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SSCP分析线粒体DNA突变的方法学改进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敏 吕红斌 +2 位作者 周钢 谭文斌 谢慎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1-292,共2页
在采用PCR -SSCP(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分析技术对 8例骨关节病患者软骨细胞线粒体DNA进行突变分析的过程中 ,针对区带多而杂乱的情况 ,改变变性剂成份和... 在采用PCR -SSCP(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分析技术对 8例骨关节病患者软骨细胞线粒体DNA进行突变分析的过程中 ,针对区带多而杂乱的情况 ,改变变性剂成份和电泳电压 ,从而有效提高了检出灵敏度 ,同时极大地节省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pcr-sscp分析 骨关节症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 G7444A突变可能影响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爱芬 朱翌 +4 位作者 吕建新 杨丽 赵建越 孙冬梅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8-734,共7页
线粒体12S rRNA和tRNASer(UCN)基因是导致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两个突变热点区域。作者收集了1个母系遗传感音神经性聋家系,该家系同时携带线粒体DNA(mtDNA)A1555G和G7444A突变。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该家系包括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所有... 线粒体12S rRNA和tRNASer(UCN)基因是导致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两个突变热点区域。作者收集了1个母系遗传感音神经性聋家系,该家系同时携带线粒体DNA(mtDNA)A1555G和G7444A突变。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该家系包括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所有耳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为58%,而非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非药物性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为25%,明显高于其他携带A1555G突变的耳聋家系。先证者的线粒体全序列分析表明,该线粒体基因组共有28个多态位点,属于东亚人群B4c1单体型。在这些多态位点中,除A1555G和G7444A突变外,未发现其他有功能意义的突变。这表明mtDNA G7444A突变可能加重由A1555G突变造成的线粒体功能缺失,从而增加耳聋的外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非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耳聋GJB2基因和mtDNA 12SrRNA A1555G位点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鲁雅洁 程洪波 +6 位作者 邢光前 曹新 戴大春 陈智斌 冀强 魏钦俊 卜行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5-860,共6页
目的:分析南京聋校散发性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率和线粒体DNA(mtDNA)12SrRNA A1555G基因突变率。方法:收集聋校学生135名和健康对照人群162名外周血样本,PCR扩增GJB2和mtDNA 12SrRNA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突变热点,对PCR产物直... 目的:分析南京聋校散发性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率和线粒体DNA(mtDNA)12SrRNA A1555G基因突变率。方法:收集聋校学生135名和健康对照人群162名外周血样本,PCR扩增GJB2和mtDNA 12SrRNA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突变热点,对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突变确定。结果:对GJB2检测结果显示:散发性耳聋患者样本中发现9种碱基改变(V27I、E114G、I203T V37I、176-191del16、235delC、299-300delAT、T123N和504insGCAA),其中235delC为主要突变方式,携带率为27.41%,其中纯合突变18例,杂合突变19例;162例正常对照中发现了15种碱基改变,其中4种为常见多态。散发聋135例和正常对照162例共计297例样本中未发现有mtDNA 12SrRNA A1555G位点突变存在;结论:GJB2基因突变是引起散发性非综合征耳聋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的重要原因,不同人种GJB2基因的突变热点存在差异,235delC是GJB2基因在中国人中的主要致病突变位点;GJB2基因在人群中存在较多类型的突变和较多形式的多态性;在散发性耳聋中mtDNA 12SrRNA A1555G位点的突变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耳聋 GJB2基因 12SrRNAA1555G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2 235delC及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国建 戴朴 +9 位作者 韩东一 金政策 李琦 陈静 孙勍 韩冰 袁永一 张昕 李梅 薛丹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4-115,125,I0001,共4页
目的对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进行聋病分子病因学分析。方法对北京第三聋哑学校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测听检查,应用PCR扩增及限制酶切方法对158名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GJB2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基因突变的检测。... 目的对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进行聋病分子病因学分析。方法对北京第三聋哑学校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测听检查,应用PCR扩增及限制酶切方法对158名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GJB2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在158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5例(3.16%)存在线粒体DN-A12SrRNA A1555G点突变,其中2例有明确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史;24例(15.18%)存在GJB2 235delC纯合性突变;12例(7.59%)存在GJB2 235delC杂合性突变。在基因水平明确诊断或强烈提示遗传性聋者占25.93%。结论对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的基因筛查可以明确或提示部分非综合征型聋的病因,对防聋、指导聋儿家庭婚育及评估人工耳蜗手术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性耳聋儿童GJB2 235delC及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突变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冰 姚红兵 +2 位作者 徐洁 周媛 汪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对耳聋患儿进行GJB2基因、线粒体DNA A1555G位点突变检测,为遗传性耳聋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95例耳聋患儿进行遗传性耳聋问卷调查、全面的体格检查、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以及听力学评估(包括纯音测听、脑干诱发电位和耳声发射)。对19... 目的对耳聋患儿进行GJB2基因、线粒体DNA A1555G位点突变检测,为遗传性耳聋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95例耳聋患儿进行遗传性耳聋问卷调查、全面的体格检查、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以及听力学评估(包括纯音测听、脑干诱发电位和耳声发射)。对195例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及100例健康对照个体分别进行GJB2基因235delC突变、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A1555G点突变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195例患儿者中发现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235delC与176-191del16复合及235delC与299-300delAT复合突变等共46例耳聋患儿与GJB2基因突变有关,占23.58%。病患组235delC等位基因频率为18.44%,对照组为2.00%(P<0.01)。同时在患儿组还发现了7例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对照组未发现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结论重庆市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存在较高的GJB2基因235delC和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A1555G突变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耳聋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应用在地区性耳聋病因调查中有重要的意义。对基因型-表现型相关性的研究对遗传性耳聋的治疗及预期疗效判断、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耳聋患者线粒体DNA 12S rRNA及tRNA^(Ser(UCN))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戴大春 鲁雅洁 +4 位作者 陈智斌 魏钦俊 曹新 邢光前 卜行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tDNA 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扩增产物经直接测序进行耳聋相关突变的鉴定。结果:13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者中共检测到11种mtDNA 12S rRNA碱基变异,其中4种已知致病突变的携带率分别为:A827G,4.4%;T961C,1.5%;T1095C,0.7%;A1555G,1.5%。两组人群均未检测到12S rRNA C1494T突变以及tRNASer(UCN)基因任何形式的致聋突变。结论:mtDNA 12S rRNA是南京地区汉族非综合征耳聋人群的突变热点基因,其常见致聋突变总携带率约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 tRNASer(UCN)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滨州市特教学校耳聋学生分子病因学分析——GJB2 235delC突变、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突变和SLC26A4 ⅣS7-2A>G突变筛查报告 被引量:8
7
作者 贾婧杰 袁永一 +7 位作者 戴朴 王国建 苟洪良 许建峰 陈雪松 康东洋 张昕 王洪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对山东滨州市特教学校学生进行耳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耳聋的常见分子病因。方法对山东省滨州市阳信、无棣、惠民三县特教学校年龄5~19岁的78名重度耳聋学生进行遗传性耳聋问卷调查、全面体格检查、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以及听力学... 目的对山东滨州市特教学校学生进行耳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耳聋的常见分子病因。方法对山东省滨州市阳信、无棣、惠民三县特教学校年龄5~19岁的78名重度耳聋学生进行遗传性耳聋问卷调查、全面体格检查、耳鼻咽喉专科检查以及听力学评估(纯音测听和声导抗)等,应用限制性内切酶法分别对GJB2基因235delC突变、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A1555G点突变进行分析,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SLC26A4基因ⅣS7-2A>G突变。结果非综合征性耳聋74例。其中,10例(13.51%)携带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1例(1.35%)携带GJB2基因235delC和299DelAT复合杂合突变,3例(4.05%)携带GJB2基因235delC杂合突变,2例(2.70%)携带GJB2基因299DelAT杂合突变;5例(6.76%)携带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A1555G点突变;3例(4.05%)携带SLC26A4基因ⅣS7-2A>G纯合突变,1例(1.35%)携带SLC26A4基因ⅣS7-2A>G杂合突变。18.92%(14/74)的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携带GJB2基因235delC和SLC26A4基因ⅣS7-2A>G双等位基因突变(纯合突变+复合杂合突变);8.11%(6/74)的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携带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ⅣS7-2A>G单杂合突变。4例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在所检测范围内均未发现突变。结论山东省滨州地区特教学校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GJB2基因235delC、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A1555G和SLC26A4基因ⅣS7-2A>G突变发生率,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A1555G突变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山东省滨州地区23.08%的特教学校耳聋患者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另有8.97%的患者有强烈的遗传倾向。准确的耳聋早期诊断、遗传咨询、及时干预和治疗在这一地区的聋哑人群中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SLC26A4基因 突变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群体中mtDNA和GJB2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艳 戴朴 +15 位作者 薛希均 韩东一 王国建 袁永一 韩冰 陈良飞 钟玲 任黎 孙林辉 陈克久 杨晓东 张培华 张波 杨有声 王顺跃 张金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39,198,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及GJB2基因突变与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 HL)易感性的关系,为易感个体的基因筛查及相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北京某部349名接触军事噪声的官兵,收集军事噪声性听力...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及GJB2基因突变与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 HL)易感性的关系,为易感个体的基因筛查及相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北京某部349名接触军事噪声的官兵,收集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者和耐受者外周血标本182份,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目的片段及GJB2编码区,产物直接基因测序。结果基因序列分析共发现98种mtDNA和12种GJB2变异基因型,其中41种存在于12SrRNA;在易感者中发现4例mtDNA突变均为T1095C合并G7642A,在耐受者中未发现该突变;另有3例耐受者均为961delT+insC(其中一人合并235delC杂合),而易感者中未发现该突变。结论证实12SrRNA确为线粒体高突变区。T1095C合并G7642A突变在这些无相同遗传背景但受相同环境因素影响的人群中集中出现,强烈提示该突变可能为导致NI HL的致病性突变。3例有961delT+in-sC的耐受者均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这与该突变应为条件致病性突变的推测相符,但与NI HL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聋 线粒体dna GJB2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3243、3316、3394位点突变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景亮 程晓丽 +3 位作者 刘淑莲 曹玉媛 封青川 徐朝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分析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位点及ND1基因3316、3394位点突变对精神分裂症(SZ)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型检测、DNA测序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无亲缘关系的250例患者(SZ组)和292例对照... 目的分析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位点及ND1基因3316、3394位点突变对精神分裂症(SZ)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型检测、DNA测序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无亲缘关系的250例患者(SZ组)和292例对照组的外周血mtDNA进行3243、3316和3394位点的突变检测。结果在SZ组中发现8例3316G/A突变,对照组中3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在SZ组中发现15例3394T/C突变,对照组中有4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3243A/G突变。结论 mtDNA3394T/C突变可能与SZ发生有一定关系,mtDNA 3243A/G、3316G/A突变可能与SZ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线粒体dna tRNA^Leu(UUR)基因 ND1基因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部分聋校学生线粒体DNA12SrRNA A1555G和GJB2基因突变筛查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惠培林 郭玉芬 +6 位作者 鲍晓林 刘晓雯 王大勇 韩明琨 周瑜 赵翠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三所聋校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学生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和GJB2基因突变的调查研究,在分子水平了解青海省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的病因及其特点。方法采集青海省特殊教育...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三所聋校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学生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和GJB2基因突变的调查研究,在分子水平了解青海省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的病因及其特点。方法采集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西宁市聋哑学校和乐都县职业教育学校共278例NSHI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线粒体DNA和GJB2基因目的片段,Alw26I限制性内切酶检测A1555G点突变,对酶切阳性病例和全部的GJB2基因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278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16例(5.76%)存在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点突变;6例(2.16%)为GJB2235delC纯合突变,21例(7.55%)为GJB2235delC杂合及复合杂合突变,其中235delC是GJB2基因致病突变的主要形式,占88.90%(24/27)。结论线粒体DNA12SrRNA A1555G点突变和GJB2基因突变在青海省耳聋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其突变筛查可以有效避免高危人群出现耳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病关节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突变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红斌 朱敏 +3 位作者 胡建中 王嘉芙 胡维新 谢慎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突变在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 -SSCP技术 ,结合线粒体DNA测序方法 ,检测了 8例骨关节病和 3例正常人的关节软骨细胞线粒体DNA在一个特点区域 (np:80 0 0— 90 0 0 )内的突变改变。结果 :在 ...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突变在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 -SSCP技术 ,结合线粒体DNA测序方法 ,检测了 8例骨关节病和 3例正常人的关节软骨细胞线粒体DNA在一个特点区域 (np:80 0 0— 90 0 0 )内的突变改变。结果 :在 8例骨关节病例中 ,有 4例出现了线粒体DNA突变 (不包含中性突变 ) ,其中单有点突变并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的有 2例 ,单有缺失突变的有 1例 ,既有点突变又有缺失突变的有 1例 ;此外 ,发现中性突变 (不改变氨基酸 )的有 4例 ;1例正常标本发现有线粒体DNA点突变存在 ;所有进行了DNA测序检测的标本均发现线粒体DNA886 0位点AG的突变。结论 :骨关节病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密切关系 ,但其因果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突变 骨关节病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非综合征性聋分子病因学分析——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筛查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蔚 于飞 +5 位作者 戴朴 孙勍 刘新 杨淑芝 李梅 袁慧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儿GJB2 235delC突变率和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率。方法收集武汉市艺萌听力康复中心的94例耳聋患儿血样,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88例,提取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儿GJB2 235delC突变率和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率。方法收集武汉市艺萌听力康复中心的94例耳聋患儿血样,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88例,提取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及线粒体DNA,ApaⅠ酶切分析GJB2 235 位点的C缺失突变,Prey-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分析线粒体1555位点的A→G突变,对GJB2 235delC及线粒体DNA A1555G的突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患儿中9例(10.23%)为GJB2 235delC纯合突变,7例 (7.96%)为GJB2 235delC杂合突变;2例(2.27%)存在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 20.46%。结论武汉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在耳聋患者病因调查中进行快速诊断筛查,达到防止再生育聋儿、指导聋儿康复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盲聋哑学校非综合征性耳聋分子病因学分析——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筛查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幼勤 韩冰 +8 位作者 戴朴 张昕 叶清 王国建 李琦 陈静 金政策 李梅 薛丹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进行贵州省贵阳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分子病因学调查。方法对贵阳市盲聋哑学校150名聋哑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对其中139名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 12SrDNA A1555G点突变和GJB2基因235delC突变限制性内切... 目的进行贵州省贵阳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分子病因学调查。方法对贵阳市盲聋哑学校150名聋哑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对其中139名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 12SrDNA A1555G点突变和GJB2基因235delC突变限制性内切酶的分析。结果139名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6例(4.32%)存在线粒体DNA 12SrDNA A1555G点突变;17例(12.23%)存在GJB2 235delC纯合突变;9例(6.47%)存在GJB2 235delC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3.02%。结论贵阳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发生率和GJB2 235delC突变发生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耳聋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应用在地区性耳聋病因调查中进行快速筛查、诊断,并可达到防止再出生聋儿,指导聋儿康复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市盲聋学校非综合征性聋分子病因学分析——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筛查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飞 戴朴 +8 位作者 韩东一 刘新 张昕 康东洋 曹菊阳 李梅 刘丽贤 袁慧军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儿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聋哑学校的88 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的血样,提取DN... 目的分析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患儿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聋哑学校的88 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的血样,提取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及线粒体DNA,Apa Ⅰ酶切分析GJB2 235位点的C缺失突变、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分析线粒体1555位点的A→G突变,对GJB2 235delC及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的突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患儿中1例(1.14%)为 GJB2 235delC纯合突变;5例(5.68%)为GJB2 235delC杂合突变;4例(4.55%)存在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 点突变,其中1例同时伴有GJB2 235delC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11.37%。结论柳州地区耳聋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发生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发生率偏高。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在地区性耳聋病因调查中进行快速筛查、诊断,可达到防止聋儿再生、指导聋儿康复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地区耳聋儿童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振 虞幼军 +8 位作者 王跃建 袁慧军 于飞 刘新 曹菊阳 金政策 刘丽贤 刘秋玲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先天性聋儿中GJB2突变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在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80例散发的先天性聋儿的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对收集到的DNA进行分...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先天性聋儿中GJB2突变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在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80例散发的先天性聋儿的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对收集到的DNA进行分析,筛查患者GJB2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结果经PCR-RFLP和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分析,在所有参加检测的180名患儿中共发现GJB2235delC纯合突变14名(7.78%),GJB2235delC杂和突变7名(3.89%),线粒体DNAA1555G突变6名(3.33%)。结论应用基因检测方法可以在地区性耳聋流行病学调查中帮助明确常见的遗传性耳聋病例,并可指导此类患者的家庭进行耳聋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mtDNA A1555G异质性突变比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祖建 杨滨 +1 位作者 江凌 欧启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555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Amplification ... 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555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RT-ARMS-qPCR系统)对含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 1555位点的拷贝数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比例。共检测散发组12例、家系组7例异质性突变患者,结合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与耳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散发组mtDNA A1555G异质性突变的患者中,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771,P=0.003);家系组患者中,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亦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850,P=0.015)。结论突变型mtDNA占所有mtDNA的比例与耳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非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线粒体dna 突变 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RT-ARMS-qPCR)系统 拷贝数 临床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中线粒体DNA拷贝数和D-loop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向元俤 张碧波 +2 位作者 吴娟 李春丽 雷兰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探讨喉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拷贝数和D-loop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诊治的40例喉癌患者,取mt DNA的CoxⅡ和核DNA的β-actin为目的片段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 目的探讨喉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拷贝数和D-loop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诊治的40例喉癌患者,取mt DNA的CoxⅡ和核DNA的β-actin为目的片段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扩增,对mt DNA D-loop区进行测序。结果喉癌组织中mt DNA拷贝数(0. 925±0. 136)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0. 815±0. 0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t DNA拷贝数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 <0. 05),但与患者性别、吸烟、饮酒、肿瘤分期以及肿瘤分化无关。40例喉癌中有21例(52. 50%) mt DNA D-loop区共检测17个突变位点、34个突变;发现86个多态性位点;且mt DNA D-loop区基因突变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均<0. 05),其与患者性别、吸烟、饮酒以及肿瘤分期无关。结论喉癌组织中mt DNA拷贝数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且mt DNA Dloop区存在高频基因突变,提示mt DNA拷贝数变化以及D-loop区基因突变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种组织中线粒体DNA存在13.1kb片段缺失突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燕 王学敏 +1 位作者 蒋蕾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 :在人外周血细胞中筛选到新的线粒体 DNA大片段缺失突变后 ,进一步探讨该缺失在稳定组织内的分布。 方法 :以人外周血细胞及人体多种组织 DNA为模板 ,进行 PCR扩增 ,筛选该突变。结果 :在人外周血细胞及多种稳定组织中发现 13.1kb... 目的 :在人外周血细胞中筛选到新的线粒体 DNA大片段缺失突变后 ,进一步探讨该缺失在稳定组织内的分布。 方法 :以人外周血细胞及人体多种组织 DNA为模板 ,进行 PCR扩增 ,筛选该突变。结果 :在人外周血细胞及多种稳定组织中发现 13.1kb缺失突变的存在。 结论 :这种广泛分布于健康人多种组织中的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线粒体 基因缺失 基因突变 人多种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突变致聋家系检测及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畅 高国凤 +4 位作者 胡玉华 张阮章 徐志勇 宋军燕 王沙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诱发致聋家系的线粒体DNA突变情况及其单倍型背景。方法收集贵州遵义地区6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经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诱发致聋家系的线粒体DNA突变情况及其单倍型背景。方法收集贵州遵义地区6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经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及测序技术检测线粒体DNA1555G突变,并通过对各家系线粒体DNA高变区序列测定及编码区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以划分单倍型类群。结果经酶切及测序证实其中4个家系存在线粒体DNA1555G突变,分别属于A、D6、G及M单倍型。结论该地区线粒体DNA1555G突变引起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致聋的家系发生率较高,线粒体DNA1555G突变致聋家系呈现不同的线粒体单倍型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遗传 耳聋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单倍型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缺失突变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红斌 周赟 +3 位作者 胡建中 雷光华 朱敏 李康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0-644,共5页
目的:分析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序列变化,探讨骨关节炎发病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应用gap—PCR扩增方法检测10例骨关节炎病人和3例正常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的4977bp缺失突变。采用2轮PCR扩增,第1轮... 目的:分析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序列变化,探讨骨关节炎发病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应用gap—PCR扩增方法检测10例骨关节炎病人和3例正常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的4977bp缺失突变。采用2轮PCR扩增,第1轮PCR反应以骨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第2轮PCR扩增反应以第1轮PCR扩增反应的产物为模板,再次进行扩增。结果:第1轮PCR反应结果显示,mtDNA524bp扩增产物呈阴性,而533bp扩增产物均呈阳性;第2轮PCR扩增反应结果显示,10例骨关节炎病人病例标本中有2例出现524bp区带,而533bp扩增产物均呈阳性。两次扩增,正常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和外周血对照524bp扩增产物全部为阴性。结论: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有8470~13447nt之间4977bp大片段缺失,提示骨关节炎的发病与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的突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细胞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