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饲粮中添加艾草粉对散养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水清 周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3-15,35,共4页
本试验探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艾草粉对散养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试验将450只30日龄散养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置5个重复。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在散养鸡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和2%艾草粉,预试期和正试期分别... 本试验探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艾草粉对散养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试验将450只30日龄散养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置5个重复。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在散养鸡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和2%艾草粉,预试期和正试期分别设置为7 d和49 d。结果发现,试验组Ⅰ和Ⅱ较对照组散养鸡日均增重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Ⅰ和Ⅱ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Ⅰ和Ⅱ较对照组散养鸡腹泻率、啄癖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P<0.05),且血清中IgA和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艾草粉可提高散养鸡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其中添加量以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粉 散养鸡 生产性能 抗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林下散养鸡疫病防控措施
2
作者 陈霞 陈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35-136,139,共3页
林下散养蛋鸡属于绿色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利润空间大,但该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饲养模式,养殖管理难度大,一旦发生疫病,未以及时救治,损失严重,需要养殖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科学的方法策略合理防控。结合伊犁河谷林下散养鸡现状,探... 林下散养蛋鸡属于绿色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利润空间大,但该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饲养模式,养殖管理难度大,一旦发生疫病,未以及时救治,损失严重,需要养殖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科学的方法策略合理防控。结合伊犁河谷林下散养鸡现状,探讨了林下散养蛋鸡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养殖 散养鸡 疫病防控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养鸡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麻文静 沈娜 +2 位作者 苏红萍 史杰 冯平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榆林某地区散养鸡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在陕西榆林市米脂地区的某鸡场采集36份新鲜散养鸡粪便,并对其进行编号分类,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以及斯陶尔氏计数法对散养鸡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陕西榆林某地区散养鸡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在陕西榆林市米脂地区的某鸡场采集36份新鲜散养鸡粪便,并对其进行编号分类,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以及斯陶尔氏计数法对散养鸡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鸡场散养鸡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7.78%,混合感染率为33.33%,寄生虫种类有4种,分别为鸡绦虫、鸡异刺线虫、鸡球虫病以及鸡蛔虫,感染强度分别为456.67、258.36、369.35、389.23个/g。优势虫种是有轮赖利绦虫(R.cesticillus),感染率为44.44%。[结论]该地区散养鸡肠道寄生虫的感染较为严重,应定期驱虫并加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养鸡 寄生虫 虫种鉴定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胜凤鸡不同养殖密度对植被盖度、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翟英豪 刘立荣 +3 位作者 王康 朱晖 李春 邹知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2-56,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放养模式下龙胜凤鸡不同养殖密度对植被、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块坡度、坡向、植被盖度、土壤类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山间林地,将80日龄的龙胜凤鸡分为3个养殖密度组:G1组(400只/群)、G2组(800只/群)、G3组(1200只/... 试验旨在探究放养模式下龙胜凤鸡不同养殖密度对植被、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块坡度、坡向、植被盖度、土壤类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山间林地,将80日龄的龙胜凤鸡分为3个养殖密度组:G1组(400只/群)、G2组(800只/群)、G3组(1200只/群),每天补饲两次。试验期100 d。结果显示,G1组鸡的死亡率最低,放牧后植被盖度高于放牧前。随养殖密度的增大,龙胜凤鸡腿肌率呈下降趋势,腹脂率呈升高趋势。G1组腿肌率显著高于G3组(P<0.05),腹脂率显著低于G3组(P<0.05)。G1组鸡胸肉中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G3组(P<0.05),G1组鸡胸肉中天冬氨酸(Asp)、总氨基酸(TAA)、风味氨基酸(FAA)、赖氨酸(Lys)含量显著高于G3组(P<0.05)。研究表明,低密度养殖时对植被的影响最小,龙胜凤鸡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胜凤鸡 放养模式 植被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不同水平精料对林下生态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杨慧 杨国政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0,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补饲不同水平精料对林下生态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某私人养殖场的80只土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设置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并分别提供30... 文章旨在探究补饲不同水平精料对林下生态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某私人养殖场的80只土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设置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并分别提供30%,40%、50%和60%的精饲料,每天早晚各补饲1次,连续补饲21 d,其余时间自由采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Ⅲ和Ⅳ组生态鸡终测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Ⅳ组生态鸡的料肉比相较于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Ⅲ和Ⅳ组生态鸡活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和Ⅳ组生态鸡屠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有提高趋势(P>0.05),试验Ⅱ、Ⅲ和Ⅳ组生态鸡的屠宰率显著高于试验I组(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生态鸡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各组半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生态鸡肌肉的粗脂肪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Ⅱ组生态鸡肌肉的粗灰分、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各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结果表明,为实现林下生态鸡的健康养殖,需要在养殖过程中补饲精料,可提高林下生态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改善肌肉品质,且在本试验条件下,补饲精料比例为60%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料 林下生态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陇南市生态放养鸡产业调研报告
6
作者 符亚丽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陇南生态放养鸡产业是实现陇南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重要产业之一。了解陇南市生态放养鸡产业现状、发展动态、效益和存在问题,为陇南市生态放养鸡产业发展及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放养鸡 康县太平鸡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柴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的混合感染 被引量:55
7
作者 张洪海 刘青 +2 位作者 邱波 刘功振 成子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5-1221,共7页
2008年9月,山东省菏泽市某柴鸡养殖专业户6 000只鸡80日龄时开始发病,至120日龄时死亡率高达15%。病鸡颜面苍白,机体进行性消瘦,瘫痪,最后衰竭死亡。部分鸡只可见单侧肢体麻痹症状和皮肤型肿瘤。对66份采自发病鸡群的血清及新生羽毛囊... 2008年9月,山东省菏泽市某柴鸡养殖专业户6 000只鸡80日龄时开始发病,至120日龄时死亡率高达15%。病鸡颜面苍白,机体进行性消瘦,瘫痪,最后衰竭死亡。部分鸡只可见单侧肢体麻痹症状和皮肤型肿瘤。对66份采自发病鸡群的血清及新生羽毛囊进行血清学检测。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所采的66份待检羽髓抗原MDV阳性率为59.09%,血清中MDV抗体阳性率为65.16%,抗原、抗体双阳性率为37.8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鸡血清中ALV-J、REV抗体,结果显示ALV-J抗体阳性率为7.58%,REV抗体检测全部呈阴性。剖检病鸡可见内脏器官普遍肿大,肝、脾、肾表面及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样结节。病理组织学观察肿大的器官和组织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增生,并可在肝、脾、肾、腺胃等组织内同时观察到淋巴细胞样瘤细胞和髓样瘤细胞2种典型的肿瘤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发病鸡组织内同时存在MDV和ALV-J抗原的阳性信号。PCR检测结果显示6只来检病鸡MDV和ALV-J均呈阳性,都扩增出相应的条带,REV未扩增出任何条带,PCR呈阴性。以上结果表明地方柴鸡鸡群中存在MDV和ALV-J的共感染,提醒我们应当注意地方柴鸡肿瘤性疾病的预防和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柴鸡 J亚群白血病 马立克氏病 血清学 免疫组织化学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固始鸡蛋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石建州 康相涛 +5 位作者 孙桂荣 李国喜 韩瑞丽 李效法 李朝云 秦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9-71,共3页
对固始鸡笼养和放牧饲养条件下蛋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笼养和放养对蛋重和蛋壳厚影响显著(P<0.05),对蛋黄重、蛋壳重、蛋黄含量占全蛋比例、蛋白和蛋黄的粗脂肪含量、蛋白和蛋黄的粗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固始鸡 放牧饲养 笼养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和散养对仙居鸡蛋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吉小凤 杨华 +4 位作者 汪建妹 肖英平 王君虹 吴玉勇 钱鸣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4,共4页
为探明笼养和散养两种养殖方式下仙居鸡蛋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在仙居地区选取笼养和散养两种方式的仙居鸡所产鸡蛋作为样本,分析鸡蛋的物理品质以及全蛋、蛋白、蛋黄的理化成分、维生素指标和矿物质指标。结果表明:笼养仙居鸡鸡... 为探明笼养和散养两种养殖方式下仙居鸡蛋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在仙居地区选取笼养和散养两种方式的仙居鸡所产鸡蛋作为样本,分析鸡蛋的物理品质以及全蛋、蛋白、蛋黄的理化成分、维生素指标和矿物质指标。结果表明:笼养仙居鸡鸡蛋物理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均优于散养仙居鸡鸡蛋;消费者偏好的蛋黄颜色、蛋黄重、蛋黄比率指标,散养仙居鸡鸡蛋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 散养 仙居鸡 蛋品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和放养条件下优质肉鸡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朝武 杜华锐 +10 位作者 蒋小松 江容娥 邱莫寒 李晴云 李雯 张增荣 宋小燕 余春林 胡陈明 刘岚 姜小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8-11,共4页
选择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S07系(经过连续4个世代选育)1日龄公鸡400只,笼养育雏至5周龄末开始笼养和林下放养分组饲养,不同分组采用相同的饲喂方案,10周龄末和22周龄末开展屠宰试验及肉质测定分析,比较两种饲养条件下优质肉... 选择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S07系(经过连续4个世代选育)1日龄公鸡400只,笼养育雏至5周龄末开始笼养和林下放养分组饲养,不同分组采用相同的饲喂方案,10周龄末和22周龄末开展屠宰试验及肉质测定分析,比较两种饲养条件下优质肉鸡的屠宰性能和肉质风味。结果显示:笼养组活体重、屠体重、腹脂率极显著高于放养组(P<0.01),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高于放养组(P<0.05),而屠宰率、腿肌率和胸肌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笼养组鸡肉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放养组(P<0.01),肌苷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随饲养日龄增加而增加,但饲养后期肌内脂肪沉积速度高于肌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肉鸡 放养鸡 屠宰性能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钙水平对散养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耿爱莲 张尧 +3 位作者 马银娟 陶士军 王海宏 刘华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34,共5页
本文研究了散养条件下,产蛋期不同饲粮钙水平对北京油鸡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选取300只体重无显著差异的19周龄北京油鸡蛋鸡,随机分为3组(组1-3),每组100只,均饲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每阶段均采取单因素设计,预产期(1... 本文研究了散养条件下,产蛋期不同饲粮钙水平对北京油鸡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选取300只体重无显著差异的19周龄北京油鸡蛋鸡,随机分为3组(组1-3),每组100只,均饲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每阶段均采取单因素设计,预产期(19-21周)饲粮钙水平分别为2.0%、1.8%和1.9%,产蛋前期(22-43周)和产蛋后期(44~65周)钙水平分别为3.0%、2.5%和2.75%。测定每阶段内各组平均采食量、产蛋率、料蛋比、死淘率,以及产蛋中期、后期的鸡蛋品质。结果表明:散养条件下,预产期北京油鸡饲粮中钙水平为2.0%时,产蛋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产蛋前期,饲粮中钙水平为2.75%时能够满足鸡只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需要,而饲粮中钙水平为3.0%时才能满足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鸡 散养 钙水平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高寒草地牧鸡行为影响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志云 孙涛 +1 位作者 袁丰 程晓月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70-1373,共4页
于2009年6、7月在高寒草地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放牧青脚麻鸡的行为习性表达。结果表明,当地面温度(距地面1cm)在3~8℃时,牧鸡开始活动;采食行为一般发生在10~37℃;而温度介于15~38℃时,牧鸡求偶;静卧行为通常发生在较高(38~42℃)和较... 于2009年6、7月在高寒草地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放牧青脚麻鸡的行为习性表达。结果表明,当地面温度(距地面1cm)在3~8℃时,牧鸡开始活动;采食行为一般发生在10~37℃;而温度介于15~38℃时,牧鸡求偶;静卧行为通常发生在较高(38~42℃)和较低(低于5℃)的温度条件下。最高采食频率发生在15~27℃。观察发现,早晚牧鸡的活动行为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游憩和采食受瞬时温度影响较其他行为明显。静息、求偶和游憩行为表达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公鸡静息、求偶和游憩行为显著高于母鸡,但母鸡采食行为明显多于公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牧鸡 高寒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牧草对林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春林 彭涵 +11 位作者 张增荣 蒋小松 杜华锐 熊霞 邱莫寒 李晴云 杨礼 胡陈明 宋小燕 夏波 陈家磊 杨朝武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探讨不同牧草对林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通过在放牧地人工种植反枝苋、菊苣、饲用油菜等3种牧草,对林下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质和免疫器官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反枝苋、菊苣、饲用油菜等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在产... 为探讨不同牧草对林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通过在放牧地人工种植反枝苋、菊苣、饲用油菜等3种牧草,对林下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质和免疫器官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反枝苋、菊苣、饲用油菜等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在产量充足的前提下,饲用油菜和菊苣能显著提高鸡的生长速度;与对照组相比,牧草对屠宰性能的活体重、屠宰率和全净膛率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半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影响;牧草组饲料转化比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菊苣组最低,饲用油菜组次之;菊苣组和对照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反枝苋组和饲用油菜组,而死淘率、肉质风味性状在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反枝苋、菊苣和饲用油菜对鸡的生产性能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饲料替代应用于林下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鸡 牧草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养模式下不同鸡种屠宰性能、肉质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春林 杨朝武 +10 位作者 熊霞 张增荣 胡陈明 邱莫寒 杨礼 夏波 刘岚 姜小雨 李晴云 杜华锐 蒋小松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5,共6页
研究以大恒699优质肉鸡和沐川黑鸡为素材,于3个日龄点进行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的分析,同时采用RT-PCR法对ADSL基因和H-FABP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基因表达规律及其与肉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屠宰性能:大恒699在120日龄时屠宰率最... 研究以大恒699优质肉鸡和沐川黑鸡为素材,于3个日龄点进行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的分析,同时采用RT-PCR法对ADSL基因和H-FABP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基因表达规律及其与肉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屠宰性能:大恒699在120日龄时屠宰率最高,90日龄时胸肌率和腿肌率最佳;沐川黑鸡90日龄时胸肌率、腿肌率偏低,120日龄时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较高。2肉质特性:大恒699与沐川黑鸡肌苷酸(IMP)含量均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恒699肌内脂肪(IMF)含量随日龄增加而增加;沐川黑鸡IMF含量120日龄>150日龄>90日龄,大恒699 IMF含量略高于沐川黑鸡。3基因表达规律及与肉质性状相关性:大恒699和沐川黑鸡ADSL基因相对表达量90日龄时高于120和150日龄,大恒699差异显著(P<0.05)。ADSL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与IMP含量显著相关(P<0.05),基因表达量的增减趋势与IMP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两个品种H-FABP基因相对表达量日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90和150日龄H-FABP基因相对表达量与IMF含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120日龄H-FABP基因相对表达量与IMF含量不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性能 肉质特性 基因表达 放养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养鸡对林地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婷霞 邬枭楠 温国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2-114,共3页
林下养鸡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究林下养鸡的可持续性,在浙江省临安市中部於潜镇横路乡,通过典型样地法调查鸡群的分布对林地小气候、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核桃林较竹林更... 林下养鸡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究林下养鸡的可持续性,在浙江省临安市中部於潜镇横路乡,通过典型样地法调查鸡群的分布对林地小气候、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核桃林较竹林更适宜于养鸡,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pH值增高,速效磷含量下降,适度放牧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养鸡 林地小气候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林下养鸡对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煜 王景燕 +4 位作者 龚伟 吕向楠 舒正悦 闫思宇 赵昌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在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下养鸡Gallus domesticus,研究不同养鸡密度(0,600,1 200和2 400只·hm-2)对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形维数、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理... 在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下养鸡Gallus domesticus,研究不同养鸡密度(0,600,1 200和2 400只·hm-2)对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形维数、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养鸡使>0.25 mm粒径团聚体(干筛)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湿筛)含量分别增加1.9%~5.0%和7.3%~24.5%,且随养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分形维数为2.174~2.760,且分形维数随养鸡密度、>0.25 mm粒径团聚体(干筛)和水稳性团聚体(湿筛)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0.25 mm和>5.0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林下养鸡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孔隙,增加了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其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随养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与分形维数间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柑橘林下养鸡能有效改善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柑橘林 林下养鸡 团粒结构 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养鸡生产对植被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朝武 杜华锐 +11 位作者 陈天宝 江容娥 邱莫寒 李晴云 李雯 张增荣 余春林 胡陈明 宋小燕 刘岚 姜小雨 蒋小松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4-28,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放养场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放养鸡生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选择地势平坦,植被、土壤等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人工经济林杂草地,设置试验Ⅲ组、Ⅲ组及对照组,每组草地面积均为667 m2,其中试验Ⅲ组放养...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放养场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放养鸡生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选择地势平坦,植被、土壤等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人工经济林杂草地,设置试验Ⅲ组、Ⅲ组及对照组,每组草地面积均为667 m2,其中试验Ⅲ组放养密度为40只/667 m2,试验Ⅲ组放养密度为80只/667 m2,对照组不放养。放养时间为6~22周龄,放养前后分别检测参试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放养后参试草地植被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试验Ⅲ组和试验Ⅲ组草本层总盖度、丰富度、多样性系数、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且试验Ⅲ组低于试验Ⅲ组;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土壤水分、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由此可知,不同肉鸡放养密度对草地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过高密度放养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对保持放养鸡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养鸡 生态系统 植被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有效磷水平对散养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耿爱莲 赵向红 +3 位作者 张尧 刘辉 张剑 刘华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21,共4页
为研究散养条件下饲粮有效磷(AP)水平对北京油鸡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选取630只体重无显著差异的19周龄北京油鸡蛋鸡,随机分为6组(组3~8),每组105只,均饲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饲养在专门的散养舍内。20~21周龄饲粮... 为研究散养条件下饲粮有效磷(AP)水平对北京油鸡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选取630只体重无显著差异的19周龄北京油鸡蛋鸡,随机分为6组(组3~8),每组105只,均饲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饲养在专门的散养舍内。20~21周龄饲粮钙水平为2%,22~57周龄饲粮钙水平为2.75%。组3~8饲粮AP水平分别为0.14%、0.19%、0.24%、0.29%、0.34%和0.39%。测定22~43周龄及44~57周龄内各组平均采食量、产蛋率、产蛋重、料蛋比、死淘率,以及37、57周龄时的鸡蛋物理品质。综合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结果,建议散养条件下22~43周龄北京油鸡产蛋鸡适宜的AP水平为0.29%,44~57周龄北京油鸡产蛋鸡适宜的AP水平为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油鸡 散养 有效磷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疫情上报意愿的禽流感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明月 陆迁 张淑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89,共8页
鼓励养殖户及时上报疫情是控制禽流感扩散蔓延、维护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那么,如果要使养殖户自愿上报疫情,合理的补偿标准应该是多少?利用宁夏中卫沙坡区实地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养殖户上报疫情意愿及其意愿... 鼓励养殖户及时上报疫情是控制禽流感扩散蔓延、维护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那么,如果要使养殖户自愿上报疫情,合理的补偿标准应该是多少?利用宁夏中卫沙坡区实地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养殖户上报疫情意愿及其意愿受偿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而测算养殖户在愿意上报疫情情景下可接受的补偿标准。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可接受的补偿标准分别平均为22.41元/只、31.87元/只,对5个月龄蛋鸡的意愿受偿标准最高,分别达到35.21元/只、53.55元/只。提出建立疫情损失的联动补偿机制,提高疫情补偿标准,对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实行差异化疫情补偿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散养户 规模养殖户 受偿强度 补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纳雍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孙波 黄燕 +5 位作者 罗艳 王琴东 郑恩梅 饶希宇 刘雄 杨青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纳雍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20只40日龄的健康纳雍土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检测平均日增重、...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纳雍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20只40日龄的健康纳雍土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检测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a*值、b*值、L*值、pH、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3.25%(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5.91%(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44%(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a*值、pH分别显著提高2.47%、1.19%、3.37%、2.23%、3.13、1.54%(P<0.05)、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显著降低2.65%和2.37%(P<0.05)。说明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可显著改善纳雍土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雍土鸡 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