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Klenow-HSA融合蛋白的构建、纯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曾令娥 黄晶 +3 位作者 白惠卿 范慧 黄大无 王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 :提高Klenow酶的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方法 :利用PCR的方法扩增DH5α染色体DNA ,构建编码Klenow和人血清白蛋白第三功能区 (HSA D3)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分别对Klenow酶和Klenow HSA融合蛋白进行纯... 目的 :提高Klenow酶的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方法 :利用PCR的方法扩增DH5α染色体DNA ,构建编码Klenow和人血清白蛋白第三功能区 (HSA D3)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分别对Klenow酶和Klenow HSA融合蛋白进行纯化 ,并进行活性及稳定性的研究。结果 :发现Klenow HSA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呈可溶性表达。体外实验证实这种融合蛋白具有与Klenow聚合酶相同的活性 ,其稳定性明显提高。结论 :融合蛋白确实能增加Klenow酶的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聚合酶 I/生物合成 人血清白蛋白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DNA聚合酶 I klenow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usion连接技术优化及其在大片段重组载体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玲玲 张伟 +3 位作者 宋玲珍 胡新德 陈树林 赵善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随着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的建立,基因组的研究已由结构基因组向功能基因组转化,而基因功能研究的关键是基因融合技术。为高效率高保真地构建融合大片段的重组载体,本试验利用In-fusion技术进行大片段载体构建,... 随着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的建立,基因组的研究已由结构基因组向功能基因组转化,而基因功能研究的关键是基因融合技术。为高效率高保真地构建融合大片段的重组载体,本试验利用In-fusion技术进行大片段载体构建,以不同的融合时间进行比较,通过细胞转染以及免疫印迹等方法对载体质量进行验证。通过对体系中连接时间的优化,构建出了含插入片段10、8、4ku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可正确表达。In-fusion技术的优化,提高了大片段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的效率,为研究大片段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融合 In—fusion 大片段PCR扩增产物 优化 重组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部分补平法克隆乙型肝炎病毒preS/S基因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定燮 李德祥 骆抗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Klenow大片段对DNA末端作部分补平而使非匹配粘端形成匹配粘端的可行性。方法用 BamHI、XbalI消解载体 pcDNA3,用 BglH、Hind Ⅲ从含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质粒中切取 HBVpreS/... 目的探讨利用Klenow大片段对DNA末端作部分补平而使非匹配粘端形成匹配粘端的可行性。方法用 BamHI、XbalI消解载体 pcDNA3,用 BglH、Hind Ⅲ从含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质粒中切取 HBVpreS/S基因片段。 pcDNA3的 XbalI及 preS/S基因的 Hind Ⅲ切口端经 Klenow大片段作部分补平后形成二碱基的互补粘端。连接修饰 后的preS/S基因片段与pcDNA3并转化后筛选阳性克隆。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显示preS/S基因被定向克隆于载 体pcDNA3的预定位点。结论部分补平法是连接非匹配DNA粘性末端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klenow大片段 乙型肝炎病毒 部分补平法 克隆 preS/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抗原破伤风毒素C蛋白的克隆、表达条件优化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明永 张雅妮 +3 位作者 雷鸣 左大明 张丽芸 陈政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1-735,共5页
目的获得高纯度、高免疫原性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TTC)蛋白。方法以PCR从破伤风杆菌质粒DNA中扩增TTC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载体pET43.1a(+)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再用Ni2+-NTA... 目的获得高纯度、高免疫原性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TTC)蛋白。方法以PCR从破伤风杆菌质粒DNA中扩增TTC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载体pET43.1a(+)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再用Ni2+-NTA琼脂糖柱分离目的蛋白。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抗原性,动物免疫实验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获得1373bp的TTC基因片段,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ET43.1a(+)-TTC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TC-Nus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2%,酶切后TTC蛋白可与载体蛋白有效分离,获得纯度为95.5%的TTC蛋白,该蛋白可被破伤风抗毒素识别;将TTC蛋白免疫小鼠后,免疫血清可与破伤风毒素特异性结合,三次免疫后其抗体效价可达1∶25600。结论所获TTC蛋白纯度高,免疫原性好,为研究体内外抗原提呈、免疫应答提供了良好的模式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毒素C蛋白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免疫原性 模式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s)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季良越 罗福和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10余年来有关玉米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s)的研究,说明RFLP的分析原理和特点,构建玉米RFLP连锁图的方法,以及玉米RFLPs在遗传育种中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 杂交 数量性状 遗传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