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南文昌清澜湾红树林潮沟地下水溶解碳通量的潮汐动态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越
朱虹霓
+3 位作者
王一清
ALYAA Zidan
崔振昂
吴自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9,共13页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陆地溶解碳向海洋输送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清澜湾潮沟为研究对象,以盐度为保守参数计算淡水SGD的占比为2.5%~22.7%,平均为13.0%;SGD净流量为0.86×10^(5) m^(3)/d。基于地下水溶解碳浓度,计算出该潮沟输出的溶...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陆地溶解碳向海洋输送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清澜湾潮沟为研究对象,以盐度为保守参数计算淡水SGD的占比为2.5%~22.7%,平均为13.0%;SGD净流量为0.86×10^(5) m^(3)/d。基于地下水溶解碳浓度,计算出该潮沟输出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溶解有机碳(DOC)通量分别为5.78×10^(5)和0.10×10^(5) mol/d。其中,DIC是潮沟溶解碳输送的主要形式,占总溶解碳的98.3%。低潮时,DOC的49%来源于红树林植物碎屑,51%来源于SGD;DIC的78%来源于SGD,22%来源于红树林沉积物有机质。高潮时,DOC的44%来源于被污染的海水,56%来源于红树林植物碎屑;DIC的65%来源于海水,35%来源于孔隙水交换。红树林潮沟SGD向清澜湾输送了大量的溶解碳,其对近海水体碳酸盐平衡体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潮沟
淡水
sgd
溶解碳
稳定碳同位素
潮汐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海底地下淡水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
1
2
作者
罗璐
俞烜
+1 位作者
刘丙军
陈晓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39,共11页
陆源地下淡水排泄(SFGD)作为海底地下水排泄(SGD)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向海洋输送化学物质重要且隐蔽的通道。将宾州州立集成水文模型PIHM应用到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构建海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对SFGD速率进行时空变异分析,...
陆源地下淡水排泄(SFGD)作为海底地下水排泄(SGD)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向海洋输送化学物质重要且隐蔽的通道。将宾州州立集成水文模型PIHM应用到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构建海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对SFGD速率进行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SFGD速率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当地形坡度i≤2%时,地形坡度是SFGD速率的主控因子,地形坡度越大,SFGD速率越大,当i>2%时,SFGD速率与各影响因子均无显著相关。(2)研究区域子流域之间SFGD速率差异主要是流域形状以及地形差异造成的,螺河流域片区海岸线短且沿海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区,因此年均单位长度SFGD速率小。(3)在主要降雨事件中,SFGD比地表径流对降雨的响应更快,峰值出现时间比地表径流平均早1~3 d。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SFGD速率的时空变异规律为海底地下水排泄估算提供了新途径,为未来沿海生态管理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泄
陆源地下淡水排泄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PIH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文昌清澜湾红树林潮沟地下水溶解碳通量的潮汐动态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越
朱虹霓
王一清
ALYAA Zidan
崔振昂
吴自军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底地下水排泄过程中溶解无机碳的迁移转化及其对海洋的贡献”(41976057)
“东海近岸泥质区沉积物铁结合态磷的形成与埋藏: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影响”(42276059)。
文摘
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是陆地溶解碳向海洋输送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清澜湾潮沟为研究对象,以盐度为保守参数计算淡水SGD的占比为2.5%~22.7%,平均为13.0%;SGD净流量为0.86×10^(5) m^(3)/d。基于地下水溶解碳浓度,计算出该潮沟输出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溶解有机碳(DOC)通量分别为5.78×10^(5)和0.10×10^(5) mol/d。其中,DIC是潮沟溶解碳输送的主要形式,占总溶解碳的98.3%。低潮时,DOC的49%来源于红树林植物碎屑,51%来源于SGD;DIC的78%来源于SGD,22%来源于红树林沉积物有机质。高潮时,DOC的44%来源于被污染的海水,56%来源于红树林植物碎屑;DIC的65%来源于海水,35%来源于孔隙水交换。红树林潮沟SGD向清澜湾输送了大量的溶解碳,其对近海水体碳酸盐平衡体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红树林潮沟
淡水
sgd
溶解碳
稳定碳同位素
潮汐作用
Keywords
mangrove tidal creek
fresh sgd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stable carbon isotope
tidal action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海底地下淡水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
1
2
作者
罗璐
俞烜
刘丙军
陈晓宏
机构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39,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20-27)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项目(2019ZT08G090)。
文摘
陆源地下淡水排泄(SFGD)作为海底地下水排泄(SGD)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向海洋输送化学物质重要且隐蔽的通道。将宾州州立集成水文模型PIHM应用到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构建海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对SFGD速率进行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SFGD速率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当地形坡度i≤2%时,地形坡度是SFGD速率的主控因子,地形坡度越大,SFGD速率越大,当i>2%时,SFGD速率与各影响因子均无显著相关。(2)研究区域子流域之间SFGD速率差异主要是流域形状以及地形差异造成的,螺河流域片区海岸线短且沿海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区,因此年均单位长度SFGD速率小。(3)在主要降雨事件中,SFGD比地表径流对降雨的响应更快,峰值出现时间比地表径流平均早1~3 d。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SFGD速率的时空变异规律为海底地下水排泄估算提供了新途径,为未来沿海生态管理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泄
陆源地下淡水排泄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PIHM模型
Keywords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 (
sgd
)
submarine
fresh
groundwater discharge (SFGD)
coupled surface-subsurface model
PIHM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南文昌清澜湾红树林潮沟地下水溶解碳通量的潮汐动态
张越
朱虹霓
王一清
ALYAA Zidan
崔振昂
吴自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海底地下淡水排放量估算
罗璐
俞烜
刘丙军
陈晓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