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粗糙度对SA508 Gr.3 Cl.1钢-石墨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郑张利 王文东 王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2,共7页
采用旋转钢圆环-固定石墨圆环式端面摩擦副结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0.319,0.451,1.210,2.300,5.240μm)的SA508 Gr.3 Cl.1钢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 采用旋转钢圆环-固定石墨圆环式端面摩擦副结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0.319,0.451,1.210,2.300,5.240μm)的SA508 Gr.3 Cl.1钢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表面粗糙度增加,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表面粗糙度为0.451μm时最小,为5.240μm时最大;石墨的摩擦磨损质量损失整体呈增大趋势,磨损机制均以磨粒磨损为主。当表面粗糙度较低时,石墨在试验钢磨损面形成大面积光滑的转移膜,膜中碳含量较高;当表面粗糙度较高时,产生犁沟效应,石墨转移膜面积较小,膜中碳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磨损质量损失 石墨 转移膜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FeS对铁基轴承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郑海飞 尹延国 +1 位作者 李蓉蓉 刘聪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47,共8页
以Fe,C混合粉末为原料,FeS或镀镍FeS为固体润滑剂,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FeS/铁基轴承材料的试样,研究镀镍FeS对试样显微组织、密度、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S表面镀镍提高了FeS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增大了试样的密度... 以Fe,C混合粉末为原料,FeS或镀镍FeS为固体润滑剂,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FeS/铁基轴承材料的试样,研究镀镍FeS对试样显微组织、密度、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S表面镀镍提高了FeS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增大了试样的密度和硬度;干摩擦条件下,含镀镍FeS试样摩擦表面形成的固体润滑膜更牢固、完整,黏着磨损减少,耐磨性提高;油润滑条件下,润滑油膜与FeS固体润滑膜可以协同润滑,提高了摩擦副间润滑膜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摩耐磨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固体润滑 镀镍 粉末冶金 孔隙率 摩擦系数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配对机械密封的端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士国 孙见君 +2 位作者 涂桥安 陶丹萍 徐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94,共4页
以硬质合金YG8为动环,分别配对20%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碳石墨和SiC环组成3组密封副进行摩擦特性试验,获得32#液压油中3组密封副的工况参数与摩擦因数关系的包络线。试验表明:SiC-YG8组对的磨损量最小,摩擦因数最大;碳石墨-YG8组对的磨... 以硬质合金YG8为动环,分别配对20%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碳石墨和SiC环组成3组密封副进行摩擦特性试验,获得32#液压油中3组密封副的工况参数与摩擦因数关系的包络线。试验表明:SiC-YG8组对的磨损量最小,摩擦因数最大;碳石墨-YG8组对的磨损量最大,摩擦因数最小;20%石墨填充四氟-YG8组对具有较小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特性取决于动静环配对材料和摩擦磨损条件,包括端面载荷、滑动速度及润滑介质性质等因素,利用工况参数与摩擦因数关系的包络线可以判断某一润滑介质条件下机械密封的端面摩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摩擦因数 磨损量 工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与聚醚醚酮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乔志军 薄振辰 +2 位作者 王宁 张兴祥 师春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8-1841,共4页
采用模压-烧结方法制备了纳米金刚石(ND)与聚醚醚酮(PEEK)填充改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PEEK含量增加到20%(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显著提高;而较低填充量的ND可... 采用模压-烧结方法制备了纳米金刚石(ND)与聚醚醚酮(PEEK)填充改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PEEK含量增加到20%(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显著提高;而较低填充量的ND可以在降低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情况下提高其耐磨性能。1.0%ND/20%(质量分数)PEEK/PTFE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优良,与纯PTFE相比,该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下降约20%,耐磨性能提高120倍,原子力显微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中ND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聚醚醚酮 聚四氟乙烯 摩擦系数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Fe-Ni-Pb铝青铜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海 孙王杰 +2 位作者 王芝秀 苗芬芬 郑子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00-103,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技术以及MMW-1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载荷与转速条件下Cu-Al-Fe-Ni-Pb铝青铜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当转速不超过600 r/min时,Cu-Al-Fe-Ni-Pb合金的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减小;转速为800 r/min时,摩擦...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技术以及MMW-1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载荷与转速条件下Cu-Al-Fe-Ni-Pb铝青铜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当转速不超过600 r/min时,Cu-Al-Fe-Ni-Pb合金的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减小;转速为800 r/min时,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转速达到1000 r/min时,随载荷增大,摩擦系数大致呈上升趋势,仅仅是在载荷为40N时有略微下降。随载荷与转速增加,Cu-Al-Fe-Ni-Pb合金的磨损量均增加。当转速高于600r/min且载荷达到60N时,磨损量增加幅度变小。Cu-Al-Fe-Ni-Pb合金在高速高载条件下拥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归因于该合金具有高强度和硬度以及其中Pb的自润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青铜 摩擦系数 磨损量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基耐磨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辛存良 何世安 +1 位作者 胡来平 杜彬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5,共4页
通过喷涂的方法将聚四氟乙烯基耐磨涂料喷涂在摩擦试验样件基体表面,将该摩擦试验样件及其配对的摩擦副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表面形貌分析和改变喷枪压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以分析涂层性能。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基耐磨涂层经摩擦系数... 通过喷涂的方法将聚四氟乙烯基耐磨涂料喷涂在摩擦试验样件基体表面,将该摩擦试验样件及其配对的摩擦副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表面形貌分析和改变喷枪压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以分析涂层性能。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基耐磨涂层经摩擦系数、磨损量测试后,摩擦系数先增大再稳定不变,最后稳定在0.15;磨损量先增大再减小最后稳定,即磨损量最后为恒定值。从表面形貌分析得出摩擦副的磨损主要是磨料磨损造成的。当喷枪压力为0.3 MPa时,耐磨涂层的膜层均匀性最佳;表面粗糙度为6.3μm时,耐磨涂层与基体的附着效果较好。其结论得出该涂层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较低,耐磨性能较好,同时,当喷枪压力和表面粗糙度工艺参数合适时,耐磨涂层的性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摩擦系数 磨损量 粗糙度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i合金镀铁缸套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梅 韩晓光 +3 位作者 董文仲 沈岩 朱峰 徐久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28,共7页
采用对置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选用CKS活塞环为配副,以摩擦因数、磨损量、断油摩擦时间为表征参数,以BP合金铸铁缸套为参照对象研究FeNi合金镀铁缸套的摩擦磨损性能,探索FeNi合金镀铁缸套的磨损机制。逐级加载的磨损试验表明:FeN... 采用对置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选用CKS活塞环为配副,以摩擦因数、磨损量、断油摩擦时间为表征参数,以BP合金铸铁缸套为参照对象研究FeNi合金镀铁缸套的摩擦磨损性能,探索FeNi合金镀铁缸套的磨损机制。逐级加载的磨损试验表明:FeNi合金镀铁缸套的摩擦因数较BP合金铸铁缸套增大11%~20%;而磨损量则降低了11%;贫油试验表明两种缸套拉缸时间均随载荷增大而缩短,在40MPa时FeNi合金镀铁缸套的拉缸时间较BP合金铸铁缸套延长了约6.5倍。与BP合金铸铁缸套的磨损机理为基体碾压平台在反复接触应力作用下脱落,以及犁削/切削形式的磨粒磨损不同,FeNi合金镀铁缸套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网状裂纹周围镀铁层的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磨损量 贫油试验 FeNi合金 BP合金铸铁缸套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烧结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付传起 孙俊才 +1 位作者 王宙 于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7-1760,1764,共5页
通过基体合金化和添加不同含量的石墨,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试验机和MRH-3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500℃温度条件下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磨损... 通过基体合金化和添加不同含量的石墨,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试验机和MRH-3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500℃温度条件下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进而探讨了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与感应加热频率和石墨含量有关;在室温条件下,随着石墨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而减磨自润滑效果变好,在室温~500℃条件下,选用合适的感应加热频率和石墨的含量可以使石墨/铜铁基自润滑材料保持良好的耐磨性;而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变为犁沟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感应加热烧结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钻杆-套管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子丰 王长进 +3 位作者 李天降 赵健 侯伟峰 陈桂良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3,19,共4页
随着定向井、水平井、深井所占的比例增大,造成钻杆与套管磨损严重,摩擦阻力大,甚至发生卡钻事故,因此对钻杆与套管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插销式试验机不能有效地模拟现场工况,为此,研制了MZM—500型油井钻杆-套管摩擦磨... 随着定向井、水平井、深井所占的比例增大,造成钻杆与套管磨损严重,摩擦阻力大,甚至发生卡钻事故,因此对钻杆与套管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插销式试验机不能有效地模拟现场工况,为此,研制了MZM—500型油井钻杆-套管摩擦磨损试验机。通过选择钻杆、套管、钻井液、温度等参数的不同组合对钻杆外壁沿套管内壁的摩擦旋转进行了有效模拟,该机能够实时显示正压力、摩擦因数、磨损量、温度等试验数据。应用表明,该机工作平稳、振动小、转速恒定,与设定值相同,钻井液温度与温度调控系统一致,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试验机 磨损量 驱动系统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腐蚀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廷富 洪晓露 +4 位作者 杨亚琛 崔崇亮 翟景 郭安振 李胜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金相技术对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的组织构成、颗粒尺寸以及碱腐蚀深度进行测试与评价;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碱腐蚀界面颗粒凹凸以及表面纹理进行观察与描述;用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碱腐蚀试样进行摩擦学性能评价。... 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金相技术对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的组织构成、颗粒尺寸以及碱腐蚀深度进行测试与评价;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碱腐蚀界面颗粒凹凸以及表面纹理进行观察与描述;用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碱腐蚀试样进行摩擦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高硅铝合金组织中主要由硅颗粒及第二相硬质点颗粒构成,平均硅颗粒尺寸为4.00μm,平均第二相颗粒尺寸为3.05μm;随腐蚀时间、深度的增加,腐蚀界面区域增大,表面凸凹及纹理更加清晰,当碱的质量分数为5%,溶液温度为40℃,腐蚀时间为30~40 s,摩擦学性能最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缸套 碱腐蚀 腐蚀深度 磨损量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TiN和TiAlN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渊明 李华英 +1 位作者 顾涛 何辉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6-161,共6页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在45钢基体表面沉积了TiN和TiAlN涂层.用3种载荷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分别对45钢、TiN和TiAlN涂层进行了摩擦试验,用5种载荷分别对3种试样进行了磨损试验,用表面轮廓检测仪检测了3种试样的体积磨损,用划痕仪测量...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在45钢基体表面沉积了TiN和TiAlN涂层.用3种载荷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分别对45钢、TiN和TiAlN涂层进行了摩擦试验,用5种载荷分别对3种试样进行了磨损试验,用表面轮廓检测仪检测了3种试样的体积磨损,用划痕仪测量了涂层的临界载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大,TiAlN和TiN涂层的摩擦系数有较大的下降趋势,TiAlN、TiN有降低摩擦系数的作用,其中TiN的效果更好.45钢、TiN与TiAlN的磨损量都会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大.TiN、TiAlN涂层比45钢有较显著的耐磨损的能力,TiAlN涂层比TiN涂层的抗磨损能力更强.45钢的比磨损率趋近于线性变化,TiAlN、TiN涂层的比磨损率趋近于非线性变化.TiN涂层的临界载荷高于TiAlN涂层的临界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比磨损率 临界载荷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G-MoS_2复合材料在不同气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凡燕 凤仪 +1 位作者 杨茜婷 张学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7-542,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银-二硫化钼-石墨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成分的复合材料在大气与气氛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讨论了成分改变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二硫化钼与石墨含量比的增大,复合材料在大气中的减摩性能逐渐减弱...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银-二硫化钼-石墨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成分的复合材料在大气与气氛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讨论了成分改变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二硫化钼与石墨含量比的增大,复合材料在大气中的减摩性能逐渐减弱,耐磨性由于受到材料力学性能与摩擦机理的共同作用,变化不大,在N2气氛中的复合材料的减摩性增强,硬度增大,磨损率下降。对比结果表明,银-石墨(体积分数为20%)-二硫化钼(体积分数为10%)在不同气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较好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二硫化钼-石墨复合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率 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氧化石墨烯–硬脂酸丁酯微胶囊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锦峰 张鹏中 +3 位作者 慕波 郭军红 包雪梅 杨保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种子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氧化石墨烯复合囊壁包覆硬脂酸丁酯微胶囊润滑材料(MGO–Micro LMs),以MGO–Micro LMs为润滑填料,环氧树脂(EP)为基体材料,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制备了EP/MGO–Micro LMs复合材料。采用滑动摩擦磨损试... 采用种子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氧化石墨烯复合囊壁包覆硬脂酸丁酯微胶囊润滑材料(MGO–Micro LMs),以MGO–Micro LMs为润滑填料,环氧树脂(EP)为基体材料,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制备了EP/MGO–Micro LMs复合材料。采用滑动摩擦磨损试验仪评价了MGO–Micro LMs对EP基体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探究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MGO–Micro LMs能够显著地降低EP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当MGO–Micro LMs质量分数为20%时,EP/MGO–Micro LMs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为0.138 44,磨损量减少了约42.3%,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氧化石墨烯 微胶囊 摩擦系数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和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海风 徐意 +3 位作者 申乾宏 樊先平 罗仲宽 杨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4,共4页
以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水为溶剂,采用溶剂混合法制备纳米Al2O3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并与乙醇中分别制备纳米Al2O3填充胛FE复合材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Al2O3填充比例下,水中制备的复合... 以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水为溶剂,采用溶剂混合法制备纳米Al2O3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并与乙醇中分别制备纳米Al2O3填充胛FE复合材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Al2O3填充比例下,水中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要低于乙醇中制备的复合材料,而断裂伸长率却要高于乙醇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在200N和干摩擦条件下,当纳米Al2O3质量分数为1%~5%时,水中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磨耗量要低于乙醇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并较纯VTFE磨耗量下降了1—2个数量级;且水中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也要低于乙醇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磨痕处SEM显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纳米AL2O3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磨耗量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摩擦层的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伟伟 龙国荣 +3 位作者 朱波 朱文韬 卞志勇 李胜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88,共5页
为了提高碳纤维(CF)自行车轮毂的寿命,研究了以SiC颗粒改性的环氧树脂为基体,CF平纹布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不同摩擦环境及不同SiC含量情况下的磨损量与摩擦系数。结果表明,增大载荷和湿态(水润滑)的摩擦环境会不同程度地增... 为了提高碳纤维(CF)自行车轮毂的寿命,研究了以SiC颗粒改性的环氧树脂为基体,CF平纹布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不同摩擦环境及不同SiC含量情况下的磨损量与摩擦系数。结果表明,增大载荷和湿态(水润滑)的摩擦环境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同时随着SiC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 碳纤维 环氧树脂 磨损量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alon陶瓷复合材料高温磨损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兴国 罗荣 +2 位作者 陈涛 单迎春 范跃农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采用自制的盘销式感应加热磨损试验研究了高温条件下Sialon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优化出了一种具有较好高温抗磨性的Sialon陶瓷材料成分和制备工艺方法。结果表明:当载荷为20 N,旋转速度为360 r/min时,高温磨损机制以氧化磨损和粘... 采用自制的盘销式感应加热磨损试验研究了高温条件下Sialon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优化出了一种具有较好高温抗磨性的Sialon陶瓷材料成分和制备工艺方法。结果表明:当载荷为20 N,旋转速度为360 r/min时,高温磨损机制以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在磨损表层出现白亮层,表明此时因摩擦热和外加热源的联合作用已使磨损表层重结晶并形成氧化物屑。随着温度的提高,失重量和摩擦系数都下降。同时得到了耐磨性最优的Sialon陶瓷复合材料,烧结工艺为1900℃,BN的加入量为5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陶瓷 高温磨损 磨损量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付传起 王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粉末冶金的方法,以铜铁合金为基体,添加石墨制备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添加石墨前后2种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形貌及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石墨能起到润滑作用,使材料的摩擦... 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粉末冶金的方法,以铜铁合金为基体,添加石墨制备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添加石墨前后2种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形貌及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石墨能起到润滑作用,使材料的摩擦因数减小,磨损率降低;添加的石墨一部分转化成新态,其余则进入材料的空隙中,在摩擦过程中形成润滑膜起到减摩的作用;添加石墨后,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变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铜铁基自润滑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表面滚压处理对45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飞 赵运才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4-48,共5页
采用超声表面滚压处理(USRP)技术对45钢表面进行强化处理,通过表面形貌和表层显微组织观察、表面粗糙度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研究了USRP对该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USRP试样的表面粗糙度由未处理试样的3.2μm降低到0.23μm... 采用超声表面滚压处理(USRP)技术对45钢表面进行强化处理,通过表面形貌和表层显微组织观察、表面粗糙度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研究了USRP对该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USRP试样的表面粗糙度由未处理试样的3.2μm降低到0.23μm;显微组织得到了细化,晶粒取向趋于随机分布,有大角度晶界出现;表面显微硬度比未处理试样的提高约56%,强化层厚度达到400μm;USRP试样的摩擦因数小于未处理试样的,磨损量为未处理试样的1/4;未处理试样磨损过程中表面材料呈"片块状"脱落,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USRP试样磨损表面上存在犁皱形成的沟槽,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表面滚压处理 45钢 摩擦因数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PTFE化学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刚 谢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89,127,共4页
制备了Ni-P-PTFE化学复合镀层,在MM-200型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PTFE加入量、热处理温度和载荷对复合镀层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摩擦因数在PTFE加入量为8mL/L时最小,同时镀层磨损量在此时也最小;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Ni-P-P... 制备了Ni-P-PTFE化学复合镀层,在MM-200型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PTFE加入量、热处理温度和载荷对复合镀层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摩擦因数在PTFE加入量为8mL/L时最小,同时镀层磨损量在此时也最小;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Ni-P-PTFE复合镀层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和较小的摩擦因数;当载荷超过98N后,镀层的摩擦因数增大;随着载荷的增大,镀层的磨损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摩擦因数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湿性钛合金表面在不同介质中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4
20
作者 连峰 项秋宽 +1 位作者 臧路苹 张会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135,共6页
采用低表面能修饰和涂覆SiO_2,制备具有不同润湿性的Ti6Al4V表面。采用HSR-2M高速往复摩擦试验机探讨其在水(蒸馏水)、海水(人工配制)和油(十六烷)介质中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低表面能修饰或涂覆SiO_2均使Ti6Al4V表面由亲水变为疏水... 采用低表面能修饰和涂覆SiO_2,制备具有不同润湿性的Ti6Al4V表面。采用HSR-2M高速往复摩擦试验机探讨其在水(蒸馏水)、海水(人工配制)和油(十六烷)介质中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低表面能修饰或涂覆SiO_2均使Ti6Al4V表面由亲水变为疏水,但涂覆SiO_2可获得更大的接触角和小的滚动角,且更加显著地减小摩擦系数和磨损量(体积)。水、海水和油介质中,摩擦系数分别减小13%,14%和23%,磨损量分别减小65%,24%和76%。试样在油中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最小,在海水中的摩擦系数小于水,磨损量大于水。增大摩擦速度可减小摩擦系数和磨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润湿性 摩擦系数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