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1
作者 李松 陈国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0,159,160,共16页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汉学史的内在流变等诸多因素。内外因素交织的历史语境生成了文学性历史与历史性文学的辩证以及解构主义思路。通过考察三位华裔学者不同的美学范式与交叉谱系,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整体脉络,为国内文学史研究提供互鉴与交流的跨文化阐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美学范式 文学史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籍统计与分析:浙江新谱的区域分布 被引量:4
2
作者 钱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9-114,160,共6页
浙江省在整部中国谱牒史上居于领先位置。各时段新谱在省内的分布和数量,对于研究者细致掌握相关人群继承、发展这一传统所达到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某一时段新谱之有无、多少,与某地旧谱传统的深厚与否并不构成直接的对应;新谱大规模... 浙江省在整部中国谱牒史上居于领先位置。各时段新谱在省内的分布和数量,对于研究者细致掌握相关人群继承、发展这一传统所达到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某一时段新谱之有无、多少,与某地旧谱传统的深厚与否并不构成直接的对应;新谱大规模出现的地区,不一定是旧谱积累特别深厚、谱牒知识传播特别普及的地区;新谱之多,不是延续旧传统的结果,而是开拓新风气的结果。谱牒的新多旧少,折射出的社会运行逻辑,常会越出谱牒史演变轨道本身,需要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籍 新谱 浙江谱牒 区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构建探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裘鹏 刘玉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新时代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基于生物遗传学角度,引入文化基因概念,合理界定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的内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的结构与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构新时代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对... 在新时代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基于生物遗传学角度,引入文化基因概念,合理界定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的内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的结构与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构新时代我国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基因谱系,对其中的精神调节基因、制度操纵基因、行为和物质结构基因进行优化重组,以期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进步,推动时代精神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精华的融合与统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体育文化基因 基因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 被引量:7
4
作者 董龙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从学科建设的视点观照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发展,批评原理建构、批评方法建构、批评史建构和批评教材建构是中国美术批评取得成绩的集中体现。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并分别呈现出从草创到拓展、从自发到自觉、从拓... 从学科建设的视点观照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发展,批评原理建构、批评方法建构、批评史建构和批评教材建构是中国美术批评取得成绩的集中体现。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并分别呈现出从草创到拓展、从自发到自觉、从拓荒到深入、从基础到前沿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国美术批评在学科建设方面依然有较多问题,而如何从总体上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将中国美术批评的优良传统有效融入当代美术批评的学科建设,从而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术批评体系,尚需要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学科建设 中国美术批评 知识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谱系研究的思考——兼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7,共8页
谱系学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愈益显示出来,而从目前的谱系建构来看,无论是就西方福柯所强调的复杂性、差异性而论,还是就中国传统谱系观念中秩序性和关联性而言,都是有欠缺和距离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注重编选经... 谱系学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愈益显示出来,而从目前的谱系建构来看,无论是就西方福柯所强调的复杂性、差异性而论,还是就中国传统谱系观念中秩序性和关联性而言,都是有欠缺和距离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注重编选经典的文学作品、强调文学的发展脉络、构建文学自身的考察体系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文学谱系研究应该具有的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要以文学自身发展为主要脉络,同时确定相关研究的维度:从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代表性和个性来综合确定作品本身的地位;兼顾对于文学发展流变脉络的梳理;注重对史料的把握,对于材料的处理要准确和细化;同时更应该树立经典意识和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学 新文学大系 20世纪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浙江新谱的历史地位——由卷册规模论
6
作者 钱杭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浙江省现存44种1960年代(缺1961年)新谱,可以成为观察中国谱牒第一大省浙江省新谱编撰特点的一组重要样本。日本学者多贺秋五郎总结了谱牒卷册规模与时代下移间的对应关系;对44种浙江新谱卷册规模的分析,虽然大致证实了这一关系的存在趋... 浙江省现存44种1960年代(缺1961年)新谱,可以成为观察中国谱牒第一大省浙江省新谱编撰特点的一组重要样本。日本学者多贺秋五郎总结了谱牒卷册规模与时代下移间的对应关系;对44种浙江新谱卷册规模的分析,虽然大致证实了这一关系的存在趋势,但就一个"年代"而言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欲确定1960年代浙江新谱的历史地位,只有将其置于浙江1950年代和1970年代新谱卷册规模的动态过程中,才能获得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60年代 浙江新谱 卷册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小说的文化属性及其对小说创作之影响
7
作者 陈才训 周慧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165,192,共11页
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正统文人置于传统知识谱系,民间性、传闻性、实用性成为其最基本的文化属性。娱乐消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功能,它最能体现文学的审美意义,但受"文化"小说观影响的正统文人... 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正统文人置于传统知识谱系,民间性、传闻性、实用性成为其最基本的文化属性。娱乐消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功能,它最能体现文学的审美意义,但受"文化"小说观影响的正统文人却对此持否定态度;一些小说家也对小说的审美娱乐功能表现得并不自信。"文化"小说观使小说家固守以"新闻"为小说的观念,记录新奇传闻成为小说家的基本创作方式。"传闻异辞"直接导致文言小说创作中出现"一事多载"现象,并使讲述型结构模式及超叙事结构成为文言小说重要的文本形态;"文化"小说观还对小说家题名、小说标题等"副文本"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促使一些小说家在建构文本形态时积极向传统知识谱系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传统知识谱系 审美娱乐功能 记录“新闻” 文本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谱系构成及其现实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立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经历了从"战后派右翼"谱系向"新右翼"谱系的嬗替。"战后派右翼"谱系的基干成员由美国占领当局有意保留的四类军国主义残余分子构成;代表性团体是大东塾等四类右翼组织;核心思想是"...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经历了从"战后派右翼"谱系向"新右翼"谱系的嬗替。"战后派右翼"谱系的基干成员由美国占领当局有意保留的四类军国主义残余分子构成;代表性团体是大东塾等四类右翼组织;核心思想是"天皇中心主义"与"亲美反共意识";政治活动主要围绕维护皇统、反共反华、参与竞选展开。"新右翼"谱系的主力军是民间右翼青年、新生代右翼政客和右翼知识精英;龙头团体是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等四类右翼组织;核心思想是"反体制"与"反美";政治活动主要集中在制造恐怖事件和反华事端两个方面。而准确界定"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概念、剖析日本右翼势力重新抬头的社会基础、揭示日本右翼势力东山再起的真正原因、回应日本右翼知识精英的"分裂中国研究"行径和"战争翻案"谬论,则是日本右翼势力研究务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右翼势力 “战后派右翼”谱系 “新右翼”谱系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