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Gas Emission at Super-Length Fully-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Face 被引量:10
1
作者 XU Jia-lin YU Bei-jian +1 位作者 LOU Jin-fu WANG Dong-p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4期447-452,共6页
Characteristics of gas emission at the K8206 working face in the Third mine of the Yangquan Coal Group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trata movement,advancing velocity of working face,production capacity of workin... Characteristics of gas emission at the K8206 working face in the Third mine of the Yangquan Coal Group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trata movement,advancing velocity of working face,production capacity of working face and gas extraction capability of strike high-level entry on gas emission at K8206 working face were analyzed. A regression equation,refl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gas emission rate and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work-ing faces,was established. Another regression equation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as emission rate from adjacent layers when the working face was advancing for one metre and advancing velocity was deriv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1) the amount of gas emitted at the K8206 working face i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top coal caving faces with a dip length of 180-190 m; 2) the dynamic process of gas emission from adjacent layers during the initial mining stage is controlled by the movement of key strata; 3) the amount of gas emitted that needs to be forced out by air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capability of gas extraction; 4) when the advancing velocity is between 3.5-5.5 m/d or when the output is up to 8-12 kt/d,the gas emission from adjacent layers is almost cons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length fully-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fac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emission strata mov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Feasibility of Top-Coal Caving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2
作者 王家臣 吴志山 +2 位作者 冯士伟 沈掌旺 侯社伟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1年第1期10-13,共4页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this paper proposes a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which integrates geolog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op coal caving in a comprehensive index. The index of top coal caving may be used ...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this paper proposes a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which integrates geolog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op coal caving in a comprehensive index. The index of top coal caving may be used to forecast the mining cost of working faces, which shows the model’s potential prospect of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 coal caving neural network mining cost of working 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松软煤层及软弱底板的防治工艺探讨
3
作者 钟俞先 蒲海峰 杨琴 《煤矿机械》 2025年第4期129-131,共3页
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松软煤层及软弱底板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煤矿智能化开采的飞速发展,其产生的煤壁片帮和底板破坏、滑移问题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安全生产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对急倾斜煤层... 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松软煤层及软弱底板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煤矿智能化开采的飞速发展,其产生的煤壁片帮和底板破坏、滑移问题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安全生产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对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的松软煤层及软弱底板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防治工艺进行探讨,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复杂煤层开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长壁工作面 松软煤层 软弱底板 片帮 底板破坏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组的刮板输送机运载模型及煤量计算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尹瑞 张冬雪 倪强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0,共7页
目前针对煤量检测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的煤量检测和识别,对综采(放)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煤量检测仅停留在转载机处安装红外扫描装置,检测技术单一,且由于转载机位于刮板输送机卸煤处,红外扫描装置检测的是转载机的载煤量... 目前针对煤量检测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的煤量检测和识别,对综采(放)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煤量检测仅停留在转载机处安装红外扫描装置,检测技术单一,且由于转载机位于刮板输送机卸煤处,红外扫描装置检测的是转载机的载煤量,不能直接反映刮板输送机上的实时载煤量,存在较大滞后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组的刮板输送机运载模型及煤量计算算法。该算法将刮板输送机设定为连续装煤的载体,通过连续数组建立刮板输送机运载模型,并表征单位长度的装煤量,结合综采(放)工作面采煤机运行速度、滚筒高度、截割深度、位置及刮板输送机运行速度与装煤系数等参数,通过多参数数学建模的方法,实现对刮板输送机单位煤量的实时模拟,进而直观反映煤矿井下采煤工艺并准确计算出刮板输送机的实时载煤量。井下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连续可靠,可以精确计算出刮板输送机实时载煤量,载煤量分布接近于理想状态,具有较高的收敛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综放工作面 刮板输送机 采煤机 运载模型 数组模型 载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下斜交工作面综放开采覆岩结构演化特征
5
作者 刘用 王红伟 +5 位作者 吴学松 田程鹏 关荣福 聂云枭 范志伟 曹沛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8,共13页
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上下分层工作面斜交布置时,下分层综放工作面间歇性过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导致覆岩破断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复杂,围岩控制困难,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以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砚北煤矿250203下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 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上下分层工作面斜交布置时,下分层综放工作面间歇性过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导致覆岩破断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复杂,围岩控制困难,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以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砚北煤矿250203下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数值计算、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下斜交工作面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及应力分布演化特征,阐明了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开采扰动下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失稳特征及围岩支承压力变化规律,定义了斜交工作面覆岩内场和外场,揭示了下分层综放工作面过遗留区段煤柱覆岩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开采诱发上分层遗留区段煤柱失稳导致覆岩大尺度空间垮落,扰动区内顶板结构渐次演化,形成“低位倒台阶组合悬臂梁+高位大结构砌体梁”组合结构。②在工作面距区段煤柱15 m时,区段煤柱最大垂直应力达到46.7 MPa,较下分层未开采时增大了9.9%,煤柱形变现象较为明显;工作面位于区段煤柱正下方时,区段煤柱应力集中区域呈近似“月牙状”分布。③随着下分层综放工作面与上覆遗留区段煤柱斜交位置变化,外场覆岩破断形态呈近似对称梯形,结构动态失稳导致内场垮落形态呈“非对称双拱”、“对称双拱”、“单拱”演化过程。研究结果对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分层综放开采 遗留区段煤柱 斜交工作面 覆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末采深孔预注浆加固技术
6
作者 郭师军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0期160-163,共4页
针对寺河矿大采高工作面末采期间煤壁片帮冒顶问题,对寺河矿5303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深孔预注浆加固机理、合理注浆加固时机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优选注浆材料及工艺,提出了超前深孔预注浆、撤架通道预注浆、工作面浅孔注浆耦... 针对寺河矿大采高工作面末采期间煤壁片帮冒顶问题,对寺河矿5303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深孔预注浆加固机理、合理注浆加固时机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优选注浆材料及工艺,提出了超前深孔预注浆、撤架通道预注浆、工作面浅孔注浆耦合加固方案。实践表明,深孔预注浆加固方案的应用效果良好,末采期间煤帮基本保持平整,未出现大范围、大深度的片帮现象,工作面最后15 m仅用3 d时间便顺利回采完成,有效确保了支架回撤期间生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末采 煤壁片帮 深孔预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连续注氮下采空区气体分布及“三带”变化规律 被引量:73
7
作者 吴玉国 邬剑明 +1 位作者 张东坡 周春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4-967,共4页
介绍了同煤集团塔山矿8202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用埋管、连续注氮方式向采空区注氮,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同时在采空区预埋束管,测量连续注氮前后各测点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结合采空区遗煤自燃理论,得出了采空区自燃"三... 介绍了同煤集团塔山矿8202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用埋管、连续注氮方式向采空区注氮,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同时在采空区预埋束管,测量连续注氮前后各测点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结合采空区遗煤自燃理论,得出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在连续注氮下,氧气浓度随采空区深度的增加明显降低,最终稳定在5%左右;一氧化碳浓度随采空区深度的增加稳定在50×10-6以下;注氮量越大,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幅度越大;由于工作面供风量和漏风量都较大,对散热带宽度影响不大,氧化带在注氮后缩短了约60 m,窒息带前移了约7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连续注氮 采空区 自燃“三带” 防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矿压及顶板破断特征 被引量:106
8
作者 李化敏 蒋东杰 李东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56-1960,共5页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空间大、开采扰动强烈的特点,以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采高综放采场矿压及顶板运移破断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大采高综放采场周期来压岩层破断的力学模型...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活动空间大、开采扰动强烈的特点,以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采高综放采场矿压及顶板运移破断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大采高综放采场周期来压岩层破断的力学模型,得出了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来压时安全阀开启频繁、顶板快速下沉,额定工作阻力13 800 kN的液压支架不能满足顶板控制的需要;开采空间的增大、直接顶厚度增大,低位基本顶转化为直接顶成为悬臂结构、高位基本顶形成砌体梁,二者形成"上位砌体梁-下位倒台阶组合悬臂结构";工作面来压强烈、动载明显、持续时间短的矿压现象是由于高位砌体梁结构滑落失稳造成的,据其力学特征确定了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大采高 综放工作面 组合悬臂梁 砌体梁 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被引量:55
9
作者 尹希文 朱拴成 +2 位作者 安泽 薛吉胜 秦子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4,共5页
针对浅埋深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安全阀开启频繁的问题,对平朔井工三矿39107浅埋深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矿压监测系统现场实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得到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33.7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20.7 m... 针对浅埋深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安全阀开启频繁的问题,对平朔井工三矿39107浅埋深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矿压监测系统现场实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得到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33.7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20.7 m,周期来压期间液压支架循环末阻力平均为9 700 kN,安全阀开启率平均为3.7%,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水平整体较低,分析表明液压支架存在3种不合理工作状态:安全阀调定压力不合理,前后立柱受力不均衡,部分支架串液。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得出39107工作面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应不低于12 000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综放工作面 支架工作阻力 矿压显现 来压步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工作面长度效应 被引量:39
10
作者 杨永康 李建胜 +1 位作者 康天合 季春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9-716,共8页
基于现场实测结果,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的工作面长度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长工作面长度对矿压特征有显著影响;超长综放工作面来压步距减小、采场支架受力均匀、矿压分布呈以工作面中... 基于现场实测结果,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浅埋厚基岩松软顶板综放采场矿压特征的工作面长度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长工作面长度对矿压特征有显著影响;超长综放工作面来压步距减小、采场支架受力均匀、矿压分布呈以工作面中部为对称轴的拱形分布、支架末阻力-初撑力为线性关系;工作面长度方向存在随工作面长度演化的"复合压力拱";随工作面长度增加,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峰值增大,工作面长度方向压力拱逐渐升高且扁平率趋于增大,表现为总体的矿压显现增加规律,利于顶煤的破碎;控顶区内顶煤下沉量S随工作面长度L的增大呈对数规律增大,随支架初撑力P的增大呈负对数规律减小;给定S后,P随L呈线性规律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工作面长度和支架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浅埋深松软顶板 综放开采 工作面长度 矿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高水速凝材料充填试验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卫军 侯朝炯 +1 位作者 柏建彪 张长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1,共5页
分析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主要顶板的活动规律 ,介绍了高水速凝材料力学和变形特性 ,论证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采用高水速凝材料充填空巷的可行性。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实践证明 ,采用高水速凝材料充填空巷是综放工作面快速、安全、... 分析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主要顶板的活动规律 ,介绍了高水速凝材料力学和变形特性 ,论证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采用高水速凝材料充填空巷的可行性。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实践证明 ,采用高水速凝材料充填空巷是综放工作面快速、安全、经济地推过空巷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空巷 高水速凝材料 充填试验 顶板 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区支承力学模型的综放工作面顶板矿压演化与压架预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刚 张春会 +3 位作者 蔺星宇 迟国铭 范志忠 于永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22-3633,共12页
为预测综放工作面压架灾害,在综放顶板分区支承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综放工作面大采厚顶板矿压演化计算方法和支架压架判据,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了综放工作面顶板矿压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综放工作面顶板矿压演化包括4个阶段... 为预测综放工作面压架灾害,在综放顶板分区支承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综放工作面大采厚顶板矿压演化计算方法和支架压架判据,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了综放工作面顶板矿压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综放工作面顶板矿压演化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缓慢增阻阶段、顶板断裂阶段、快速增阻阶段和失稳阶段。②缓慢增阻阶段顶板沉降量小,支架增阻量小,顶板来压不强烈;快速增阻阶段顶板沉降量大,支架增阻显著。③顶板断裂阶段是矿压从缓慢增阻向快速增阻转变的过渡阶段。顶板煤壁前方断裂时,顶板的边界条件改变,顶板来压剧烈,支架增阻量大,易于引起安全阀开启,若顶板沉降量超过支架活柱允许压缩量,引发大面积切顶压架事故。④当工作面推进至断裂线处,顶板失稳,支架急增阻,若垮落覆岩作用于支架上的荷载超过支架额定工作阻力,安全阀开启,易于引发大面积压架事故。⑤支架额定工作阻力和初撑力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在缓慢增阻和快速增阻阶段,支架承担的荷载不超过支架额定工作阻力;在顶板断裂阶段,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可压缩空间卸位让压;在失稳阶段,支架应具有足够的额定工作阻力承担垮落覆岩作用荷载。⑥酸刺沟煤矿6105-2综放工作面采用ZF15000/26/42四柱支承掩护式支架,初撑力10800 kN,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不足,易于发生大面积压架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演化 压架判据 综放工作面 分区支承力学模型 支架额定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综放开采煤层裂隙与工作面方位匹配的物理模拟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开 张彬 +2 位作者 康天合 柴肇云 杨永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99-2105,共7页
根据路天煤矿二采区1604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运用1∶25的大比例物理模拟试验,定量研究了浅埋深煤层裂隙组数及其与工作面方位匹配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顶煤放出率随裂隙组数的增加呈线性规律提高。与无裂隙煤体相比... 根据路天煤矿二采区1604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运用1∶25的大比例物理模拟试验,定量研究了浅埋深煤层裂隙组数及其与工作面方位匹配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顶煤放出率随裂隙组数的增加呈线性规律提高。与无裂隙煤体相比,含有单组、双组和三组裂隙的煤体,顶煤放出率分别提高18%,26%和35%。②单组裂隙时,随着裂隙方位与工作面夹角的增大,顶煤放出率呈线性规律降低。裂隙与工作面平行时,顶煤放出率最高,为70%。③双组裂隙时,随着次裂隙方位与工作面夹角的增大,顶煤放出率呈线性规律降低。主裂隙垂直、次裂隙平行于工作面时,顶煤放出率最高,为79%。④三组裂隙时,随着次次裂隙与工作面夹角的增大,顶煤放出率呈线性规律降低。主裂隙垂直、次裂隙斜交、次次裂隙平行于工作面时,顶煤放出率最高,为86%。将研究结果应用于1604工作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具有相同条件的煤矿合理设计工作面的推进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煤层 裂隙与工作面方位匹配 裂隙组数 顶煤放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沟煤矿综放工作面末采期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青云 黄庆国 李永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6,49,共5页
为了确保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支架顺利回撤,基于不连沟煤矿工作面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和分析,研究了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综放工作面末采阶段停止放顶煤后,工作面来压步距增大,但来压强度呈降低趋势;... 为了确保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支架顺利回撤,基于不连沟煤矿工作面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和分析,研究了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综放工作面末采阶段停止放顶煤后,工作面来压步距增大,但来压强度呈降低趋势;随着采深的增加,顶板破断由滑落失稳向回转失稳转变,矿压显现程度降低;通过提高主回撤巷道内垛式支架的工作阻力,可以有效减小顶底板围岩的变形和失稳破坏,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和支架的顺利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末采阶段 工作阻力 动载系数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工作面顺槽保护煤柱合理尺寸的确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飞 范文胜 +2 位作者 孙建岭 兰毅 田武强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
针对神华集团海渤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路天矿300 m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生产试验,应用FLAC3D来确定顺槽煤柱在受到采动影响时的合理尺寸,通过建立模型模拟计算得出结论:随着工作面的加长,周期来压缓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顺槽煤柱的影响... 针对神华集团海渤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路天矿300 m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生产试验,应用FLAC3D来确定顺槽煤柱在受到采动影响时的合理尺寸,通过建立模型模拟计算得出结论:随着工作面的加长,周期来压缓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顺槽煤柱的影响;距工作面后方100~110 m处对煤柱的影响范围最大,侧向明显影响范围可达10 m左右,塑性破坏深度为7 m;由于保护煤柱还要受下一工作面回采时的影响,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浅埋深超长工作面的保护煤柱确定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超长工作面 顺槽 保护煤柱 合理尺寸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柱掩护式综放支架对端面顶煤稳定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宁波 刘长友 +2 位作者 于文海 王少义 杨培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在软煤、中硬煤和硬煤不同煤层硬度力学条件下,由改变两柱式液压支架立柱前倾角得到的不同水平支护阻力对端面顶煤控制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合理的支架水平力可以有效的控制工作面端面冒顶,但顶煤硬度不同时,控...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在软煤、中硬煤和硬煤不同煤层硬度力学条件下,由改变两柱式液压支架立柱前倾角得到的不同水平支护阻力对端面顶煤控制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合理的支架水平力可以有效的控制工作面端面冒顶,但顶煤硬度不同时,控制效果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的顶煤硬度条件下存在一个合理的立柱前倾角度,硬煤条件时需75°~80°的前倾角度,中硬煤条件时需70°~75°的前倾角度。一般情况下,煤层硬度越小,立柱前倾角应越小;当煤层较软时,两柱掩护式综放支架需采取减小端面距等措施进行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柱式综放支架 端面顶煤稳定性 支架工作阻力 水平力 立柱前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支架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云朝 吴士良 王建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4,18,共4页
针对酸刺沟煤矿6上105-2大采高综放面初采期间顶板来压强烈、支架损坏严重等问题,采取了调高安全阀开启压力和采空区留条形间隔煤垛等措施。基于此,对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矿压显现进行实时观测,通过理论计算及实测分析,得到了工作面顶... 针对酸刺沟煤矿6上105-2大采高综放面初采期间顶板来压强烈、支架损坏严重等问题,采取了调高安全阀开启压力和采空区留条形间隔煤垛等措施。基于此,对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矿压显现进行实时观测,通过理论计算及实测分析,得到了工作面顶板结构模型和实测矿压规律;并从支架工作阻力、控顶效果、支护效果及支架工作位态等4个方面验证了支架具有良好适应性,能够满足顶板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综放工作面 支架工作阻力 矿压规律 顶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漏冒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伍永平 杨文斌 +1 位作者 解盘石 刘旺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5-90,共6页
为了保证大倾角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煤矸互层顶板下的安全高效开采,解决工作面频繁发生顶板漏冒的问题。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应力分布与演化规律、破坏与漏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保证大倾角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煤矸互层顶板下的安全高效开采,解决工作面频繁发生顶板漏冒的问题。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应力分布与演化规律、破坏与漏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时,煤矸互层顶板受压在支架顶梁上方断裂;移架过程中煤矸互层出现离层、台阶下沉等现象,支架支护阻力急剧增大,断裂煤矸层因支架反复支撑作用而挤压破碎;当支架支护作用削弱时,支承应力向工作面前方煤体转移,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逐渐增大、应力集中,导致煤矸互层顶板超前断裂、煤壁片帮,破碎煤岩体从支架前方沿煤壁片帮处漏冒。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煤矸互层漏冒前,工作面顶板剧烈下沉,提出以控制顶板下沉量的方式来预防煤矸互层架前漏冒,具体防治措施为:带压移架、提高支架支护初撑力、提高煤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大采高工作面 煤矸互层 工作面顶板 冒顶事故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低位”厚硬岩层综放面特厚煤层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吉胜 赵铁林 潘黎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59,共5页
基于大同煤田马道头矿井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高位-低位”厚硬岩层综放面物理相似模型,分析了特厚煤层综放面覆岩移动特征,监测了8404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80、110、155 m时,基本顶、上方中砂岩(低位岩层)、上方... 基于大同煤田马道头矿井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高位-低位”厚硬岩层综放面物理相似模型,分析了特厚煤层综放面覆岩移动特征,监测了8404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80、110、155 m时,基本顶、上方中砂岩(低位岩层)、上方粗砂岩(高位岩层)依次发生初次垮落;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4.11~16.19 m;支架最大工作阻力基本上低于额定工作阻力的55%;工作面第1次大周期来压步距为140 m,来压可持续10~20 m,动载系数为2.24~2.38;工作面ZF17000/27.5/42D型液压支架未出现压架、立柱收缩等现象,支架选型适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面 坚硬岩层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放顶煤支架在较薄厚煤层中应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翟新献 段现军 +3 位作者 康全玉 王庆武 冯忠印 陈永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24-28,共5页
炮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在河南乃至全国中型矿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炮面机械化程度低,而且存在较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针对红岭煤矿较薄厚煤层单体支柱炮放开采的地质条件,系统地观测了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分析计算了工作面来压步距、来... 炮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在河南乃至全国中型矿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炮面机械化程度低,而且存在较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针对红岭煤矿较薄厚煤层单体支柱炮放开采的地质条件,系统地观测了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分析计算了工作面来压步距、来压强度,以及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等有关参数.根据红岭煤矿开采煤层围岩属于易控制围岩,计算了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提出了取代目前炮采放顶煤开采的综放工作面配套设备方案.研究结论为今后红岭煤矿实施轻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和安全高效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薄厚煤层 炮采放顶煤工作面 工作阻力 单体液压支柱 轻型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