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设计
1
作者 邬杰 张宁波 +1 位作者 殷培东 宋旭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为解决现有基于自然射线的煤矸识别方法无法直接计算放煤口混矸率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放煤口放出量,结合自然射线煤矸识别数据计算混矸率,辅助确定合理的放煤口关闭时机。系统采用栅... 为解决现有基于自然射线的煤矸识别方法无法直接计算放煤口混矸率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双目相机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测放煤口放出量,结合自然射线煤矸识别数据计算混矸率,辅助确定合理的放煤口关闭时机。系统采用栅线投影法,向放煤口附近刮板输送机的煤流表面投影栅格图像,利用双目相机扫描获取煤流轮廓的高精度点云数据;通过投影和微距格网划分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引入有限元体积计算方法切片处理,结合梯形法计算切片体积并求和,得到煤流总体积。同时设计伸缩支架结构,实现探测器的灵活调节与安全保护。实验室试验表明,系统在不同煤流堆积状态下测量误差均低于5%。其中,平铺状态误差约5%,堆体状态误差4.6%~4.9%,均方根误差0.2952,显示出高精确度与稳定性。该系统为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放煤提供了可靠的实时监测数据,支持混矸率精准计算,对提升煤矸自动识别技术的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放煤量监测 双目相机 点云模型 放顶煤 采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德煤矿大采高综放面覆岩结构及支架阻力确定
2
作者 翁海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9-392,共4页
保德煤矿采用大采高综放技术回采8号煤层,割煤3.8 m,放煤3.5 m,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液压支架阻力大、发生过支架被压死的现象。本文从保德煤矿三盘区81305工作面覆岩岩层层序入手,通过现场实测和相似模拟研究工作面矿压规律,并根据岩层层... 保德煤矿采用大采高综放技术回采8号煤层,割煤3.8 m,放煤3.5 m,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液压支架阻力大、发生过支架被压死的现象。本文从保德煤矿三盘区81305工作面覆岩岩层层序入手,通过现场实测和相似模拟研究工作面矿压规律,并根据岩层层序研究覆岩结构,分析覆岩结构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多层厚硬覆岩层序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形成不同的覆岩结构,根据岩层层序将覆岩结构分为短悬臂梁结构和砌体梁结构,短悬臂梁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起主导作用,直接覆存于煤层上方,厚硬岩层破断后形成短悬臂梁失稳是造成支架压死的原因。通过对覆岩结构的分析,给出了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的解析式,确定了支架阻力应不低于18 000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技术 覆岩结构 短悬臂梁结构 液压支架阻力 保德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与技术路径 被引量:133
3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任怀伟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共15页
基于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与要求,系统阐述了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的定义、技术内涵与特征。针对不同煤层赋存条件,提出了薄及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模式、大采高工作面智能耦合人机协同高效综采模式、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操控与人工干预辅助... 基于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与要求,系统阐述了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的定义、技术内涵与特征。针对不同煤层赋存条件,提出了薄及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模式、大采高工作面智能耦合人机协同高效综采模式、综放工作面智能化操控与人工干预辅助放煤模式、复杂条件机械化+智能化开采模式等4种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根据截割工艺、工序与装备的差异,将薄及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模式细分为刨煤机智能化无人开采模式、滚筒采煤机智能化无人开采模式,详细阐述了滚筒采煤机定位导航与智能调高技术、半截深高速截割工艺等薄及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模式关键技术。分析了大采高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主要技术瓶颈,论述了基于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的围岩智能耦合控制逻辑、重型装备群的分布式协同控制逻辑等大采高智能化开采模式关键技术。分析了放顶煤工作面与一次采全高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模式的差异,提出了基于时序控制放煤、自动记忆放煤、煤矸识别放煤等智能化放煤控制逻辑与工艺流程。针对复杂煤层条件,提出了采用局部智能化开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环境安全水平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开采模式 开采工艺 协同控制 智能放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铁矿东区地面塌陷机制及扩展机制初探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龙龙 陈从新 +5 位作者 夏柏如 夏开宗 付华 邓洋洋 宋许根 孙朝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2-2334,共13页
根据程湖东区塌陷历史与现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重建了地面塌陷三维地表模型,结合surfer绘制出了地面累计沉降等值线图和累计沉降值盆地;最初塌陷点大多分布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中;塌陷区自东向西呈条带状分布,北部塌陷要比南部严重... 根据程湖东区塌陷历史与现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重建了地面塌陷三维地表模型,结合surfer绘制出了地面累计沉降等值线图和累计沉降值盆地;最初塌陷点大多分布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中;塌陷区自东向西呈条带状分布,北部塌陷要比南部严重;塌陷区内呈现类似"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的特点。根据地质条件、采矿情况以及监测资料分析,认为地下采矿是诱因,地质条件是内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塌坑大多首先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区域中出现。在塌坑出现后,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得到释放,使得由NE向节理切割成悬臂梁板的岩体被折断。通过建立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到岩体折断的范围达到了172 m宽。折断的岩体沿着折断面发生倾倒滑移破坏。这种力学扩展机制使得塌坑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塌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矿 金属矿山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塌陷机制 扩展机制 悬臂梁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开采“悬留”大型采空区协同处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为平 陆玉根 +3 位作者 段庆豹 侯大德 汪亮 孙秀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3,共6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主要通过崩落上覆围岩处理采空区,对于未冒落充填完毕的大型"悬留"采空区,其地压安全问题未得到根本解除。该类空区的体积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后,易发生突然冒落失稳,产生较大冲击地压,对于井下人员及生产安全...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主要通过崩落上覆围岩处理采空区,对于未冒落充填完毕的大型"悬留"采空区,其地压安全问题未得到根本解除。该类空区的体积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后,易发生突然冒落失稳,产生较大冲击地压,对于井下人员及生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以谢尔塔拉铁锌矿的"悬留"大型采空区为例,构建了一整套协同处置技术,分别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封闭加井筒泄压方式处理采空区,同时构建了先进的微震监测网络,对岩层移动及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全天候跟踪监测分析和预警,实现了对空区的有效管控,对于存在该类"悬留"空区的矿山提供了可行的处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悬留”采空区 协同处置技术 稳定性分析 微震监测 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中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合理回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英碧 张志贵 +2 位作者 陈星明 叶青 谭宝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136,共5页
缓倾斜中厚矿体条件下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普遍存在矿石损失和贫化严重等突出问题,是矿山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和大顶山矿区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缓倾斜矿体条件下采用"垂直分区"、"组合放矿"... 缓倾斜中厚矿体条件下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普遍存在矿石损失和贫化严重等突出问题,是矿山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和大顶山矿区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缓倾斜矿体条件下采用"垂直分区"、"组合放矿"新工艺并通过优化炮孔布置与优化切割爆破参数等技术措施,可以在较好地解决缓倾斜矿体条件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损失和贫化严重的问题,可明显提高矿山生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矿体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回采工艺 损失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32
7
作者 苏林军 朱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8,54,共6页
回顾我国放顶煤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创新成果,着重阐述我国放顶煤液压支架的最新发展、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应用及其采用的关键技术,如:专利技术新型双四连杆中通式大空间支架稳定机构、抗冲击立柱、支架稳定... 回顾我国放顶煤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创新成果,着重阐述我国放顶煤液压支架的最新发展、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应用及其采用的关键技术,如:专利技术新型双四连杆中通式大空间支架稳定机构、抗冲击立柱、支架稳定性措施及煤壁片帮控制措施等。分析了新型分体组合式直线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特点及其适应性和稳定性,并提出放顶煤液压支架发展的方向应为:发展两柱放顶煤液压支架、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大采高放顶煤支架、浅埋深厚煤层放顶煤液压支架和深部矿井厚煤层放顶煤液压支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放顶煤技术 综放成套装备 大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中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下盘残留矿石合理回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孙文勇 陈星明 +1 位作者 王伟 张志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7,共6页
详细分析了下盘残留矿石比例以及下盘残留矿石回收的特殊性对矿山矿石回收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下盘残留矿量比例主要受矿体赋存条件以及采矿方法主要结构参数影响,矿体厚度越小、倾角越缓,结构参数越大,下盘残留矿量比例越大,由矿岩... 详细分析了下盘残留矿石比例以及下盘残留矿石回收的特殊性对矿山矿石回收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下盘残留矿量比例主要受矿体赋存条件以及采矿方法主要结构参数影响,矿体厚度越小、倾角越缓,结构参数越大,下盘残留矿量比例越大,由矿岩混采造成的下盘残留矿石回收效果越差,改进下盘残留矿石回采工艺是保证下盘残留矿石充分回收以及矿石整体回收效果的关键。最后针对传统切岩回采下盘残留矿石工艺造成的矿体下盘残留矿石退采不充分及矿石回收效果差问题,提出了下盘切岩开采+上分段下盘进路间柱辅助回采进路回采下盘残留矿石新工艺以及增大矿体下盘崩矿步距、矿体下盘边孔角等降低矿石损失贫化技术措施,对目前国内相关矿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中厚矿体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下盘残留矿石 合理回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孤岛综放面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邓军 王凯 +2 位作者 翟小伟 文虎 郭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64,67,共4页
针对孟巴矿特厚煤层二分层1210孤岛综放面高地温高湿环境、采空区遗煤多及构造带漏风等复杂条件下开采的特点,分析了煤自燃防治的重点区域,根据生产期间不同时期工作面CO气体的变化情况,综合论证不同防灭火技术的作用效果,采用定期监测... 针对孟巴矿特厚煤层二分层1210孤岛综放面高地温高湿环境、采空区遗煤多及构造带漏风等复杂条件下开采的特点,分析了煤自燃防治的重点区域,根据生产期间不同时期工作面CO气体的变化情况,综合论证不同防灭火技术的作用效果,采用定期监测、端头封堵后复合胶体隔离、注氮惰化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有效地阻断了煤自燃发展的必要条件,确保了1210孤岛综放面的正常生产和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高地温 高湿环境 孤岛综放面 分层开采 防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弱化技术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熊晓峰 黄庆国 +1 位作者 李佳 张春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0,共4页
针对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来压步距大、矿压显现强烈、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以卡洼掌煤矿坚硬顶板条件为工程背景,在理论计算顶板垮落步距的基础上,提出切眼切顶爆破和两巷超前预裂爆破的顶板弱化技术,并对现场矿压数据进行监测,分析顶板弱... 针对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来压步距大、矿压显现强烈、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以卡洼掌煤矿坚硬顶板条件为工程背景,在理论计算顶板垮落步距的基础上,提出切眼切顶爆破和两巷超前预裂爆破的顶板弱化技术,并对现场矿压数据进行监测,分析顶板弱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坚硬顶板整体性强、力学性能好,初次及周期来压步距均较大,经过对坚硬顶板采取爆破强制放顶技术,减小了工作面的来压强度,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弱化技术 工作面矿压 切顶爆破 超前预裂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姑山矿业公司后和睦山矿段开采方案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宪龙 徐志宏 肖福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40,44,共4页
根据马钢姑山矿业公司后和睦山矿段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定无底柱分段崩落与诱导冒落相结合作为和睦山矿体首采段的采矿方法,双工作面回采诱导冒落法为其采矿方案。采用较大结构参数(-150 m分段采场结构参数为15 m×12.5 m,-162.5 ... 根据马钢姑山矿业公司后和睦山矿段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定无底柱分段崩落与诱导冒落相结合作为和睦山矿体首采段的采矿方法,双工作面回采诱导冒落法为其采矿方案。采用较大结构参数(-150 m分段采场结构参数为15 m×12.5 m,-162.5 m分段采场结构参数为12.5 m×12.5 m)与诱导冒落技术,确定了采准工程施工顺序和回采顺序并进行了试验采矿工程,对松软矿岩采准巷道提出掘支技术措施,保证了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采矿段 矿床开采技术 底柱分段崩落 诱导冒落 采场结构 掘支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放顶煤工艺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被引量:7
12
作者 侯运炳 杨大鹏 +3 位作者 张勇 姜喜迪 孙振明 潘卫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1-155,共5页
该实验教学项目通过沉浸式显示和交互式操作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完成综采放顶煤工艺技术实验。应用实时光影技术构建高度沉浸感的虚拟实验环境。通过构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模拟工作面采煤机的割煤、推刮板输送机、移架、液压支架... 该实验教学项目通过沉浸式显示和交互式操作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完成综采放顶煤工艺技术实验。应用实时光影技术构建高度沉浸感的虚拟实验环境。通过构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模拟工作面采煤机的割煤、推刮板输送机、移架、液压支架放煤的整个作业过程,引导学生在对综采放顶煤理论知识掌握和对采煤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了解基础上,按照作业规程和工艺参数,操作采煤设备进行割煤、放煤作业,模拟综采放顶煤工艺流程和工艺循环过程,从而系统掌握综采放顶煤工艺技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综采放顶煤 采煤工艺 实时光影技术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的特厚煤层综放面支架围岩关系 被引量:32
13
作者 孔令海 姜福兴 +1 位作者 刘杰 王存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7,共7页
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结合岩石力学理论、矿山压力理论和现场宏观现象,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岩层运动与支架载荷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基本载荷来源于厚度大于10 m的顶煤、厚度约30 m的... 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结合岩石力学理论、矿山压力理论和现场宏观现象,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岩层运动与支架载荷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基本载荷来源于厚度大于10 m的顶煤、厚度约30 m的下位直接顶和部分厚度为20 m左右的上位直接顶;冲击载荷来源于老顶的断裂冲击,老顶在工作面前方断裂并强迫其下位岩层断裂,从而在支架上形成冲击载荷,这也是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设计支架支撑能力13000 kN/架但被压死的主要原因。指出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的方向是:支架的基本支撑能力能够承担顶煤和部分直接顶的作用力,通过缩小支架控顶距、加大支架可缩量等措施,可减小冲击对支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顶板结构 支架围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全厚开采20m特厚中硬煤层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吉生 柴肇云 +1 位作者 康天合 李义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针对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的具体条件,基于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合理工作面长度和工艺参数。主要结论有: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而变化;工作面前支承... 针对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的具体条件,基于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合理工作面长度和工艺参数。主要结论有: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而变化;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顶煤破坏系数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和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变化。考虑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20m特厚中硬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长度应大于300 m;建议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底层工作面应采用4.5 m的大采高;支架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支架阻力对顶煤压裂和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出了合理的开采工艺参数及其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m特厚煤层 综放全厚开采 工作面长度 工艺参数 顶煤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堡煤矿1901工作面初采期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伟 杨胜强 鹿存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9,73,共5页
针对元堡煤矿1901工作面从开切眼形成到工作面开始推进经历时间过长、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风量过大,采空区出现CO浓度异常的现象,采取了调节风量、工作面采空区上下隅角附近建立密闭墙、喷洒阻化剂、采空区注氮等4种防灭火措施。从措... 针对元堡煤矿1901工作面从开切眼形成到工作面开始推进经历时间过长、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风量过大,采空区出现CO浓度异常的现象,采取了调节风量、工作面采空区上下隅角附近建立密闭墙、喷洒阻化剂、采空区注氮等4种防灭火措施。从措施实施后的效果可以看出前3种措施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采空区CO浓度异常现象,而采空区注氮则可以消除采空区自燃危险。通过对注氮后采空区主要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O2体积分数从10%降至6%阶段是注氮效果最好的阶段,可以据此开展防灭火工作,以避免因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造成的自燃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堡煤矿 综放开采 初采期 自燃 防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开采村庄房屋破坏规律与保护技术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轲轶 滕永海 彭程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19,共3页
为了解决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和动态变形值大的问题,在五阳煤矿7511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选择了4处试验观测区进行房屋采动破坏观测,系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村庄房屋破坏规律... 为了解决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和动态变形值大的问题,在五阳煤矿7511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选择了4处试验观测区进行房屋采动破坏观测,系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村庄房屋破坏规律、村庄建筑物保护技术。结果表明:新建村庄经历了老采空区的残余沉陷变形影响和7511、7512综放工作面开采的采动波及影响,所有房屋没有出现裂缝。利用采空区上方塌陷区附近就近建设抗变形村庄,是合理解决综放开采条件下村庄下采煤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村庄房屋 破坏规律 采空区 抗变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汪沟铁矿采空区冒落进程控制及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娜 任凤玉 张东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6,共5页
小汪沟铁矿井下存在大规模连续采空区,严重威胁到地表运输公路及矿山附属建筑的安全性。为解除采空区塌陷对地表道路和建筑的威胁,矿山决定向塌陷坑充填废石,以控制塌陷坑的扩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空区冒透的时间进行了预测... 小汪沟铁矿井下存在大规模连续采空区,严重威胁到地表运输公路及矿山附属建筑的安全性。为解除采空区塌陷对地表道路和建筑的威胁,矿山决定向塌陷坑充填废石,以控制塌陷坑的扩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空区冒透的时间进行了预测,同时对不充填废石和充填废石的塌陷坑地表位移发展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最后采用钻孔监测技术对采空区的冒落进程进行监测,同时对塌陷坑充填废石后的空区冒落高度变化过程进行了监测。现场实践证明,向塌陷坑内充填废石可以有效控制采空区的冒落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冒落 钻孔监测 数值模拟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破碎顶板松软煤层支架选型及抱采工艺实践 被引量:10
18
作者 倪建明 李桂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7,共4页
为解决极破碎松软厚煤层工作面煤壁片帮和架前端冒顶难题,以芦岭煤矿极松软9煤综放开采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传统综放开采工艺特点,结合现场工程实践,研究了无梁端距抱采放顶煤工艺,其特点是通过加长顶梁实现无梁端距条件下采煤,设置800 m... 为解决极破碎松软厚煤层工作面煤壁片帮和架前端冒顶难题,以芦岭煤矿极松软9煤综放开采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传统综放开采工艺特点,结合现场工程实践,研究了无梁端距抱采放顶煤工艺,其特点是通过加长顶梁实现无梁端距条件下采煤,设置800 mm伸缩梁保证超前支护,借助铲煤板铲平顶煤,带压移架,充分利用煤壁片帮进行采煤。针对此工艺特点,提出了该回采工艺合理的"三机"配套技术,并在芦岭煤矿特定地质条件下开展工业性试验,煤炭月产量达10万t,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破碎顶板 松软煤层 抱采放顶煤工艺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综放开采煤层自燃火灾及其防治 被引量:6
19
作者 解兴智 张金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8-30,共3页
综放开采作为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 ,其煤层自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分析总结了综放开采煤层自燃的特点 ,以及各地点发生自燃火灾的相对难易程度 ,并从综放开采工艺和其他治理措施两个方面提出综放开采煤层自燃火灾预防和治理的方法和... 综放开采作为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 ,其煤层自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分析总结了综放开采煤层自燃的特点 ,以及各地点发生自燃火灾的相对难易程度 ,并从综放开采工艺和其他治理措施两个方面提出综放开采煤层自燃火灾预防和治理的方法和建议 ,指出改进综放开采工艺是预防煤层自燃火灾发生最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开采工艺 治理措施 煤层 自燃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放割煤高度合理确定及放煤工艺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于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32,71,共5页
为提高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顶煤采出率,运用数值分析、相似模拟分析、实测统计分析以及工业性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机采高度及放煤工艺问题。研究及实践结果表明,在塔山矿8105工作面的地质开采条件下,合理... 为提高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顶煤采出率,运用数值分析、相似模拟分析、实测统计分析以及工业性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机采高度及放煤工艺问题。研究及实践结果表明,在塔山矿8105工作面的地质开采条件下,合理机采高度为4.0~4.3 m,合理放煤步距为一刀一放0.8 m,合理放煤方式为多轮间隔顺序多口放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大采高综放 机采高度 放煤步距 顶煤采出率 放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