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全科医生常见病诊疗能力现状与能力提升需求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玲琦 高银燕 +3 位作者 张玉琴 孙鼎奎 吴心音 张卫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49,464,共8页
背景建立基层卫生“守门人”制度,实现基层首诊、有序分流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而实施基层首诊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目的了解湖南省基层全科医生的常见病诊疗能力、转诊和循证实践能力现状,并了解其能力提升培训... 背景建立基层卫生“守门人”制度,实现基层首诊、有序分流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而实施基层首诊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建设。目的了解湖南省基层全科医生的常见病诊疗能力、转诊和循证实践能力现状,并了解其能力提升培训的需求,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近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基层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常见病诊疗能力的自我评价、循证实践能力的自我评价、能力提升的需求四个部分,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数据收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呈现和描述。结果共收集到来自湖南省各个地级市、自治州的337份有效问卷,其中128份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9份来自乡镇卫生机构。乡镇卫生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性别、年龄、职称、基层工作年限、编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75.1%(253/337)的基层全科医生认为自己具备基层常见病的诊疗能力;16.6%(56/337)的医生表示对某些疾病能力欠缺,这些疾病的前六位为抑郁[89.3%(50/56)]、压力性尿失禁[69.6%(39/56)]、痴呆[66.1%(37/56)]、脑卒中[53.6%(30/56)]、共病[51.8%(29/56)]、结核[46.4%(26/56)],结果在社区全科医生和乡镇全科医生中相似。71.8%(242/337)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对转诊规范和流程不够熟悉。73.0%(246/337)的医生表示对循证医学不够了解,85.8%(247/288)的基层全科医生表示循证医学在日常诊疗中的应用有限。77.2%(260/337)的医生对基层常见病的诊疗指南不够了解;90.8%(306/337)的医生在决策困难时一般不会选择查找指南,其原因主要是认为指南不能解决复杂的病情[50.0%(153/306)]、不清楚获取指南的操作[43.1%(132/306)]和来源[34.3%(105/306)]等;目前获取诊疗指南的渠道主要是微信公众号平台[72.5%(237/327)]、知网等数据库[50.2%(164/327)]。97.0%(327/337)的基层全科医生对能力提升的培训有需求,并提出应根据基层需求个性化开展培训[60.8%(205/337)];期望的途径主要是上级医院进修[71.3%(233/327)]和高诊疗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56.3%(184/327)];期望的培训项目主要是常见疾病[78.0%(263/337)]和多病共存[69.4%(234/337)]的规范诊疗和转诊。结论湖南省基层全科医生中大多数认为自己具备基层常见病的诊疗能力,但对抑郁、压力性尿失禁、痴呆、脑卒中、共病、结核等疾病的诊疗能力相对欠缺;大多数医生规范转诊、循证医学实践、指南检索和应用等能力有待提高,提示这些可作为能力提升培训的侧重项目。基层全科医生对培训的需求较高,主要希望通过去高诊疗能力的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对基层常见疾病和多病共存的规范诊疗、转诊培训有较高需求,具体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可在广泛了解基层需求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基层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诊疗能力 培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建设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洪亚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90-2397,共8页
发展社区全科与专科相协作的“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级、促进就医秩序更加合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政府关于社区卫生发展的文件及已发表文献,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 发展社区全科与专科相协作的“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级、促进就医秩序更加合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政府关于社区卫生发展的文件及已发表文献,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专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状况调研结果,发现全市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开展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围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结合自身医疗特色,筛选优势病种开展全专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服务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临床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在社区全专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中,存在社区缺乏开展全专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人才、部分专家对社区开展专科服务认识不足、全科医生在职培训困境、社区专科药物不足、对社区特色技术的品牌宣传不够等难点。社区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需要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开展全专结合能力培训,增加专科及专病诊疗用药品种,多途径进行社区特色技术宣传,开展全专结合服务方式的探索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医院 专科 全专协作 诊疗模式 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 分级诊疗 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下中医诊疗质量主观评价差异研究
3
作者 韩扬阳 郭蕊 +5 位作者 袁梦 姜虹 袁旭 杨一格 于洁 唐武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例,探究医方在互联网诊疗服务中服务质量主观评价差异,为中医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24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拥有诊疗权限的145名医生进... 目的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例,探究医方在互联网诊疗服务中服务质量主观评价差异,为中医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24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拥有诊疗权限的145名医生进行了调查,内容聚焦于医生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观评价及满意度差异。采用Excel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信效度检验以及秩和检验。结果66.34%的医生对医院搭建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予以认可,满意度平均分(3.86分)较线下门诊服务平台的4.59分仍有差距。特别是在诊断治疗、质量保障和社会心理关怀3大维度上,线上服务质量主观评价显著低于线下(P<0.001)。82.76%的医生仍倾向于向适宜患者推荐互联网诊疗模式。结论互联网医院应构建精细化、智能化的平台体系,并建立严格的服务质量控制标准,以优化医生的在线看诊流程。加强线上出诊医生综合培训,以提升医方服务质量推动线上线下协同,满足患者优质医疗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诊疗 医疗服务质量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的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研究
4
作者 李杰 杜汋 +2 位作者 邵屾 潘东 张雅欣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80-1986,1991,共8页
背景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基层中医诊疗发展尚不均衡,不同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差距较大。目的通过分析2021年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情况,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 背景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基层中医诊疗发展尚不均衡,不同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差距较大。目的通过分析2021年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情况,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采用全面调查方法收集天津市16个行政区域(Dis)(Dis1~6为市内六区,Dis7~10为环城四区,Dis11为滨海新区,Dis12~16为远郊五区)共计27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数据,并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变动规模报酬(BCC)模型、固定规模报酬(CCR)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SFA)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通过文献研究将DEA模型的投入指标设为中医类执业医师数、中医科床位、中医诊疗设备台数;产出指标设为中医医疗收入、中医诊疗人次数、以中医为主的出院人次数、上门中医药服务人次数。SFA模型除产出指标增添总收入一项外,余与DEA所设指标一致。结果各区中有7个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情况有效,Dis9 DEA弱有效,8个区DEA为无效。有8个区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7个区规模报酬不变,Dis3呈递减状态。8个非DEA有效的区,各区3项投入指标均存在冗余情况,产出指标中各区中医医疗收入项不足现象较为严重。SFA结果中Dis1~6技术效率(0.733~0.838),均为高效区;Dis7~10技术效率(0.691~0.912),3个高效区、1个中效区;Dis11技术效率(0.885)为高效区;Dis12~16(0.399~0.849)3个高效区、2个中效区。DEA结果与SFA结果基本一致,中医类执业医师数对运营效率有正影响。结论天津市各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服务运营效率总体偏低,但整体发展趋势向好,且有区域特点,整体来看Dis1~6优于Dis7~10,Dis7~10优于Dis11~16,各区应根据实际合理规划,避免资源投入过剩以及产出不足情况,尤其要加大对滨海新区及远郊五区的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分析 统计 运营效率 基层中医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儿童医院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特点与服务模式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姚洁 温婵 +3 位作者 张彦各 赵紫薇 杨帆 崔晓薇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特点,探索适合儿童医院的门诊MDT服务模式。方法:组建门诊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制定门诊多学科会诊制度与流程图,会诊流程标准化,门诊部设专人负责组织专家开展门诊MDT,建立门诊多学科会... 目的:总结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特点,探索适合儿童医院的门诊MDT服务模式。方法:组建门诊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制定门诊多学科会诊制度与流程图,会诊流程标准化,门诊部设专人负责组织专家开展门诊MDT,建立门诊多学科会诊病例资料库,登记患者姓名、年龄、会诊原因、申请会诊途径、疾病转归等内容。结果: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共开展门诊MDT会诊220例。年龄段分布特点,大于5岁患儿107例(48.6%),占比最高;从申请门诊MDT原因统计,需要明确诊断150例(68.2%)是门诊MDT申请的首要原因;网络预约205例(93.2%)是最重要途径,现场分诊和首诊科室申请是次要途径;实施多学科会诊前,专科门诊就诊一次病例数123例(55.9%),就诊3次及以上60例(27.3%);患者转归结果显示,120例(54.5%)患儿痊愈,46例(20.90%)患儿治疗后好转;门诊满意度比较,2020-2022年门诊满意度逐年增高(P<0.01);患儿疾病涉及多系统133例(60.5%),疾病涉及一个系统的患儿87例(39.5%)。结论:儿童专科医院门诊MDT能充分发挥各科专业优势,实现跨学科专业互补及优势学科的强强联合,有利于疾病早期发现、精准诊断;“一站式”诊疗服务模式,优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就诊效率,改善了就医体验,提升了门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医院门诊 多学科协作诊疗 一站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试焦虑障碍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娜 刘华清 +10 位作者 季蕴辛 郭蓉娟 贺丹军 焦志安 林越瑞 田峰 张桂青 徐治 安钢辉 张燕 袁勇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225-4233,4255,共10页
考试焦虑障碍是一组与考试等评价性刺激相关的综合征,是考试带来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长期的考试焦虑容易引起紧张、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损害个体的工作记忆、注意等认知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杀意念。为进一... 考试焦虑障碍是一组与考试等评价性刺激相关的综合征,是考试带来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长期的考试焦虑容易引起紧张、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损害个体的工作记忆、注意等认知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杀意念。为进一步规范考试焦虑障碍的临床诊疗,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考试焦虑协作组的组织下,由1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包括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专家,基于国内外文献和临床诊疗经验等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评估、治疗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全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焦虑 临床诊疗 精神卫生服务 中医药疗法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生费用视角的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资金的筹集与消耗状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珊珊 满晓玮 蒋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15-3120,共6页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国家政策强调要深化“强基层”改革,发挥其“网底”作用。目的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与资源利用情况,为下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以SHA2011为基础,...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国家政策强调要深化“强基层”改革,发挥其“网底”作用。目的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与资源利用情况,为下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以SHA2011为基础,采用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医疗卫生机构29家。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形成数据库,完成北京市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卫生费用总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北京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北京市政府卫生投入监测系统、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等。核算2014—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费用概况、筹资来源和功能流向(包括治疗服务费用和预防服务费用)。结果 基层卫生费用由122.31亿元增至327.61亿元,年均增速为15.53%,其占卫生费用的比重由7.93%增长至13.61%,基层卫生费用筹资方案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方案、政府方案为主,家庭卫生支出占比由18.65%降至8.30%;治疗服务费用占比由87.49%波动下降至77.73%,主要由内分泌、中医、循环系统疾病这三类患者消耗,累计占比在60.00%以上,基层治疗服务的主要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费用占比由48.92%增至64.31%;预防服务费用的占比由12.51%波动增长至22.27%,基层预防服务资源主要由中医药健康管理、免疫规划、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预防服务项目消耗。结论 分级诊疗成效初显,基层医疗资源发展迅速,在首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承担基层重要筹资责任,居民个人负担下降,基层患者以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为主,预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应针对需求,精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关注重点公共卫生任务,把握服务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分级诊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经常性卫生费用 SHA20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质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乐 金花 +6 位作者 史玲 易春涛 侯进 陈晨 宦红梅 倪衡如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401-2408,共8页
背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疗水平和质量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评价和监测。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Hp感染的诊疗及管理现状,评价其诊疗质量,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方法于2022年5—6月... 背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疗水平和质量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评价和监测。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Hp感染的诊疗及管理现状,评价其诊疗质量,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方法于2022年5—6月向上海市16个行政区共计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875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根治处方规范化情况、Hp感染检测情况、Hp感染根治药物配备情况、Hp感染诊疗管理情况、Hp感染诊疗中困难问题,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疗认知情况等。结果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Hp感染处方根治方案正确率仅为32.0%。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能力开展Hp感染检测的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较高,近80.0%。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配备基本的根治Hp所需的药物,但铋剂配备率低,为54.6%。Hp诊疗规范督查率80.0%。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需求较高,占66.7%。在Hp感染诊疗中,存在主要困难为药物配备不齐全、医生诊疗能力不足和设备不足。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治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结论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开展Hp检测的能力,特别是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增加购入Hp相关检测设备、试剂,完备Hp根治所需相关药物等。此外,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提高全科医师对Hp感染的诊疗能力,同时加强Hp诊疗规范督查,进一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Hp感染诊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诊疗规范 诊疗质量 系统管理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中的医疗机构参与方式与激励路径研究——基于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差异化的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康蕊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0,共9页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体系中医疗机构的参与方式不明确、参与动力不足。基于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和运营管理特征,论证了三级医院通过内部设置老年医学科,一二级医院通过转型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养老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体系中医疗机构的参与方式不明确、参与动力不足。基于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和运营管理特征,论证了三级医院通过内部设置老年医学科,一二级医院通过转型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养老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利用现有家庭医生资源参与医养结合的可行性,并根据不同参与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激励各级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主要路径:为三级医院设置专项资金,完善科室接收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构建院外衔接服务体系,加快老年医学科的医师制度建设;为一二级医院提供一次性转型投入,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探索按床日付费等结算方式,差别化界定所有权性质,公平发放建设和运营补贴;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打破按人头付费的支付方式,对家庭医生的考核以老年人急需的医养结合服务为重点,通过协商定价或市场化定价提高家庭医生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分级诊疗 老年医学科 医疗机构转型 家庭医生 激励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法律规制论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润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6,71,共6页
互联网医疗具有独特的功能定位,应用前景广阔。但是,依据现行规则,我国互联网医疗实践面临着合法性困境。我国应当遵循“三角法则”,在立法层面对特殊时期和特殊地域的互联网医疗规则的灵活调整进行明确授权,允许对以下规则进行针对性调... 互联网医疗具有独特的功能定位,应用前景广阔。但是,依据现行规则,我国互联网医疗实践面临着合法性困境。我国应当遵循“三角法则”,在立法层面对特殊时期和特殊地域的互联网医疗规则的灵活调整进行明确授权,允许对以下规则进行针对性调整:第一,调整复诊规则,允许通过互联网进行初诊,但要求医患双方使用实时同步通信技术进行沟通,并要求医生及时进行随访;第二,调整常见病、慢性病规则,采用“负面清单”模式,明确列举并尽量压缩不得线上诊疗的疾病范围;第三,以互联网情境下的平均诊疗水平设定注意义务基准,为医生在线诊疗创造合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诊疗 法律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精神卫生服务医患沟通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臻林 公雪 郭蕊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通过评价线上精神卫生服务的医患沟通现状,为进一步优化互联网诊疗服务中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使用标准化病人法,基于改编的精神卫生服务响应性绩效问卷评价线上精神卫生服务的医患沟通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探究医... 目的:通过评价线上精神卫生服务的医患沟通现状,为进一步优化互联网诊疗服务中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使用标准化病人法,基于改编的精神卫生服务响应性绩效问卷评价线上精神卫生服务的医患沟通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探究医患特征对医患沟通情况的影响。结果:当前线上精神卫生服务的医患沟通情况良好,医患沟通得分均分为20.39分(总分30分)。医院所在地区、医院类型和医生职称均对医患沟通得分有影响。结论:行业内可通过制定线上精神卫生服务指南,规范其科学发展,各平台应提高出诊医师的医患沟通水平,可适当增加上线医师数量,并做好信息安全防护,给予患者充分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诊疗 精神卫生服务 医患沟通 标准化病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诊疗制度”主题研讨 被引量:29
12
作者 刘钢 吴浩 +10 位作者 李宁燕 王建辉 田爱红 张广强 韩琤琤 李玉玲 张志军 孔令伟 李卫民 刘世军 王尚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17-1923,共7页
“主题研讨”主要针对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热点问题,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从不同层面及角度进行主题阐述,这里面有成绩的展示,也有问题的提出。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提出... “主题研讨”主要针对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热点问题,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从不同层面及角度进行主题阐述,这里面有成绩的展示,也有问题的提出。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提出问题与建议,共同探讨。本期特别关注“分级诊疗制度”,针对分级诊疗制度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者们各抒己见,旨在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建言献策,期望与全国同行共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首诊 医疗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管理”专家主题研讨 被引量:19
13
作者 曾学军 王芳 +7 位作者 沙悦 沈蔷 于国泳 李广顺 赵春山 崔殿柱 赵辉 王海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17-3523,共7页
本文组织多位全科医学专家对慢性病管理展开主题研讨,曾学军教授认为全科医生应做真正的"健康守门人",促进以慢性病患者为中心的分级诊疗;王芳主任探讨分级诊疗制度下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模式;沙悦提出慢性病管理是从疾病管理到... 本文组织多位全科医学专家对慢性病管理展开主题研讨,曾学军教授认为全科医生应做真正的"健康守门人",促进以慢性病患者为中心的分级诊疗;王芳主任探讨分级诊疗制度下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模式;沙悦提出慢性病管理是从疾病管理到人的健康管理;沈蔷分析信息化支撑下的慢性病管理;于国泳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慢性病管理;李广顺提出慢性病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挑战和对策;赵春山提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健康教育先行;崔殿柱分析如何加强慢性病防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赵辉探讨如何依靠慢性病管理来助力分级诊疗;王海龙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防治专科建设思考。旨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地开展慢性病管理,探索适应新医改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模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病例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分级诊疗 家庭医生签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胜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高凤娟 王培玉 +2 位作者 史宇晖 韩琤琤 马鹏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563-1567,共5页
目的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2年底建立纵向全科医生团队、设立专病护士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本研究旨在评价该模式的效果,为推进社区首诊与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与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 目的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2年底建立纵向全科医生团队、设立专病护士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本研究旨在评价该模式的效果,为推进社区首诊与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与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含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8个全科医生团队新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并且之后接受8个月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基本医疗,通过纵向全科医生团队逐步实现基层首诊的服务内涵和设立专病护士是德胜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的主要特点,采用新模式对签约患者进行8个月的健康管理。采用《欧洲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满意度评价;收集管理前后8个月内患者二级及以上医院、社区门诊就诊次数及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患者签约前8个月、签约后8个月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包括门诊和住院)的就诊次数分别为(3.55±4.34)、(2.34±3.4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签约前8个月内、签约后8个月内社区门诊就诊次数分别为(7.84±4.56)、(9.74±4.6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前、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6.8%(125/220)、73.2%(16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前、后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分别为44.3%(39/88)、61.4%(5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胜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有利于引导更多的患者社区首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式服务 社区卫生中心 分级诊疗 高血压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双向转诊模式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闫巍 杜雪平 +6 位作者 黄璇 宋炎 李倩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王杰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974-2979,共6页
我国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双向转诊作为基层医院与三级综合医院上下联动的衔接,是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已经建立,虽取得一定成效... 我国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双向转诊作为基层医院与三级综合医院上下联动的衔接,是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已经建立,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信息化的双向转诊模式,更加优化了双向转诊的流程,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因此应不断优化双向转诊制度,从而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为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的连续性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分级诊疗。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以下简称复兴医院)信息化双向转诊模式为例,对其效果进行分析。2015—2017年复兴医院双向转诊平台逐步趋于完善,完成5 400例患者双向转诊。3年内双向转诊人次有增加,但回转人次所占比例却未见明显增加,说明双向转诊平台还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优化双向转诊模式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回转人次有一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转诊 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社区首诊知晓情况及相关原因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田平 黄爱萍 +1 位作者 马迎民 岳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12-1816,共5页
背景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 背景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的知晓程度、是否愿意社区首诊及其原因,目前尚缺乏相关信息。目的调研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以便发现分级诊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居民进行有序就医,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3家核心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简称社区)就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由从事医联体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情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社区首诊的选择情况,居民选择社区首诊与否的原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期望。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回收调查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回收率95.00%。646例居民中男336例(52.01%),女310例(47.99%);年龄:<40岁88例(13.62%),40~65岁264例(40.87%),>65岁294例(45.51%);健康状况:470例(72.76%)有慢性病史(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176例(27.24%)无慢性病史。52.94%(342/646)居民知晓社区首诊,45.51%(294/646)居民选择社区首诊。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及社区首诊选择率均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56.12%,165/29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家近、交通方便(39.46%,116/294),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34.69%,102/294)。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社区就诊转至大医院方便,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认为自己是小病不用去大医院而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不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社区医生医疗水平不高、有耽误病情的危险(68.47%,241/352),双向转诊不便捷(64.77%,228/352),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48.01%,169/352)。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双向转诊不便捷,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低于无慢性病史居民,因社区药品不如大医院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期望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能治好(86.68%,560/646);加大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69.66%,450/646);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方便、快捷(65.94%,426/646)。结论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应加大社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对疾病的诊疗能力和转诊服务能力,加快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分级诊疗 社区首诊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践分析——以江苏省大丰市和浙江省嵊州市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坤 乔学斌 +1 位作者 张小娟 田淼淼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0-66,共7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大丰市和浙江省嵊州市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践及其初步成效。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对江苏省大丰市和浙江省嵊州市卫生局的局长或分管局长、乡镇卫生院的院长、乡村医生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和政策文件进行归纳,对签约服务前... 目的:分析江苏省大丰市和浙江省嵊州市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践及其初步成效。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对江苏省大丰市和浙江省嵊州市卫生局的局长或分管局长、乡镇卫生院的院长、乡村医生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和政策文件进行归纳,对签约服务前后的服务量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丰和嵊州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以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为主体,面向全体居民并侧重重点人群,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不同的个性化服务包,并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结论:通过签约服务,满足了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乡村医生收入增加,积极性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网底得到巩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有所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助推了农村卫生改革,为地方制定和完善农村卫生改革政策提供了依据,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总结评估,为进一步推广签约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签约服务 农村卫生 激励机制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晓旭 姜橙 +2 位作者 张微微 方鹏骞 许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26,共3页
医疗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多个利益相关集团组成的复杂系统,分级医疗模式即是要建立在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效分工协作的前提下。运用博弈论,在我国医疗行业各个利益集团纵向战略互动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对上级... 医疗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多个利益相关集团组成的复杂系统,分级医疗模式即是要建立在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效分工协作的前提下。运用博弈论,在我国医疗行业各个利益集团纵向战略互动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对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垂直战略互动博弈行为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探讨分级医疗服务体系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关系及行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医疗 服务体系 策略研究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视角的我国分级诊疗相关问题思考 被引量:50
19
作者 王雪云 姚峥嵘 田侃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3,共3页
自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供给侧"作为经济改革新词逐渐在医疗领域也引起热议,继续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更有现实必要性。从医疗服务提供者和相关配套措施角度详细分析了我国分级诊疗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逐步... 自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供给侧"作为经济改革新词逐渐在医疗领域也引起热议,继续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更有现实必要性。从医疗服务提供者和相关配套措施角度详细分析了我国分级诊疗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逐步剥离医院门诊服务、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和加强不同医疗机构协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供给侧 门诊服务 全科医生 双向转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医养融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初佃辉 吴军 +6 位作者 刘志中 涂志莹 胡鑫 李春山 苏欢 夏勇 高希余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988,共18页
近年来,我国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行业存在资源结构不平衡、医养服务智能化水平低、跨域协同难等问题;同时,缺乏应对重大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化体系与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服务计算等新一代信... 近年来,我国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行业存在资源结构不平衡、医养服务智能化水平低、跨域协同难等问题;同时,缺乏应对重大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化体系与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服务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服务模式、服务匹配、医养大数据治理、智能化诊疗服务与智能化辅助诊断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创新以及智能化医养融合服务平台的研发,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和“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的深度智能化协同,实现了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解决了医养服务资源整合难、多源多模态数据与异构系统治理难、全流程全周期智能辅助诊疗以及医养融合服务供给难等挑战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健康 智慧养老 服务匹配 医养大数据 智能诊断 诊疗机器人 医养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