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受力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伍凯 杨毅恒 +3 位作者 诸睿哲 张雁杰 梁庆庆 王世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困难,充分发挥各部分材料的性能优势,将钢筋笼离散化为随机分布的钢纤维,并将钢纤维混凝土集中应用于受压区,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局部组合梁。对1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ρ_(sf))、剪跨比(λ)、型钢受压翼缘上下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_(ss)、C_(sv))和型钢规格(I_(s))的组合梁试件进行四点弯试验。分析试验参数对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以及破坏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ρ_(sf)对小剪跨比试件(λ为1.5或1.7)的界面黏结性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试件破坏模式由界面破坏转为弯扭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须随I_(s)同步增大,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对型钢提供足够的“握裹效应”,避免或削弱弯扭变形的不利影响。通过高斯分布拟合,得到试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退化系数,进而对构件整体性能开始出现严重退化时的挠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 破坏模式 荷载-挠度曲线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发兴 蔡勇强 +3 位作者 王莉萍 孙浩 吕飞 黄修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大多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肋的方式使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导致整体性和塑性变形效率较低,且制作复杂,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焊接多腔... 大多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肋的方式使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导致整体性和塑性变形效率较低,且制作复杂,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基于约束混凝土真三轴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和钢材弹塑性混合强化-韧性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组合剪力墙的精细化三维实体-壳模型,将模拟所得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弹性刚度、承载力、累积耗能、等效阻尼粘滞系数和延性系数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相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对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较小,而随剪跨比增大,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的刚度和承载力呈线性降低;轴压比对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总塑性耗能的影响较小,而剪跨比的影响较大,剪力墙总塑性耗能随剪跨比增大而降低;轴压比和剪跨比都不会改变算例各部件的耗能分配机制,即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以外钢板和内隔板耗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抗震性能 塑性耗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拼缝阻尼器的自复位预制双肢剪力墙的耗能能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鲁正 汪晏 严德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78,共8页
为提升自复位预制双肢剪力墙的耗能能力,针对预制双肢剪力墙提出了一种拼缝阻尼器,该阻尼器可适应接缝附近的大变形,帮助结构同时实现自复位和耗能的性能。通过拟静力试验,获得了该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验证了所提阻尼器具备良好的耗能性能... 为提升自复位预制双肢剪力墙的耗能能力,针对预制双肢剪力墙提出了一种拼缝阻尼器,该阻尼器可适应接缝附近的大变形,帮助结构同时实现自复位和耗能的性能。通过拟静力试验,获得了该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验证了所提阻尼器具备良好的耗能性能;使用Opensees把阻尼器放入预制双肢剪力墙中进行数值分析,发现所提阻尼器在不降低结构原本自复位性能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结构的耗能能力。同时,耗能主要由拼缝阻尼器承担,结构自身的耗能和损伤较小,有利于实现结构在震后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耗能 预制双肢剪力墙 OPENSEES 可恢复功能结构 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塌危岩体减震消能复合加固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祝介旺 王生勇 +3 位作者 李文乐 吕国靖 张爱社 周广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地震区工程建设中崩塌危岩体的加固方式目前主要是锚固和支挡两类结构形式。加固结构与危岩体的连结都采用刚性连结,结构与危岩体之间几乎无变形能力,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特别是强震作用下极易破坏失效,造成崩塌灾害,在我... 地震区工程建设中崩塌危岩体的加固方式目前主要是锚固和支挡两类结构形式。加固结构与危岩体的连结都采用刚性连结,结构与危岩体之间几乎无变形能力,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特别是强震作用下极易破坏失效,造成崩塌灾害,在我国西南地震区工程中大量存在此类破坏现象。为解决目前加固结构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允许地震作用下危岩体能够有限度的变位、可以缓冲危岩体的地震冲击力、具有减震消能功能的崩塌危岩体复合加固结构,结构由锚杆(索)、减震锚头(一级消能)、连梁、支撑桩以及设于连梁与支撑桩之间的作为二级减震消能装置所组成。为验证复合加固结构的功效,除理论分析外,利用振动台进行与同等条件普通锚杆加固结构的物理模型对比试验。试验选用具有地区代表性的不同波形、幅值与频率的地震波作为输入波形。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加固结构相较于无防护措施的同样崩塌体理论分析,其位移增长速度显著降低,累积位移幅度显著减小;相较于传统锚杆加固结构,所承受的拉力和压力显著减小;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明显降低。证明复合加固结构利用自身的弹塑性变形以及阻尼力,有效抵御由于地震作用在危岩体上产生的动应力,有效转移了危岩体的冲击动能,减震消能作用明显,避免加固结构损坏,从而阻止崩塌灾害的发生,证明复合加固结构能够分层次地削弥小震、中震、大震时产生的地震能峰值。减震消能复合结构为地震区崩塌危岩体的加固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固方案,对于提升地震区工程中崩塌危岩体的加固技术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危岩体 减震消能复合结构 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 减震消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耗能连接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抗侧力性能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佳炜 熊海贝 +1 位作者 彭增鑫 王瑞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706,共10页
为研究基于软钢屈服与橡胶剪切变形双重耗能机制新型连接的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抗侧力性能,考虑顶部竖向荷载、墙体高宽比、耗能连接件可更换性等因素,对6榀2.4m高足尺试件进行了单调及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并与普通金属连接正交胶合木墙体进... 为研究基于软钢屈服与橡胶剪切变形双重耗能机制新型连接的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抗侧力性能,考虑顶部竖向荷载、墙体高宽比、耗能连接件可更换性等因素,对6榀2.4m高足尺试件进行了单调及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并与普通金属连接正交胶合木墙体进行对比试验,获取并分析了剪力墙的破坏过程、力学性能参数及各项因素对抗侧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型耗能连接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在侧向力下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耗能连接的软钢耗能段屈服断裂与耗能橡胶脱胶破坏,墙体板材与自攻螺钉未见损伤;增大顶部竖向荷载可有效提升墙体的抗侧力性能,而增大高宽比主要可增加墙体的变形能力与延性;与普通金属连接墙体相比,耗能连接墙体的最大承载力相近,但延性提升26%,耗能能力提升38%,最大层间位移角可达1/23,且在原位替换耗能连接修复的墙体与原墙体的抗侧力性能相近,表明新型耗能连接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具有较好抗震性能,可实现强震后连接可更换、结构可修复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胶合木 剪力墙结构 新型耗能连接 抗侧力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PEC柱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继红 吴宏凯 +2 位作者 殷占忠 冯大哲 赵帅鹏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研究边缘柱为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1榀边缘柱为H型钢柱、5榀边缘柱为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破坏模... 为研究边缘柱为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1榀边缘柱为H型钢柱、5榀边缘柱为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耗能性能、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曲线,并完成了1榀带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分析表明在钢板剪力墙结构中(弱轴连接),将PEC柱作为剪力墙的边缘框架柱,同样可以很好的约束屈曲后的钢板剪力墙,使其充分发挥屈曲后的性能,显著提升整体结构的抗侧刚度、承载力以及耗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轴连接 PEC柱 钢板剪力墙结构 有限元分析 滞回曲线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耗能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7
作者 杨守猛 孙柏涛 陈相兆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2-1150,1171,共10页
为了降低填充墙与框架柱在地震中发生的不利相互作用(如短柱破坏),提出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作为耗能墙布置在填充墙与框架柱接触区域,减缓框架柱的损伤;结合现有试验,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模拟,选取模型参数与材料本构关系,划分各构件单... 为了降低填充墙与框架柱在地震中发生的不利相互作用(如短柱破坏),提出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作为耗能墙布置在填充墙与框架柱接触区域,减缓框架柱的损伤;结合现有试验,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模拟,选取模型参数与材料本构关系,划分各构件单元类型,设置构件之间相互作用形式,建立高性能泡沫混凝土耗能墙精细有限元模型;并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滞回加载模拟,以获取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模拟结果表明,在层间位移角较小时,耗能墙耗能效果不明显,随着层间位移角的增大其耗能能力逐渐显现;当层间位移角为1/109时,耗能墙相比于普通填充墙,耗能能力增加了约30.20%;层间位移角为1/48时,其耗能能力增加了约21.54%。相较于普通填充墙,在相同的位移下,耗能填充墙与框架柱的接触压力最大值减小了约2/3。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提出的组合墙体对于地震高烈度区填充墙框架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 抗震性能 填充墙框架结构 耗能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载荷下复合夹芯结构能量耗散特性研究
8
作者 李闯闯 张兆龙 +2 位作者 夏玮 陈涛 李曼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7-22,共6页
基于复合材料三维力学模型和Hashin失效准则,结合商用软件ABAQUS二次开发技术,编写定义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VUMAT子程序,同时采用CEL方法,研究激波管产生的冲击波载荷作用下复合夹芯结构的动态响应。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数值... 基于复合材料三维力学模型和Hashin失效准则,结合商用软件ABAQUS二次开发技术,编写定义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VUMAT子程序,同时采用CEL方法,研究激波管产生的冲击波载荷作用下复合夹芯结构的动态响应。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而探讨夹芯板的面板芯材厚度比、泡沫芯材密度梯度对夹芯板能量耗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夹芯板吸收的总能量随着面板芯层厚度比增加而减小,芯层吸收的能量占据了夹芯板总吸收能量的65%~80%之间,随着芯层厚度比的增加而减小;渐增密度的芯层排列方式不仅使结构抵抗破坏的能力增强,同时还能使夹芯结构吸收能量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复合夹芯结构 Hashin失效准则 CEL方法 能量耗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沙洲长江大桥桥塔墩防撞关键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都恩伯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0,共7页
白沙洲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塔均采用顺桥向单柱式、横桥向钻石形结构,基础为40根?1.55 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32.4 m(横桥向)×20.4 m(顺桥向)×5 m(高),美国AASHTO规范模型计算显示桥塔墩年撞损频率较高,且原... 白沙洲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塔均采用顺桥向单柱式、横桥向钻石形结构,基础为40根?1.55 m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为32.4 m(横桥向)×20.4 m(顺桥向)×5 m(高),美国AASHTO规范模型计算显示桥塔墩年撞损频率较高,且原设计船舶撞击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通航标准及长江航运发展需求。为提升该桥桥塔墩的防撞能力,设计了组合型浮动式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该设施采用多级耗能体系及柔性防船撞结构,增强了大桥桥塔墩的防撞性能,并通过下塔柱增大截面补强使防撞设施在下塔柱范围内可随着水位自由升降,进一步增强了桥塔墩自身的防撞性能。下塔柱增大截面补强采用开口式单双壁组合型围堰,实现了补强的无水施工;组合型浮动式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在工厂内分节段制造,并采用长效防腐技术延长了使用寿命。实施该防撞方案后,该桥桥塔墩能抵御3 000吨级满载船舶的水平撞击力,所受船舶撞击力明显低于桥塔墩自身的允许抗撞力,满足设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桥墩防撞 浮动式柔性防船撞结构 塔柱补强 组合型围堰 多级耗能体系 长效防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ECC耗能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10
作者 汪君 马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8-1358,共11页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具有受拉应变硬化和多缝稳态开展的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耗能材料,将ECC材料应用于预制墙板的塑性铰区形成一种新型预制ECC耗能墙板,并将其用于预制剪力墙-框架结构中。...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具有受拉应变硬化和多缝稳态开展的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耗能材料,将ECC材料应用于预制墙板的塑性铰区形成一种新型预制ECC耗能墙板,并将其用于预制剪力墙-框架结构中。基于OpenSees仿真平台,采用多垂直杆单元构建预制ECC耗能墙板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对某12层预制ECC耗能墙-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预制ECC耗能墙板对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ECC耗能墙板的极限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相较于普通预制剪力墙分别提高了35%和31%;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ECC材料对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作用;在近场脉冲型地震波作用下预制ECC耗能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ECC适用于近断层结构的抗震应用;在造价上,预制ECC耗能墙-框架的成本相较于RC剪力墙-框架结构仅提高2.1%,因此配置ECC耗能墙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结构抗震性能提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ECC耗能墙板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静力弹塑性分析 易损性分析 近场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钢板组合PEC柱(强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方有珍 陆佳 +1 位作者 马吉 孙国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5,共8页
目前我国规范关于PEC组合柱构件及由此组成的结构体系方面的有关内容还基本空白,通过了解国际上在PEC组合柱研究领域的现状,对3个变化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拉结筋间距的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足尺试件在恒定轴压下进行水平循环荷载的滞回性... 目前我国规范关于PEC组合柱构件及由此组成的结构体系方面的有关内容还基本空白,通过了解国际上在PEC组合柱研究领域的现状,对3个变化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拉结筋间距的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足尺试件在恒定轴压下进行水平循环荷载的滞回性能试验。观测记录各个试件加载阶段的薄壁钢板组合截面翼缘的局部屈曲和混凝土裂缝开裂与压溃现象,得到构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构件的承载力、抗侧刚度、构件的抗震延性和破坏模式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试件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耗散地震能的双重功效;构件的破坏模式为薄壁钢板组合截面翼缘发生局部屈曲,随之柱脚部位混凝土压溃和拉结筋屈服甚至拉断。研究进一步丰富了PEC柱研究成果,为PEC组合柱组成的结构体系规范制订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钢板组合截面 PEC柱 试验 滞回性能 抗震延性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钢筋传力的组合梁及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宏伟 姜维山 +2 位作者 于庆荣 郝际平 张兴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1-74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这种节点的构造为 :组合梁混凝土中的负钢筋贯通节点核心区 ,而组合梁的钢梁部分靠直筋和X筋连接 .钢筋连接的节点不但传力明确 ,还便于核心区混凝土的浇筑 ,而且...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这种节点的构造为 :组合梁混凝土中的负钢筋贯通节点核心区 ,而组合梁的钢梁部分靠直筋和X筋连接 .钢筋连接的节点不但传力明确 ,还便于核心区混凝土的浇筑 ,而且X筋能克服本身的滑移 .为了研究该节点的抗震性能和破环机理 ,对这种节点进行了足尺的拟静力试验 ,试验表明节点破坏前梁端形成了明显的塑性铰 ,对节点的强度、延性、滞回性能进行了分析 ,表明该节点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传力 混凝土柱 节点 组合梁 抗震性能 连续复合螺旋箍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云 彭水淋 +2 位作者 郭阳照 邹征敏 尹庆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469-476,共8页
归纳分析了近5年国内发生的江西九江地震、云南盐津地震、云南普洱地震和四川汶川地震中框架填充墙结构常见的震害现象及其破坏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强御强"和"以柔克刚"两种不同的抗震思路,提出了通过捆绑墙体... 归纳分析了近5年国内发生的江西九江地震、云南盐津地震、云南普洱地震和四川汶川地震中框架填充墙结构常见的震害现象及其破坏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强御强"和"以柔克刚"两种不同的抗震思路,提出了通过捆绑墙体、构造次框架、填充墙开缝、耗能柔性连接、构造阻尼填充墙、设置节点耗能器来提高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及其思路对框架填充墙结构的工程设计和抗震新方法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填充墙结构 填充墙开缝 耗能柔性连接 阻尼减震墙 节点耗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金属振动陀螺薄壁谐振子的调平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勇 方针 +2 位作者 谭文跃 余波 彭慧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2-675,共4页
谐振子是金属振动陀螺的关键部件,其固有轴偏差和频差的参数性能直接影响到金属振动陀螺的精度。为了提高金属振动陀螺的性能,从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介绍了谐振子的能量损耗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质量调平原理,对质... 谐振子是金属振动陀螺的关键部件,其固有轴偏差和频差的参数性能直接影响到金属振动陀螺的精度。为了提高金属振动陀螺的性能,从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介绍了谐振子的能量损耗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质量调平原理,对质量不对称的谐振子采用动态调平方法消除薄壁金属圆柱体边缘的不均衡质量,以减小其固有轴偏差和频差。实验结果表明,调平后的谐振子频差小于0.1 Hz,固有轴偏差小于1°,相比调平前有数量级的提高,说明该方法有效的提高金属振动陀螺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振动陀螺 谐振子 质量调平 固有轴偏差 频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的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温凌燕 娄宇 聂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ABAQUS对23个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进行了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模型变量为楼层总高度、地震波及地震波峰值加速度。通过对23个分析模型中得到的各种能量项数值的统计与分析,结合现行规范中结构损伤程度... 采用ABAQUS对23个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进行了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模型变量为楼层总高度、地震波及地震波峰值加速度。通过对23个分析模型中得到的各种能量项数值的统计与分析,结合现行规范中结构损伤程度的评估标准,对输入能与地震加速度及结构损伤程度的关系、不同结构损伤程度下塑性耗能在构件中的分配、阻尼耗能比例和塑性耗能比例与结构损伤程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为能量法在结构地震反应中的应用及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震 弹塑性时程 输入能 塑性耗能 阻尼耗能 结构损伤 钢管框架-核心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钢板耗能器——一种新型耗能减震装置 被引量:17
16
作者 欧进萍 吴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9,共8页
本文在吸收普通钢板耗能器和Pal摩擦耗能器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钢板耗能器,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分析和计算模器;通过地震反应分析检验了其减振效果,并与普通钢板耗能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钢板耗能器是一种构造简单、... 本文在吸收普通钢板耗能器和Pal摩擦耗能器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钢板耗能器,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分析和计算模器;通过地震反应分析检验了其减振效果,并与普通钢板耗能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钢板耗能器是一种构造简单、耐久性好、减振效果和经济效果俱佳的抗震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 组合钢板耗能器 耗能体系 减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更换连梁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7
作者 吕西林 陈云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5,共8页
联肢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采用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而连梁是联肢剪力墙结构中重要的耗能构件。然而,不论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梁还是钢连梁或型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破坏后修复或更换都比较困难,代价昂贵。近年来,国内外的部分学者开始... 联肢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采用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而连梁是联肢剪力墙结构中重要的耗能构件。然而,不论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梁还是钢连梁或型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破坏后修复或更换都比较困难,代价昂贵。近年来,国内外的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可更换连梁,使连梁在受损后易于修复或更换,减小连梁修复费用。本文首先提出了可更换连梁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可更换连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特别是介绍了2012年9月第15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展示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对可更换连梁的研究未来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连梁 剪力墙结构 耗能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墙与梁平面内连接节点抗震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孟宪宏 刘伟 +1 位作者 成培燕 赵唯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3-441,共9页
目的研究装配式墙梁平面内梁端节点在反复加载时的抗震性能,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节点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了2个装配式剪力墙与梁平面内连接试件和1个现浇剪力墙与梁平面内连接试件,对试件进行拟静力实验,对比两种节点在低周... 目的研究装配式墙梁平面内梁端节点在反复加载时的抗震性能,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节点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了2个装配式剪力墙与梁平面内连接试件和1个现浇剪力墙与梁平面内连接试件,对试件进行拟静力实验,对比两种节点在低周往复加载形式下的破坏模式.结果各个试件的开裂、屈服、破坏过程基本相同.与现浇试件相比较,由于装配式试件在制作时在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未做特殊处理,导致装配式试件的各阶段承载力略小于现浇试件.与现浇试件相比较,两个装配式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均比现浇试件小,但相差均不超过11%.结论按照现浇试件配筋及尺寸制作的装配式试件能够达到与现浇试件相近的承载力、延性以及抗震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剪力墙结构 墙与梁节点 抗震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短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宝成 柳骏飞 +1 位作者 顾强 刘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6,共9页
为了研究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短肢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层半单跨1/3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刚度退化规律以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短肢组合剪力... 为了研究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短肢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层半单跨1/3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刚度退化规律以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短肢组合剪力墙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延性好,水平刚度较大;循环荷载作用下,连梁腹板首先屈服进入塑形,接着连梁两端翼缘、柱脚和剪力墙底部进入塑性;第2层连梁两端翼缘拉断,导致试件失效;剪力墙的线刚度远高于连梁的线刚度,水平荷载作用下连梁两端弯矩大,为结构的薄弱部位;为避免剪力墙自由边底部与梁连接部位发生破坏,在自由边处应设置边柱加强;试件达到峰值荷载时,顶点位移角为1/50;双钢板内填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试件底层变形比2层小,耗能相对2层少;弹性范围内同一水平荷载作用下,连梁腹板的剪应变最大,边柱柱脚的正应变较大,剪力墙钢板的剪应变较小。ABAQUS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剪力墙 滞回性能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与设计参数对消能楼梯间减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雪松 罗德章 +1 位作者 周云 陈章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为研究不同楼梯支座构造及阻尼填充墙厚度、阻尼填充墙砌体抗压强度、阻尼层剪切强度、减震支座剪切模量等设计参数对消能楼梯间减震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4种不同楼梯支座构造、15个不同设计参数共19个消能楼梯间分析模型... 为研究不同楼梯支座构造及阻尼填充墙厚度、阻尼填充墙砌体抗压强度、阻尼层剪切强度、减震支座剪切模量等设计参数对消能楼梯间减震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4种不同楼梯支座构造、15个不同设计参数共19个消能楼梯间分析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楼梯支座构造中,设置减震支座可提供一定的水平、竖向刚度,改善楼梯间的屈服情况,减小梯板的竖向翘起位移,有利于地震中保持楼梯的稳定性;不同减震支座设置方案均可实现以减震支座的剪切变形消除梯板支撑效应、发挥良好耗能效果的减震目标;消能楼梯间构造简单、性能稳定,常用设计参数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性能;阻尼填充墙厚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大消能楼梯间的刚度、水平承载能力;阻尼填充墙砌体抗压强度的变化对楼梯间减震性能影响较小;阻尼层剪切强度的增大将减小楼梯间的屈服位移,增大阻尼填充墙的压应力,建议采用剪切强度低的阻尼层材料;减震支座的剪切模量越大,梯板竖向翘起位移越小,减震支座剪切模量宜取0.5 M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楼梯间 阻尼填充墙 减震楼梯 减震性能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