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正面碰撞后排小体位假人伤害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旭东 肖森 +2 位作者 刘宸甫 刘闯 何耀昕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2期275-286,共12页
提出了一种相应的伤害优化方案,基于C-NACP正面碰撞工况搭建碰撞分析模型,同时通过与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的HybridⅡ5th女性假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对标结果进行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不同优化方案对乘员安... 提出了一种相应的伤害优化方案,基于C-NACP正面碰撞工况搭建碰撞分析模型,同时通过与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的HybridⅡ5th女性假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对标结果进行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不同优化方案对乘员安全性的影响趋势。确定优化方案,即增加碰撞锁止锁舌、线性预紧器配置,增加座椅刚度,调整安全带限力值。与原始方案相比,在碰撞过程中后排女性假人总体得分提升84%。根据C-NCAP星级评定规程,此后排女性假人得分高于94%,成绩优秀,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可为后排小体位假人伤害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后排女性乘员 乘员约束系统 乘员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肩带力、夹紧锁舌或限力插锁对正面刚性墙碰撞中二排HIII-5F假人响应影响研究
2
作者 赵庆波 伏小龙 +3 位作者 吴志国 张晓乾 韩帅 吴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6-912,共7页
C-NCAP 2024版FRB工况速度增加至56 km/h后,二排HIII-5F假人得分降低。基于ISO模型和试验数据分析乘员响应过程,明确降低肩带力、采用夹紧锁舌或限力插锁的潜在效果并开展滑台对标与验证。滑台结果表明:降低肩带力时头、颈和胸部受益均... C-NCAP 2024版FRB工况速度增加至56 km/h后,二排HIII-5F假人得分降低。基于ISO模型和试验数据分析乘员响应过程,明确降低肩带力、采用夹紧锁舌或限力插锁的潜在效果并开展滑台对标与验证。滑台结果表明:降低肩带力时头、颈和胸部受益均很小;夹紧锁舌时胸部受益大而头或颈部无不利影响,限力插锁时头和颈部受益大而胸部未受益,组合低肩带力后胸部受益均明显。碰撞结果表明:夹紧锁舌组合低肩带力得分为94%;限力插锁组合低肩带力得分为87%,头部前移量超限通过HIII-50M假人滑台试验被豁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二排女性 C-NCAP 夹紧锁舌 限力插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辆典型非标准坐姿乘员正面碰撞损伤研究
3
作者 运伟国 王国杰 何恩泽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为探究多样化的乘员离位姿态对乘员碰撞损伤的影响,综合考虑多种乘员典型离位姿态,借助成熟乘员舱模型和假人模型进行了1 800次正面碰撞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姿态工况,典型离位姿态下的乘员损伤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座椅靠背角度增... 为探究多样化的乘员离位姿态对乘员碰撞损伤的影响,综合考虑多种乘员典型离位姿态,借助成熟乘员舱模型和假人模型进行了1 800次正面碰撞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姿态工况,典型离位姿态下的乘员损伤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座椅靠背角度增大会导致乘员头颈部损伤水平提高,而使胸部损伤水平下降;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制动强度的增大会提高乘员胸部损伤水平而降低头颈部损伤水平;乘员向右偏移工况均比向左偏移工况有更大的头胸部损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位乘员 数值模拟 正面碰撞 损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分析的正碰试验约束系统优化研究
4
作者 陈俊昱 袁毅 伍茂贤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4期30-32,共3页
通过对某款小型新能源乘用车约束系统参数优化,研究其在C-NCAP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工况下的性能改变。同时将优化参数后的实车进行碰撞试验,研究优化参数后的模拟仿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数据的区别。结果表明,基于仿真分析的... 通过对某款小型新能源乘用车约束系统参数优化,研究其在C-NCAP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工况下的性能改变。同时将优化参数后的实车进行碰撞试验,研究优化参数后的模拟仿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数据的区别。结果表明,基于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设计优化,优化后的模拟仿真结果与实车碰撞数据基本一致,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仿真优化 正面碰撞 模拟仿真实验 实车碰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车对车碰撞条件下轿车斜角碰撞及小重叠碰撞的驾驶员损伤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曹立波 张萍 +3 位作者 颜凌波 张恺 谢飞 乐中耀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80,共7页
为探究驾驶员在斜角碰撞和小重叠碰撞中的损伤风险,利用某经过验证的丰田Yaris整车模型,建立了100%正面碰撞、40%偏置碰撞、25%偏置碰撞和左侧30°斜角碰撞的LS-DYNA车与车碰撞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MADYMO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 为探究驾驶员在斜角碰撞和小重叠碰撞中的损伤风险,利用某经过验证的丰田Yaris整车模型,建立了100%正面碰撞、40%偏置碰撞、25%偏置碰撞和左侧30°斜角碰撞的LS-DYNA车与车碰撞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MADYMO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和进行模型的验证。利用所组成的碰撞模型开展了被碰车与碰撞车上假人在以上4种碰撞中的损伤仿真。结果表明,车与车左侧30°斜角碰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工况,尤其可能使驾驶员产生较大的下肢损伤;被碰车的驾驶员容易产生较大的颈部损伤;而总的来说,在4种碰撞工况中,小重叠碰撞导致的驾驶员损伤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偏置碰撞 斜角碰撞 小重叠碰撞 驾驶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汽车前部结构的耐撞性优化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国春 成艾国 +1 位作者 胡朝辉 钟志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2,共5页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板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拟法构建了前部结构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大吸能的近似模型。以B柱加速度最大值...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板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拟法构建了前部结构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大吸能的近似模型。以B柱加速度最大值为目标,以前部结构的质量、各板件厚度和最大吸能为约束,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全局优化,最终得到一组前部板件厚度的最优组合,使B柱加速度最大值达到最小。Kriging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满足耐撞性工程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正面碰撞耐撞性 优化 KRIGING模型 拉丁超立方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正撞时后排座椅安全性的CAE分析与改进设计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君媛 黄炫 +1 位作者 田迪斯 王洪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67-771,共5页
构建了带假人和安全带等约束系统的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多刚体和有限元耦合计算模型,根据欧洲座椅法规ECER17的规定,模拟正面碰撞后排座椅安全性台车试验,对座椅骨架冲击强度和假人动态响应等进行了CAE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构建了带假人和安全带等约束系统的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多刚体和有限元耦合计算模型,根据欧洲座椅法规ECER17的规定,模拟正面碰撞后排座椅安全性台车试验,对座椅骨架冲击强度和假人动态响应等进行了CAE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和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正面碰撞 后排座椅 CAE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面碰撞的轿车车身正向概念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常伟波 张维刚 +1 位作者 崔杰 谢伦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7-451,共5页
提出了基于正面碰撞的轿车车身正向概念设计流程。首先对某车型的原始车身外表面进行了拓扑优化,得到较优的结构,通过建立梁单元简化模型,快速验证拓扑结构的有效性;对准静态加载工况,进行尺寸优化,得到车身主要部件的初步尺寸,作为正... 提出了基于正面碰撞的轿车车身正向概念设计流程。首先对某车型的原始车身外表面进行了拓扑优化,得到较优的结构,通过建立梁单元简化模型,快速验证拓扑结构的有效性;对准静态加载工况,进行尺寸优化,得到车身主要部件的初步尺寸,作为正撞仿真的基础;以矩形薄壁直梁为研究对象,应用梁单元等效模型进行了正面抗撞性概念设计,得到轿车车身的初步尺寸,作为结构详细设计的基础。结果表明,此概念设计流程切实可行且易于实现,可为车身达到各项预期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车身 概念设计 正面碰撞 梁单元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路交通事故研究看我国汽车正面碰撞法规试验形式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君毅 王宏雁 潘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基于我国道路交通深度事故调查中所得数据,从碰撞位置与重叠率、碰撞速度和人员伤亡等方面,分析100%重叠率刚性固定壁障碰撞试验和40%重叠率偏置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与我国交通事故形态和人员伤害与特征的关联度。讨论现有正面碰撞法规... 基于我国道路交通深度事故调查中所得数据,从碰撞位置与重叠率、碰撞速度和人员伤亡等方面,分析100%重叠率刚性固定壁障碰撞试验和40%重叠率偏置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与我国交通事故形态和人员伤害与特征的关联度。讨论现有正面碰撞法规的试验形式的局限性,并论证了将偏置正面碰撞推荐性标准纳入我国正面碰撞强制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研究 正面碰撞 试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振东 刘桂彬 +1 位作者 赵春明 于秀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3-837,共5页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正面碰撞 试验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客车正面碰撞计算机仿真时间与精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玉梅 邓兆祥 +2 位作者 李晓红 王攀 王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9-722,634,共5页
结合国内软硬件资源条件 ,着重探讨了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分析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和汽车各部件正面碰撞的建模策略 ,模拟结果在整车及主要吸能结构的变形模式、典型测点的加速度时间历程等方面均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微型客车 吸能结构 汽车碰撞 碰撞试验 整车 测点 资源条件 国内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微型客车正面碰撞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兰芳 夏兆义 +3 位作者 何强 王宏晓 惠延波 邢志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2,共4页
在CAD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某微型客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LS-DYNA环境下,对整车进行了正面碰撞的非线性仿真,得到了碰撞时相关参数,并对该车在碰撞过程中主要吸能部件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车碰撞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 在CAD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某微型客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LS-DYNA环境下,对整车进行了正面碰撞的非线性仿真,得到了碰撞时相关参数,并对该车在碰撞过程中主要吸能部件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车碰撞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仿真和实车碰撞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分析对于汽车正面碰撞仿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LS-DYNA 有限元分析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的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振东 刘玉光 朱西产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2-655,共4页
论述国际上几种典型的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的形式和方法,通过对同一车型和不同车型的碰撞试验假人的伤害指标、车身变形、车身加速度等方面的分析,揭示汽车在不同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正面碰撞试验 形式 碰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正面40%偏置碰撞的车体结构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月 尹高纪 +2 位作者 周大永 刘卫国 孙立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某车型在64 km/h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出现踏板和转向管柱的侵入量超标问题。其原因是:更换动力后,前机舱变形空间减小,车体纵梁变形模式不合理,及前围板附近位置的强度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了优化方案:调整纵梁的材料及修改纵梁内加... 某车型在64 km/h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出现踏板和转向管柱的侵入量超标问题。其原因是:更换动力后,前机舱变形空间减小,车体纵梁变形模式不合理,及前围板附近位置的强度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了优化方案:调整纵梁的材料及修改纵梁内加强板的结构,来提高纵梁总成整体结构强度,增加加强件,来提高前围的总体强度。运用Hyperworks及LS-DYNA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改善了纵梁的变形模式,前围板侵入量减小了42 mm;乘员的伤害也得到改善,整体得分提高1分。因此,该优化方案合理,车身结构的加强对乘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 纵梁 前围板 车体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人体尺寸差异及对车辆正碰中驾驶员损伤风险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金换 杨洁 +3 位作者 金鑫 沈明 罗逍 马春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将中美不同百分位的人体尺寸进行了比较,并根据中国和美国人体尺寸,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分别代表中美5百分位女性,50和95百分位男性的多刚体假人模型,进行了台车正面碰撞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当正面碰撞在30-50 km/h下,中国5百分位女性... 将中美不同百分位的人体尺寸进行了比较,并根据中国和美国人体尺寸,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分别代表中美5百分位女性,50和95百分位男性的多刚体假人模型,进行了台车正面碰撞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当正面碰撞在30-50 km/h下,中国5百分位女性和50百分位男性驾驶员比相应的美国驾驶员承受更高的损伤风险,然而,当正面碰撞在30-60 km/h下,中国95百分位男性驾驶员比相应的美国驾驶员承受更低的损伤风险。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汽车安全法规或进行车型开发的时候,需要将人体尺寸的差异考虑在内,从而使中国市场上的车型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中国驾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车辆正面碰撞 损伤风险 人体测量学尺寸 MADYMO软件 多刚体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中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假人损伤响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颜凌波 解文娜 +3 位作者 许伟 曹立波 戴宏亮 张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7,共9页
为探究中国乘员在汽车正面碰撞中的损伤响应,基于中国人体尺寸和现有混Ⅲ 50百分位假人有限元模型,采用全体段缩放方法建立了符合中国人体尺寸特征的中国人50百分位男性假人有限元模型。采用LS-DYNA建立并验证了某量产车型的驾驶员侧约... 为探究中国乘员在汽车正面碰撞中的损伤响应,基于中国人体尺寸和现有混Ⅲ 50百分位假人有限元模型,采用全体段缩放方法建立了符合中国人体尺寸特征的中国人50百分位男性假人有限元模型。采用LS-DYNA建立并验证了某量产车型的驾驶员侧约束系统模型,对比分析了中国人50百分位男性假人与混Ⅲ 50百分位假人在同一正面碰撞工况下的损伤响应,并研究了安全气囊的起爆时间、排气孔直径和气体质量流率3个参数对两种假人的损伤影响。结果表明,与混Ⅲ 50百分位男性假人相比,中国50百分位男性假人的头部损伤风险较大,而胸部损伤可能较小;对于混Ⅲ 50百分位男性假人是最优的安全气囊参数未必能给对应的中国假人提供最优的保护,部分安全气囊参数对两种假人损伤的影响趋势甚至是相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体尺寸 假人 汽车正面碰撞 损伤响应 安全气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有限元模型THUMS用于正面碰撞乘员损伤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远志 梁永福 +4 位作者 蒋成约 刘西 廖高建 冯擎峰 刘卫国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用第4代新版丰田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分析研究了正面碰撞对于乘员人体模型的头部﹑胸部﹑腿部的伤害。基于国内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零部件试验和正面碰撞试验,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有限元... 用第4代新版丰田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分析研究了正面碰撞对于乘员人体模型的头部﹑胸部﹑腿部的伤害。基于国内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零部件试验和正面碰撞试验,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有限元约束系统模型,用Hyperworks软件作为前后处理器,用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为求解器的仿真模式。结果表明:该款THUMS人体模型头骨最大压应力2.4 MPa,颅内压应力44 k Pa,头部无损伤风险;股骨﹑胫骨最大应变0.4%,左右十字韧带应变3.6%,腿部无损伤风险。上肋骨应变大于3%,胸部压缩量达到30 mm,造成胸部简明损伤等级三级(AIS3)的概率为30%。因此,该碰撞工况下最有可能受伤的部位是胸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 约束系统 乘员损伤 THUMS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向荣 万党水 +1 位作者 白鹏 张振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16,202,共5页
燃料电池汽车在结构上有别于传统汽车,其碰撞安全性尤应关注。文中重点对燃料电池汽车结构特点进行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仿真确定车辆安全性能设计方案。同时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阐述了对其碰撞试验... 燃料电池汽车在结构上有别于传统汽车,其碰撞安全性尤应关注。文中重点对燃料电池汽车结构特点进行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仿真确定车辆安全性能设计方案。同时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阐述了对其碰撞试验方法的思考。通过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车辆结构改进设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碰撞安全性 正面碰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面25%重叠偏置碰撞测试的轿车改进设计 被引量:14
19
作者 肖龙 李莉 +1 位作者 段大伟 刘优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91,共8页
根据2012年8月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新推出的车辆正面25%重叠碰撞测试规程对某款轿车进行碰撞仿真和试验,结合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分析了车辆正面小重叠碰撞事故的特点,并根据评估规程评估该车的车体结构仅达到及格等级。为提高该车的碰... 根据2012年8月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新推出的车辆正面25%重叠碰撞测试规程对某款轿车进行碰撞仿真和试验,结合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分析了车辆正面小重叠碰撞事故的特点,并根据评估规程评估该车的车体结构仅达到及格等级。为提高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从车体结构设计和关键部件材料更换这两条途径对该车进行改进,改进后在同一工况下的仿真结果显示车辆的车体变形程度和乘员舱侵入量明显减小,车体结构评估等级提升为良好,说明改进后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25%重叠碰撞 碰撞安全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身结构与约束系统集成优化的乘员胸部保护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蒋小晴 杨济匡 肖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9-374,384,共7页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车辆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和约束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研究提高乘员胸部保护性能的途径。首先基于某车型正面100%刚性墙碰撞实验,建立并验证了正面碰撞下的乘员动态响应的MADY-MO多体运动学模型;再以C-NCAP中乘员胸部...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车辆正面碰撞加速度波形和约束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研究提高乘员胸部保护性能的途径。首先基于某车型正面100%刚性墙碰撞实验,建立并验证了正面碰撞下的乘员动态响应的MADY-MO多体运动学模型;再以C-NCAP中乘员胸部损伤评价指标(胸部压缩变形量和胸部合成加速度)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大型、小型和微型轿车3种车型中不同的前舱溃缩空间,以及双梯形加速度波形的第1和第2台阶加速度、发动机参与碰撞时刻、安全带刚度和限力器限力值作为设计变量与约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种车型在C-NCAP正面100%刚性墙碰撞中的胸部保护得分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胸部损伤 双梯形曲线 集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