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森林不同菌根类型乔木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及根系水力性状差异
1
作者 王炳超 许黎明 +2 位作者 罗龙德 李旗霞 蒋国凤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6-1059,共14页
为解释喀斯特森林乔木根际土壤共生菌根真菌及其关联类群,探究不同菌根类型乔木根系的抗旱性,该文主要通过PacBio三代测序和测定压力-容积曲线的方法,对广西河池市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个树种的根系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 为解释喀斯特森林乔木根际土壤共生菌根真菌及其关联类群,探究不同菌根类型乔木根系的抗旱性,该文主要通过PacBio三代测序和测定压力-容积曲线的方法,对广西河池市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个树种的根系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85个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并聚类得到8 028个真菌OTUs,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70.76%)、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13.17%)和未分类真菌为主(unclassified fungi,相对丰度10.41%)。(2)喀斯特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主要受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 EMF)和病原菌(pathogen)相对丰度的影响,其中AMF相对丰度显著高于EMF(1.691%>0.698%,P<0.01),并且共生菌根真菌与其他真菌类群相对丰度均无显著相关性。(3)选取AMF、EMF占比较高的典型树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AM植物类群根系的饱和渗透势(Ψ_(sft))、膨压丧失点水势(Ψ_(tlp))和膨压丧失点相对含水量(RWC_(tlp))均显著低于EM植物类群(P<0.05)。综上,喀斯特森林乔木根际土壤中的AMF优势程度高于EMF;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其他重要的组成菌群对共生菌根真菌没有造成直接影响;表明喀斯特森林中AM植物根系的抗旱性比EM植物根系更强。该研究有助于后续菌根真菌的分离和鉴定,为石漠化治理的树种选择和菌根生物技术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根际土壤真菌 多样性 共生菌根 PacBio三代测序 水力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托木尔峰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2
作者 王颖 李明源 +1 位作者 麦日艳古·亚生 王继莲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4,共12页
为探究新疆托木尔峰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差异,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该保护区内野党参、早熟禾、老鹳草、紫花苜蓿4种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并分析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理化特性与真菌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 为探究新疆托木尔峰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差异,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该保护区内野党参、早熟禾、老鹳草、紫花苜蓿4种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并分析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理化特性与真菌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野党参根际土壤真菌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老鹳草(P<0.05),但与早熟禾差异不显著。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结果表明,早熟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老鹳草、紫花苜蓿的差异性相对较小,而早熟禾、老鹳草、紫花苜蓿三者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野党参的差异性相对较大。4种植物根际土壤的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担子菌门和壶菌门,而被孢霉目、肉座菌目是其优势菌目,但它们在不同植物中的相对丰度不尽相同。从营养类型看,4种植物根际土壤真菌优势营养模式均以腐生营养型为主,其相对丰度占32.1%~52.5%,第二优势营养型在野党参和老鹳草根际土壤中分别是共生营养型(9.3%)和病理腐生过渡型(4.1%),在早熟禾和紫花苜蓿中是病理营养型(8.3%和15.8%)。从功能类群看,未定义腐生真菌是4种植物的最优势功能菌群,其相对丰度占28.6%~44.2%,而其他功能群在不同植物中的占比各不相同。由此可见,托木尔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不同植物物种间有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山地植物的环境适应策略和该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木尔峰 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壤真菌 功能类群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兴矿区原生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馨月 隋永超 +4 位作者 王琼 杨越晴 李金波 李昶仪 许立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03-3112,共10页
为了解德兴废石堆场原生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分析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矿区的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太平莓(Rubus pacificus)和芒草(Misc... 为了解德兴废石堆场原生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分析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矿区的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太平莓(Rubus pacificus)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原生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4种植物根际土壤的优势真菌属于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主成分分析显示,4种原生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指示属主要有金星蕨的红菇属,紫金牛的古根菌属和毛舌菌属,芒草的棉革菌属和色孢菌属。芒草的根际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铅Pb和速效磷是影响根际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共生营养型真菌是金星蕨和太平莓根际土壤中的优势功能菌群。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德兴铜矿原生植物根际真菌生态功能,为废石堆场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及筛选修复菌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 矿区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膜处理下藠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正强 张政兵 +4 位作者 李清昊 李耀明 杨平 杨艺帅 谭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覆膜措施对藠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生态功能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地膜的使用与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在藠头收获期采集覆盖普通透明地膜、蓝色地膜以及不覆膜处理下的藠头根际土壤,... 【目的】探讨不同覆膜措施对藠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生态功能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地膜的使用与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在藠头收获期采集覆盖普通透明地膜、蓝色地膜以及不覆膜处理下的藠头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FUNGuild数据库、分子生态网络等分析方法对各处理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覆膜处理降低了真菌群落多样性,但在蓝色地膜处理下富集了相对丰度更高的腐质霉属(Humicola)、篮状菌属(Talar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等有益真菌菌群;从真菌分子生态网络可以看出,地膜覆盖虽使网络变得简化,但真菌群落对外部环境的抵抗能力有所提高,其中蓝色地膜较普通地膜表现更为稳定;此外,对各处理的真菌群落进行功能预测后发现,腐生型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在蓝色地膜下占比更高,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结论】藠头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生态功能和物种间相互关系在不同覆膜处理下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蓝色地膜处理下的真菌群落更有利于藠头的生长发育,但同时也应考虑覆膜措施引起病原型功能菌群的增加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藠头 地膜 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壤真菌 分子生态网络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香患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
5
作者 胡子贤 许慧 +3 位作者 邓鹏飞 王佳琪 杜子滔 徐小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4-2265,共12页
根腐病是影响结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探明结香根腐病的发病机制,筛选潜在病原菌,研发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以安徽省潜山市根腐病高发的结香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MiSeq),分析和比较了结香健康植株... 根腐病是影响结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探明结香根腐病的发病机制,筛选潜在病原菌,研发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以安徽省潜山市根腐病高发的结香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MiSeq),分析和比较了结香健康植株和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分别较健康植株显著降低13.74%和45.83%,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没有显著变化,但真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健康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相比,患病植株根际土壤黏细菌属(Byssovorax)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真菌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和蜡壳耳目(Sebacinales)未定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患病植株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综上,结香在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富度下降,真菌群落多样性升高,初步确定黏细菌属菌、葡萄座腔菌属菌和蜡壳耳目未定属菌可能是引起结香患根腐病的病原菌,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结香致病菌的分离和培养提供了候选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香 根腐病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细菌 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崔纪超 武小霞 +5 位作者 林怡 钟玉扬 余金姜 王义祥 中奕 黄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86-2095,共10页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分布规律,旨在探讨根际细菌和真菌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提取龙薯24、普薯32和福宁紫3号3个甘薯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测序,分...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分布规律,旨在探讨根际细菌和真菌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提取龙薯24、普薯32和福宁紫3号3个甘薯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3个品种土壤样品中共获得细菌OTUs 2978个,真菌OTUs 686个。物种分类显示细菌种类隶属于33门91纲222目364科630属1248种,真菌隶属于13门30纲61目108科163属213种,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真菌。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均存在一定差异,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为:福宁紫3号>普薯32>龙薯24,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为普薯32>龙薯24>福宁紫3号。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ect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4个菌门相对丰度均大于10%,丰度之和达79.38%~82.21%,是绝对优势菌门。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comycota)在龙薯24、普薯32和福宁紫3号样品中相对丰度分别高达81.4%、57.03%和72.24%,是最绝对优势菌门。【结论】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存在一定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ect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4个菌门是细菌绝对优势菌门,子囊菌门(Asccomycota)是真菌绝对优势菌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真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付亚娟 张江丽 侯晓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259,共7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花杓兰根际土壤获得63 780条Clean tags,非根际土壤获得48 094条Clean tags。基于≥97%的相似度水平,通过聚类共获得1 223个OTUs,根...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花杓兰根际土壤获得63 780条Clean tags,非根际土壤获得48 094条Clean tags。基于≥97%的相似度水平,通过聚类共获得1 223个OTUs,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OTUs数量分别为1 004和945,二者共有726个OTUs。Chao1和Shannon指数揭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在丰富度和多样性上均高于其非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在门、纲、目、科和属分类水平上丰度显著增加的根际土壤真菌类群分别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和鸡油菌目(Cantharellales)、小菇科(Mycen-aceae)和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小菇属(Mycena)和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首次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对大花杓兰的保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杓兰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真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苯嘧啶醇施用对草坪斑枯病致病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爽 张宁 +1 位作者 刘东阳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0-595,共6页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杀菌剂氯苯嘧啶醇施用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夏季草坪斑枯病病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影响。[方法]根据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的种内相对保守和种间差异比较明显的特点,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杀菌剂氯苯嘧啶醇施用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夏季草坪斑枯病病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影响。[方法]根据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的种内相对保守和种间差异比较明显的特点,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氯苯嘧啶醇喷施后草地早熟禾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对照和氯苯嘧啶醇喷施处理的根际土壤分别产生4 851 438和3 037 924条Illumina双末端测序序列,经质量控制与序列比对后分别产生28 219和21 288个代表操作分类单位(OTU)。与对照相比,氯苯嘧啶醇施用后草地早熟禾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真菌(Ascomycota)比例减少了18%,而担子菌门真菌(Basidiomycota)增加了32%,壶菌门类真菌(Chytr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真菌(Glomeromycota)相对比例无显著变化;草地早熟禾根际土壤中真菌在科的分类单位上减少7个,在属的水平上减少152个,在种的水平上减少200个真菌种(类)。[结论]氯苯嘧啶醇喷施后不仅对草地早熟禾根际土壤中夏季草坪斑枯病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草地早熟禾根际土壤中疱霉属(Phoma)、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瓶霉属(Phialophora)土壤优势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嘧啶醇 草坪斑枯病 草坪根际土壤 ILLUMINA GAIIx 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涛 马楠 +3 位作者 金吉芬 彭志军 李兴忠 汪得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879,共11页
为探讨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根际土壤和组织内生真菌菌群的组成及其生态功能,该研究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成熟黑老虎(根、茎、叶)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12个样品中共获得2... 为探讨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根际土壤和组织内生真菌菌群的组成及其生态功能,该研究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成熟黑老虎(根、茎、叶)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12个样品中共获得2241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涉及10门、41纲、95目、212科、367属,内生真菌(根、茎、叶)和根际土壤真菌OTU数分别为386、536、258、1435个,其中共有的OTU为18个。在门水平上,黑老虎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群落均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其中子囊菌门在叶和茎中占比分别高达96.99%和95.37%;在属水平上,黑老虎根际土壤真菌中腐生真菌被孢霉属占比较高(为13.5%),叶和茎等生长旺盛的组织中子囊菌门未分类属和痂囊腔菌属占比较高。(2)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黑老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内生真菌,茎中内生真菌丰度显著高于根和叶,而根、茎和叶组织间内生真菌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CoA分析结果显示,叶和茎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更高。(3)利用FUNGuild数据库进行的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黑老虎根际土壤真菌和内生真菌含有大量的未分类菌群;功能已分类菌群中,病理寄生型功能群在生长旺盛的组织中占比较高。该研究结果为黑老虎优异功能菌的筛选和发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高通量测序 ITS 内生真菌 根际土壤真菌 多样性 FUNGui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根腐病黄连根际土壤真菌组成与根部可培养真菌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伍晓丽 李隆云 +2 位作者 王钰 刘飞 陈大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09-2518,共10页
【目的】揭示黄连根腐病与根部可培养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的关系。【方法】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并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其根部真菌。【结果】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种属没有显著性... 【目的】揭示黄连根腐病与根部可培养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的关系。【方法】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并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其根部真菌。【结果】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种属没有显著性差异。健株根和病株根中分离出的真菌组成有明显差别:病株根中优势种是Phoma herbarum;优势属是Phoma sp.、Ilyonectria sp.。健株根中优势种是DSE真菌Cadophora orchidicola;优势属是Cadophora sp.。黄连根部可培养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种水平上病株均比健株高,属水平上健株比病株高。【结论】土壤中真菌数量及组成对根腐病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Ilyonectria sp.可能包含病原真菌。根部真菌属水平多样性的降低可能与根腐病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根部可培养真菌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壤真菌组成 DSE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药用植物两面针根际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淼 陈裕凤 +2 位作者 陈龙 黄飘玲 韦露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7-179,共13页
为了解不同地区两面针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差异,以6个不同地区两面针植物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真菌ITS1-2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对比分析两面针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差异,并结合冗余分析探讨了环境因素对真菌菌群的... 为了解不同地区两面针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差异,以6个不同地区两面针植物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真菌ITS1-2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对比分析两面针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差异,并结合冗余分析探讨了环境因素对真菌菌群的影响。研究表明,6个土壤样品真菌种群多样性丰富,但种群结构和物种丰富存在明显差异。子囊菌门(Ascomycota)、未分类菌门(unclassified)、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为共有菌门。各样品的优势菌群构成不尽相同,但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优势比较明显。真菌种群多样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B3>A3>A2>B2>B1>A1。土壤酸碱度(PH)、有机质含量(ORM)、土壤粘粒(CP)、土壤砂粒(SP)、土壤粉(砂)粒(SSG)等环境因子均对样品的真菌菌群组成和物种丰度有影响,但对各样品的影响程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根际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 种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样地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茜 宋娟 +3 位作者 李冬萍 陈廷速 覃晓娟 车江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51-2157,共7页
【目的】分析健康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和患病生姜样地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组成,为利用微生态调控手段进行姜瘟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桂林、柳州和百色三地姜田的健康和... 【目的】分析健康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和患病生姜样地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组成,为利用微生态调控手段进行姜瘟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桂林、柳州和百色三地姜田的健康和患病生姜根际土壤样品10个(健康生姜土壤样品为KJJ2_S、BMJ1_S、LCJ1_S、FGJ_S和NGJ_S,患病生姜土壤样品为KJB2_S、BMB1_S、LCB1_S、FGB_S和NGB_S),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AM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合冗余分析(RDA)明确AM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97%相似度水平下,所有患病生姜土壤样品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和Chao 1指数均高于健康生姜土壤样品;健康生姜土壤样品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患病生姜土壤样品,即健康生姜土壤样品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患病生姜土壤样品。在群落组成方面,在属分类水平上,312个OTUs被分为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球囊霉纲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c_Glomeromycetes)和其他类别。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P含量对AM真菌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全N、有机质、Mg含量和pH对AM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不显著(P>0.05);Heatmap图分析结果表明,Paraglomus与有效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健康生姜样地和患病生姜样地土壤的AM真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患姜瘟病生姜根际土壤AM真菌的OTUs数和丰度均高于健康生姜根际土壤,但其多样性低于健康生姜根际土壤;不同采样点生姜根际土壤AM真菌的优势种属存在差异,其多样性、丰度及群落组成结构主要受有效P含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根际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对杉木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共生格局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丽艳 李虹茹 +3 位作者 黄文超 刘春江 吴巧花 罗坤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162,共12页
【目的】杉木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广的用材树种,阐明杉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对通过密度调控科学间伐抚育经营杉木人工林有指导意义。【方法】为明确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杉木林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评估不同密... 【目的】杉木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广的用材树种,阐明杉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对通过密度调控科学间伐抚育经营杉木人工林有指导意义。【方法】为明确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杉木林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基于高通量测序,评估不同密度杉木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和共生模式。【结果】从1 950、2 250、2 700、3 300株/hm~2密度杉木林根际土壤中共得到163个AMF-OTUs,分属于1门1纲5目6科8属,28个种。α多样性指数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Chao1、Shannon指数随着杉木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但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明显。β多样性指数表明,不同密度杉木间AMF群落组成差异明显。Bray-Curtis相异性分析显示,20个AMF群落样本被聚为2个组,与高密度和中低密度对应。共线性网络分析揭示了AMF真菌组成的非随机模式。Glomus-MO-G23-VTX00222、Glomus-viscosum-VTX00063、Glomus-Glo7-VTX00214被确定为共生网络中的关键分子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AN、铵态氮(NH_(4)^(+)-N)共同影响AMF群落结构。【结论】杉木林分密度显著影响根际土壤AMF群落结构。碱解氮和铵态氮是影响AMF特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在共线性网络中铵态氮NH_4~+-N和碱解氮AN网络中心系数为0.943 4。在林分密度变化过程中,林下植被辛普森指数与根际土壤AMF群落多样性辛普森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94)。土壤理化性质和分类群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影响杉木林地AMF真菌群落结构。林分密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后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又会影响地上植被,最终土壤群落与地上植被协同响应密度变化。这一结果为AMF介导植物地上地下协同作用的生态网络构建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密度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丛枝菌根群落 多样性 共线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不同地区柠条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春林 徐军 +1 位作者 赵雷增 王瑞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4,共8页
柠条是内蒙古荒漠区改良生态环境的重要植物资源,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为探究不同地区柠条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以巴彦淖尔(BS)、赤峰(CS)、乌兰察布(LS)三个地区9个取样点的柠条根际土壤为研... 柠条是内蒙古荒漠区改良生态环境的重要植物资源,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为探究不同地区柠条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以巴彦淖尔(BS)、赤峰(CS)、乌兰察布(LS)三个地区9个取样点的柠条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真菌ITS区的通用引物建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三个地区柠条根际土壤真菌共获得1 589个OTUs,隶属于9门、31纲、 81目、186科、326属,其中主要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 42.66%~93.81%)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4.69%~50.85%),优势菌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和未分类菌属(unclassified_f_Didymellaceae);不同样本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不同,三个地区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为LS>BS>CS。(2)冗余分析(RDA)和Spearman分析发现,有效氮(AN)、速效磷(AP)与柠条根际土壤真菌组成和多样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柠条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地区的群落结构组成具有更多的相似性,乌兰察布地区普遍具有较高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土壤中AN和AP是影响柠条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柠条生态恢复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和机制,为柠条绿色生态发展和挖掘利用柠条根际环境微生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根际土壤真菌 ITS区高通量测序 土壤环境因子 真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林区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诗慧 常顺利 +1 位作者 李鑫 张毓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天山林区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结构了解甚少。为了解天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真菌的群落动态及优势菌属,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天山林区根际土与非根际...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天山林区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结构了解甚少。为了解天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真菌的群落动态及优势菌属,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天山林区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对有效序列进行OTU聚类(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后共得到14121个OTUs,经注释划分为7个门、33个纲、109个目、255个科、444个属、677个种;(2)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囊菌门(Basidiomycota)是天山植物的优势菌门,灌丛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有帚枝霉属(Sarocladium)、鬼笔属(Lysurus)、Microidium;云杉林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属有镰刀属(Fusarium)、赤霉属(Gibberella)、丝盖伞属(Inocybe);(3)灌丛与云杉林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富度有显著差异,灌丛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更高,云杉林中阴坡的土壤真菌丰富度较高而阳坡和林窗较低;(4)丝盖伞属(Inocybe)、被孢霉属(Mortierella)、赤霉属(Gibberella)、镰刀属(Fusarium)与云杉的生长可能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推测,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较低可能是导致云杉幼苗成活率低等更新障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 云杉森林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鑫媛 赵红玲 +4 位作者 白茹玥 李哲 魏金月 赵蓝青青 赵春颖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2-821,共10页
【目的】分析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为探索北苍术根腐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苍术根腐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 【目的】分析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为探索北苍术根腐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苍术根腐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较健康植株总量和多样性显著降低。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真菌菌群在门水平的丰度相对健康土壤增高的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的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在目水平增多的是肉座菌目(Hypocreales)、假球壳目(Pleosporales)、小丛壳目(Glomerellales)等,减少的是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等;在属水平上增多的是镰刀菌属(Fusarium),赤霉属(Gibberella)等,减少的是被孢霉属(Mortierella)、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毛壳属(Cheatomium)及木霉属(Trichoderma)等。统计学分析表明,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pH显著低于健康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显著增高。且不同处理的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酶活性检测显示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及土壤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结论】常见生防菌毛壳属(Cheatomium)在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较少,Schizotheciumj菌在健康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丰度更高。致病菌镰刀菌(Fusarium)在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多。北苍术根腐病的成因可能与其根际真菌丰度降低、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显著变化有关,但差异菌群的功能多样性及与北苍术植株根腐病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尚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真菌 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根腐病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娅琳 吴峰婧琳 +5 位作者 陈健鑫 武自强 刘丽 张东华 马焕成 伍建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26-2436,共11页
【目的】探究德宏州油茶根腐病不同发病程度根系内以及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差异性。【方法】分别采用染色法和湿筛沉淀法测定油茶根系AMF定殖率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油茶根系及根际土壤AMF多样... 【目的】探究德宏州油茶根腐病不同发病程度根系内以及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和差异性。【方法】分别采用染色法和湿筛沉淀法测定油茶根系AMF定殖率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油茶根系及根际土壤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发病程度的加重,AMF的定殖率和孢子密度逐级递减,呈负相关。基于高通量结果在油茶根系以及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203个AMF⁃OTUs,分属于1门1纲4目7科5属(属水平将未定名和未分类的AMF归入“Oth⁃ers”)。在属分类阶层上,不同病害等级的油茶根系以及根际土壤的AMF种类和分布不同。根系内:发病程度较轻的油茶较发病程度严重的油茶,OTUs、Ace指数、Chao指数更高,且随病害的加重Shannon指数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HR0>DR1>DR2>DR3>DR4)。根际土壤内:随病害程度的加重,OTUs逐级递减(HS0>DS1>DS2>DS3>DS4),发病程度较轻的油茶较发病程度严重的油茶,Ace指数、Chao指数更高,Shannon指数无明显变化。PCA分析表明不同病害等级的油茶AMF群落结构会发生改变,患病后群落结构趋于相似,与健康油茶有明显差异。AMF均匀度、孢子密度和定殖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相关性,但土壤理化性质不影响AMF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结论】初步探明了患病后油茶根系和根际土壤中AMF群落的变化特征:患病的油茶根系内AMF的定殖率和多样性降低,根际土壤内AMF孢子密度下降,同时根系及根际土壤中AMF群落结构都发生了改变,本研究为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AMF菌剂防治油茶病害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根腐病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差异性 根际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汤玉洁 刘俊萍 +2 位作者 储国林 刘帅 彭方仁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22-633,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主要生态功能,分析土壤因子对其影响。【方法】以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波尼(Pawnee)、马罕(Mahan)、金华(Jinhua)3个品种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 【目的】探究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主要生态功能,分析土壤因子对其影响。【方法】以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波尼(Pawnee)、马罕(Mahan)、金华(Jinhua)3个品种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土壤环境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金华根际土壤真菌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波尼、马罕。与金华相比,波尼和马罕的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结构相似度更高。薄壳山核桃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被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组成;在科水平上以盘菌科(Pezizaceae)和革菌科(Thelephoraceae)为主要优势菌群;属水平上unclassified_f__Pyronemataceae(LDA=5.11、27.01%)、Delastria(LDA=5.44、61.01%)分别在波尼、金华的根际土壤中显著富集,而滑锈伞属(Hebeloma)(LDA=4.64、9.88%)、脆锈伞属(Naucoria)(LDA=4.45、5.67%)则在马罕的根际土壤显著富集(P<0.05)。pH值、铵态氮及有效磷是影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真菌的功能类型以腐生-共生营养型(42.90%)、共生营养型(38.16%)为主,其次为病理-共生营养型(12.52%)、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4.22%)、腐生营养型(3.17%)和病理营养型(0.57%)。【结论】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属水平上存在具有富集效应的标志菌群。根际土壤真菌在薄壳山核桃的养分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根际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分析根结线虫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丽芳 李艳琼 +5 位作者 蔡建 高秀 徐晴芳 刘威良 杨卫星 胡海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36-941,共6页
【目的】分析根结线虫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土壤性质测定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感染根结线虫马铃薯和健康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结果】从6个土壤样品中共获得3界12门34纲7... 【目的】分析根结线虫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土壤性质测定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感染根结线虫马铃薯和健康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结果】从6个土壤样品中共获得3界12门34纲77目171科332属526种的土壤真菌。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后,发现感染根结线虫马铃薯病株与健康马铃薯植株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土壤性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6个样品进行物种组成分析后,在门水平中,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Basidiomycota丰度较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丰度高,Ascomycota丰度低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在科水平中,病株根际土壤丰度较高的菌群有Nectriaceae和Trimorphomycetaceae;在属水平中,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丰度较高的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未知分类毛壳菌科属unclassified_f_Chaetomiaceae。【结论】感染根结线虫的马铃薯与健康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在门、科和属水平上均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根结线虫的发生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马铃薯根际土壤 土壤性质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内生真菌及根际土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明健 陈晓芳 +2 位作者 成忠均 任秀秀 张翔宇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13-20,共8页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湘黔桂三地野生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内生真菌、根际土真菌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获得真菌ASVs共3188条,经聚类涉11门33纲85目166科320属375种真菌,真菌类别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湘黔桂三地野生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内生真菌、根际土真菌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获得真菌ASVs共3188条,经聚类涉11门33纲85目166科320属375种真菌,真菌类别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上,根际土真菌贵州样品优势属为Cladophialophora、外瓶柄霉属(Exophiala)等,湖南为Archaeorhizomyces、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广西为镰刀属(Fusarium)、Saitozyma等;内生真菌贵州优势属为外瓶柄霉属、粉褶菌属(Entoloma)等,湖南为地星属(Geastrum)、被孢霉属等,广西为镰刀属、Saitozyma等。α多样性分析显示,湘黔桂三地多花黄精药用部位块茎内生真菌、根际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有较大差异;PCoA及UPGMA聚类结果显示,三地间的真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PICRUSt 2分析预测表明,内生真菌及根际土真菌参与多条代谢途径及黄精多糖等活性物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内生真菌 根际土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