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的广义多载波系统收发机频域简化实现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明齐 芮赟 +2 位作者 张小东 周秦英 刘广宇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的广义多载波(DFT-S-GMC)系统的收发机时域实现方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域等效收发机实现方法;利用滤波器组各子带频率响应能量比原型滤波器的时域冲击响应能量集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该频域实... 针对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的广义多载波(DFT-S-GMC)系统的收发机时域实现方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域等效收发机实现方法;利用滤波器组各子带频率响应能量比原型滤波器的时域冲击响应能量集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该频域实现方法的收发机简化实现方法和结构。仿真和分析表明,在多径信道下,采用频域简化实现结构的收发机与现有基于时域实现结构的收发机的误码率(BER)性能几乎相同,但与现有时域实现方法相比,采用频域简化实现方法,DFF-S-GMC系统发射机的实现复杂度可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多址(FDMA) 滤波器组 广义多载波(gmc)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DFT扩频广义多载波系统的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耿烜 蒋铃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4-669,共6页
提出一种适合离散傅里叶扩频广义度载波系统(DFT-S-GMC)的信道估计方案.首先根据DFT-S-GMC的数据的频域特点,将导频子载波和数据特定映射的子带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然后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在频域上直接估计出特定数据子带的信道频率响应... 提出一种适合离散傅里叶扩频广义度载波系统(DFT-S-GMC)的信道估计方案.首先根据DFT-S-GMC的数据的频域特点,将导频子载波和数据特定映射的子带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然后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在频域上直接估计出特定数据子带的信道频率响应,而非特定子带的信道频率响应不做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信道估计方案的性能优于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案,并且节省了导频资源,降低了信道估计的复杂度,是一种适合DFT-S-GMC系统的有效的信道估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多载波系统 离散傅里叶扩频 时分复用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载波调制技术在无源光网络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慧 王睿 沙彬斌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了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下一代接入网络将支持单波长50 Gb/s及以上的传输速率,同时确保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与传统网络共存。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先进的调制和检测技术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支撑,能为大规模接入和多场景多业务承载提... 为了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下一代接入网络将支持单波长50 Gb/s及以上的传输速率,同时确保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与传统网络共存。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先进的调制和检测技术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支撑,能为大规模接入和多场景多业务承载提供很好的支持。描述了几种新型多载波调制技术的产生原理和主要特点,总结了其在无源光网络(PON)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下一代PON的诉求提出了研究方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滤波器组多载波传输 通用滤波多载波传输 广义频分复用传输 无源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多载波系统中基于双循环自适应时隙结构的空时联合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滑瀚 高西奇 尤肖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1-995,共5页
广义多载波并行传输方案是一种宽子带方案,每个子带带宽达到1.28MHz且子带交叠在-15dB以下.这种多载波结构能够有效地克服多载波系统的峰均比问题和对频偏的敏感度.首先给出了广义多载波并行传输方案的数字基带模型.为了便于信道估计和... 广义多载波并行传输方案是一种宽子带方案,每个子带带宽达到1.28MHz且子带交叠在-15dB以下.这种多载波结构能够有效地克服多载波系统的峰均比问题和对频偏的敏感度.首先给出了广义多载波并行传输方案的数字基带模型.为了便于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设计了一种双循环的自适应时隙结构,基于该结构设计了频域均衡空时联合检测器,并证明它是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的最优检测器.最后在ITU M.1225信道下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方案在宽带移动通信环境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多载波 自适应时隙结构 频域均衡 空时检测 多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块结构广义多载波的无干扰重叠传输机制
5
作者 贠超 李明齐 +3 位作者 易辉跃 刘广宇 杨曾 卜智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3-1116,共4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快结构广义多载波(BW-GMC)系统效率的传输机制.利用BW-GMC系统中原型滤波器的对称性,在发射端构造包含原信号和叠加信号的重叠传输信号,在接收端提出了相应检测方案,以实现原信号和叠加信号的无干扰分离.理论分... 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快结构广义多载波(BW-GMC)系统效率的传输机制.利用BW-GMC系统中原型滤波器的对称性,在发射端构造包含原信号和叠加信号的重叠传输信号,在接收端提出了相应检测方案,以实现原信号和叠加信号的无干扰分离.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采用无干扰重叠传输机制的BW-GMC系统能有效提高传输效率,并且传输效率增益取决于信噪比以及BW-GMC中的逆滤波器组变换符号个数.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传输机制的无干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结构广义多载波 重叠传输 滤波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无线多媒体系统标准化的进展
6
作者 周志刚 张小东 卜智勇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7年第7期25-28,共4页
介绍了正在制定中的宽带无线多媒体系统标准,尝试将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与自主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结合在一起,以宽带互联网络为核心网平台,共同构建面向行业应用、支持三网融合的新型宽带无线网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宽带无线多媒体系统可有... 介绍了正在制定中的宽带无线多媒体系统标准,尝试将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与自主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结合在一起,以宽带互联网络为核心网平台,共同构建面向行业应用、支持三网融合的新型宽带无线网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宽带无线多媒体系统可有效地缓解当前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并在业务范畴、业务覆盖、频率规划、终端功耗和建网成本等多个方面取得较大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电视 宽带无线接入 宽带无线多媒体 空中接口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广义多载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G技术的编队无线组网通信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新 夏敏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4-148,共5页
以第四代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为切入点,研究海军舰艇编队组网通信应用。提出了编队宽带数据通信系统架构,研究基于DFT-S-GMC和多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编队组网宽带通信技术。通过仿真计算,对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 以第四代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为切入点,研究海军舰艇编队组网通信应用。提出了编队宽带数据通信系统架构,研究基于DFT-S-GMC和多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编队组网宽带通信技术。通过仿真计算,对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编队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组网 广义多载波 4G技术 自同步 频谱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两分量组合抗衰落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聪 沙学军 张宇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118,共8页
为了在不改变载波体制的情况下,提升传统单载波(Single Carrier,SC)和多载波系统(Multi-Carrier,MC)的抗衰落能力,本文利用广义混合载波(Generalized Hybrid Carrier,GHC)系统在信号设计方面的高灵活性,提出基于广义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 为了在不改变载波体制的情况下,提升传统单载波(Single Carrier,SC)和多载波系统(Multi-Carrier,MC)的抗衰落能力,本文利用广义混合载波(Generalized Hybrid Carrier,GHC)系统在信号设计方面的高灵活性,提出基于广义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Generalized 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GWFRFT)的两分量组合抗衰落方案.针对SC系统,所提两分量方案包含时域和时域反转两个分量,可以有效提升系统抗时间选择性衰落的能力;针对MC系统,所提两分量方案由频域和频域反转两个分量组成,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能力.为了充分挖掘两分量组合信号的潜力,本文对这种信号形式获得性能优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分量之间的功率分配和同一符号在两分量中所经历衰落的独立性是影响两分量信号性能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文提出两分量等功率设计和半码块反转方案,进一步优化了两分量组合信号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两分量组合信号生成方法,并分析其实现复杂度和频谱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两分量组合方案可以在不占用额外时间和频谱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传统SC和MC系统抗衰落性能的有效提升,而基于分量等功率分配和半码块反转的优化可以进一步增强这种性能提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 单载波系统 多载波系统 两分量组合 抗衰落 半码块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广义多载波解调的低成本硬件优化设计
9
作者 熊何锐 郝学飞 胡国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9-174,共6页
针对广义多载波解调,设计了一种输出符合多相滤波器串行输入的512点流水线结构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器,从而避免了系统中额外的数据存储,减少了系统总体的硬件开销和运算延时.处理器基本运算单元采用一种输入正序、输出正序的新型基23... 针对广义多载波解调,设计了一种输出符合多相滤波器串行输入的512点流水线结构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器,从而避免了系统中额外的数据存储,减少了系统总体的硬件开销和运算延时.处理器基本运算单元采用一种输入正序、输出正序的新型基23单路延时本地反馈结构.经过三级基本单元和一级深度为64的缓存后,最终输出为按逆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结果以因子8抽取的序列.在具体实现中,还提出了一种提取公因值的方法来优化旋转因子的存储.该处理器用FPGA验证,相比传统基23单路延时反馈结构和基8前向反馈结构,存储资源可分别减少30%和67%,并且比单路延时反馈结构输出延时减少约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多载波 快速傅里叶变换 单路延时本地反馈 旋转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太阳电池的高效光学利用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龙祥 邢美波 王瑞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6-444,共9页
该文总结了可应用于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各种光捕获策略以及高能光子和低能光子的有效利用策略。表面织构纹理、周期性纳米结构以及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等光捕获技术可有效增强器件的光吸收。应用多激子效应、热激子提取以及下转换等手段是解... 该文总结了可应用于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各种光捕获策略以及高能光子和低能光子的有效利用策略。表面织构纹理、周期性纳米结构以及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等光捕获技术可有效增强器件的光吸收。应用多激子效应、热激子提取以及下转换等手段是解决高能光子吸收后载流子热化损失问题的重要方法,而上转换以及中间带等结构则是实现亚带隙低能光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分析总结了不同策略的优劣势以及最近的应用进展,并对各种光学利用策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点 太阳电池 光吸收 多激子产生 热激子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调频多载波系统抗多普勒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苏豫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46-48,共3页
针对OFDM系统对多普勒频偏的敏感性,在介绍广义多载波系统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改善多普勒频偏下的系统性能,利用线性调频形式的正交信号基代替原有的指数信号基,构成了基于线性调频基的广义多载波通信系统,并给出了各子载波线性调频基... 针对OFDM系统对多普勒频偏的敏感性,在介绍广义多载波系统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改善多普勒频偏下的系统性能,利用线性调频形式的正交信号基代替原有的指数信号基,构成了基于线性调频基的广义多载波通信系统,并给出了各子载波线性调频基的表达式、发射机输出信号和接收机接收信号的表达式。在六径信道模型下,设定多普勒频移为55 Hz,225 Hz和450 Hz,进行了通信系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调频基的广义多载波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广义多载波 多普勒频偏 线性调频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T扩展广义多载波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研究
12
作者 邓玉茹 《山西电子技术》 2013年第5期82-83,共2页
基于DFT扩展广义多载波系统,根据导频序列和导频时、频结构,针对上行链路系统,研究低复杂度的、易于实现的时域最大似然信道估计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结论。
关键词 DFT扩展广义多载波系统 上行链路 信道估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6.0的激光干涉仪PGC实时检测解调算法优化
13
作者 金天星 《舰船电子对抗》 2012年第3期50-53,共4页
在激光干涉仪相位载波(PGC)实时检测系统中,保证系统的实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VC++6.0开发平台下,以C语言作为载体,分析了PGC解调算法的原理,充分利用了VC++多线程技术,将信号采集与处理分开,提高了中央处理器(CPU)的利用率。... 在激光干涉仪相位载波(PGC)实时检测系统中,保证系统的实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VC++6.0开发平台下,以C语言作为载体,分析了PGC解调算法的原理,充分利用了VC++多线程技术,将信号采集与处理分开,提高了中央处理器(CPU)的利用率。同时对PGC关键算法尤其是有限冲击响应(FIR)滤波、数值积分以及降采样技术等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经算法优化之后,大大减少了运算数据量,增加了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仪 相位载波检测 VC++多线程 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数值积分 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位调制环的WDM-PON
14
作者 方伟津 王立军 陈銮雄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4年第5期82-86,共5页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WDM-PON的技术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WDM-PON的劣势为造价成本高,通过对现存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调制环的多波长产生器,将这种技术应用于WDM-PON中,大大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 多波长产生器 相位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