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stress in soils under different saturation condi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浩峰 谢康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37-2142,共6页
BISHOP’s effective stress or two state stress variables are unsatisfactory for unsaturated soils where one of fluid phases is discontinuous, so new expressions of effective stress should be founded. The approach for ... BISHOP’s effective stress or two state stress variables are unsatisfactory for unsaturated soils where one of fluid phases is discontinuous, so new expressions of effective stress should be founded. The approach for derivation wa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quilibrium of forces (i.e., the stress-sharing principle), and it was firstly validated by demonstrating TERZAGHI’s principle of effective stress. And then, the derivations were sub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ore air states: 1) air bubbles were spherical and suspended in pore water; 2) air bubbles were bound on soil skeleton; 3) air bubbles held almost the single section of pore; 4) air phase was continuous. The different formulae of effective stress were presented.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 1) For nearly-saturated soils, the "real" effective stress would be a little smaller than TERZAGHI’s effective stress; 2) For soils in which air phase is discontinuous in the form of bubbles, a new concept of pore air elastic pressur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total stress can be constituted by effective stress,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pore air elastic pressure; 3) For soils in which air phase is continuous, effective stress is equal to the value of the total stress plus suction; 4) S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effect caused by additional pressure, and the other is the contract action by the "sk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aturated soils effective stress SUCTION surface tension occluded gas SATU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成层土稳态渗流问题的解析计算
2
作者 陈佩佩 乔栋 吴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8,共11页
广泛存在的成层土非饱和稳态渗流的解析计算研究相对薄弱。基于达西渗流定律和土层界面的连续性条件,构建了描述非饱和成层土稳态渗流过程的数学模型。使用分离变量技术和数学归纳思想,获得了成层土同一剖面的基质吸力、有效饱和度与吸... 广泛存在的成层土非饱和稳态渗流的解析计算研究相对薄弱。基于达西渗流定律和土层界面的连续性条件,构建了描述非饱和成层土稳态渗流过程的数学模型。使用分离变量技术和数学归纳思想,获得了成层土同一剖面的基质吸力、有效饱和度与吸应力沿高程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基于COMSOL数值分析平台对解析算法进行了验证计算,从而实现了非饱和成层土稳态渗流过程的解析求解。而后,探讨了土层界面的存在对渗流过程的影响并开展了参数敏感度分析。分析表明:(1)相同入渗条件下相同高程处砂土的基质吸力最大,黏土最小;地表渗流速率的不同对粉土层有效饱和度分布影响最大,砂土最小。(2)黏土层中吸应力近乎线性增长,砂土的吸应力则沿高程先增大后减小;土层界面的存在会影响基质吸力沿高程的增长速率,可使有效饱和度和吸应力沿高程分布发生突变。(3)Gardner模型参数α值越小,相同高程处基质吸力值越大,饱和土渗透系数(ks值)越小,基质吸力增长速率越慢;α与k_(s)取值越小,有效饱和度降低速率越慢;α取值越小或ks取值越大,地表处的吸应力值越大。研究成果可为诸如边坡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成层土 稳态渗流 基质吸力 有效饱和度 吸应力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力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8
3
作者 赵成刚 李舰 +2 位作者 刘艳 蔡国庆 ASREAZAD Saman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25-1831,共7页
近些年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非常活跃,但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概念混淆。针对非饱和土力学的几个基本问题:非饱和土状态变量的选择、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变量的选择、吸力概念的界定和轴平移技术的局限性、非饱和土的结构... 近些年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非常活跃,但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概念混淆。针对非饱和土力学的几个基本问题:非饱和土状态变量的选择、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变量的选择、吸力概念的界定和轴平移技术的局限性、非饱和土的结构的表征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非饱和土状态变量和有效应力的选择对于非饱和土力学的理论和相应本构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首先深入讨论了这一问题,概括论述了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的演变并深入探讨了目前各种形式有效应力的优缺点。其次,指出由于受负压孔隙水气化(液-气相变化)的影响,在实际场地中大于某一界限值的基质吸力是不存在的;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轴平移试验技术却掩盖了这一情况,而基于此所建立的非饱和土强度和变形理论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再次,指出非饱和土的结构除了包括组构和颗粒之间作用力的综合效应外,还建议增加孔隙水和孔隙气的分布以及各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最后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其目的是希望国内同行在今后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加以关注,并建立正确的认识,促进非饱和土力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吸力 非饱和土有效应力 轴平移技术的局限性 非饱和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力学有效应力及其作用的讨论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成刚 刘真真 +2 位作者 李舰 刘艳 蔡国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6-361,共6页
讨论了饱和土有效应力的作用及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土力学预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的几种情况.从土的各相平衡方程出发推导得到了非饱和土的总应力和各相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非饱和土的平均骨架应力的表达式,并定义该式为非饱和土的... 讨论了饱和土有效应力的作用及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土力学预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的几种情况.从土的各相平衡方程出发推导得到了非饱和土的总应力和各相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非饱和土的平均骨架应力的表达式,并定义该式为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该表达式与变形功推导得到的有效应力公式是一致的.文中还就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原理的作用 饱和土 非饱和土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应力原理解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路德春 杜修力 许成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6-151,共6页
分析了关于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一些错误理解,基于土颗粒-水相互作用分析,给出了土体中有效应力的物理含义,是单位截面的土体中土颗粒骨架所传递的有效荷载,其大小等于总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差。利用土体的力平衡方程,一方面证明了Terza... 分析了关于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一些错误理解,基于土颗粒-水相互作用分析,给出了土体中有效应力的物理含义,是单位截面的土体中土颗粒骨架所传递的有效荷载,其大小等于总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差。利用土体的力平衡方程,一方面证明了Terzaghi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并分析了该原理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证明了Bishop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解释了参量χ的物理含义,将二原理统一在一个力学框架下,从理论上说明了Terzaghi有效应力原理是Bishop有效应力原理在有效饱和度χ=1时的特例,并分析了Bishop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适用范围。研究表明,从荷载条件和土性条件两个角度分析有效应力原理,清晰地解释了有效应力的物理概念,并且提出孔隙水压力影响土体力学特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原理 饱和土 非饱和土 有效应力 孔隙水压力 土-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吸力及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探讨 被引量:85
6
作者 汤连生 王思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3-88,共6页
提出并阐述了湿吸力的概念,分析了非饱和土的孔隙水压力与由于表面张力而产生的土颗粒之间的湿吸力的定量关系及其根本区别,探讨了湿吸力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现有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存在的问题。基于湿吸力概念,分析... 提出并阐述了湿吸力的概念,分析了非饱和土的孔隙水压力与由于表面张力而产生的土颗粒之间的湿吸力的定量关系及其根本区别,探讨了湿吸力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现有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存在的问题。基于湿吸力概念,分析并给出了有效应力公式,建议了非饱和土的状态分类及有效应力原理。文中明确解释了Bishop有效应力公式中经验参数χ的物理意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和影响因素。最后,讨论了非饱和土状态分类原则及其力学分析方法,并指出:非饱和土变形理论的研究,首先应采用细观土力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毛细压力 基质吸力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中有效应力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曾立峰 邵龙潭 郭晓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27-144,共18页
Terzaghi于1922年提出的有效应力概念是土力学的基石性概念,其历史迄今已有百年。值此百年之际,有必要对有效应力的概念起源、物理意义、方程形式及其力学作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可知饱和土Terzaghi有效应力方程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非... Terzaghi于1922年提出的有效应力概念是土力学的基石性概念,其历史迄今已有百年。值此百年之际,有必要对有效应力的概念起源、物理意义、方程形式及其力学作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可知饱和土Terzaghi有效应力方程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非饱和土Bishop型有效应力方程的具体形式尚未统一。有效应力方程中应力变量的物理意义仍未形成共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存在于土骨架上的应力可以分为3类,第1类是由总应力引起的沿土骨架传递的应力,即有效应力;第2类是由孔隙流体压强引起的作用在土颗粒横截面上和土颗粒间接触面上的应力,它们不沿土骨架传递;第3类是由范德华引力、双电层斥力、收缩膜表面张力(对非饱和土而言)和胶结物作用引起的颗粒间局部应力,它们也不沿土骨架传递。因此,这3类应力对土体抗剪强度和体变的贡献应分别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 饱和土 非饱和土 中性应力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高饱和度非饱和土的本构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艳 韦昌富 +1 位作者 赵成刚 房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89-2194,共6页
高饱和度的非饱和土中由于气体处于封闭状态,其内部气压的变化必将对土体的行为产生影响。首先,对高饱和度非饱和土特性进行探讨和研究,随后,在已有非饱和土模型框架基础上,采用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一个适用于高饱和度条件下的非饱和... 高饱和度的非饱和土中由于气体处于封闭状态,其内部气压的变化必将对土体的行为产生影响。首先,对高饱和度非饱和土特性进行探讨和研究,随后,在已有非饱和土模型框架基础上,采用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一个适用于高饱和度条件下的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模型中引入气相耗散的影响,在硬化方程中考虑封闭气体压力改变的影响。最后,利用已有的试验结果来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前人模型进行对比,表明模型预测可以很好地预测土体的行为,尤其是在高饱和度条件下其结果比其他模型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饱和度 封闭气体 本构模型 非饱和土 广义有效应力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地区非饱和土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志全 陈贤挺 +1 位作者 姜彤 王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在改进的非饱和三轴仪上针对洛阳地区非饱和土开展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粘聚力趋势角相对内摩擦角有更高的变化率、更大的变化范围,似粘聚力和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而快速增长。全面地考虑土中力学因素及土体结构影响的强度、变形理论研... 在改进的非饱和三轴仪上针对洛阳地区非饱和土开展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粘聚力趋势角相对内摩擦角有更高的变化率、更大的变化范围,似粘聚力和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而快速增长。全面地考虑土中力学因素及土体结构影响的强度、变形理论研究是目前非饱和土土力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难点,对此用饱和度作控制变量建立了基于饱和度的非饱和土广义双变量强度理论,研究表明这一与以往理论建立思想有所不同的尝试对考虑土中力学因素、土体结构性的影响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饱和度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的修正SFG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艳 赵成刚 韦昌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8-1463,共6页
从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出发,对SFG模型进行了修正,将饱和度的影响引入到了模型当中,使得模型在不增加参数的同时可以反映更多的实验现象。首先简单介绍了SFG模型。然后以功的表达式推导得到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为基础给出了非饱和土的体... 从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出发,对SFG模型进行了修正,将饱和度的影响引入到了模型当中,使得模型在不增加参数的同时可以反映更多的实验现象。首先简单介绍了SFG模型。然后以功的表达式推导得到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为基础给出了非饱和土的体变方程,在饱和阶段该方程可以自动退化为饱和土的体变方程。结合土水特征曲线方程,推导得到了修正模型的加载湿陷屈服面方程,由此得到的屈服面方程不仅是吸力的函数,同时也是饱和度的函数。屈服面可以连续光滑地从饱和状态过渡到非饱和状态,并可以预测干燥时出现塑性变形的现象。此外它还可以反映SFG模型无法反映的现象,即考虑饱和度的影响,对于吸力相同饱和度不同的土样,给出的屈服应力将不同。最后利用已有试验数据对修正模型进行了验证,说明了修正模型与试验结果是相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SFG模型 饱和度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