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解析黄酒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诗睿 任青兮 +4 位作者 周志磊 姬中伟 周建弟 徐岳正 毛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44-359,共16页
黄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酿造酒,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和非挥发性成分(non-volatile compounds,NVCs)。其中,VOCs由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组成,是黄酒独特风味的物质来源;NVCs由糖类、肽类、有... 黄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酿造酒,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和非挥发性成分(non-volatile compounds,NVCs)。其中,VOCs由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组成,是黄酒独特风味的物质来源;NVCs由糖类、肽类、有机酸类、酚类等化合物组成,是黄酒健康功效的物质基础。黄酒组成十分复杂,这些成分共同影响了黄酒的风味、稳定性及健康效益。代谢组学的发展和应用为黄酒复杂代谢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手段,揭示了黄酒NVCs的多样性、差异性及其在酿造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此外,代谢组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药理学等跨学科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挖掘并完善了黄酒活性成分的大量信息,成为研究黄酒复杂组分的强大工具。本文概述了代谢组学的发展及其在黄酒NVCs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代谢组学方法中的融合与发展潜力,强调了代谢组学技术在解析黄酒NVCs及评估其潜在健康功效中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黄酒中主要NVCs的组成特征、形成途径、检测方法及生物活性功能,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黄酒的品质提升、功能性成分的开发以及黄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非挥发性成分 代谢组学 大数据分析 功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碳汇造林投入产出效率分区优化对策
2
作者 曾予心 苏建兰 +1 位作者 李伟 周星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3,共8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云南碳汇造林虽具潜力,但因成本高、效率低及管理不足等原因亟需优化。本研究以云南省腾冲市碳汇造林项目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四象限法,评估农户在碳汇林投入产出过程中的效率,探讨其资源配...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云南碳汇造林虽具潜力,但因成本高、效率低及管理不足等原因亟需优化。本研究以云南省腾冲市碳汇造林项目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四象限法,评估农户在碳汇林投入产出过程中的效率,探讨其资源配置、技术应用和管理差异。结果显示:Ⅰ区间农户在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上表现较好,但存在资源配置冗余,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不匹配导致整体效率偏低;Ⅱ区间农户虽有较好的规模效率,但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滞后,限制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Ⅲ区间农户面临规模和技术双重瓶颈,资源浪费严重,需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技术应用来提高效率;Ⅳ区间农户虽在技术效率上较高,但由于规模过小,未能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优化资源整合。此外,研究还发现碳汇林的产出潜力在不同区间农户中存在显著差异,Ⅰ和Ⅱ区间的碳汇产出接近饱和,而Ⅲ和Ⅳ区间农户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因此,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是提升碳汇林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农户应加强对林地管理的重视,特别是在森林资源利用和合理施肥等方面提升碳汇林经营的投入产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造林 投入产出效率 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四象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实测径流量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高海燕 张悦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23,共14页
[目的]全面揭示黄河流域径流演变机理,为进一步探讨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函数型数据视角下,利用相平面图、主微分分析方法以及基函数拟合法探究了2002—2022年黄河干流实测径流量的趋势性、突变性、周期性... [目的]全面揭示黄河流域径流演变机理,为进一步探讨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函数型数据视角下,利用相平面图、主微分分析方法以及基函数拟合法探究了2002—2022年黄河干流实测径流量的趋势性、突变性、周期性和季节变动特征,并采用函数型聚类方法分析了主要水文站径流量的差异性。同时,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定量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贡献率,并通过建立多元函数型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与径流量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实测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周期性显著,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7年、2021年发生突变,季节特征明显;黄河干流12个主要水文站可聚为3类,各水文站不同年代径流量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降水量、气温、耗水量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影响实测径流量。[结论]近20年来黄河干流实测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各水文站在空间分布上特征明显,实测径流量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型数据分析 黄河流域 实测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A-LSTM的冷轧过程多源异构时序数据处理及颤振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潇雅 郜志英 +1 位作者 周晓敏 宋寅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02-210,共9页
冷连轧颤振诱发机理复杂多变,颤振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挖掘对机理模型进行补充。该研究针对某冷连轧机现场采集的工艺参数及振动数据,通过函数型数据分析(functional data analysis,FDA)方法进行预处理,实现多源异构时... 冷连轧颤振诱发机理复杂多变,颤振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挖掘对机理模型进行补充。该研究针对某冷连轧机现场采集的工艺参数及振动数据,通过函数型数据分析(functional data analysis,FDA)方法进行预处理,实现多源异构时序数据的频率协同;采用SelectKBest算法对影响颤振的多种工艺参数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与振动相关性较强的因素,构造样本空间;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建立振动能量值的预测模型,并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ST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采用阈值法验证该模型能有效地预测颤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颤振 多源异构时序数据 函数型数据分析(fda) 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A和神经网络的弹药协调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学星 侯保林 孙华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1-716,共6页
针对弹药自动装填系统中故障监测与排查困难的问题,以其子系统弹药协调器为例,通过4层信息抽象进行了故障诊断研究,即从真实设备到虚拟模型的抽象、从虚拟模型到响应曲线的抽象、从响应曲线到特征参数的抽象和从特征参数到故障信息的抽... 针对弹药自动装填系统中故障监测与排查困难的问题,以其子系统弹药协调器为例,通过4层信息抽象进行了故障诊断研究,即从真实设备到虚拟模型的抽象、从虚拟模型到响应曲线的抽象、从响应曲线到特征参数的抽象和从特征参数到故障信息的抽象。建立了协调器的不确定性模型作为样本来源,通过抽样仿真获得了样本的响应曲线族。考虑到响应曲线的连续性和平滑性,使用函数型数据分析(FDA)对响应曲线进行了特征提取。根据样本中的特征参数和不确定性参数,训练神经网络作为故障诊断机。编写了故障诊断软件,验证了诊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型数据分析 神经网络 弹药协调器 故障诊断 弹药自动装填系统 故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A与ML-KELM结合的机电系统故障识别
6
作者 文浩 侯保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115,共10页
为准确识别坦克自动装弹机中的机电系统故障,提出了一种结合函数型数据分析(Functional data analysis,FDA)和多层核极限学习机(Multi-layer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ML-KELM)的故障识别方法。首先,以函数的视角对机电系统运... 为准确识别坦克自动装弹机中的机电系统故障,提出了一种结合函数型数据分析(Functional data analysis,FDA)和多层核极限学习机(Multi-layer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ML-KELM)的故障识别方法。首先,以函数的视角对机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平滑特性的时序数据进行特征信息挖掘,利用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和主微分分析从不同空间将时序数据的变化特性表征为特征参数;其次,对提取的多传感器时序数据的特征进行Relief-F特征筛选,得到与分类强相关的特征;最后,采用ML-KELM对强相关特征进行深度特征学习,获取更抽象的特征表达,进而实现准确的故障识别。结果表明:采用与某坦克自动装弹机中的链式输送机原理一致的实验装置进行故障识别实验,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和主微分分析能够从不同的特征空间中提取时序数据中的有效故障特征,并且两种方法提取的特征具有互补性;基于多传感器时序数据特征中的强相关特征,使用3层隐含层的ML-KELM能够实现较为准确的故障识别,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坦克自动装弹机中的机电系统故障识别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识别 特征提取 函数型主成分分析 主微分分析 多层核极限学习机 时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的云制造服务功能匹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颖 张红艳 +1 位作者 刘茹梦 魏旭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4-1388,共15页
针对云制造环境下功能匹配过程中属性权重需提前确定,进而影响匹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相似度的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DEA)匹配方法,该方法根据总体几何平均相似度进行服务排序,并自动生成属性权重。首先,为了提高匹配效率,... 针对云制造环境下功能匹配过程中属性权重需提前确定,进而影响匹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相似度的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DEA)匹配方法,该方法根据总体几何平均相似度进行服务排序,并自动生成属性权重。首先,为了提高匹配效率,从基本信息、类型、状态及功能四方面对云制造服务与需求进行描述;然后,引入信息量并改进相似度计算方法,提出基于概念语义距离、信息量和概念层次顺序的本体概念综合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双前沿面DEA模型衡量总体效率,以此进行服务排序;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所提方法为改善云制造服务功能匹配效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服务 功能匹配 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 综合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时滞的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刚 刘博林 +2 位作者 陈云 邓琪 王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3-972,共10页
为了研究带有通信时滞的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先,考虑采样区间的采样特性,构造一种依赖于采样区间最值的闭环泛函,在这种泛函中,泛函相关的矩阵不需要满足正定定义,且矩阵随着采样区间最值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利用采样控制系统的... 为了研究带有通信时滞的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先,考虑采样区间的采样特性,构造一种依赖于采样区间最值的闭环泛函,在这种泛函中,泛函相关的矩阵不需要满足正定定义,且矩阵随着采样区间最值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利用采样控制系统的动态信息以及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提出一些含自由矩阵的零等式;再次,结合广义自由矩阵积分不等式,推导出采样控制系统带有通信时滞和无通信时滞的2个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数值和实际仿真验证采样区间最值的闭环泛函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采样区间最值的双边闭环泛函能够使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判断更优且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控制系统 稳定性分析 时滞 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闭环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和函数型线性回归模型的成熟期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
9
作者 黄华 刘亚 +4 位作者 马毅航 向思函 何佳宁 王诗婷 郭俊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05-1912,共8页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是反映苹果品质和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能够用于苹果品质分析和成熟度预测。以新疆阿克苏冰糖心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从果实膨大定形期至完熟期,以3d等间隔周期采摘样本,采集其380~1110nm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测定其S...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是反映苹果品质和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能够用于苹果品质分析和成熟度预测。以新疆阿克苏冰糖心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从果实膨大定形期至完熟期,以3d等间隔周期采摘样本,采集其380~1110nm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测定其SSC,共552个样品。然后,利用基函数平滑方法将采集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离散数据转化为光谱曲线,即函数型数据,并以可见/近红外光谱曲线、一阶导曲线、二阶导曲线为函数型解释变量,SSC为标量响应变量,分别建立函数型线性回归模型。为了验证和分析模型的性能,根据原始光谱离散数据,经过移动平滑、一阶导和二阶导预处理后,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核支持向量机(KSVM)、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树(GBM)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NN)。结果表明,在建立的18个模型中,针对训练集,PLSR-dNIR模型、KSVM-dNIR模型、RF-dNIR模型、GBM-dNIR模型和Deep NN-d2NIR模型都优于FunLR-NIR模型、FunLR-dNIR模型、FunLR-d2NIR模型,且Deep NN-dNIR模型最优(r_(c)=0.9996,R_(c)^(2)=0.9986,RMSEC=0.0740,RPDC=27.4366);针对测试集,FunLR-NIR模型、FunLR-dNIR模型、FunLR-d2NIR模型均优于其他所有模型,且FunLR-NIR模型最优(r_(v)=0.9534,R_(v)^(2)=0.9077,RMSEV=0.5856,RPDV=3.3017)。综合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结果来看,核支持向量机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梯度提升树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容易过拟合,而函数型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普适性。此外,从三个函数型线性回归模型(FunLR-NIR模型、FunLR-dNIR模型、FunLR-d2NIR模型)的预测效果看,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结合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函数型数据分析构建的函数型线性回归模型,可成功、有效地实现成熟期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见/近红外光谱 函数型数据分析 函数型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合作多目标的分布式定位算法
10
作者 李文刚 王乾雄 +2 位作者 黄郡 慈国辉 翟肖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随着移动通讯领域的蓬勃发展,现代战争中对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更加注重隐蔽性和安全性。在这一背景下,采用被动接收信号的方式进行非合作多目标定位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以被动的方式对多个非合作目标进行定位时,信号数据之间的匹配... 随着移动通讯领域的蓬勃发展,现代战争中对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更加注重隐蔽性和安全性。在这一背景下,采用被动接收信号的方式进行非合作多目标定位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以被动的方式对多个非合作目标进行定位时,信号数据之间的匹配关系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各目标位置估计结果的精确度。针对数据关联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合作多目标的分布式定位算法。算法通过获取信号计算角度和强度量测,并构建量测数据对,筛选候选参考点以降低量测数据关联复杂度,以量测数据对的匹配概率分析构建代价函数,通过选取最小代价点所量测信息作为该目标的最匹配量测,并通过聚类分析构建最终代理点集合解算各待测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场景中所提算法能将目标匹配成功率提高约26.3%,运算速度提高约16.8%,且在6 km×4 km的区域中将平均定位误差控制在约17.41 m,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多目标位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多目标 分布式定位 数据关联 代价函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本构模型识别与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君林 苟军利 +1 位作者 何俊毅 单建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8-1059,共12页
典型基于输入的最佳估算加不确定性(BEPU)分析方法需要全面考虑各种来源的不确定性,但作为重要不确定性来源之一的最佳估算程序内部本构模型不确定性却很难得到准确量化。针对传统BEPU方法的不足,采用函数型数据分析加次序敏感性分析方... 典型基于输入的最佳估算加不确定性(BEPU)分析方法需要全面考虑各种来源的不确定性,但作为重要不确定性来源之一的最佳估算程序内部本构模型不确定性却很难得到准确量化。针对传统BEPU方法的不足,采用函数型数据分析加次序敏感性分析方法识别重要模型,贝叶斯校准方法加高斯过程代理模型量化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得到了一种准确的关键本构模型识别与不确定性量化方法。使用该方法量化了FLECHT-SEASET实验中重要模型的不确定性,并将量化的不确定性抽样传播至包壳温度。另外对该方法与传统的关键本构模型识别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瞬态过程中的关键本构模型,传播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包络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函数型数据分析 敏感性分析 贝叶斯校准 不确定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变框架下我国能源与粮食安全:一个实时测度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庆缘 孟波 +2 位作者 武良鹏 潘应浩 吴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5,共12页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局部冲突频发、全球性气候问题加剧多重压力叠加下,保障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成为应对世界动态变革期间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多体现于基于底线思维的供应安全无法反映“安全”内涵的实时变化。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F...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局部冲突频发、全球性气候问题加剧多重压力叠加下,保障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成为应对世界动态变革期间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多体现于基于底线思维的供应安全无法反映“安全”内涵的实时变化。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FDA)方法,构造权变框架下的安全评估体系,动态评估了我国30个省份2003—2019年的能源和粮食安全水平,并使用Function-on-Function(FOF)回归模型分析能源安全对粮食安全的实时影响。研究发现:能源安全的能源供应与运输安全和经济安全两个维度占比最大,环境安全比重逐渐提高;粮食安全的供应安全维度所占比重最大,生态安全的相关指标权重有所上升;随着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内涵重心的改变,两者之间存在变动的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粮食安全 函数型数据分析 动态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地膜使用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徐靖 孙池涛 +3 位作者 王鹏 尹航 米庆华 柳平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2-307,共6页
开展农田地膜信息监测对科学使用地膜和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山东省农田地膜使用监测管理情况,利用信息技术与机器学习方法等手段,提出基于Springboot+Mysql+Mybatis为系统架构的山东省地膜监测系统研究模式,监测系统的... 开展农田地膜信息监测对科学使用地膜和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山东省农田地膜使用监测管理情况,利用信息技术与机器学习方法等手段,提出基于Springboot+Mysql+Mybatis为系统架构的山东省地膜监测系统研究模式,监测系统的功能涵盖地膜使用监测网络的全部内容,包括地膜生产企业、地膜生产使用、回收与残留等全产业链关键业务数据报表的接收、上报、数据审核校验。同时实现数据综合分析,上报情况的统计,生产企业、监测点、审核单位和质量控制单位的基础信息管理,依托地膜使用监测上报数据,利用R语言对残留量与各类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方差分析,进一步精准农田地膜残留量预测模型设计。以2021年山东省农田地膜残留监测信息为依据,试运行系统,覆盖全省16地市122县,可实现地膜全产业链监测与信息共享,为地膜科学使用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 功能设计 数据分析 数据上报 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激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最佳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席奇 张翔 钟东波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激光的发散角很小,光束质量直接影响通信的可靠性和速率,导致增量大数据冗余,存在激光通信网络链路剩余负载率较低,丢包率较大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激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最佳路径选择方法。首先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激... 激光的发散角很小,光束质量直接影响通信的可靠性和速率,导致增量大数据冗余,存在激光通信网络链路剩余负载率较低,丢包率较大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激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最佳路径选择方法。首先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激光通信网络的光束质量增量,结合光束质量优化代价、链路传输效率、链路剩余负载率和链路带宽建立路由决策函数,并根据决策函数得到激光通信网络路由的最优路径,最后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描述激光通信网络路由变化特点,链路丢包率小,激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效率高,并且提高了激光通信网络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网络 大数据分析 光束质量优化代价 路径选择 代价增量 路由决策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不完整数据函数依赖挖掘方法
15
作者 尹诗宁 张安珍 夏秀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8-1373,共6页
函数依赖(FD)挖掘方法通常专注于发现所有满足函数依赖语法特征的结果,在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常导致大量成立但无意义的FD。针对挖掘无效FD的问题,提出基于相关性分析的不完整数据FD挖掘方法。利用概率图模型构建具有缺失值属性的概率分... 函数依赖(FD)挖掘方法通常专注于发现所有满足函数依赖语法特征的结果,在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常导致大量成立但无意义的FD。针对挖掘无效FD的问题,提出基于相关性分析的不完整数据FD挖掘方法。利用概率图模型构建具有缺失值属性的概率分布,通过相关性分析捕捉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避免枚举所有可能性,以挖掘具有统计学意义的FD。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到有意义的FD,与最先进的FD发现方法相比,F_(1)分数平均提高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依赖 相关性分析 不完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正则化多视角函数型矩阵填充的空气质量数据修复
16
作者 高海燕 马文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57-5370,共14页
由于传感器故障、数据传输等原因,收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往往面临着稀疏性和不完整性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正则化的多视角函数型矩阵填充方法(GRMFMC),以有效修复和重建空气质量数据的缺失部分.该方法通过引入图正则化策略,充分考虑... 由于传感器故障、数据传输等原因,收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往往面临着稀疏性和不完整性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正则化的多视角函数型矩阵填充方法(GRMFMC),以有效修复和重建空气质量数据的缺失部分.该方法通过引入图正则化策略,充分考虑了各污染物内样本信息的高阶邻域关系,减少了信息损失;并且利用Hilbert-Schmidt独立性准则(HSIC)提取不同污染物之间的互补信息,进而提高插补精度;同时,结合函数型数据分析,将不同时间点的空气质量数据视为连续函数,利用其内在的平滑性和相关性实现高精度的数据插值.真实空气质量数据集上的模拟插补和实证应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典型插补方法,GRMFMC方法的插补误差RMSE、NRMSE分别降低了56%~99%、46%~98%以及51%~99%、40%~98%,显示出更好的插补效果,且在不同缺失率和污染物种类下皆表现稳健,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型数据分析 多视角学习 图正则化 空气质量数据 矩阵填充 数据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法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分类预测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仁东 韩明 +3 位作者 张小军 张海彬 金浩 华正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76,共7页
为准确预测岩溶塌陷倾向性的等级分类,通过分析大量观测实例,选取岩性系数、岩体结构系数、地下水系数、覆盖层系数、地形地貌系数和环境条件系数作为模型判别因素。对12个实际观测样本进行训练,建立了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FDA)的岩溶... 为准确预测岩溶塌陷倾向性的等级分类,通过分析大量观测实例,选取岩性系数、岩体结构系数、地下水系数、覆盖层系数、地形地貌系数和环境条件系数作为模型判别因素。对12个实际观测样本进行训练,建立了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FDA)的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分类预测模型。借助SPSS软件工具,得到判别模型的4个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对训练样本进行回判,并对2个待判样本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第一、第二判别函数的综合判别效率达到100%,大于规定的85%,满足工程实际应用需求;对训练样本进行回判时,误判率为零,同时对待判样本的分类预测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Fisher判别分析法(fda) 判别函数 预测 回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和k-means算法的电力用户分类(英文)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欣 高卫国 苏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53-3162,共10页
为了对大量电力用户的稀疏、不规律的日耗电量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并对用户进行分类,文章提出一种函数性数据聚类分析方法。首先,应用kernel方法将离散的电量数据还原成连续曲线;然后,受Sobolev空间距离的启发,定义了新的函数距离,用于k-m... 为了对大量电力用户的稀疏、不规律的日耗电量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并对用户进行分类,文章提出一种函数性数据聚类分析方法。首先,应用kernel方法将离散的电量数据还原成连续曲线;然后,受Sobolev空间距离的启发,定义了新的函数距离,用于k-means算法进行聚类。以某城市10 000户居民538天的实际用电数据进行实验,得到了用户在不同距离和聚类个数下的聚类原型。实验结果显示,由于选取的用户主要是城市居民,其用电模式比较相似:大高峰时段主要在6—9月,小高峰时段主要在1—2月,日消耗波动较小。而不同用户类别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用电量的范围上:低耗电用户整体低于13 k W?h/天,高耗电用户接近100 k W?h/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性数据分析 K-MEANS kernel方法 智能电表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运动的函数数据分析与合成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淳芃 王兆其 夏时洪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64-1672,共9页
在许多虚拟现实的应用中,虚拟人作为人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是提高其交互能力和沉浸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于虚拟人建模而言,合成逼真、可控的虚拟人运动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数据分析的人体运动合成方法.通... 在许多虚拟现实的应用中,虚拟人作为人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是提高其交互能力和沉浸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于虚拟人建模而言,合成逼真、可控的虚拟人运动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数据分析的人体运动合成方法.通过对一组样本运动进行函数主成分分析,构建出一个由特征运动构成的低维函数子空间.该低维子空间不仅能够有效地刻画样本序列内在的变化规律,而且也为有目的的运动合成提供了方法.在该空间中,通过控制各特征运动的系数即可合成出逼真、平滑的运动序列.该合成过程没有耗时的计算,因此能够满足各种实时应用的需求.相关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合成 函数数据分析 函数主成分分析 角色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数据库建立中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安林 张国伟 姚安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3-206,227,共5页
目的 介绍地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的系统分析方法,说明其在数据库建立中的重要性,以推进我国地质数据库的开发。方法 利用系统分析中的业务分析和功能分析,建立实体数据库所需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人机对话的各种功能。结果 科学的... 目的 介绍地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的系统分析方法,说明其在数据库建立中的重要性,以推进我国地质数据库的开发。方法 利用系统分析中的业务分析和功能分析,建立实体数据库所需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人机对话的各种功能。结果 科学的系统分析将为进一步建立数据库实体奠定基础。结论 地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系统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可使地质学家在系统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数据库 系统分析 业务分析 功能分析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