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ydrodynamic RAM effect:Review of historic experiments,model developments and simulation
1
作者 Georg A.Heilig Michael May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150-178,共29页
The Hydrodynamic Ram(HRAM)effect occurs when a high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penetrates a fluid filled area,e.g.,a liquid filled tank.The projectile transfers its momentum and kinetic energy to the fluid,what causes ... The Hydrodynamic Ram(HRAM)effect occurs when a high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 penetrates a fluid filled area,e.g.,a liquid filled tank.The projectile transfers its momentum and kinetic energy to the fluid,what causes a sudden,local pressure rise,further expanding as primary shock wave in the fluid and developing a cavity.It is possible that the entire tank ruptures due to the loads transferred through the fluid to its surrounding structure.In the past decades,additionally to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HRAM has been studied using various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and delivers a chronological overview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Furthermore,HRAM mitigation measures are highlighted,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 the experimental,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toolboxes matured over the past 80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structure-interaction(FSI) Euler-Lagrange-Coupling hydrodynamic RAM effect H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hydrodynamics方程的弱L^p Prodi-Serrin型正则准则(英)
2
作者 邵光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9-732,共4页
主要研究了electro-hydrodynamics方程弱解的正则准则.证明了在条件u∈L^s(0,T;L^(r,∞)(Ω))或‖u‖L^(s,∞)(0,T;L^(r,∞)(Ω))≤C(其中(3/r)+(2/s)=1且r∈(3,∞],C=C(r,Ω)>0)下,弱解在区间[0,T]上也为强解.
关键词 electro-hydrodynamics 正则准则 弱解 强解 弱L^p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dynamics Research on Amphibious Vehicle Systems:Modeling Theory
3
作者 居乃鵕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1期14-21,共8页
For completing the hydrodynamics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he amphibious vehicle systems, hydrodynamic modeling theory of the amphibious vehicle systems is elaborated, which inc... For completing the hydrodynamics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he amphibious vehicle systems, hydrodynamic modeling theory of the amphibious vehicle systems is elaborated, which includes to build up the dynamic system model of amphibious vehicle motion on water, gun tracking-aiming-firing, bullet hit and armored check-target, gunner operating control, and the simulation computed model of time domain for random sea wa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 水陆两用船 动力系统模型 海波 建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ying 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Al/MoO_(3) reactive multilayered films on the ignition ability of semiconductor bridge using a one-dimensional gas-solid two-phase flow model
4
作者 Jianbing Xu Yuxuan Zhou +3 位作者 Yun Shen Yueting Wang Yinghua Ye Ruiqi Sh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8-179,共12页
Energetic Semiconductor bridge(ESCB)based on reactive multilayered films(RMFs)has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the miniature and intelligence of initiator and pyrotechnics device.Understanding the ignition enhancement m... Energetic Semiconductor bridge(ESCB)based on reactive multilayered films(RMFs)has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the miniature and intelligence of initiator and pyrotechnics device.Understanding the ignition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RMFs on semiconductor bridge(SCB)during the ignition process is crucial for the engineer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initiator and pyrotechnics devices.In this study,a one-dimensional(1D)gas-solid two-phase flow igni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gnition process of ESCB to charge particles based on the reactivity of Al/MoO_(3) RMFs.In order to fully consider the coupled exothermic between the RMFs and the SCB plasma during the ignition process,the heat release of chemical reaction in RMFs was used as an internal heat source in this model.It is found that the exothermal reaction in RMFs improved the ignition performance of SCB.In the process of plasma rapid condensation with heat release,the product of RMFs enhanced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between the gas phase and the solid charge particle,which accelerated the expansion of hot plasma,and heated the solid charge particle as well as gas phase region with low temperature.In addition,it made up for pressure loss in the gas phase.During the plasma dissipation process,the exothermal chemical reaction in RMFs acted as the main heating source to heat the charge particle,making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charge particle,gas pressure,and gas temperature rise continuously.This result may yield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providing a universal ignition model for miniaturized ignition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nition enhancement mechanism 1D gas-solid two-phase flow Al/MoO_(3)reactive multilayered films Semiconductor bridge Miniaturized ignition de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溶浸范围井储耦合和粒子示踪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蕴 左海啸 +5 位作者 李召坤 张宇 常勇 祝晓彬 吴剑锋 吴吉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为探索水平井技术在我国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领域的可行性,解析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水动力过程和定量刻画溶浸范围是科学评判的基础和前提。水平井网地浸模式下地下水动力过程涉及井筒流与储层达西流的耦合(井储耦合),通过研发井储耦合数值... 为探索水平井技术在我国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领域的可行性,解析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水动力过程和定量刻画溶浸范围是科学评判的基础和前提。水平井网地浸模式下地下水动力过程涉及井筒流与储层达西流的耦合(井储耦合),通过研发井储耦合数值模拟技术,构建水平井网地浸采铀地下水动力学模型,开发基于MODPATH粒子示踪模拟和Alpha-shape算法的溶浸范围自动提取技术,基于理想模型和实际场地模型的应用验证,实现地浸开采过程中溶浸液流动状态和溶浸范围的模拟刻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MODFLOW模型,井储耦合模型可刻画水平井注液过程中井储交互流量及变化,且交互流量值与储层渗透系数K值变化呈正相关;在井储耦合渗流模拟的基础上,可自动提取模拟时段内被抽液井有效捕捉的粒子迹线所包络的范围,识别抽液井不同捕获流量贡献率对应的溶浸范围,95%流量贡献率对应的溶浸范围为100%流量贡献率对应范围体积的40%,表明溶浸液从水平井注入储层至浸出液被竖井抽出,地浸开采前期流量交互主要集中于溶浸范围内部,而外部迹线的流速低,对抽液流量的贡献率低且浸出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水平井网 水动力 溶浸范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交汇口水动力及掺混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曾诚 周婧 +4 位作者 李凯 付毅成 周婕 蔡雷 王玲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针对明渠交汇区域内水流结构的复杂情况,从明渠交汇口汇流比、交汇角度、床面高差和其他影响因素的角度,综述了明渠交汇口分离区、剪切层、二次环流等很多特有的水动力及掺混特性的研究进展,梳理了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研究和实地观... 针对明渠交汇区域内水流结构的复杂情况,从明渠交汇口汇流比、交汇角度、床面高差和其他影响因素的角度,综述了明渠交汇口分离区、剪切层、二次环流等很多特有的水动力及掺混特性的研究进展,梳理了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研究和实地观测成果,总结了水动力及掺混特性的研究现状。基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应重点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植被、密度差、潜流带对掺混特性的影响以及挟沙水流交汇问题中的冲刷淤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交汇口 水动力 掺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济青明渠段输水控制系统的MIL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立新 曹辰宇 +2 位作者 张峥 雷晓辉 李翔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8,共10页
针对现有输水工程中闸泵站控制模型测试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展开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渠道输水控制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输水工程现场的安全与高效运行。将引黄济青工程明渠段作为研究区,将渠道输水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模... 针对现有输水工程中闸泵站控制模型测试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展开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渠道输水控制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输水工程现场的安全与高效运行。将引黄济青工程明渠段作为研究区,将渠道输水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模型作为测试对象,并基于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开发系统组态,以水动力模型作为环境仿真模型,搭建模型在环(model-in-the-loop,MIL)测试系统,实现了闭环测试,验证所开发模型在环仿真系统和模型开发阶段对模型进行测试的可行性。本研究为渠道输水工程领域内的控制模型开发与测试工作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为提升输水工程的运行效率及增强其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输水 模型在环(MIL)测试 水动力数值模拟 控制系统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洋浮标波浪能发电装置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丽兰 代航舵 +2 位作者 秦英凯 李佳佳 吴子英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4,共12页
波浪作用下海洋浮标主要存在纵摇和垂荡运动,采用两自由度差动轮系分别将浮标的垂荡运动和纵摇运动与差动轮系的两个输入轴相连,差动轮系的输出轴与转子发电机相连,提出了一种多源耦合的新型海洋浮标波浪能发电装置。利用绕定轴转动的... 波浪作用下海洋浮标主要存在纵摇和垂荡运动,采用两自由度差动轮系分别将浮标的垂荡运动和纵摇运动与差动轮系的两个输入轴相连,差动轮系的输出轴与转子发电机相连,提出了一种多源耦合的新型海洋浮标波浪能发电装置。利用绕定轴转动的摆球俘获浮标纵摇的运动能量,并利用含有单向轴承的齿轮机构将摆球的往复摆动转化为驱动发电机转动的单向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为差动轮系的输入之一。同时,利用含有单向轴承的齿轮齿条机构将浮标的垂荡运动转化为驱动发电机转动的单向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为差动轮系的另一个输入。差动轮系的行星架作为输出轴与发电机转子直连驱动发电机单向转动,将浮标的纵摇和垂荡动能转化为电能。分别建立了新型浮标波浪能发电装置中摆球纵摇发电装置、浮体垂荡发电装置以及浮标纵摇/垂荡耦合的动力学方程,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波浪周期和不同波浪幅值下发电装置的动力学响应及发电功率。结果表明:当波浪幅值为1 m时,浮标平均发电功率在波浪周期为2.3 s左右时达到最大,随着激励波浪幅值增大,浮标的垂荡和纵摇振动的响应随之增加,发电功率逐渐增大,当波幅为1.1 m时发电功率可达525.7 W。在波浪周期为2.3 s、振幅为1 m时,安装单向轴承比未安装单向轴承的发电效率提高约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浮标 差动轮系 波浪能发电 垂荡-纵摇耦合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暴雨洪水条件下厂区不同排水方案的防洪能力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宏伟 储少志 +1 位作者 蔡钊 闵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9,共10页
为评估近海区域厂区不同排水方案的防洪排水能力,采用MIKE21模型进行厂区漫流排水过程模拟、MIKE11模型耦合MIKE21模型进行厂区明渠排水过程模拟、MIKE URBAN模型耦合MIKE21模型进行厂区管道排水过程模拟,分析了漫流排水、明渠排水、管... 为评估近海区域厂区不同排水方案的防洪排水能力,采用MIKE21模型进行厂区漫流排水过程模拟、MIKE11模型耦合MIKE21模型进行厂区明渠排水过程模拟、MIKE URBAN模型耦合MIKE21模型进行厂区管道排水过程模拟,分析了漫流排水、明渠排水、管道排水方案下厂区内部发生极端暴雨同时厂外遭遇洪水顶托的特殊组合情景下厂区的排水过程,得到了厂区内部积水深度及不同位置洪水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漫流排水、明渠排水、管道排水方案下厂区内最大积水深度分别为0.073、0.125、0.087 m,漫流排水方案效果最好,明渠排水方案效果最差;抬高厂址高度可以减小管道排水和明渠排水方案洪峰时段受外部洪水顶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厂区 极端暴雨洪水 防洪排水能力 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轮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SPH算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靖 黄钰岱 +2 位作者 李琪 李岳 戴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PH模型得到的临界滑水速度与CEL模型结果相差不超过5%;舰首波、侧向羽流等流体特征更为明显立体;平均运算效率较CEL模型提高36.5%。利用SPH模型分析可得,道面支撑力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平缓下降再急速下降的趋势,水膜厚度为3~13 mm时,急速下降段所在轮胎速度区间为170~260 km/h,基本处于A320飞机的着陆滑跑速度范围内,应增强对飞机滑水事故风险的防范;位移阻力随着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轮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取得最大值,进而提出利用位移阻力最大值确定临界滑水速度的方法;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近临界滑水速度时达到最大值;舰首波最大溅水高度低于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且随轮胎速度增加而降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舰首波接近消失,2种溅水特征的最大溅水高度值均低于A320飞机发动机的最小离地高度0.680 m,不会对发动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轮胎-道面相互作用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算法 临界滑水速度 道面支撑力 位移阻力 溅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波中船舶斜航运动水动力预报研究
11
作者 韩阳 师超 +2 位作者 顾民 邱耿耀 李壮壮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3-703,共11页
目前基于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开展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研究,操纵运动水动力系数多采用静水中试验或数值预报结果,未反映波浪对操纵运动水动力的影响,因此建立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水动力预报方法是准确预报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的重要... 目前基于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开展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研究,操纵运动水动力系数多采用静水中试验或数值预报结果,未反映波浪对操纵运动水动力的影响,因此建立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水动力预报方法是准确预报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基于重叠网格方法对船舶在波浪中多自由度运动进行数值建模,给出波浪中水动力建模、自由表面处理、波浪模拟等方法,建立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水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开展S175标模规则波中斜航运动水动力模型试验和数值预报研究,评估波浪对船舶斜航运动水动力的影响,并将数值预报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可为波浪中船舶操纵运动预报精度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波 斜航运动 CFD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缓速器压力油箱动态充液过程制动转矩特性
12
作者 魏巍 贾磊磊 +4 位作者 柯志芳 司录荣 陶天朗 马源清 闫清东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6-246,共11页
液力缓速器在行车辅助制动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制动转矩的快速响应与精确预测难题。为实现快速起效,重型装备采用压力油箱加速充液,但在充液过程中油箱压力和动轮转速的变化会动态影响充液流量与制动转矩。为此构... 液力缓速器在行车辅助制动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制动转矩的快速响应与精确预测难题。为实现快速起效,重型装备采用压力油箱加速充液,但在充液过程中油箱压力和动轮转速的变化会动态影响充液流量与制动转矩。为此构建考虑压力油箱的液力缓速制动系统充液过程预测模型,实现轮腔入出口流动参数边界条件的双向动态更新,并深入探讨轮腔系统与充放液控制系统的动态液力液压耦合关系。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建模型对峰值转矩的预测误差为15.61%,响应时间误差为15.04%,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探究实车压力油箱供油条件下液力缓速器的制动特性;进一步分析压力油箱特性对给定惯量和初始转速下制动转矩特性的影响,明晰了压力油箱参数对充液动态过程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 动态充液 制动转矩 压力油箱 液力液压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压载对半潜式风电基础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应宗权 左华楠 +1 位作者 王雪刚 林美鸿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7,共7页
为提供更经济安全的的漂浮式风电基础方案,降低漂浮式风电基础的用钢量,研究组合式基础的水动力性能。整合半潜式、Spar和TLP等漂浮式风电基础的优点,提出悬挂压载的半潜式风电基础,基于15 MW风机,采用数值分析研究悬挂压载半潜式基础... 为提供更经济安全的的漂浮式风电基础方案,降低漂浮式风电基础的用钢量,研究组合式基础的水动力性能。整合半潜式、Spar和TLP等漂浮式风电基础的优点,提出悬挂压载的半潜式风电基础,基于15 MW风机,采用数值分析研究悬挂压载半潜式基础水动力性能。结果表明,在半潜式基础底部悬挂2000 t负浮力沉箱,能够减小24.8%横摇运动响应和11%的系泊缆力,压载重量及压载距半潜基础的距离两个参数对悬挂压载半潜式基础的水动力有直接影响。研究证明,在半潜基础底部悬挂压载能够有效提升基础的水动力性能,在极端海况下的运动响应较好,并且降低了基础的总用钢量和制造费用,但悬挂压载设计时需考虑水深、吊缆与压载重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 风电基础 悬挂压载 半潜式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P波浪参数水动力环境计量校准技术研究
14
作者 贾伟广 常怡婷 +2 位作者 孙啸 朱丽萍 秦鑫培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5,208,共8页
针对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简称ADCP)波浪三要素(波向、波高和波周期)计量校准技术难题,提出了造波水槽和水下实验平台的计量检测方法。首先,设计波向、波高和波周期计量标准器;然后,以美国TRDI公司... 针对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简称ADCP)波浪三要素(波向、波高和波周期)计量校准技术难题,提出了造波水槽和水下实验平台的计量检测方法。首先,设计波向、波高和波周期计量标准器;然后,以美国TRDI公司V20型和挪威Nortek仪器为例,开展ADCP波浪参数水动力环境计量校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波高、波周期和波向数据最大示值误差分别为-0.09 m,0.6 s和4°,满足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波高扩展不确定度为0.04 m,依据计量学理论,认为本校准方法可行。本研究成果对ADCP波浪参数计量校准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 计量校准 波浪 水动力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数据双驱动的感潮河网水动力智能模拟方法
15
作者 袁赛瑜 陈逸鸿 +2 位作者 罗霄 张汇明 唐洪武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8,共11页
感潮河网地区大量水闸、泵站智慧高效的联合调度是实现河网活水提质的重要保障,但以往的智能模拟方法缺乏物理可解释性,难以准确描述感潮河网复杂的水动力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双驱动的感潮河网水动力智能模拟方法,应用于概化... 感潮河网地区大量水闸、泵站智慧高效的联合调度是实现河网活水提质的重要保障,但以往的智能模拟方法缺乏物理可解释性,难以准确描述感潮河网复杂的水动力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知识数据双驱动的感潮河网水动力智能模拟方法,应用于概化感潮河网和上海蕰南片感潮河网的水动力模拟。结果表明: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主干、以河网水流控制方程作为物理约束,构建包含控制方程残差的人工神经网络损失函数,不断迭代优化神经网络权重集直至损失函数满足要求,从而实现同时具备物理可解释性和高效计算效率的感潮河网水动力智能模拟;该方法区别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表现在所需的训练数据大幅度减少,还可以得到没有训练数据断面的水动力过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计算效率以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拟 感潮河网 智能模拟 知识驱动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涌潮冲击桩柱体最大压强及最大载荷的计算方法
16
作者 王旭 屈科 +1 位作者 杨元平 王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103,共14页
涌潮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特殊强非线性间断流,因此涌潮区域内桥墩等桩柱体建筑物会受到极大的涌潮冲击力,可能会对桩柱体等涉水结构造成严重毁坏。基于开源程序OpenFOAM和wave2Foam构建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 涌潮是一种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特殊强非线性间断流,因此涌潮区域内桥墩等桩柱体建筑物会受到极大的涌潮冲击力,可能会对桩柱体等涉水结构造成严重毁坏。基于开源程序OpenFOAM和wave2Foam构建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求解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首先,进行高精度涌潮数值水槽计算涌潮传播、演变及与桩柱体相互作用的能力;然后,数值计算涌潮与桩柱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涌潮传播、演变及桩柱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变化规律,并阐明不同形态涌潮与桩柱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涌潮复杂水动力特性机理;最后,系统分析不同涌潮高度、潮前水深、桩柱体斜置角度和作用方向对涌潮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涌潮与桩柱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涌潮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着涌潮高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呈现出线性增大趋势;波状涌潮和弱旋滚涌潮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潮前水深的增大而增大,然而强漩滚涌潮冲击桩柱体时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随潮前水深的变化没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涌潮冲击桩柱体过程中,相比垂直桩柱体涌潮对正向斜置桩柱体作用的水动力载荷较小,且最大冲击压强的大小也因桩柱体的斜置发生了明显的减小现象。基于对涌潮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最大冲击压强数据结果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理论特性分析,提出适合不同形态涌潮冲击桩柱体时的最大水动力载荷和涌潮最大冲击压强的理论计算公式。为强潮区域桥梁基础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潮 桩柱体 水动力特性 理论分析 wave2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流场运动耦合的内河航道设计方法
17
作者 张磊 封少雄 +4 位作者 谭昆 郭涛 宋成果 初秀民 苗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航道一般指江河及运河内可供船舶通航的水域,目前大多采用流场演化规律分析结合工程人员经验的方法开展规划设计,对通行船舶这一因素考虑不够全面.拟从河道中船舶与流场直接作用的角度提出一种内河航道设计方法.首先,基于Fluent二次开发... 航道一般指江河及运河内可供船舶通航的水域,目前大多采用流场演化规律分析结合工程人员经验的方法开展规划设计,对通行船舶这一因素考虑不够全面.拟从河道中船舶与流场直接作用的角度提出一种内河航道设计方法.首先,基于Fluent二次开发,突破了船舶-流场相互作用的水动力响应解耦算法,对内河航段中船舶自由漂流运动进行模拟,其中,流场使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船舶运动控制方程通过用户自定义模块(UDF)输入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动网格技术用于更新计算域;然后,考虑航行频率,给予通行船型不同权重,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漂流轨迹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航道边界线.选取了长江东流(从天生洲起)这一具有典型碍航结构物(弯道、分汊)航段开展航道设计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航道与现行规划航道趋势一致;同时,结合流场细节云图对船舶运动响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设计的航道可使船舶有效规避风险急流、斜流,合理利用水流动能,提升航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 航道设计 船舶-流场运动耦合 船舶 水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方型升降式网箱水动力特性研究
18
作者 王绍敏 马振华 +4 位作者 胡静 王文飞 毛福考 白泽民 汪利先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重力式网箱作为中国海域广泛使用的海水养殖设施,其水动力特性对于保障养殖安全和提升效率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针对重力式网箱中的方型升降式网箱的水动力特性研究相对较少。为此,采用Orcaflex软件对方型升降式网箱进行建模,探讨了在不... 重力式网箱作为中国海域广泛使用的海水养殖设施,其水动力特性对于保障养殖安全和提升效率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针对重力式网箱中的方型升降式网箱的水动力特性研究相对较少。为此,采用Orcaflex软件对方型升降式网箱进行建模,探讨了在不同浪向角和波高条件下的水动力响应。研究发现,浪向角的变化对方型升降式网箱的缆绳受力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迎浪侧缆绳受力明显大于背浪侧。当浪向角为0°和45°时,缆绳的最大有效张力基本一致,表明研究采用的布置方式对不同浪向角下的波浪具有较好的抵抗作用。此外,还分析了方型升降式网箱在极端海况下的水动力性能。结果表明,当网箱处于下潜状态时,缆绳的有效张力、网衣的变形程度以及浮架的最大加速度和运动幅值均显著降低。该发现有效证明了网箱下潜状态在抵御极端海况和提升装备适渔性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型升降式网箱 水动力特性 极端海况 适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速小型潮流能水轮机导流罩性能分析
19
作者 谭俊哲 郎咸鹏 +2 位作者 袁鹏 司先才 杜修茂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5,共9页
针对海洋仪器自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有紧凑型导流罩的小型潮流能水轮机。该水轮机旨在低流速下提高潮流能利用效率,具备制造方便、施工简单以及便携性良好等特点。为了深入研究导流罩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 针对海洋仪器自供电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有紧凑型导流罩的小型潮流能水轮机。该水轮机旨在低流速下提高潮流能利用效率,具备制造方便、施工简单以及便携性良好等特点。为了深入研究导流罩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通过与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数值仿真方法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不同型式的导流罩,对导流罩的聚流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选取了摆线型尾缘式导流罩作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加装导流罩可以使内部流场的流速提升约1.9倍,水轮机的最大获能系数提升约33%,水轮机叶尖与导流罩喉部之间的间隙为0.05D时获能系数达到最高。对导流罩尾缘形状参数进行研究发现,合适的尾缘高度以及尾缘倾角可以进一步增强导流罩对水轮机的获能效果。因此,本研究对小型潮流能水轮机的导流罩设计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水轮机 紧凑型导流罩 计算流体动力学 低流速 水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中心演变对延河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
20
作者 周伟 李静思 +4 位作者 王雨涵 陈光照 王兴桦 张凡 侯精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5-933,955,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雨发生频率显著增加,暴雨中心演变更加多样化,迫切需要揭示暴雨中心演变对延河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通过显卡加速的地表水及其伴随输移过程模型(GPU accelerated surface water flow and associated transport mo...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雨发生频率显著增加,暴雨中心演变更加多样化,迫切需要揭示暴雨中心演变对延河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通过显卡加速的地表水及其伴随输移过程模型(GPU accelerated surface water flow and associated transport model,GAST)和暴雨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产流模块,模拟不同暴雨中心条件下的延河流域(河庄坪镇−姚店镇)洪水过程,分析延河流域洪水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相对于均匀降雨,暴雨中心在水库上游时,水库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蓄功能,受灾区位数量削减率达到78%,最大水深削减率为56%;暴雨中心在水库下游时,水库的调节能力受限,受灾区位数量削减率仅为22%,最大水深削减17%;洪水淹没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现状条件下的均匀降雨、“上拦”方案实施后的均匀降雨、实施“上拦”方案下的暴雨中心在水库下游、实施“上拦”方案下的暴雨中心在水库上游。研究结果有助于量化暴雨中心演变对延河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指导延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从而提升延安中心城区的防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中心演变 流域洪水 水库 水动力模型 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