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硅定组态砂带精磨中密度纤维板的寿命分析
1
作者 李春瑜 杜瑶 +3 位作者 杨冲 罗斌 李黎 张树丽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4,共8页
研究定组态砂带(PSA)的寿命极限,能够完善砂带寿命评价系统,为推动木质材料用砂带的研发和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制备了一种碳化硅PSA,对中密度纤维板(MDF)进行精磨试验,分析材料质量、粗糙度、表面形貌、磨粒高度等数据,得到材料去除量、... 研究定组态砂带(PSA)的寿命极限,能够完善砂带寿命评价系统,为推动木质材料用砂带的研发和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制备了一种碳化硅PSA,对中密度纤维板(MDF)进行精磨试验,分析材料质量、粗糙度、表面形貌、磨粒高度等数据,得到材料去除量、磨削表面质量以及砂带磨损趋势,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变化趋势,探究了砂带的寿命极限和评判方法。研究表明:以材料去除量为砂带寿命评判标准时,通过建立GM(1,1)灰色模型预测PSA寿命,其理论磨削长度为37875 m,是普通传统砂带的1.63倍,是棕刚玉PSA的1.26倍;以磨削表面粗糙度(S_(a))为评判标准时,通过分析MDF的S_(a)变化趋势,得出其理论磨削长度为26625 m,是普通传统砂带的1.44倍;当量磨粒高度下降超过52.58%和40.72%时,砂带达到材料去除量和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寿命极限。加工目的不同,砂带寿命极限的判定标准也不同:加工目标为定厚砂光时,根据材料去除量的下降率判定砂带寿命,此时灰色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优势;以表面精磨为加工目的时,当MDF表面粗糙度下降到稳定值后突然增加或数据变分散时,砂带寿命达到极限。砂带磨粒高度随磨削不断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砂带因磨粒不稳定和表面黏结、堵塞胶黏剂等物质,无法继续有效磨削,最终达到寿命极限而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组态砂带 中密度纤维板 砂带寿命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磨削力与表面粗糙度
2
作者 刘彩梅 伍希志 +1 位作者 吴雨阳 李贤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目的】探究气鼓轮砂带砂光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以及磨削力与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关系,为更好控制气鼓轮砂带砂光木(板)材的表面粗糙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开展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单因素试验,运用流体腔理论建立气鼓轮砂... 【目的】探究气鼓轮砂带砂光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以及磨削力与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关系,为更好控制气鼓轮砂带砂光木(板)材的表面粗糙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开展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单因素试验,运用流体腔理论建立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和单因素试验,探究气鼓轮气压、进给量、轴平行度误差对磨削力和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分析磨削力与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关系。【结果】随着气鼓轮气压、进给量、轴平行度误差增加,试件总磨削力增大,但其引起总磨削力增大的原因不同;试件接触中心节点法向应力大小主要与气鼓轮气压有关;对应同一试件的中间区域(6~59 mm),气鼓轮气压组和进给量组试件的局部磨削力近似相等,轴平行度误差组试件的局部磨削力与位置近似线性相关;气鼓轮气压对试件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进给量可较明显改善试件表面粗糙度;试件表面粗糙度与局部磨削力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75,与总磨削力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为0.871,表面粗糙度与局部磨削力的线性相关性更好。【结论】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准确计算试件磨削力;分析气鼓轮磨削力与试件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关系时,选择试件局部磨削力比试件总磨削力和试件法向应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中密度纤维板 有限元模型 磨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传感技术的中密度纤维板弹性模量检测
3
作者 王宇轩 王晓羽 +2 位作者 席靖宇 徐兆军 王新洲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5,共8页
中密度纤维板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人造板材料,弹性模量是衡量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压电传感技术的中密度纤维板动态弹性模量无损检测方法,并与应力锤敲击法和静态三点弯曲法进行了对比。该方法通过利用压电晶片的压... 中密度纤维板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人造板材料,弹性模量是衡量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压电传感技术的中密度纤维板动态弹性模量无损检测方法,并与应力锤敲击法和静态三点弯曲法进行了对比。该方法通过利用压电晶片的压电效应对试件施加激励信号,并调整信号频率以使其与试件共振,从而得到试件的固有频率、弹性模量等振动性能参数。选用7种不同厚度(8~25 mm)的普通型干燥状态下的纤维板作为试验材料,对每种厚度的纤维板分别测量了其前三阶动态弹性模量,并与静态弹性模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压电振动法测得的一阶和二阶动态弹性模量与静态弹性模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93,而应力锤敲击法测得的一阶和二阶动态弹性模量与静态弹性模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89。这说明压电振动法在测量中密度纤维板动态弹性模量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优于应力锤敲击法。此外,还探讨了不同厚度和不同阶数对动态弹性模量测量值的影响,发现低阶动态弹性模量更能代表中密度纤维板整体的动态弹性模量值;随着厚度的增加,中密度纤维板的动态弹性模量也会增加,这与静态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为中密度纤维板的材料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动态弹性模量 压电传感技术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刃螺旋铣刀铣削中密度纤维板的表面粗糙度建模与优化
4
作者 张云 王宝金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中密度纤维板(MDF)被广泛应用于木质家具行业,螺旋齿铣削加工具有加工过程稳定、加工表面质量好等优点,与多刃螺旋铣刀相比,单刃螺旋铣刀在板材铣削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单刃螺旋铣刀对中密度纤维板进行开料铣削加... 中密度纤维板(MDF)被广泛应用于木质家具行业,螺旋齿铣削加工具有加工过程稳定、加工表面质量好等优点,与多刃螺旋铣刀相比,单刃螺旋铣刀在板材铣削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单刃螺旋铣刀对中密度纤维板进行开料铣削加工,故研究单刃螺旋铣刀铣削加工中密度纤维板的切削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采用直径为6 mm的单刃螺旋铣刀对中密度纤维板进行了铣削试验研究。在采用折线图法考察进给速度和铣削深度对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Ra影响的基础上,结合Design-Expert软件,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描述输入变量与响应变量关系的二次模型,以确定表面粗糙度与切削条件的关系,确定了铣削参数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采用单刃螺旋铣刀铣削中密度纤维板时,其加工表面粗糙度Ra与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即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随进给速度的增大和铣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加工表面粗糙度Ra受铣削深度的影响最大,受进给速度的影响次之,而受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很小;优化组合后的进给速度和铣削深度分别为933.75 mm/min和0.86 mm,此时最小表面粗糙度Ra为7.7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刃螺旋铣刀 中密度纤维板 表面粗糙度Ra 响应曲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粉体改性MUF树脂胶黏剂的制备及其在中密度纤维板中的应用
5
作者 林金秀 陈文渊 +2 位作者 凌尚现 陶靖 胡振光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以不同质量比(3∶7、5∶5、7∶3)和添加量(5%、10%、15%)的云母粉与硅藻土(复合粉体)通过物理共混,改性尿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urea-formaldehyde,MUF)胶黏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探讨改性前后MUF树脂和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 以不同质量比(3∶7、5∶5、7∶3)和添加量(5%、10%、15%)的云母粉与硅藻土(复合粉体)通过物理共混,改性尿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urea-formaldehyde,MUF)胶黏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探讨改性前后MUF树脂和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MDF)的性能,以及复合粉体质量比和添加量对MDF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MUF树脂中添加复合粉体后,树脂黏度和固体含量增加,固化时间延长,游离甲醛含量降低;改性胶黏剂制备MDF的官能团发生微小变化,热稳定性提高。当复合粉体的质量比为7∶3且以5%的添加量添加时,MDF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分别为27.11、2 523和0.81 MPa,比对照板分别提升9%、7%、53%,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8.5%,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GB/T 11718—2021《中密度纤维板》干燥状态使用的普通型MDF的性能要求;甲醛释放量由3.50 mg/100 g降至2.85 mg/100 g,降低了19%,达到T/CNFPIA 1001—2019《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E0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粉体 硅藻土 云母粉 MUF树脂 中密度纤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板制备的活性炭对含铜离子废水的吸附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昱 张骥 +1 位作者 张立波 金小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以废弃纤维板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了低成本的活性炭。通过单因素试验来选择处理含铜离子废水的工艺。同时研究了活性炭吸附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处理200 mL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的铜离子溶液时,活... 以废弃纤维板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了低成本的活性炭。通过单因素试验来选择处理含铜离子废水的工艺。同时研究了活性炭吸附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处理200 mL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的铜离子溶液时,活性炭用量为65 g,温度为30℃,pH=5时,240 min后吸附就达到平衡,活性炭吸附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最佳。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行为遵循二级动力学规律,Langmuir等温线更符合铜离子在活性炭中的吸附行为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板 活性炭 铜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迎涛 李坚 +1 位作者 杨文斌 戈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7,共5页
通过对中密度纤维板燃烧理论的浅析 ,探讨了中密度纤维板的阻燃机理 ,同时综述了中密度纤维板用阻燃剂、阻燃处理工艺及阻燃效果的测试方法。阐述了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针对国内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阻燃中密度纤维板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FTIR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迎涛 李坚 +1 位作者 王清文 隋淑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1,共2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法测得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和未处理普通中密度纤维板的FTIR图谱 ,探讨了FRW阻燃剂与纤维界面间的结合机理。
关键词 FRW阻燃 中密度纤维板 FTIR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纤维界面 结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与中密度纤维板的磨削力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博 李黎 杨永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7-201,共5页
该文采用信号采集、分析技术,研究了木材在磨削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考察了纹理方向、材料种类及磨削参数对磨削力及法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纹理方向对磨削力及法向力的影响显著,顺纹理磨削时磨削力最大,横纹理磨削时磨削力最小;实木磨削... 该文采用信号采集、分析技术,研究了木材在磨削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考察了纹理方向、材料种类及磨削参数对磨削力及法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纹理方向对磨削力及法向力的影响显著,顺纹理磨削时磨削力最大,横纹理磨削时磨削力最小;实木磨削力实时曲线图与中密度纤维板磨削力实时曲线图差异明显;磨削厚度及进给速度对磨削力及法向力的影响基本呈线性变化,中密度纤维板的磨削力、法向力与进给速度呈二次幂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磨削力 法向力 水曲柳 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稻秸纤维表面化学特性及稻秸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潘明珠 连海兰 周定国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6,共3页
通过水热、2%乙酸、2%Na2SO3及2%NaHSO3预处理秸秆原料,再将原料分离成纤维,并试制了相应的秸秆纤维板,对比分析了4种预处理方法对秸秆纤维的表面化学特性及稻秸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对秸秆纤维表面的主要官能团影... 通过水热、2%乙酸、2%Na2SO3及2%NaHSO3预处理秸秆原料,再将原料分离成纤维,并试制了相应的秸秆纤维板,对比分析了4种预处理方法对秸秆纤维的表面化学特性及稻秸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对秸秆纤维表面的主要官能团影响不大,但乙酸预处理能显著地降低稻秸纤维表面的pH值,有利于脲醛树脂胶黏剂和纤维形成良好的胶合界面,从而提高秸秆纤维板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秸 预处理 中密度纤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中密度纤维板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红霞 于文吉 +1 位作者 任丁华 周月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19,共4页
探讨以棉秆为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主要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材密度0.7 g/cm3、施胶量12%、防水剂1.5%、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15 s/mm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但24 h吸水... 探讨以棉秆为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主要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材密度0.7 g/cm3、施胶量12%、防水剂1.5%、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15 s/mm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但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未达标,可能与棉秆原料自身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中密度纤维板 纤维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迎涛 李坚 王清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2,共2页
采用热重(TG)、微商热重(DTG)和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法,对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和普通中密度纤维板进行了系统的热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RW阻燃中密度纤维与普通中密度纤维板相比,其质量损失率明显减少而成炭率显著提高,热分解的起始... 采用热重(TG)、微商热重(DTG)和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法,对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和普通中密度纤维板进行了系统的热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RW阻燃中密度纤维与普通中密度纤维板相比,其质量损失率明显减少而成炭率显著提高,热分解的起始温度和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时对应的温度均比普通中密度纤维板有所提前,说明新型木材阻燃剂FRW促进了中密度纤维板的成炭过程,降低了板材的热分解速度,减少了可燃性挥发物的产生,从而使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获得更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 FRW阻燃剂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中密度纤维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天佑 李强 潘海丽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探索了用竹材作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MDF)的技术可行性,研究了与MDF质量有关的一些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胶粘剂和防水剂的添加量、热磨和热压条件对板材性能有显著影响。控制好这些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出合格的竹材中密度纤维板。
关键词 竹材 中密度纤维板 研究 纤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密度纤维板/橡胶阻尼层状夹心复合材料的力学与隔声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美宏 彭立民 +2 位作者 傅峰 王东 宋博骐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6,共5页
将中密度纤维板与橡胶材料层合制备成层状夹心复合材料,并优化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涂胶量对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MOE)、弯曲强度(MOR)、内结合强度(IB)具有极显著影响,热压压力对MOE、MOR影响极显著、对IB影响较小;热压时间对MOE、MOR... 将中密度纤维板与橡胶材料层合制备成层状夹心复合材料,并优化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涂胶量对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MOE)、弯曲强度(MOR)、内结合强度(IB)具有极显著影响,热压压力对MOE、MOR影响极显著、对IB影响较小;热压时间对MOE、MOR的影响显著。随着涂胶量增加,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提高;热压压力过大将导致橡胶厚度变薄,隔声性能降低。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层状夹心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优于同等厚度M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橡胶阻尼材料 层状夹心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隔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竹纤维板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谷来 傅立 +2 位作者 盛奎川 钱湘群 李建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0-903,895,共5页
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板坯含水率是影响纤维板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板坯含水率对基于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竹纤维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 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板坯含水率是影响纤维板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板坯含水率对基于改性大豆蛋白胶粘剂的竹纤维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67℃,热压时间7.8min,板坯含水率34.2%。在此条件下,竹纤维板的静曲强度达16.5MPa,弹性模量1032.6MPa,抗拉强度10.4MPa,厚度膨胀率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材料 大豆蛋白胶粘剂 竹纤维 中密度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中密度纤维板用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连海兰 尤纪雪 周定国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2-96,共5页
对比三聚氰胺、二甲基硅油、硅树脂和偶联剂KH-550四种改性剂改性的脲醛(UF)树脂性能的差别及其对稻草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经济评价,最终确定适用于稻草纤维板的改性UF树脂的工艺条件,同时借助于红外光谱(FT-IR)和差热扫描分... 对比三聚氰胺、二甲基硅油、硅树脂和偶联剂KH-550四种改性剂改性的脲醛(UF)树脂性能的差别及其对稻草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经济评价,最终确定适用于稻草纤维板的改性UF树脂的工艺条件,同时借助于红外光谱(FT-IR)和差热扫描分析(DSC)研究最佳改性UF树脂的结构和固化特性。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不论是对树脂性能、板性能改善还是从成本分析方面均为稻草纤维板最佳的胶黏剂,FT-IR显示出与未加三聚氰胺相比,加入三聚氰胺后树脂的羟甲基含量降低了10 %,DSC分析则表明其峰值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放出的热量较少。加入三聚氰胺改性的UF树脂其表面张力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稻草 中密度纤维板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及其制板工艺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迎涛 李坚 王清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共2页
采用干法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工艺 ,研制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通过正交试验 ,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以确定最佳制板工艺条件 ,同时讨论和分析了FRW阻燃剂对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和阻燃性能的影响。FRW阻燃中密度纤维... 采用干法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工艺 ,研制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通过正交试验 ,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以确定最佳制板工艺条件 ,同时讨论和分析了FRW阻燃剂对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和阻燃性能的影响。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最佳制板工艺条件为 :胶粘剂用量 15 %、阻燃剂用量 11%、热压温度 175℃、热压时间 6 .5min。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可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 ,阻燃性能可达JISD 132 2 - 77阻燃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W阻烯中密度纤维板 FRW阻燃剂 制板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中密度纤维板制备活性炭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建斌 王双 +1 位作者 邓丛静 张齐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2-355,共4页
以磷酸为活化剂、废弃中密度板木粉为原料制备活性炭(AC),采用正交实验得出制备AC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酸质量浓度为813.43g/L,浸渍比(木粉与磷酸的质量比)为4.5:1,浸渍时间为12 h,活化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AC得率为40.6... 以磷酸为活化剂、废弃中密度板木粉为原料制备活性炭(AC),采用正交实验得出制备AC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酸质量浓度为813.43g/L,浸渍比(木粉与磷酸的质量比)为4.5:1,浸渍时间为12 h,活化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AC得率为40.67%,碘吸附值为934.5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72.5 mg/g,焦糖脱色率为100%。采用3 g AC处理150 mL实际水样,COD去除率为84.50%,NH_3-N去除率为61.70%,色度去除率为86.88%,浊度去除率为82.80%,悬浮物去除率为8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固体废物 活性炭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密度纤维板剖面密度特征参数与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相关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伍艳梅 卢胜高 +2 位作者 赵丽媛 唐召群 杨娜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7,共7页
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fiberboard,MDF)剖面密度分布曲线特征参数与吸水厚度膨胀率、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和表面结合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平均密度水平下,MDF表芯层密度比与吸水厚度膨胀率呈极... 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fiberboard,MDF)剖面密度分布曲线特征参数与吸水厚度膨胀率、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和表面结合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平均密度水平下,MDF表芯层密度比与吸水厚度膨胀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芯层密度、平均密度与内结合强度分别呈极显著相关性(P<0.001)和显著正相关性(P<0.01),同时芯层最低密度处不一定是试件破坏位置。受压面、受拉面的峰值密度(PD)与静曲强度的关系无显著差别;陡平型MDF峰面积的减小会导致PD与静曲强度相关性降低,平均密度与静曲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01)。铣槽深度处剖面密度与表面结合强度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剖面密度 表芯层密度比 峰值密度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水滑石复配三聚氰胺磷酸盐制备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工艺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丽芳 梁善庆 +2 位作者 张龙飞 姜鹏 陈志林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无机镁铝水滑石和三聚氰胺磷酸盐以1:1质量比复配的阻燃剂,以及异氰酸酯MDI胶制备中纤板(MDF),探讨施胶量、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MDF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MOE、MOR和IB影响顺序为:MDI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 采用无机镁铝水滑石和三聚氰胺磷酸盐以1:1质量比复配的阻燃剂,以及异氰酸酯MDI胶制备中纤板(MDF),探讨施胶量、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MDF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MOE、MOR和IB影响顺序为:MDI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确定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6 min,MDI施胶量10%。在此条件下,阻燃MDF的MOE、MOR与IB均达到GB/T11718-2009潮湿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产品的要求,氧指数为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MgAl-LDH) 三聚氰胺磷酸盐(MP) 中密度纤维板(MDF) 工艺参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