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效能提升的协同路径研究——基于fsQCA方法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张坚 黄琨 刘雪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70,共14页
构筑与国际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应链接的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是新时期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融媒体的视角,利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研究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中多要素前因条件对系统效能提升的多元并发协同路径。... 构筑与国际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应链接的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是新时期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融媒体的视角,利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研究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中多要素前因条件对系统效能提升的多元并发协同路径。研究发现: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各前因条件“多重并发”、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从而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和科技传播绩效的双重提升。实现高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多要素互动组态包括产业创新驱动型、传播渠道驱动型和传播服务驱动型3类,实现高区域科技传播绩效的多要素互动组态包括传播渠道和交流复合驱动型、传播渠道和人才复合驱动型2类,产生非高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和非高区域科技传播绩效的组态分别各存在1类。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效能前因要素协同联动机制的相关成果,为夯实科技传播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科技传播 传播生态 协同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组态研究——基于AISAS模型和扎根理论的fsQCA分析
2
作者 杨金龙 陈陇生 周冰芮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6,共15页
基于AISAS模型的5个关键环节(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通过扎根理论识别出决定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的7个前因变量——在线广告效果、在线评论刺激、推荐引擎、平台形象、感知风险、社交分享和社会支持,采用包含42个题... 基于AISAS模型的5个关键环节(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通过扎根理论识别出决定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的7个前因变量——在线广告效果、在线评论刺激、推荐引擎、平台形象、感知风险、社交分享和社会支持,采用包含42个题项的测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363份问卷的fsQCA分析发现:所有前因条件均不能单独构成高在线购买行为和低在线购买行为的必要条件,提高在线广告效果和强化社会支持对高在线购买行为具有较为普适的作用,而在线广告效果较差和推荐引擎较弱则是产生低在线购买行为的重要条件;导致高在线购买行为的5条组态路径分别对应冲动型、浏览型、依附型、自主型、稳定型5种消费模式,导致低在线购买行为的3条组态路径可归纳为独立型和谨慎型2种消费模式。因此,平台运营者应重视在线广告、推荐引擎和社会支持的协同作用,改善平台形象和社交分享以巩固用户信任,并应制定个性化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有效助力社会消费的增量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商务平台 在线购买行为 AISAS模型 扎根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
3
作者 宋言伟 杨军 卢朝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6,共10页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等方法,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组态分析,探讨了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产生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组合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单一因素无法成为新型农村...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等方法,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组态分析,探讨了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产生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组合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单一因素无法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呈现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必要条件;存在能够促使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呈现高体育锻炼行为的8种组态,表明导致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各个因素之间具有“多重并发因果”特征;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组态中具有不同作用,各影响因素之间呈现复杂的互动关系;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3类实施路径分别为社区体育设施环境与家庭支持共同驱动型路径、社区体育氛围环境和体育设施环境共同驱动型路径、个人体育锻炼意图与体育氛围环境共同驱动型路径。据此,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干预策略,以有效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切实推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体育锻炼行为 影响因素 组态分析 模糊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住民民宿创业绩效的前因条件与组态路径——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fsQCA)
4
作者 项国鹏 胡超 +1 位作者 叶颖 胡丽丽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3,共16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民宿已经成为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拉动乡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抓手。文章借鉴Timmons模型,以原住民为研究对象,构建民宿创业绩效影响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民宿已经成为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拉动乡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抓手。文章借鉴Timmons模型,以原住民为研究对象,构建民宿创业绩效影响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原住民民宿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联合效应”进行探讨。基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和厦门市曾厝垵景区的38家原住民民宿为案例,研究发现:(1)原住民民宿高创业绩效充分性分析产生4条路径,其中,第一条路径指强地方环境、强制度环境与强数字技术资源;第二条路径指强地方环境、强先前经验、低机会识别能力与弱数字技术资源;第三条路径指强制度环境、强先前经验、高机会识别能力与弱数字技术资源;第四条路径指强制度环境、弱先前经验、高机会识别能力与强数字技术资源。(2)“制度环境”和“机会识别能力”存在互补效应,“地方环境”与“机会识别能力”具有替代效应。(3)原住民民宿非高创业绩效充分性分析产生6条路径,地方环境、制度环境、先前经验与机会识别能力缺失是核心要素。研究结论揭示了原住民民宿创业绩效复杂的因果关系,为民宿创业者及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创业 乡村旅游 创业环境 创业资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QCA方法的高校实验室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阳富强 尹航 +1 位作者 黄宗侯 曾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为探究高校实验室事故与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该文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不同条件组态对实验室事故产生的影响机制。首先,以“人-机-环-管”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构建针对高校实验室事故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然后,从30... 为探究高校实验室事故与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该文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不同条件组态对实验室事故产生的影响机制。首先,以“人-机-环-管”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构建针对高校实验室事故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然后,从30起典型事故案例中提取6个条件变量,用于分析事故发生的条件组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条件缺失或仪器设备故障是影响事故发生的核心条件,人的事前行为和事故应急处置通常作为事故发生边缘条件出现。最后,结合各种组态类型所展现出的规律提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以期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组态路径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如何共同驱动绿色发展?——基于fsQCA的组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柳剑平 蔡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7,共14页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缩紧,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发展方式的变革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也需要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该研究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视角出发,以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缩紧,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发展方式的变革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也需要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该研究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视角出发,以2014—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为案例样本,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高(非高)水平绿色发展的组态效应及其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组态差异。结果表明:①单一条件不是实现高水平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非产业绿色转型是导致非高水平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②根据重要影响因素的异同将5条高水平绿色发展的驱动路径划分为产业-效率-需求驱动型、产业-需求驱动型和效率-需求驱动型;非高水平绿色发展的驱动路径有3条,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绿色转型和绿色消费需求缺失是导致非高水平绿色发展的主要原因。③绿色发展的驱动路径具有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绿色发展驱动路径具有一致性和完备性,中西部地区驱动路径更加多元和分散。④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色产品需求和绿色消费能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该研究提出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最佳绿色发展路径:高水平绿色发展地区要在深化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协同发展,低水平绿色发展地区需明确自身发展短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方面制约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生产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基于EBM-GML模型与fsQCA的双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衍平 李悦 陈会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6,52,共10页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是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协同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提升绿色转型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论文以专利密集型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EBM-GML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TOE框架...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是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协同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提升绿色转型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论文以专利密集型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EBM-GML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TOE框架探讨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发现:(1)我国专利密集型制造业还未真正实现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有效融合;(2)单个因素均无法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必要条件;(3)存在环境主导型、自主创新型、全维度协同型三条驱动专利密集型制造业高绿色转型的路径,与非高绿色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4)知识产权保护是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因素。研究为专利密集型制造业绿色转型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密集型制造业 绿色转型 EBM-GML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TOE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涉入、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基于fsQCA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秀峰 王金丽 张文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4,共11页
控制家族与机构投资者基于自身利益诉求会对家族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行为与意愿产生干扰,现有的孤立分析往往顾此失彼。基于社会情感财富和股东积极主义,从股权制衡角度,借助25个完成代际传承的中国家族企业样本,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控制家族与机构投资者基于自身利益诉求会对家族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行为与意愿产生干扰,现有的孤立分析往往顾此失彼。基于社会情感财富和股东积极主义,从股权制衡角度,借助25个完成代际传承的中国家族企业样本,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建构了控制家族股权与管理权涉入、机构投资者类型异质性特征与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因果构型。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涉入、管理涉入、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均无法单独影响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高低;家族高股权涉入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高持股水平、家族股权和管理权的双高涉入与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高持股水平、两类机构投资者同时保持高持股水平等3种情况均能促进家族企业履行高水平的社会责任;当家族管理涉入与压力敏感抑制型机构持股水平均较低时,家族企业则会表现出较低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研究结论丰富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多因路径研究,区分了不同水平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路径,使用完成代际传承的家族企业样本揭示了家族企业周而复始、百年传承中的社会责任履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家族涉入 机构投资者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QCA的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申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5-213,共9页
为促进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快速生成,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诱因、机制、保障3个维度,筛选价值共识、威胁认知、行政动员、协同联动机制、利益均衡机制、法制保障、数智技术等7个条件变量,分析14个案例,以探究跨域... 为促进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快速生成,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诱因、机制、保障3个维度,筛选价值共识、威胁认知、行政动员、协同联动机制、利益均衡机制、法制保障、数智技术等7个条件变量,分析14个案例,以探究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生成的核心影响因素及复杂因果关系。通过组态分析得出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生成的3种模式,即党政引领型、价值导向型、危机激发型,3种模式在案例库中均匹配到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协同联动机制是生成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条件,其他6个条件变量都不能单独作为生成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条件;优化协同联动机制能够有效推动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事故 跨域协同治理 治理效能 治理共同体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驱动机制研究——基于37个典型案例的fsQCA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攀 诸培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研究目的: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构建与实证,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驱动机制,为后续实践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结合资本循环理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37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 研究目的: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构建与实证,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驱动机制,为后续实践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结合资本循环理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37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产品价值实践成效进行测度,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文中所构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要件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1)37个典型案例地区已经初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的脱钩,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本文所构建的5个前因条件均以核心驱动要素在不同组态中出现;(3)案例地区实践模式较为单一,尚未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的完整闭环。研究结论: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实现需发挥产权制度、资本投入、增值显化、供需对接以及利益调节等多要素的综合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理论逻辑 驱动要素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其驱动路径研究——基于fsQCA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管泳怡 赵静 +3 位作者 苏云汉 李雅茹 王欣然 刘心雨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1,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31个省份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其影响路径,以期为优化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来测算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来探究影... 目的:分析我国31个省份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其影响路径,以期为优化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来测算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来探究影响该公平性的条件组态路径。结果:根据202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密度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研究发现了3条促进高公平性的路径:内外均衡驱动型(H1)、经济—需求共同驱动型(H2)和政府主导型驱动路径(H3);同时,也识别出3条导致低公平性的路径:经济—需求制约型路径(L1)和内外制约型路径(L2、L3)。结论: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公平性,其中人口密度为核心影响因素。在后续提升公平性的过程中,可考虑优化多因素间的协同效应,并通过对不同地区精准施策,推动中医药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和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人力资源 公平性 卫生资源密度指数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我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组态分析——NCA与fsQCA方法相结合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志恒 王瑞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6-1577,共12页
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探索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联动效应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经之路。为厘清我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复杂因果关系,本研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了我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影... 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探索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联动效应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经之路。为厘清我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复杂因果关系,本研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了我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核算201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和西藏)农业碳排放总量,并将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对2017年我国各省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展开组态分析。结果表明:1)单个因素并不是实现农业低碳排放的必要条件,只有技术、组织和环境三方因素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农业低碳排放;2)驱动农业低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可总结为3条:机械主导型、机械-结构协同型与结构-环境协同型,由此可见,各省农业低碳发展呈多元化驱动路径;3)导致农业非低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可总结为两条:机械-结构缺失型和机械-环境缺失型。综合农业低碳排放和非低碳排放的影响路径来看,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环境规制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关键因素,若对其充分利用或持续优化,一定会对发展低碳农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扩充了TOE框架的使用领域,研究结论为我国各省发展低碳农业提供了多元化的驱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影响因素 TOE框架 投入产出模型 必要条件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样的绿色创新模式产生城市高竞争力?——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云辉 白佳奇 梁宇奇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0-440,共21页
绿色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如何推进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竞争力是创新领域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整合交易成本理论、知识溢出理论与资源配置理论,采用QCA、NCA和PSM方法对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视... 绿色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如何推进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竞争力是创新领域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整合交易成本理论、知识溢出理论与资源配置理论,采用QCA、NCA和PSM方法对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视角探究异质性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和集聚效应对城市绿色创新的联动效应,以及不同绿色创新路径是否均有利于城市绿色竞争力的提高。结果表明:单个前因条件并不构成高绿色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也不构成高绿色创新产生的充分条件。异质性环境规制、制度环境和集聚效应联动匹配,形成了城市绿色创新的多样化组态形式,具有明显的“殊途同归”特点。具体表现为制度环境导向模式、命令控制导向模式、市场激励导向模式和政策组合导向模式。4种绿色创新模式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殊途不同效”的特点,并且不同绿色创新模式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研究结论从组态视角为城市开展绿色创新及提升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弥补了传统定量分析对该问题解释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绿色创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城市绿色竞争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异质性环境政策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QCA的领导团队特质与基层学术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沈崴奕 章晓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7,共18页
优化基层学术组织的绩效表现是提升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路径。本研究从高层梯队理论的视角出发,以25个案例团队为样本,运用fsQCA的方法,分析了领导团队特质影响基层学术组织绩效的条件组态与路径。结果发现以下五种路径均可产生较高水平... 优化基层学术组织的绩效表现是提升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路径。本研究从高层梯队理论的视角出发,以25个案例团队为样本,运用fsQCA的方法,分析了领导团队特质影响基层学术组织绩效的条件组态与路径。结果发现以下五种路径均可产生较高水平的基层学术组织绩效:从主要负责人组合来看,包括学缘互补型和专家主导型这两条路径;从团队成员异质性来看,包括学术领军型、学缘多样型和技术专攻型这三条路径,学术领军型路径见于成熟期或追赶期组织中,学缘多样型路径见于成长期组织中,技术专攻型路径见于变革期组织中。这一研究结论对于为基层学术组织配备不同结构的领导团队,提升大学基层治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团队特质 基层学术组织 组织绩效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组态分析——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伟 徐腾达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4,共9页
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其需要科技金融生态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构建一个由财政投入、风险投资、科技贷款、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和科技服务组成的科技金融生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我国31个省级行政... 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其需要科技金融生态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构建一个由财政投入、风险投资、科技贷款、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和科技服务组成的科技金融生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科技金融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金融要素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金融生态通过多要素形成的组态发挥作用;(2)在科技金融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两类组态中,政府-市场协同模式的绩效高于市场主导模式,说明市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而政府与市场协同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至更高水平;(3)在数字经济未能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组态地区中,金融市场发展不足是共性问题。研究结论为各地因地制宜优化科技金融生态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生态 数字经济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fsqca 组态 政府-市场协同模式 市场主导模式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助力下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内部平衡度?——基于fsQCA的组态研究
16
作者 史佳凝 关忠诚 +3 位作者 郑毅 郑海军 潘浩 娄渊雨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6,共12页
“双碳”目标对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新的要求。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是工业数据要素流动汇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重组优化、实现工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本研究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模糊集定性... “双碳”目标对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新的要求。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是工业数据要素流动汇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重组优化、实现工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本研究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聚焦中国29个省份,分析政策需求度、政府干预度、技术市场活跃度、外商直接投资、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企业规模等区块链技术助力下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因素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和内部平衡度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绿色技术创新高效率与高平衡度适合的政府制度环境相反,高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以及活跃的技术市场对二者均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并未发现非高效率以及非高平衡度的共同模式;(2)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2个提升路径“政府-网络驱动型”和“营商环境-网络驱动型”;2个抑制路径“政策-规模抑制型”和“技术-网络抑制型”;(3)工业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平衡存在“营商环境-网络驱动型”和“政府-市场-网络驱动型”2条驱动路径,以及“营商环境-规模抑制型”1条抑制路径。研究丰富了对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下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平衡度的认识,为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地方政府形成差异化的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提升路径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创新平衡 数字技术 两阶段网络SBM-DEA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融合背景下“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组态路径
17
作者 郭会斌 刘雅慧 鲍晓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8,共11页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战略。在实数融合对服务型“中华老字号”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有效路径。以20家“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为研究样本,运...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战略。在实数融合对服务型“中华老字号”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有效路径。以20家“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管理者认知和管理者大数据能力协同影响服务创新高绩效的机理。研究发现:第一,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的高绩效受管理者认知、大数据能力的共同影响。第二,存在三条导致高绩效的组态路径,即认知驱动型、员工驱动型和场景驱动型。第三,在所有组态路径中,管理者消费场景认知是核心条件,发挥着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扩展了经典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解释域,揭示了“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创新 实数融合 管理者认知 大数据能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能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吗?——基于浙江省县域案例的组态分析
18
作者 徐旭初 姜刚迪 吴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8,共14页
数字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乡村绿色发展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能否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2020年浙江省县域数据,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数字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乡村绿色发展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方向,数字乡村建设能否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2020年浙江省县域数据,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必要条件分析(NCA)和熵权-CRITIC-TOPSIS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绿色发展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1)所有前因条件均不单独作为产生乡村高绿色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2)存在4类表现乡村高绿色发展水平的组态,分别为基建拉动型价值转化驱动、技术效率型生产转型驱动、数据赋能型生态治理驱动和资金拉动型价值转换驱动。3)数字乡村建设主要以数字基建为基础,以生产数字化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普及为现实支撑,以多主体协同参与实现生态共治为组织基础,以生态转化重塑市场价值为转型动力,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水平提升。通过数字基建、数字生产、数字治理等方面的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乡村的生产转型、生态治理和价值转化,实现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绿色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必要条件分析(NCA) 熵权-CRITIC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理论视域下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提升路径——基于16个社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9
作者 吕维霞 刘丰玮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从理论上研究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WSR理论,结合fsQCA方法,以北京市16个社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制度、居... 从理论上研究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WSR理论,结合fsQCA方法,以北京市16个社区为案例样本,从组态视角探讨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制度、居民参与并不单独构成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提升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对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产生影响。目前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路径分别是激励动员路径和自主驱动路径。在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资源、制度、居民参与通过相互作用以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资源供给于民,为居民分类提供支持;制度完善稳定,保障垃圾分类的资源供给;之后制度逐渐内化于心,最终实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提升。在实践方面,这两条路径符合现实发展趋势,即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经历早期行政推动到后期自觉行为的发展过程,各地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应关注社区的发展阶段和条件,通过发挥因素间的互动作用来找到适合自身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垃圾分类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WSR 资源 制度 居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发展——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苏中锋 张启迪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民营企业发展?本文基于制度复杂性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市场发展、金融发展、政府效率、产权保护及信用发展5个营商环境要素对民营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识别既增加民营企业数量又提升民营企业... 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民营企业发展?本文基于制度复杂性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市场发展、金融发展、政府效率、产权保护及信用发展5个营商环境要素对民营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识别既增加民营企业数量又提升民营企业质量的营商环境构成。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数据,发现3种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径:金融发展-产权保护-信用发展驱动型,市场发展-政府效率-产权保护驱动型,市场发展-产权保护-信用发展驱动型。研究有助于厘清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 市场发展 金融发展 政府效率 产权保护 信用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