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fractal geometry and CAGD models for multi-scale topography modelling of functional surfaces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清辉 李静蓉 +2 位作者 陈彦政 潘敏强 汤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493-1501,共9页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function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and the final fabrication processes for functional surfaces,it is necessary to obtain a multi-scale modelling approach representing both macro geometry and micr...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function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and the final fabrication processes for functional surfaces,it is necessary to obtain a multi-scale modelling approach representing both macro geometry and micro details of the surface in one unified model.Based on the fractal geometry theory,a synthesized model is proposed by mathematically combining Weierstrass-Mandelbrot fractal function in micro space and freeform CAGD model in macro space.Key issues of the synthesis,such as algorithms for fractal interpolation of freeform profiles,and visualization optimization for fractal details,are addressed.A prototype of the integration solutio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AutoCAD's Object ARX,and a few multi-scale modelling examples are used as case studies.With the consistent mathematic model,multi-scale surface geometries can be represented precisely.Moreover,the visualization result of the functional surfaces shows that the visualization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developed are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roughness MICROTOPOGRAPHY fractal geometry functional sur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厚度对砂岩斜交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董有浦 燕永锋 +4 位作者 肖安成 吴磊 徐波 赵海峰 李旭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92,共9页
露头观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构造裂缝的分布特征,也可以直观分析其发育与其他构造的关系。通过扬子地块钱塘坳陷中、下泥盆统的两处实测剖面,对厚层-块状砂岩中构造裂缝的产状、性质和分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地层陡倾,褶皱变形强... 露头观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构造裂缝的分布特征,也可以直观分析其发育与其他构造的关系。通过扬子地块钱塘坳陷中、下泥盆统的两处实测剖面,对厚层-块状砂岩中构造裂缝的产状、性质和分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地层陡倾,褶皱变形强烈,砂岩中均发育大量的构造裂缝;主要构造裂缝是在局部应力场作用下发育的、并与地层面斜交的剪切裂缝,其发育受到地层面的限制;还发育少量与层面大致平行的裂缝,其延伸相对较长,将厚层切割为较薄的岩层。统计表明厚度较大的岩层中也发育了大量的构造裂缝,其分维数较大。这一认识为构造裂缝的地震解释及地震反演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厚度 构造裂缝 与层面斜交 分形几何学 分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微观形貌的分形表征及模拟 被引量:23
3
作者 袁长良 李成贵 刘廷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8-80,共3页
最近的研究表明,机械加工表面的微观形貌具有自仿射性和多尺度性,因而表面形貌的高度分布方差、斜率和曲率的方差不再是唯一的。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来表征表面的微观形貌,所得到的参数是不依赖于... 最近的研究表明,机械加工表面的微观形貌具有自仿射性和多尺度性,因而表面形貌的高度分布方差、斜率和曲率的方差不再是唯一的。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来表征表面的微观形貌,所得到的参数是不依赖于测量尺度而变的“固有”参数。根据分形几何建立的表面轮廓的数学模型可对表面轮廓进行模拟,为建立三维表面形貌的评定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表面微观形貌 分形表征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许模 王迪 +1 位作者 漆继红 杨艳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喀斯特地貌的形态分析对喀斯特发育程度的理论研究、人类工程活动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分形方法对云贵高原南东部丘北区的峰丛洼地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多边形洼地的空间排列为随机至簇状分布,干巴地以北洼地成簇状分布... 喀斯特地貌的形态分析对喀斯特发育程度的理论研究、人类工程活动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分形方法对云贵高原南东部丘北区的峰丛洼地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多边形洼地的空间排列为随机至簇状分布,干巴地以北洼地成簇状分布,其余地区为随机分布,部分洼地沿断层发育,面积较大。(2)洼地形态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有两个标度区,半径维数分别为1.87和0.60,洼地密度从中心向外递减。(3)地形等高线具有自相似性分形特征,可溶岩区T2g中1.8 km等高线的分维数为1.30,非可溶岩区T2f中1.6 km等高线的分维数为1.14:反映出可溶岩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形较复杂。(4)地表水系南盘江的分维数为1.066,地下水文网较发育,喀斯特发育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分形特征 等高线 地表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合过程中表面形貌变化的分形表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国安 葛世荣 张晓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6,共2页
磨合是各运动副在投入运行前为获得好的配合性、提高承载能力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表面形貌的明显变化是磨合过程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本文引入分形理论,用分形参数表征磨合表面的形貌变化.研究表明,磨合表面变化的分形参数表征是简单有效的.
关键词 磨合 表面形貌 分形几何 分形表征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接触式机械密封泄漏模型 被引量:33
6
作者 孙见君 顾伯勤 魏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26-1631,共6页
The existing leakage models,which include smooth plane leakage model,rough and waveform surface leakage model,and tapered-face leakage model,can not be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active state of contacting mechanical s... The existing leakage models,which include smooth plane leakage model,rough and waveform surface leakage model,and tapered-face leakage model,can not be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active state of contacting mechanical seal.In these models,only prime microscopic surface topography and constant leakage rate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Based on fractal geometry theory,a leakage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nge of microscopic surface topography and time-correlation of leakage rat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kage rate,the change of microscopic surface topography of seal surface and leaking channel under operation conditions was described quantitatively by fractal parameter with unattached dimension.There existed an optimum fractal parameter during the mechanical seal running,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lowest leakage rate.The research results helped to ascertain the roughness and waviness of seal surface,and to select machining methods of sealing members.According to the leakage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leakage rate of contacting mechanical seal can be forecasted,which may be used as reference in the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mechanical se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泄漏模型 表面微观形貌 分形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形几何确定多孔介质的孔尺寸分布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桂荣 王富民 +1 位作者 辛峰 赵学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6-91,共6页
提出了利用分形几何确定多孔介质孔尺寸分布的方法。考虑多孔介质中孔间的屏蔽 ,采用此方法得到的孔尺寸分布范围比采用平行孔模型宽。分别采用本方法和平行孔模型测定γ Al2 O3 催化剂的孔尺寸分布 ,构造简单立方体三维网络模型模拟压... 提出了利用分形几何确定多孔介质孔尺寸分布的方法。考虑多孔介质中孔间的屏蔽 ,采用此方法得到的孔尺寸分布范围比采用平行孔模型宽。分别采用本方法和平行孔模型测定γ Al2 O3 催化剂的孔尺寸分布 ,构造简单立方体三维网络模型模拟压汞过程 ,并将模拟曲线与γ Al2 O3 压汞实验曲线比较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多孔介质 孔尺寸分布 表面分形维数 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组织工程的松质骨微观结构TPMS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清辉 夏刚 +1 位作者 徐志佳 李静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49-1956,共8页
骨支架作为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的载体,在骨组织工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从骨支架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松质骨微观结构的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三周期极小化曲面(TPMS)和分形几何理论,在对骨骼微孔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分形特征的... 骨支架作为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的载体,在骨组织工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从骨支架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松质骨微观结构的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三周期极小化曲面(TPMS)和分形几何理论,在对骨骼微孔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分形特征的造孔单元;然后采用双重轮廓线方法对解剖骨骼外表面模型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并依据孔径分布规律调整网格顶点的位置;最后利用等参变换将分形造孔单元映射到每一个六面体中,得到骨支架孔隙微观结构的整体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该方法有望提供与增材制造技术相适应的骨支架数字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微观结构 三周期极小化曲面 分形几何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被引量:59
9
作者 贺林 朱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5-384,共10页
自表面接触塑性变形模型问世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的M-B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M-B模型以分形参数代替统计学参数表征粗糙表面,推导出了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以及实际弹性接触面积和实... 自表面接触塑性变形模型问世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的M-B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M-B模型以分形参数代替统计学参数表征粗糙表面,推导出了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以及实际弹性接触面积和实际塑性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指出了影响接触面变形性质的因素与规律.由于分形参数的尺度独立性,可望利用M-B模型对接触面积的预测不受测量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其比基于统计分析的G-W接触模型更为合理.尽管如此,M-B模型还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接触模型 机械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基巴氏合金磨损表面的分形与磨损率 被引量:12
10
作者 贺林 朱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利用结构函数分析法研究了滑动摩擦学系统中金属磨损表面轮廓线的分形特性.结果表明:磨损表面轮廓线在小于Sm的尺度上具有分形结构.采用结构函数法可以方便地确定粗糙表面轮廓线的分形参数,即垂直于滑动方向上磨损表面轮廓线的分... 利用结构函数分析法研究了滑动摩擦学系统中金属磨损表面轮廓线的分形特性.结果表明:磨损表面轮廓线在小于Sm的尺度上具有分形结构.采用结构函数法可以方便地确定粗糙表面轮廓线的分形参数,即垂直于滑动方向上磨损表面轮廓线的分维D可作为磨损表面分维的特征值,它与金属磨损率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最佳分维Dopt值对应于材料的最低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粗糙表面 分形几何 分维 巴氏合金 锡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表面粗糙度的分形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慰军 吴昭同 +1 位作者 陈历喜 曹麟祥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59-1062,共4页
利用W-M函数对二维表面粗糙度进行模拟,并利用其功率谱计算表面粗糙度的分形维数。最后分析了分形维数与表面的支承长度率曲线的关系。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分形几何 分维 光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摩擦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2
作者 陈国安 葛世荣 王军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9-184,共6页
采用尺度独立的分形参数可使粗糙表面和磨屑形貌的表征简单明了,并使表征具有唯一性,易于识别;基于分形参数所建立的摩擦学研究模型的预测结果可望不受测量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的影响,因而比传统的基于统计分析的模型更为合理和有... 采用尺度独立的分形参数可使粗糙表面和磨屑形貌的表征简单明了,并使表征具有唯一性,易于识别;基于分形参数所建立的摩擦学研究模型的预测结果可望不受测量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的影响,因而比传统的基于统计分析的模型更为合理和有效.综述了分形几何在粗糙表面的表征、接触、磨损预测和摩擦温度分布以及磨屑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指出了用分形理论研究摩擦学问题时应注意的着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摩擦学 粗糙表面接触 温度 磨损 磨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均一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成贵 张国雄 袁长良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通过分析各种机加工表面的轮廓谱矩和表面谱矩的关系,给出了三维表面形貌的均一性定义和定量评价方法。实验表明:精车和平磨工件的高度、斜率均一性较好,而镗和铣加工表面高度、斜率的均一性都比较差;刨加工表面...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通过分析各种机加工表面的轮廓谱矩和表面谱矩的关系,给出了三维表面形貌的均一性定义和定量评价方法。实验表明:精车和平磨工件的高度、斜率均一性较好,而镗和铣加工表面高度、斜率的均一性都比较差;刨加工表面的高度均一性较好,但斜率均一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分形几何 均一性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表面测量轮廓的分形插值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国安 葛世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引入粗糙表面的分形插值理论,提出用分形插值函数模拟粗糙表面轮廓的方法.并以车削、磨削及磨损表面为研究对象,对粗糙表面进行了分形插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其模拟效果的因素和规律.发现可以采用分形插值理论来模拟或表征具有... 引入粗糙表面的分形插值理论,提出用分形插值函数模拟粗糙表面轮廓的方法.并以车削、磨削及磨损表面为研究对象,对粗糙表面进行了分形插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其模拟效果的因素和规律.发现可以采用分形插值理论来模拟或表征具有分形特征的粗糙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分形几何 迭代函数系统 插值法 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几何的表面微观形貌模拟及粘着弹性接触计算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丽 谢沛霖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7,共4页
基于Ausloos和Berman提出的推广的W-M函数对具有分形特征的粗糙表面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函数中与尺度无关的特征参数对表面微观形貌的物理意义。同时,基于Yan和Maugis的理论研究,用模拟的分形表面建立了考虑表面效应的弹性接触模型,通... 基于Ausloos和Berman提出的推广的W-M函数对具有分形特征的粗糙表面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函数中与尺度无关的特征参数对表面微观形貌的物理意义。同时,基于Yan和Maugis的理论研究,用模拟的分形表面建立了考虑表面效应的弹性接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对整个过程进行迭代求解,得到了两接触面在不同的接触条件下各个接触斑点上的载荷分布和真实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斑点的数量和尺寸。由于真实接触面积的尺寸敏感地反应表面微观几何形貌的变化,因此该方法为研究粘着机制和减小微尺度粘着效应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表面微观形貌 表面效应 粘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机定子和转子接触微观表面分析和形貌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志远 吴辛 +1 位作者 尹育聪 丁庆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研究了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接触表面的摩擦特性,测试了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功率谱函数和分形维,利用分形几何模拟了摩擦层表面的表面形貌。研究表明,摩擦材料层表面特性对电机的运行特性的影响不能忽视;相对于摩擦材料铜表面是光滑的... 研究了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接触表面的摩擦特性,测试了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功率谱函数和分形维,利用分形几何模拟了摩擦层表面的表面形貌。研究表明,摩擦材料层表面特性对电机的运行特性的影响不能忽视;相对于摩擦材料铜表面是光滑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超声电机定、转子接触表面的微观力学特性,建立超声电机的接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摩擦特性 分形几何 表面形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板料表面的接触分形几何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铁山 张友良 阎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65-967,972,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以描述板料与模具的接触问题。利用接触式轮廓仪对板料粗糙表面进行测量和分析 ,论证了成形板料表面的微观形貌可以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来表征 ,所得到的参数是不依赖于测量尺度而变的“固有”参数。根...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以描述板料与模具的接触问题。利用接触式轮廓仪对板料粗糙表面进行测量和分析 ,论证了成形板料表面的微观形貌可以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来表征 ,所得到的参数是不依赖于测量尺度而变的“固有”参数。根据分形几何理论和接触力学理论 ,建立了板料与模具接触的接触面积与变形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 表面 接触 分形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的矩表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成贵 董申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8-173,共6页
以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 ,利用轮廓谱矩和表面谱矩对三维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进行了分形表征 ;并且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三维评定参数 ,如均一性、等方性等 ;最后还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三维形貌 分形几何 评定参数 分形表征 表面谱矩 轮廓谱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自由曲面分形生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莫灿林 谭建荣 张树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2-598,共7页
通过把自适应线性神经元 (adaline)网络与自由曲面的生成原理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生成分形曲面的新方法 .给出了对自由曲面分形的各种分形方法的数学模型 ,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设置神经网络可调参数的数值来控制和调整分形曲面形状的方法 ... 通过把自适应线性神经元 (adaline)网络与自由曲面的生成原理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生成分形曲面的新方法 .给出了对自由曲面分形的各种分形方法的数学模型 ,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设置神经网络可调参数的数值来控制和调整分形曲面形状的方法 ,实现了在控制神经网络可调参数的情况下 ,改变确定自由曲面各型值点的线性组合关系 ,生成可预测、可控制和可调整的分形曲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几何 自由曲面分形生成 自适应神经网络 数学模型 几何造型 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轮表面轮廓的分形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建东 陈进 屈梁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88-990,共3页
提出了用分形几何的方法描述砂轮表面轮廓形貌。采用结构函数法计算砂轮表面周向轮廓的分维数d和拓扑常量c。综合应用分形参数d和c,能提供不依赖于尺度的砂轮轮廓形貌的描述方式,可有效地识别砂轮的磨粒大小、表面的磨损状态等。
关键词 砂轮 分形几何 表面形貌 表面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