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支架液压缸密封件密封性能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晞 刘杰 +2 位作者 徐琦 刘学丽 张继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7,共3页
从密封件的密封机理出发,基于三维影像测量仪建立了密封件的几何尺寸测量系统,对蕾形密封件进行几何尺寸测量,验证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同时以密封件的密封性能试验为基础,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几种典型密封件进行理论研究,得出相... 从密封件的密封机理出发,基于三维影像测量仪建立了密封件的几何尺寸测量系统,对蕾形密封件进行几何尺寸测量,验证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同时以密封件的密封性能试验为基础,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几种典型密封件进行理论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结合上述的几何尺寸测量手段、密封性能试验以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建立了液压支架液压缸密封件密封性能评价系统,从而有效地提高液压支架的密封质量,减少立柱千斤顶的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支架 液压 密封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基本顶破断模式及演化过程(Ⅰ)——初次破断 被引量:57
2
作者 王金安 张基伟 +2 位作者 高小明 文建东 古亚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3-1360,共8页
大倾角特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过程中,由于直接顶冒落后采空区充填不均匀,基本顶断裂呈现非对称特征。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横纵荷载作用下大倾角煤层基本顶的薄板力学模型,分析了基本顶上、下板面的应力分布特征,获得了基本顶断... 大倾角特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过程中,由于直接顶冒落后采空区充填不均匀,基本顶断裂呈现非对称特征。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横纵荷载作用下大倾角煤层基本顶的薄板力学模型,分析了基本顶上、下板面的应力分布特征,获得了基本顶断裂线发育轨迹与破坏区演化规律,提出了大倾角煤层基本顶的初次破断"V—Y"型断裂模式。研究表明,大倾角煤层基本顶初次断裂的空间顺序为"中上部→中下部→上部→下部"。结合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验证了基本顶初次断裂过程中采场围岩应力场分布及矿压显现具有时序性和非对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长壁综放开采 基本顶 初次断裂 悬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基本顶破断模式及演化过程(Ⅱ)——周期破断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金安 张基伟 +2 位作者 高小明 文建东 古亚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37-1745,共9页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大倾角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基本顶由小三角形悬板→大三角形悬板→斜梯形板转化的薄板力学模型,计算出3种形状基本顶的上、下板面的应力分布,揭示了断裂线发育轨迹与破坏区演化过程,阐明了大倾角煤层基本顶周...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大倾角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基本顶由小三角形悬板→大三角形悬板→斜梯形板转化的薄板力学模型,计算出3种形状基本顶的上、下板面的应力分布,揭示了断裂线发育轨迹与破坏区演化过程,阐明了大倾角煤层基本顶周期破断的"四边形"型断裂模式。研究表明,大倾角煤层基本顶周期断裂的空间顺序为"中下部→中上部→上部→下部"。结合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验证了基本顶周期断裂过程中采场围岩应力场分布及矿压显现具有时序性和非对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综放开采 基本顶 周期断裂 悬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振安 黄伟斌 刘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0,共3页
为解决煤矿资源赋存形状极不规则情况下工作面巷道布置困难、回采率低的问题,济宁三号煤矿研究分析后采用了梯形、旋转工作面等多种特殊布置形式。通过43下07工作面的实际应用,表明工作面特殊布置形式在综采工艺实现上是可行的,且具有... 为解决煤矿资源赋存形状极不规则情况下工作面巷道布置困难、回采率低的问题,济宁三号煤矿研究分析后采用了梯形、旋转工作面等多种特殊布置形式。通过43下07工作面的实际应用,表明工作面特殊布置形式在综采工艺实现上是可行的,且具有巷道工程量少、系统简化、回采率高的优点,为形状不规则情况下工作面采用综采工艺、优化巷道布置拓宽了设计思路,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艺 不规则工作面 梯形工作面 旋转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