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
1
作者 王旭阳 章家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7,共11页
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模态间交互性差、时序性考虑不充分以及模态重要性不同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框架(TCAN-SA)。首先,通过模态间交互模块增强各模态之间的信息交流;其次,引入双向时域卷... 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模态间交互性差、时序性考虑不充分以及模态重要性不同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增强网络的时序多模态情感分析框架(TCAN-SA)。首先,通过模态间交互模块增强各模态之间的信息交流;其次,引入双向时域卷积网络(BiTCN)层,以捕捉模态信息的时序特征;最后,采用多模态门控模块来平衡模态间的重要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在公开数据集CMU-MOSI和CMU-MOSEI上表现优异,相较于现有模型,性能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卷积 多模态情感分析 多模态融合 门控单元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多源数据融合窃电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梓文 赵云 +3 位作者 陆煜锌 顾莲墙 陈康 高云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7,共12页
针对当前窃电检测仅使用单一用电负荷难以捕捉复杂窃电特征,导致窃电检测发生误判,存在误检率高和准确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电负荷、环境温度、时间以及对应台区相位线损的新型窃电检测方法。首先构建多维度特征提取变分自编码器... 针对当前窃电检测仅使用单一用电负荷难以捕捉复杂窃电特征,导致窃电检测发生误判,存在误检率高和准确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电负荷、环境温度、时间以及对应台区相位线损的新型窃电检测方法。首先构建多维度特征提取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for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 extraction,MF-VAE)来提取用户用电行为的多维度特征。然后,基于注意力时序卷积网络(atten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ATCN)建立判别模型,再通过膨胀卷积和因果卷积获取多维度窃电行为特征的时序关系。同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分配各维度特征的注意力权重,以提高模型的表现和泛化能力。最后采用Softmax分类器完成对多源数据中潜在窃电行为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的窃电行为特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能够有效降低窃电检测误检率并提高窃电行为判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电行为判别 多源数据融合 改进时域卷积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融合的改进SVM风电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蔺思玮 徐志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9-516,共8页
为提升风电机组运行效率并优化运维成本,将时域特征指标分析技术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策略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风电齿轮箱状态监测方法。首先计算了... 为提升风电机组运行效率并优化运维成本,将时域特征指标分析技术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策略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风电齿轮箱状态监测方法。首先计算了表征振动能量的不同时域统计特征值,采用并行叠加方式进行特征级和数据级融合得到信息融合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WO-SVM的故障诊断分类模型。为验证模型性能,使用QPZZ-Ⅱ旋转机械振动试验台所采集的齿轮箱实测数据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其他传统方法,其在分类诊断准确率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风电齿轮箱 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 时域分析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回归融合网络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浩 高乾 +3 位作者 王铭榜 吕成兴 杨智博 陈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2-332,共11页
轴承作为机械系统中关键的部件,其状态监测和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变得日益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时频域双通道融合网络(time frequency domain dual channel fusion network,TFDN)以解决深度... 轴承作为机械系统中关键的部件,其状态监测和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变得日益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时频域双通道融合网络(time frequency domain dual channel fusion network,TFDN)以解决深度学习的RUL预测方法中存在难以考虑数据的空间关系和样本贡献度,以及未能充分挖掘时频域数据的关联性和互补性等问题。该方法利用二维卷积提取时频域信号的空间特征,通过Transformer编码器层对卷积层输出进行位置编码学习退化特征。设计了一种时频域融合回归算法,对时频域信号进行权重特征融合实现RUL预测。通过在西安交通大学轴承数据集和青岛港实际采集数据集上进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TFDN在预测精度上超过了其他网络结构和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TRANSFORM 时频域双通道融合网络(TF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5
作者 王慧斌 胡展傲 +2 位作者 胡节 徐袁伟 文博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62-2268,共7页
针对时间序列分段后存在因采样间隔增大而导致的长期预测过程中局部依赖关系丢失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SAMformer)。首先,显式地将时间静态协变量与原始数据按比例融合,以增强数据的时域信息表征能力;其... 针对时间序列分段后存在因采样间隔增大而导致的长期预测过程中局部依赖关系丢失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SAMformer)。首先,显式地将时间静态协变量与原始数据按比例融合,以增强数据的时域信息表征能力;其次,同时引入两个连续的带偏置的线性层和一个激活函数来微调融合数据,从而提高模型对非线性数据的拟合能力;然后,在分段序列的每个段内引入点积注意力机制,以便捕获局部特征依赖关系;最后,利用跨尺度依赖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预测时序数据。所提模型在公开的5个时间序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rossformer、 Pyraformer和Informer等其他监督学习时序预测模型,SAMformer的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2.0%~62.0%和0.9%~49.8%。此外,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所提不同组件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说明了融合时域信息和段内注意力机制有助于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预测 时域信息融合 编码器-解码器架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多参数信息融合与机器学习算法的井架钢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岩 韩东颖 +2 位作者 朱国庆 李岳峰 李可欣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705,共8页
为避免井架钢结构在作业过程中由结构损伤引发的安全隐患,将时域多参数信息融合与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结合,基于井架钢结构位移响应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的井架钢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提取在冲击载荷... 为避免井架钢结构在作业过程中由结构损伤引发的安全隐患,将时域多参数信息融合与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结合,基于井架钢结构位移响应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的井架钢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提取在冲击载荷下井架钢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信号,由加速度响应信号处理得到位移响应信号,并提取包含脉冲因子、裕度因子和峭度的3个时域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3个特征融合成1个新的综合性时域特征,将原始信号中包含的大多数信息保留下来;将处理过的数据输入随机森林算法模型进行井架钢结构损伤识别,整个过程只需要采集损伤后的信号,不需要采集损伤前的信号。利用以上损伤识别模型对井架钢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同时结合ZJ70井架钢结构实验室模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损伤识别方法可以准确高效地判断出井架钢结构单一或多处损伤,判断结果的正确率为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井架钢结构 冲击载荷 加速度传感器 信息融合 机器学习 时域多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熵特征融合和ISSA-BiTCN的直流输电故障定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瑞灵 高学军 +2 位作者 王灿 余波 徐彦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303-11313,共11页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作为直流输电的一种重要形式,存在传输距离较长而导致的线路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对其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现有故障定位方法应用于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时存在的高阻接地故障下定位模... 特高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作为直流输电的一种重要形式,存在传输距离较长而导致的线路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对其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现有故障定位方法应用于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时存在的高阻接地故障下定位模糊、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熵特征融合提取故障特征,再由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优化的双向时域卷积网络(bidirectional time-domain convolution network,BiTCN)模型的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提取线模电压行波信号,利用信息熵刻画电压波形中的深层故障特征,形成熵特征融合特征向量构成的特征矩阵作为BiTCN模型的输入;其次,搭建并训练BiTCN模型,并利用ISSA的迭代寻优对其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中搭建系统模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实施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对高阻故障耐受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小波包熵特征融合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双向时域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频特征的多源无监督域自适应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金怀平 刘志泳 +2 位作者 王彬 钱斌 刘海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24,共13页
无监督域自适应已成为多工况下轴承故障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现有多源无监督域自适应方法往往忽略不同视角信号对于跨域故障诊断的贡献,不足以全面表达轴承的故障特征。此外,这些方法的不同源域对同一目标域的预测结果存在差异。为... 无监督域自适应已成为多工况下轴承故障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现有多源无监督域自适应方法往往忽略不同视角信号对于跨域故障诊断的贡献,不足以全面表达轴承的故障特征。此外,这些方法的不同源域对同一目标域的预测结果存在差异。为此,提出一种融合时频特征的多源无监督域自适应(time-frequency features fused multi-source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TFFMUDA)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以时域和频域信号为输入,通过特征耦合机制实现两种故障特征的互补,并利用分类器对齐策略增强了不同源域对于同一目标域的诊断一致性。通过实际轴承故障案例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现有无监督域自适应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能获得更清晰的故障类决策边界并具有更好的目标域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 多源无监督域自适应 时频特征 特征融合 特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FCN和GRU的雷达有源干扰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洪梯境 刘登峰 刘以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6-312,共7页
雷达在现代电子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对抗与电子反对抗的较量愈演愈烈,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有源干扰的人工提取特征困难以及低干噪比下的识别率较低的问题亟需解决。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全卷积网络(Multis... 雷达在现代电子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对抗与电子反对抗的较量愈演愈烈,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有源干扰的人工提取特征困难以及低干噪比下的识别率较低的问题亟需解决。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全卷积网络(Multiscale and 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FCN)和门控循环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并联的干扰识别算法。这是一种端对端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其输入干扰信号的原始时域序列,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即可提取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特征,并能对不同干噪比下的干扰信号进行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干噪比的逐渐增加,网络的识别准确率也逐渐提升;在-10~10 dB的全干噪比范围内,网络的整体识别率为99.4%,干噪比为-6 dB以上时识别准确率接近100%,与单纯的多尺度全卷积网络、门控循环网络和其他经典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且能够适应的干噪比的下限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有源干扰 干扰识别 时域序列 深度学习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航迹关联算法与仿真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洪艳 韩崇昭 +1 位作者 韩红 左东广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85-688,共4页
在分布式多传感多目标信息融合系统中,由于每个局部传感器的采样频率不同以及具有不同的通信延迟,导致送入融合中心的局部航迹往往不是同步的。本文提出一种异步航迹的关联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实现单传感器的时域融合,从而将... 在分布式多传感多目标信息融合系统中,由于每个局部传感器的采样频率不同以及具有不同的通信延迟,导致送入融合中心的局部航迹往往不是同步的。本文提出一种异步航迹的关联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实现单传感器的时域融合,从而将多传感异步航迹同步化;然后利用网络优化算法,获得相应于每个目标的各个传感器的局部航迹组合。仿真试验表明本文算法在解决异步航迹关联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信息融合 异步航迹关联 时域融合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交互式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钦 肖明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2-595,640,共5页
在充分利用信息处理中心的人工情报和其它信息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交互式二级融合算法。对数据融合系统获得的不同信息源数据进行了详细分类,并阐明了非实时信息和半实时信息在数据融合前期及中期的不同作用。首先在多... 在充分利用信息处理中心的人工情报和其它信息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交互式二级融合算法。对数据融合系统获得的不同信息源数据进行了详细分类,并阐明了非实时信息和半实时信息在数据融合前期及中期的不同作用。首先在多传感器数据时域融合的基础上,获得对目标的初步判定值;其次在信任加权的基础上接收其它识别单元对目标的判别概率,通过信息处理中心传来的目标数据,对不同识别单元的目标数据融合的结果进行修正,解决了问题规模扩大时计算量快速增长的问题。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对目标的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目标识别算法 交互式 信息源数据 数据融合系统 多传感器数据 处理中心 实时信息 充分利用 融合算法 时域融合 目标数据 仿真结果 基础 计算量 准确性 判别 单元 二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消除定位模糊的无源时差定位算法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玲 李少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消除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存在的定位模糊是一直倍受关注的问题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 ,4变量算法虽可以消除定位模糊但其定位精度不高 ,不适合工程应用 .以传统时差定位方法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多个子系统融合的定位算法 .由于该... 消除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存在的定位模糊是一直倍受关注的问题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 ,4变量算法虽可以消除定位模糊但其定位精度不高 ,不适合工程应用 .以传统时差定位方法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多个子系统融合的定位算法 .由于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观测站提供的冗余测量信息 ,所以其定位精度高于4变量算法 ,而且还可以消除定位模糊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精度 模糊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融合的雷达辐射源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俞志富 吕久明 罗景青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7,共4页
雷达辐射源识别是雷达对抗信号处理中关键环节,也是电子目标识别的重要前提。介绍了Dempster组合规则和加权M-距离法、灰关联分析法等时间融合的雷达辐射源自动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单传感器时间融合算法,研究了单传感器在不... 雷达辐射源识别是雷达对抗信号处理中关键环节,也是电子目标识别的重要前提。介绍了Dempster组合规则和加权M-距离法、灰关联分析法等时间融合的雷达辐射源自动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单传感器时间融合算法,研究了单传感器在不同时间测量周期的证据综合过程,并给出仿真试验结果。随着噪声的增大,传感器单次时间融合的正确识别率下降很快,而采用基于D-S证据理论的单传感器时间融合方法却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该算法大大降低了错误识别率。因此提出的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融合 组合规则 自动识别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提升机健康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国栋 祁瑞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0,共3页
以LabVIEW软件为平台,设计了一种矿井提升机健康诊断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多个通道的连续数据,实现了对矿井提升机的实时在线监测;运用LabVIEW强大的信号采集和信号分析功能,并结合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了对矿井提升机信号的时域分... 以LabVIEW软件为平台,设计了一种矿井提升机健康诊断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多个通道的连续数据,实现了对矿井提升机的实时在线监测;运用LabVIEW强大的信号采集和信号分析功能,并结合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了对矿井提升机信号的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为矿井提升机的健康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提升机 健康诊断 信息融合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频域特征融合的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文浩 时云龙 +1 位作者 胡少东 娄迎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81,共7页
为充分利用含噪语音特征来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性能,提出一种融合时频域特征的语音增强方法。以含噪语音的波形和纯净语音的对数功率谱分别作为训练特征和训练目标,获取含噪语音时域特征到纯净语音频域特征的映射关系。将含噪语... 为充分利用含噪语音特征来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性能,提出一种融合时频域特征的语音增强方法。以含噪语音的波形和纯净语音的对数功率谱分别作为训练特征和训练目标,获取含噪语音时域特征到纯净语音频域特征的映射关系。将含噪语音的波形和对数功率谱共同作为训练特征,构建融合含噪语音时域和频域特征的深度神经网络实现语音增强。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频域特征的语音增强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明显提升增强语音的质量和可懂度,具有更好的语音增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深度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时域特征 频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铁两用斜拉桥健康监测数据的时域峰值统计及频域融合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洲 蒲黔辉 +1 位作者 岳青 张同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3,共9页
为实现基于健康监测数据的桥梁运营安全性评定,针对大型公铁两用斜拉桥健康监测信号的数据量大、干扰强、频谱复杂、信噪比低等特点,基于沪通铁路长江大桥的健康监测数据,建立监测数据质量状况评定的3项指标(信噪比,单测点异常数据占比... 为实现基于健康监测数据的桥梁运营安全性评定,针对大型公铁两用斜拉桥健康监测信号的数据量大、干扰强、频谱复杂、信噪比低等特点,基于沪通铁路长江大桥的健康监测数据,建立监测数据质量状况评定的3项指标(信噪比,单测点异常数据占比和总测点异常数据占比)及其5个评判等级的区间评判体系,并据此进行监测数据降噪去异常值的初步处理;基于30~300s的时域分段及监测值峰值即时替代措施,给出健康监测数据时域分段峰值的提取方法及其均值和方差的统计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方法推导出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监测数据频域融合公式,以提高频域数据的可靠性及精度,获取有效开展桥梁运营安全性评判的评估参数。以监测到的某大型桥梁的振动加速度数据为例,采用给出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的去噪处理、时域峰值提取及统计、频域融合处理,验证了方法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斜拉桥 安全性评定 健康监测 数据处理 时域统计 时频域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矿用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玉振 吉兴全 +2 位作者 于永进 梁永亮 樊淑娴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82,共8页
现有矿用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大多侧重评估模型及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各评估指标时域和空域的关联性分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矿用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方法。针对矿用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中数据信息的随机性、模糊性等... 现有矿用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大多侧重评估模型及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各评估指标时域和空域的关联性分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信息融合的矿用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方法。针对矿用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中数据信息的随机性、模糊性等特点,建立多层次状态评估体系;引入关联规则和变权重理论,确定评估模型中因素层的变权重系数,构建因素层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并计算其原始基本概率赋值;基于D-S证据理论对评估模型中各因素及各周期的基本概率赋值进行融合,首先将因素层评估得到的各因素基本概率赋值与其权重系数进行时域信息融合,然后对其时域融合信息进行空域融合,最后结合信度准则判断矿用变压器绝缘状态。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矿用变压器绝缘状态进行准确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变压器 绝缘状态评估 关联规则 变权重系数 时域信息融合 空域融合 基本概率赋值 D-S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和肌电信息融合的手势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金柱 董梦超 杨扬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3,共7页
针对人机交互技术对手势识别的可识别种类和识别正确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和肌电信号(EMG)时域特征融合及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的手势识别方法。利用视觉传感器和智能臂环分别采集手势图像信息和肌电信号... 针对人机交互技术对手势识别的可识别种类和识别正确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和肌电信号(EMG)时域特征融合及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的手势识别方法。利用视觉传感器和智能臂环分别采集手势图像信息和肌电信号,预处理后提取对应的HOG特征和时域特征;采用串行融合的方式将2种特征进行特征级融合;以一对一方式构建组合式SVM多分类器完成手势识别模型的训练和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特征级串行融合的36类手势识别模型的总体正确率达到了96%,相较于融合前单一HOG特征和EMG时域特征分别有33%和16%的提升;相较于决策级融合有11%的正确率提升,且计算耗时仅0.274 ms,证明该方法能显著减少特征数据量,有效提高多种类手势识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方向梯度直方图 肌电信号 时域特征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矢时域齿轮早期微弱故障特征增强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宏 章翔峰 张小栋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1168,1291,共9页
信噪比低和源信息的缺失是造成早期微弱故障难以准确判定的主要因素,针对以此问题,提出一种双矢时域变换(dual vector time-time domain transform,简称DVTD)的方法,用于完备和凸显齿轮早期微弱故障特征。方法借用全矢原理实现相互垂直... 信噪比低和源信息的缺失是造成早期微弱故障难以准确判定的主要因素,针对以此问题,提出一种双矢时域变换(dual vector time-time domain transform,简称DVTD)的方法,用于完备和凸显齿轮早期微弱故障特征。方法借用全矢原理实现相互垂直的双通道振动信号的融合,保证双矢信号源信息的完整。在此基础上,结合双时域变换理论,提取二维时间序列的主对角元素用以构建完整的、故障特征增强的时域振动信号。以风电机组齿轮箱为实验对象,提取表征信号波动强度的小尺度指数作为状态特征,验证了双矢时域变换的微弱故障特征增强特性及其在齿轮早期微弱故障识别中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微弱故障 双矢时域变换 信息融合 特征增强 小尺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石英表面划痕附近电磁场分布模拟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毅 许乔 +2 位作者 柴立群 陈宁 朱湘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亚表面缺陷是造成固体激光器光学器件损伤阈值过低的重要原因,而表面划痕是缺陷中重要的 一种。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模拟了熔石英表面圆柱形、三角形划痕对激光电磁场的调制作用,绘出 了2维电磁场强度分布图,计算出划痕... 亚表面缺陷是造成固体激光器光学器件损伤阈值过低的重要原因,而表面划痕是缺陷中重要的 一种。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模拟了熔石英表面圆柱形、三角形划痕对激光电磁场的调制作用,绘出 了2维电磁场强度分布图,计算出划痕尺寸不同时电磁场的最大强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尺寸为二倍波长的 划痕可以获得最大的电磁场强度,此时容易导致自聚焦;亚波长级和足够大尺寸的划痕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一 定尺寸的划痕,深度越大,最大场强也越大,但当划痕过深时最大场强反而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损伤 亚表面缺陷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电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