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羟基山萘酚-3-O-β-葡萄糖苷抑制脱氧核糖氧化损伤的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媛凯 支鹏 张立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6-羟基山萘酚-3-O-β-葡萄糖苷(6-HK-3-O-G)抑制Fenton反应和对羟自由基清除的能力,并对其抑制Fenton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利用脱氧核糖氧化损伤的实验检测模型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结果:6-HK-3-O-G对羟自由基具... 目的:研究6-羟基山萘酚-3-O-β-葡萄糖苷(6-HK-3-O-G)抑制Fenton反应和对羟自由基清除的能力,并对其抑制Fenton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利用脱氧核糖氧化损伤的实验检测模型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结果:6-HK-3-O-G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Fenton反应引起的2-脱氧核糖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理与6-HK-3-O-G直接对Fenton反应所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关,但更主要的可能是由于6-HK-3-O-G与Fe2+的络合作用,阻断了Fenton反应的进行。结论:6-HK-3-O-G具有强的抗氧化活性,在生理条件下,6-HK-3-O-G与Fe2+的络合作用可能是其抑制Fenton反应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基山萘酚-3-o-β葡萄糖苷(6-HK-3-o—G) FENToN反应 2-脱氧核糖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2-羧酸作为光催化剂催化解聚木质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声甫 刘琪英 马隆龙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5期339-349,共11页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丰富的可再生芳香碳资源,其解聚得到的单体可以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蒽醌-2-羧酸作为光催化剂,在硝基苯存在和LED光源照射下,5 h内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中β-O-4键有80%的转化率。对于木质素β-O-4多聚体,该体系也表现出...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丰富的可再生芳香碳资源,其解聚得到的单体可以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蒽醌-2-羧酸作为光催化剂,在硝基苯存在和LED光源照射下,5 h内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中β-O-4键有80%的转化率。对于木质素β-O-4多聚体,该体系也表现出了光催化活性,将蒽醌-2-羧酸负载在非均相载体上,在光催化降解中也可以获得77%的底物转化率。该反应涉及了木质素β-O-4中Cα—Cβ键和Cβ—O键的断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首先发生Cα—OH的脱氢,随后经过分子内的断键和重新成键生成苯甲醛和愈创木酚。本研究加深了对光催化木质素氧化过程中C—C键断裂过程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木质素的解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2-羧酸 光催化降解 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 自由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红薯糖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罗秋水 上官新晨 +1 位作者 蒋艳 吴少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9-813,共5页
研究紫红薯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使用水提醇沉方法、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用DEAE-52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75纯化制备糖蛋白。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 研究紫红薯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使用水提醇沉方法、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用DEAE-52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75纯化制备糖蛋白。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紫红薯糖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糖蛋白在0~640μg/mL内,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其中在紫红薯糖蛋白的质量浓度为640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作用达到69.80%;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达到7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羟基自由基(·oH) DPPH. 还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酸及其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赵春贵 张立伟 +1 位作者 王晖 黄登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8-222,共5页
目的:研究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等8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和规律,以期为食品和药物等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O2·测定采用改良的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法,微粒体脂质过氧... 目的:研究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等8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和规律,以期为食品和药物等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O2·测定采用改良的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法,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测定采用TBA分光光度法。结果:咖啡酸、氯原酸、连翘酯甙和阿魏酸对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羟基香豆酸、邻-羟基香豆酸和间-羟基香豆酸对O-2·的清除-能力较弱,肉桂酸则没有,清除O2·的能力强弱顺序为:咖啡酸>氯原酸>连翘酯甙>阿魏酸>对羟基香豆酸>邻-羟基香豆酸>间羟基香豆酸;对肝脏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作用的强弱关系与清除O2·能力基本一致。结论:除肉桂酸外,7种肉桂酸衍生物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而肉桂酸没有,进一步表明各-药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其结构有明显的关系。结构—活性显示:-CHCHCOOH基团不是肉桂酸衍生物抗氧化的活性基团,而酚羟基是其抗氧化的必需基团;在肉桂酸-CHCHCOOH基团的对位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比在邻位或间位含有酚羟基化合物清除O2·活性强;在肉桂酸衍生物酚羟基的邻位有含孤对电子的杂原子取代基(-OH,-OCH3)时,-其清除O·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构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治军 李林 +1 位作者 叶翠飞 艾厚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 2 ,3 ,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 葡萄糖苷 (简称二苯乙烯苷 )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 ,撤去动脉夹再灌注后迅速断头取脑。采用干 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 目的探讨 2 ,3 ,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 葡萄糖苷 (简称二苯乙烯苷 )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 ,撤去动脉夹再灌注后迅速断头取脑。采用干 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 ,采用亚硝酸盐法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二苯乙烯苷灌胃给药各剂量组可降低模型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 ;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比假手术组降低 ,MDA的含量升高 ;与模型组相比 ,二苯乙烯苷治疗组SOD活性升高 ,MDA含量降低。结论二苯乙烯苷可以减轻脑组织水肿 ,增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 ,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脑缺血 脑水肿 氧自由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胺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党元林 包晓玉 +2 位作者 袁均林 祝心德 王成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5-199,共5页
合成了甲胺磷的金属Mn(Ⅱ)、Cu(Ⅱ)、Ni(Ⅱ)、Zn(Ⅱ)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值等进行表征.确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组成与化学式。
关键词 合成 甲胺磷 金属配合物 杀虫剂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伞形科药用植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峻 丁家宜 +2 位作者 黄山 成方卫 张恩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8年第4期29-32,共4页
采用Na2S2O4NaOHLuminol发光体系,应用智能化学发光法对16种伞形科药用植物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伞形科药用植物大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中羌活(N... 采用Na2S2O4NaOHLuminol发光体系,应用智能化学发光法对16种伞形科药用植物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伞形科药用植物大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中羌活(NotopterygiumforbesideBois.)的“SOD样作用”达到2967U/mg(原生药量),提示这些植物具有稳定的非酶类清除自由基物质,并且“SOD样作用”强弱与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呈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形科 氧自由基清除 SoD样作用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在色素型胆石形成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童晓滨 吴瑾光 +4 位作者 李维红 吴恩 申国荣 翁诗甫 许振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在有氧和无氧以及有光和黑暗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胆红素Cu络合物样品.经FT-IR光谱,EPR,ICP和UV谱的不同方法的表征,结果表明氧参与了反应且氧与金属离子协同,加速了色素型胆石的形成,为人体胆石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实... 在有氧和无氧以及有光和黑暗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胆红素Cu络合物样品.经FT-IR光谱,EPR,ICP和UV谱的不同方法的表征,结果表明氧参与了反应且氧与金属离子协同,加速了色素型胆石的形成,为人体胆石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实验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系 胆石 色素型胆石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抗氧化物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运娇 李伟 +2 位作者 陈洪璋 王俊亮 曹庸 《桉树科技》 2016年第2期25-32,共8页
本文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采用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Toyopearl HW-40凝聚树脂柱层析、HPLC液相及核磁共振等技术对桉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得到1,2,3,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和5-甲氧基糠醛,其中后者为首次在... 本文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采用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Toyopearl HW-40凝聚树脂柱层析、HPLC液相及核磁共振等技术对桉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得到1,2,3,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和5-甲氧基糠醛,其中后者为首次在桉叶中分离得到。与抗氧化剂Trolox相比,两者具有更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尤其是1,2,3,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1 2 3 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焦钒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10
作者 张辉霞 贾相华 +1 位作者 左桂鸿 孙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8-50,共3页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偏钒酸铵为无机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焦钒酸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纳米焦钒酸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等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进行光催化实验...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偏钒酸铵为无机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焦钒酸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纳米焦钒酸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等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进行光催化实验,并对光催化机理进行了自由基捕获测试。其中制备的片状结构Zn_(3)(OH)_(2)V_(2)O_(7)·2H_(2)O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光照射140 min后对MB的降解率达到9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钒酸锌 光催化 带隙 自由基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