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Adaptive Control of Stochastic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Virtual Control Gain Function 被引量:11
1
作者 WANG Ying-Chun ZHANG Hua-Guang WANG Yi-Zh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8,共9页
The problem of track control is studied for a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stochastic nonlinear systems in which unknown virtual control gain function is the main feature. First, the so-called stochastic LaSalle theory is... The problem of track control is studied for a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stochastic nonlinear systems in which unknown virtual control gain function is the main feature. First, the so-called stochastic LaSalle theory is extended to some extent, and accordingly, the results of global ultimate boundedness for stochastic nonlinear systems are developed. Next, a new design scheme of fuzzy adap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The advantage of it is that it does not require priori knowledge of virtual control gain function sign, which is usually demanded in many designs.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ck performance of closed-loop systems is improved by adaptive modifying the estimated error upper boun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signals of closed-loop systems are globally ultimately bounded in probability and the track error converges to a small residual set around the origin in 4th-power expec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非线性系统 模糊自适应控制 虚拟控制 增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ensation for secondary uncertainty i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by gain adaptive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友旺 桂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2期256-263,共8页
Based on consider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immeasur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able variables i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adaptive 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s(ADRFNNs) were employe... Based on consider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immeasur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able variables i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adaptive 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s(ADRFNNs) were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primary uncertainty and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system was turned into an equivalent linear model with terms of secondary uncertainty.At the same time,gain adaptive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GASMVSC)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the control effor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realization problem caused by some system's immeasurable state variables in traditional fuzzy neural networks(TFNN) taking all state variables as its inputs is overcome.On the other hand,the identification by the ADRFNNs online with high accuracy and the adaptive function of the correction term's gain in the GASMVSC make the system possess strong robustness and improved steady accuracy,and the chattering phenomenon of the control effort is also suppresse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adaptive 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ADRFNN) gain adaptive sliding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GASMVSC) secondary uncertain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Unknown Nonlinear Systems with Perturbed Dead-zone Inputs 被引量:6
3
作者 LI Ping JIN Fu-Ji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3-579,共7页
关键词 自适应系统 模糊系统 自动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ed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 for adaptive fuzzy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 被引量:2
4
作者 Ding Quanxin Chen Haitong +1 位作者 Jiang Changsheng Chen Zongj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A novel control method for a general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fuzzy logic systems (FLSs) is presertted.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s are combined to design the adaptive fuzzy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 and a ... A novel control method for a general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fuzzy logic systems (FLSs) is presertted.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s are combined to design the adaptive fuzzy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 and a high-gain observer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derivatives of the system output.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proven to be semiglobally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 In addition, it is shown that if the approximation accuracy of the fuzzy logic system is high enough and the observer gain is chosen sufficiently large, an arbitrarily small tracking error can be achieved.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ly designed scheme and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Non-affine Combined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High-gain observer (H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PICAL ARCHITECTURES FOR FUZZY CONTROL
5
作者 Cai Zixing (Center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Some typical structural schemes of Fuzzy control have been surveyed. Besides general structure of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LC), the structural schemes include PID fuzzy controller, self-organizing fuzzy controller, se... Some typical structural schemes of Fuzzy control have been surveyed. Besides general structure of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LC), the structural schemes include PID fuzzy controller, self-organizing fuzzy controller, selftuning fuzzy controller, self-learning fuzzy controller, and expect fuzzy controller, etc. This survey focuses on the control principle,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Most of the structures have been used in various control fields, one of application areas is in the metallurgy industry, e. g.,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electric furnace, the control of the aluminum smelting process, etc.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ne can choose a structural scheme for speci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LC) SELF-ORGANIZING self-tuning SELF-LEARNING EXPER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商巍 孟祥祥 张道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48,共4页
在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过程中,关节角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其可以确保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始终保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机器人因运动过快或不稳定而出现损坏或执行任务失败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 在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过程中,关节角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其可以确保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始终保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机器人因运动过快或不稳定而出现损坏或执行任务失败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方法。依据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方程计算移动机器人关节角加速度,同时以关节角加速度计算结果和期望关节角加速度之间的误差为约束,结合模糊算法设计模糊自适应增益调整的模糊控制器,结合自适应控制律实现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精准计算移动机器人关节角加速度,并确保移动机器人运行轨迹能精准跟踪目标运行轨迹,令运行速度快速稳定至设定值附近,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关节角加速度 模糊控制 运动轨迹 自适应控制律 模糊增益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变增益的直线磁力驱动系统超螺旋滑模控制
7
作者 孙凤 代雪飞 +5 位作者 赵川 王鑫 裴文哲 金俊杰 徐方超 周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3-1012,共10页
针对直线磁力驱动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易受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以及滑模控制中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变增益的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首先,介绍直线磁力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含扰动的直线磁力驱动系统数学模型;其次,使用超螺... 针对直线磁力驱动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易受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以及滑模控制中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变增益的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首先,介绍直线磁力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含扰动的直线磁力驱动系统数学模型;其次,使用超螺旋滑模算法设计速度控制器,实现系统精确、快速的收敛,并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地,使用模糊算法对超螺旋滑模增益进行自适应调节;最后,对所提复合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变增益的超螺旋滑模控制位置跟踪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相对于超螺旋滑模控制,阶跃位置跟踪响应时间缩短28%,稳态误差从3μm减小到1μm,并且没有抖振现象;正弦位置跟踪相位差减小13%,位置跟踪精度提升14%;方波位置跟踪有更好的动态性能;施加扰动后,系统到达稳态时间减小13%,受到负载之后的延迟时间减小80%,抗扰性能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磁力驱动系统 超螺旋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自适应增益 高精度位置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指幂趋近律和高增益观测器的四旋翼模糊滑模控制
8
作者 杨舒博 毛剑琳 +1 位作者 向凤红 徐峰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在未知干扰下跟踪慢、精度低以及模型耦合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指数幂次趋近律和高增益观测器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指数幂次趋近律,通过趋近律中幂次趋近项和指数趋近项的相互作用,使系...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在未知干扰下跟踪慢、精度低以及模型耦合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指数幂次趋近律和高增益观测器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指数幂次趋近律,通过趋近律中幂次趋近项和指数趋近项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得到较快的趋近时间降低稳态误差;其次,在位置子系统中,采用高增益观测器实现状态估计以抑制耦合;最后,将变论域思想引入自适应模糊控制,在切换控制项设计了一个带有伸缩因子的模糊逼近系数来补偿高增益观测器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削弱抖振,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即使在复杂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四旋翼飞行器依然能够迅速按要求进行轨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滑模控制 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高增益观测器 自适应模糊控制 变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航天器模糊自适应增强耦合姿态控制
9
作者 孟中杰 卢俊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在快速轨道机动期间,针对固体推进作用下推力偏心、安装误差等因素带来的姿态强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航天器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姿态误差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推力矢量控制输入的欠驱动特性。... 在快速轨道机动期间,针对固体推进作用下推力偏心、安装误差等因素带来的姿态强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航天器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姿态误差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推力矢量控制输入的欠驱动特性。然后,考虑强干扰不确定性和滚转通道耦合弱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增强耦合策略与自适应模糊观测器的欠驱动智能控制律,结合模糊逻辑函数逼近强干扰不确定项并引入控制律中,实现航天器的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与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方法能够使得三轴姿态稳定时间缩短14%,滚转通道耦合弱产生的静差被有效消除,为快速轨道机动期间的强干扰抑制技术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机动 欠驱动控制 智能控制 增强耦合 自适应模糊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免疫-单神经元PID控制单开关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陆峰 徐玉珍 金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4,共12页
针对1种无变压器、无耦合电感的新型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通过将电压升举单元引入Boost变换器来实现在较小占空比情况下提高电压增益,降低开关管、二极管电压应力,减小开关管的导通损耗,从而提高变换器的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变换器的动... 针对1种无变压器、无耦合电感的新型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通过将电压升举单元引入Boost变换器来实现在较小占空比情况下提高电压增益,降低开关管、二极管电压应力,减小开关管的导通损耗,从而提高变换器的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性能与抗扰动能力,在分析单神经元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免疫反馈机制,研究模糊免疫-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将模糊免疫控制与单神经元智能控制器结合,实现了单神经元比例系数的自整定。最后,对所提变换器和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并设计了1台输出200V/0.5A的实验样机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变换器可在较小占空比情况下获得较高电压增益;与传统的PID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模糊免疫-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能更有效地抑制系统扰动,提高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具有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关 高增益 低应力 单神经元PID控制器 模糊免疫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航迹控制鲁棒自适应模糊设计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铁山 杨盐生 +1 位作者 洪碧光 秦永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448,共4页
研究了船舶直线航迹控制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将Nussbaum增益技术融入Backstepping设计方法之中,利用模糊系统逼近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提出一种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保证了闭环系统的信号是一致最终有界的,使得系统输... 研究了船舶直线航迹控制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将Nussbaum增益技术融入Backstepping设计方法之中,利用模糊系统逼近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提出一种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保证了闭环系统的信号是一致最终有界的,使得系统输出收敛到零的一个较小邻域,从而能够实现船舶的直线航迹控制;而且,该算法不需要高频增益符号的任何信息,还解决了可能存在的控制器奇异值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航迹控制 非线性控制 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 虚拟控制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和处理pH值控制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小其 麻红昭 +1 位作者 俞蒙槐 胡上序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8-302,共5页
根据 p H对象的特性曲线 ,设计了一种利用非线性增益补偿 p H静态增益的变化 ,同时运用模糊前馈系统抑制 p H超调的前馈 +反馈非线性控制模型 ,实现了 p H值的闭环控制 。
关键词 非线性增益 模糊前馈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磁阻电机模糊滑模观测器间接位置检测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永勤 王旭东 +1 位作者 张玉光 崔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3,共7页
研究开关磁阻电机滑模观测器间接位置检测方法,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抖振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问题,引入模糊控制,用模糊控制器调节开关函数的输出幅值,以抑制抖振并快速到达滑模面。详细分析了基于电磁转矩的误差函数构造方法及其选取... 研究开关磁阻电机滑模观测器间接位置检测方法,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抖振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问题,引入模糊控制,用模糊控制器调节开关函数的输出幅值,以抑制抖振并快速到达滑模面。详细分析了基于电磁转矩的误差函数构造方法及其选取过程,该误差函数能反映电机转子位置误差与转速误差,讨论了滑模观测器稳定运行条件及参数选取,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模糊滑模观测器。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模糊滑模观测器能柔化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使响应速度更快,且鲁棒性强,可以实现转子位置的精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模糊控制 开关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增益PD型迭代学习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思中 朱芳来 +1 位作者 王心开 王改云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74,共3页
普通PI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由于其增益矩阵一旦确定,就不再改变,因而收敛速度较慢。为了提高收敛速度,结合模糊控制技术用于学习控制,提出一种模糊增益P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系统误差的大小,通过调整因子而改变增益矩阵大小... 普通PI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由于其增益矩阵一旦确定,就不再改变,因而收敛速度较慢。为了提高收敛速度,结合模糊控制技术用于学习控制,提出一种模糊增益P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系统误差的大小,通过调整因子而改变增益矩阵大小。调整的方法是:在控制的初始阶段,增强控制输入中系统误差增益矩阵,同时保持误差微分增益矩阵不变,从而清除误差;而在控制趋于稳定时,增强控制输入中误差微分增益矩阵,同时保持系统误差部分增益矩阵不变,以减少超调量。针对一个单臂机械手模型,进行了仿真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迭代学习控制 增益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变结构控制及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双和 傅佩琛 强文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通过对各种模糊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与常规边界层法的相似性 首先探索了模糊控制与变结构控制两种控制方法的关系,并利用模糊逻辑调节变结构控制器的不连续增益来平滑系统的抖振,从而产生了一种混合控制器-模糊... 通过对各种模糊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与常规边界层法的相似性 首先探索了模糊控制与变结构控制两种控制方法的关系,并利用模糊逻辑调节变结构控制器的不连续增益来平滑系统的抖振,从而产生了一种混合控制器-模糊变结构控制.进而将其归结为两类不同的算法-模糊滑动面法和模糊Lya-punov函数法,前者仅利用系统状态距离滑动面的远近,后者同时又引入了该距离变化的大小.利用Matlab的模糊控制工具箱分析了各自的本质,结果表明模糊变结构控制仅仅是常规变结构控制中边界层法的进一步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变结构控制 模糊滑动面 模糊LYAPUNOV函数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速度系统的模糊增益调度控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俊功 王世富 王占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4-297,共4页
针对电液伺服速度系统的非线性和参数时变特性,提出了模糊增益调度控制方法.根据系统的输出误差和误差的一阶微分变化,利用模糊推理在线实时更改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控制器参数以适应工作点的变化,使系... 针对电液伺服速度系统的非线性和参数时变特性,提出了模糊增益调度控制方法.根据系统的输出误差和误差的一阶微分变化,利用模糊推理在线实时更改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控制器参数以适应工作点的变化,使系统控制参数达到全局优化,解决了一般增益调度中控制参数只是对于某一工作点局部优化的问题;在确定P和I隶属度函数时,引入指数函数保证了系统稳准前提下响应的快速性.试验研究表明,与单纯PID控制器相比,模糊增益调度缩短了动态响应时间、降低了超调、减小了负载扰动,说明该方法对非线性系统和未能精确建模系统大范围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 模糊控制 增益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炉协调系统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张铁军 吕剑虹 华志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8-165,共8页
多变量锅炉-汽机协调系统的动态特性随着工况而变化,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策略来控制这个非线性过程。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机炉协调系统的非线性离散全局模糊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局模糊模型的新型扩展状态... 多变量锅炉-汽机协调系统的动态特性随着工况而变化,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策略来控制这个非线性过程。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机炉协调系统的非线性离散全局模糊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局模糊模型的新型扩展状态空间预测控制器。它能方便地处理控制作用的受限优化问题,同时它卓越的滚动优化能力又确保了机炉协调系统在全工况范围内的最优控制品质。仿真试验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全局非线性预测控制器在控制作用幅值、速率均受限的情况下仍具有满意的全工况负荷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机炉协调系统 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自适应导前微分方式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丽香 于晋春 谢克明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93-1896,共4页
针对某机组锅炉主汽温被控对象动态特性迟延及惯性大、时变非线性强的特点 ,采用了模糊自适应导前微分双回路控制方案。实验表明 ,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的主汽温控制系统比常规控制方案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提高了系统的... 针对某机组锅炉主汽温被控对象动态特性迟延及惯性大、时变非线性强的特点 ,采用了模糊自适应导前微分双回路控制方案。实验表明 ,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的主汽温控制系统比常规控制方案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而且计算工作量小 ,实时性能满足生产现场的要求。图 6表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过热汽温 模糊自适应 导前微分增益 实时性 发电机组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优化的机炉协调系统模糊增益调度H_∞鲁棒控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金星 沈炯 李益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92-98,共7页
针对非线性锅炉-汽轮机系统在负荷点大范围变动情况下的协调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疫优化模糊增益调度H∞鲁棒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H∞/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出多个H∞局部鲁棒控制器以覆盖机炉系统的负荷变化区间;然后采用模糊推理... 针对非线性锅炉-汽轮机系统在负荷点大范围变动情况下的协调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疫优化模糊增益调度H∞鲁棒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H∞/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出多个H∞局部鲁棒控制器以覆盖机炉系统的负荷变化区间;然后采用模糊推理生成增益调度准则以实现各局部控制器间的软切换;最后利用免疫遗传算法对模糊增益调度准则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闭环系统具有良好的全局控制性能。仿真研究表明:基于该方法设计出的协调控制系统在大工况范围内具有优良的调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炉协调系统 H∞鲁棒控制 模糊推理 增益调度 免疫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的模糊增益调参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鹏 魏晨 +1 位作者 周锐 陈宗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2-405,共4页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技术将增益调参的控制律设计转化为相应的LMI凸优化问题 ,结合模糊控制和H∞ 方法 ,给出了一种基于LMI的模糊参数化的飞控系统增益调参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增益调参设计中以经验设计的弊病 ,并...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技术将增益调参的控制律设计转化为相应的LMI凸优化问题 ,结合模糊控制和H∞ 方法 ,给出了一种基于LMI的模糊参数化的飞控系统增益调参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增益调参设计中以经验设计的弊病 ,并保证了系统的全局稳定性及鲁棒性能要求 .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型飞机模型上 ,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简便有效 ,且控制器鲁棒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控制 模糊系统 全局稳定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