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0g/L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玉米蚜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麦丰 李新民 +1 位作者 朱秀苗 王庆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140-140,142,共2页
350 g/L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玉米蚜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350 g/L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适宜的种子包衣用量70~210 g/100 kg种子(有效成分),折制剂量200~600 mL/100 kg种子,不影响种子出苗率,一直... 350 g/L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玉米蚜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350 g/L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适宜的种子包衣用量70~210 g/100 kg种子(有效成分),折制剂量200~600 mL/100 kg种子,不影响种子出苗率,一直到抽雄扬花期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0 g/l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 玉米蚜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噻虫嗪·咪鲜胺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源 王晨阳 《河南农业》 2025年第9期53-54,共2页
蚜虫作为全球范围内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侵害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害虫主要通过吸取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的汁液造成为害。轻微的侵害表现为小麦叶片上出现小黄斑或条斑,较严重的侵害表现为小麦枯萎,甚至造成整株植物枯死。蚜虫为害严... 蚜虫作为全球范围内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侵害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害虫主要通过吸取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的汁液造成为害。轻微的侵害表现为小麦叶片上出现小黄斑或条斑,较严重的侵害表现为小麦枯萎,甚至造成整株植物枯死。蚜虫为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解3%噻虫嗪·咪鲜胺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和安全性,参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GB/T 17980.79-2004》,进行了小麦大田药效试验,为其正式登记和大田生产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蚜 咪鲜胺种子处理悬浮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噻虫嗪·叶菌唑·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制备及其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彭程 杨璐 +3 位作者 董飒 冯建国 石伟山 袁树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种子处理悬浮剂可从源头上防治病虫害,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获得有效防治小麦和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种子处理悬浮剂,通过筛选润湿分散剂、成膜剂和增稠剂等助剂,确定24.6%噻虫嗪·叶菌唑·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FS)优化配... 种子处理悬浮剂可从源头上防治病虫害,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获得有效防治小麦和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种子处理悬浮剂,通过筛选润湿分散剂、成膜剂和增稠剂等助剂,确定24.6%噻虫嗪·叶菌唑·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FS)优化配方,测试其安全性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24.6%噻虫嗪·叶菌唑·嘧菌酯FS优化配方为18.2%噻虫嗪、3.2%叶菌唑、3.2%嘧菌酯、2%聚羧酸盐类分散剂GEROPON DA13491、2%聚芳醚硫酸酯铵类分散剂FD530、0.3%黄原胶、0.5%硅酸镁铝、4%丙烯酸乳液n8、8%的8#红、0.2%苯甲酸、4%乙二醇、0.5%有机硅消泡剂BG08、去离子水补足至100%。该种子处理悬浮剂粒径(D_(90))为1.72μm,成膜性良好,脱落率小于5%,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种子处理悬浮剂企业标准。在发芽试验中,包衣后小麦和水稻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95.67%和88.67%;在盆栽试验中,包衣后小麦和水稻种子出苗率分别为85.33%和91.33%,表明制备的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小麦和水稻种子安全。在此剂量下,药剂苗后30、90 d对小麦蚜虫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32.82%、93.51%,对小麦纹枯病相对防治效果达到70.50%、34.63%;在苗后30、60 d对水稻飞虱相对防治效果达到21.44%、26.78%,对水稻稻瘟病相对防治效果达到54.99%、67.06%,表明制备的种子处理悬浮剂可防治上述小麦和水稻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菌唑 嘧菌酯 种子处理悬浮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飞 张苗 +2 位作者 李霞 王蕊辉 李红丽 《种子科技》 2016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60 g/100 kg种子、90 g/100 kg种子、120 g/100 kg种子)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包衣均匀一致、色泽鲜亮、易干燥,在使用剂量为300 g/1...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60 g/100 kg种子、90 g/100 kg种子、120 g/100 kg种子)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包衣均匀一致、色泽鲜亮、易干燥,在使用剂量为300 g/100 kg种子~400 g/100 kg种子时,防效均大于85%,可以用来防治小麦蚜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处理 悬浮剂 小麦蚜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防治水稻蓟马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信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期99-100,共2页
水稻蓟马是枞阳县水稻秧苗期主要害虫之一。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SC)拌种防治水稻蓟马试验表明,在水稻浸种沥干后、播种前用其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治效果好,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使用剂量为0.2~0.3L/100kg种子。
关键词 30%种子处理悬浮剂 拌种 水稻蓟马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之海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期111-111,164,共2页
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高效氯氟氰菊酯&#183;噻虫嗪悬浮剂3~4mL/667m2处理区药后1d、3d、7d、14d防效分别为74.78%~85.95%、90.85%~96.78%、98.70%~100.00%、98.14%~99.86... 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高效氯氟氰菊酯&#183;噻虫嗪悬浮剂3~4mL/667m2处理区药后1d、3d、7d、14d防效分别为74.78%~85.95%、90.85%~96.78%、98.70%~100.00%、98.14%~99.86%,与对照药剂的防效基本相当,持效期优于对照药剂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处理区。试验剂量对小麦安全。在小麦蚜虫始盛期,以商品量3~4mL/667m2(有效成分13.5~18g/hm2)叶面喷雾为宜对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宜在小麦蚜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蚜 30%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 25%水分散粒剂 2.5g/l升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与咯菌腈25克/升悬浮种衣剂水稻拌种初探 被引量:12
7
作者 钱国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6期47-49,共3页
为探讨水稻种子包衣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噻虫嗪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加咯菌腈2.5%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水稻种子包衣防虫壮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组配效果显著,灰飞虱、稻蓟马虫量保持为0-8头/百株,株高、叶片数、分蘖... 为探讨水稻种子包衣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噻虫嗪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加咯菌腈2.5%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水稻种子包衣防虫壮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组配效果显著,灰飞虱、稻蓟马虫量保持为0-8头/百株,株高、叶片数、分蘖数、根长、根重较空白对照处理增加8.0-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咯菌腈2.5%种子处理悬浮剂 水稻种子 包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拌种防治燕麦蚜虫和红叶病效果研究
8
作者 郎凤红 李东宁 +3 位作者 马建华 李艳艳 屈海龙 马晓霞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试验使用35%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燕麦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通过调查燕麦的生长指标、生产指标、品质指标及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发病情况,研究2种种衣剂对燕麦蚜虫及红叶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提质作用。结果... 试验使用35%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和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燕麦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通过调查燕麦的生长指标、生产指标、品质指标及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发病情况,研究2种种衣剂对燕麦蚜虫及红叶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提质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处理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其中,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燕麦蚜虫、红叶病的防治效果比35%噻虫嗪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更显著;在生长指标株高、产量方面,35%噻虫嗪悬浮剂比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更有作用;在品质方面,两种处理都有提高品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拌种 35%种子处理悬浮剂 9%苯甲·吡悬浮种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