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liftable chassis for rice harvester
1
作者 YANG Ke LI Ju +3 位作者 CHEN Yu LI Hao AO Yu LEI Xiaolong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ice combine harvester,the fuselage tilts due to the tilt and unevenness of the ground affect its maneuverability and operational reliability.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eveling due to the ti...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ice combine harvester,the fuselage tilts due to the tilt and unevenness of the ground affect its maneuverability and operational reliability.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eveling due to the tilt of the field surface,this research developed an innovative dual-parallelogram chassis lifting mechanism for rice harvesters designed a hydraulic system to adjust the chassis height by extending the cylinder.Using Adams simulation software,a detailed model of the lifting chassis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its performance,revealing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extension and chassis elevation.Notably,the mechanism could achieve leveling on slopes with inclination angles of up to 7.5°.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 of the liftable chassis system were conducted under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conditions.In the static tests,the system exhibited the capacity for comprehensive or unilateral auto-leveling contingent upon the tilt,with leveling times and angular variations confined to 3.6 s and±0.4°,respectively.In dynamic tests conducted on sloped fields and paddy soils,the system reduced post-leveling mean tilt angl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remained below 1.2°and 0.6°,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hassis during operations.This research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utomatic leveling mechanisms and structural innovations for harvester chas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combine harvester chassis lifting mechanism hydraulic leveling leveling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LuGre model for calculating static steering torque of rubber tracked chassis 被引量:4
2
作者 Kang Liang Qun-zhang Tu +4 位作者 Xin-min Shen Zhong-hang Fang Xuan Yang Yong Zhang Hui-yu Xi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97-810,共14页
Tire and rubber track interchangeable chassis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ire and rubber track,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maneuverability of military construction machinery.However,there is almost no effective calc... Tire and rubber track interchangeable chassis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ire and rubber track,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maneuverability of military construction machinery.However,there is almost no effective 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real-time static steering torque.When the relative sliding speed is greater than 0.01 m/s,the influence of friction heating can not be ignored.An improved LuGr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static real-time steering torque of tire and rubber track interchangeable chassis.Firstly,the friction heating model between rubber and ground is established.Combi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rubber material,the influence of friction heating on the stiffness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rubber track is analyzed,and the improved LuGre fri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The steering torque of tire and rubber track interchangeable chassis is affected by rubber material properties,steering speed,pavement type,and ambient temperature.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Lu Gre model,the improved LuGre model captures the change in friction torque during multiple in-situ turns due to frictional heating.The error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small,which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roved LuGr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ber track Static steering torque Friction model chassis MANEUVERABILITY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机器人底盘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兵 徐鹏跃 +1 位作者 李卓 张洪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213,共6页
农用机器人可以执行农业种植、收割、施肥、喷洒农药、除草和土壤分析等生产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用机器人的底盘可以保证在不平坦的地形和复杂的障碍物中自由移动,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 农用机器人可以执行农业种植、收割、施肥、喷洒农药、除草和土壤分析等生产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用机器人的底盘可以保证在不平坦的地形和复杂的障碍物中自由移动,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任务执行效率。为了进一步促进农用机器人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基于CANopen通讯协议与伺服电机驱动通信,设计了一套完整、高效的运动控制算法,保证农业机器人底盘可以在田间灵活、高效地移动,实现了多种运动方式,并保证底盘能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灵活移动。田间测试表明:在不同的农田环境中,底盘能够灵活地适应地形和避开障碍物,实现了多种运动方式的转换,并高效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机器人 底盘控制系统 CANopen通讯协议 伺服电机驱动通信 运动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果园动力底盘液压系统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王鹏飞 伊家安 +2 位作者 朱建锡 张印勇 杨欣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2-711,722,共11页
针对丘陵山地果园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液压控制、机械传动的丘陵山地果园动力底盘。首先对整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和传动原理进行阐述;其次根据丘陵山地果园动力底盘的工作需求,对动力底盘的静液压传动装... 针对丘陵山地果园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液压控制、机械传动的丘陵山地果园动力底盘。首先对整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和传动原理进行阐述;其次根据丘陵山地果园动力底盘的工作需求,对动力底盘的静液压传动装置(HST)、悬挂提升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匹配选型,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液压系统模型,对液压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和仿真分析,确定该系统马达转速为129 r/min,马达排量为35.2 L/min;双联泵前泵、后泵排量分别为10 mL/r和6 mL/r,工作压力为25 MPa。最后进行整机性能试验。整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动力底盘直线行驶偏移率为1.9%,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6%)。整机行走速度为5 km/h,最小转弯半径1.08 m,最大爬坡角度27°,挂载机具最大提升角30°,后悬挂装置响应速度为1 s,动力底盘转向性能良好,可适应丘陵山地果园狭窄的坡地作业环境。挂载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时,耕宽稳定性系数和耕深稳定性系数分别为98.9%和96.4%,满足国家标准要求(≥85%)。丘陵山地果园履带式底盘液压控制系统符合山地果园履带拖拉机的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动力底盘 液压系统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nlo型温室机器人通用底盘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施国英 倪志永 +3 位作者 张观山 田素波 娄伟 李天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7,181,共9页
针对Venlo型温室采摘、运输、喷雾等机器人底盘通用性差、地面平整度影响走直与转向精度、路轨切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机器人用路轨两用通用底盘。通过底盘中间同轴线驱动轮的差速驱动,实现零半径转弯;利用减震装置,提高驱动轮的抓地... 针对Venlo型温室采摘、运输、喷雾等机器人底盘通用性差、地面平整度影响走直与转向精度、路轨切换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机器人用路轨两用通用底盘。通过底盘中间同轴线驱动轮的差速驱动,实现零半径转弯;利用减震装置,提高驱动轮的抓地性,降低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基于理论分析及动力学仿真对底盘原地转向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转向后底盘与轨道中心线的偏移量反映转向稳定性。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驱动轮角速度、角加速度、静摩擦系数、偏心距作为试验因素,以两中心线的偏移量和转向对轨时间为评价指标,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稳定性正交试验。通过Design—Expert 10.0.1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并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底盘转向对轨的最优工作参数:驱动轮角速度、角加速度分别为1.3 rad/s、0.9 rad/s^(2),静摩擦系数为0.8,偏心距为0 mm,此时两中心线的偏移量为7.586 mm,转向对轨时间为4.497 s。温室现场试验的两中心线偏移量为7.46 mm,转向对轨时间为4.38 s,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为Venlo型温室机器人底盘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LO型温室 机器人底盘 转向稳定性 稳定性试验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工厂高层采收车底盘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左志宇 顾灵杰 +3 位作者 毛罕平 朱苏冀 李文豪 金文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9-225,共7页
针对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人工采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研发了一种集抓取、运输功能于一体的植物工厂高层采收车底盘,可实现稳定行走、路径跟踪和自动定位。根据植物工厂高层采收车满载质量和行驶效率需求,设计了基于差速轮系的驱动装置,... 针对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人工采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研发了一种集抓取、运输功能于一体的植物工厂高层采收车底盘,可实现稳定行走、路径跟踪和自动定位。根据植物工厂高层采收车满载质量和行驶效率需求,设计了基于差速轮系的驱动装置,确定了弹簧减震装置的关键参数,开发了底盘驱动控制系统。以行驶稳定性误差、路径追踪误差和定位误差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底盘驱动作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加速、减速和匀速等不同工况下,植物工厂高层采收车的行驶稳定性倾角最大均方根误差为1.77°,路径跟踪误差中的横向偏差均方根误差为1.35 mm,航向角均方根误差为0.336°,行走定位最大相对误差为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采收车 驱动底盘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电驱底盘与角模块的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
7
作者 高镇海 张汉英 韩宗志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4-1414,共11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底盘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底盘线控技术的最佳平台。针对分布式电驱底盘扩展运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方法。通过底盘运动功能分析,将悬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2R1T并联...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底盘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底盘线控技术的最佳平台。针对分布式电驱底盘扩展运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方法。通过底盘运动功能分析,将悬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2R1T并联机构型综合问题;采用子群与子流形概念建立了悬架系统各维度支链运动功能与拓扑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统筹考虑机构的约束特性、位姿能力、机构的模块化与可重构性,以及输入输出运动解耦完成了悬架的拓扑结构优选。最后,从机构运动学和车辆动力学两方面开展了性能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并联机构的悬架系统在位姿空间内运动平滑无突变,不存在奇异位形,具有良好的传递效能和灵巧度;悬架运动学性能和平顺性相比基于传统悬架的角模块构型获得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底盘 角模块 变结构悬架 并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底盘耐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哲锋 张慧贤 +1 位作者 马利民 周天悦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了研究包覆气凝胶隔热层的新型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底盘的耐热性能,本文进行了新型消防机器人底盘耐热性能的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并与未覆盖气凝胶隔热层的消防机器人底盘进行了耐热性能的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消防机器人底盘加... 为了研究包覆气凝胶隔热层的新型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底盘的耐热性能,本文进行了新型消防机器人底盘耐热性能的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并与未覆盖气凝胶隔热层的消防机器人底盘进行了耐热性能的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消防机器人底盘加热30 min后,温升约9.5℃,远小于传统消防机器人底盘42℃的温升,底盘箱体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温度较低,比较适合布置电气元件。本文研究的新型消防机器人底盘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能,提升了消防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机器人 履带式底盘 耐热性 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变量限幅PID算法的四轮差速转向AGV导航控制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梓博 陈羽立 +2 位作者 徐梓峰 李鑫 周志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7,共11页
四轮差速转向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具有灵活性好、转弯半径小、机械结构复杂度低等特点,在丘陵山地农业生产中更有优势。针对传统阿克曼底盘导航算法直接应用于差速转向底盘导航所存在转弯半径过大、易导致导航失... 四轮差速转向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具有灵活性好、转弯半径小、机械结构复杂度低等特点,在丘陵山地农业生产中更有优势。针对传统阿克曼底盘导航算法直接应用于差速转向底盘导航所存在转弯半径过大、易导致导航失效的问题,该研究使用模块化分层开发思想,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机器人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变量限幅PID的差速转向底盘导航控制算法,并通过改造的四轮差速车辆进行试验。算法通过横向偏差与航向角偏差双变量限幅PID得到前进速度与旋转角速度,再通过下位单片机实现车轮转速的闭环控制。通过仿真试验,水泥路面试验和田间试验,以横向偏差平均值、均方根误差与最大偏差3个方面对算法的准确性与适应能力进行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路径跟踪算法控制的四轮差速车辆在0.4 m/s的速度行驶时,平均误差为1.15 cm,均方根误差为1.27 cm,上线距离小于4.09 m,导航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调节能力。在水泥地试验中水泥路面环境下以0.4 m/s速度行驶时,平均误差2.83 cm,均方根误差为3.21 cm,在田间试验的果树行间路面环境下以0.4 m/s速度行驶时,平均误差5.25 cm,均方根误差6.13 c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导航系统与试验车辆在不同的地形环境下有着较好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可以为差速转向底盘的导航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盘 PID 差速转向 ROS 路径跟踪 双变量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履带式甘蔗收割机越障性能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维兴 刘庆庭 张豪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目前,甘蔗主产地有广西、云南等地区,甘蔗主产区以丘陵山地为主。轮式底盘甘蔗收割机通过性差而无法在狭窄、连绵起伏等复杂坡面作业,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丘陵山区的甘蔗收割机。为此,设计了一款三角履带式甘蔗收割机,底盘是由前三角履带... 目前,甘蔗主产地有广西、云南等地区,甘蔗主产区以丘陵山地为主。轮式底盘甘蔗收割机通过性差而无法在狭窄、连绵起伏等复杂坡面作业,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丘陵山区的甘蔗收割机。为此,设计了一款三角履带式甘蔗收割机,底盘是由前三角履带轮和后平履带轮构成的4履带行走系统,后履带偏摆转向。同时,对该机的结构参数、履带底盘在翻越垂直壁和跨越壕沟过程中的越障性能进行分析,得出4履带式甘蔗收割机履带底盘越障性能与其结构参数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该机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RecurDyn软件中模拟了该机在不同的参数下的动力学性能,并对样机进行越障试验验证。验证试验表明:车辆能够跨越高为18 cm的固体垂直障碍,与仿真数据相比,实际测得的俯仰角、横摆角和翻滚角的幅值变化符合预期,车辆俯仰角波动幅值超过5°,甘蔗收割机的俯仰现象明显;翻滚角变化幅值达到3°,车辆通过障碍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导致车辆的俯仰角变化;跨越宽为50 cm、高18 cm壕沟时,安全通过壕沟;车辆的翻滚角变化明显,幅值最大相差2°,说明此时车辆左右两边履带的颠簸较为严重,但车辆总体越障稳定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甘蔗收割机结构设计与改进、增强作业安全性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收割机 RecurDyn动力学 底盘参数 车辆建模及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底盘细胞构建与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天丽 黄明珠 +1 位作者 刘斌 陈雪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02,共9页
微生物菌株的改造优化是现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其中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的构建已成为合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合成生物学“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策略,对微生物底盘细胞理想设计和改造是优良细胞工厂构建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合成... 微生物菌株的改造优化是现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其中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的构建已成为合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合成生物学“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策略,对微生物底盘细胞理想设计和改造是优良细胞工厂构建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底盘细胞的改造优化策略进行了相关概述,同时总结了基于合成生物学各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的构建及应用,最后对在构建底盘细胞时所遇到的障碍及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推动具有优良性状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底盘细胞 基因组精简 工业微生物 微生物细胞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青菜高密度移栽机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松松 俞志轩 +2 位作者 范涛 周春健 赵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3,共8页
为实现青菜高密度全自动移栽,设计一种自走式高密度移栽机,整机主要由电动底盘和移栽部件组成。自走式电动底盘满足转场及作业时不同速度要求,设计的后桥摆动机构及挂接提升机构适应田间作业特点。移栽作业动作通过送苗机构、取苗机构... 为实现青菜高密度全自动移栽,设计一种自走式高密度移栽机,整机主要由电动底盘和移栽部件组成。自走式电动底盘满足转场及作业时不同速度要求,设计的后桥摆动机构及挂接提升机构适应田间作业特点。移栽作业动作通过送苗机构、取苗机构、植苗机构和传动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可实现全自动送苗、八行同步取苗及植苗。为此,阐述送苗机构、取苗机构和植苗机构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并通过运动仿真验证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开展田间移栽试验,结果表明:自走式青菜高密度移栽机在移栽效率为160株/min时,株距变异系数为7.4%~9.6%,栽植深度合格率为86%~95%,漏栽率为3.6%~5.0%,可以满足青菜高密度移栽的农艺要求,整机作业功能可靠,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移栽机 高密度 电动底盘 全自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导航的设施喷雾机电动底盘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史运铎 袁永伟 +1 位作者 刘江涛 弋景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3,共7页
喷雾作业在设施农业作物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针对当前设施喷雾作业多以人工喷洒完成,机械化水平较低、底盘转向不灵活、农药利用率低,且人工喷洒易造成农药残留伤害人体健康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视觉导航实现自主行走的设施喷雾机底... 喷雾作业在设施农业作物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针对当前设施喷雾作业多以人工喷洒完成,机械化水平较低、底盘转向不灵活、农药利用率低,且人工喷洒易造成农药残留伤害人体健康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视觉导航实现自主行走的设施喷雾机底盘,完成了喷雾机底盘的机械结构设计,并对底盘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软件流程进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设施喷雾机底盘可以实现灵活转向和基于视觉导航自主行走,底盘3种标签试验平均成功率为98.67%;直线行驶10 m时,横向偏差平均值为2.1 cm,最大值为6.7 cm,底盘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稳定。提高喷雾机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农民的生产作业强度,对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导航 喷雾机底盘 控制系统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大豆表型采集平台底盘设计及试验
14
作者 刘宇 张伟 +4 位作者 张博 付晓明 亓立强 石文强 吴宇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79,共6页
针对现有作物表型采集平台通用性差,无法应用于北方寒地垄作密植大豆,为提高采集大豆表型效率,设计一种可实现垄间稳定行走、精准定位的自走式大豆表型信息采集平台底盘。根据垄作大豆种植模式与其形态特征进行结构设计,采用西门子SMART... 针对现有作物表型采集平台通用性差,无法应用于北方寒地垄作密植大豆,为提高采集大豆表型效率,设计一种可实现垄间稳定行走、精准定位的自走式大豆表型信息采集平台底盘。根据垄作大豆种植模式与其形态特征进行结构设计,采用西门子SMART 200PLC控制行走系统与表型信息采集系统。试制样机测试采集平台作业性能,结果表明:设置平台在运输路面和垄间行驶速度为0.5 m/s时,运输路面上平均偏移率是0.047%,垄间平均偏移率是0.072%;在运输路面和垄间的定位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12.7和3.0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7%和7.2%,研究可实现垄间稳定行走与精准定位作业,为垄作大豆表型信息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表型采集 自走式底盘 差速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有机大豆除草机器人底盘结构设计与试验
15
作者 李光 车刚 +2 位作者 万霖 赵乃辰 郭宗峻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75-282,共8页
针对东北地区有机大豆苗期除草次数多、人工除草成本高、大型拖拉机反复进入田间作业造成压实土壤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垄作有机大豆田间除草机器人底盘,可搭载不同除草部件进行除草作业。首先,对东北地区有机大豆种植和除草农艺要求进行研... 针对东北地区有机大豆苗期除草次数多、人工除草成本高、大型拖拉机反复进入田间作业造成压实土壤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垄作有机大豆田间除草机器人底盘,可搭载不同除草部件进行除草作业。首先,对东北地区有机大豆种植和除草农艺要求进行研究,确定了底盘的基本结构和参数。对底盘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其所需的最大驱动力为2304.5 N,选择3 kW直流无刷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然后,基于阿克曼原理设计了转向机构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转向机构所需最大扭矩为28.2 N·m,选择4.5 N·m步进电机搭配减速器进行转向。接着,通过RecurDyn软件对底盘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底盘最小转向半径为2847 mm,横向滑移角为30.6°,纵向滑移角为35.8°。对底盘越障性能进行分析,当越障高度在150~250 mm之间时,底盘正常翻越障碍物,且驱动轮所需扭矩小于驱动电机额定扭矩,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最后,进行田间试验,底盘的最小转向半径约为2859 mm,最大作业速度为0.98 m/s,直线行驶偏移率为0.84%,具有良好的作业性能,为后续除草机器人的搭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大豆 除草机器人 底盘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拖拉机底盘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南南 楚晓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27,共6页
探讨了电动拖拉机底盘轻量化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并基于底盘轻量化的重要性论述了底盘轻量化的具体方法,包括选材、结构优化、工艺改进等方面。针对电动拖拉机的工作特点,提出了适合其底盘轻量化的具体措施,包括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减少... 探讨了电动拖拉机底盘轻量化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并基于底盘轻量化的重要性论述了底盘轻量化的具体方法,包括选材、结构优化、工艺改进等方面。针对电动拖拉机的工作特点,提出了适合其底盘轻量化的具体措施,包括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减少焊接点及优化桥座结构等。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了轻量化设计的效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电动拖拉机的性能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底盘 轻量化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履切换式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苏淼 郧亚泽 +3 位作者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周栋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8,共10页
为解决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损伤作物、灵活性不足和通过性差等问题,结合我国稻麦的种植农艺模式和生长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轮履切换和轮距无级调节功能的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对底盘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 为解决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损伤作物、灵活性不足和通过性差等问题,结合我国稻麦的种植农艺模式和生长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轮履切换和轮距无级调节功能的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对底盘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设计了刚性叶轮、充气橡胶轮和三角履带3种可快速切换的行走装置和四轮独立驱动及四轮独立转向的部件,以及轮距无级精确调节装置。并对机器人底盘转向性能、稳定性和通过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机器人底盘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对车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架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够有效避免因地形激励产生的共振。样机试制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底盘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3种形态底盘在田间地面直线最大行驶速度分别为1.02、0.98、0.73 m/s,加速度为0.3、0.33、0.18 m/s^(2),行驶平均偏移率分别为2.35%、1.18%、1.89%;轮式底盘、三角履带式底盘最小转弯半径分别为2306、1432 mm;刚性叶轮式底盘纵向爬坡角为30°,横向爬坡角为28°;翻越垂直障碍高度为350 mm,田间越埂高度为308 mm,能够满足大田场景表型信息感知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机器人 轮式底盘 三角履带 轮距可调 独立驱动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双驱双转向玉米播种机器人底盘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王泉玉 何进 +4 位作者 卢彩云 王超 杨翰瑜 李航 谭露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在无人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快速发展背景下,结合玉米根茬地玉米种植模式和实际需求,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遥控技术的前后双驱双转向玉米播种机器人底盘,可搭载玉米播种作业部件实现无人化玉米播种。结合实际作业场景特点和玉米种植要... 在无人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快速发展背景下,结合玉米根茬地玉米种植模式和实际需求,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遥控技术的前后双驱双转向玉米播种机器人底盘,可搭载玉米播种作业部件实现无人化玉米播种。结合实际作业场景特点和玉米种植要求,确定了底盘整体结构与布局,并对车架、驱动转向系统、拱形调平机构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基于ANSYS对车架进行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车架结构设计合理,不会产生共振,在匀速满载弯曲和匀速满载扭转工况条件下,结构强度均能满足田间播种作业的设计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样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玉米播种机器人底盘的各项工作性能,结果表明,底盘采用前后轮同步转向方式时转弯半径最小,田间最大行驶速度为1.461 m/s,直线行驶平均偏移率为4.42%;底盘能平稳地通过8°~15°斜坡和6~15 cm的凸起和凹陷障碍,具备良好的复杂地形通过性能;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进行播种,底盘的播深合格率均大于86%,无重播漏播,行距最大偏差不大于4 cm,符合玉米精密播种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底盘 有限元分析 播种机器人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履带式底盘坡地牵引性能预测模型构建与试验
19
作者 刘琪 纪宇轩 +4 位作者 杨福增 张龙海 杜子星 刘志杰 朱晓岩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607,共11页
为准确有效预测丘陵山区复杂作业环境下履带式底盘牵引性能,本文基于履带式底盘接地压力分布规律建立其牵引性能预测模型并开展试验验证。基于坡度与底盘参数提出了一种多峰非线性分布的接地压力分布数学模型,在不同坡度与位姿下开展接... 为准确有效预测丘陵山区复杂作业环境下履带式底盘牵引性能,本文基于履带式底盘接地压力分布规律建立其牵引性能预测模型并开展试验验证。基于坡度与底盘参数提出了一种多峰非线性分布的接地压力分布数学模型,在不同坡度与位姿下开展接地压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其预测平均误差为4.7%,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履带式底盘在坡地环境下接地压力分布情况;基于接地压力模型及履带-地面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考虑土壤特性、坡度及履带式底盘姿态调整重心位置变化等因素,进一步构建了由均布垂直载荷驱动力特性部分与非均布载荷控制部分共同组成的履带底盘牵引力-滑转率预测模型;基于3类履带底盘开展等高线行驶和纵向爬坡工况牵引性能试验以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平均误差为3.6%、5.4%和6.3%,总体预测误差较小,可为丘陵山地履带式底盘适用性设计与机动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履带式底盘 接地压力 牵引性能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坡地自走式喷洒装置通过性能分析与试验
20
作者 王岳斌 刘俊萍 +1 位作者 张涵 袁寿其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8,共7页
针对目前丘陵坡地中缺少适用灌溉机械现状,结合茶园种植特点及丘陵坡地的地形特征,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坡地的自走式喷洒装置.对喷洒装置直线行驶、纵向爬坡及横向坡行走等常见喷洒行驶工况进行力学理论分析.采用RecurDyn多体动力学软... 针对目前丘陵坡地中缺少适用灌溉机械现状,结合茶园种植特点及丘陵坡地的地形特征,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坡地的自走式喷洒装置.对喷洒装置直线行驶、纵向爬坡及横向坡行走等常见喷洒行驶工况进行力学理论分析.采用RecurDyn多体动力学软件对装置进行建模,对常见喷洒行驶工况的装置行驶状态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装置具有良好的直线行驶及爬坡性能,能顺利通过最大15°横向斜坡、最大15°纵向斜坡.研制出样机并进行了真机试验,实测样机平均行驶速度1.94 km/h,具有良好的直线行驶性能,行驶偏移率2.88%;且平稳通过坡角为13°纵向坡,并在坡度范围为8°~13°的横向坡安全稳定行驶,与仿真结果相符,满足自行走喷洒装置的坡地作业要求,为后续丘陵灌溉装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 喷洒装置 履带底盘 通过性能 多体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