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老挝M_(S)6.0地震序列研究
1
作者 孙楠 贺素歌 +1 位作者 刘自凤 李利波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云南地震活动与周边强震存在“构造相连,动力同源”的特征,研究周边强震的序列演化特征及发震构造,对云南地区地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2月24日老挝M_(S)6.0地震发生在滇西南地区的NW向整董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地震是一... 云南地震活动与周边强震存在“构造相连,动力同源”的特征,研究周边强震的序列演化特征及发震构造,对云南地区地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2月24日老挝M_(S)6.0地震发生在滇西南地区的NW向整董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显示,此次地震是一次走滑型破裂事件,破裂方向与区域构造特征一致。老挝M_(S)6.0地震序列属于前震-主震-余震型序列,主震前震中附近出现3~4级地震非常活跃的现象,前震序列参数计算显示b值波动相对幅度较大,h值出现“上翘”形态,而余震序列b值和h值变化均相对平稳,主震的同震库伦应力结果表明老挝地震可能对云南地区有应力加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M_(S)6.0地震 前震序列 余震序列 序列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地磁扰动异常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玮铭 冯志生 +3 位作者 朱培育 廖晓峰 何畅 张致伟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 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逐日变化均会出现高值异常,其中频次异常呈现先增强后降低,再增强-降低的形态;(2)发生异常变化的多个台站距离震中300 km范围内,时间上属准同步变化;(3)地震多发生在异常出现的一个月后,频次异常值往往是研究时段的最高值;(4)机理上,这些异常演化形态和特征是由岩石的破裂特性决定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的孕育过程;(5)这种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与外源场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 泸县M_(S)6.0地震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InSAR约束和余震精定位的发震构造研究——以2023年甘肃积石山M_(W)6.0地震为例
3
作者 姚远 赵志芳 +4 位作者 姜金钟 王光明 张帅 赖志滨 郑定昌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8,共14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W)6.0地震,本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处理了覆盖震源区域的Sentinel-1A SAR影像,得到此次积石山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并联合余震精定位数据,基于小震断层面拟合方法和弹性半空间...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W)6.0地震,本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处理了覆盖震源区域的Sentinel-1A SAR影像,得到此次积石山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并联合余震精定位数据,基于小震断层面拟合方法和弹性半空间的位错模型建立了积石山地震断层几何参数,对本次地震的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并计算了断层面库仑应力变化,评估了此次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2023年积石山地震为逆冲兼走滑型地震,发展断层并未破裂到地表,InSAR形变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升、降轨同震地表形变场均以抬升形变为主,升轨最大雷达视线方向(LOS)位移约7.0 cm,降轨最大LOS位移约6.8 cm;联合小震断层面拟合与断层几何参数反演显示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6—15 km,发震断层面倾向NE,走向为323°,倾角50°;破裂主要集中在地下4—8 km深度范围内,最大滑移量出现于地下5.7 km处,约0.2 m,滑动分布模型显示此次地震运动方向以逆冲为主,矩震级为M_(W)5.8,震中位于拉脊山南缘断裂上。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显示此地震的发生增加了拉脊山南缘断裂、拉脊山北缘断裂、倒淌河—临夏断裂东段未来的地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M_(W)6.0地震 InSAR同震地表形变场 余震序列精定位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宫悦 龙锋 +5 位作者 赵敏 杨鹏 王宇玺 梁明剑 乔慧珍 王宇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91,共19页
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发生在松岗断裂与龙日坝断裂交会处,呈震群型活动特征。本文以四川地震台网目录为基础,对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参数特征开展研究,取该序列三次M_(S)5.0地震之后各一个小时,作为Ⅰ,Ⅱ,Ⅲ共计三个阶段,进... 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发生在松岗断裂与龙日坝断裂交会处,呈震群型活动特征。本文以四川地震台网目录为基础,对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参数特征开展研究,取该序列三次M_(S)5.0地震之后各一个小时,作为Ⅰ,Ⅱ,Ⅲ共计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较大地震后短时间内目录遗漏的余震较多,为增大研究所需的地震样本量,首先采用模板匹配法进行微小地震识别,以补充完备目录,并利用识别的地震目录及台网目录分别计算马尔康M_(S)6.0地震序列的b值、p值等参数。计算结果显示,相比于第Ⅱ和Ⅲ阶段,第Ⅰ阶段具有显著的低b值(0.59),随着时间的推移,序列b值逐渐上升,后两个阶段分别为0.84和0.86。第Ⅰ阶段低b值的结果反映了此阶段孕震区应力水平较高。另外,第Ⅰ阶段序列的p值为0.76,明显低于后两个阶段的1.81和1.64,反映出第Ⅰ阶段序列频次衰减速度较慢,应力释放不充分,而后两个阶段刚好相反,表明不同阶段序列的时间演化特征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认为,M_(S)5.8地震是M_(S)6.0地震的前震。序列西支与东支的参数计算结果呈现不一样的特征,可能与M_(S)5.8前震序列发生在西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 M_(S)6.0 震群 松岗断裂 序列参数 前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莹 金昭娣 赵韬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方法反演了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这22次地震全部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呈NNW和NE两个优势方向,断层面倾角近似直立,滑动角分布在0°和180°附近,P轴优势方位为NWW-SE... 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方法反演了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这22次地震全部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呈NNW和NE两个优势方向,断层面倾角近似直立,滑动角分布在0°和180°附近,P轴优势方位为NWW-SEE向,倾伏角接近水平,表明此次地震事件主要受区域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场控制。3次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均与序列其他地震的总体震源机制差异较小,说明序列震源机制较为一致。结合精定位结果综合分析认为:马尔康震群属于多断层面触发性震群,3次5级以上地震是不同断裂的破裂事件,其中5.8级和6.0级地震发震断层面走向为NNW,为左旋走滑破裂事件;5.2级地震发震断层面走向为NE,为右旋走滑破裂事件,3个发震断层均以走滑错动为主,断层面近似直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6.0级震群 震源机制解 矩张量反演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W)6.0地震震源特征与灾害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华思博 徐晨雨 +4 位作者 周江诚 徐贝贝 冯万鹏 张勇 房立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25-2636,共12页
2023年12月18日发生的甘肃积石山M_(S)6.2(M_(W)6.0)地震是一次导致较大伤亡的小规模逆冲型强震(M≥6)事件.我们在破裂过程快速反演后,开展了地震矩张量和破裂过程联合反演,比较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参数;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地震的... 2023年12月18日发生的甘肃积石山M_(S)6.2(M_(W)6.0)地震是一次导致较大伤亡的小规模逆冲型强震(M≥6)事件.我们在破裂过程快速反演后,开展了地震矩张量和破裂过程联合反演,比较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参数;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地震的辐射能,确定了较宽频带范围内的震源特征,据此讨论了与震源过程相关的灾害机理.结果显示,本次地震断层东倾的可能性更大,主要破裂区域位于积石山县与大河家镇之间,空间上与烈度分布显示的极震区位置较为一致.地震的上盘效应,破裂朝西北及浅处扩展的多普勒效应,以及容易在浅土层中放大的高频地震波辐射,可能是此次地震震害严重的主要震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W)6.0地震 断层参数 破裂过程 辐射能 灾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rtran语言的地球外辐射带电子三维数据同化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陶荣 曹兴 +4 位作者 马新 付松 倪彬彬 王晓宇 雷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5-1298,共14页
开发地球电子辐射带的数据同化模型,对于理解辐射带电子的动态演化过程和辐射带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范阿伦卫星的辐射带电子观测数据和外辐射带三维扩散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本文开发了基于Fortran语言的外辐射带电子三... 开发地球电子辐射带的数据同化模型,对于理解辐射带电子的动态演化过程和辐射带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范阿伦卫星的辐射带电子观测数据和外辐射带三维扩散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本文开发了基于Fortran语言的外辐射带电子三维数据同化模型(Three-dimensional Data Assimilative Model of Outer Radiation belt Electrons,简称TDAMORE),实现对L^(*)=3~7、能量范围为0.1~5 MeV、投掷角范围为5°~90°的外辐射带电子时空变化过程的三维重构.通过对2018年8月期间外辐射带电子通量演化过程的重构,证实TDAMORE模型可以较好地重现不同能量和不同投掷角电子通量在磁暴前后的演化特征.通过分析电子通量的观测和同化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发现对于能量低于4 MeV的电子,观测与同化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基本大于0.8且误差相对较低.而对于更高能量的电子,观测与同化结果之间的误差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同化模型忽略了电磁离子回旋波对电子的散射损失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外辐射带 电子通量 三维数据同化 范阿伦卫星 fortran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tran内存泄漏静态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坤 金大海 宫云战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8-1786,共9页
内存泄漏在没有垃圾回收机制的语言中是常见的问题,虽然Fortran95引入ALLOCATABLE数组解决了部分泄漏问题,但是通过指针申请内存资源仍然会造成泄漏,现有研究对Fortran内存泄漏的检测流程适配度不高且面向Fortran内存状态分析的效率和... 内存泄漏在没有垃圾回收机制的语言中是常见的问题,虽然Fortran95引入ALLOCATABLE数组解决了部分泄漏问题,但是通过指针申请内存资源仍然会造成泄漏,现有研究对Fortran内存泄漏的检测流程适配度不高且面向Fortran内存状态分析的效率和精确度上仍存在优化空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Fortran指针引发的内存泄漏静态检测方法.首先引入指针引用控制流图(PR-CFG,Pointer Reference-Control Flow Graph)来精简程序模型,并符号化程序节点的内存状态信息,依据数据流生成路径敏感的符号化函数摘要作用于过程间分析,最终通过PR-CFG节点上由抽象内存状态计算得到的内存状态集进行故障模式状态机的状态转化来实现内存泄漏的检测.实验表明,本方法提高了Fortran指针引发内存泄漏的检测精度和效率,降低了检测的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tran指针 内存泄漏检测 PR-CFG 符号化函数摘要 抽象内存状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igin6.0软件在求解化学模型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虹锦 张卫 +2 位作者 李梅 马荔 谢少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11期16-17,58,共3页
介绍了数学工具软件Origin6.0在化学模型参数求解中的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的典型应用。Origin6.0改变了传统的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提供了对数列直接进行函数拟合的方法,可以方便、迅速地求解出相当复杂的模型参数,并能同时得到建立模... 介绍了数学工具软件Origin6.0在化学模型参数求解中的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的典型应用。Origin6.0改变了传统的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提供了对数列直接进行函数拟合的方法,可以方便、迅速地求解出相当复杂的模型参数,并能同时得到建立模型的相关性检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模型参数 ORIGIN 6.0软件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编程与Fortran计算程序可视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志华 王林江 吕庆风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9年第6期33-35,共3页
本文探索了用VC++,Fortran,OpenGL进行混合编程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三种语言各自的优点,既能设计出画面丰富多彩,方便人机对话的界面,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程序资源,并实现计... 本文探索了用VC++,Fortran,OpenGL进行混合编程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三种语言各自的优点,既能设计出画面丰富多彩,方便人机对话的界面,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程序资源,并实现计算结果的可视化。用作者已有的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进行了尝试,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混合编程 计算程序 可视化 fortran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与PLC实时通信的Visual C++6.0实现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东晓 李晓明 +2 位作者 李留振 何洋 段俊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12,147,共3页
主要介绍一种用VisualC ++6.0实现PC与OmronC2 0 0HPLC之间通信的方法。
关键词 上位机 PLC VISUALC++6.0 串口通信 MSCOMM控件 PC机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C++6.0开发有限元后处理软件 被引量:9
12
作者 詹志峰 谢强 +1 位作者 郭永春 赵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70-173,共4页
以Visual C++6.0作为平台,开发了边坡工程专用有限元后处理图形软件,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并专门针对专业分析开发了剖面图功能及图形CAD接口。软件界面友好、可视化程度高,既具有通用性,又方便了专业分析,实用性强。
关键词 VC++6.0 有限元后处理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C++与Fortran的混编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向强 陈志英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0-161,共2页
针对Visual C++作为Windows环境下最主要的应用开发系统,对于如何利用已积累的Fortran代码和利用Fortran语言的长处,并将其集成到Visual C++环境下,提出了两种混编方法,并论述了两种方法的... 针对Visual C++作为Windows环境下最主要的应用开发系统,对于如何利用已积累的Fortran代码和利用Fortran语言的长处,并将其集成到Visual C++环境下,提出了两种混编方法,并论述了两种方法的原理、步骤和优缺点,以期在软件开发和计算领域更好地发挥两种开发环境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编程 VISUALC++ fortran语言 编译器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VB与FORTRAN的混合编程技术及其实现 被引量:8
14
作者 欧阳永忠 王瑞 +4 位作者 陆秀平 申家双 王克平 刘传勇 侯世喜 《海洋测绘》 2004年第1期54-59,共6页
在探讨高级编程语言之间混合编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在VisualC++6 0、VisualBasic6 0和FortranPowerStation4 0开发平台上演示了VC、VB和FORTRAN之间动态连接库(DLL)模式混合编程的实际应用,为使用不同开发平台的程序员和涉及知识产... 在探讨高级编程语言之间混合编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在VisualC++6 0、VisualBasic6 0和FortranPowerStation4 0开发平台上演示了VC、VB和FORTRAN之间动态连接库(DLL)模式混合编程的实际应用,为使用不同开发平台的程序员和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单位之间协作开发高质量的软件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VB fortran 混合编程 动态连接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与Fortran混合编程之DLL实现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克家 汤井田 郑洲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3,23,共4页
简要介绍Matlab和Fortran各自的优缺点,详细阐述Matlab调用Fortran生成的动态链接库实现混合编程的两种方法。以高斯约当列主元素法求逆为例,从计算时间、精度等方面详细比较了同一算法在多种实现方式下的执行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基于... 简要介绍Matlab和Fortran各自的优缺点,详细阐述Matlab调用Fortran生成的动态链接库实现混合编程的两种方法。以高斯约当列主元素法求逆为例,从计算时间、精度等方面详细比较了同一算法在多种实现方式下的执行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动态链接库的混合编程方法能充分利用现有软件包,结合Fortran计算效率高、Matlab矩阵计算及图形处理功能强的优点,符合当前科学工程计算程序设计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链接库 混合编程 MATLAB语言 fortran语言 高斯-约当消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 6.0串口通信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曾立武 黄晓锋 +2 位作者 兰紫娟 何凌燕 栾胜基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20期155-158,共4页
目前在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系统内存在大量的监测设备,在数据采集方法上也是各有异同。为了实现监测数据参数的同步采集,采用基于Microsoft公司VB 6.0串口通信的方式进行联接,通过数据库存储以及图表实时显示各项监测参数变化曲线。通过长... 目前在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系统内存在大量的监测设备,在数据采集方法上也是各有异同。为了实现监测数据参数的同步采集,采用基于Microsoft公司VB 6.0串口通信的方式进行联接,通过数据库存储以及图表实时显示各项监测参数变化曲线。通过长期测试应用,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而且在其他需要实时数据采集的研究领域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 6.0 MSCOMM控件 数据同步采集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6.0的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验证系统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松涛 周晓东 +1 位作者 沈同圣 韩艳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81,120,共3页
介绍了基于VC + + 6.0的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验证系统。该系统由图像导入、算法选择、单帧处理、多帧处理、AVI视频生成和播放、帮助等六大模块组成 ,可方便地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的开发 。
关键词 VC++6.0 图像处理系统 目标识别 跟踪算法验证系统 PC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C++与Fortran混合编程在电磁散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慧 韩一平 +1 位作者 华彩成 李存志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15-318,共4页
为了提高电磁散射程序进行数值计算时人机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基于MS Visual Studio 2008和Intel Visual Fortran这两种编译环境用Visual C++与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编制电磁散射计算软件。该方法用Visual C++制作界面,用Fortran语... 为了提高电磁散射程序进行数值计算时人机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基于MS Visual Studio 2008和Intel Visual Fortran这两种编译环境用Visual C++与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编制电磁散射计算软件。该方法用Visual C++制作界面,用Fortran语言编写主运算程序,用Visual C++调用Fortran生成的动态链接库.并且使耗时较长的Fortran程序变成后台运行。工程实例表明,该软件计算效率较高,可以提高人机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验证混合编程在数值运算软件设计中的可行性、实用性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编程 电磁散射 Intel VISUAL fortran VISUAL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6.0的悬链线理论单跨索道侧型图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小桃 周新年 +2 位作者 冯辉荣 巫志龙 周成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单跨悬链线理论的索道侧型图对架空索道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索道侧型图可以判断索道架设对地面变坡是否适宜.在悬链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单跨索道侧型图绘制的数学模型,利用VB 6.0系统软件研发单跨索道侧型图系统.以福建省邵武市二都... 单跨悬链线理论的索道侧型图对架空索道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索道侧型图可以判断索道架设对地面变坡是否适宜.在悬链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单跨索道侧型图绘制的数学模型,利用VB 6.0系统软件研发单跨索道侧型图系统.以福建省邵武市二都林业采育场单跨轻型集材索道,验证单跨索道侧型图设计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跨悬链线 侧型图 VB6.0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与FORTRAN混合编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震宇 王喜臣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详细论述了C/C ++和FORTRAN混合编程技术 ,尤其是对动态连接库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将C/C ++和FORTRAN进行混合编程 ,一方面可以达到这两种语言优势互补的目的 ;另一方面可以再利用前人留下的大量成熟的FORTRAN程序 ,避免了重复编程和... 详细论述了C/C ++和FORTRAN混合编程技术 ,尤其是对动态连接库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将C/C ++和FORTRAN进行混合编程 ,一方面可以达到这两种语言优势互补的目的 ;另一方面可以再利用前人留下的大量成熟的FORTRAN程序 ,避免了重复编程和资源浪费 ,节约了大量编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语言 fortran语言 混合编程 动态连接库 语言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