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构件调控下高温热解煤焦理化性质与燃烧动力学
1
作者 徐帅 张虹 刘雪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976-5982,共7页
为了认识内构件煤热解技术生成的主要副产物煤焦的性质,尤其是高温热解的煤焦,采用内构件热解反应器以榆林烟煤为原料于1 000~1 500℃真空条件下制备了煤焦,考察了煤焦孔结构、组成、热值、碳结构等理化性质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 为了认识内构件煤热解技术生成的主要副产物煤焦的性质,尤其是高温热解的煤焦,采用内构件热解反应器以榆林烟煤为原料于1 000~1 500℃真空条件下制备了煤焦,考察了煤焦孔结构、组成、热值、碳结构等理化性质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研究了不同煤焦等温燃烧反应特性及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煤焦碳含量增加,氢和氧含量降低,C/H摩尔比升高,热值小幅度增加;煤焦比表面积和孔容先降低,但热解温度高于1 300℃后基本保持不变,石墨化程度与之变化趋势一致。煤焦燃烧过程可用三维扩散模型G(x)=[1-(1-x)^(1/2)]^(2)描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热解温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30.49~90.17 kJ/mol和0.69~352.25 s^(-1)范围内变化,热解温度高于1 400℃后煤焦反应性大幅降低主要源于C/H的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燃烧 内构件 动力学 微型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雾团聚熔盐改性MgO基CO_(2)吸附剂颗粒脱碳性能
2
作者 蔚新宽 赵传文 +1 位作者 高悦悦 秦雪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MgO基吸附剂的脱碳在CO_(2)捕集和碳减排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早期采用传统的成型方法,如浸渍法、挤压-滚圆法和溶胶-凝胶法以及球磨法,在工业放大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便于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喷雾团聚的... MgO基吸附剂的脱碳在CO_(2)捕集和碳减排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早期采用传统的成型方法,如浸渍法、挤压-滚圆法和溶胶-凝胶法以及球磨法,在工业放大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便于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喷雾团聚的成型方法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在合成MgO基吸附剂方面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研究采用了商用MgO,再通过碱金属硝酸盐熔盐掺杂改性,通过浸渍法和喷雾团聚法合成了MgO与碱金属硝酸盐熔盐物质的量比为1.00∶0.15的MgO基吸附剂,并基于微型流化床反应器结合比表面积和孔体积、CO_(2)程序升温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表面形态以及实际物质的量比等参数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同组分掺杂下,采用喷雾团聚法制备的吸附剂的CO_(2)捕集量均优于浸渍法,尤其是MgO-NaK_(0.15)-SA吸附剂在体积分数为10%CO_(2)的混合气体中的CO_(2)捕集容量为4.11 mmol/g。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工况下MgO-NaK_(0.15)-SA吸附剂的CO_(2)捕集容量。结果显示反应温度为300℃,CO_(2)体积分数为25%,混合气体流速为500 mL/min时MgO-NaK_(0.15)-SA吸附剂的脱碳性能最佳,CO_(2)捕集容量为7.84 mmol/g。研究了MgO-NaK_(0.15)-SA吸附剂的循环稳定性,结合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实际物质的量比对吸附剂的循环衰减做出解释。研究为开发应用高效的MgO基吸附剂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基吸附剂 CO_(2)捕集 喷雾团聚 碱金属硝酸盐熔盐 微型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的理想流型判据分析
3
作者 卢飞 鲁波娜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1-2213,共13页
微型流化床因具有气体返混小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在反应动力学测量等领域备受关注。获得流型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才能实现微型流化床理想流型的有效调控。采用双流体模型耦合考虑结构的相间曳力(又称多尺度CFD)模拟了一系列A类和B类... 微型流化床因具有气体返混小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在反应动力学测量等领域备受关注。获得流型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才能实现微型流化床理想流型的有效调控。采用双流体模型耦合考虑结构的相间曳力(又称多尺度CFD)模拟了一系列A类和B类颗粒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流化行为,结合颗粒浓度和气体停留时间分布(RTD)特征考察气速、床径和初始床高对气体返混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微型流化床在初始鼓泡到湍动流态化之间操作时,才逼近颗粒全混流和气体近似平推流的运动状态。进一步分析气体RTD曲线形状特征(如拖尾、多峰等),提出采用斜度S<0.6作为微型流化床平推流判据,弥补了原判据[满足方差σ_(t)^(2)<0.25且峰高E(t)h>1]的不足,为微型反应分析仪的流型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微型流化床 平推流 停留时间分布 气体返混 多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余剑 朱剑虹 +3 位作者 岳君容 孙立鑫 刘新华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69-2674,共6页
A novel micro kinetic analyzer(MFBK) for fluidized bed gas-solid reactions is developed.With this MFBK analyzer,the reaction rate and kinetic parameters can be deduced via measuring the time-dependent composition chan... A novel micro kinetic analyzer(MFBK) for fluidized bed gas-solid reactions is developed.With this MFBK analyzer,the reaction rate and kinetic parameters can be deduced via measuring the time-dependent composition changes of its evolved gas.By using a micro fluidized bed reactor,it is expected to enable the on-line feed of particle reactant based on a pulse solid conveying mechanics and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external gas diffusion in the reactor.This MFBK analyzer is evaluated 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of CaCO3 powder,giving an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142.73 kJ·mol-1 and a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399777 s-1.This activation energy value is much lower then the TG-measured one of 184.3 kJ·mol-1 and within the literature-reported range of 120—280 kJ·mol-1.The measurement also provides a kinetic-model function with a correlation linearity of above 0.99.With this MFBK analyzer,the pyrolysis of coal and biomass at 800℃ is studied.The measured pyrolysis reaction finished in about 15 s,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ly anticipation.This pyrolysis measurement with the MFBK analyzer can also identify a definite gas release order for typical gas species contained in the pyrolysis-formed gas products,which actually can provide a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deep insight in the pyro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反应动力学 热分解 气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在微型流化床中热解动力学与机理 被引量:24
5
作者 余剑 朱剑虹 +3 位作者 郭凤 段正康 刘云义 许光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6-672,共7页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生物质在氩气氛中的热解反应,通过在线反应物供给和生成气组成变化监测,实现了设定温度下生物质热解反应速率的测试、动力学参数的求算和反应机理的分析。应用该仪器测定的生物质在800℃的热解时...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生物质在氩气氛中的热解反应,通过在线反应物供给和生成气组成变化监测,实现了设定温度下生物质热解反应速率的测试、动力学参数的求算和反应机理的分析。应用该仪器测定的生物质在800℃的热解时间为10s,明显小于传统文献报道值。测试的气体释放顺序与反应动力学参数初步证实了生成的不同气体间存在耦合反应,且各气体生成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测试的反应级数为1.62,以整体挥发分为基准的活化能与指前因子分别是11.77kJ/mol和1.45s-1,明显小于常规热重方法的测试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反应动力学 生物质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周立进 王磊 +1 位作者 黄慧慧 管国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29-1436,共8页
针对费托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传质和传热的关键问题,综述了低温和高温费托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现状,对固定床、流化床和浆态床3种传统的费托合成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介绍了近年出现的微通道反应器、整体式反应器等新型反应... 针对费托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传质和传热的关键问题,综述了低温和高温费托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现状,对固定床、流化床和浆态床3种传统的费托合成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介绍了近年出现的微通道反应器、整体式反应器等新型反应器和超临界流体等新型费托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费托合成工艺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反应器结构、催化剂设计和微反应器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将为费托合成工艺的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固定床 流化床 浆态床 整体式反应器 微通道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程序升温与等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蔡连国 刘文钊 +3 位作者 余剑 岳君容 高士秋 许光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4,共9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微型流化床分别考察了不同煤阶五个煤样的程序升温和等温快速热解的挥发分析出特性和反应动力学.程序升温实验揭示了热解气体的析出顺序依次为CO2,CO,CH4和H2,而等温热解实验证明CO2和CO的析出先于CH4和H2.微型流化床...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微型流化床分别考察了不同煤阶五个煤样的程序升温和等温快速热解的挥发分析出特性和反应动力学.程序升温实验揭示了热解气体的析出顺序依次为CO2,CO,CH4和H2,而等温热解实验证明CO2和CO的析出先于CH4和H2.微型流化床等温快速热解的挥发分气体总量析出活化能为17kJ/mol~35kJ/mol,小于程序升温热解的活化能.CO2和CO的反应级数与1接近,而CH4和H2的反应级数与1偏差较大,反映了这两类气体在生成机制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微型流化床 反应动力学 等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与热重测定煤焦-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芳 曾玺 +6 位作者 韩江则 张聚伟 刘云义 汪印 李奡明 余剑 许光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3,共7页
对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和热重分析仪(TGA)测定煤焦与CO2的等温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比较。在最小化气体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半焦在MFBRA中的气化反应速率比TGA中大,且在转化率为0.15时有最大值。缩核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半焦的气化... 对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和热重分析仪(TGA)测定煤焦与CO2的等温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比较。在最小化气体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半焦在MFBRA中的气化反应速率比TGA中大,且在转化率为0.15时有最大值。缩核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半焦的气化行为。在760~1 000℃,半焦气化分两个阶段:在低温段,利用MFBRA和TGA求取的反应活化能基本相同,验证了MFBRA在求取反应动力学数据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高温段,MFBRA测定的反应活化能较大,说明其受扩散的抑制作用较小。相同温度下通过MFBRA求取的效率因子明显较大,这同其较快的反应速率相一致。上述差异充分说明了反应器类型对测试的(表观)反应动力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热重 半焦气化 反应动力学 等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内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旭 刘雅宁 +4 位作者 余剑 蒋富明 韩永生 许光文 葛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23-3330,共8页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具有等温微分反应特性,且适合于气固反应分析的新仪器。细微样品与高温流化介质的瞬间混合是该仪器实现等温微分的必要条件。针对如何满足该要求,基于欧拉多流体模型对连接不同进...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具有等温微分反应特性,且适合于气固反应分析的新仪器。细微样品与高温流化介质的瞬间混合是该仪器实现等温微分的必要条件。针对如何满足该要求,基于欧拉多流体模型对连接不同进样器的微型反应器本体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喷口结构和位置下的流动图景及混合区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曲线,定量表征了各种进样器的混合质量。同时采用高速摄像手段获得了冷态实验中颗粒流动的快照,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对脉冲射流微量进样器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如下建议:进样细管应避免采用弯角喷口,弯角结构会导致脉冲进样载流气喷出方向与流化气流相逆,使得细微颗粒试样堆积滞留,影响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混合 喷口结构 数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与热重测定煤焦非等温气化反应动力学对比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芳 曾玺 +4 位作者 王永刚 余剑 岳君容 张建岭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16-1722,共7页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和热重分析仪(TGA)比较煤焦与CO2的非等温气化反应特性,并利用单一升温速率法和组合升温速率法计算反应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半焦非等温气化过程有重要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起始反应温...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和热重分析仪(TGA)比较煤焦与CO2的非等温气化反应特性,并利用单一升温速率法和组合升温速率法计算反应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半焦非等温气化过程有重要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起始反应温度和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气化温度增加,同一气化温度下的碳转化率降低,而且利用单一升温速率法求取气化反应的活化能逐渐减小。与TGA相比,同一升温速率下,MFBRA中半焦气化反应的起始反应温度和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反应温度明显较小,而且升温速率越大差异越显著。无论是单一升温速率法(升温速率≥5℃·min-1)还是组合升温速率法,TGA测得的动力学数据均明显小于MFBRA测得的动力学数据。高升温速率下(升温速率≥5℃·min-1)半焦在TGA和MFBRA中非等温气化行为和动力学数据的差异很可能与MFBRA内较好的热量传递和受扩散的抑制作用较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热重 半焦 气化 反应动力学 非等温反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洗脱灰对准东次烟煤结构和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文达 王鹏翔 +4 位作者 孙绍增 赵义军 赵虹翔 严泰森 吴江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91-3300,共10页
研究酸洗脱灰过程对煤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活性的影响对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十分重要。采用HCl-HF-HCl和HF-HNO_3-HCl两种方法对准东次烟煤进行处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原煤及其酸洗处理得到的脱灰煤进行结构表征,并用微型流化床多阶段气固... 研究酸洗脱灰过程对煤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活性的影响对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十分重要。采用HCl-HF-HCl和HF-HNO_3-HCl两种方法对准东次烟煤进行处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原煤及其酸洗处理得到的脱灰煤进行结构表征,并用微型流化床多阶段气固反应分析仪对煤粉样品燃烧反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洗处理可使煤中灰分含量降低到0.2%以下,脱灰煤中OH和COOH附近的吸收峰强度显著增强,脂肪侧链变短,芳香环上取代基减少。HF使得煤中硅铝类矿物质被大量脱除,HNO_3会与煤中有机物发生硝化反应,导致部分含氧官能团含量进一步增加。当温度在600和700℃时,脱灰煤燃烧反应性与原煤相比显著降低,但随着温度升高至800和900℃,脱灰煤与原煤的反应性差距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脱灰煤 酸洗 红外光谱 微型流化床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催化内电解去除浮选废水中的铅和苯胺黑药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天国 占强 +4 位作者 徐晓军 凤世林 李昊 刘树丽 武英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4-1704,共11页
采用脉冲电催化内电解流化床技术同时去除浮选废水中的Pb2+和苯胺黑药,运用序批试验和SEM、XPS等分析研究影响污染物去除的工艺条件、脉冲电催化效应、Pb2+和苯胺黑药的去除或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当p H为4、电流密度为20 m A/cm2、脉冲... 采用脉冲电催化内电解流化床技术同时去除浮选废水中的Pb2+和苯胺黑药,运用序批试验和SEM、XPS等分析研究影响污染物去除的工艺条件、脉冲电催化效应、Pb2+和苯胺黑药的去除或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当p H为4、电流密度为20 m A/cm2、脉冲周期为2 s、停留时间为90 min时,Pb2+和苯胺黑药的去除率分别为99.80%和78.83%,BOD5/CODCr值由0.15上升至0.41。该技术能较好地同时去除浮选废水中的Pb2+和苯胺黑药,显著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Pb2+和苯胺黑药的去除得益于脉冲电催化内电解体系下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沉积和高聚合度铁氢氧化物的絮凝沉淀作用等;苯胺黑药在新生态Fe2+、[H]、H2O2、·OH等活性物质的作用下先后脱除二硫代磷酸基、脱氨基、苯环开环断裂而被降解为有机小分子和无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废水 苯胺黑药 脉冲电催化 内电解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的方法基础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曾玺 王芳 +3 位作者 余剑 岳君容 姚梅琴 许光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7-1697,共11页
准确测试气-固反应特性、求算动力学参数和推导反应机理是能源、化工、冶金等过程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分析现有气-固反应分析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优缺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利用微型流化床(MFB,micro fluidized bed)实现低扩散、快... 准确测试气-固反应特性、求算动力学参数和推导反应机理是能源、化工、冶金等过程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分析现有气-固反应分析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优缺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利用微型流化床(MFB,micro fluidized bed)实现低扩散、快速升温条件下的反应微分化和等温分析的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研制了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micro fluidized bed reaction analyzer),验证和展示了其对热解、燃烧(氧化)、气化、还原、催化、吸收等典型气-固反应的应用,充分揭示了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强化传热传质、降低扩散抑制、实现实时在线微分分析的特性,尤其为快速复杂反应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分析手段,并且拓展了水蒸气气氛、在线颗粒采样、串联反应解耦等系列气-固反应研究与表征功能,形成了与热重分析互补的气-固反应分析方法和分析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热重分析仪 气固反应 反应分析 动力学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内气体返混 被引量:10
14
作者 耿爽 余剑 +3 位作者 张聚伟 郭宏梅 岳君容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7-876,共10页
微型流化床基础和应用在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微型流化床对气固反应分析的应用要求,利用脉冲示踪法研究了内径10mm和21mm两种尺寸微型流化床中的气体返混特性,具体考察了管内径、颗粒静床高度、床料颗粒粒径和气体表观流速对... 微型流化床基础和应用在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微型流化床对气固反应分析的应用要求,利用脉冲示踪法研究了内径10mm和21mm两种尺寸微型流化床中的气体返混特性,具体考察了管内径、颗粒静床高度、床料颗粒粒径和气体表观流速对气体返混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床内径、颗粒静床高度和表观气速的减小和床料颗粒粒径的增大,气体在床内的返混程度减小。使用粒径约270μm粗颗粒时,两种床径的浅层微型流化床中的气体返混程度都较小,对应的Peclet数在27以上,证明了床内气体流动接近平推流,从而为利用微型流化床最小化气体返混对反应测试的影响,获得近本征反应动力学参数提供了流动特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气体返混 气体停留时间分布 气体示踪法 微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中生物质半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婷婷 曾玺 +3 位作者 韩振南 王芳 武鹏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4-307,共14页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考察了1123~1223 K及10%~40%蒸汽分压(SP)条件下生物质半焦-水蒸气气化的反应特性并计算动力学。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和SP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物(H_(2)、CO和CO_(2))生成率及总C转化率。低温(1123 K)下,反...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考察了1123~1223 K及10%~40%蒸汽分压(SP)条件下生物质半焦-水蒸气气化的反应特性并计算动力学。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和SP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物(H_(2)、CO和CO_(2))生成率及总C转化率。低温(1123 K)下,反应受SP影响较大,以H_(2)最为明显,增幅达1.97倍;在1223 K、SP≥20%条件下,因受活性位点制约,SP对反应影响较小。随温度升高,CO/CO_(2)体积产率比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1123 K和1173 K下,随SP升高,CO/CO_(2)的体积产率比值降低;在1223 K下,该值维持在1.25左右。采用缩核模型求取不同SP下总碳转化活化能(E_(a))在71.29~76.78 kJ/mol范围内,H_(2)、CO_(2)和CO的生成活化能分别在95.44~101.82、83.56~89.35和70.41~74.86 kJ/mol之间。测试结果弥补了现有分析仪难以测定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生成特性和动力学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水蒸气 等温气化 微型流化床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中萘裂解生成小分子气体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玉明 纪德馨 +4 位作者 朱翰文 万利锋 张炜 温宏炎 岳君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04-2615,共12页
气化是煤、生物质以及其他含碳燃料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考察气化过程中焦油的反应转化特性,选取萘作为焦油模型化合物,以流化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催化剂及褐煤热解焦作为接触裂解载体,利用微型流化床考... 气化是煤、生物质以及其他含碳燃料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考察气化过程中焦油的反应转化特性,选取萘作为焦油模型化合物,以流化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催化剂及褐煤热解焦作为接触裂解载体,利用微型流化床考察流化条件下萘催化裂解反应规律,并采用Friedman法和积分法计算萘裂解生成CH4和H2等典型气体组分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FCC催化剂与褐煤焦均对萘裂解有明显的催化效果,褐煤焦用于萘裂解的反应活化能整体数值低于FCC催化剂。FCC催化剂裂解萘生成H2符合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模型,生成CH4符合成核与生长(n=2/3)模型。相应地,褐煤焦裂解萘反应生成H2和CH4分别采用收缩几何形状(圆柱形对称)和三维扩散(圆柱形对称)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催化裂解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中煤富氧燃烧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伟 刘倩 +1 位作者 钟文琪 王晶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6-903,共8页
为了研究流化床锅炉中煤的富氧燃烧反应,将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和过程质谱仪(MFBRA-MS)联用,以烟煤和无烟煤标准煤样为对象,采用相对定量方法计算CO2浓度,研究了反应气氛、煤种等因素对煤粉在流化条件下快速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揭示... 为了研究流化床锅炉中煤的富氧燃烧反应,将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和过程质谱仪(MFBRA-MS)联用,以烟煤和无烟煤标准煤样为对象,采用相对定量方法计算CO2浓度,研究了反应气氛、煤种等因素对煤粉在流化条件下快速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反应全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热重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主要气体产物的生成特性进行了跟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烟煤的活化能小于无烟煤,随着O2浓度的提高,煤富氧燃烧的活化能减小;相同氧浓度下,煤粉在O2/CO2气氛中燃烧活化能大于O2/Ar气氛;微型流化床中煤燃烧反应的活化能显著小于类似反应条件下热重分析获得的燃烧活化能.温度升高会缩短反应响应时间并使最大反应速率值增大,此时对应的转化率也增大.温度小于650℃不适宜煤粉燃烧,此时CO产量增加.O2浓度升高,CO2、NOx产量增加.相同条件下,煤粉在O2/CO2气氛中燃烧污染物产量少于O2/Ar气氛,这是由O2在不同气氛中扩散速率的差异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微型流化床 动力学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工业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建秋 许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70,共3页
采用铁炭微电解对粗苯加氢废水进行处理后,出水水质良好,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运行中对预处理系统工况条件改进后,铁炭微电解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由22.71%提高到51.03%,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采用铁炭微电解对粗苯加氢废水进行处理后,出水水质良好,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运行中对预处理系统工况条件改进后,铁炭微电解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由22.71%提高到51.03%,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污水处理成本3.9元/t。因此,应用该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处理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化工废水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