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stery of the White Gardenia
1
作者 张社列 Marsha Arons 《语言教育》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Every year on my birthday, from the time I turned 12, a whitegardenia was delivered to my house in Bethesda, Md. No card ornote came with it. Calls to the florist were always in vain-it was a*cash purchase. After a wh... Every year on my birthday, from the time I turned 12, a whitegardenia was delivered to my house in Bethesda, Md. No card ornote came with it. Calls to the florist were always in vain-it was a*cash purchase. After a while I stopped trying to discover thesender’s identity and just delighted in the beauty and *heady per-fume of that one magical, perfect white flower nestled in soft pinktissue paper. But I never stopped imagining who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ect gardenia mother BIRTHDAY PURCHASE NEVER SOMEONE stopped delivered beau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stery of the White Gardenia
2
作者 Marsha Arons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6年第5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Mystery of the White garden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油中微量活性成分在不同氧化环境下的变化探究
3
作者 沈伟康 兰周哲 +3 位作者 王豪波 许光治 王艳 张有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8,共4页
系统探究栀子油中微量活性成分在4种加速氧化(6 h)和2种自动氧化(8周)环境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京尼平苷、藏红花酸和角鲨烯等8种功能活性成分的含量在6种不同氧化条件下均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成分在不同氧化环境下的下降速率不同,自... 系统探究栀子油中微量活性成分在4种加速氧化(6 h)和2种自动氧化(8周)环境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京尼平苷、藏红花酸和角鲨烯等8种功能活性成分的含量在6种不同氧化条件下均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成分在不同氧化环境下的下降速率不同,自由基和金属离子对氧化影响最大,其次是热和紫外光。油脂氧化会造成活性成分的损失,因此应选择在低温、避光的环境下进行贮藏,同时避免接触金属容器和可能产生自由基的外源因素,从而降低微量活性成分的下降速度,提高栀子油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油 微量活性成分 氧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黄色素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大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刘丽君 詹佳浩 +5 位作者 帅锦浩 江慎华 陈思 刘常金 张爱琳 郝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354,共11页
目的:探究栀子黄色素(gardenia yellow pigment,GYP)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GYP干预组,采样当天记录大鼠的健康... 目的:探究栀子黄色素(gardenia yellow pigment,GYP)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GYP干预组,采样当天记录大鼠的健康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评分,比较4组大鼠体重变化、DAI评分、结肠组织形态、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和肠道菌群构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GYP缓解大鼠UC的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补充GYP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鼠体质量减轻、便血、腹泻、结肠长度缩短以及结肠组织损伤等症状,而且可以显著增加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和乙酸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和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P<0.01);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藏花酸为GYP缓解UC的关键成分,并得到38个交集靶点和86条KEGG通路。此外,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藏花酸对缓解UC的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其中ACE结合度最高。结论:GYP可改善DSS诱导的UC大鼠的肠道损伤和肠道微生物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SCFAs含量和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溃疡性结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短链脂肪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栀子蓝色素合成工艺的研究
5
作者 朱毅 阚启鑫 +5 位作者 王聂 何书伦 陈家良 张慧坤 杨寒 曹庸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63-70,共8页
为进一步探究栀子蓝色素最佳合成工艺,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最优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前体与京尼平进行反应合成栀子蓝色素,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反应体系温度为65℃,反应环境pH值为7.5,反应底物摩尔比... 为进一步探究栀子蓝色素最佳合成工艺,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最优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前体与京尼平进行反应合成栀子蓝色素,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反应体系温度为65℃,反应环境pH值为7.5,反应底物摩尔比(Phe∶Gen)=1.2∶1,各因素影响主次为:pH>温度>摩尔比,此条件下得到色价为125.96的栀子蓝色素产品,其平均L^(*)值、a^(*)值和b^(*)值分别为64.83、6.01和-14.01;本研究结果可为栀子蓝色素工业化生产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苯丙氨酸 合成反应 响应面优化 色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栀子花茶品质分析
6
作者 仇方方 周颖 +3 位作者 褚飞洋 匡蓓 胡光灿 黄声东 《中国茶叶》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对栀子花绿茶、栀子花红茶及2种茶坯进行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以及香气成分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2种栀子花茶的香气和滋味中均表现出花香,感官品质优于对应茶坯。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窨制栀子花对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不大。... 对栀子花绿茶、栀子花红茶及2种茶坯进行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以及香气成分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2种栀子花茶的香气和滋味中均表现出花香,感官品质优于对应茶坯。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窨制栀子花对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不大。GC-MS结果显示,4个茶样中共鉴定出83种香气成分,包括醇类、酮类、酯类、醛类、烯类、酚类、杂环类以及其他类香气化合物;绿茶茶坯和栀子花绿茶相比,顺-3-己烯乙酸酯、顺-β-罗勒烯、β-芳樟醇等香气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红茶茶坯和栀子花红茶香气组分差别不大;栀子花茶中β-芳樟醇、苯甲酸甲酯、顺-3-己烯醇当归酸酯、顺-β-罗勒烯等香气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茶 香气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栀子蓝染料真丝织物印花工艺
7
作者 於琴 曹红梅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27-29,53,共4页
研究天然栀子蓝染料对真丝绸的印花性能,探讨媒染方法、媒染剂种类、媒染剂用量、汽蒸时间、pH等因素对印花性能的影响,选择硫酸亚铁作为媒染剂,优化栀子蓝染料真丝织物印花工艺。结果表明,优化栀子蓝染料真丝织物印花工艺为:同媒法印花... 研究天然栀子蓝染料对真丝绸的印花性能,探讨媒染方法、媒染剂种类、媒染剂用量、汽蒸时间、pH等因素对印花性能的影响,选择硫酸亚铁作为媒染剂,优化栀子蓝染料真丝织物印花工艺。结果表明,优化栀子蓝染料真丝织物印花工艺为:同媒法印花,栀子蓝染料2%,瓜尔胶5%,硫酸亚铁3%,尿素8%,pH为3,汽蒸时间20 min左右,印花织物得色较深,各项色牢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栀子蓝色素 真丝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对精炼栀子果油抗氧化性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骆小凡 金清馨 +4 位作者 许光治 高前欣 王艳 张有做 倪勤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为探究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在煎炸条件下对精炼栀子果油的保护作用,以精炼栀子果油为原料,比较天然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茶多酚、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和合成抗氧化剂(dl-α-生育酚、BHT、TBHQ)在精炼栀子... 为探究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在煎炸条件下对精炼栀子果油的保护作用,以精炼栀子果油为原料,比较天然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茶多酚、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和合成抗氧化剂(dl-α-生育酚、BHT、TBHQ)在精炼栀子果油中溶解前后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对油脂保护系数(Pf)值的影响;通过D-optimal设计分析确定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复合配方;在160℃条件下,考察添加了TBHQ和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后精炼栀子果油的过氧化值、羰基价、茴香胺值和主要脂肪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溶于精炼栀子果油后能更好的发挥其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油脂Pf值,茶多酚在提高油脂Pf值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复合配方为茶多酚0.02 g/kg+茶多酚棕榈酸酯0.33 g/k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01 g/kg+迷迭香提取物0.03 g/kg;添加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后对精炼栀子果油的过氧化值、羰基价的抑制效果均好于TBHQ,对茴香胺值抑制效果与TBHQ相当,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天然抗氧化剂在精炼栀子果油中的抗氧化效果良好,添加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后精炼栀子果油具有很好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栀子果油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小龙 吴斌霞 +4 位作者 朱钊宇 许光治 王艳 张有做 倪勤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7,共8页
为比较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并评价各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山栀子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并测定得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总藏红花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栀子不同部... 为比较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并评价各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山栀子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并测定得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总藏红花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单体;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估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进行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栀子叶中的总环烯醚萜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244.87±5.89 mg·g^(-1)和16.71±0.55 mg·g^(-1);山栀子果中的总藏红花素(16.18±1.40 mg·g^(-1))相较于其余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藏红花素-Ⅰ为藏红花苷主要形式,约占总藏红花素的60%;山栀子花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43.61±1.01 mg·g^(-1)。根据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试验,山栀子叶的抗氧化活性最好,IC50分别为36.00±2.70和31.96±3.87μg·mL-1;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能力呈强相关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发现不同部位均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同时叶具有超越果的抗氧化活性,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栀子 不同部位 活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花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钰 张齐杰 +4 位作者 傅纤雯 王艳 许光治 张有做 倪勤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1-59,共9页
为探究栀子花乙酸乙酯相(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 flower-ethyl acetate extract,GFE-EA)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菌活性及机理,测定了GFE-EA对V.parahemolytic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为探究栀子花乙酸乙酯相(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 flower-ethyl acetate extract,GFE-EA)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菌活性及机理,测定了GFE-EA对V.parahemolytic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对其生长曲线、细胞内容物泄露、细胞壁膜通透性、流动性和完整性、胞内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等的影响来探究其可能存在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GFE-EA对V.parahemolyticus的MIC和MBC分别达到2.5、20 mg/mL。与高于MIC浓度的GFE-EA共培养,发现细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上清液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有显著的增加,扫描电镜发现菌体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细胞膜流动性、通透性和完整性变差,V.parahemolyticus胞内抗氧化酶及ATP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上升,ROS水平升高,并且其DNA荧光强度变弱,电泳条带弥散。说明GFE-EA能够通过延迟缩短细菌生长的对数期,破坏细菌细胞壁膜系统和细胞形态,影响胞内能量代谢,破坏菌体遗传物质等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其死亡。该研究为探明GFE-EA抑制食源性病原菌的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表明栀子花在天然食品防腐剂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 副溶血性弧菌 抑菌机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栀子黄染色棉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秋昱 张斌 +3 位作者 沈晓杰 陈秋霖 王磊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为了提升天然植物染料栀子黄在纤维素纤维上的染色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3-氯-2-羟丙基为反应基团、季铵盐为阳离子基团的阳离子改性剂,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在纤维素纤维上引入季铵基团,提升栀子黄染料对阳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 为了提升天然植物染料栀子黄在纤维素纤维上的染色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3-氯-2-羟丙基为反应基团、季铵盐为阳离子基团的阳离子改性剂,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在纤维素纤维上引入季铵基团,提升栀子黄染料对阳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借助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合成的不同烷基链长的季铵盐改性剂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红外光谱图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证实季铵盐化合物以醚键形式成功接枝在棉织物上。采用栀子黄染料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比较不同烷基链长改性剂改性棉织物的染色K/S值发现,改性剂烷基链长为12时最佳,上染率为85.46%,K/S值为4.33。进一步研究染色工艺条件对染色织物K/S值、上染百分率以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染色温度为80℃,pH值为9,时间为60 min时,经3-氯-2-羟丙基二甲基辛烷氯化铵(CH-12)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最佳,其上染率为88.07%,K/S值为4.71,耐皂洗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3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H-12改性棉织物可实现无盐染色,且改性织物的上染率、固色率、耐皂洗和耐摩擦牢度均优于未改性织物的传统有盐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阳离子改性剂 栀子黄 改性棉织物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有效成分活性作用及其不同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俊颖 杨艳 +2 位作者 易有金 刘汝宽 李刘泽木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318-326,共9页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子的果实,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第I批药食两用物质。栀子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类、二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这些有效活性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抗炎症、抗氧化、保护神经、抑菌等作用。...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子的果实,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第I批药食两用物质。栀子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类、二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这些有效活性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抗炎症、抗氧化、保护神经、抑菌等作用。该研究对栀子中的有效成分及其活性作用和不同提取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了栀子有效成分在人体机能中所发挥的药理作用,并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栀子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有效活性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栀子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及提炼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有效成分 活性作用 提取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基可食墨水的制备及其书写绘画应用
13
作者 杨雨馨 程杨 +4 位作者 朱俊成 乔世豪 马良 王洪霞 张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3-128,共6页
该研究采用高效机械耦合工艺(机械多级搅拌+高压低时剪切球磨)制备以明胶为连接料、水溶性天然色素(栀子蓝、胭脂虫红和栀子黄)为色料、甘油为助剂的一系列可食墨水。结果表明,当栀子蓝、胭脂虫红和栀子黄的添加量分别为0.75、0.70、0.6... 该研究采用高效机械耦合工艺(机械多级搅拌+高压低时剪切球磨)制备以明胶为连接料、水溶性天然色素(栀子蓝、胭脂虫红和栀子黄)为色料、甘油为助剂的一系列可食墨水。结果表明,当栀子蓝、胭脂虫红和栀子黄的添加量分别为0.75、0.70、0.65 g/mL时,明胶基可食墨水体系的色彩呈现度和三阶段触变性测试触变恢复率最好;明胶质量浓度1.0 g/L时,明胶基可食墨水体系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散特性,表现为较好的冻融稳定性和低沉降率;此外,加入0.1%(体积分数)甘油可以改善明胶基可食墨水体系的离心稳定性和流变特性(触变指数)。实验表明,以明胶为连接料、水溶性天然色素为色料、甘油为助剂可制备绘画书写表现优秀的、相对稳定的可食墨水体系,为可食墨水的研发和食品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水溶性天然色素 可食墨水 栀子蓝 胭脂虫红 栀子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栀子花叶枝条挥发物成分及其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景琛 金荷仙 +2 位作者 周艳慧 崔雪 曹莹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5期18-26,共9页
小叶栀子作为一种常用的园林植物,开花期间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具有美化环境、杀菌抗菌以及消炎杀虫等功效,在园艺疗法中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为探究嗅闻小叶栀子香气给人体带来的健康效益,通过动态顶空套袋法和GC-MS技术采集鉴定小叶栀... 小叶栀子作为一种常用的园林植物,开花期间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具有美化环境、杀菌抗菌以及消炎杀虫等功效,在园艺疗法中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为探究嗅闻小叶栀子香气给人体带来的健康效益,通过动态顶空套袋法和GC-MS技术采集鉴定小叶栀子花叶枝条挥发物成分,以脑电波、血压和心率作为生理指标,心境状态量表作为心理评估依据开展试验。结果表明:1)盛花期小叶栀子花叶枝条挥发性有机物有84种,主要成分为萜烯类物质和酯类物质,一天内小叶栀子挥发物释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在下午13∶00-13∶30挥发物种类(71种)最丰富;2)小叶栀子挥发物能极显著(P<0.01)降低人体收缩压和心率,不显著(P>0.05)降低舒张压,不显著(P=0.05)提升专注力和反应力,极显著(P<0.01)缓解焦虑紧张情绪;3)小叶栀子的健康效益存在性别差异和时段差异,嗅闻小叶栀子花后,女性更能提升专注力、降低心率,男性更能集中思维、降低血压;在下午(13∶00-17∶00)和晚上(18∶00-22∶00)嗅闻小叶栀子花后人体血压降低最显著,下午(13∶00-17∶00)脑电波θ波变化最剧烈。因此,小叶栀子花具有良好的人体生理、心理健康恢复效果,建议在学习、工作等场所周围多种植小叶栀子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栀子 挥发物成分 健康效益 生理心理影响 脑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对油条和薯条的感官影响
15
作者 周玮滢 杨良缘 +3 位作者 张齐杰 高前欣 张有做 倪勤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了探究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薯条和油条2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将栀子果油在煎炸20 h内每隔2 h的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与大豆油、棕榈油在同等条件下煎炸的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棕榈油煎炸后的品质较高,... 为了探究栀子果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薯条和油条2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将栀子果油在煎炸20 h内每隔2 h的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与大豆油、棕榈油在同等条件下煎炸的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棕榈油煎炸后的品质较高,栀子果油和大豆油比较相似,栀子果油可以作为煎炸油。但栀子果油连续煎炸12 h时极性组分超过国家现有煎炸油的卫生标准,因此其连续煎炸时间不能超过12 h。同时对煎炸1、10、20 h的油条和薯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煎炸食材相同时,3种食用油的感官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栀子果油对油条和薯条的品质无不良影响,适合作为煎炸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煎炸 油条 薯条 感官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低浴比栀子蓝色素上染桑蚕丝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子璇 王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深入探究天然栀子蓝色素在染色加工中的应用,利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桑蚕丝织物直接染色,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法和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120 W,pH值3,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50 min,染色浴比1∶20时,天然... 为深入探究天然栀子蓝色素在染色加工中的应用,利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桑蚕丝织物直接染色,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法和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120 W,pH值3,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50 min,染色浴比1∶20时,天然栀子蓝色素对桑蚕丝织物染色效果最佳,且耐摩擦色牢度较好,耐水洗和耐汗渍变色色牢度达到4级,棉沾色色牢度为3级,符合纺织品合格标准。对优化后染色条件进行验证,染色织物K/S值实际值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4.55%,该响应面试验预测有95.45%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栀子蓝色素 蚕丝 低浴比染色 超声波技术 响应面法 K/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栀子中32种矿物元素含量分析及其产地鉴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宽 胡光辉 +3 位作者 杨蕊蕊 石月星 温俊伟 李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193-199,共7页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栀子3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分析方法 ,并探讨栀子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栀子3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分析方法 ,并探讨栀子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对国内5个主产区75份栀子中3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 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 栀子中3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在产地间差异显著(P?0.05);Pb、Cd、Hg、Cu、As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限度以内;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Na、Mg、P、K、Ca、Sc、Mn、Sr、Sn、Ba 10种矿物元素构建产地鉴别函数,判别模型的初始分组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100%。结论 不同产地栀子矿物元素的分布各具特征且差异显著,逐步判别分析是栀子产地鉴别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矿物元素 分析评价 产地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与红花或栀子色素对棉的拼色研究
18
作者 尚军 娄欢乐 +1 位作者 涂欣欣 曹机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38,共6页
采用天然色素对改性棉织物进行媒染拼色染色,探讨苏木与红花或栀子色素的拼色染色性能,研究媒染剂对拼色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拼色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苏木与红花或栀子色素拼色可使棉织物获得丰富的色泽,媒染剂对拼色染色织物... 采用天然色素对改性棉织物进行媒染拼色染色,探讨苏木与红花或栀子色素的拼色染色性能,研究媒染剂对拼色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拼色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苏木与红花或栀子色素拼色可使棉织物获得丰富的色泽,媒染剂对拼色染色织物的色相有较大影响,随染料浓度变化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呈规律变化;媒染拼色染色织物的耐水洗、摩擦和日晒色牢度均在3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红花 栀子 拼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及理化性质对明矾加工栀子的质量评价研究
19
作者 纪亮 张维方 +2 位作者 巩爽 雷敬卫 唐维维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375-1385,共11页
目的建立栀子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系统研究栀子化学成分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色价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探究明矾水煮炮制栀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为全面评价栀子质量及合理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浴加热回流法提取样品,分别... 目的建立栀子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系统研究栀子化学成分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色价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探究明矾水煮炮制栀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为全面评价栀子质量及合理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浴加热回流法提取样品,分别采集明矾水煮栀子和水煮栀子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不同炮制方法栀子色价及其抗氧化活性,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综合比对研究.结果石油醚部位共标定11个共有峰,氯仿部位共标定9个共有峰,乙酸乙酯部位共标定9个共有峰,正丁醇部位共标定17个共有峰.明矾水煮栀子色价明显高于直接水煮,但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差异,综合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明矾水煮与直接水煮栀子各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均较小.结论明矾处理栀子主要在大工业生产中起固色及增加色泽的作用,对栀子饮片药用质量无明显影响,可以考虑用水煮处理方法直接替代明矾水煮处理,以减少潜在的明矾中毒风险,增加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本研究作者所建立的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色谱信息丰富,峰型和分离度均较好,可以全面反映栀子化学成分分布,为栀子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明矾 极性部位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花提取液对丝绸织物染色工艺与色牢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边沛沛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7期51-56,共6页
栀子花提取液富含多种天然色素,具备一定的保健功能,成为纺织品染色领域中极具潜力的天然染料资源。在丝绸织物的染色中,栀子花提取液的应用能赋予丝绸织物以自然和雅致的色泽,其天然成分能赋予丝绸织物额外的功能性。但天然染料在染色... 栀子花提取液富含多种天然色素,具备一定的保健功能,成为纺织品染色领域中极具潜力的天然染料资源。在丝绸织物的染色中,栀子花提取液的应用能赋予丝绸织物以自然和雅致的色泽,其天然成分能赋予丝绸织物额外的功能性。但天然染料在染色工艺中的稳定性、色牢度以及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技术挑战。就栀子花提取液在丝绸织物染色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探索适合栀子花提取液的丝绸织物染色优化工艺,以期提升天然染料染色的稳定性和应用价值,推动天然染料在纺织品染色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提取液 丝绸织物 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