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渗火山岩储层压裂液伤害实验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李园哲 田雨 +3 位作者 郑皓轩 杨林 安锋涛 师永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7-2271,共5页
胍胶与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对超低渗火山岩储层具有不同的伤害特征,胍胶压裂液破胶后残渣含量高,易堵塞填砂裂缝,降低裂缝导流能力。聚合物压裂液具有破胶彻底、残渣含量小等特征。通过X射线衍射、BET技术对取自4045~4669 m的查干花地区某... 胍胶与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对超低渗火山岩储层具有不同的伤害特征,胍胶压裂液破胶后残渣含量高,易堵塞填砂裂缝,降低裂缝导流能力。聚合物压裂液具有破胶彻底、残渣含量小等特征。通过X射线衍射、BET技术对取自4045~4669 m的查干花地区某井区5组火山岩样品的矿物组成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通过岩心吸附实验定量评价了压裂液对储层岩心的伤害。测试伤害前后的Zeta电位、接触角、红外光谱和SEM等实验分析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机理。结果表明,两种压裂液在岩心粉末表面只发生了物理吸附,胍胶吸附量比聚合物高33.6%;胍胶与岩心粉末接触引起Zeta电位绝对值变小,体系失稳易在岩心表面吸附滞留;疏水性增加导致接触角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TA电位 接触角 储层伤害 低渗透火山岩 压裂液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表活剂压裂液的实验特性及其在水锁气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牟善波 张士诚 +2 位作者 付道明 孟庆民 孙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67,共3页
水锁伤害是低渗透气层压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从两个方面对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展开了实验研究:①进行了岩心伤害实验,采用多次驱替方式发现,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在岩心孔隙中72h还呈现自由状态,能够被驱动,随着驱替次数增多,岩心渗透... 水锁伤害是低渗透气层压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从两个方面对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展开了实验研究:①进行了岩心伤害实验,采用多次驱替方式发现,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在岩心孔隙中72h还呈现自由状态,能够被驱动,随着驱替次数增多,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减少,而其他液体没有这种现象;②进行了支撑裂缝导流伤害实验,通过不同驱替方式发现,采用不同液体驱替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相差不大,通过氮气驱动后,新型表活剂压裂液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有所增加,继续通过CO2气体驱动后,该组裂缝导流能力继续增加,而胍胶类压裂液导流能力基本没有变化。通过实验认为: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对岩石及裂缝的伤害可以改变,降低了对储层的水锁伤害,适合应用于易水锁气层压裂施工。现场试验证明,该类压裂液对低渗易水锁气层具有较好的压裂增产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田 储集层 表面活性剂 压裂液 渗透率 裂缝(岩石) 实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张量数值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建平 陈卫忠 +1 位作者 吴月秀 谭贤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3-1188,共6页
由于核废料地质储存、地热开采、深部油气开采的工程需求,裂隙岩体渗透性及其随着应力、温度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三轴仪对大理岩人工裂隙渗透率随应力及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大理岩闭合裂隙渗透率... 由于核废料地质储存、地热开采、深部油气开采的工程需求,裂隙岩体渗透性及其随着应力、温度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三轴仪对大理岩人工裂隙渗透率随应力及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大理岩闭合裂隙渗透率随应力、温度的变化趋势及受影响程度。在试验基础上,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的尺寸效应及各向异性,获得了该裂隙岩体的等效渗透系数REV及渗透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率 应力 温度 等效渗透系数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工隧洞裂隙岩体高水头作用下的渗透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蒋中明 冯树荣 +1 位作者 傅胜 陈胜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3-676,共4页
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裂隙岩体的高压压水试验、常规压水试验和室内试验,分析了裂隙岩体在高水头条件下渗透流量与压力关系所反映的岩体渗透特性变化规律;在定量计算基础上探讨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与压力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 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裂隙岩体的高压压水试验、常规压水试验和室内试验,分析了裂隙岩体在高水头条件下渗透流量与压力关系所反映的岩体渗透特性变化规律;在定量计算基础上探讨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与压力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高压压水试验、常规压水试验和室内试验得到的渗透系数,分析了环境应力状态和压力变化对渗透系数取值影响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头作用下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明显大于低水压条件下的渗透系数,室内试验渗透系数因应力解除影响而大于原位压水试验渗透系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高压压水试验 渗透系数 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节理岩体渗透张量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培涛 杨天鸿 +3 位作者 于庆磊 刘洪磊 夏冬 张鹏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48-455,共8页
节理岩体几何结构非常复杂,研究其渗流特性对于指导含水岩层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应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FN方法,基于VC++6.0软件平台,建立了平面渗流分析方法,分析了节理岩体不同几何分布情况下的渗透率张量特征,通过定义渗流定向... 节理岩体几何结构非常复杂,研究其渗流特性对于指导含水岩层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应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FN方法,基于VC++6.0软件平台,建立了平面渗流分析方法,分析了节理岩体不同几何分布情况下的渗透率张量特征,通过定义渗流定向性系数对岩体渗流的定向性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组节理岩体渗流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渗流定向性随着节理角度变化显著;节理随着节理贯通性增加,节理渗透率呈现对数增加趋势;两组节理情况下,各向异性特征随着节理组间夹角变化;两组节理岩体渗流特征研究中,正交分布下,岩体仍存在各向异性,但渗流定向性系数较低;当节理倾角服从正态分布时,随着节理倾角标准差增大,渗透率增加;两组节理夹角不同时,节理渗透主方向倾角随着夹角增大而相应增大,基本沿两组节理夹角方向的角平分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渗透张量 离散裂隙网络 定向性系数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裂隙网络等效渗透系数方向性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日成 蒋宇静 +2 位作者 李博 王肖珊 徐帮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94-2400,共7页
采用渗流力学理论并结合Monte Carlo方法描述岩体裂隙的随机分布,研究渗流模型的尺寸效应并确定表征单元体积(REV),得到了3种开口度分布形式的等效渗透系数椭圆曲线,建立了等效渗透系数方向性的判别标准。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假定流... 采用渗流力学理论并结合Monte Carlo方法描述岩体裂隙的随机分布,研究渗流模型的尺寸效应并确定表征单元体积(REV),得到了3种开口度分布形式的等效渗透系数椭圆曲线,建立了等效渗透系数方向性的判别标准。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假定流体只在岩体裂隙内部流动,而不通过岩体本身渗流。基于二维离散元程序UDEC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DFN模型,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得到不同流动方向下岩体裂隙网络的等效渗透系数,并分析不同的开口度分布形式对岩体裂隙网络等效渗透系数方向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表征单元体积存在的条件是等效渗透系数保持稳定且渗透椭圆比较光滑。等效渗透系数的方向性受开口度分布形式的影响很大:当开口度-长度关联分布时,等效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当开口度对数正态分布时,等效渗透系数各向同性;当开口度恒定分布时,等效渗透系数的特性介于二者之间。变化系数(CV)是否大于5%是判定岩体裂隙网络渗透系数是否具有方向性的判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系数方向性 开口度分布 离散裂隙网络 离散元方法 裂隙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透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张金才 刘天泉 张玉卓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81-485,共5页
采用力学理论研究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随埋深及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得出渗透系数与埋深及水压力的关系式.另外,将裂隙岩体介质假设为互相平行的几组裂隙网络,提出了应力与渗流的耦合模型,得出了裂隙岩体与三向应力的关系式.利用这些... 采用力学理论研究了裂隙岩体渗透系数随埋深及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得出渗透系数与埋深及水压力的关系式.另外,将裂隙岩体介质假设为互相平行的几组裂隙网络,提出了应力与渗流的耦合模型,得出了裂隙岩体与三向应力的关系式.利用这些公式及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受采矿影响后岩体的渗透性变化值,并且得到了试验结果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系数 埋深 水压力 应力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冻融损伤关键问题及研究状况 被引量:42
8
作者 刘泉声 康永水 +1 位作者 黄兴 徐朝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978,共8页
工程岩体冻融损伤问题是寒区常见的工程难题,其主要诱因是岩体中水分的冻胀融缩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冻岩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大体归纳为冻岩物理力学性质、相变过程、低温多场(THM)耦合、冻融损伤模型及数值分析等4个大方面。几... 工程岩体冻融损伤问题是寒区常见的工程难题,其主要诱因是岩体中水分的冻胀融缩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冻岩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大体归纳为冻岩物理力学性质、相变过程、低温多场(THM)耦合、冻融损伤模型及数值分析等4个大方面。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及室内试验等多种途径对冻岩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冻岩问题的研究远未成熟,很多研究尚停留在试验探索阶段。要真正意义上揭示冻岩损伤机制,应以水冰相变为切入点,立足细观尺度,充分考虑冻胀融缩作用与裂隙扩展的相互影响,进而拓展至冻融作用对岩体裂隙网络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冻融损伤 低温THM耦合 水热迁移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郭晶晶 张烈辉 梁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47,共3页
低渗透气藏中的多数井自然产能都很低,需要进行压裂改造后才具有生产能力。同时,气体在该类气藏中的渗流一般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非达西渗流。为此,根据保角变换原理,将带垂直裂缝的气井渗流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单向渗流问... 低渗透气藏中的多数井自然产能都很低,需要进行压裂改造后才具有生产能力。同时,气体在该类气藏中的渗流一般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非达西渗流。为此,根据保角变换原理,将带垂直裂缝的气井渗流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单向渗流问题;然后基于Forchheimer二项式渗流方程,考虑低渗透气藏中启动压力梯度存在的影响,推导得到了低渗透气藏中垂直裂缝井的产能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绘制分析了理论产能曲线,并用现场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会影响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压裂气井的产量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加而降低。该方法简单实用,便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启动压力 压力梯度 压裂(岩石) 垂直裂缝 生产能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透结构类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飞 徐光黎 +1 位作者 郭淋 朱可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6-303,共8页
岩体的渗透结构控制着裂隙岩体的宏观渗透特征,而控制着岩体渗透结构类型的地质因素却是复杂多样。在实际工程岩体中,裂隙岩体的渗透结构通常是由基本渗透结构经过组合叠加而形成的复合渗透结构类型。本文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统计分析,... 岩体的渗透结构控制着裂隙岩体的宏观渗透特征,而控制着岩体渗透结构类型的地质因素却是复杂多样。在实际工程岩体中,裂隙岩体的渗透结构通常是由基本渗透结构经过组合叠加而形成的复合渗透结构类型。本文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统计分析,总结了裂隙岩体中广泛存在的5种基本渗透结构类型及其4种组合形式的复合渗透结构类型及其渗流特征,分别归为Ⅰ-Ⅱ型、Ⅲ-Ⅳ型、Ⅰ-Ⅱ-Ⅲ型和Ⅰ-Ⅲ-Ⅳ型。并选择一工程实例,运用裂隙岩体复合渗透结构类型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南某水电站主厂房和开关站边坡岩体的复合渗透结构类型以Ⅲ-Ⅳ型和Ⅰ-Ⅲ-Ⅳ型为主,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特征 渗透结构 复合渗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巷道底板岩体渗透性高压压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震 姜振泉 +3 位作者 孙强 曹丁涛 王言剑 张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35-1543,共9页
岩体渗透性是反映岩体水力学特征的重要参数,为探究深部岩体的渗透性,采用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手段,对东滩煤矿深部巷道底板四段岩体进行了现场原位压水试验,获得了大量实测数据。试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岩体在压水过程中经历了"隔... 岩体渗透性是反映岩体水力学特征的重要参数,为探究深部岩体的渗透性,采用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手段,对东滩煤矿深部巷道底板四段岩体进行了现场原位压水试验,获得了大量实测数据。试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岩体在压水过程中经历了"隔水–导渗–稳渗"的过程,随着压水的进行,岩体的渗透性不断增强。东滩煤矿深部底板的厚层泥岩具有低阻弱渗的特点,厚层砂岩和互层具有高阻弱渗的特点,四段岩体原始状态下渗透性均较差。注水压力与流量关系曲线具有很好的指数关系,除厚层砂岩外,厚层泥岩和互层的注水压力–流量关系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岩体等效裂隙宽度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大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即可分为突变点前的稳定阶段和突变点后的突增阶段。可通过裂隙宽度变化量?b是否大于0来判断岩体内是否发生明显渗流。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对深部岩体在水压作用渗透性变化的认识,为深部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高压压水试验 渗透性 等效裂隙宽度 立方定律 指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酸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机理 被引量:20
12
作者 邓燕 薛仁江 郭建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29,199,共5页
针对高压、高温、低渗透等难动用储层安全高效压开的问题,从岩石力学性质因素研究入手,分析酸化过程中酸与矿物的反应,从微观结构上阐述酸化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的机理,结合酸预处理后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的微观实验和酸预处理前后... 针对高压、高温、低渗透等难动用储层安全高效压开的问题,从岩石力学性质因素研究入手,分析酸化过程中酸与矿物的反应,从微观结构上阐述酸化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的机理,结合酸预处理后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的微观实验和酸预处理前后的宏观力学性质测试结果,阐明了酸预处理降低破裂压力的机理。迪那地区过酸前后岩石力学的实验和破裂压力的计算结果表明:酸化预处理能够改变岩石的力学性质,并有效降低破裂压力,为这类储层开发提供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酸预处理 岩石力学性质 微观结构 降低破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岩石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秀媛 芮洪兴 王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91-2196,2204,共7页
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由连续性状的岩石材料和非连续性状的各种地质结构面组成的复杂地质体。渗透率是影响这种复杂岩体渗透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渗透率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裂隙岩体渗流分析结果... 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由连续性状的岩石材料和非连续性状的各种地质结构面组成的复杂地质体。渗透率是影响这种复杂岩体渗透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渗透率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裂隙岩体渗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工程稳定性。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结合达西定律确定裂隙岩体的渗透率。通过自行研发的5种尺寸压力室测定不同尺寸岩石试样的渗透率,得到由不同裂隙、孔洞组合的岩石试样在稳定流、非稳定流下的渗透率,并由此分析得到多尺度岩石的渗透特性。从多组试验结果中分析可得,随着岩石试样的尺寸增加,岩石的渗流通道增多,从而渗透率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趋于稳定,这一渗透规律对实际工程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石 渗透率 多尺度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特征及微裂缝参数的定量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瑞飞 陈明强 孙卫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长6油藏进行精细描述,指出微裂缝对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提高特低渗油藏开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特低渗透储层的岩块、显裂缝系统及其各自特征,指出显裂缝大致由三组裂缝组成。研究认为:岩... 对鄂尔多斯盆地沿25区块、庄40区块长6油藏进行精细描述,指出微裂缝对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提高特低渗油藏开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特低渗透储层的岩块、显裂缝系统及其各自特征,指出显裂缝大致由三组裂缝组成。研究认为:岩块系统包括基质和微裂缝两部分,微裂缝一般长度小于200μm,规模小;两区块特低渗储层微裂缝呈条带状展布,且呈平行或雁式排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条带性随着岩性的变化而变化;可将微裂缝划分为有效缝和无效缝,有效缝对渗流起作用,无效缝充填方解石,对渗流不起作用。微裂缝和基质的储、渗性能差别很大,沿25区块微裂缝的储集能力是基质的0.0377倍,渗流能力是基质的42倍;庄40区块微裂缝的储集能力是基质的0.0337倍,渗流能力是基质的7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显裂缝 岩块系统 微裂缝 微裂缝开度 裂隙率 微裂缝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煤层液态CO_2相变射孔破岩及裂隙扩展力学机理 被引量:35
15
作者 张东明 白鑫 +3 位作者 尹光志 李树建 饶孜 何庆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54-3168,共15页
液态CO_2相变射孔致裂增透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低渗煤层强化抽采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研究。但由于该技术在破岩及裂隙扩展力学机理方面研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基于热工学、弹性力学、断裂力学等理论基础,建... 液态CO_2相变射孔致裂增透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低渗煤层强化抽采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研究。但由于该技术在破岩及裂隙扩展力学机理方面研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基于热工学、弹性力学、断裂力学等理论基础,建立了液态CO_2相变气体射流压力模型,理论分析了液态CO_2相变射孔破岩力学机理、地应力条件下裂隙扩展力学机理。采用PFC2D离散元颗粒流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应力及射流压力条件下液态CO_2相变射孔破岩及裂隙分布特征。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在川煤集团白皎煤矿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低渗煤层瓦斯抽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煤层 液态CO2相变 射流致裂 破岩机理 裂隙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岩体裂隙渗透性试验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立丰 郭啟良 王成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99-2604,共6页
现代水电、交通、矿山、能源及核废料处理等地下工程中,洞室岩体原地承载能力以及在工程运行状态下洞室围岩的实际透水性状等岩体力学参数,是地质勘测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科学地优化工程设计的依据。由于传统的裂隙渗透性测试技术... 现代水电、交通、矿山、能源及核废料处理等地下工程中,洞室岩体原地承载能力以及在工程运行状态下洞室围岩的实际透水性状等岩体力学参数,是地质勘测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科学地优化工程设计的依据。由于传统的裂隙渗透性测试技术与方法如常规压水试验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达不到有些复杂工程对岩体渗透性的特殊设计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工程岩体裂隙渗透特性分析和研究,从而针对特定工程,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探明其确切渗透规律,以保证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岩体 裂隙 渗透性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岩体饱和渗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慧明 王恩志 +1 位作者 韩小妹 李扬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248,共7页
低渗透介质中的水流会影响水文地质系统和地球化学系统的演化,影响石油和矿藏的形成。低渗透介质在废弃物的处置和填埋、工程安全以及环境变化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人们在分析中一直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却没有在符合实际的低压... 低渗透介质中的水流会影响水文地质系统和地球化学系统的演化,影响石油和矿藏的形成。低渗透介质在废弃物的处置和填埋、工程安全以及环境变化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人们在分析中一直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却没有在符合实际的低压力梯度下对其进行验证。由于低渗透介质中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在测量水头和孔隙流体取样上的难度,分析比较困难。通过对低渗透介质饱和渗流研究的回顾,就非达西流、多因素作用下的耦合渗流以及渗透和超滤现象进行了讨论,对影响和阻碍低渗透渗流研究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就开展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体 饱和渗流 非达西流 耦合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低渗气藏压裂改造化学增能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洪升 王俊英 +2 位作者 王稳桃 张红 李国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95,共3页
根据中原油田文23气田储层渗透率低、压力系数低、返排率低、压裂措施后压裂液滞留地层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等地质特征,研究了化学增能工艺技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来减缓或解除液体的滞留,从而达到提高返排、减少储层伤... 根据中原油田文23气田储层渗透率低、压力系数低、返排率低、压裂措施后压裂液滞留地层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等地质特征,研究了化学增能工艺技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来减缓或解除液体的滞留,从而达到提高返排、减少储层伤害和提高工艺效果的目的。实验研究了自生气体剂自生热化学剂组分、配方优选和性能评价等方面。研究表明:80℃条件下,90min可使密闭容器中含有1.0mol/L自生气体剂水溶液的压力达到1·92MPa在液体起始温度为10℃的条件下,可使液体温度在10~20min升高到95℃。另外,通过自生热化学剂发生反应生成的泡沫质量为92.7%,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半衰期在28.9min。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压力 压裂(岩石) 化学剂注入 增能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合成聚合物压裂液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管保山 薛小佳 +3 位作者 何治武 郭自新 丁里 刘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8,62,共4页
研发了以低分子量合成聚合物PY-1为稠化剂的交联冻胶压裂液。PY-1含有酰胺基团,增稠能力强,0.35%水溶液的黏度为27mPa·s。以可生成多核羟桥络离子的两性金属盐NT-2为交联剂。实验压裂液的基液为0.35%PY-1+0.3%助交联剂+0... 研发了以低分子量合成聚合物PY-1为稠化剂的交联冻胶压裂液。PY-1含有酰胺基团,增稠能力强,0.35%水溶液的黏度为27mPa·s。以可生成多核羟桥络离子的两性金属盐NT-2为交联剂。实验压裂液的基液为0.35%PY-1+0.3%助交联剂+0.3%防膨剂+0.5%助排剂,交联液为1.5%NT-2+0.15%交联协调剂,聚交比100:8。该压裂液在80℃、170s^-1剪切90分钟仍保持黏度~100mPa·s;在70℃、170s^-1剪切30和60分钟时,n′和K′值变化不很大;70℃滤失系数为8.35×10^-4m/min 1/2;70℃破胶后实测残渣含量仅22.7mg/L;加入0.06%APS后,70℃、1小时破胶液黏度2.65mPa·s:当地温为60-70℃时,APS的加量为0.06%~0.15%;破胶液表面张力25.14mN/m,界面张力2.54mN/m;破胶液对于标准黏土的防膨率为68.3%。简介了用PY-1压裂液在长庆低渗油田井深2000m、地温70℃的2口新井实施压裂的良好结果。图1表4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聚合物压裂液 水基交联冻胶 低分子量合成聚合物 配方研究 应用性能 水力压裂 低渗透砂岩油藏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裂隙结构面的温度-应力-水力耦合本构关系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亚晨 蔡永庆 +1 位作者 刘泉声 吴玉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6-200,共5页
进行了单、正交裂隙岩体的渗透实验 ,并针对单、正交裂隙岩样在不同温度及应力下的渗流试验特点 ,分析了裂隙结构面变形规律 ,并以此实验成果为基础 ,给出了岩样裂隙结构面温度 -应力 -水力的耦合本构关系式。
关键词 岩体裂隙 高温 高压 水力 耦合本构关系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