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博弈论-改进云模型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评估
1
作者 汤明润 李若旸 +3 位作者 程晓钰 代馨尹 于雪丰 杨淑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51,共12页
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一定状态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电网结构、经济性和能源... 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一定状态下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电网结构、经济性和能源结构等3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其次,基于博弈理论进行组合赋权,综合了熵权法、CRITIC法及变异系数法3种客观赋权法,得到最佳组合权重。然后,提出了改进云模型,以此克服指标本身的随机性,并通过组合权重对云模型进行改进,用以评价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最后,选取我国A地区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识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脆弱性、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提供可靠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适应性评估 博弈论思想 改进云模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韧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2
作者 孙健 万高乐 +1 位作者 康鹏灏 陈方玺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73-2483,共11页
为降低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风险,确保枢纽日常运营安全有序,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将韧性理论引入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管理。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实地调查等筛选评价指标,从韧性视角构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评价... 为降低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风险,确保枢纽日常运营安全有序,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将韧性理论引入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管理。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实地调查等筛选评价指标,从韧性视角构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将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和反熵权法相结合,利用可拓云理论准确评估枢纽系统运营韧性等级;最后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制约枢纽运营韧性提升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自2014年启用以来,西安北站枢纽系统运营韧性逐年提高,等级由较低韧性(Ⅱ级)达到较高韧性(Ⅳ级);客流和环境是制约该枢纽系统运营韧性提升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韧性优化措施,对进一步指导西安北站交通综合体枢纽及国内外其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理论参考和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综合交通枢纽 可拓云模型 韧性评价 障碍因素 博弈论组合赋权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模型研究
3
作者 李金 崔庆龙 +2 位作者 郭德赛 刘继国 吴怀娜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2-434,共13页
为了科学评价设计阶段盾构隧道的防水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可拓云模型的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新模型。综合考虑材料因素、结构抗变形能力因素和水文地质条件因素,建立了包含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4个二级评价指标... 为了科学评价设计阶段盾构隧道的防水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可拓云模型的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新模型。综合考虑材料因素、结构抗变形能力因素和水文地质条件因素,建立了包含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4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可靠性评价等级判据。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Improv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分别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利用博弈论法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弥补了单一赋权法存在的不足。同时,将可拓云模型应用到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中,解决了设计阶段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将构建的新模型应用到武汉两湖通道工程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中,得到该项目防水可靠性评价等级为Ⅳ级,属于较高可靠度。该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新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新模型可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指导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盾构隧道防水 可靠性评价 博弈论组合赋权 可拓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段视觉特性及行车风险
4
作者 周翱 尚婷 +1 位作者 谢磊 兰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259-8271,共13页
为进一步分析驾驶员在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段的视觉特性及风险情况,基于实车试验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构建线性拟合模型及计算瞳孔面积增长率分析了瞳孔面积变化规律,并基于K-medoids聚类法对驾驶员的注视兴趣区域进行划分,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驾驶员在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段的视觉特性及风险情况,基于实车试验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构建线性拟合模型及计算瞳孔面积增长率分析了瞳孔面积变化规律,并基于K-medoids聚类法对驾驶员的注视兴趣区域进行划分,分析了驾驶员注视行为特征。通过构建博弈论-可拓云评价模型针对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路段的行车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驾驶员瞳孔面积在入口段呈线性增长而在出口段呈现线性减小规律,整体变化毗邻入口合流段>毗邻入口分流段>毗邻出口分流段>毗邻出口合流段,同时驾驶员在毗邻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分合流段受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存在一定行车风险,针对评价结果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结合,分析了各路段存在风险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改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段 分合流路段 行车风险 视觉负荷 博弈论-可拓云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智能建造应用成熟度的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苑东亮 王治 +1 位作者 任连伟 张建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239-8247,共9页
为解决传统施工方式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向智能建造方式逐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针对新时代、新基建对智能建造施工的要求并结合能力成熟度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智能建造应用成熟度评价模型。首先,从施工、智能、其他... 为解决传统施工方式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向智能建造方式逐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针对新时代、新基建对智能建造施工的要求并结合能力成熟度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智能建造应用成熟度评价模型。首先,从施工、智能、其他3个维度,构建包含勘测、设计规划、施工现场管理、资源要素、智能建造技术、数据驱动、企业顶层设计7个类别的智能建造应用成熟度评价体系。其次,采用G1法与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进行权重组合。最后,通过云模型展示施工企业智能建造应用成熟度等级,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施工企业智能建造应用成熟度评价等级为“集成共享级”,评价结果与该企业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与科学性,为施工企业智能建造应用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成熟度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云模型 评价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运行安全评价的改进组合赋权-云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兰庭 郭枫 王浩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2,共7页
针对土石坝运行安全评价中指标间相互影响、主客观权重赋值不够合理以及隶属区间模糊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土石坝运行安全评价的改进组合赋权-云模型。以运行期土石坝为对象,构建了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G1法和改进熵权法对评... 针对土石坝运行安全评价中指标间相互影响、主客观权重赋值不够合理以及隶属区间模糊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土石坝运行安全评价的改进组合赋权-云模型。以运行期土石坝为对象,构建了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G1法和改进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融合博弈论思想求解最优权重组合系数,并引入云模型理论降低评价过程中隶属区间的模糊性。对某土石坝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并与两种传统组合赋权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相近且与实际情况相符,但改进组合赋权-云模型考虑了评价指标间的关联性,运用博弈论思想使主客观权重赋值更加合理,能更客观地反映土石坝的真实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运行安全评价 组合赋权 云模型 G1法 改进熵权法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坚硬顶板采场来压强度等级评估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向阳 孔冉 +1 位作者 李修冠 童治鹏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110,共9页
为了解决坚硬顶板采场来压强度等级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从顶板条件、地质条件、开采条件和其他条件等4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因素,采用序关系法确定主观权重、改进的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得到最佳... 为了解决坚硬顶板采场来压强度等级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从顶板条件、地质条件、开采条件和其他条件等4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因素,采用序关系法确定主观权重、改进的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得到最佳综合权重,构建坚硬顶板采场来压强度等级评估云模型。通过云相似度测算,提高评估结果的精确性。以淮南张集矿区11129工作面为例,对9-2煤层上覆坚硬顶板来压强度等级进行评估,应用表明:所提方法综合考虑评价对象的主客观因素,权重分配科学合理,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能为现场顶板弱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来压强度等级 评估 组合赋权 博弈论 云模型 云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森林火灾的人工巡视与无人机巡视效益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聪 汪陈徽 +3 位作者 金衍科 武卓琦 汪骏 程海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5,共9页
为建立森林火灾人工巡视与无人机巡视效益评估框架,推动人工巡视和无人机巡视的综合运用。提出结合人工和无人机巡视影响因素,建立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的巡视效益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 为建立森林火灾人工巡视与无人机巡视效益评估框架,推动人工巡视和无人机巡视的综合运用。提出结合人工和无人机巡视影响因素,建立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的巡视效益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最优组合权重,运用云模型分别构建出无人机和人工巡视技术效益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巡视和无人机巡视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相同,而二级指标不同之处在于物资保障和航行稳定性;将该巡视效益评估模型应用于祁连山森林,验证评估模型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研究结果可为人工和无人机森林火灾巡视效益评估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巡视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无人机巡视 人工巡视 博弈论赋权法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高校大仪购置论证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辉 江耀 +1 位作者 施雯 徐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6-222,共7页
为科学评价高校大仪购置论证可行性,降低高校大仪使用率低、后期维护费用高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帮助高校实验中心厘清设备管理现状,构建了包含购置必要性、购置可行性、开放共享、运行保障能力等4个一级指标和开放服务满意度等14个二级... 为科学评价高校大仪购置论证可行性,降低高校大仪使用率低、后期维护费用高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帮助高校实验中心厘清设备管理现状,构建了包含购置必要性、购置可行性、开放共享、运行保障能力等4个一级指标和开放服务满意度等1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序关系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利用CRITIC法计算客观权重,再基于博弈论原理的组合赋权法最小化主客观权重之间的偏差,取得最优组合权重。最后通过云模型理论得到高校大仪购置论证可行性评价方法的最终结果。以动态力学分析仪购置论证项目为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高校设备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对改进高校大仪购置可行性论证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组合赋权法 可行性评价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物元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盛宇 梁文彪 +3 位作者 翟越 李艳 程禹翰 杨宇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9-4367,共9页
为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运行,降低城市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物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模型。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因素出发,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实习期驾驶员比例等15个风... 为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运行,降低城市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物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模型。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因素出发,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实习期驾驶员比例等15个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人-车-道-环”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物元模型,解决评价指标中存在模糊性与随机性的问题,同时采用博弈论将C-OWA有序加权算子处理的专家打分值和改进熵权法求出的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围绕待评物元与风险等级之间的隶属度,计算得出风险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中国西部某城市A道路交通系统,展开风险评价,同时将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C-OWA云物元模型和熵权云物元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出城市A道路交通系统中各指标风险评价结果与实地走访调研结果及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且博弈论组合赋权云物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模型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物元模型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熵权法 C-OWA算子 博弈论组合赋权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和云模型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岭燕 郭荣昌 张蕊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6,共11页
针对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博弈论和云模型评价方法,同时采用汉明距离验证相似度比较结果,对铁路沿线上某一滑坡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首先选取降雨、地层岩性和土地利用类型等12项评价指标建立危险性评价指... 针对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博弈论和云模型评价方法,同时采用汉明距离验证相似度比较结果,对铁路沿线上某一滑坡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首先选取降雨、地层岩性和土地利用类型等12项评价指标建立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改进CRITIC法、变异系数法、G1法和优序图法确定基础权重,然后引入博弈论思想计算最优权重,并根据各评价指标的云模型和最优权重确定综合评价云,最后采用汉明距离验证综合评价云与评价标准云的相似度对比结果,根据最大相似度原则确定滑坡危险性等级,基于ArcGIS生成研究区滑坡危险性分布图。结果表明:滑坡危险性等级为四级,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基于博弈论和云模型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滑坡的等级;利用云模型实现定性与定量问题的转换,使滑坡危险性等级更直观,对滑坡灾害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博弈论 云模型 汉明距离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变电站检修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景飞 刘俊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15-3324,共10页
为解决变电站检修风险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等级难以确定的困难,首先,运用工作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Risk Breakdown Structure,WBS-RBS)法识别出影响变电站检修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优... 为解决变电站检修风险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等级难以确定的困难,首先,运用工作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Risk Breakdown Structure,WBS-RBS)法识别出影响变电站检修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优化评价指标,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变电站检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博弈论对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分别确定的主、客观指标权重进行组合赋权计算,并结合云模型以内蒙古某变电站为例进行风险等级评价,得到该变电站检修风险综合云特征值为(0.4805,0.0337,0.0055),根据MATLAB绘图及风险等级划分可知,该变电站检修处于中等风险等级;最后,将案例中云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评价结果相近,但组合赋权-云模型方法能够克服模糊综合评价法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缺陷,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变电站检修风险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变电站检修 风险评价 博弈论组合赋权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稳定性的改进云模型二维评判 被引量:20
13
作者 赵国彦 梁伟章 洪昌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为更合理有效地评判采空区稳定性,引入云模型理论,采用模糊熵对其进行改进,建立新的采空区稳定性二维评判模型。选取13项评判指标,计算隶属于不同等级的各指标云模型参数;基于博弈论,将评判指标主、客权重优化、融合,得到指标综合权重;... 为更合理有效地评判采空区稳定性,引入云模型理论,采用模糊熵对其进行改进,建立新的采空区稳定性二维评判模型。选取13项评判指标,计算隶属于不同等级的各指标云模型参数;基于博弈论,将评判指标主、客权重优化、融合,得到指标综合权重;然后应用正向高斯云发生器计算样本综合确定度,根据最大综合度隶属等级确定采空区稳定性等级,并引入综合确定度的模糊熵作为第二维评判参量,用以表征采空区稳定性复杂度。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湖南某锑矿14个采空区稳定性评判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评判结果能充分反映现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云模型 稳定性评判 博弈论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理论的震后重建住宅工程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建文 王东 +2 位作者 廖再毅 潘慧敏 张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7-132,共6页
针对地震灾区重建住宅工程的质量等级评价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关于云模型的震后重建住宅工程质量评价方法。着重考虑住宅安全性的需求,建立了震后重建住宅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信息熵法分别确定... 针对地震灾区重建住宅工程的质量等级评价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关于云模型的震后重建住宅工程质量评价方法。着重考虑住宅安全性的需求,建立了震后重建住宅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信息熵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然后运用博弈论思想将主、客观权重优化组合,得到综合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后芦山某重建住宅工程为例,综合利用正、逆云发生器及虚拟云理论得到各级指标的评价云滴图,与质量等级标准云作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该重建社区的住宅质量等级总体为"良",一级指标中抗震安全等级为"优",重建效率评价为"中"。算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生动地反映各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评估者对各指标因素的全局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熵权法 博弈论 震后重建 质量评价 住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可拓云模型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建宗 郑志学 +2 位作者 李长明 苏超 徐翠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24,共7页
围岩稳定性评价是隧道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多指标性和不相容性,将博弈论与主客观赋权法相融合,结合云模型理论对可拓理论进行改进,建立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博弈论—可拓云模型。以某隧道3种围岩地段为... 围岩稳定性评价是隧道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多指标性和不相容性,将博弈论与主客观赋权法相融合,结合云模型理论对可拓理论进行改进,建立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博弈论—可拓云模型。以某隧道3种围岩地段为例,选取岩体完整性、单轴抗压强度、结构面平均间距等6个因素为评价指标,利用物元理论构造物元,运用云模型确定各类别等级的正态云关联度,将博弈论用于赋权得到组合权重,将各类别等级的关联度与组合权重相结合,从而得到等级特征值,并通过等级概念云图确定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经与既有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将该模型进一步应用于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试验洞段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考虑传统经典域中各指标的模糊性与随机性,避免隶属于单一等级的弊端,并计算出不同等级的概率,为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稳定性 评价 博弈论 可拓学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云模型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念秦 张帅 刘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7,共7页
泥石流是我国西部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强大的致灾能力不仅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还会对山区生态地质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故准确评价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对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分为4级,分别为不易发(Ⅰ)... 泥石流是我国西部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强大的致灾能力不仅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还会对山区生态地质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故准确评价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对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分为4级,分别为不易发(Ⅰ)、低易发(Ⅱ)、中易发(Ⅲ)和高易发(Ⅳ)。选取沟谷岸坡坡度(X1)、沟床纵坡比降(X2)、植被覆盖率(X3)、单位面积固体物源储量(X4)、汇水面积(X5)、雨季降雨量(X6)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定量评价指标,并确定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及正态云模型数字特征量,进而构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指标正态云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基于博弈论思想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最终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云模型。选取西秦岭地区5条泥石流沟实例验证评价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博弈论组合赋权-正态云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进一步应用该模型对西安大长胜坊与小长胜坊村内的一条黄土沟道进行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该黄土沟道泥石流灾害易发性等级为Ⅲ级(中易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易发性评价 云模型 博弈论 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博弈法和梯形云模型的配电网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34
17
作者 宋人杰 丁江林 +2 位作者 白丽 刘鹏 李冠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8,共8页
针对目前配电网中模糊综合评价法存在评价结果单一、忽略配电网指标数据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博弈法和梯形云模型的配电网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合作博弈法得到各指标的常权... 针对目前配电网中模糊综合评价法存在评价结果单一、忽略配电网指标数据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博弈法和梯形云模型的配电网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合作博弈法得到各指标的常权重。再利用变权公式进行常权重的修正,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梯形云模型代替隶属度函数,实现对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最后以某城市配电网为算例,分析评价结果,该算例表明此方法对配电网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模糊综合评价 梯形云模型 合作博弈法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建闽 韦佳 首艳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更准确有效地评价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发现交通问题并制定改善策略,本文提出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方法,逐层实现微观-中观-宏观的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分析。选取路段平均速度、路段饱和度、平均停车次数和... 为更准确有效地评价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发现交通问题并制定改善策略,本文提出基于博弈论-云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方法,逐层实现微观-中观-宏观的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分析。选取路段平均速度、路段饱和度、平均停车次数和行程时间比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分别采用直觉模糊熵法和信息熵法获取指标主、客观权重,并基于博弈论思想得到综合权重;由云模型的阈值云数字特性和X-条件云发生器分别求出指标云参数和云隶属度,最后根据有效性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生成等级结果云图。以贵阳市区域路网交通运行评价为例,通过与模糊评价、物元评价和可变模糊评价等综合评价方法比较,验证了该方法不仅合理有效,且更加灵敏,贴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运行状态 逐层评价 直觉模糊熵 博弈论 云关联度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尾矿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德镛 刘孙政 +3 位作者 高聪 吕世纬 贾子月 李明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尾矿库风险评价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评价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众多的特征,为有效保障尾矿库运行安全,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尾矿库风险评价方法。首先,从系统分析视角出发,运用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理论,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 尾矿库风险评价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评价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众多的特征,为有效保障尾矿库运行安全,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尾矿库风险评价方法。首先,从系统分析视角出发,运用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理论,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组织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尾矿库安全运行影响因素,构建基于WSR的尾矿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改进G1法与CRITIC法分别对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由博弈论算法计算权重最优的组合系数,得出组合权重;最后,结合云模型理论,计算各指标相对隶属度和综合特征值,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划分风险等级,以云图的形式呈现可视化效果显著。以云南某尾矿库为例进行评价方法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并与未知测度法等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表明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风险评价 博弈论 组合权重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大坝安全评价云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明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97,共4页
针对大坝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和云模型耦合的安全评价模型。选取变形、渗流、环境因素为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大坝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云模型的特征参数和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由云模型... 针对大坝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和云模型耦合的安全评价模型。选取变形、渗流、环境因素为大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既定体系确定大坝安全评价指标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云模型的特征参数和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由云模型正向发生器给出评价指标在各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最后由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矩阵和对应评价等级下的隶属度矩阵计算出大坝安全评价结果。最终通过某心墙堆石坝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博弈论 大坝 安全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