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龚悦 崔悦琦 +2 位作者 刘畅 杜志远 刘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8期13-20,共8页
由于致密油藏储层存在孔隙结构复杂、渗透能力差等特征,开采较为困难。所以开采时需要采取压裂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改善流体的渗流能力,以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裂缝性致密油藏流体的渗流机理,更... 由于致密油藏储层存在孔隙结构复杂、渗透能力差等特征,开采较为困难。所以开采时需要采取压裂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改善流体的渗流能力,以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裂缝性致密油藏流体的渗流机理,更好的对产能进行评价,利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考虑有限导流条件,以双重介质油藏为基础,建立体积压裂水平井的致密油藏渗流模型,通过研究不同裂缝参数,分析各个参数对单井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微裂缝渗透率、裂缝半长、裂缝导流能力、裂缝间距、窜流系数和裂缝高度等参数对累计产油量和近井地带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裂缝渗透率对累计产油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裂缝半长,两者是压裂水平井开采时提高单井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裂缝间距与裂缝导流能力对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但在实际开采时需要合理匹配裂缝条数与水平井长度以及裂缝半长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有效开采目的;窜流系数与裂缝高度对产能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力压裂水平井 微裂缝渗透率 裂缝半长 裂缝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支点摩擦和试样长宽比影响的压实黏土SENB试样的I型断裂参数研究
2
作者 张雄辉 彭剑锋 +3 位作者 黄诗渊 肖宇 林培辉 吕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199,共7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长宽比条件下单边切槽梁(SENB)试样I型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支点摩擦作用对试样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Y_(Ⅰ)及无量纲T应力T^(*)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长宽比增大会导致Y_(Ⅰ)和T^(*)的值逐渐...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长宽比条件下单边切槽梁(SENB)试样I型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支点摩擦作用对试样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Y_(Ⅰ)及无量纲T应力T^(*)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长宽比增大会导致Y_(Ⅰ)和T^(*)的值逐渐增大,摩擦系数增大会导致Y_(Ⅰ)减小;长宽比较小的试样经支点摩擦作用后,T^(*)会减小并使断裂轨迹更加稳定。通过压实黏土I型断裂试验,对比了考虑和不考虑支点摩擦效应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韧度 单边切槽梁 三点弯曲试验 支点摩擦 长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井模型的压裂参数-开发井距系统优化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军磊 贾爱林 +4 位作者 位云生 贾成业 齐亚东 袁贺 金亦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1-992,共12页
以变缝宽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建立考虑井间干扰和缝间干扰的多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采用半解析方法求解模型,模拟多井开发平台全生命周期生产动态,分析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井距、缝距等因素对生产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以变缝宽导流裂缝为基本流动单元,建立考虑井间干扰和缝间干扰的多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采用半解析方法求解模型,模拟多井开发平台全生命周期生产动态,分析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井距、缝距等因素对生产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压裂规模为内部约束条件,以经济效益为外部约束条件的“嵌套式”全局优化方法来优化水平井-裂缝等钻完井参数。研究表明,不考虑约束条件时,增加裂缝与地层接触面积、降低缝/井间干扰强度、平衡裂缝与地层流入流出关系均能有效提高平台开发效果,但不存在最优钻完井参数。仅考虑内部约束条件时,存在最优裂缝导流能力和长度,但不存在最优井距、缝距。同时考虑内外部约束条件时,裂缝导流能力、裂缝长度、井距、缝距等因素间产生关联,出现参数优化空间,在压裂规模较小时宜采用小井距、宽缝距、短裂缝的水平井部署模式;在压裂规模较大时则宜采用大井距、窄缝距、长裂缝的部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多段压裂 裂缝导流能力 裂缝长度 井距 缝距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压裂裂缝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林地 张士诚 +1 位作者 马新仿 韩秀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7,共3页
低渗透气藏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往往须通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气流,而合理的裂缝参数是水力压裂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从气体在低渗透气藏中的渗流机理研究入手,考虑了气体非达西渗流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气井压裂产量预测模型,在裂缝... 低渗透气藏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往往须通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气流,而合理的裂缝参数是水力压裂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从气体在低渗透气藏中的渗流机理研究入手,考虑了气体非达西渗流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气井压裂产量预测模型,在裂缝导流能力的计算中考虑了裂缝的失效性。对现场实例进行了模拟计算,以压裂改造后的采出程度为目标进行了裂缝参数优化设计,并分析了渗透率各向异性对产气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各向异性越强,产气量增加幅度越小;优化的裂缝导流能力为30~40μm2.cm,缝长比为0.2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压裂 各向异性 裂缝参数优化 缝长比 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条件下平行双裂隙岩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晋勋 杨昊 +2 位作者 单仁亮 武福美 郭志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73-3580,3589,共9页
裂隙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平行双裂隙是一种重要的裂隙分布形式,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开展一系列平行双裂隙类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裂隙产状对平行双裂隙岩体力学性质和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行双裂隙岩体强度、... 裂隙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平行双裂隙是一种重要的裂隙分布形式,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开展一系列平行双裂隙类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裂隙产状对平行双裂隙岩体力学性质和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行双裂隙岩体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受迹长和迹长比共同影响,受裂隙间距影响较小,随倾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倾角<30°时,破裂面起始于裂隙端部贯穿岩桥,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发展,倾角在30°~60°之间时,沿其中一条裂隙剪切破坏。迹长和迹长比较小时(贯通率<25%,迹长比<2.5),破坏形态与裂隙无关;迹长较大(贯通率>75%),迹长比较小时(迹长比<1),破坏形态取决于长裂隙;迹长介于两者之间时(贯通率25%~75%),迹长比接近1时,受两条裂隙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双裂隙岩体 裂隙倾角 裂隙间距 迹长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开发中水力压裂水平井敏感参数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陆程 刘雄 +1 位作者 程敏华 刘思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117,156-157,共4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页岩气藏渗流机理,提高产能评价的准确有效性,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平台,考虑有限导流和兰格缪尔等温吸附条件,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气藏的模型,对比了不同裂缝参数对单井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力裂缝... 为了进一步明确页岩气藏渗流机理,提高产能评价的准确有效性,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平台,考虑有限导流和兰格缪尔等温吸附条件,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气藏的模型,对比了不同裂缝参数对单井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力裂缝长度、间距、高度、导流能力和微裂缝渗透率、微裂缝-基质sigma系数及非达西因子等各敏感参数对页岩气累计产量和近井地带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微裂缝渗透率和水力裂缝半长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水力压裂水平井 敏感参数 裂缝长度 裂缝间距 裂缝高度 裂缝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与人工压裂裂缝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庆岩 杨正明 +2 位作者 王学武 齐亚东 战剑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7,共5页
流体在特低渗透储层中渗流符合非线性渗流规律,根据研制的特低渗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在考虑非线性弯曲段影响的渗流数学模型基础上,结合矿场实际和室内岩心实验建立了不同井网形式、井排距、裂缝穿透比和裂缝导流能力的模型,... 流体在特低渗透储层中渗流符合非线性渗流规律,根据研制的特低渗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在考虑非线性弯曲段影响的渗流数学模型基础上,结合矿场实际和室内岩心实验建立了不同井网形式、井排距、裂缝穿透比和裂缝导流能力的模型,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算例计算表明:矩形井网为最佳井网形式,500m×150m矩形井网为最佳井网,最佳裂缝穿透比为0.75左右,人工裂缝导流能力最优值为50μm·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非线性渗流 井网形式 井排距 裂缝穿透比 裂缝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复杂渗流机制下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卫平 甄怀宾 +4 位作者 刘曰武 张天翔 高大鹏 孙伟 何东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2-830,共9页
为了优化不同煤层条件下的水平井压裂参数,考虑气体解吸和气水两相流动特征建立了渗流模型,采用PEBI网格和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根据煤层的渗透率和厚度特征,划分了4种煤储层类型,建立了相应的机理模型,进而模拟计算了不同水平井压裂参... 为了优化不同煤层条件下的水平井压裂参数,考虑气体解吸和气水两相流动特征建立了渗流模型,采用PEBI网格和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根据煤层的渗透率和厚度特征,划分了4种煤储层类型,建立了相应的机理模型,进而模拟计算了不同水平井压裂参数下的累计产气量和压力场.研究发现:煤层性质极大影响了多段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通过分析不同煤层性质条件下水平井压裂参数与累计产气量的关系曲线,得到了模拟条件下水平段长度、裂缝半长和裂缝间距的最优值.对于厚度大的煤层建议水平段长度控制在1300m,裂缝间距为75~100m,裂缝半长为60m;对于厚度小、渗透率高的煤层建议水平段长度控制在1500m以上,裂缝间距为75m,裂缝半长则是越大越好;对于性质很差的煤层不建议采用多段压裂水平井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多段压裂水平井 渗流模型 水平段长 压裂裂缝间距 压裂裂缝半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油藏合理井距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雪峰 王新海 +2 位作者 王羽 郑振英 田秀霞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99,共2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裂缝方向对开发指标的敏感程度、裂缝长度与裂缝强度对开发指标的影响、裂缝方向与裂缝长度对开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缝强度较弱时,井距的选取可不考虑裂缝的影响;当裂缝强度较强时,对于注采井连线...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裂缝方向对开发指标的敏感程度、裂缝长度与裂缝强度对开发指标的影响、裂缝方向与裂缝长度对开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缝强度较弱时,井距的选取可不考虑裂缝的影响;当裂缝强度较强时,对于注采井连线与裂缝线平行或相交角较小时,合理井距应是裂缝长度的2-2.5倍之间;对于注采井连线与裂缝线相交角较大时,井距的选取可不考虑裂缝的影响;合理的人工压裂造缝规模应控制在井距的一半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裂缝方位 强度 长度 井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缝网模拟的页岩气水平井立体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军磊 贾爱林 +4 位作者 位云生 王建君 黄小青 李林 于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5-189,共15页
如何合理表征三维人工裂缝形态及延伸范围以及模拟压后复杂缝网产能特征是论证、评价页岩气立体井网开发效果的关键。为此,以川南地区页岩气为对象,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天然裂缝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模拟了人工裂缝形态及其与天然裂缝的... 如何合理表征三维人工裂缝形态及延伸范围以及模拟压后复杂缝网产能特征是论证、评价页岩气立体井网开发效果的关键。为此,以川南地区页岩气为对象,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天然裂缝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模拟了人工裂缝形态及其与天然裂缝的空间配置关系,分析了三维人工裂缝在缝长和缝高方向的延伸规律,然后根据压后复杂裂缝网络形态,设计了同层井网、立体井网等不同的井网部署模式,使用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耦合数值模拟器模拟了立体井网全生命周期内各气井的生产动态,并结合智能化历史拟合技术反演获得了给定井网结构下的裂缝网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裂缝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受到明显抑制,限制了同层井网对于纵向储量的控制程度;(2)立体井网在提高储量整体动用程度的同时降低了平面井间干扰强度,为井距缩小提供调整空间;(3)以裂缝压窜和井间压力干扰为判别机制,通过厘清人工裂缝与立体井距配置关系可以获得最优配置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立体井网开发效果。结论认为:(1)川南地区页岩气适宜采用错层开发的小井距模式,该模式易形成“短缝长、低缝高”的造缝效果,井组采收率预计可提高5%~10%;(2)该方法可较好地评价页岩气立体井网开发效果,为页岩气藏(井)产能的高效评价和开发技术政策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天然裂缝 裂缝网络 嵌入式裂缝模型 裂缝压穿 缝长—井距匹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的DFN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波 金爱兵 +1 位作者 高永涛 肖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25-630 638,638,共7页
以重庆梁-忠(梁平县-忠县)高速公路礼让隧道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测线法调查现场节理,获得了节理产状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并从分形几何学的角度分析了节理间距及迹长的分形分布规律,推导出能反映节理间距及迹长分布状态的分形维数D及分形... 以重庆梁-忠(梁平县-忠县)高速公路礼让隧道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测线法调查现场节理,获得了节理产状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并从分形几何学的角度分析了节理间距及迹长的分形分布规律,推导出能反映节理间距及迹长分布状态的分形维数D及分形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在该基础上采用Matlab软件以及Monte-Carlo随机分析方法,产生节理参数随机数,结合3DEC中最新模块离散裂隙网络(DFN)技术,建立了能反映节理裂隙分布特征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分形分布比负指数分布包含更多的间距、迹长分布信息,更接近于实际分布;分形维数D反映了节理间距、迹长在其变化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分形维数的大小取决于小间距、小迹长部分数量在总节理数量中的比例,为节理裂隙岩体网络模型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裂隙岩体 节理间距 节理迹长 分形分布概率模型 离散裂隙网络(DF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应力作用下Ⅱ型平行节理扩展模式的分叉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小平 王建华 张永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9-642,共4页
利用伪力法考虑了剪应力作用下Ⅱ型平行节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利用节理的长度和间距之比,λ=a/H,来确定平行裂纹发生分叉的条件。从理论上研究了2条,3条和任意多条平行节理在剪应力作用下的分叉。对于2条平行节理,当节理的长度和间距... 利用伪力法考虑了剪应力作用下Ⅱ型平行节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利用节理的长度和间距之比,λ=a/H,来确定平行裂纹发生分叉的条件。从理论上研究了2条,3条和任意多条平行节理在剪应力作用下的分叉。对于2条平行节理,当节理的长度和间距之比λcrp大于0.816 497 5时,节理的扩展模式要发生分叉;对于3条平行节理,当节理的长度和间距之比λcpr大于0.717 572 8时,节理的扩展模式要发生分叉;对于无穷多条平行节理,当节理的长度和间距之比λcrp大于0.636 638 5时,节理的扩展模式要发生分叉。计算了2条到150条平行节理的分叉问题,结果表明节理数越大,节理发生分叉时节理的长度和间距之比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节理 剪应力 分叉 节理的长度和间距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页岩气开发评价关键技术进展 被引量:52
13
作者 贾爱林 位云生 金亦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955,共7页
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页岩为对象,总结中国海相页岩的地质和储集层特征,结合"十二五"期间页岩气开发取得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建立了中国页岩气开发评价关键技术指标体系和静动态参数及经济指标相结合... 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页岩为对象,总结中国海相页岩的地质和储集层特征,结合"十二五"期间页岩气开发取得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建立了中国页岩气开发评价关键技术指标体系和静动态参数及经济指标相结合的页岩气井综合分类标准。针对页岩气井压裂后形成的复杂缝网特征,联合分形介质和连续介质理论刻画复杂裂缝系统,建立页岩气全过程渗流生产模型,并根据输入参数特征构建概率分布模型,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方法,预测不同概率下的气井生产动态指标;同时提出水平井段及主裂缝参数、开发井距和生产制度等关键开发参数优化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中国页岩气大规模效益开发在地质理论、渗流机理及产能评价方法、开发技术政策及经济效益方面仍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特征 产能评价 水平井长度 裂缝参数 开发井距 生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因素的岩体灌浆参数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符平 秦鹏飞 +1 位作者 王春 杨晓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8-1813,共6页
水泥灌浆常被用来提高岩体的完整性和降低其渗透性,其工艺参数的设计目前主要依赖于灌浆工程师的经验和类似工程的类比,灌浆时间一般不包括在灌浆设计参数中。根据水泥浆液在光滑顺直裂隙中的扩散运动方程,考虑水泥浆液的宾汉体流变性... 水泥灌浆常被用来提高岩体的完整性和降低其渗透性,其工艺参数的设计目前主要依赖于灌浆工程师的经验和类似工程的类比,灌浆时间一般不包括在灌浆设计参数中。根据水泥浆液在光滑顺直裂隙中的扩散运动方程,考虑水泥浆液的宾汉体流变性质和其颗粒特性,并在给出灌浆特征时间概念的基础上推导出灌浆过程中浆液扩散比与灌浆时间比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灌浆时间的灌浆结束标准,并结合岩体裂隙开度分布规律对其在灌浆设计和施工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可为灌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灌浆 岩体裂隙 扩散距离比 灌浆时间比 灌浆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水平缝四点井网整体压裂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5
作者 温庆志 张士诚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0,共4页
大庆长垣内部油田经3次加密后,部分区块采用四点法面积井网布井,为了有效实施水力压裂增产改造,必须设计合理的裂缝参数.建立了水平缝四点井网整体压裂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在裂缝导流能力的计算中考虑了裂缝的失效性.根据实验数据回... 大庆长垣内部油田经3次加密后,部分区块采用四点法面积井网布井,为了有效实施水力压裂增产改造,必须设计合理的裂缝参数.建立了水平缝四点井网整体压裂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在裂缝导流能力的计算中考虑了裂缝的失效性.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出了导流能力与闭合压力和时间的关系式,并运用回归关系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以整体压裂改造后的增产量、采出程度为目标,对研究区块进行了裂缝参数的优化,优化后的裂缝导流能力为35~40 μm2·cm,缝长比为0.18~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缝 四点井网 整体压裂 裂缝参数优化 导流能力 缝长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形破片对多层间隙靶侵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继锋 王树山 马峰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4,158,共3页
对钨合金柱形破片侵彻多层铝合金间隙靶板进行了试验研究,模拟预制破片弹中杀伤元对目标的侵彻特性。分析了破片质量、着靶速度对多层靶板侵彻能力的影响,获得了基础试验数据,并结合工程计算模型,拟合得到了靶板侵彻层数随破片质量、着... 对钨合金柱形破片侵彻多层铝合金间隙靶板进行了试验研究,模拟预制破片弹中杀伤元对目标的侵彻特性。分析了破片质量、着靶速度对多层靶板侵彻能力的影响,获得了基础试验数据,并结合工程计算模型,拟合得到了靶板侵彻层数随破片质量、着靶速度的数学方程。该拟合方程可用于评估长径比为1且正侵彻的钨柱形破片的侵彻能力,对预制破片弹的破片选择提供实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 多层间隙靶 长径比 侵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缝高比楔入劈拉试件断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少伟 谢建锋 喻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为研究初始缝高比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设计4组共32个不同初始缝高比的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测定试件断裂过程中的荷载、裂缝张口位移、混凝土应变等参数的特征值及全过程曲线。以双K断裂理论为基础,计算不同初始缝髙比试件的有效... 为研究初始缝高比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设计4组共32个不同初始缝高比的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测定试件断裂过程中的荷载、裂缝张口位移、混凝土应变等参数的特征值及全过程曲线。以双K断裂理论为基础,计算不同初始缝髙比试件的有效裂缝长度ac、起裂断裂韧度KiniIC和失稳断裂韧度KunIC等断裂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有效裂缝长度ac随缝高比的增大而增大,裂缝亚临界扩展量Δac随缝高比的增大而减小;起裂断裂韧度不受初始缝高比的影响,失稳断裂韧度随缝高比的减少有所增大,当a0/D≥0.5时,为一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缝高比 楔入劈拉试验 双K断裂韧度 有效裂缝长度 混凝土断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远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车明光 王萌 +4 位作者 王永辉 宋毅 何封 董凯 阮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58,共6页
使用Petrel软件建立了威远20XHXX平台的三维地质模型,优化了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研究表明不同的压裂段长与射孔簇数有合理的匹配关系,而且存在最优的用液强度和加砂强度,随着压裂段长、射孔簇数的增加,需要合理调减水平井间距。... 使用Petrel软件建立了威远20XHXX平台的三维地质模型,优化了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研究表明不同的压裂段长与射孔簇数有合理的匹配关系,而且存在最优的用液强度和加砂强度,随着压裂段长、射孔簇数的增加,需要合理调减水平井间距。针对威远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建议增加射孔簇数缩小簇间距,提高施工排量,不同压裂段长时采用优化的用液强度和加砂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 压裂段长 射孔簇数 水平井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景杰 黄一 吴智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3-1268,1273,共7页
为了快速、方便地估算多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以承受均匀拉伸载荷的含平行双裂纹的有限平板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量确定平行双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单裂纹问题中最大张口位移与应力强度... 为了快速、方便地估算多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以承受均匀拉伸载荷的含平行双裂纹的有限平板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量确定平行双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单裂纹问题中最大张口位移与应力强度因子间的函数关系为基础,考虑了平行双裂纹的垂向、纵向裂纹间距比和裂纹长度比的影响,拟合出纵向间距比为0时不同裂纹长度比下与垂向间距比相关的修正系数表达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裂纹纵向间距比对双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最终建立了平行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双裂纹 裂纹最大张口位移 应力强度因子 修正系数 裂纹间距比 裂纹长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压裂缝导流作用下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大鹏 高玉莹 +2 位作者 陈晨 刘天宇 袁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7,3,共4页
埋深浅、油层破裂压力高或EOR过程中垂向地应力减小的油层水力压裂后容易形成水平裂缝,为此基于模拟垂直裂缝的嵌入裂缝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高效处理水平裂缝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准确模拟了水平裂缝对油层开采状况的影响。采用规则网格... 埋深浅、油层破裂压力高或EOR过程中垂向地应力减小的油层水力压裂后容易形成水平裂缝,为此基于模拟垂直裂缝的嵌入裂缝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高效处理水平裂缝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准确模拟了水平裂缝对油层开采状况的影响。采用规则网格单独剖分油藏基质,根据水平裂缝与油藏网格的多边形相交面划分非规则裂缝网格,通过定义非相邻网格连接记录裂缝网格与基质网格、井之间的连接关系。基质与裂缝耦合的流体流动方程离散后,建立了带有加边七对角稀疏系数矩阵的三维油藏基质与裂缝系统数值模拟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含有水平裂缝的一注一采低渗油藏,并与局部网格加密模型、多段井模型以及等效渗透率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该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局部网格加密模型比较接近。最后以大注采压差两注一采水驱开发的低渗油藏为例,研究了不同裂缝穿透比和无量纲导流能力对油井生产动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裂缝 低渗油层 嵌入裂缝模型 油藏数值模拟 裂缝穿透比 无量纲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