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耳多糖对麦醇溶蛋白纳米体系的影响及复合物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娜 黄霁雯 +1 位作者 雷敏 张朝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8,共7页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 该研究是以提高麦醇溶蛋白(gliadin,Gli)纳米颗粒(gliadin nanoparticles,GNPs)稳定性为目标,利用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TFPs)的乳化性能,探究TFPs添加量对GNPs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反溶剂法制备银耳多糖和麦醇溶蛋白复合载体颗粒(gliadin-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s composite nanoparticles,G/T NPs),并利用纳米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G/T NPs的粒径和电位、相互作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FPs和Gli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相结合,形成GNPs在内、TFPs外层附着的复合颗粒;TFPs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GNPs体系的稳定性,减少颗粒之间的聚集,制得的G/T_(4∶1)NPs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ζ-电位分别为(198.5±2.6)nm、0.269±0.005、(36.7±0.6)mV,且具有pH响应性。该研究为后续构建疏水营养成分的包埋和运载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麦醇溶蛋白 反溶剂法 复合颗粒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石墨烯光电探测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制
2
作者 刘纳溪 赵申奥 +5 位作者 宋仁康 周雷 汪葆宁 黄迪 马彬 江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147,共8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分析技术凭借其在红外波段中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表征能力,已经成为药物开发、材料研究、化学分析等领域最重要的光谱学表征手段之一。随着综合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分析技术凭借其在红外波段中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表征能力,已经成为药物开发、材料研究、化学分析等领域最重要的光谱学表征手段之一。随着综合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FTIR面临着进一步提升光谱分析能力以及轻量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基于石墨烯的光电探测器具有超宽谱的光电响应范围、超快的光电响应速度、微米级的探测器特征尺寸以及与其他材料耦合的高兼容性,在高性能集成化FTIR光谱仪技术开发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利用高精度纳米位移台取代复杂的参考光路,结合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实现了基于石墨烯光电探测的无参考光束FTIR光谱仪。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无参考光束FTIR光谱仪的宽波段表征能力,实现了0.6 cm^(−1)的光谱分辨率和40 dB的信噪比,并准确表征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特征吸收峰。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石墨烯光电探测的无参考光束FTIR光谱仪在提高光谱分析能力以及实现设备轻量化方面的优势,为FTIR分析技术提供了更具优势的开发与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石墨烯光电探测 光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平台的便携式FTIR灾害现场气体检测技术
3
作者 黄民德 徐亮 +3 位作者 徐寒扬 沈先春 邓亚颂 孙永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气体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然而在石油化工泄露和爆炸、森林火灾等突发危险现场,存在着人力无法现场检测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场景,开发了基于移动平台的便携式FTIR灾害现场气体检测方法。通...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气体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然而在石油化工泄露和爆炸、森林火灾等突发危险现场,存在着人力无法现场检测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场景,开发了基于移动平台的便携式FTIR灾害现场气体检测方法。通过将云服务器和树莓派的优势相结合实现远程操作移动平台,将搭载便携式FTIR光谱仪的移动平台远程操作驶入现场,并及时通过4G/5G模块传回现场位置数据、视频数据和光谱气体浓度数据。最后,在野外基地利用该平台进行了实测,对CO_(2)、CO、SO_(2)、C_(6)H_(6)等多种污染气体进行了检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在野外工况下的可靠性。本工作为FTIR光谱仪或其他光谱类检测系统在移动平台上的集成应用提供了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移动平台 树莓派 灾害气体检测 集成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痛风方对小鼠高尿酸血症肾病的FTIR研究
4
作者 刘必旺 路荣荣 +6 位作者 曹越 王秀文 赵换 郝渺 马晓霞 马艳苗 王永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0-806,共7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鉴别物质和分析物质结构的有效手段,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众多领域。FTIR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实用、准确率高和费用低的鉴别方法,如今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药品检验中,而有关其应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鉴别物质和分析物质结构的有效手段,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众多领域。FTIR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实用、准确率高和费用低的鉴别方法,如今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药品检验中,而有关其应用于药理研究中还非常少,目前仅有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各种肿瘤组织进行研究的报道。高尿酸血症肾病是人体血尿酸升高后,过高的尿酸负荷超过肾脏的清除能力,尿酸结晶沉积于集合管、肾盂和尿道等。采用FTIR技术评价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并评价药物的药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实验为探讨FTIR评价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和当归痛风方疗效的科学性,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当归痛风方低、中、高组,采用氧嗪酸钾复制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灌胃当归痛风方,检测血清UA、尿液UA、血清CRE、尿液CRE、血清IL-1β和肾脏IL-1β、肾脏FTIR谱图等,并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痛风方高剂量组的血清UA、血清CRE、血清IL-1β和肾脏IL-1β等与模型组比较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痛风方高剂量组肾脏的病理变化有所改善,无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无管型,说明对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各组FTIR谱有明显的差异,模型组的强度均低于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和当归痛风方高剂量组谱接近正常组,进一步说明当归痛风方对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FTIR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灵活经济的评价动物模型及药物疗效的方法之一,也为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及有效药物的筛选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技术手段。该实验拓展了FTIR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肾病 当归痛风方 尿酸 肌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调制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梁静秋 梁中翥 +3 位作者 吕金光 秦余欣 田超 王维彪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77-298,共22页
针对目前环境、医疗、空间、气象、军事及安全等领域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微小型化、轻量化及固态化的迫切需求,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以MOEMS多级微反射镜为核心器件的空间调制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空间调制... 针对目前环境、医疗、空间、气象、军事及安全等领域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微小型化、轻量化及固态化的迫切需求,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以MOEMS多级微反射镜为核心器件的空间调制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空间调制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物理模型,探究了该系统的光场分割与空间采样的光学原理;分析了多级微反射镜的衍射效应,提出了一种通过补边抑制衍射噪声抑制方法;进行了多级微反射镜采样误差的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修正算法;通过对光源空间相干性、准直系统像差以及入射光场均匀性的分析,确定了光学系统的总体设计指标;通过对多级微反射镜基片加工精度、分束器材料色散特性和膜层透射效率等的计算分析,确定了干涉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术参数。在核心技术方面,提出了两个多级微反射镜的3种制作方法,分析了制作误差的来源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工艺设计及实验条件探索,分别采用电铸法、真空镀膜法以及斜面倾角叠片法制作了两个多级微反射镜。在系统设计方面,进行了红外准直与缩束系统的光学设计,对整体光机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了杂散光噪声的来源。在图谱处理方面,利用过零采样方式,通过图像分割算法,获取了干涉图采样序列;通过对干涉图序列的插值、补零、延拓与卷积方法,完成了光谱相位误差的校正;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解调,实现了由干涉图像到信号光谱的数据反演。最后研究了系统光机整体的集成组装技术,并对原理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本文研制的空间调制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特点在于:取消了动镜驱动机构与采样控制机构,具有微小型与轻量化的特点;干涉图的采样由多级微反射镜完成,其空间采样的方式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实时采样的特点增加了系统的快速性与有效性;多级微反射镜阵列采用MOEMS工艺技术制作,增加了系统的采样精度。该光谱仪系统的结构及制作方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微型 微光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辉 赵秀阁 +2 位作者 肖文德 鲁文质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红外光谱法在气体多组分同时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运用气体混合物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 ,得到了 N2 O、NO、NO2 、SO2 和 CO2 5种气体在 1 0 0°C下的校正曲线 ;将此分析方法应用于燃煤烟气中 NO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实验 ,对催化剂... 研究了红外光谱法在气体多组分同时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运用气体混合物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 ,得到了 N2 O、NO、NO2 、SO2 和 CO2 5种气体在 1 0 0°C下的校正曲线 ;将此分析方法应用于燃煤烟气中 NO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实验 ,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在线分析和考评。实验证明此方法可精确测量反应中各物种的变化情况 ,对于具有红外吸收的气体 ,是一种普适性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定量分析 校正曲线 经典最小二乘法 燃煤烟气 FTIR 红外光谱法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散剂在莠去津颗粒表面吸附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妍 马超 +3 位作者 贾然 蔡梦玲 胡奕俊 吴学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0-643,共4页
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超分散剂在农药环保剂型悬浮剂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使其理化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研究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超分散剂在莠去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傅里叶... 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超分散剂在农药环保剂型悬浮剂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使其理化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研究聚羧酸型梳状共聚物超分散剂在莠去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傅里叶拉曼光谱(FT-Raman)对超分散剂在莠去津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光谱学表征,结果表明,氢键是超分散剂分子与莠去津表面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分散剂分子在莠去津表面吸附的重要推动力。但分散剂分子在莠去津表面究竟吸附多少和吸附厚度多大才能使悬浮体系得到稳定,还需进一步采用光谱学表征手段进行定量分析加以确认。本文研究结果为开发稳定的莠去津悬浮剂和光谱学定量分析奠定理论基础,为莠去津悬浮剂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傅里叶拉曼光谱 莠去津 超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镜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伟 陆亦怀 +2 位作者 陆钒 张天舒 付毅宾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6,共9页
在直线扫描式高精度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为了达到光谱图的质量和分辨率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DSP芯片TMS320F28335作为控制器,直线电机运动平台带动动镜的系统设计方法。介绍了FTIR的优点以及TMS320F28335的性能... 在直线扫描式高精度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为了达到光谱图的质量和分辨率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DSP芯片TMS320F28335作为控制器,直线电机运动平台带动动镜的系统设计方法。介绍了FTIR的优点以及TMS320F28335的性能特点,分析了FTIR系统的原理,详细阐述了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DSP、电机驱动器以及电机模块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实现方法。实验证明,该电机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很高的运动精度,其位置运动精度能够达到0.1μm,保证动镜做稳定可靠的直线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TMS320F28335 动镜 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自然发火特征气体的光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梁运涛 汤晓君 +1 位作者 罗海珠 孙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80-2484,共5页
针对煤层自然发火特征气体种类多、检测限低、现场监测仪器安全要求高等特点,提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实现气体的在线分析。并结合气体的吸收光谱特征与分析要求,从光谱仪参数选择、样气制备、特征变量提取与分析模型建立方面,... 针对煤层自然发火特征气体种类多、检测限低、现场监测仪器安全要求高等特点,提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实现气体的在线分析。并结合气体的吸收光谱特征与分析要求,从光谱仪参数选择、样气制备、特征变量提取与分析模型建立方面,介绍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征气体光谱分析方法,然后给出了CH4,C2H6,C3H8,iC4H10,nC4H10,C2H4,C3H6,C2H2,SF6,CO和CO2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采用Tensor 27光谱仪在光谱分辨率为1 cm-1,光程为10 cm情况下,所有气体的分辨率优于2×10-6,满足煤层自然发火气体检测要求。这表明,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潜在的煤层自然发火特征气体分析技术,所采用的方法可以用来进行煤层自然发火特征气体的在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光谱分析 自然发火 特征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亮温光谱法的大气污染气体探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熊伟 方勇华 +3 位作者 黄烨 兰天鸽 董大明 李大成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在利用被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大气污染气体的探测识别研究时,由于作为背景的自然界的大部分物质的发射率很高,并且在700~1300cm^-1范围近似为常数,因此,可利用计算具有常数基线的亮温光谱的方法来进行探测。该方法不需要预... 在利用被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大气污染气体的探测识别研究时,由于作为背景的自然界的大部分物质的发射率很高,并且在700~1300cm^-1范围近似为常数,因此,可利用计算具有常数基线的亮温光谱的方法来进行探测。该方法不需要预先测量背景光谱,能直接从亮温光谱中扣除掉背景及干扰信号,提取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遥感探测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生产废渣燃烧/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春雨 蒋旭光 +3 位作者 安春国 费振伟 池涌 严建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5-50,共6页
在30℃/min升温速率下,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农药生产废渣热解和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农药废渣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50~400℃和400~600℃。在600℃时,农药废渣的燃烧反应程度已经达到了96%。农药废渣热解和燃烧过程的第1个失... 在30℃/min升温速率下,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农药生产废渣热解和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农药废渣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50~400℃和400~600℃。在600℃时,农药废渣的燃烧反应程度已经达到了96%。农药废渣热解和燃烧过程的第1个失重阶段基本重合。利用Achar法求得了农药废渣燃烧和热解过程的反应机理函数,以及表观动力学参数。分析发现热解与燃烧第1阶段的反应机理函数相同。利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30℃/min升温速率下农药废渣热解和燃烧过程中的气体析出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农药废渣热解过程中,有大量的SO2析出,SO2的析出集中在300~600℃区间内,在此区间内,还有少量的CO2和H2O析出,CO的析出主要在高温段发生。对燃烧条件下的FTIR分析表明,氧气的存在使得SO2的析出提前,农药废渣中的N在较低温度下以NH3的形式释放,而在热解条件下,农药废渣中的N的释放主要是高温区生成的H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废渣 热解 燃烧 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制革污泥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春雨 蒋旭光 +7 位作者 费振伟 安春国 池涌 严建华 俞恺 傅娟娟 潘金华 施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01-1306,共6页
利用TG-FTIR对制革污泥的燃烧特性和燃烧过程气体释放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制革污泥挥发分和灰分含量较高,固定碳含量低、热值低。不同升温速率下,制革污泥的燃烧在800℃时已经比较充分,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制革污泥碳燃烧的失重... 利用TG-FTIR对制革污泥的燃烧特性和燃烧过程气体释放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制革污泥挥发分和灰分含量较高,固定碳含量低、热值低。不同升温速率下,制革污泥的燃烧在800℃时已经比较充分,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制革污泥碳燃烧的失重速率和峰值温度有所增加。运用Ozawa法进行活化能计算表明,制革污泥燃烧所需活化能随着反应程度的深入而增加。制革污泥的挥发分燃烧阶段符合三维扩散的Z-L-T方程反应模型,固定碳燃烧阶段符合自催化反应的P-T方程反应模型,且制革污泥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燃烧动力学参数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TG-FTIR分析表明,不同升温速率对气体析出基本特征没有影响,在低温阶段,制革污泥的燃烧产物中有少量的有机酸组分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污泥 热重-红外联用 燃烧 动力学特性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谱段环境污染气体红外遥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为建 余春超 +7 位作者 杨智雄 张卫锋 王红伟 雷正刚 袁小春 张培仲 严敏 郑稚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104,共8页
根据环境污染气体监测的广谱需求,提出了宽谱段红外光谱遥测方法,利用长波红外傅里叶干涉光谱技术,向长波红外大气窗口短波端外扩展了仪器响应波段,使之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探测多数常见工业气体的指纹特征。在7.0~14.5μm波段内,采用差谱... 根据环境污染气体监测的广谱需求,提出了宽谱段红外光谱遥测方法,利用长波红外傅里叶干涉光谱技术,向长波红外大气窗口短波端外扩展了仪器响应波段,使之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探测多数常见工业气体的指纹特征。在7.0~14.5μm波段内,采用差谱法和亮温法,可监测多种常用工业有毒有害气体,并可给出以浓度程长积表征的概略浓度。介绍了遥测光谱仪的性能表征方法,例举了实用型产品PARES100对11种常用工业有毒有害气体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段 环境污染气体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柔性动镜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柳华 刘伟奇 +2 位作者 冯睿 魏忠伦 张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4-189,共6页
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研制中,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动镜机构研制是技术难点之一,而柔性铰链机构则是动镜机构的核心部分。利用简单的平行两杆机构为基体进行复杂化设计,得出一种新型柔性铰链机构并对其进行原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 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研制中,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动镜机构研制是技术难点之一,而柔性铰链机构则是动镜机构的核心部分。利用简单的平行两杆机构为基体进行复杂化设计,得出一种新型柔性铰链机构并对其进行原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和Nastran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并和传统的平行两杆机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型柔性铰链机构不仅使动镜的垂直耦合位移量缩小到原来的1.4%,而且将动镜的运动自由度有效地降至一维,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动镜支撑机构 耦合位移 柔性铰链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红外联用方法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苏桂秋 崔畅林 郝志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62-63,共2页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对煤的工业分析、热解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同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挥发分产物进行了实时分析,使煤的工业分析结果、热解特性参数、热解产物分析在一次实验测定过程中同时获得。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工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FTIR光谱仪动镜扫描的全数字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任利兵 杨宏雷 +1 位作者 尉昊赟 李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63-2266,共4页
动镜扫描是导致FTIR光谱仪动态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其运动的平稳性直接制约着测量光谱的信噪比,并影响到后续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的精度,对FTIR光谱仪整体性能优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传统基于模/数混合设计的动镜运动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动镜扫描是导致FTIR光谱仪动态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其运动的平稳性直接制约着测量光谱的信噪比,并影响到后续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的精度,对FTIR光谱仪整体性能优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传统基于模/数混合设计的动镜运动控制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了一种简洁实效的全数字控制方法,将动镜运动产生的正交编码信号A和B送入数字逻辑芯片CPLD,在该芯片内编写相应的位置和速度控制算法,生成两路PWM信号,再通过数字功率芯片驱动挂载动镜的音圈电机完成扫描。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使动镜在匀速阶段的速度平均稳定性优于97.2%,可显著提高测量光谱信噪比,为FTIR光谱仪高精度定量分析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光谱仪 速度稳定性 全数字控制 音圈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键合特征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池建伟 李阳 +2 位作者 张虹 胡鹏 傅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101,106,共6页
建立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表征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键合特征的方法。在红外图谱中可以看出,β-谷甾醇的羟基伸缩振动峰明显向低波数移动,并导致谱带变宽,γ-谷维素的羰基吸收峰也出现向低波数位移,说明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之间产生了分... 建立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表征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键合特征的方法。在红外图谱中可以看出,β-谷甾醇的羟基伸缩振动峰明显向低波数移动,并导致谱带变宽,γ-谷维素的羰基吸收峰也出现向低波数位移,说明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之间产生了分子间的氢键效应。当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质量比为2∶3时氢键效应最强,并且质构和锥入度分析表明其硬度也最大。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的油脂样品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呈现四瓣形的自组装新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谷甾醇 γ-谷维素 红外光谱 氢键 晶体 偏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实时光谱复原FPGA芯片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殷世民 梁永波 +2 位作者 朱健铭 梁晋涛 陈真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80-3586,共7页
针对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实时数据处理技术的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的集干涉图非均匀性校正、光谱复原、光谱辐射定标于一体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实时光谱复原芯片系统。该系统对输入信号做了标准化设计,以流水线方式输出... 针对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实时数据处理技术的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的集干涉图非均匀性校正、光谱复原、光谱辐射定标于一体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实时光谱复原芯片系统。该系统对输入信号做了标准化设计,以流水线方式输出目标的复原光谱信息,可嵌入到各种类型的红外/可见光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中,具有体积小、运算速度快、稳定可靠及易于升级等优点,为基于光谱特征的目标实时识别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红外成像光谱仪 实时 光谱复原 芯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定性分析ABS生产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赖波 周岳溪 +3 位作者 宋玉栋 席宏波 孙力东 程家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4-788,共5页
联合使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及三维荧光光谱(EEM)等三种分析检测仪器对ABS树脂生产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气质联用色谱能够定性分析出该废水中苯乙酮、苯乙烯、... 联合使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及三维荧光光谱(EEM)等三种分析检测仪器对ABS树脂生产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气质联用色谱能够定性分析出该废水中苯乙酮、苯乙烯、二苯异丙醇、2-氰基乙醚、双(2-氰基乙基)胺、3,3-硫代丙二腈、3-(二甲氨基)-丙腈、丙烯腈等21种溶解性有机物污染物,而FTIR和EEM的检测结果进一步的验证了GC-MS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废水处理工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废水 溶解性有机物 气质联用色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单边干涉图相位校正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敏娟 张记龙 +2 位作者 王志斌 景宁 郝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3-1208,共6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干涉图的单边过零采样和非对称性,对相位校正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针对Mertz乘积法对切趾函数的匹配性要求高,干涉图非对称切趾旁瓣抑制效果差、光谱分辨率低的缺点,综合Mertz法和Forman法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干涉图的单边过零采样和非对称性,对相位校正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针对Mertz乘积法对切趾函数的匹配性要求高,干涉图非对称切趾旁瓣抑制效果差、光谱分辨率低的缺点,综合Mertz法和Forman法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相位校正方法。采用对称化方法将单边干涉图变换为双边干涉图、对称切趾、傅里叶变换重建功率谱,并采用对称化的双边干涉图傅里叶变换求取高分辨率的相位谱,提高相位校正的精度。通过仿真分析了非对称窗函数较对称窗函数有比较宽的主瓣宽度、高的旁瓣幅值,分辨率降低;实验验证该改进的相位校正方法功率谱误差小、计算量少,且光谱分辨率比较高,达到2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相位校正 切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