科学认知和有效防范。[研究方法]以社会燃烧理论为基础,采用Python爬取微博数据,并利用Stata软件进行双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研究从“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个因素出发,探讨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微博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化图景。[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类ChatGPT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嵌入,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剧网络舆情“引燃”的可能性:类ChatGPT“内容自创造”扩展了网络舆情触发的“可燃物质”,增加了潜在的舆情触发点;其“跨模态融合”拓展了网络舆情的“助燃剂”功能,放大了舆情传播平台空间和信息流速;其“认知交互力”高强度、主动性的信息互动与对话引燃网络舆情“点火温度”,引发更强烈的公众反应和舆情态势。因此,有必要重视类ChatGPT人工智能的价值输出,强化相关法律规制,发展预警技术,构建类ChatGPT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网络舆情防范与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微博 网络舆情 社会燃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生发逻辑——基于“两个结合”视域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金鑫 代宏丽 李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党的民族工作以及习近平在地方主政期间的民族工作实践为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土壤,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党的民族工作以及习近平在地方主政期间的民族工作实践为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土壤,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发展沃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供了魂脉,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供了根脉,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中国特色。三者共同在“两个结合”的理论界域内,形成并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光、荷时序波动特性的配电网线路脆弱性评估
9
作者 鲁玲 蒲秋平 +5 位作者 张瑶瑶 李欣 张鑫 许鸿卫 鲁洋 卜得利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文章对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线路脆弱性评估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同步回代法生成风、光经典出力场景,从电网结构、运行状态及故障影响3方面出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潮流分析,提出改进... 文章对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线路脆弱性评估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同步回代法生成风、光经典出力场景,从电网结构、运行状态及故障影响3方面出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潮流分析,提出改进线路介数、改进线路度数、线路电压稳定性、故障损失等脆弱性评估指标;其次,提出了基于时序波动特性修正权重的博弈论-VIKOR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线路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再次,基于IEEE33节点系统的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指标及评价模型能准确反映线路实时脆弱状态,符合源、荷时序波动特性;最后,基于各时段线路综合脆弱性,结合时段内线路脆弱性分布特性,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时段系统线路整体的真实脆弱性,为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风险规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脆弱性评估 时序波动特性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核与疑难:中国译论发展探索之要
10
作者 黄忠廉 濮阳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研究体大面广,应突出关键性问题,即如何梳理与探究中国译论发展全过程,因应学科建设和时代需求。为厘清发展脉络,廓清认识,重写译论史,需在尽收史料基础上,聚焦研究之硬核——创设中国译论发展的“三建”机制,夯实基建...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研究体大面广,应突出关键性问题,即如何梳理与探究中国译论发展全过程,因应学科建设和时代需求。为厘清发展脉络,廓清认识,重写译论史,需在尽收史料基础上,聚焦研究之硬核——创设中国译论发展的“三建”机制,夯实基建、重在复建、力推创建;与之相应,中国译论发展研究的疑难不容小觑,对中国译论的厘清、溯源、描摹、阐释面临种种挑战,写史必备的史才与史德更是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译论 通史 硬核 疑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岔和突变理论的VSG突变机理研究
11
作者 马晓阳 杨顺 +2 位作者 刘宇 王晓冰 汪颖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4,共14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突变现象而出现系统分岔曲线改变和VSG电压骤降或骤升等问题,不利于VSG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建立了以直流母线电容器电压方程为摆幅方程的VSG数学模型;...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突变现象而出现系统分岔曲线改变和VSG电压骤降或骤升等问题,不利于VSG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建立了以直流母线电容器电压方程为摆幅方程的VSG数学模型;其次,基于分岔和突变理论分别讨论了在内部参数和外部运行工况变化下VSG中出现的突变现象并揭示了突变机制;然后,划分了参数稳定区域并用时域仿真验证了所划分区域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突变对VSG电压支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突变是通过鞍结分岔点发生的,不同参数变化引起的突变是不同的,当发生电压骤降的突变时,VSG电压支撑能力会提高;当发生电压骤升的突变时,VSG电压支撑能力会减弱;在参数稳定区域内,VSG不会出现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理论 突变理论 三相电压源逆变器 虚拟同步发电机 电压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海沟对风成噪声场垂直相关性的影响
12
作者 胡博 王天 +2 位作者 张昊阳 于兴超 王思佳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3,共9页
海沟地形起伏巨大,复杂多变,对声传播有很大影响。为了分析海沟对深海风成噪声垂直相关性的影响,首先,基于三维射线理论和实际海沟地形,建立了海沟附近海域的深海风成噪声场理论模型;然后,研究了噪声场的垂直相关性对海沟参数变化的敏... 海沟地形起伏巨大,复杂多变,对声传播有很大影响。为了分析海沟对深海风成噪声垂直相关性的影响,首先,基于三维射线理论和实际海沟地形,建立了海沟附近海域的深海风成噪声场理论模型;然后,研究了噪声场的垂直相关性对海沟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及海沟参数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射线逆推方法,分析了海沟影响噪声场垂直相关性的机理。仿真结果表明,与阵列相对海沟中心的水平距离相比,阵列深度对垂直相关性的影响更大,深度越深,垂直相关性的振荡越弱,越趋近于0;海沟深度和宽度的增大会导致相关性先略微增大再减小,但这种变化并不明显;当阵列深度较深时,与斜坡地形相比,海沟等大深度地形对噪声场垂直相关性的影响更大,需要重点考虑。射线逆推分析表明,海沟改变了声线的传播路径,导致接收阵处声线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是海沟引起噪声场空间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沟 深海风成噪声 垂直相关性 三维射线理论 射线逆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原创汗液理论的系统梳理
13
作者 董国菊 郝校鹏 +1 位作者 梁小雨 黄璐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共4页
汗液是人体的五液之一,汗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首。自《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对汗液有着丰富的认识和论述,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完善,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原创汗液理论。梳理和传承中医原创汗液理论是创新和发展中医汗液理论的基础和前提,通过... 汗液是人体的五液之一,汗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首。自《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对汗液有着丰富的认识和论述,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完善,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原创汗液理论。梳理和传承中医原创汗液理论是创新和发展中医汗液理论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系统整理中医对汗液的生成、输布、代谢、致病、测病、治病等的论述,旨在促进未来临证中不断发掘汗液理论的临床转化应用,促进未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阐释汗液原创理论的科学内涵,将中医汗液理论在守正创新中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液 中医原创理论 汗法 汗的生成 汗的代谢 汗液生理功能 病理性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工具迭代驱动下煤炭设计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研究
14
作者 赵玉栋 夏晓庆 郑建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基于设计工具演变的视角,深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设计行业设计工具的发展脉络,探索从传统的手绘图纸、机器绘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变化,揭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煤... 基于设计工具演变的视角,深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设计行业设计工具的发展脉络,探索从传统的手绘图纸、机器绘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变化,揭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正处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发力期,呈现出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典型特征。通过对扩展现实(XR)、区块链技术在煤炭设计行业中的应用场景进行系统研究,对人工智能(AI)驱动的生成式“设计大模型”在提升设计创新方面的发展潜力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设计大模型”的四层架构,对其在煤炭设计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依据煤炭设计行业基于技术扩散理论的生产力跃迁演化规律分析,随着智能化设计工具的持续迭代升级,在加速培育和发展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及新型生产关系的当下,生成式“设计大模型”等智能设计工具极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煤炭设计行业的关键性创新工具,成为引领煤炭行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革命性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推动煤炭设计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生成式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 新质生产力 创新扩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用户的UGC数字囤积行为形成机理
15
作者 谭春辉 邹雅婷 +1 位作者 王仪雯 王学东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文章先结合个人信息管理(PIM)中的“保存-管理-利用”环节,从“过度保存-无序管理-无效利用”三个负面效应推出“过度获取、整理困难、删除困难、再现困难”四个用户UGC数字囤积行为表现;再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1份样本数据,运用扎根... 文章先结合个人信息管理(PIM)中的“保存-管理-利用”环节,从“过度保存-无序管理-无效利用”三个负面效应推出“过度获取、整理困难、删除困难、再现困难”四个用户UGC数字囤积行为表现;再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1份样本数据,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综合逻辑推理与一手数据的编码,提炼构建社交媒体用户UGC数字囤积行为的形成机理模型。研究发现:用户的UGC数字囤积有平台囤积、本地囤积和第三方囤积等三种行为方式;其影响因素来自UGC信息特征、UGC平台、UGC平台用户、社会情境等四个方面;有形成期、成熟期和改良期等三个发展阶段;潜在后果除会让用户产生多维、复杂、矛盾的情绪外,还会引发用户对平台的消极使用甚至使用中辍行为,而在积极情绪作用下,用户也会自发进行“反数字囤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C 数字囤积 UGC平台 扎根理论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理论变革与美学话语构建
16
作者 鲍远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层次的美学话语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文艺创作的传统模式,算法训练、智能模型和创作主体的转变激发了人工智能的创作潜能,它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模仿不同的艺术风...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艺变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层次的美学话语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彻底改变了文艺创作的传统模式,算法训练、智能模型和创作主体的转变激发了人工智能的创作潜能,它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模仿不同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新媒介文艺作品。在创作环节,人工智能不仅作为工具拓展了文艺创作的边界,更是作为一种新的创作伙伴与人类艺术家共同探索艺术表达的新维度。人工智能的介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美”的定义和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也推动着文艺创作主体实现“人类主体”向“后人类主体”的身份转变。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文艺发展趋势,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人机协同的创作模式,同时深化对艺术本质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积极规避由此带来的伦理风险,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这场文艺与科技交融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文艺理论变革 美学话语构建 后人类 伦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开发人智融合机制
17
作者 谢康 卢鹏 夏正豪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6,共12页
产品创新度与创新效率的矛盾是新产品开发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目前,鲜有研究将新产品开发实践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相结合,探讨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开发人智融合机制,导致对生成... 产品创新度与创新效率的矛盾是新产品开发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目前,鲜有研究将新产品开发实践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相结合,探讨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开发人智融合机制,导致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情境下新产品开发如何形成新突破的理解有限。本文界定了新产品开发人智融合的概念,总结提炼出人智融合区别于人机协同的两个主要特征。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本文阐述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开发人智融合机制,即开发者通过提示词工程引导、大数据筛选工程微调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知识发现工程形成对开发者的反馈。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新产品开发中的人智融合理论研究,为企业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产品创新度与创新效率的矛盾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品开发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智融合 知识迁移 行动者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I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裂变—聚合”双机制模型
18
作者 詹泽慧 杨明欢 +2 位作者 张伟春 刘梦彧 邹萱萱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8,79,共10页
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行动者,其专业发展模式仍面临着个体、群体和区域三个层面的结构性矛盾。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语义理解、策略推演与知识重组方面的优势为破解教师专业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构建的GAI赋能... 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行动者,其专业发展模式仍面临着个体、群体和区域三个层面的结构性矛盾。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语义理解、策略推演与知识重组方面的优势为破解教师专业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构建的GAI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裂变—聚合”双机制模型,能够较好地解析G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个体层面,其语义建模与策略推演技术可将隐性经验转化为可传播的“创新原子”,触发教师实现教学迭代;群体层面,算法构建的信任网络可打破协作壁垒,促进相互启发和协作创新;区域层面,“牵头—辐射”智能适配机制可使欠发达地区教师数字素养达标率显著提升,破解“数字梯度陷阱”。以广东省“双融双创”项目为例,GAI一方面作为“认知脚手架”,通过“优课解码”消解了教师个体的能力孤岛;另一方面作为“关系耦合器”,通过“和课链反”重构了教师协作网络;还作为“数字平权阀”,通过“千校万课”行动促进了区域资源的均衡发展。基于GAI搭建的“优课裂变—学研聚变—区域协同”路径,为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制度设计提供了从工具应用到生态重构的系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 “裂变—聚合”双机制模型 创新扩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深度理解的科学项目式学习:关键特征与实施路径
19
作者 高潇怡 吕雅洁 刘天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9,共11页
科学项目式学习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实现有意义科学学习的有效教学方式,强调通过创设契合学生科学学习本质的支持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亲历真实的科学认识实践、实现科学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形成整合性、贯通性的深度科学理解。然... 科学项目式学习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实现有意义科学学习的有效教学方式,强调通过创设契合学生科学学习本质的支持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亲历真实的科学认识实践、实现科学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形成整合性、贯通性的深度科学理解。然而在当前的科学教育实践中,科学项目式学习还存在主题设计缺乏驱动性、内容结构零散、实施过程流程化、学习评价偏重作品呈现等偏差,未能有效实现促进学生深度科学理解的目标。指向深度理解的科学项目式学习应体现情境性、建构性、实践性、协作性和反思性等关键特征。其实施可遵循以下路径:在项目目标设置上,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的整合性理解为学习目标,并确保目标具有激励性、有意义且可达成;在项目内容上,以真实、有吸引力且具有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为串联,形成学科知识线与情境故事线的“双螺旋结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丰富的科学实践,为学生搭建支架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并及时捕捉和调控学生的科学不确定性;在项目评价上,锚定学生的深度理解,设计多元的评价成果,使用形成性评价和反馈,推动指向深度理解的科学项目式学习落地生根,切实助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项目式学习 科学实践 深度理解 驱动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Z世代女性皮革奢侈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本慧 宁宾瑶 +3 位作者 Rosita Binti Mohd Tajuddin 谢霜 虞黛筠 陈梓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121,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市场日益成熟,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购买意愿备受瞩目。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对中国Z世代女性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主观规范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世代女性消...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市场日益成熟,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购买意愿备受瞩目。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对中国Z世代女性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主观规范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情感、行为倾向、认知和消费偏好)及主观规范均正向影响购买意愿;人口特征如年龄、婚姻状态、学历、月薪与购买意愿存在部分差异。年龄影响情感、认知和主观规范,在行为倾向和消费偏好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学历和月薪的被调查者在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中国皮革奢侈品市场提供实证支持,为品牌策略制定奠定基础,并促进消费者与企业间的价值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奢侈品 购买意愿 调研 理性行为理论 服务主导逻辑理论 Z世代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