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n_(0.8)Fe_(0.2)PO_4/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苏婧 吴兴隆 郭玉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48-1254,共7页
结合溶胶-凝胶和高温固相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橄榄石结构的LiMn0.8Fe0.2PO4/C固溶体材料, 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尺度的LiMn0.8Fe0.2PO4颗粒均匀分散于原位形成的碳导电... 结合溶胶-凝胶和高温固相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橄榄石结构的LiMn0.8Fe0.2PO4/C固溶体材料, 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尺度的LiMn0.8Fe0.2PO4颗粒均匀分散于原位形成的碳导电网络中。将该纳米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 充放电曲线中除了对应于Fe3+/Fe2+电对的较短平台(-3.5 V vs Li+/Li)外, 更高电压的长平台(-4.1 V vs Li+/Li)对应于LiMn0.8Fe0.2PO4晶格中Mn随Li+脱出嵌入的氧化还原反应, 该高的电压平台可明显提高相应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 使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详细研究了LiMn0.8Fe0.2PO4/C电极中锂的化学扩散行为, GITT和EIS所得的锂化学扩散系数DLi分别为5×10-15 - 1×10-14 cm2/s和1.27×10-13 - 2.11×10-13 cm2/s。研究结果表明, DLi值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工作温度来改善该类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0 8Fe0 2PO4 C纳米复合材料 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 电化学阻抗谱 锂化学扩散系数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方乾 张希 +1 位作者 郭邦军 刘一晟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锂离子(Li^(+))扩散系数是电池电化学仿真建模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采用恒流间歇滴定法(GITT)测定固相材料中Li^(+)的扩散速率,... 锂离子(Li^(+))扩散系数是电池电化学仿真建模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采用恒流间歇滴定法(GITT)测定固相材料中Li^(+)的扩散速率,解析Li^(+)在固相电极充放电过程中的扩散行为。测得的Li^(+)在活性材料中的扩散系数为10-10~10^(-12)cm^(2)/s,主要集中在约10^(-11) cm^(2)/s;充电和放电过程中,Li^(+)扩散系数都随着Li^(+)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由于活性物质颗粒的形变,充放电数值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温度对Li^(+)扩散系数影响较大,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Li^(+)扩散的活化能为7.06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扩散系数 恒流间歇滴定法(gitt) 电化学模型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测定电极材料的扩散系数 被引量:3
3
作者 邵素霞 朱振东 +1 位作者 王蓉蓉 彭文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7-581,共5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恒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LiNi_(0.65)Co_(0.15)Mn_(0.2)O_(2)及负极石墨的表观化学扩散系数D。通过dU/dQ及阻抗,研究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相变对D的影响。3种方法测得...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恒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LiNi_(0.65)Co_(0.15)Mn_(0.2)O_(2)及负极石墨的表观化学扩散系数D。通过dU/dQ及阻抗,研究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相变对D的影响。3种方法测得的正、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D变化趋势一致。正极的D随脱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过充时,D逐渐降低。负极的D随着嵌锂量的增加,出现两个最小值,整体表现为“W”形。正极LiNi_(0.65)Co_(0.15)Mn_(0.2)O_(2)的D大于负极石墨。3种方法测得的正、负极的D,数量级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PITT测得的最大,EIS测得的最小。正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c轴先增加、后减小,D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负极材料单相区的D较大,两相共存区的D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扩散系数 电化学阻抗谱(EIS) 恒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 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