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软件研发项目费用初步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
作者 张烁 吕彦昕 +3 位作者 张泽锡 秦秋莉 李杰 刁逢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162,共9页
为了提升铁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响应全面预算管理和节支降耗的要求,铁路行业领域迫切需要一个更准确、科学、合理的铁路软件研发项目费用初步评估方法。通过挖掘铁路软件的特征,对比分析常用软件研发成本估算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铁路软件... 为了提升铁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响应全面预算管理和节支降耗的要求,铁路行业领域迫切需要一个更准确、科学、合理的铁路软件研发项目费用初步评估方法。通过挖掘铁路软件的特征,对比分析常用软件研发成本估算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铁路软件评估方面的适用性,选定以功能点法为基础的国家标准度量规范中的估算流程为核心评估逻辑,研究规模校准、成本估算2部分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规模校准调整因子以及成本估算调整因子指标体系并结合行业基准数据进行指标量化测算,从而得到一个适用于铁路软件研发项目初评的全新评估模型。本研究对于优化铁路信息化立项项目的成本绩效、提高铁路信息化项目经费初步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资金预算与业务发展相匹配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信息化 软件研发费用评估 指标体系 NESMA 软件规模估算 功能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图像盲复原
2
作者 赵小强 王涛 宋昭漾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6-1414,共9页
针对运动退化图像中存在较大噪声时,暗通道先验无法准确估计点扩散函数和在最大后验框架下采用梯度先验约束难以求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算法。首先,根据分数阶具备非线性保留低频... 针对运动退化图像中存在较大噪声时,暗通道先验无法准确估计点扩散函数和在最大后验框架下采用梯度先验约束难以求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和ADMM优化的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算法。首先,根据分数阶具备非线性保留低频成分和抑制噪声的特点,使其对暗通道先验进行改进;然后通过改进的暗通道先验构造出点扩散函数估算模型并采用半二次方分裂方法解决其非凸问题;在对点扩散函数进行复原时,采用由粗到细的多尺度交替迭代优化框架,使得迭代出的最大尺度点扩散函数更加精确;最后建立导数空间总变分模型,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在导数空间总变分模型之下可以收敛到最优解、复原出更多图像细节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图像中的噪声、伪影和振铃现象,使得复原出的图像更加清晰、具有更多的图像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运动退化图像盲复原 暗通道先验 点扩散函数 多尺度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体特征点自动提取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姚怡 毛玥 +1 位作者 蒙冉菊 金子敏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人体特征点准确快速地提取是三维人体尺寸测量、三维人体建模、体型分类等的基础,文章综述了三维人体特征点提取的重要性与困难,以及几何形状分析法、函数法、模板法这三种主要提取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现状。几何形状分析法计算较为... 人体特征点准确快速地提取是三维人体尺寸测量、三维人体建模、体型分类等的基础,文章综述了三维人体特征点提取的重要性与困难,以及几何形状分析法、函数法、模板法这三种主要提取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现状。几何形状分析法计算较为简单,但受体型差异影响较大;函数法方法简单,但拟合精度较低;模板法精度较高但计算量大,且模型库构建成本高。最后,指出了三维人体特征点自动提取的研究应重点突破特征点提取过程中由体型差异、姿态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难点,开发具备更高鲁棒性、适用性强的自动化算法,以实现更精确、快速的三维人体特征点自动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 特征点自动提取 几何形状分析法 函数法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点估计法的HVAC/DC系统可靠性评估
4
作者 赵佳琪 冯宁 王越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8,共9页
高压交直流(high voltage 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HVAC/DC)系统结构复杂,元件种类繁多,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可靠性评估计算量庞大。为改善HVAC/DC系统可靠性评估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点估计法的HVAC/DC系统可靠性评估... 高压交直流(high voltage 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HVAC/DC)系统结构复杂,元件种类繁多,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可靠性评估计算量庞大。为改善HVAC/DC系统可靠性评估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点估计法的HVAC/DC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分析HVAC/DC系统中各类元件的结构,用狄拉克函数将表示元件状态的离散随机变量进行连续化,使元件状态能够与系统中的负荷、风电等连续随机变量统一采用点估计法进行处理。将点估计法嵌入非线性最小切负荷量进行优化,通过有限次的优化计算可快速估计各种可靠性指标。最后,采用IEEE 14系统改进后的HVAC/DC测试系统分析论证该方法的可用性和局限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有效减少HVAC/DC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计算量,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效率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直流(HVAC/DC)系统 电压源换流站可靠性模型 风电并网 可靠性评估 点估计法 狄拉克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点云模型中轴变换的计算
5
作者 仲彦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95-3703,共9页
为扩展当前中轴提取算法的适用范围,研究针对三维点云模型边界包含噪音、或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形下的中轴提取算法。提出截面法把一个三维问题转化成若干二维子问题的组合实现降维,基于稀疏优化技术恢复带符号三维距离场函数的尖锐特征,... 为扩展当前中轴提取算法的适用范围,研究针对三维点云模型边界包含噪音、或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形下的中轴提取算法。提出截面法把一个三维问题转化成若干二维子问题的组合实现降维,基于稀疏优化技术恢复带符号三维距离场函数的尖锐特征,在检查三维距离场函数梯度模长的基础上,新增一个有效优化提取结果的判别条件,能够更加精准提取三维模型中轴,成功把适合提取平面点云中轴的算法推广到更高维。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截面法 中轴变换 距离场 距离函数方程 稀疏优化 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中最小化峰值信息年龄的任务卸载策略
6
作者 姜苏洁 解志斌 +2 位作者 王亚军 李垣江 张金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56-2262,共7页
为解决车联网中数据密集型任务对信息新鲜程度极为敏感的问题,针对车路协同场景提出一种最小化峰值信息年龄策略。在所提策略中,将峰值信息年龄定义为任务更新间隔、传输时间以及等待时间三者之和的期望,将变量高度耦合的非线性优化问... 为解决车联网中数据密集型任务对信息新鲜程度极为敏感的问题,针对车路协同场景提出一种最小化峰值信息年龄策略。在所提策略中,将峰值信息年龄定义为任务更新间隔、传输时间以及等待时间三者之和的期望,将变量高度耦合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任务卸载比例和任务更新间隔两个子问题。在任务卸载比例问题中,证明最小峰值信息年龄的存在条件并获得最优卸载比例。通过内点罚函数法求解车辆任务更新间隔问题。给出两个子问题的交替迭代策略,实现全局车辆峰值信息年龄最小。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在减少全局车辆峰值信息年龄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车路协同 信息年龄 峰值信息年龄 卸载比例 更新间隔 内点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算法和再优化的避障路径规划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九州 刘育航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1-27,共7页
考虑机器人行走过程中自身尺寸与体积因素的影响,给出了防刮碰障碍物的节点扩展方法。将传统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单向搜索方式变成起点到终点和终点到起点的同步双向搜索方式,并将搜索进程中的“终点”设置为对向同步搜索的当前点,将当前... 考虑机器人行走过程中自身尺寸与体积因素的影响,给出了防刮碰障碍物的节点扩展方法。将传统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单向搜索方式变成起点到终点和终点到起点的同步双向搜索方式,并将搜索进程中的“终点”设置为对向同步搜索的当前点,将当前点和当前终点的距离引入评价函数,明显减少了往复搜索的次数和搜索的节点数目,提高了搜索效率。在双向搜索A^(*)改进算法得出的搜索路径基础上,进行路径优化,先后进行路径冗余点的去除和拐点路径的圆弧过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方法得到的避障路径搜索面积小,搜索节点少,搜索效率高,路径平滑稳定,易于机器人完成避障路径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刮碰 双向搜索 评价函数 冗余点去除 圆弧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集台阵的滇西北地区壳幔结构研究及孕震环境探讨
8
作者 茶文剑 金明培 +1 位作者 王伟君 黑贺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617,共7页
利用滇西北地区(25.0°~26.9°N,99.20°~100.74°E)8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三分量远震波形资料提取P波接收函数,并选用H-k扫描法获取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和泊松比,再根据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绘制NW向和NE向共6条垂... 利用滇西北地区(25.0°~26.9°N,99.20°~100.74°E)8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三分量远震波形资料提取P波接收函数,并选用H-k扫描法获取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和泊松比,再根据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绘制NW向和NE向共6条垂直剖面。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厚度在38.5~52.4 km之间变化,呈纵向差异分布;泊松比范围为0.24~0.34,多呈四象限分布特征;2013年以来云龙、洱源、漾濞等几次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泊松比高梯度带上。从CCP剖面来看,研究区NW向莫霍面起伏相对较大,由北向南莫霍面呈变浅趋势,上隆幅度约为5~10 km;NE向莫霍面起伏相对平稳,平均深度在42 km左右;地壳内分层情况较为复杂,几乎没有较为连续的界面。漾濞地震下方中上地壳存在较宽的负幅值带,推测可能存在低速区并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孕震环境。D410间断面平均深度约为420 km,D660间断面平均深度接近660 km,地幔转换带的厚度在210~260 k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H-k叠加 泊松比 共转换点叠加 壳幔结构 孕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JPS算法融合DWA的多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祥瑞 王正刚 汤俊杨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51-3257,共7页
针对传统的跳点搜索(jump point search, JPS)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时,存在路径拐点以及中间跳点过多,路径规划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跳点搜索算法I-JPS。I-JPS算法通过改进代价函数、引入叉积公式,来剔除冗余节点、增加机器... 针对传统的跳点搜索(jump point search, JPS)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时,存在路径拐点以及中间跳点过多,路径规划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跳点搜索算法I-JPS。I-JPS算法通过改进代价函数、引入叉积公式,来剔除冗余节点、增加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引入了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 DWA)作局部路径规划,用于机器人临时避障和路径平滑化,并通过改进DWA提高多机器人之间的避障优先级。最后引入了多机器人协同路径规划,多机器人可以共同合作并完成复杂的任务,机器人之间还可以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并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最后,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相较于改进前的,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点搜索 路径规划 动态窗口法 代价函数 多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容器开孔处裂纹最深点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志福 秦宗川 +3 位作者 张羽 牛铮 范海俊 戴兴旺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9-1115,共7页
由于超高压容器开孔处的应力梯度变化很大,通常由最小二乘法拟合的三次多项式往往与实际的应力分布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插值求解的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应力强度因子及通用权函数的理论,推导出了常数插值、线... 由于超高压容器开孔处的应力梯度变化很大,通常由最小二乘法拟合的三次多项式往往与实际的应力分布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插值求解的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应力强度因子及通用权函数的理论,推导出了常数插值、线性插值、二次插值求解的计算公式;其次,结合工程实例,基于无裂纹体的弹性应力分析,对比分析了常规最小二乘法与常数插值、线性插值、二次插值的应力分布表征精度及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确定了线性插值和二次插值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数据采集量对线性插值和二次插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确定了线性插值方法的实用性;最后,对线性插值与有限元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分布表征精度为“最小二乘法<常数插值<线性插值<二次插值”,计算结果相对误差约为15%;随着采集数据量的增加,采用线性插值方法的计算结果能较快收敛,更适合于工程计算;线性插值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高度一致,证明了线性插值计算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容器开孔处 应力强度因子 通用权函数 分段插值求解计算方法 裂纹最深点处 线性插值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斯罚函数的大规模无功优化离散变量处理方法 被引量:42
11
作者 李志刚 吴文传 +1 位作者 张伯明 郭庆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6,10,共9页
含离散变量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属于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这类问题目前仍缺乏理论上严格有效的求解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罚函数的离散变量连续化的处理策略,用于求解含离散变量的无功优化问题。在对高斯罚函数的性质和参数影响进行... 含离散变量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属于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这类问题目前仍缺乏理论上严格有效的求解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罚函数的离散变量连续化的处理策略,用于求解含离散变量的无功优化问题。在对高斯罚函数的性质和参数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后,设计出一种结合非线性规划内点法和高斯罚函数参数调整策略的无功优化实用算法。由于高斯罚函数具有连续可微等良好性质,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寻优化和计算性能。最后在不同规模的标准系统和实际系统上进行算例测试,以验证算法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离散变量 高斯罚函数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坦地形下移动机器人位姿精准估计研究
12
作者 董作峰 叶玉刚 +1 位作者 郑宪秋 秦冬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5-308,314,共5页
非平坦地形上移动机器人的姿态和运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导致机器人位姿估计精准度和效率降低,为此提出非平坦地形下移动机器人位姿精准估计方法。根据移动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和约束条件获取运动学函数,将该函数输入Mahony算法,得到粗... 非平坦地形上移动机器人的姿态和运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导致机器人位姿估计精准度和效率降低,为此提出非平坦地形下移动机器人位姿精准估计方法。根据移动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和约束条件获取运动学函数,将该函数输入Mahony算法,得到粗略的姿态估计值。将姿态估计值和里程计观测数据作为EKF算法的初始参数,通过滤波和融合处理进行位姿估计,结合PL-ICP点云匹配方法进一步更新位姿估计结果。将更新后的位姿估计作为EKF算法的先验估计,并与其他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初步位姿估计结果。将初步位姿估计结果作为果蝇优化算法的优化目标,获取更加精准的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确保移动机器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其位姿估计的精准度和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运动学函数 位姿估计 EKF算法 PL-ICP点云匹配方法 果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功能测试规模估算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巍 沈建雄 +1 位作者 杨根兴 蔡立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7-49,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功能点分析法的软件功能测试规模估算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黑盒功能测试,用于系统测试阶段或验收测试阶段工作量的估算,基本估算步骤包括估算软件规模、定义规模因子、计算测试规模,并在项目中进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功能点分析法的软件功能测试规模估算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黑盒功能测试,用于系统测试阶段或验收测试阶段工作量的估算,基本估算步骤包括估算软件规模、定义规模因子、计算测试规模,并在项目中进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软件功能测试规模,可用于测试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功能测试规模 功能点分析 MARK Ⅱ功能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想点法的海下采场顶板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国彦 王江 +1 位作者 王珊 王希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准确评价复杂地质条件下海下采场顶板的稳定性,提出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与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模型。针对海下采场的特殊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因素、工程地质因素、采场结构因素以及其他因素4个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通过对指标... 为准确评价复杂地质条件下海下采场顶板的稳定性,提出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与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模型。针对海下采场的特殊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因素、工程地质因素、采场结构因素以及其他因素4个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通过对指标进行隶属度化处理,由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顶板分级模型。最后,根据三山岛金矿5个采场现场调查以及室内试验获得的指标数据,应用该模型对顶板稳定级别进行评判。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判等级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从而验证模型可用于海下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下开采 顶板稳定性 隶属度函数 理想点法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中小型软件的简化功能点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程 李娟 余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现有的简化功能点分析方法对不同软件个体偏差较大,针对中小型软件,得到的结果普遍偏高。该文针对中小型软件的特点,基于NESMA Indicative方法的思想,提出一种简化方法,并在多个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实验证明,用于中小型软件时,该方法与... 现有的简化功能点分析方法对不同软件个体偏差较大,针对中小型软件,得到的结果普遍偏高。该文针对中小型软件的特点,基于NESMA Indicative方法的思想,提出一种简化方法,并在多个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实验证明,用于中小型软件时,该方法与同类方法相比,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点分析 IFPUG方法 简化功能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梯级水电站群的水火电节能调度策略 被引量:15
16
作者 袁旭峰 韩士博 +1 位作者 熊炜 邹晓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621,共6页
考虑火电厂的发电机组出力、能耗成本及污染排放三者之间、及梯级电站出力与水力耦合参数之间,以及水火电机组之间综合效益基础上,建立了梯级水电站弃水量最小、火电能耗成本最低、和污染排放最小的多目标综合节能调度模型,并提出了计... 考虑火电厂的发电机组出力、能耗成本及污染排放三者之间、及梯级电站出力与水力耦合参数之间,以及水火电机组之间综合效益基础上,建立了梯级水电站弃水量最小、火电能耗成本最低、和污染排放最小的多目标综合节能调度模型,并提出了计及梯级水电站的水火电节能发电调度策略;利用标度转换法,将梯级水电站弃水量最小、火电机组能耗成本最低和污染排放最小的多目标综合节能调度模型转化为不同权重系数下的单目标函数;运用混合惩罚函数优化算法将问题的求解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并利用Hessian矩阵改进了该优化算法,克服了缩减系数选择问题;通过对含4个梯级水电站、3个火电厂的水火电系统进行仿真,优化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具有较明显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发电调度 梯级水电站 内点法 外点法 混合惩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减排背景下的机组组合模型和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小磊 严正 谢毓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4-157,167,共5页
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对机组组合目标函数进行了调整,采用排放价格因子将系统总能耗最小和总排放最小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利于全网开展机组组合和经济调度。将多时段的机组组合问题在时间上解耦,转化为单小时的子问题,并采用基于... 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对机组组合目标函数进行了调整,采用排放价格因子将系统总能耗最小和总排放最小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利于全网开展机组组合和经济调度。将多时段的机组组合问题在时间上解耦,转化为单小时的子问题,并采用基于内点法的混合整数规划法求解子问题。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机组组合 罚函数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互补方法的内点最优潮流算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蔡广林 韦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5-30,共6页
提出了基于非线性互补方法的最优潮流算法。引入非线性互补函数,将内点法中KKT条件的互补松弛条件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并采用牛顿方法求解。该方法不必保证互补松弛变量为正数,可以从任意起始点出发,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在确定最优步长... 提出了基于非线性互补方法的最优潮流算法。引入非线性互补函数,将内点法中KKT条件的互补松弛条件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并采用牛顿方法求解。该方法不必保证互补松弛变量为正数,可以从任意起始点出发,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在确定最优步长的过程中,采用了新的效益函数,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并有效处理了算法在收敛过程中产生的振荡问题。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计算效率,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最优潮流 非线性互补函数 效益函数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能量函数法确定交直流系统最优无功补偿点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武 李华强 +1 位作者 陈静 肖先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5-49,共5页
由负荷节点的能量函数表达式,提出趋势指标和裕度指标分别用于判断交直流系统的最优无功补偿点和量化系统的裕度。在候选点处进行无功补偿,并对无功补偿前后交直流系统的能量裕度、临界电压和临界能量值进行分析。经不同补偿方案下补偿... 由负荷节点的能量函数表达式,提出趋势指标和裕度指标分别用于判断交直流系统的最优无功补偿点和量化系统的裕度。在候选点处进行无功补偿,并对无功补偿前后交直流系统的能量裕度、临界电压和临界能量值进行分析。经不同补偿方案下补偿效果的对比以及趋势指标与奇异值分解法计算的弱节点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静态能量函数法选取的交直流系统最优无功补偿点是准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系统 静态能量函数 内点法 临界电压 奇异值分解 能量信息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凝聚函数代理非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内点优化潮流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洪山 刘景青 鄢盛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78-1682,共5页
为加快电力系统优化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问题的求解,提出了利用凝聚函数法代理非线性不等式约束的优化潮流算法。鉴于优化潮流的数学模型中包括了大量的非线性不等式约束条件,尤其在计算大规模电力系统优化潮流时,对非线性不... 为加快电力系统优化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问题的求解,提出了利用凝聚函数法代理非线性不等式约束的优化潮流算法。鉴于优化潮流的数学模型中包括了大量的非线性不等式约束条件,尤其在计算大规模电力系统优化潮流时,对非线性不等式约束条件的处理耗费了大量的计算时间。文中将多个非线性不等式约束用一个凝聚函数代替,极大地减少了大规模电力系统优化潮流计算矩阵的维数,然后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对IEEE大规模测试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迭代迅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潮流 凝聚函数法 内点法 非线性不等约束 大规模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