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IMO-OFDM system using concatenat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被引量:3
1
作者 Arun Agarwal Saurabh N.Meht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22-1343,共22页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by which the MIMO-OFDM system is deployed. To ensure fair investig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modulations, namely, binary phase shif...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by which the MIMO-OFDM system is deployed. To ensure fair investig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modulations, namely,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16 and QAM-64 with four error correction codes(convolutional code(CC), Reed-Solomon code(RSC)+C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CC, Turbo+CC) is studied under three channel models(additive white Guassian noise(AWGN), Rayleigh, Rician) and three different antenna configurations(2×2, 2×4, 4×4). The bit error rate(BER) and the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 are taken as the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The binary data and the color image data are transmitted and the graphs are plotted for various modulations with different channels and error correction codes.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measures confirm that the Turbo + CC code in 4×4 configurations exhibits bett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 error rate (BER) convolutional code (C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 (PSNR) Turbo 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系统中前向纠错(FEC)码型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建国 李秋俊 +1 位作者 刘宇 叶文伟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8-201,共4页
对适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前向纠错(FEC)码型的构造原则、应用选择及纠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光通信系统中FEC码型的主要构造原则。对光通信系统中带内FEC码型与带外FEC码型的纠错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比较分析。分析表明,带内... 对适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前向纠错(FEC)码型的构造原则、应用选择及纠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光通信系统中FEC码型的主要构造原则。对光通信系统中带内FEC码型与带外FEC码型的纠错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比较分析。分析表明,带内FEC码型与带外FEC码型的纠错性能都有限,因而有必要研究具有更强纠错性能的超强FEC码型,以便适应光通信系统日益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纠错(fec)码 码型构造原则 带内fec码型 带外fec码型 光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Super-FEC码型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袁建国 蒋泽 +1 位作者 毛幼菊 叶文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7-1071,共5页
提出光通信系统中一种基于分组Turbo码(BTC)的新颖超强前向纠错(Super-FEC)码型即:BCH(64,57)×BCH(64,57)BTC码型。仿真表明在BER=10-12时,迭代六次的该BTC码与ITU-TG.975.1中迭代三次的RS(255,239)+CSOC(k0/n0=6/7,J=8)相比,其净... 提出光通信系统中一种基于分组Turbo码(BTC)的新颖超强前向纠错(Super-FEC)码型即:BCH(64,57)×BCH(64,57)BTC码型。仿真表明在BER=10-12时,迭代六次的该BTC码与ITU-TG.975.1中迭代三次的RS(255,239)+CSOC(k0/n0=6/7,J=8)相比,其净编码增益要相应增加0.34dB。分析表明该BTC码具有分量码短、编/译码速度快的特点,不仅减小了软/硬件实现的复杂度,而且减小了编/译码带来的时延。因而该新BTC码可用于超高速、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的光通信系统中。最后还探讨了该BTC码的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TURBO码 光通信系统 超强前向纠错 净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编码在可靠Multicast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晓刚 杨传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9-552,共4页
在Internet差错恢复技术及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基础上,分析了可靠组播(Multicast)应用中采用FEC进行差错恢复的性能,并提出一种基于FEC的自适应可靠Multicast协议.结果表明,在通常的网络环... 在Internet差错恢复技术及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基础上,分析了可靠组播(Multicast)应用中采用FEC进行差错恢复的性能,并提出一种基于FEC的自适应可靠Multicast协议.结果表明,在通常的网络环境中,采用结合FEC编码的混合ARQ差错恢复方式,能够降低可靠Multicast通信的平均分组传送次数,减小分组重传时间,从而提高数据吞吐量,而且在通信过程中根据网络状况动态地改变预发送纠错分组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纠错编码 组播 INTERNET 差错恢复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N中基于FEC的自适应多径路由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娟 顾荣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3期89-92,共4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失效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会降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向纠错的自适应多径路由协议。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利用RS纠删码自适应调整编码冗余,在选出的可用多路径上根据每条路径的剩余能量权重分配流...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失效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会降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前向纠错的自适应多径路由协议。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利用RS纠删码自适应调整编码冗余,在选出的可用多路径上根据每条路径的剩余能量权重分配流量,Sink节点根据收到的数据片段进行数据包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达到较好的负载均衡,具有较高的成功传输率和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可靠性 前向纠错 多径路由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编码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关熙滢 张友纯 +1 位作者 罗宏 耿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0,43,共4页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光通信领域的一大热点,信道编码技术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及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然后描述了ITU-T G.709中定义的FEC帧的具体格式,数学推导了FEC编码给带来的误...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光通信领域的一大热点,信道编码技术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及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然后描述了ITU-T G.709中定义的FEC帧的具体格式,数学推导了FEC编码给带来的误码率改善,并列出了具体的计算结果。最后通过实测两款具有FEC数字包封功能的芯片,给出了其在系统传输中的误码率与光信噪比的关系曲线,验证了前向纠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技术 前向纠错 编码增益 误码率 光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EC-MDC的多用户码流快速分割算法
7
作者 赵明 胡栋 范德一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基于前向纠错的多描述编码(FEC-MDC)是一种在包丢失严重的信道中传输可分级图像和视频数据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单一信源多用户的网络应用模型,研究了在描述数N固定的情况下,根据各信道传输码率的不同,通过调整发送包的长度L实现最佳码... 基于前向纠错的多描述编码(FEC-MDC)是一种在包丢失严重的信道中传输可分级图像和视频数据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单一信源多用户的网络应用模型,研究了在描述数N固定的情况下,根据各信道传输码率的不同,通过调整发送包的长度L实现最佳码流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码流快速优化分割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基于已计算出的参考信道码流分割方案,在期望失真最小的准则下,首先通过在各个目标码率的邻域进行搜索计算,将搜索域分割为低码率部分和高码率部分,然后在高码率部分进行粗的二次搜索,得到最终码流分割,这不仅减少了搜索次数,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而且保证搜索到在该码率情况下的最佳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与之前的方法相比能够得到相同的平均PSNR,但是总的运算时间减少了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前向纠错 码流分割 多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 Code在基于DVB-S2文件多播系统中的安全应用
8
作者 张亚航 程博文 +1 位作者 文伟平 闫彦 《信息网络安全》 2013年第5期5-7,共3页
文章对欧洲卫星数据广播分发系统标准DVB-S2进行介绍,提出在气象卫星数据广播分发系统中,在应用层使用LT码进行前向纠错,以实现在恶劣的网络环境以及没有回传信道的情况下进行高速大文件分发、可靠的数据广播和完美的视频流服务。文章介... 文章对欧洲卫星数据广播分发系统标准DVB-S2进行介绍,提出在气象卫星数据广播分发系统中,在应用层使用LT码进行前向纠错,以实现在恶劣的网络环境以及没有回传信道的情况下进行高速大文件分发、可靠的数据广播和完美的视频流服务。文章介绍LT码的核心理论,并对LT码的多个性能进行测试,得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一系列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B—S2 LT码 前向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视频流化前向纠错算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梅峥 李锦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05-1412,共8页
网络视频应用经常会受到数据包丢失或错误以及网络带宽资源不足的干扰.相关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动态变化的网络带宽和丢包率是影响视频流化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证视频质量,可以采用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 F... 网络视频应用经常会受到数据包丢失或错误以及网络带宽资源不足的干扰.相关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动态变化的网络带宽和丢包率是影响视频流化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证视频质量,可以采用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 FEC)编码来提高视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为了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发送端可以调节视频数据的发送速率,并在视频源数据与 FEC 数据之间合理分配网络传输带宽.首先通过对视频流结构的分析,在充分考虑帧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帧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帧的解码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在视频源数据和 FEC 数据之间分配网络带宽资源的优化算法.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适应网络状态的⑼ü呕峙渫绱碜试蠢词菇邮斩嘶竦米畲蟮目刹シ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流化 前向纠错 可播放帧率 TCP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802.16a的TCM译码方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俊勋 刘婷婷 +1 位作者 姚志强 刘永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3,35,共6页
为设计并实现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差错控制,基于无线本地城域网标准IEEE802.16a,提出了三种TCM码的译码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对比了各算法的实现的难易程度,采用定点运算进行计算机仿真,获得了不同码型各译码方案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理论分... 为设计并实现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差错控制,基于无线本地城域网标准IEEE802.16a,提出了三种TCM码的译码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对比了各算法的实现的难易程度,采用定点运算进行计算机仿真,获得了不同码型各译码方案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说明,不存在绝对优异的方案.最后给出标准中具体码型的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纠错编码 格形编码调制 格形译码 维特比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向纠错的自适应网络传输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祝永晋 尹飞 +3 位作者 豆龙龙 吴昆 张志伟 钱柱中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5-832,共8页
针对无线网络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因为丢包触发丢包重传机制而导致传输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纠错的自适应传输机制(Adaptive FEC)。该机制通过前向纠错来减少数据段的丢失,以避免触发TCP的丢包重传机制,从而达到提升... 针对无线网络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因为丢包触发丢包重传机制而导致传输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纠错的自适应传输机制(Adaptive FEC)。该机制通过前向纠错来减少数据段的丢失,以避免触发TCP的丢包重传机制,从而达到提升TCP传输性能的目的。首先,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以及当前连接的数据传输特征确定当前时间段中的最优冗余段比例;然后,利用TCP数据段中的数据段序号信息实时进行网络状况的估计,从而根据网络波动来动态更新冗余段比例。大量实验结果说明,在20 ms的往返时延以及5%丢包率的传输环境中,相较于静态的前向纠错机制,AdaptiveFEC能够使得TCP连接的传输速率平均提升42%,当运用在文件下载的应用中时,所提机制能够使得下载速度提升至原来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删码 前向纠错 传输控制协议 机制设计 网络状况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比率限制纠错编码的内容分布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峰 钱华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4-218,共5页
结合CDN和P2P两种不同网络结构的优点,改善传统内容分布网络的拓扑结构,给出了一种基于无比率限制纠错编码实现的P2P内容分布网络设计。介绍了该内容分布网络的系统结构及相关关键技术等方面内容,以及这种新内容分布网络的特性。
关键词 P2P CDN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Rateless ERASURE codes MULTI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海林 李凤荣 +2 位作者 吴明娟 张宝贤 刘海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470,共6页
基于1EEE802.15.4标准建立了自动请求重传(ARQ)和前向纠错(FEC)两种差错控制技术的能量效率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两种技术能量效率的影响,得到了ARQ技术最优负载长度和FEC技术最优纠错码参数,进而提出了一种根据无线链路接收信... 基于1EEE802.15.4标准建立了自动请求重传(ARQ)和前向纠错(FEC)两种差错控制技术的能量效率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两种技术能量效率的影响,得到了ARQ技术最优负载长度和FEC技术最优纠错码参数,进而提出了一种根据无线链路接收信号强度自适应选择使用ARQ或FEC的差错控制方案,以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无线链路质量差异性和动态变化的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在能量效率和纠错性能方面,该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案比单纯的ARQ或者FEC技术整体上更优。给出的分析和仿真结果对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协议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差错控制 自动请求重传(ARQ) 前向纠错(fec) 能量效率 IEEE802.1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短距光纤通信系统的多维自适应传输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唐明 陈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6-170,共15页
基于中短距光纤通信系统特点,开展了3种高性能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第一种方案在传统的比特与功率加载(BPL)的基础上引入前向纠错编码维度,实现三维自适应调制编码。该算法基于查找表分配调制与编码格式,比BPL算法的复杂度更低,传... 基于中短距光纤通信系统特点,开展了3种高性能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第一种方案在传统的比特与功率加载(BPL)的基础上引入前向纠错编码维度,实现三维自适应调制编码。该算法基于查找表分配调制与编码格式,比BPL算法的复杂度更低,传输速率更高。同样基于查找表,第二种方案借助于分块预编码实现了和传统BPL相同的速率,但削减了最高2 dB的信号功率峰均比,提高了功率效率。第三种方案采用概率整形(PS)QAM作为调制格式,以合理的复杂度为代价换取整形增益与几乎无限精细的调制粒度。依靠自适应分块预编码,在不降低速率的条件下,限制PS-QAM的数目以降低复杂度。实验表明,第三种方案实现了远优于BPL方案的速率与更高的接收机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系统 自适应调制编码 离散多音调制 比特与功率加载 前向纠错编码 预编码 概率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内容分布网络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峰 钱华林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6-108,共3页
结合CDN和P2P两种不同网络结构的优点,改善传统内容分布网络拓扑结构,使用基于无比率限制纠错码技术改进Swarming传输协议,给出了一种高效内容分布网络设计。介绍了该内容分布网络的系统结构及相关关键技术等方面内容,以及这种新内容分... 结合CDN和P2P两种不同网络结构的优点,改善传统内容分布网络拓扑结构,使用基于无比率限制纠错码技术改进Swarming传输协议,给出了一种高效内容分布网络设计。介绍了该内容分布网络的系统结构及相关关键技术等方面内容,以及这种新内容分布网络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CDN SWARMING fec 无比率限制纠错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通信中的应用层前向纠错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永宏 许建明 张亮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了在信道带宽受限的情况下保证视频效果,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中视频广播通信的应用层前向纠错方案,该方案根据不同的视频符号对接收端重建视频质量的贡献为其分配不同的优先级,充分利用了视频数据的不等重要性的特点.在系统信道带... 为了在信道带宽受限的情况下保证视频效果,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中视频广播通信的应用层前向纠错方案,该方案根据不同的视频符号对接收端重建视频质量的贡献为其分配不同的优先级,充分利用了视频数据的不等重要性的特点.在系统信道带宽有限的情况下,综合考虑了不同终端的信道状况,通过牺牲少部分低丢包率终端的视频质量为代价,获得了小区内所有用户总体接收视频质量显著提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等差错保护方案和扩展窗不等差错保护方案相比,本文提出方案的用户平均接收视频质量高2~5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通信 RAPTOR码 应用层 前向纠错 视频广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光传送网络中数字包封与前向纠错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建和 纪越峰 管克俭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适应多种不同格式信号 (如 ATM、SDH、IP等 )透明传送的需要 ,高速 WDM光传送网络采用数字包封技术。按照 RS纠错码编码规则 ,采用相应的编码形式可纠正一定的突发误码。WDM光网络系统的 TDM数字包封采用 RS纠错码编码 FEC应用形式。... 为适应多种不同格式信号 (如 ATM、SDH、IP等 )透明传送的需要 ,高速 WDM光传送网络采用数字包封技术。按照 RS纠错码编码规则 ,采用相应的编码形式可纠正一定的突发误码。WDM光网络系统的 TDM数字包封采用 RS纠错码编码 FEC应用形式。分析了 TDM数字包封的基本原理及 RS纠错码编码 FEC的纠错性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包封技术 前向纠错 WDM光网络 波分复用 RS码 误码率 Q值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城域网的前向差错控制方案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志强 尹俊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27-129,133,共4页
介绍了无线城域网协议中的前向差错控制4种方案,建立了一个无线城域网下行链路仿真系统,对单载波模式不同码率的TCM和RS-TCM两种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对OFDM(A)模式下的RS-CC、BTC、CTC 3种编码方案进行仿真和性能分析,给出了其中较优的差... 介绍了无线城域网协议中的前向差错控制4种方案,建立了一个无线城域网下行链路仿真系统,对单载波模式不同码率的TCM和RS-TCM两种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对OFDM(A)模式下的RS-CC、BTC、CTC 3种编码方案进行仿真和性能分析,给出了其中较优的差错控制方案,为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MAX 无线城域网 前向差错控制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小全 胡鹏 宋福晓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指出随机网络编码与多路径路由结合是一种新的可靠性传输机制,多路径路由建立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多条传输路径,将相同数据包沿多个路径转发,利用路径冗余提高传输可靠性.研究应用随机网络编码对数据包进行编码融合,在不同路径上传输不... 指出随机网络编码与多路径路由结合是一种新的可靠性传输机制,多路径路由建立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多条传输路径,将相同数据包沿多个路径转发,利用路径冗余提高传输可靠性.研究应用随机网络编码对数据包进行编码融合,在不同路径上传输不同的编码数据包,能解决多路径传输中的重复发送问题.数值分析表明,相比传统可靠性传输机制,网络编码与多路径传输结合能提高无线网络的传输可靠性及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无线网络 可靠性 随机网络编码 单路径路由 前向纠错 多路径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存储下基于代数签名的数据持有性检查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焦文喆 王国庆 +2 位作者 翟正军 郭阳明 叶晓雪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61,共7页
在远程数据持有性验证的基础上应用代数签名技术,提出了适用于云存储的数据完整性检查方案.引入前向纠错码,能够在少量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复原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检查者在检查过程中并不需要持有原始数据,这将极大地降低通讯开销,同... 在远程数据持有性验证的基础上应用代数签名技术,提出了适用于云存储的数据完整性检查方案.引入前向纠错码,能够在少量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复原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检查者在检查过程中并不需要持有原始数据,这将极大地降低通讯开销,同时,云用户的存储开销也限制在字节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安全可证明的;系统的性能瓶颈是由磁盘速率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数据持有性检查 前向纠错码 代数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