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式联运订单合并运输决策模型研究
1
作者 杨京帅 韦训福 +1 位作者 周子欣 杨伟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为提高多式联运订单合并运输决策质量,提升运输工具满载率,优化运输结构,构建了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订单合并运输决策模型。设计的遗传算法改进了种群更新机制,算法三段式编码分别对应订单的路径节点、采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班次,通过算... 为提高多式联运订单合并运输决策质量,提升运输工具满载率,优化运输结构,构建了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订单合并运输决策模型。设计的遗传算法改进了种群更新机制,算法三段式编码分别对应订单的路径节点、采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班次,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碳排放成本有助于运输结构朝着低碳运输方式转换,合理的碳税值对运输结构优化调整与成本优化控制效果明显;平均满载率随着单位时间惩罚成本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对不同运输方式的满载率呈现不同的影响规律;订单合并能够降低总成本,节约运输工具的使用数量,订单数量越多,降低的总成本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式联运 订单合并 遗传算法 满载率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2
作者 柳献 甘海杰 +2 位作者 洪剑宇 张帆 王金龙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1-1450,共10页
在使用UHPC加固盾构隧道时,不同位置UHPC层厚度不同可形成变截面加固,从而提高UHPC利用率。为研究采用变截面形式UHPC加固后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整环足尺试验,试验结构中变截面UHPC层厚度在隧道顶部和腰... 在使用UHPC加固盾构隧道时,不同位置UHPC层厚度不同可形成变截面加固,从而提高UHPC利用率。为研究采用变截面形式UHPC加固后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整环足尺试验,试验结构中变截面UHPC层厚度在隧道顶部和腰部为70 mm,肩部为40 mm,节省肩部UHPC用量的同时扩大了列车与结构间隙。此外基于曲梁理论建立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方法,分析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内力分配机制。结果表明:1)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的破坏模式表现为UHPC开裂、粘结界面破坏,破坏过程包含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3个阶段,呈现良好的延性特征。2)相比等截面UHPC加固方法,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承载力提升25.0%,可额外多承担4.1 m上覆土荷载。3)等截面UHPC加固结构表现为明显的“超筋”破坏,管片先破坏、后加固体破坏,而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UHPC和界面先发生破坏,后管片破坏,对于UHPC的利用率提高。4)基于曲梁理论建立的UHPC加固结构计算方法经试验结果验证正确有效,且推导得出加固界面的破坏由剪切破坏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变截面UHPC加固 二次受力 优化设计 足尺试验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全负荷调峰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乔磊磊 王孝全 +7 位作者 聂浩 柳成亮 魏绍青 郝海俊 李绍军 冯浩 吕俊复 柯希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3,I0015,共11页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低负荷率下维持长时间稳定运行,总压火时长超过110 min,压火结束后又能以3.5%Pe/min的速率实现热态再启。压火期间,平均床温以2.2℃/min的速度从800℃降至553℃;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分别下降了165℃和1.7 MPa;各受热面横向温度偏差基本在10℃以内;汽轮机和发电机运行平稳,各项参数都在安全限值以内。扬火瞬时烟气CO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但无爆燃风险。调峰全过程尘硫氮污染物排放小时均值满足超低排放要求。该研究为深入挖掘煤电机组灵活性提供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对高比例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煤电 循环流化床(CFB) 全负荷调峰 快速启停 压火热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FAC应力吸收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评价
4
作者 李智 童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目的为了解决“白加黑”技术中的反射裂缝问题,针对目前常用的悬浮密实型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uper flexible asphalt concrete,SFAC)应力吸收层变形量较大、容易造成上部沥青加铺层不利于受力的缺陷,方法提出基于CAVF法和富沥青理念优... 目的为了解决“白加黑”技术中的反射裂缝问题,针对目前常用的悬浮密实型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uper flexible asphalt concrete,SFAC)应力吸收层变形量较大、容易造成上部沥青加铺层不利于受力的缺陷,方法提出基于CAVF法和富沥青理念优化设计的骨架密实型UFAC应力吸收层。采用有限元ABAQUS数值模拟方法对“白加黑”路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通过加速加载试验、冲击韧性试验和劈裂试验对材料与结构的抗反射裂缝性能进行评价。结果重载条件下,UFAC应力吸收层和高弹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竖向位移相差5.93×10^(-2)mm,沥青加铺层底部所受竖向压应力σy、最大主应力σ_(max)、最大剪应力τ_(12)分别降低24%,32.3%,27.7%。当路面存在严重脱空或常规脱空情况时,基于UFAC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构比GAC加铺路面结构的抗疲劳开裂性能分别提升48%,36%。与传统的悬浮型砂粒式AC-5应力吸收层相比,UFAC-5应力吸收层的冲击韧性增加60.8%,劈裂抗拉强度提高16.8%。结论基于UFAC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技术,通过增大常规改性沥青膜厚保证必要的疲劳抗拉能力,并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显著提高集料间的嵌挤能力和内摩阻力,减小层间结构变形,可有效减缓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吸收层 薄层富沥青混合料 骨架密实型 有限元数值模型 抗压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胜斌 殷亮 +1 位作者 周云 慈伟主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8,共8页
针对传统整体预制梁桥运输受限、混凝土剪力键直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常见的25 m跨径T梁桥为设计对象,提出一种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设计方案,研究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局部承压理论提出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文献... 针对传统整体预制梁桥运输受限、混凝土剪力键直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常见的25 m跨径T梁桥为设计对象,提出一种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设计方案,研究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局部承压理论提出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文献试验值对比,同时基于混凝土塑性理论提出接缝处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德上高速一座25 m跨径T梁桥为背景,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和实桥静载试验验证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单个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胶接缝承载力计算值与文献试验值之比分别为0.77和0.94,验证了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偏安全;足尺模型试验下,钢剪力键接缝处开裂弯矩、抗弯承载力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分别为0.96、0.91、0.92,验证了接缝处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所提计算公式能够偏安全地预测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的极限承载力;成桥静载试验下,背景T梁桥接缝处无开裂滑移,安全可靠,该桥在设计荷载下的受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节段T梁桥 钢剪力键 局部承压理论 混凝土塑性理论 直剪承载力 抗弯承载力 足尺模型试验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全尺寸剪切变形与损伤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京 张来斌 +2 位作者 樊建春 杨紫微 张智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1,共9页
为研究在剪切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变形与损伤行为,通过搭建全尺寸套管剪切加载试验系统,对全尺寸套管进行剪切加载与变形损伤试验,采集其在剪切变形与破坏过程中的加载载荷与变形量,利用自主设计的套管损伤磁记忆内检测装置采集套管试样的... 为研究在剪切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变形与损伤行为,通过搭建全尺寸套管剪切加载试验系统,对全尺寸套管进行剪切加载与变形损伤试验,采集其在剪切变形与破坏过程中的加载载荷与变形量,利用自主设计的套管损伤磁记忆内检测装置采集套管试样的表面磁场分布信号,评估套管的损伤状态,并建立了套管剪切变形有限元模型,分析套管试样在剪切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分布与局部塑性变形和壁厚减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切载荷加载处套管试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且壁厚减薄并产生穿透型裂纹区域,产生破坏时最大剪切载荷为1264 kN,其变形量为50.7 mm,产生的裂纹最大宽度为0.18 mm;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加载区域套管的塑性变形与壁厚减薄是产生穿透型裂纹的主要原因,试样的塑性区域与变形量的实际加载变形情况一致;通过提取采集的磁记忆检测信号的特征参数并绘制梯度云图,可以直观有效地检测套管的变形与损伤情况。研究结果可为磁记忆检测技术应用于套管损伤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尺寸试验 磁记忆检测 剪切载荷 套管变形与损伤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格式映射策略的全液晶仪表显示防卡顿技术研究
7
作者 陈艳君 吴华伟 +2 位作者 吴钊 耿向阳 王剑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0-186,共7页
针对全液晶仪表系统中速度表图像绘制时屏幕卡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格式映射策略的显示防卡顿技术。将优化速度表图像加载速率作为切入点,建立图像格式映射函数,通过格式预处理获得图像头部信息结构体参数;基于颜色出现次数实现像... 针对全液晶仪表系统中速度表图像绘制时屏幕卡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格式映射策略的显示防卡顿技术。将优化速度表图像加载速率作为切入点,建立图像格式映射函数,通过格式预处理获得图像头部信息结构体参数;基于颜色出现次数实现像素点降序排序,确定图像主要色,根据主要色特征进一步获得颜色分段参数。同时,阐明了自动预加载模式特性,揭示了异步载入图像资源工作机理。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速度表在图像绘制时无卡顿现象发生,显示精度准确率为98.9%,车速上升和下降平均响应时间分别减少了0.14 s和0.12 s,不同工况下响应时间均低于优化前的速度表,验证了设计的防卡顿技术能有效提高图像加载速率和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液晶仪表 图像加载 卡顿现象 格式映射策略 颜色分段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峰值电流与突发模式混合控制移相全桥变换器
8
作者 吴斌 何圣仲 +2 位作者 代东雷 陈宇航 徐英雷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7,共8页
针对移相全桥变换器因谐振电感体积和占空比损失的限制,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在宽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的问题,采用1种基于峰值电流与突发模式的混合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突发占空比稳定输出电压到参考值,改变移相角保证原边有足够大的电流实... 针对移相全桥变换器因谐振电感体积和占空比损失的限制,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在宽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的问题,采用1种基于峰值电流与突发模式的混合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突发占空比稳定输出电压到参考值,改变移相角保证原边有足够大的电流实现滞后桥臂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对所采用的控制方式搭建仿真平台,并研制1台240 W样机,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移相全桥变换器混合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全桥变换器 轻载软开关 混合控制 突发模式 峰值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燃耗乏燃料组件运输期间的限制准则研究
9
作者 方俊 李亚如 +1 位作者 刘佳泰 孙燕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0-257,共8页
目的研究运输期间乏燃料组件包壳温度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以确定乏燃料运输容器装载高燃耗组件的热负荷与装载位置是否存在限制。方法将乏燃料运输容器的径向传热简化为具有内热源的圆柱体导热问题,开展理论分析,并使用CFX软件开展三维... 目的研究运输期间乏燃料组件包壳温度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以确定乏燃料运输容器装载高燃耗组件的热负荷与装载位置是否存在限制。方法将乏燃料运输容器的径向传热简化为具有内热源的圆柱体导热问题,开展理论分析,并使用CFX软件开展三维温度场分析,进一步证明理论分析的结论。结果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下大气环境温度的差值、太阳曝晒与热负荷随时间的衰减是包壳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高温工况与低温工况热负荷的偏差引入的容器温度梯度差值,被容器选用的材料和乏燃料组件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大以及热辐射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效应抵消。容器外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基本决定包壳温度的变化幅度,前者与容器外表面的发射率和太阳辐射吸收比的组合有关,有可能超过100℃,因此必须对装载高燃耗组件的运输容器是否满足包壳温度变化限制准则进行分析论证。结论容器外表面的发射率应尽可能高,太阳辐射吸收比应尽可能低,在恰当的组合下,可以保证任意热负荷和任意装载方案下包壳温度变化幅度满足包壳温度变化限制准则,从而无需在技术规格书中对装载高燃耗组件的热负荷和装载方案提出限制,保证了装载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燃耗 乏燃料 包壳 运输容器 非满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F-FUCOM-MARCOS的航空行李码放特性评估及排序优化
10
作者 邢志伟 王叶宸 +2 位作者 罗谦 秦坤 张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6-185,共10页
目的针对航空行李码放过程中存在的强异构性和时间序列差异,提出一种优化行李码放顺序的方法,以提升行李自动化处理效率和空间利用率。方法构建包含尺寸、重量、形状、硬度、平整度等5项指标的评估体系,引入梯形模糊数和完全一致性方法... 目的针对航空行李码放过程中存在的强异构性和时间序列差异,提出一种优化行李码放顺序的方法,以提升行李自动化处理效率和空间利用率。方法构建包含尺寸、重量、形状、硬度、平整度等5项指标的评估体系,引入梯形模糊数和完全一致性方法,降低决策中的主观偏差,并结合折中正负理想解排序法,生成行李的最佳码放序列。结果在仿真测试中,经优化后的行李码放序列的行李车空间利用率达到98.37%,相较于未优化序列提高了7.26%,相较于其他排序方法分别提高了3.15%、2.10%。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估行李码放特性,减少主观因素对排序结果的影响,显著提升码放填充率和抗压稳定性,为航空行李自动化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多准则决策 行李码放 特征评估 模糊完全一致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陶瓷角接触球轴承故障声信号特性分析
11
作者 闫海鹏 刘孟林 +2 位作者 杨雪 秦志英 郎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18-4128,共11页
针对轴承故障及其声场环境较为复杂的问题,以H7009C型全陶瓷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全陶瓷角接触球轴承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对比滚动体理论计算与仿真模拟的误差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瞬态动力学分析内圈故障对轴承动态特性... 针对轴承故障及其声场环境较为复杂的问题,以H7009C型全陶瓷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全陶瓷角接触球轴承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对比滚动体理论计算与仿真模拟的误差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瞬态动力学分析内圈故障对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计算轴承由于存在不同故障产生的表面声压级,对比变转速和变载荷作用下高速轴承的声压级特性。研究表明:内圈故障轴承的声压级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也随着载荷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最低声压级频率与振动频率之比接近0.75或最高声压级频率与振动频率之比接近4时,即可识别为内圈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陶瓷角接触球轴承 轴承故障 载荷 转速 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测试矿用汽车车架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伟 杨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237,243,共5页
矿用铰接车采用液压举升机构实现货物卸载,受力情况复杂,对车架结构影响大且要求高。针对某自卸车后车架和货箱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获取各工况的载荷情况和边界条件;根据前述分析,建立后车架和货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 矿用铰接车采用液压举升机构实现货物卸载,受力情况复杂,对车架结构影响大且要求高。针对某自卸车后车架和货箱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获取各工况的载荷情况和边界条件;根据前述分析,建立后车架和货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多个典型工况开展分析,获取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采用材料升级、圆角优化及焊接工艺提升等,针对应力集中和较大位置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应力值,保证安全裕度满足要求;采用直角应变测试法,针对实际自卸车车架开展应力测试,在分析的关键位置布置应变片,选取典型工况开展测试,并与仿真结果开展对比。结果可知:自卸车铰接点和液压举升缸鹅颈支撑处应力较大,并且出现了应力集中,但均在许可范围之内;采用厚度提升、直径增大及焊接工艺提升等方法,有效提升应力分布,最大值明显降低;实车测试和仿真分析,满载工况应力分布基本一致,最大值误差低于5.8%;优化后结果明显低于优化前;结果表明分析模型和优化方法的可靠性,为此类分析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车 车架 满载工况 有限元模型 应变测试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家峡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改造关键技术分析
13
作者 王子瑞 张军智 +2 位作者 史千 王新刚 苑连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179,115,共5页
随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比例逐渐提高,水电机组启动迅速、调节灵活,因而常规水电站参与电网调能的特点越发突出。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中多能互补的需求,水电机组的宽负荷范围稳定运行成为当下电网安全... 随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比例逐渐提高,水电机组启动迅速、调节灵活,因而常规水电站参与电网调能的特点越发突出。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中多能互补的需求,水电机组的宽负荷范围稳定运行成为当下电网安全运行的迫切需求。以李家峡水电站#3水轮机为例,提出了水轮机改造设计理念,阐明了多能互补系统要求下水轮机改造的关键点,为水轮机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方向。改造后的现场试验和运行数据表明,部分负荷工况下顶盖压力脉动极值降低了77.6%,顶盖的振动幅值也显著降低,可见部分负荷下水轮机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改造后水轮机成功实现了(0~100%)P_(r)(P_(r)为水轮机额定功率)全负荷范围内稳定经济运行,满足了新型电力系统对水电的调能要求,可为将来类似水电站的改造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改造 多能互补 全负荷 李家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大型燃煤机组全工况灵活性运行的快速变负荷控制策略
14
作者 侯国莲 黄婷 +5 位作者 郭志强 余琦 江浩 李勇 周振华 安振一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101,共9页
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负荷波动问题的日益突出,提高大型燃煤机组在全工况下的快速变负荷能力已成为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迫切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与高加旁路改造技术相结合的负荷快速调控策略以实现灵活性需求下的超临界机... 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负荷波动问题的日益突出,提高大型燃煤机组在全工况下的快速变负荷能力已成为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迫切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与高加旁路改造技术相结合的负荷快速调控策略以实现灵活性需求下的超临界机组全工况负荷快速爬坡。首先,为机组的高压回热系统增加一条高加小旁路灵活改变从汽轮机抽取的高温高压蒸汽量,以加快直流锅炉的能量供给速率;其次,充分考虑滑压运行模式下机炉可承受的主蒸汽压力、温度的上下限及变化速率,同时对输出功率与主蒸汽压力进行解耦并设计一套适应机组高爬坡速率的负荷快速调控方案;最后,在某燃煤600 MW机组上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负荷爬坡速率3%Pe/min下机组能够实现全工况范围内的负荷快速响应,且主蒸汽压力、汽轮机总调节阀开度等参数保持平稳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机组在负荷爬坡速率5%Pe/min下的负荷调节能力,充分证实了所设计负荷快速调控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负荷快速爬坡 全工况 灵活运行 改进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移相控制下双有源桥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全局优化控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祺 张泽轲 +5 位作者 刘彬 韩栋梁 赵慕欣 郭杰帅 李世翔 郭一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21-3930,I0097,I0098,共12页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通常用于能量转换。然而,传统的单移相控制使得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特别是轻载情况下该现象更为严重。现有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phase-shift,DPS)的回...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通常用于能量转换。然而,传统的单移相控制使得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特别是轻载情况下该现象更为严重。现有基于双重移相控制(dualphase-shift,DPS)的回流功率优化策略,尚未考虑全功率范围内的回流功率,也缺乏对所有工作模式下最小回流功率的研究。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全功率范围、全工作模式的DPS最优控制策略。首先,详细阐述回流功率产生的机理,建立了不同工作模式的传输功率和回流功率数学模型。然后,计及不同工作模式的功率限值,将DPS控制的传输功率分成不同的功率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回流功率的DPS最优控制策略,通过分析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路径获得各个功率区的最优移相角,进而提升DAB变换器的传输效率。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双重移相控制 最小回流功率 全功率范围 全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WOA的高速列车运行曲线节能优化研究
16
作者 侯涛 周文琪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5,共8页
为降低高速列车运行能耗,使列车经过变坡点和变曲率点的附加阻力计算更精确、更贴近实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WOA),对高速列车的运行曲线进行节能优化。首先,建立高速列车多质点附加... 为降低高速列车运行能耗,使列车经过变坡点和变曲率点的附加阻力计算更精确、更贴近实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WOA),对高速列车的运行曲线进行节能优化。首先,建立高速列车多质点附加阻力模型;其次,考虑满载率对列车运行能耗的影响,以准时、准点、限速为约束条件,构建新的能耗模型;然后,用IWOA对中间线路牵引-惰性工况转换点的最优位置进行搜索,IWOA引入混沌映射策略、自适应收敛因子和哈里斯鹰围攻机制,能有效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全局搜索能力显著增强,从而实现高速列车进一步节能运行的目的。最后,以合肥站—蚌埠站线路参数与CRH3型高速列车参数为实例,基于MATLAB平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SO算法、GA算法和IWOA对高速列车运行曲线进行节能优化,优化后的曲线使列车运行能耗分别降低了7.81%,10.16%和15.95%。因此,IWOA对列车节能优化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高速列车 节能优化 多质点模型 满载率 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灿晖 王康康 +1 位作者 沈孔健 郑清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应变分布等受力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和各组件的内力分配比例,推导剪力钉剪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2.14倍单索最大索力荷载作用下,锚固结构保持弹性状态,钢壁板未产生明显滑移,钢-混界面最大滑移不超过0.25 mm,该锚固结构中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具有2.14倍的安全系数;荷载作用下,剪力钉剪力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锚腹板附近底部3排剪力钉剪力较大,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存在剪力钉和界面摩擦力2种传剪机制,钢-混传剪构造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钢-混传剪构造受力过程分为粘结力传力阶段和局部滑移阶段,剪力钉剪力分布不仅与沿剪切方向长度分布有关,也与荷载的大小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钢-混传剪构造 荷载~滑移曲线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18
作者 刘卫东 许攀熊 +3 位作者 张学伟 霍涛 蒙圣荣 覃智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847,共9页
目的 研究预制柱纵筋间距放大后装配整体式T型节点和十字型节点的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5个足尺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通过对比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位移延性等,研究了节点类型、柱纵筋间距和轴压... 目的 研究预制柱纵筋间距放大后装配整体式T型节点和十字型节点的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5个足尺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通过对比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位移延性等,研究了节点类型、柱纵筋间距和轴压比对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 装配式节点均发生梁端弯曲破坏,预制柱和节点核心区未见明显破坏,破坏主要是预制梁端底部纵筋屈服和梁端底部混凝土压碎脱落;楼板加强了叠合梁的抗负弯矩能力,叠合梁上部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交界面出现明显的水平剪切裂缝;柱纵筋间距放大后,与对比试件相比,T型节点的承载力提高了9.2%,十字型节点的承载力提高了1.3%。结论 柱纵筋间距放大试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与对比试件相差不大,柱纵筋间距放大对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大;十字型节点和T型节点位移延性系数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混凝土节点 抗震性能 足尺试件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山区民居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杨春 王宇豪 +4 位作者 左志亮 陈庆军 吴轶 胡旭 胡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2-403,共12页
为研究截面参数和节点形式对有穿销直榫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以梁高、梁宽为研究参数,并与有穿销透榫节点作对比,共设计制作了4个足尺节点试件;然后,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不同参数下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 为研究截面参数和节点形式对有穿销直榫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以梁高、梁宽为研究参数,并与有穿销透榫节点作对比,共设计制作了4个足尺节点试件;然后,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不同参数下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强度和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性能;最后,推导有穿销直榫节点的弯矩-转角理论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主要破坏形态为柱内侧梁榫受拉边缘的顺纹拉裂破坏,伴随有柱内侧梁榫受压边缘的挤压变形和柱外侧梁榫的水平劈裂;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呈捏缩效应明显的反Z形;在试验设计参数范围内,有穿销直榫节点的转动刚度和抗弯承载力随着梁截面高度和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强度退化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的变化不明显;相比于有穿销透榫节点,有穿销直榫节点的正向抗弯承载力大62%,反向抗弯承载力大26%,且承载力下降更平缓,表明有穿销直榫节点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有穿销直榫节点理论公式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9%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民居 有穿销直榫 足尺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机铲装运动作业轨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温超 李冰 席亚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装载机正在往智能化、节能化、低能耗趋势发展,为装载机规划一条低能耗、高效率的铲装轨迹尤为重要。现阶段验证装载机轨迹最佳方法未考虑工作环境带来的测量误差,近而规划铲装轨迹不能适用与真实工况的装载机。本文根据经验公式及插入... 装载机正在往智能化、节能化、低能耗趋势发展,为装载机规划一条低能耗、高效率的铲装轨迹尤为重要。现阶段验证装载机轨迹最佳方法未考虑工作环境带来的测量误差,近而规划铲装轨迹不能适用与真实工况的装载机。本文根据经验公式及插入深度公式混合计算,结合软件算法设计出比较接近真实工况的一次铲装曲线轨迹和混合铲装轨迹曲线轨迹,并将两条轨迹曲线输入到装载机工作装置试验台分进行测试验证。相比较传统的仿真模拟验证方法,本文采用真实工作台收集数据,还原铲装作业真实环境,引入铲斗满斗率和作业阻力双重标准进行评判。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作业量、相同时间内混合铲装轨迹法所受的力小于一次铲装轨迹法,且满斗率混合铲装法高于一次铲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满斗率 铲装轨迹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