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iation of Volatile Selenium Species in Plant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1
1
作者 Juris MEIJA Maria MONTES-BAYN +2 位作者 Joseph A CARUSO Danika L LEDUC Norman TERRY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Gas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GC/ICP-MS) coupled with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an provide a simple, extreme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volatile sulf... Gas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GC/ICP-MS) coupled with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an provide a simple, extreme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volatile sulfur and selenium compounds in the headspace of growing plants. In this work, the techniqu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volatilization of selenium in wild-type and genetically-modified Brassica juncea seedlings. By converting toxic inorganic selenium in the soil to less toxic, volatile organic selenium, B. juncea might be useful in bioremediation of selenium contaminated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挥发性硒化合物 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挥发油成分及无机元素的GC/MS和ICP-MS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斌 李国强 管华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采用GC/MS方法分析鉴定了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的柽柳挥发油中的2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0%。4种主要成分为十六酸甲脂(29.20%)、十八碳二烯酸(20.88%)、9-十八碳烯酸甲酯(12.31%)和β-维生素E(7.65%),占挥发油的70.0%。采用ICP-MS法测... 采用GC/MS方法分析鉴定了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的柽柳挥发油中的2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0%。4种主要成分为十六酸甲脂(29.20%)、十八碳二烯酸(20.88%)、9-十八碳烯酸甲酯(12.31%)和β-维生素E(7.65%),占挥发油的70.0%。采用ICP-MS法测定了微波消解法得到的柽柳无机元素样品中的无机元素成分,共检出27个元素,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Na、Ca、Mg、P、Ce、Fe、Al、La、B、Zn、Ni、Cu、Cr、Ga、Mn、V、Se、Ba、Pb、Sr、Mo、As、Th、Co、Cd、Hg,微量元素Ce、Fe、Zn、Ni、Cr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挥发油 无机元素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蒸馏前处理-ID/GC-ICP-MS测定海水中痕量甲基汞 被引量:6
3
作者 冷金慧 王立军 +3 位作者 刘亮 高亚倩 林忠胜 王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1-1075,共5页
建立了基于自动蒸馏前处理,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GC-ICP-MS),同位素稀释法(ID)测定海水中痕量甲基汞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自动蒸馏仪在45 min内即可完成海水样品的蒸馏,采用Br Cl溶液能有效消除蒸馏管路中甲基汞的残留,降... 建立了基于自动蒸馏前处理,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GC-ICP-MS),同位素稀释法(ID)测定海水中痕量甲基汞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自动蒸馏仪在45 min内即可完成海水样品的蒸馏,采用Br Cl溶液能有效消除蒸馏管路中甲基汞的残留,降低实验空白;同位素稀释剂的添加量对甲基汞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样品中总汞质量浓度低于1. 0μg·L^(-1)时,因操作产生的甲基汞量可忽略不计。海水中甲基汞的加标回收率为98. 2%~122%,天然海水及加标海水中甲基汞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和5. 4%,方法检出限为0. 009 ng·L^(-1)。以大连湾表层海水为实际样品,测得水样中甲基汞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值为(0. 103±0. 036) ng·L^(-1),方法可满足近岸海水中痕量甲基汞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同位素稀释 海水 甲基汞 全自动蒸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果油脂肪酸与微量元素测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晋梅 刘彩云 +1 位作者 方彦 坚乃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8-273,共6页
该文测定了沙棘果油中脂肪酸与8种微量元素。沙棘果油由亚临界流体萃取而得,经脂肪皂化和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脂肪酸,内标法定量;在浓HNO 3中经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外标法定量。共... 该文测定了沙棘果油中脂肪酸与8种微量元素。沙棘果油由亚临界流体萃取而得,经脂肪皂化和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脂肪酸,内标法定量;在浓HNO 3中经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外标法定量。共检测到19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含量分别为24.42%、47.26%和28.31%,C16∶0、C16∶1、C18∶1、C18∶2、C18∶3含量较高,分别为39.71、44.29、48.15、35.25和35.25 mg/g。试样中K、Na、Ca、Mg、Cu、Zn、Fe和Mn的检测限分别为0.5、0.25、0.125、0.1、0.1、0.1、0.2和0.4μg/g,各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5.0%~94.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3.28%~9.23%(RSD<10%)。沙棘果油中Na、Ca、K、Mg、Fe、Zn含量较高,分别为149.28、65.29、41.08、21.27、14.43和4.71μg/g。沙棘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该研究结果为沙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油 脂肪酸 微量元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脂质创面敷料透皮液和溶出液中三溴苯酚及铋元素的分析测定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蓉蓉 王缘 +5 位作者 刘勇 刘哲 郑燕 胡修元 陈海波 马凤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90-495,共6页
本文通过体外实验(溶出、透皮)、细胞毒性实验建立脂质创面敷料的安全性评价。建立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量溶出液、透皮液中新型脂质创面敷料残留物(三溴苯酚和铋)的分析方法。同时,使用四唑盐(... 本文通过体外实验(溶出、透皮)、细胞毒性实验建立脂质创面敷料的安全性评价。建立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量溶出液、透皮液中新型脂质创面敷料残留物(三溴苯酚和铋)的分析方法。同时,使用四唑盐(MTT)比色法判断新型脂质创面敷料的材料毒性。结果表明,溶出液在2天、4天、7天内三溴苯酚的单位面积溶出量分别为(6.91±1.34)μg/cm^2、(6.71±0.81)μg/cm^2、(6.41±1.40)μg/cm^2,铋的单位面积溶出量分别为(0.0086±0.0005)ng/cm^2、(0.0097±0.0018)ng/cm^2、(0.0556±0.0068)ng/cm^2。透皮液在1天、2天内三溴苯酚的单位面积透过量分别为(0.16±0.01)μg/cm^2、(1.11±0.01)μg/cm^2,铋的单位面积透过量分别为(0.0036±0.0001)ng/cm^2、(0.0117±0.0015)ng/cm^2。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证明本实验所用的脂质创面敷料对Hacat、HSF两种细胞毒性较小,等级为0或1。本实验所用新型脂质创面敷料的残留物在溶出液和透皮液中含量较低,细胞毒性等级较低,足以说明脂质创面敷料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创面敷料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细胞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