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3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correction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based on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杰荣 何怡刚 刘长青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614-1618,共5页
A model of correcting the nonlinear error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The parameters of the correcting nonlinear model,such as penalty factor a... A model of correcting the nonlinear error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The parameters of the correcting nonlinear model,such as penalty factor and kernel parameter,were optimized by chaos genetic algorithm.And the nonlinear correction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based on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as applied.The applic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error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is less than 1.5%,which is rather satisfactory for nonlinear correction of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OSITION photoelectric displacement sensor nonlinear corr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of different strength concrete
2
作者 王冰 张秀芳 +1 位作者 戴建国 徐世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693-1699,共7页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CTODc) of concrete using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evaluation with seven different compressive strengths ranging from 30 up to 150 MPa was studied based on two types of fract...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CTODc) of concrete using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evaluation with seven different compressive strengths ranging from 30 up to 150 MPa was studied based on two types of fracture tests:three-point bending (TPB) and wedge splitting (WS).In the tests,the values of CTODc were experimentally recorded using a novel technique,in which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sensors were used,and two traditional techniques,in which strain gauges and clip gauges were deployed.The values of CTODc of tested concrete were also predicted using two existing analytical formulae proposed by JENQ & SHAH and XU,respectively.It is found that the values of CTODc obtained by bo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analytical formulae exhibit a negligible variation a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increases,and the test geometry adopted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value of CTODc.Regarding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CTODc,the clip gauge method generally leads to a larger value of CTODc and shows a more significant scatter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methods,while the strain gauge method leads to a slightly lower CTODc as compared with the FBG sensor method.The analytical formula proposed by JENQ and SHAH is found to generally lead to an overestimation,while the analytical formula proposed by XU shows a good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CTODo)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sensors three-point bending (TPB) tests wedge splitting (WS) tests high strength CONCRE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和弱反射光栅阵列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飞 吕中虎 +1 位作者 孟庆佳 王晨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0,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类型最多、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雨量监测和形变监测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长期运行以及在降雨期间的稳定运行尤为重要。文中基于STM32微控制器、LORA模块、4...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类型最多、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雨量监测和形变监测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长期运行以及在降雨期间的稳定运行尤为重要。文中基于STM32微控制器、LORA模块、4G模块设计了一款物联网数据采集控制板,并结合压电式雨量传感器、拉绳位移传感器研制了雨量智能监测仪、裂缝位移智能监测仪;结合物联网数据采集控制板和弱反射光栅阵列传感技术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弱反射光栅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地质灾害体的定时监测和降雨期间的自动监测;最后将雨量智能监测仪、裂缝位移智能监测仪和弱反射光栅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应用于桐梓县大河镇新场火车站新场滑坡、崩塌的监测实验中。监测数据表明,弱反射光栅监测系统测得传感光缆41#弱反射光栅传感段的位移变化达5 mm,在其附近的位移监测仪也测到有位移变化,可有效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定时监测和降雨期间的自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反射光栅 地质灾害 物联网 雨量监测 位移监测 光纤传感 光栅传感器 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固体推进剂常压燃速与电能参数的响应关系研究
4
作者 黄印 彭圆坤 +6 位作者 张晢 贾宏福 翟隽杰 杨伯涵 李洪旭 张小平 庞爱民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电控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燃速与电压之间的响应特性,不足以准确描述其与外部电能参数的响应关系。选用代表性的硝酸盐HAN基和高氯酸盐PP基推进剂,采用位移传感器法研究了常压下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电能参数对推进剂燃速... 电控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燃速与电压之间的响应特性,不足以准确描述其与外部电能参数的响应关系。选用代表性的硝酸盐HAN基和高氯酸盐PP基推进剂,采用位移传感器法研究了常压下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电能参数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以及不同填料配方的HAN基推进剂燃速与外部电能参数的响应关系,并对推进剂燃速与各电能参数的响应相关性分别进行数据拟合分析。结果表明,HAN基和PP基推进剂燃速与电压、电流和功率参数在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关系,添加不同含量Al、AP或RDX的HAN基推进剂燃速与这些电能参数也呈现相同相关性;推进剂燃速与功率参数的响应相关性最佳,均高于同等条件下与电压或电流参数的响应相关性。功率是电能参数中影响电控固体推进剂燃速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固体推进剂 燃速 电能参数 位移传感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阵列的磁阻式时栅位移传感机理和测量模型研究
5
作者 陈自然 秦莉莉 +3 位作者 王伟 熊昕 刘振越 郑永海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2-1227,共16页
针对传统位移传感器无法兼顾大量程和高精度的测量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球阵列的磁阻式时栅位移测量新方法。利用空间正交激励绕组构建正交变化的磁场,通过空间周期性传感结构精确实现磁场约束控制。采用感应绕组拾取磁场变化,建立磁阻与... 针对传统位移传感器无法兼顾大量程和高精度的测量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球阵列的磁阻式时栅位移测量新方法。利用空间正交激励绕组构建正交变化的磁场,通过空间周期性传感结构精确实现磁场约束控制。采用感应绕组拾取磁场变化,建立磁阻与位移的映射关系,揭示了位移传感机理。通过电磁仿真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研制了传感器,搭建了实验平台,开展了传感器测量误差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在512 mm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为±9.4μm,分辨力为0.1μm。采用毫米级传感单元实现微米级测量精度,大大降低了传感器的制造难度,量程可按需扩展,无需借助细分技术实现高分辨力位移测量,可用于强油污等恶劣环境下位移测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阵列 时栅传感器 磁场约束 直线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的研究综述
6
作者 张天恒 彭东林 +2 位作者 王阳阳 郑永 段正南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共16页
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中,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测量精度与长期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上限。综述了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电感式、光电式、电场式、磁电式),深入探究其... 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中,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测量精度与长期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上限。综述了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电感式、光电式、电场式、磁电式),深入探究其核心传感机理。阐述了各类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感知电极的形状(特殊编码、环形、扇形、正弦形、花瓣形等)来适应不同的传感机理、感知单元(从栅线到栅面再到阵列)的构型特征来提高感知精度、传感媒介向多媒介耦合转变增强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典型的绝对测量的结构特征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各自优势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同时对比分析了当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性能指标及其典型应用领域,为工程选型提供参考。剖析了在不同传感机理下,融合时空调制技术,通过在空间上周期性分布感知单元并在时间维度上进行信号扫描与解调,具备高精度与抗干扰特性的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最后,对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在提升传感器精度与分辨率的同时,增强在极端环境下的鲁棒性与可靠性,深化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以满足复杂智能控制系统对多维信息感知的更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测量 传感机理 传感结构 感知电极的形状 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程平面二维时栅误差特性与实验研究
7
作者 陈自然 刘振越 +2 位作者 彭凯 欧阳辉 郑永海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58-1570,共13页
针对传统平面二维光栅位移传感器在大量程平面位移测量中存在结构复杂、栅格刻划加工要求严格等问题,提出一种“维度分解+位移解耦”的平面二维位移组合测量方法。通过空间周期性传感结构构建了正交变化的磁场,建立平面二维位移与时间... 针对传统平面二维光栅位移传感器在大量程平面位移测量中存在结构复杂、栅格刻划加工要求严格等问题,提出一种“维度分解+位移解耦”的平面二维位移组合测量方法。通过空间周期性传感结构构建了正交变化的磁场,建立平面二维位移与时间基准的映射关系。研究了传感器安装误差对二维位移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建模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重点分析了滚转姿态、俯仰姿态和偏摆姿态带来的二维位移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安装误差会在两维位移测量中主要引入直流分量、2次和4次谐波误差。当动尺与定尺之间气隙高度为0.6 mm时,在240 mm×240 mm的测量范围内,X方向测量误差不超过±8.6μm,Y方向测量误差不超过±8.8μm,分辨力为0.15μm。利用毫米级的传感单元在240 mm×240 mm测量范围内实现微米级测量精度的二维位移测量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程 二维位移测量 时栅传感器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磁场耦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
8
作者 杨继森 袁俊松 +2 位作者 修府 刘嘉诚 张小龙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897,共9页
针对双列平面磁场式传感器两码道激励频率相同时磁场之间的相互串扰影响传感器测量精度并降低信噪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频磁场耦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在实现解算绝对位移的同时能够消除码道间磁场串扰的问题。传感器... 针对双列平面磁场式传感器两码道激励频率相同时磁场之间的相互串扰影响传感器测量精度并降低信噪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频磁场耦合的绝对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在实现解算绝对位移的同时能够消除码道间磁场串扰的问题。传感器分为定尺和动尺,都采用双层交替结构,定尺使用两列增量式码道组合而成,分为精机和粗机,两列激励线圈的对极数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整数,利用对极内位移差实现绝对位移测量。精机测量通道和粗机测量通道同时通入不同频率的激励电流信号,其中精机为1 MHz高频电流信号,高频激励电流信号可以有效增强感应信号,提高电气处理系统的信噪比。通过外差降频的方法来提高传感器分辨力,有效地解决了通过提高激励信号频率来提高信号信噪比与传感器解算高分辨力难以兼顾的问题。通过电磁仿真分析对传感器进行了理论验证和误差分析。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频磁场耦合的绝对式传感器结构有效消除了精机与粗机之间的磁场串扰,传感器信噪比得到提高,在140 mm的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17.3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位移测量 多频磁场耦合 信噪比 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线性拟合方法及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王超 孙彬 +1 位作者 曹意 赵小倩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6,共9页
差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LVDT)是一种常见的接触式传感器,用于实现物体几何量的精密检测。线性度是该种传感器至关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理论上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呈线性关系,但实际上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都是非线性的。针对传感器的非线性问... 差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LVDT)是一种常见的接触式传感器,用于实现物体几何量的精密检测。线性度是该种传感器至关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理论上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呈线性关系,但实际上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都是非线性的。针对传感器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校正方法——多项式拟合联合神经网络优化,以提高传感器输出的线性度。通过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多项式拟合联合神经网络优化后,传感器的线性度由原来的1.4%显著改善至0.5%。为解决稳定性问题,引入卡尔曼滤波算法,成功将稳定性控制在≤2μm/8 h。这些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在提升传感器性能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多项式拟合 神经网络 稳定性 测量精度 卡尔曼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磁场的平面二维时栅传感器信号解耦研究
10
作者 杨继森 文杰 +1 位作者 雷旭 吴灼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7-495,共9页
电磁式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广泛用于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等高精度位移测量领域中,针对二维时栅位移测量需要考虑X方向与Y方向感应信号的耦合问题,对位移解耦方法展开相关研究。首先使用开关混频技术将耦合信号拆分为附带位移信息的直流量... 电磁式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广泛用于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等高精度位移测量领域中,针对二维时栅位移测量需要考虑X方向与Y方向感应信号的耦合问题,对位移解耦方法展开相关研究。首先使用开关混频技术将耦合信号拆分为附带位移信息的直流量与多个高频附加量,其次利用滤波器提取关键位移信息,最终通过ADC采样对位移信息进行解算;针对传感器两路感应信号不经过同一处理电路引入的电气误差,提出了分时复用的方法,控制分时时序,交错处理两路感应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X、Y方向分别在10 kHz和200 kHz的频率激励下,该二维测量系统有效提高了传感器测量精度,保证了传感器动态性能,X方向原始对极内误差为±32μm,Y方向原始对极内误差为±27.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 多频磁场 解耦方法 开关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位移传感器工作温度条件下的校准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景凡 毛斌 +3 位作者 刘辉 黄璐琦 冯斐 何灵芝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工作温度偏离校准温度的情况。为探究激光位移传感器在工作温度条件下的校准方法,利用恒温箱模拟传感器的工作温度,用激光干涉仪作为测量标准,设计校准装置。基于该装置,对...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工作温度偏离校准温度的情况。为探究激光位移传感器在工作温度条件下的校准方法,利用恒温箱模拟传感器的工作温度,用激光干涉仪作为测量标准,设计校准装置。基于该装置,对同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在实验室温度20℃与模拟工作温度(5~45℃)下开展校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跟踪不同温度下的传感器输出,试验结果线性度可达0.2%。分别用线膨胀系数较低的石英玻璃与微晶陶瓷材料作为校准装置位移传递的主要部件,并对同一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微晶陶瓷材料的校准装置具有更好的时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激光位移传感器 位移校准装置 温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和阻抗角的自感式位移传感器阻抗建模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信维 李红伟 +2 位作者 任宗强 于文涛 丁印恕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7,共11页
目前主动磁悬浮轴承广泛用于工业各领域,而位移传感器是影响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的重要部件。为了研究位移传感器的性能,首先必须建立准确的传感器模型,因此,该文根据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引入铁心复磁导率和气隙磁阻杂散系数... 目前主动磁悬浮轴承广泛用于工业各领域,而位移传感器是影响磁悬浮轴承控制性能的重要部件。为了研究位移传感器的性能,首先必须建立准确的传感器模型,因此,该文根据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引入铁心复磁导率和气隙磁阻杂散系数,提出一种基于阻抗的模和阻抗角的自感式位移传感器阻抗建模方法。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模型参数,运用阻抗改进模型预测不同激励频率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灵敏度。最后与传感器静态性能实验结果相比,输出电压的预测误差小于0.05 V,灵敏度的预测相对误差小于1%,验证了阻抗改进模型的准确性。所建阻抗改进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动态输出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铁心线圈阻抗建模 相对复磁导率 气隙磁阻杂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布局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复杂光机结构低温形变测量方法
13
作者 唐晓 杨宝玉 +3 位作者 吴亦农 单成栋 李杰 李玉涵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9-227,共9页
辐射制冷器的复杂光机结构从常温装调工况到低温工况时出现热变形,造成探测器和透镜组件位置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影响探测器成像。在光路装调前应通过计算和测量得到该低温形变值。针对真空低温环境下复杂结构内微小位移测量的困难,设计... 辐射制冷器的复杂光机结构从常温装调工况到低温工况时出现热变形,造成探测器和透镜组件位置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影响探测器成像。在光路装调前应通过计算和测量得到该低温形变值。针对真空低温环境下复杂结构内微小位移测量的困难,设计了一种使用被测工装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方案。该方案对称布置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安装在复杂结构上的被测工装,间接测量了辐射制冷器上探测器和透镜组件从常温到低温的位移,计算得到低温形变测量值。之后在W型辐射制冷器的低温形变测量试验中,通过维持传感器温度控制了随机误差,对称布置传感器得到两侧数据,减小了系统误差对平均测量值的影响,并分析了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试验结果表明,测量得到约50μm的低温形变值,该测量方法经误差传递得到的测量误差为10μm数量级,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在20%左右。相比需低温标定的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提高了辐冷器低温形变值测量精度,相对误差与真空环境下全场测量案例的相对误差接近,得到的低温形变测量值可以指导光学校正前的室温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器 激光位移传感器 热变形 复杂光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位移传感器固有非线性神经网络校正研究
14
作者 华洪良 丁心一 +2 位作者 张静 吴小锋 廖振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1,共7页
微型碳膜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可靠、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在农业机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医疗手术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碳膜厚度制造误差,导致微型碳膜位移传感器存在固有非线性,影响其测量精度。针对微型位移传感器... 微型碳膜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可靠、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在农业机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医疗手术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碳膜厚度制造误差,导致微型碳膜位移传感器存在固有非线性,影响其测量精度。针对微型位移传感器固有非线性校正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非线性校正模型,对传感器固有非线性进行校正。通过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校正精度、实时解算速度2个维度,将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模型和现有PCM、BCM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模型阶数,可以有效提高校正精度。对于BCM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模型而言,三阶模型即可实现精度收敛。经过三阶PCM、BCM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模型校正,传感器测量误差可分别降低46.1%、89.0%和89.6%。因此,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模型具有更高的校正精度。此时,PCM、BCM和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模型实时解算时间分别为0.48、0.49、0.85 ms,能够基本满足5 ms级高性能控制器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非线性校正模型 神经网络方法 测量精度 实时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SPR检测曲率、位移和应变的传感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石晨 滕平平 +5 位作者 王锐 杨欣宇 温兴月 鲁楠 杨兴华 孟霆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光纤SPR检测物理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光纤传感器,在传感区未施加特殊温敏材料的情况下,光纤SPR传感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较弱,这使得光纤SPR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引发的交叉干扰。本文对光纤... 光纤SPR检测物理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光纤传感器,在传感区未施加特殊温敏材料的情况下,光纤SPR传感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较弱,这使得光纤SPR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引发的交叉干扰。本文对光纤SPR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传感方式进行相关介绍,重点介绍了不同结构光纤SPR探针的制备过程,并介绍起对曲率、位移和应变物理量的传感检测。此外,总结了当前光纤SPR检测物理量传感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就如何提高光纤SPR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相关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SPR 曲率传感 位移传感 应变传感 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协同旋转测量管道内腔截面轮廓方法
16
作者 解玉成 孙晓 +2 位作者 姚良志 于柳 文比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5,共8页
针对军备制造、航空航天与工程机械等领域内管道零件自由曲面内腔截面的高精度测量,通过对被测管道自由曲面内腔形貌进行分析,在激光测量头尺寸及测量精度的约束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激光位移传感器离轴式分布的旋转组合测量方式,构建了... 针对军备制造、航空航天与工程机械等领域内管道零件自由曲面内腔截面的高精度测量,通过对被测管道自由曲面内腔形貌进行分析,在激光测量头尺寸及测量精度的约束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激光位移传感器离轴式分布的旋转组合测量方式,构建了管道自由曲面内腔截面轮廓测量数学模型,针对测量得到的散点数据,将小波阈值滤波降噪与鲸鱼优化算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改进小波阈值滤波降噪方法,通过仿真验证,对比小波阈值滤波降噪数据标准差减小35%左右,极差减小60%左右,同时搭建了管道自由曲面内腔截面轮廓测量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测量误差绝对值小于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多激光位移传感器 小波阈值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化计量检测系统的轮毂圆跳动误差测量研究
17
作者 王树刚 卢恒 +4 位作者 吴湘 施玉书 王康 刘渊伟 邵丹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47,共4页
目前,轮毂圆跳动测量大多采用人工读取百分表的测量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轮毂圆跳动检测精度不高以及测量效率较差的问题,开发基于智能计量的轮毂圆跳动误差检测系统。分别从系统结构和原理上进行详细阐述,并说明该系统相比其他测量... 目前,轮毂圆跳动测量大多采用人工读取百分表的测量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轮毂圆跳动检测精度不高以及测量效率较差的问题,开发基于智能计量的轮毂圆跳动误差检测系统。分别从系统结构和原理上进行详细阐述,并说明该系统相比其他测量方法的优点。对比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在测量准确度方面优于百分表测量法,而且测量效率比百分表测量法提高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 圆跳动 智能化 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用于扭矩测量的角位移传感器
18
作者 冉鑫阳 汤其富 +3 位作者 李森林 夏菊 赵江渝 张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89,共4页
针对当前非接触式扭矩测量方法大多在旋转轴两端分别安装传感器导致一致性差、成本高、安装困难等问题,开展一种可用于扭矩测量的双转子同步耦合型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研究。传感器由1个定子和2个转子组成,2个转子与定子之间均通过... 针对当前非接触式扭矩测量方法大多在旋转轴两端分别安装传感器导致一致性差、成本高、安装困难等问题,开展一种可用于扭矩测量的双转子同步耦合型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研究。传感器由1个定子和2个转子组成,2个转子与定子之间均通过电磁感应耦合,使定子同时输出关于2个转子的位移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两转子位移差测量扭矩。介绍了传感器结构、工作原理、仿真实验与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2个转子对极内测量误差分别为-9.35″~19.46″和-13.75″~22.89″,分辨率为0.93″,测扭矩分辨率为0.057 Nm,测扭矩误差为-0.8~1.21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传感器 扭矩测量 双转子 同步耦合 电磁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流量异常自调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伟娜 马凯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716,共6页
在多模态无线传感网络中,由于其节点需要面对实验室复杂的数据传输环境和带宽限制,节点间的通信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判断节点流量异常受到多模态不同阈值的影响,很难有效分辨,导致自调节变得困难。提出一种针对多模态无线传感网络的节... 在多模态无线传感网络中,由于其节点需要面对实验室复杂的数据传输环境和带宽限制,节点间的通信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判断节点流量异常受到多模态不同阈值的影响,很难有效分辨,导致自调节变得困难。提出一种针对多模态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流量异常自调节研究。利用节点与邻近节点的拓扑位移关系和定位模型确定节点位置,通过自旋阈值修正和控制定位误差;通过节点定位和多模态数据分析,结合异常概率计算与流量数据的标准差设定权重系数,判断异常节点。利用空间相关性验证异常节点流量来源,计算节点的虚拟代价和预估队列长度,调节流量并避免拥塞。通过节点之间的自主调节,实现对异常流量的控制和调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调节效果好,调节时对网络拓扑结构影响小,节点自愈总数在70个以下,且节点覆盖半径最大仅为290 mm,节点流量异常定位精度高,平均定位误差一直处于0.0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多模态无线传感网络 拓扑位移 节点自旋阈值 偏导数 流量异常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对称LC传感的轴承温度-振动测量
20
作者 周彬彬 胡博琦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为了监测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实现故障自诊断,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一种基于PT(Parity-Time)对称LC(Inductor-Capacitor)传感的双参数测量方法,能够同时在线测量轴承的温度与振动位移。将量子力学中的PT对称概念应用到LC传感... 为了监测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实现故障自诊断,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一种基于PT(Parity-Time)对称LC(Inductor-Capacitor)传感的双参数测量方法,能够同时在线测量轴承的温度与振动位移。将量子力学中的PT对称概念应用到LC传感器,利用系统在PT对称精确区具有双谐振频率特性,实现双频率随温度和振动位移变化。设计上,LC传感器是一个由平面电感连接一个温度敏感电容组成的单谐振回路,读出线圈与传感器线圈通过电感耦合进行信号和能量的无线传输,同时,耦合距离随轴承振动位移实时变化。通过仿真得到,系统高频f2在0~50℃温度范围和0~0.1 mm振动位移范围内有较高灵敏度,分别是-0.195 MHz/℃以及-20.896 MHz/m。结果表明,按照所提出的测量方法设计的传感器可以实现轴承的温度和振动位移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对称 LC传感器 轴承 温度 振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