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柱填充混凝土组合式波形梁护栏的防护性能
1
作者 徐伟龙 项彦茂 +4 位作者 覃怡 孟云伟 刘中帅 刘向洋 张坤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192,共6页
为了探究立柱填充混凝土组合式波形梁护栏的防护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波形梁护栏结构,即薄壁型填充混凝土立柱的护栏,将波形梁护栏立柱的厚度减薄至4 mm,且在其中填充C30混凝土。对这种护栏结构,构建了汽车与波形梁护栏的碰撞数值模型,... 为了探究立柱填充混凝土组合式波形梁护栏的防护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波形梁护栏结构,即薄壁型填充混凝土立柱的护栏,将波形梁护栏立柱的厚度减薄至4 mm,且在其中填充C30混凝土。对这种护栏结构,构建了汽车与波形梁护栏的碰撞数值模型,并与实车碰撞试验进行对比,两种试验方法中的护栏整体变形及碰撞状态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1)3种试验车辆在与该结构形式的波形梁护栏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车辆均未发生穿越、跨越和骑跨现象,护栏的构件未侵入驾驶室,护栏结构未发生脱离;(2)车辆未发生翻车现象,全程在导向框内行驶;车辆碰撞速度的纵向和横向分量分别为9.4 m/s和7.7 m/s,加速度的纵向和横向分量分别为150.3 m/s^(2)和70 m/s^(2);(3)护栏均符合JTG B05—01—2013《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中对A级护栏的阻挡、导向、缓冲功能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波形梁护栏的升级改造利用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梁护栏 防护性能 薄壁型填充混凝土立柱 数值模拟 实车碰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自编码器假人力学响应降维和重构方法
2
作者 侯志平 朱海涛 +1 位作者 刘灿灿 杨佳璘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3,共7页
为了解决碰撞假人力学响应曲线的降维和重构问题,基于标准自编码器原理和假人力学响应曲线特征,添加限制条件,构建了自适应自编码器方法;选取假人的头部重心合成加速度曲线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和取样后,作为样本数据;计算标准自编码器和... 为了解决碰撞假人力学响应曲线的降维和重构问题,基于标准自编码器原理和假人力学响应曲线特征,添加限制条件,构建了自适应自编码器方法;选取假人的头部重心合成加速度曲线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和取样后,作为样本数据;计算标准自编码器和自适应自编码器的互相关系数和重构均方误差,对比验证该自编码器的线性和非线性降维和重构能力。结果表明:该自编码器对假人力学响应数据的线性的升维重构误差为2.6%;对非线性的升维重构误差为2.4%;低维数据的协方差值接近于0。因此,本文所提方法可对假人力学响应数据实施线性和非线性降维,并可实现升维重构,且降维得到的低维数据具有强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汽车碰撞试验 假人力学响应 降维方法 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中骑车人头部损伤仿真分析
3
作者 张丙虹 来志成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 首先利用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软件PC-Crash,对汽车与摩托车碰撞运动过程、摩托车驾车人碰撞后运动状态、头部伤害状况开展仿真试验研究,考察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典型因素对摩托车驾车人头部损伤指标HIC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中摩托车驾驶者头部受到伤害的规律;其次,选取真实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再现分析,对采用的碰撞仿真方法用于汽车-摩托车事故模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碰撞角度较小、摩托车车速较低、轿车车速较高时,摩托车驾车人头部与轿车车身碰撞造成头骨骨折伤害的概率增大,且伤害风险随轿车车速增高而增大。可为摩托车与车辆碰撞机理和摩托车驾车人保护措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摩托车事故 碰撞形态 骑车人头部损伤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车墩柱撞击力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朱亚迪 卢文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82-185,203,共5页
分析了国内外规范中关于车辆桥墩撞击力取值的优缺点,设计并制作了墩柱、车辆模型。完成了不同墩柱尺寸、不同小车撞击速度条件下的小车墩柱撞击试验。采集了撞击过程中墩柱及小车模型的动应变和加速度,分析了撞击过程中加速度及应变的... 分析了国内外规范中关于车辆桥墩撞击力取值的优缺点,设计并制作了墩柱、车辆模型。完成了不同墩柱尺寸、不同小车撞击速度条件下的小车墩柱撞击试验。采集了撞击过程中墩柱及小车模型的动应变和加速度,分析了撞击过程中加速度及应变的时程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撞击力的大小与小车撞击速度和墩柱尺寸呈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实际车辆与桥梁撞击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墩柱 撞击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结构碰撞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朱西产 刘玉光 郑宏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22,26,共4页
为了在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汽车首先必须具备安全车身,以确保事故中乘员的生存空间及缓和冲击;其后应配置合理的乘员约束系统,以避免或减缓乘员与车内结构二次碰撞造成的伤害。详细介绍了车身构件碰撞性能的试验方... 为了在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汽车首先必须具备安全车身,以确保事故中乘员的生存空间及缓和冲击;其后应配置合理的乘员约束系统,以避免或减缓乘员与车内结构二次碰撞造成的伤害。详细介绍了车身构件碰撞性能的试验方法和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结构 碰撞试验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碰撞过程的试验分析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魏朗 陈荫三 +1 位作者 石川 博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6-261,共6页
本文简介了以模拟车对车碰撞事故为目的的实车碰撞试验,采用21起车对车实车碰撞试验数据对碰撞条件、碰撞形态、碰撞能量消耗分配等碰撞特征参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
关键词 车辆碰撞过程 实车碰撞试验 分析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碰撞预警系统ISO 15623标准和NHTSA 26555评价规程对比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贺锦鹏 马芳武 +2 位作者 刘卫国 李博 朱西产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33,共6页
为正确理解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汽车前碰撞告警系统性能标准和评价规程,以完善我国汽车前碰撞告警系统标准,对比分析了ISO 15623标准和NHTSA 26555评价规程中对前汽车碰撞告警系统自身特性、试验工况、告警距离计算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某车... 为正确理解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汽车前碰撞告警系统性能标准和评价规程,以完善我国汽车前碰撞告警系统标准,对比分析了ISO 15623标准和NHTSA 26555评价规程中对前汽车碰撞告警系统自身特性、试验工况、告警距离计算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某车型配置前碰撞预警系统的告警距离与两标准要求告警距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SO 15623在系统告警、探测区域和试验工况方面要求更完整,NHTSA 26555在试验准备和试验程序方面规定的更具体。建议我国在制定汽车前碰告警系统性能标准和法规时,以ISO 15623为主,适当加入NHTSA 26555的优势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前碰撞预警系统 ISO NHTSA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避撞路径规划及其跟踪驾驶员转向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治国 胡昊锐 +2 位作者 周良杰 王凯 冯建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8-1006,共9页
针对紧急避撞工况,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紧急避撞路径规划方法和路径跟踪反馈预瞄驾驶员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Sigmoid曲线与物理约束的避撞路径规划方法,并建立融合最优曲率预瞄与闭环反馈转向修正的驾驶员模型以对所规划路径实现快速... 针对紧急避撞工况,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紧急避撞路径规划方法和路径跟踪反馈预瞄驾驶员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Sigmoid曲线与物理约束的避撞路径规划方法,并建立融合最优曲率预瞄与闭环反馈转向修正的驾驶员模型以对所规划路径实现快速和精确跟踪。之后,搭建了CarSim+Simulink离线联合仿真平台,对避撞路径规划和路径跟踪反馈预瞄驾驶员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自主改装的试验车辆,进行实车试验以验证所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及驾驶员模型的可行性与实时性。仿真及实车试验结果均表明,所规划的避撞路径和驾驶员模型可以控制车辆快速、安全地避让障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避撞工况 路径规划 驾驶员模型 联合仿真 实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测试系统节点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志玲 靳鸿 武耀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8,共3页
车辆行进过程中,乘车人员需掌握车体各部件所处物理状态,针对被测对象的物理特性设计了测试系统节点的数据采集模块,并详细描述了系统节点的硬件与软件部分。系统所采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到上位机,由于CAN总线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等特... 车辆行进过程中,乘车人员需掌握车体各部件所处物理状态,针对被测对象的物理特性设计了测试系统节点的数据采集模块,并详细描述了系统节点的硬件与软件部分。系统所采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到上位机,由于CAN总线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等特点,使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分布式测试 车载系统 数据冲突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程式纯电动汽车后碰撞安全性仿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苏忠根 龙江启 周斯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4-970,共7页
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国内某款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后碰撞安全性,利用得到的分析结果来指导和优化整车后碰撞安全性的设计。针对该款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建立车辆后碰撞有限元分析仿真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了车辆安... 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国内某款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后碰撞安全性,利用得到的分析结果来指导和优化整车后碰撞安全性的设计。针对该款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建立车辆后碰撞有限元分析仿真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了车辆安全性能优化方案;对比增程式纯电动车型和原型车的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对现有车型的车身结构方案和整车后碰撞安全性进行优化和改进设计。经实车后碰撞试验验证,改进后的设计安全结构方案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纯电动汽车 后碰撞试验 被动安全性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后碰撞安全性仿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子波 符兴锋 周斯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针对国内某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车辆后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理论分析和优化车辆的安全性能方案,对比新能源车和原型车的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并通过控制动力电池箱的X向位移和后排座椅靠背上部... 针对国内某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车辆后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理论分析和优化车辆的安全性能方案,对比新能源车和原型车的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并通过控制动力电池箱的X向位移和后排座椅靠背上部的Z向挂钩位移,对现有的结构方案和整车后碰撞安全性进行优化和改进.结果表明,该HEV的弯曲和扭转模态、扭转刚度等接近或达到常规车辆标准.实车后碰撞试验证明,改进的安全结构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后碰撞试验 安全性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汽车平台翻滚试验仿真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莫易敏 徐东辉 刘昌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6-61,共6页
为研究微型汽车翻滚碰撞安全性能,建立了基于平台翻滚试验的微型汽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试验平台距地高度、试验平台挡板高度、试验车辆初始翻转角度和试验车辆初始速度等4项初始碰撞参数对翻滚碰撞安全性... 为研究微型汽车翻滚碰撞安全性能,建立了基于平台翻滚试验的微型汽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试验平台距地高度、试验平台挡板高度、试验车辆初始翻转角度和试验车辆初始速度等4项初始碰撞参数对翻滚碰撞安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乘员头部和颈部的综合损伤情况与跌落高度、挡板高度和翻转角度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与初始速度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可为微型汽车动态平台翻滚试验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汽车 平台翻滚试验 多刚体模型 碰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与二轮车预碰撞场景分析及其AEB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向阳 胡文浩 +3 位作者 张友 王书翰 何霞 曹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车辆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应用存在大量误识别和不合理决策的挑战,在典型场景下开展测试,可以有效提高AEB的适用性。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12类车辆与二轮车预碰撞场景中提取AEB测试重点关注的2类涉及参与方转向的场景(场景S11... 车辆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应用存在大量误识别和不合理决策的挑战,在典型场景下开展测试,可以有效提高AEB的适用性。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12类车辆与二轮车预碰撞场景中提取AEB测试重点关注的2类涉及参与方转向的场景(场景S11和S12),建立2类典型场景下的Pre-scan模型和量化描述二轮车相对于车辆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并对AEB的效用及改进方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场景S11和S12中,二轮车在运动坐标系下的运动轨迹仅与车辆和二轮车速度比值相关;场景S11中,仅当车辆和二轮车速度比值取为(0.7888,+∞)时,二轮车能够进入车辆AEB触发域,将AEB视场角从60°增大到90°,可有效改善AEB触发效果,速度比值范围从(0.7888,+∞)增加至(0.2033,+∞);场景S12中,当二轮车和车辆速度比值取为(0,(?v+2.46)/9.64)时,车辆AEB具有较好的触发效果,将AEB触发宽度从1.5 m扩大至2 m时,对AEB触发效果的改善幅度不大。研究成果可为AEB系统的改进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与二轮车冲突 避撞安全 自动紧急制动 测试场景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西产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0,共6页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 FMVSS和欧洲的 ECE两大体系,正面碰撞试验法规为 FMVSS208、 ECER94,侧面碰撞试验法规为 FMVSS214、 ECER95。在我国,汽车被动安全性一直是汽车产品较薄弱的环节之一, 199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项汽车...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 FMVSS和欧洲的 ECE两大体系,正面碰撞试验法规为 FMVSS208、 ECER94,侧面碰撞试验法规为 FMVSS214、 ECER95。在我国,汽车被动安全性一直是汽车产品较薄弱的环节之一, 199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项汽车技术法规 CMVDR294《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 CMVDR294的颁布表明,我国政府已对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有了更全面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汽车碰撞试验法规 发展趋势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抗车辆侧向冲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一 黄方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2-348,共7页
从实车碰撞试验、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抗侧向冲击试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等方面系统总结国内外学者在钢筋混凝土(RC)柱抗车辆冲击问题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落锤试验技术在研究车辆冲击问题中的不足,针对柱易遭受车辆碰撞部位冲... 从实车碰撞试验、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抗侧向冲击试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等方面系统总结国内外学者在钢筋混凝土(RC)柱抗车辆冲击问题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落锤试验技术在研究车辆冲击问题中的不足,针对柱易遭受车辆碰撞部位冲击加载的试验方法,提出采用可溃缩变刚度锤头模拟车辆碰撞。在RC柱抗车辆冲击分析中,混凝土本构模型参数在低速冲击条件下的动态校准,车辆冲击荷载的合理简化也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车辆碰撞 落锤试验 数值模拟 参数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固定壁障的对撞型台车小型试验装置及其吸能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立波 陈龙 +2 位作者 吴俊 吴军亭 石先耀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8-56,共9页
开发了一种对撞型台车小型试验装置。该装置无需固定壁障,地基长25 m,宽2.2 m。通过弹性绳驱动,将传统试验台车撞击固定壁障的外力平衡,转化为试验台车和配重台车对撞的内力平衡。采用拉伸吸能筒达到吸能目的,建立了一种吸能装置有限元... 开发了一种对撞型台车小型试验装置。该装置无需固定壁障,地基长25 m,宽2.2 m。通过弹性绳驱动,将传统试验台车撞击固定壁障的外力平衡,转化为试验台车和配重台车对撞的内力平衡。采用拉伸吸能筒达到吸能目的,建立了一种吸能装置有限元模型(FEM),并进行了准静态拉伸试验。通过对标位移与力曲线,并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目标函数,研究吸能筒与压缩块之间的摩擦因数及吸能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当摩擦因数为0.177时,试验与仿真所得的位移与力曲线及变形模式基本吻合。因此,通过改变弹性绳的规格及装置前部吸能结构的参数,可以复现国家标准GB15083-2006等不同的加速度波形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台车试验 对撞型实验装置 准静态试验 吸能特性 波形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行人测试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林国庆 逯超 +1 位作者 韩龙飞 王睿希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96-304,共9页
为了建立符合中国交通状况和驾驶员驾驶行为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完整的测试与评价方法,本文利用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乘用车事故数据,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参考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的AEB行人测试方法,制定出符合... 为了建立符合中国交通状况和驾驶员驾驶行为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完整的测试与评价方法,本文利用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乘用车事故数据,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参考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的AEB行人测试方法,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多种不同行人(AEB-P)测试工况。引入层次分析法(AHP)搭建AEB-P层次模型,确定了适用于测试和评价AEB-P测试场景及各场景对应的权重系数,利用自动驾驶仿真软件PreScan对所提测试场景进行建模。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碰撞时间(TTC)、相对距离和速度减少量作为AEB-P的评价指标并给予不同的权重,在PreScan中对提出的测试场景建模,提出的AEB-P测试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行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P) 测试与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虚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不同截面汽车前纵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如只 秦颖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3-226,230,共5页
前纵梁是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重要的能量吸收结构,对汽车碰撞安全和乘员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前纵梁结构特点,对其进行简化为薄壁梁结构,采用试验分析和模型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矩形截面前纵梁的吸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模型仿真... 前纵梁是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重要的能量吸收结构,对汽车碰撞安全和乘员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前纵梁结构特点,对其进行简化为薄壁梁结构,采用试验分析和模型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矩形截面前纵梁的吸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模型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仿真和试验分析结果的结论作为参考依据,选取影响前纵梁吸能特性的材料、厚度、截面形式、引导槽倾角等作为正交试验的4个因素,截面形式为6水平,其他因素为3水平,设计了L18正交试验表,将结构总质量、碰撞过程最大支反力作为约束,单位质量最大支反力作为目标进行不同截面前纵梁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可知:试验分析与建模仿真结果曲线的误差在10%以内,表明模型的准确与可靠性;前纵梁的截面形式为十字形、无设计倾角,材料则选择高强钢,厚度为1.6mm时,前纵梁的吸能性能最优,可以作为实际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前纵梁 碰撞吸能 正交试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仿真的自主水下机器人入坞碰撞分析与导向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国婧倩 郑荣 吕厚权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8-1067,共10页
结合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于千岛湖水下对接试验,对自主研制的水下对接装置导向性能进行研究。在分析AUV水下受力状况和接触碰撞参数基础上,建立AUV入坞碰撞过程的ADAMS物理仿真模型,通过比较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中AUV姿态和前向速度的变... 结合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于千岛湖水下对接试验,对自主研制的水下对接装置导向性能进行研究。在分析AUV水下受力状况和接触碰撞参数基础上,建立AUV入坞碰撞过程的ADAMS物理仿真模型,通过比较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中AUV姿态和前向速度的变化,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从AUV入坞偏距和AUV入坞夹角两方面分别探讨凸形罩、锥形罩和凹形罩3种典型导向结构的导向能力,分析对比仿真结果,对导向罩母线曲率进行改进设计与优化、得到S形罩。多次仿真发现:在AUV入坞姿态相同条件下,S形罩能够调整的AUV入坞偏距最大为100cm,比凸形罩提高20cm;S形罩能够调整的AUV入坞偏角最大为22°,比凸形罩降低1°;但S形罩产生的碰撞力和AUV入坞时间都有所下降,调整AUV运动趋势效果明显改善。在水池对凸形罩和S形罩分别进行AUV入坞偏距和AUV入坞夹角两方面试验,结果表明S形罩的导向性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机器人 入坞碰撞 ADAMS仿真 导向结构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正交试验法汽车B柱轻量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满秀 陈德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0,105,共5页
B柱是车身重要的承载结构件,对侧面碰撞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B柱也是轻量化设计的重要单元。根据B柱的结构特点和在车辆侧面碰撞中的结构形态,搭建B柱侧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和零件的可制造性分析,基于正交试验法对B柱的材... B柱是车身重要的承载结构件,对侧面碰撞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B柱也是轻量化设计的重要单元。根据B柱的结构特点和在车辆侧面碰撞中的结构形态,搭建B柱侧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和零件的可制造性分析,基于正交试验法对B柱的材料和厚度进行设计,并根据乘员的相对位置对激光拼焊的焊缝进行设计;根据侧面碰撞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对比,选出最优激光拼焊设计方案;基于侧面碰撞分析模型,对轻量化设计前后B柱的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知:随拼焊线向底部移动,危险区域的最大减薄率并不是线性增减,在可选取范围内将焊缝位置确定为距离底端380mm的位置;B柱选择拼焊板结构,下部材料为DP780,厚度为1.8mm,上部材料为DP590,厚度为1.6mm;采用激光拼焊结构的B柱重量减轻23.1%,各位置测量点的侵入量最高减少18.6%(D4位置),满足结构耐撞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B柱 轻量化 正交试验法 模型 碰撞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