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神经网络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
1
作者 谢丽霞 史镜琛 +2 位作者 杨宏宇 胡泽 成翔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0-791,共12页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因果图提取、因果图与非因果图解耦、后门路径调整策略和因果关联图生成过程,构建用于训练GNN模型的因果关联图。其次,使用与目标因果关联图在相同数据分布下的影子因果关联图构建影子GNN模型,模拟目标GNN模型的预测行为。最后,使用影子GNN模型的后验概率构建攻击数据集以训练攻击模型,根据目标GNN模型对目标节点的后验概率输出推断其是否属于目标GNN模型的训练数据。在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2种攻击模式下面对不同架构的GNN模型进行攻击时,攻击准确率最高为92.6%,性能指标优于基线攻击方法,可有效地实施成员推理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成员推理攻击 模型校准 因果推断 隐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果时空语义驱动的深度强化学习抽象建模方法
2
作者 田丽丽 杜德慧 +2 位作者 聂基辉 陈逸康 李荥达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37-3654,共18页
随着智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ntelligent cyber-physical system,ICPS)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感知、决策、规控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深度强化学习因其在处理复杂的动态环境方面的高效性,已被广泛用于ICPS的控制组件中.然而,由于运... 随着智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ntelligent cyber-physical system,ICPS)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感知、决策、规控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深度强化学习因其在处理复杂的动态环境方面的高效性,已被广泛用于ICPS的控制组件中.然而,由于运行环境的开放性和ICPS系统的复杂性,深度强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复杂多变的状态空间进行探索,这极易导致决策生成时效率低下和泛化性不足等问题.目前对于该问题的常见解决方法是将大规模的细粒度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抽象为小规模的粗粒度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从而简化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并提高求解效率.但这些方法尚未考虑如何保证原状态的时空语义信息、聚类抽象的系统空间和真实系统空间之间的语义一致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因果时空语义的深度强化学习抽象建模方法.首先,提出反映时间和空间价值变化分布的因果时空语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状态进行双阶段语义抽象以构建深度强化学习过程的抽象马尔可夫模型;其次,结合抽象优化技术对抽象模型进行调优,以减少抽象状态与相应具体状态之间的语义误差;最后,结合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交叉路口会车等案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使用验证器PRISM对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抽象建模技术在模型的抽象表达能力、准确性及语义等价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抽象建模 因果时空语义 智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CPS)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因溯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
3
作者 吴江 陶成煦 +1 位作者 欧桂燕 丁杨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932,共18页
推断数据之中的因果关系以揭示信息资源管理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新的时代命题;探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相较于统计推断,因果推断采用专门的设计与实验控制混淆变量与选择偏... 推断数据之中的因果关系以揭示信息资源管理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新的时代命题;探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相较于统计推断,因果推断采用专门的设计与实验控制混淆变量与选择偏差,能够更准确地刻画因果关系。就其方法而言,在社会科学领域,潜在结果模型可以灵活应对研究数据的不同特性并揭示复杂社会问题的原因,从而被广泛应用。为此,本文首先从哲学与科学两个层面阐述因果推断的由来;其次,界定因果推断的概念,比较因果推断与统计推断的区别,梳理因果推断的相关术语;再其次,提炼潜在结果模型下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应用的基本流程,并着重围绕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各类方法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思路;最后,针对具体领域,探讨相关研究在方法应用上的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从研究方法、应用过程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提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应用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因果推断 潜在结果模型 随机实验 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贫”还是“患不均”?——收入水平、收入分化对劳动力流动网络的因果效应
4
作者 王群勇 孙倩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3,共19页
以往文献更多关注收入水平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忽略了收入分化及其网络效应。基于2011—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劳动力流动网络,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与反事实模拟研究了区域收入水平与区域收入分化对劳动力... 以往文献更多关注收入水平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忽略了收入分化及其网络效应。基于2011—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劳动力流动网络,运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与反事实模拟研究了区域收入水平与区域收入分化对劳动力流动网络的复杂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患贫更患不均,劳动力流向高收入地区,同时从收入高分化地区流向相对平等的地区,收入分化对于劳动力流出的作用尤为显著,相比于提高地区收入水平,改善分化更有助于缓解流失。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存在异质性,高技能劳动力重视收入水平,倾向于流向高收入地区,对收入分化不敏感;而低技能劳动力不仅受收入水平影响,区域的收入分化水平对其具有更大的驱动作用。反事实模拟显示,若东北地区的基尼系数下降一个标准差,则劳动力流出减少约22万人,流入增加约6万人;当人均收入提高一个标准差,则劳动力流出减少约12万人,流入增加约4万人。人均收入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更为复杂,如果没有基尼系数的改善,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不一定改善劳动力流失的状况。结论揭示了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劳动力流动网络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网络 收入效应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网络因果效应 反事实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态分析与机器学习的煤矿运输事故致因研究
5
作者 钱敏 王哲 成连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5,共10页
为应对煤矿运输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以68起煤矿运输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HFACS理论构建煤矿运输事故致因模型与属性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与随机森林方法对事故致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一... 为应对煤矿运输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以68起煤矿运输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HFACS理论构建煤矿运输事故致因模型与属性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与随机森林方法对事故致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一个结合组态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煤矿运输事故综合分析框架。利用沙普利值(SHAP)揭示了阻断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并验证了组态分析的稳健性。结果表明:组态分析识别出12种煤矿运输事故组态解,聚类归纳出技术缺陷、监管不力和安全教育缺失3组高阶构型;随机森林模型总体准确率达到92.9%,尤其在预测事故发生(类别1)时显示出高精确度和召回率;模型的SHAP值散点图显示,技术环境、监管不力、组织氛围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核心条件,进一步验证了组态分析的稳健性。根据研究结果,针对诱发煤矿运输事故的高阶构型路径提出预防与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致因模型 机器学习 煤矿运输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elica语言的电液伺服阀非因果建模仿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明 孟光 +1 位作者 荆建平 仲作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46-2951,共6页
针对电液伺服阀这一典型机械、电子、磁场、液压与控制耦合的复杂系统,考虑其多领域、多层次化的特点,应用多领域建模仿真语言Modelica对电液伺服阀进行建模仿真。不同于传统的电液伺服阀控制框图建模分析方法,Modelica语言的非因果性... 针对电液伺服阀这一典型机械、电子、磁场、液压与控制耦合的复杂系统,考虑其多领域、多层次化的特点,应用多领域建模仿真语言Modelica对电液伺服阀进行建模仿真。不同于传统的电液伺服阀控制框图建模分析方法,Modelica语言的非因果性与面向对象性,使得该方法具有强可读性,强可用性,便于修改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方法不能从底层元件反映伺服阀特性、考虑因果性、不易修改与重用的缺点。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反映电液伺服阀的动态特性,同时可以方便地通过参数修正对电液伺服阀进行优化设计,为电液伺服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电液伺服阀设计的更为高效便捷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ICA 非因果 电液伺服阀 建模 仿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杰 陆洪阳 刘华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将新质生产力的“新”和“质”特征与生产力要素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2011—2022年中国各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识别中国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 将新质生产力的“新”和“质”特征与生产力要素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2011—2022年中国各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识别中国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了中国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2年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东部沿海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在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网络中,东部地区省份主要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接受来自高水平地区的空间溢出。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关系以单向传导为主,省份间“互惠互利”的协同发展局面尚未形成。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比例、市场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将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关系的形成。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上的邻近关系促进了省域间新质生产力空间关联关系的传导,在新质生产力水平相近的省份间形成了内部流通子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 社会网络分析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果特征的卒中死亡预测模型
8
作者 王梓阳 杨林 李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324,共13页
应用因果学习的方法选择因果特征,以提高卒中死亡预测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性。选取MIMIC重症数据库为数据源,提出融合因果特征的卒中结局预测方法。该方法应用贪婪等价搜索(GES)生成因果图,通过马尔可夫边界理论选择因果特征,并将特征用... 应用因果学习的方法选择因果特征,以提高卒中死亡预测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性。选取MIMIC重症数据库为数据源,提出融合因果特征的卒中结局预测方法。该方法应用贪婪等价搜索(GES)生成因果图,通过马尔可夫边界理论选择因果特征,并将特征用于分类器以获取最终的死亡风险概率。选择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F1分数等分类指标对比因果特征与基线特征选择方法的性能。从MIMIC数据库中选择了6021条卒中记录,因果特征选择方法在训练集中选择了26个卒中死亡因果特征,并在测试集中实现了0.90的AUROC性能,在外部验证数据中也实现了0.83的AUROC性能,均优于基线方法。在卒中死亡预测中,基于因果学习的特征选择方法相比于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有更好的预测效能、鲁棒性和泛化性,并且利用因果图能够解释特征与卒中死亡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学习 脑卒中 死亡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特征和脑区频段Transformer模型的EEG情感识别
9
作者 张睿 张雪英 +1 位作者 陈桂军 黄丽霞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1-319,共9页
人的情感在发生变化时,不同通道间脑电图(EEG)信号会交互作用,且不同频段交互特征存在分脑区特性。为提取全脑交互性特征和充分捕获特征在不同脑区频段间依赖性,提出主对角线非0的格兰杰因果(GC)特征提取方法和分脑区分频段的Transforme... 人的情感在发生变化时,不同通道间脑电图(EEG)信号会交互作用,且不同频段交互特征存在分脑区特性。为提取全脑交互性特征和充分捕获特征在不同脑区频段间依赖性,提出主对角线非0的格兰杰因果(GC)特征提取方法和分脑区分频段的Transformer模型。首先,针对计算自身因果度量值时GC值为0的问题,通过改进GC算法,提取出EEG信号各通道非0的自身因果信息。然后,针对常用情感识别模型总是关注局部特性,缺乏全局视野的问题,根据不同频段下同脑区间存在关联的特点,对因果特征进行脑区频段划分,使用脑区频段Transformer模型将特征进行不同脑区不同频段特征间的依赖性和贡献捕获。在TYUT3.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提出的脑区频段Transformer模型分类识别时,主对角线非0 GC矩阵相比于常用GC矩阵,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了约1.59百分点,说明了所提出特征的优越性;在使用提出的主对角线非0 GC矩阵作为特征时,提出的脑区频段Transformer模型平均准确率达到94.50%,较已有的模型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了1.89百分点,说明了脑区频段划分特征依赖性及全局融合思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兰杰因果 脑区 频段 Transformer模型 脑电图情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elica的MEMS系统级多领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伟 魏昕 谢小柱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3-1416,共4页
分析了现有的MEMS系统级建模与仿真方法,讨论了运用Modelic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的非因果关系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Modelica的电容式微型静电致动器系统级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Modelica用于MEMS系统级多领域仿真的可行性。
关键词 modelica多领域仿真 面向对象 非因果关系模型 微型静电致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事故人因致因路径研究
11
作者 韦敏 史永晋 +2 位作者 范志炜 荆琦 熊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为探究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因素及其关键致因路径,基于人因事故链防控油气管道事故,以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为基础,统计分析了70起油气管道事故。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法探讨了相邻层级人因因素之间... 为探究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因素及其关键致因路径,基于人因事故链防控油气管道事故,以油气管道事故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为基础,统计分析了70起油气管道事故。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法探讨了相邻层级人因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事故致因路径;然后,运用社会网络模型描述了非相邻层级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提出用统计结果OR值代替专家打分作为因素间边权重赋值标准,通过对度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的分析,考虑非相邻层级因素的事故关键致因路径;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防控措施。结果表明:仅考虑相邻层级因素关联关系时,油气管道事故致因路径有5条,而通过引入非相邻层级因素关联关系,能够定位出关键事故致因路径为“组织氛围不良-监督不充分-技术环境差-技能差错”;根据人因因素在关键事故致因路径的传递过程,能够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系列化防控措施。油气管道事故关键人因致因路径的确定和研究,为更有效地阻断事故致因链条,防范油气管道事故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致因路径 管道事故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模型 相关性分析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风险事故致因机理与推演模型研究
12
作者 姜安民 张道兵 +5 位作者 王飞飞 董彦辰 张敬宇 蔡文平 尹华东 傅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6-487,共12页
为降低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损失,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及未确知测度(Unascertained Measur... 为降低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损失,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及未确知测度(Unascertained Measurement,UM)法对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风险事故致因机理展开研究,推演施工爆炸风险事故的发生过程。首先,识别了22个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致险因素;其次,基于DEMATEL、ISM及UM构建了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风险事故致因机理与推演模型;再次,运用该模型探明了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各个致险因素的相互影响程度、内在联系、权重及风险传递路径,找出了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风险主要致因链;最后,结合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风险事故实例进行研究,找到了董家山隧道施工爆炸风险最不利致因链,同时对董家山隧道施工爆炸风险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推演,揭示了致险因素诱发风险事件并最终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DEMATEL-ISM-UM模型有效,能够用于煤瓦斯隧道施工爆炸风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瓦斯隧道 施工风险 瓦斯爆炸 致因机理 推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在轨故障预防策略优化方法
13
作者 陈思雅 龙洗 +1 位作者 范俊 金光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711,共14页
针对目前数据驱动的卫星在轨状态检测方法无法为后续决策提供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在轨故障预防策略优化方法,给出建议采取的行动以预防故障。将行动视为因果推理中的干预,首先在多元传递熵的基础上,构建了卫星遥测参数的结构因果... 针对目前数据驱动的卫星在轨状态检测方法无法为后续决策提供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在轨故障预防策略优化方法,给出建议采取的行动以预防故障。将行动视为因果推理中的干预,首先在多元传递熵的基础上,构建了卫星遥测参数的结构因果模型(SCM),SCM可以对干预后的卫星状态进行预测;为了制定效果最佳、成本最小的干预措施,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搜索-自适应粒子群的最佳干预措施制定方法。在真实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遥测数据集上进行了卫星状态预测与故障预防策略制定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先进方法,提出的卫星状态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平均降低36.6%,平均绝对误差平均降低31.4%,故障预防策略的成本平均降低53.34%。实验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卫星故障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因果模型(SCM) 卫星故障预防 遥测数据 因果推理 反事实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中介效应的高斯混合模型的子群选择
14
作者 李姝雅 王文武 王明秋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160,共12页
随着因果中介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高斯混合模型中存在中介效应时,子群数量的选择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惩罚似然方法来估计有中介效应的高斯混合模型。对于存在中介效应的高斯混合模型,分别利用Lasso和SCAD方法... 随着因果中介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高斯混合模型中存在中介效应时,子群数量的选择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惩罚似然方法来估计有中介效应的高斯混合模型。对于存在中介效应的高斯混合模型,分别利用Lasso和SCAD方法对混合概率进行惩罚,构造惩罚对数似然函数,然后提出改进的EM算法,分两步进行迭代对构造的惩罚对数似然函数求最大值点。使用贝叶斯信息准则函数来选择最优调整参数λ,其对应的子群数量和参数估计即为最优估计。本文给出子群数量估计的渐近性质,并通过模拟验证Lasso和SCAD方法能准确地选择子群数量并进行参数估计。同时,本文将两种方法与畸形贝叶斯信息准则(SBIC)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CAD方法在三种方法中正确选择子群数量的比例最高,参数估计的效果也最好。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分析规范衰老表观遗传学研究(NAS)的DNA甲基化数据集,结果表明SCAD方法在三种方法中得出的结果最合理,胞嘧啶–磷酸–鸟嘌呤(Cp G)位点的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so SCAD 高斯混合模型 因果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Ms监督的因果威胁评估模型
15
作者 王紫东 贺楚超 +2 位作者 高晓光 闫栩辰 张青富 《指挥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为解决因果可解释的前提下构建兼容数据分布与专家知识的威胁评估网络的问题,提出LLMs监督的因果威胁评估模型L-CTA。使用LLMs模拟传统建模中的专家角色,融合提示词对威胁要素与决策变量构造因果图,基于仿真数据进行参数学习,并通过k折... 为解决因果可解释的前提下构建兼容数据分布与专家知识的威胁评估网络的问题,提出LLMs监督的因果威胁评估模型L-CTA。使用LLMs模拟传统建模中的专家角色,融合提示词对威胁要素与决策变量构造因果图,基于仿真数据进行参数学习,并通过k折交叉检验以验证集上的推理精度作为该因果图的适应度;引入合理的进化算子,迭代搜索寻找更优的图结构。实验结果表明,L-CTA构建的因果威胁评估网络比专家设计的朴素模型和数据驱动学习的模型在分布外推理任务上精度高出11.2%与28.9%,验证了L-CTA在威胁评估建模中的高效性、鲁棒性以及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评估 大语言模型 因果结构 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16
作者 刘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5-40,共6页
非参数模型具有不对数据分布作任何假设、不受数据类型和尺度限制、灵活度较高等特点,因此在经济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在对非参数模型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梳理了常用的非参数模型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并归纳了不同方法的应用特... 非参数模型具有不对数据分布作任何假设、不受数据类型和尺度限制、灵活度较高等特点,因此在经济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在对非参数模型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梳理了常用的非参数模型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并归纳了不同方法的应用特点及选择依据;从宏观经济数据预测、金融市场监测、临近预测、因果推断、市场环境分析、时空数据分析、其他领域7个方面,基于近年来国内外高引用文献对非参数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非参数模型 机器学习 风险研判 因果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F模型的城市人口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17
作者 田丽君 晁晖 +1 位作者 王春磊 焦琳琳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1,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在控制其他驱动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某种因子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效应仍然面临一定挑战。该文首先以中国地级市尺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数据源,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在控制其他驱动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某种因子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效应仍然面临一定挑战。该文首先以中国地级市尺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数据源,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别分析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贝叶斯因果森林(Bayesian causal forest,BCF)模型,在控制混杂因子的基础上,得到了2005—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因果效应,结果呈现出“U”型曲线特征,探究了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上述分析,针对不同地区提出合理减排政策建议。研究可为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空间异质性 空间相关性 贝叶斯因果森林模型 因果效应 城市人口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模型PIDD^(2)因果表达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滑模控制策略
18
作者 魏尧 谢昊天 +1 位作者 柯栋梁 汪凤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669-5678,I0029,共11页
在高端应用场景中,对电机系统控制性能有严格要求。然而,由于系统运行环境恶劣、工况复杂以及物理参数非线性变化等因素,模型参数和因果关系的适配性下降,致使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控制精度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泛模型... 在高端应用场景中,对电机系统控制性能有严格要求。然而,由于系统运行环境恶劣、工况复杂以及物理参数非线性变化等因素,模型参数和因果关系的适配性下降,致使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控制精度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泛模型比例积分导数-二重导数(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double derivative,PIDD^(2))因果表达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无模型预测电流滑模控制策略。所提策略结合系统采样数据建立泛模型,实时更新以精准描述PMSM系统运动状态;采用无模型思想,消除对物理参数的依赖,实现系统的强鲁棒性;同时,设计超局部化方法,并根据因果表达形式分别设计控制律预测和滑模成分,改善系统收敛速率。通过零极点分布确定稳定性和合理参数选取范围,并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模型精度、电流质量和鲁棒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滑模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数据驱动模型 PIDD^(2)因果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超算布局、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和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基于BERTopic模型和双重机器学习的实证研究
19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谢珠约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6,共10页
为验证国家级超算布局如何通过驱动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间接影响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成果数量、质量及技术部门多元化发展,本文基于BERTopic主题模型从低空经济领域发明专利文本中提取出系统架构与智能控制等20个细分技术主题,以... 为验证国家级超算布局如何通过驱动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间接影响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成果数量、质量及技术部门多元化发展,本文基于BERTopic主题模型从低空经济领域发明专利文本中提取出系统架构与智能控制等20个细分技术主题,以及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系统等5个技术大类主题(技术部门);构建包括遗传繁衍、结构冗余、功能升级、栖息适应、锁定破解5个维度的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评价体系,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2011~2023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1)国家级超算布局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数量和技术创新质量;(2)国家级超算布局能够通过促进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间接促进低空经济领域飞行器导航与控制系统、飞行器激光与光电检测技术、结构动力与任务执行系统、智能巡检与监控系统4个技术大类主题的技术创新,但对消防救援无人机系统这一典型场景驱动的技术创新作用不显著;(3)遗传繁衍等5个维度都能够在国家级超算布局和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之间发挥机制效应,但部分机制路径当前不具备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超算布局 数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 低空经济 BERTopic主题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因果中介效应 技术创新 技术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A-TAM框架的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郑野 苏钊贤 付豪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4,122,共7页
为探究居民节约集约用水深层次驱动因素和响应路径,采用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构建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研究框架,整合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MOA-TAM框架,选取南水北调受水区的717份微观调研数据,利用结构... 为探究居民节约集约用水深层次驱动因素和响应路径,采用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构建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研究框架,整合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MOA-TAM框架,选取南水北调受水区的717份微观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Dematel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纳动机和采纳能力正向影响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在采纳机会与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及链式中介效应,采纳机会在整体系统的中心度最高,提升采纳机会对模型其他维度产生积极影响。建议通过强化居民动机与能力培养、促进居民感知提升以及优化外部条件支持,培养居民节约集约用水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集约用水 SOR理论 MOA模型 TAM Dematel因果关系检验 南水北调受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