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冷吃牛肉配方研究
1
作者 黄开正 冯明会 +5 位作者 冯飞 欧阳灿 童光森 辛松林 杨爽 易宇文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7,共9页
以冷吃牛肉调味配方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质构、色差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评分,探究食盐添加量、干辣椒丝与花椒比、白糖添加量、五香粉添加量对冷吃牛肉... 以冷吃牛肉调味配方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质构、色差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评分,探究食盐添加量、干辣椒丝与花椒比、白糖添加量、五香粉添加量对冷吃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吃牛肉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食盐2.0%、干辣椒丝与花椒比5∶1、白糖1.6%、五香粉1.5%、姜粉1.5%、味精1.5%、料酒3.0%、熟菜籽油25.0%、熟芝麻2.0%、香油1.0%,此时冷吃牛肉的综合评分为0.831分,色泽红亮、麻辣鲜香、口感酥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菜 冷吃牛肉 Box-Behnken 响应面试验 配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温脾汤历史沿革与关键信息考证
2
作者 丁晨雨 郑晓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0,共9页
温脾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整理、分析温脾汤的古今文献,系统考证温脾汤的源流、药物组成、功能、剂量、炮制、煎服法、方义、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共获得相关古代文献数据165条,现代临床文献... 温脾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整理、分析温脾汤的古今文献,系统考证温脾汤的源流、药物组成、功能、剂量、炮制、煎服法、方义、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共获得相关古代文献数据165条,现代临床文献114篇,涉及中医古籍66部。分析发现温脾汤首见于东晋《小品方》,唐代孙思邈将其纳入《备急千金要方》中,现行版以《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热痢”的温脾汤为主流。其组方为大黄、人参、甘草、干姜、附子,药用基原遵循2020版《中国药典》,其中大黄、人参、干姜用生品,蜜炙甘草甘味大于炒甘草,性温不燥,缓和之性进一步增强,符合温脾汤功效,附子应选用炮附片;药物用量方面,大黄18.40 g,人参9.20 g,甘草9.20 g,干姜9.20 g,附子5.00 g;制法服法为加水1400 mL,煎取600 mL,分3次温服。该方古代常用于治疗痢疾、霍乱等病症,经后世医家临证发挥,现亦用于治疗胃肠道、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及失眠症等疾病。该研究可为温脾汤中成药的研发和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温脾汤 文献考证 沿革演变 中医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医食品蛋白质组件的研制
3
作者 吴洪宾 张振中 +1 位作者 宋站立 蔺丽丽 《现代食品》 2025年第1期57-60,66,共5页
目的:针对10岁以上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研发一种特医蛋白质组件配方食品。方法:通过测定原料的理化性质对蛋白质组件主要原料进行筛选,依据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设定配方后,采用正交试... 目的:针对10岁以上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研发一种特医蛋白质组件配方食品。方法:通过测定原料的理化性质对蛋白质组件主要原料进行筛选,依据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设定配方后,采用正交试验对混合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加速试验研究产品的稳定性。结果:分离乳清蛋白IWPI 90和大豆分离蛋白SUPRO 787 IP适宜作为蛋白质组件配方食品的蛋白原料,配比为59.7∶40.3时,SRCAA值最高;最优混合工艺为混合时间20 min、混合频率35 Hz、装量330 kg,该工艺制备的产品稳定性高,混合均匀度达到98.68%。结论:本研究开发的特医蛋白质组件配方食品不仅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还拥有独特的营养成分和核心技术,为相关企业干法工艺生产特医蛋白质组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医食品 蛋白质组件 配方筛选 混合均匀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味中药及复方对大肠埃希菌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
4
作者 兰新财 陈欣 +4 位作者 缪雨臻 卢骏 赵丽丽 姚红健 叶菁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研究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优选常用200味中药,采用“中药管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木瓜、五倍子等16味中药对大肠埃希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中兽医辨证论治方法和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指导下,将这16味中... 为研究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优选常用200味中药,采用“中药管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木瓜、五倍子等16味中药对大肠埃希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中兽医辨证论治方法和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指导下,将这16味中药组成7个复方和3个成方制剂。进一步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复方A1、B1、A2、B2、J1抑菌效果显著。本研究为中兽药替抗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方 大肠埃希菌 抑菌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挤压双菇复合膨化食品的配方研究
5
作者 贾娟 《粮食加工》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以大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杏鲍菇和香菇等辅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经过拌料、挤压膨化、切割、烘烤、调味等工艺研制双菇(香菇、杏鲍菇)复合膨化食品。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和膨化度为综合考察指标,利用Box-Beheken响应面优化双... 以大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杏鲍菇和香菇等辅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经过拌料、挤压膨化、切割、烘烤、调味等工艺研制双菇(香菇、杏鲍菇)复合膨化食品。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和膨化度为综合考察指标,利用Box-Beheken响应面优化双菇复合膨化食品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工艺参数为:挤压温度Ⅰ区50℃、Ⅱ区130℃和Ⅲ区150℃,调整转速为230.0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双菇复合膨化食品的最优配方为:以大米粉为基础配方,香菇添加量为10%,杏鲍菇添加量为9%、罗汉果甜苷添加量为0.03%,此时综合评分最高,为94.16。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双菇膨化食品,膨化效果最好,具有较好的色泽和香菇杏鲍菇特有的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杏鲍菇 双螺杆挤压 膨化食品 配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方剂的文献研究与利用述要
6
作者 吴承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4,共6页
无名方剂是中医方剂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文医药文献、出土医药文献、石刻碑文、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海外回归医药文献等各类文献中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无名方剂文献整理研究涉及对无名方文献来源的筛选研究、引书存佚情况的研究、... 无名方剂是中医方剂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文医药文献、出土医药文献、石刻碑文、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海外回归医药文献等各类文献中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无名方剂文献整理研究涉及对无名方文献来源的筛选研究、引书存佚情况的研究、无名方剂药物的研究、病名与主治规范的研究、无名方与有名方衍变研究、剂型与用法研究、真伪文献鉴别应用等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整理历代无名方剂文献,梳理无名方剂学术发展的脉络,总结无名方剂的特征与特色,对于推动方剂文献研究以及促进无名方剂的进一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方剂 医药文献 文献研究 出土医药文献 石刻碑文 海外回归医药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经典名方黄芩汤的关键信息考证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7
作者 王家豪 顾立梅 +4 位作者 薛昊 李煜 陈悆 冷子妍 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3-1274,共12页
黄芩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整理、考证与分析记载黄芩汤的古代及现代临床文献,梳理黄芩汤的处方源流、组成、药物基原、炮制方法、用法用量、功效主治等关键问题,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 黄芩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整理、考证与分析记载黄芩汤的古代及现代临床文献,梳理黄芩汤的处方源流、组成、药物基原、炮制方法、用法用量、功效主治等关键问题,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从文献考证、制剂开发、质量评价全程为黄芩汤的临床运用及制剂开发提供文献与理论支撑。经分析与考证,黄芩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方为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其中大枣为引,药用基原遵循2020版《中国药典》,其中黄芩、白芍用生品,甘草为清炒甘草,大枣用时切开;药物用量方面,黄芩11.19 g,芍药7.46 g,甘草7.46 g,大枣根据情况适宜加减;制法与服法为加水2000 mL,煎煮至600 mL,不拘时温服,1日3次。该方古代常用于治疗痢疾,现亦用于治疗以腹泻为主症的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黄芩汤的Q-Marker建议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经典名方 质量标志物 文献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综合评价维度和方法的现状分析
8
作者 翟常吉 陈盛君 +3 位作者 王化龙 李根林 李寒冰 吴宿慧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2017-2026,共10页
《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2021年第22号)的发布,以及中药配方颗粒部分国家标准的实施,表明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越来越多,开... 《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2021年第22号)的发布,以及中药配方颗粒部分国家标准的实施,表明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越来越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综合评价势在必行。目前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与中药饮片的一致性及其质量控制等方面,其临床综合评价维度和方法尚在建立之中。通过归纳总结现有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维度和方法,同时考虑到中药配方颗粒不同于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化学药,又区别于中药饮片、中成药,并结合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稳定性和中医药特色,提出建立适宜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综合评价维度和方法,为广泛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临床综合评价 研究现状 评价维度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竹健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临床研究
9
作者 左巧云 傅雨娴 +4 位作者 王倩倩 叶涛 郭涵卿 查天悦 徐陆周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9-75,共7页
目的研究芪竹健胃方治疗脾虚湿热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31例作为治疗组,予芪竹健胃方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疗程12 w,对比治疗前... 目的研究芪竹健胃方治疗脾虚湿热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31例作为治疗组,予芪竹健胃方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疗程12 w,对比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疗效、胃镜征象、粘膜病理、癌变风险,血清胃功能三项的变化。另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胃粘膜Lgr5、Wnt1、C-myc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该方的作用机制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治疗12 w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胃镜病理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低癌变风险,血清G17、PGⅠ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PGR有升高趋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GⅡ方面,结果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20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粘膜Lgr5、Wnt1、C-myc蛋白表达情况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芪竹健胃方能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促进胃黏膜的修复,降低癌变风险的机制可能与调控Wnt/Lgr5信号通路,抑制Lgr5标记的胃干细胞异常增殖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脾虚湿热血瘀证 芪竹健胃方 临床研究 LGR5 WNT/Β-CATENIN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中国粮食酒为基酒的预调鸡尾酒研发
10
作者 涂俊宏 宗宁燕 +2 位作者 耿云娣 朱海燕 陈元芝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5期135-140,共6页
本文选择清香型粮食白酒作为酒基,通过绍兴黄酒调色和自酿水蜜桃果酒调味,添加白砂糖优化其口感,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来优化以中国粮食酒为基酒的预调鸡尾酒配方。结果表明,当白酒添加量为4%、水蜜桃果酒添加量为18%、黄酒添加量... 本文选择清香型粮食白酒作为酒基,通过绍兴黄酒调色和自酿水蜜桃果酒调味,添加白砂糖优化其口感,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来优化以中国粮食酒为基酒的预调鸡尾酒配方。结果表明,当白酒添加量为4%、水蜜桃果酒添加量为18%、黄酒添加量为4%、白糖添加量为9 g/100 mL和苏打水充气7 s时,配制的鸡尾酒感官评分最高,为88分。此方法配制的鸡尾酒理化性质均符合T/CBJ 5101-2018的规定,对扩大中国粮食酒的消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调鸡尾酒 中国粮食酒 配方 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温经汤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晓瑶 杨思晨 +2 位作者 张晨 张悦健 马小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1-7,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知识图谱的温经汤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温经汤相关文献,使用Note Express软件进行合并去重,后导入Cite Space 6.1... 目的 探讨基于知识图谱的温经汤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温经汤相关文献,使用Note Express软件进行合并去重,后导入Cite Space 6.1.R3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分析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788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有3年增长迅猛;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河北中医学院的杜惠兰;主要研究机构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各机构间合作不密切;关键词主要集中于治疗病种、应用形式、化学成分3个方面。结论 温经汤在妇科和皮肤科领域研究广泛,其中月经病和不孕症是研究热点。皮肤病的严格疗效评价和基础研究、难治性疾病的拓展、外治法的机制研究应在未来多加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可视化 经典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类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12
作者 许雨晴 赵唯含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总结近十年柴胡类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研究现状,阐述柴胡类方的方义、临床运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柴胡类方具有和解少阳、调畅枢机的功效,在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保护食管及胃黏膜、加... 总结近十年柴胡类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研究现状,阐述柴胡类方的方义、临床运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柴胡类方具有和解少阳、调畅枢机的功效,在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保护食管及胃黏膜、加速胃排空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柴胡类方 胃黏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东省药品抽检的北柴胡配方颗粒质量分析与研究
13
作者 毕天琛 曲智雅 +2 位作者 郭衍珩 杨国宁 赵丹彤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目的基于山东省药品抽检工作,对全省北柴胡配方颗粒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方法对抽样的54批样品按法定标准检验,并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全面评价北柴胡配方颗粒质量现状。结果按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按探索性研究方法检验合格... 目的基于山东省药品抽检工作,对全省北柴胡配方颗粒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方法对抽样的54批样品按法定标准检验,并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全面评价北柴胡配方颗粒质量现状。结果按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按探索性研究方法检验合格率为90.7%,5批样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柴胡皂苷总量低于拟定限度。探索性研究发现部分批次样品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部分批次样品可能存在原料质量差、未按处方投料等问题。结论建议企业加强原料控制,同时优化工艺,严把质量关,从而更好地保障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配方颗粒 法定标准 探索性研究 柴胡皂苷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代文献分析的经典名方平胃散关键信息考证
14
作者 宋甜甜 李和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2期2167-2171,共5页
平胃散始载于《简要济众方》,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经典名方,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对平胃散的历史沿革,组方药味的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方法,方义与功能主治进行考证,建议临床使用煮散剂时每服药量为苍术3.14 g、厚... 平胃散始载于《简要济众方》,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经典名方,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对平胃散的历史沿革,组方药味的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方法,方义与功能主治进行考证,建议临床使用煮散剂时每服药量为苍术3.14 g、厚朴1.97 g、橘红1.97 g、甘草1.18 g,煎煮时加生姜2 g、大枣6 g,加水300 mL,煎煮至210 mL,去滓或去姜、枣,空腹食前温热服用,每日服用3次。平胃散临床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内服治疗湿滞脾胃证及霍乱、瘴、妇人死胎不下、疟疾等,外用治疗闪肭、恶疮、脚气膝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平胃散 关键信息 历史沿革 文献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乐多酸奶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建军 张开屏 +2 位作者 刘静 戴星 靳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通过稳定剂、发酵剂和白砂糖不同添加量对养乐多酸奶质量的影响试验,研究了养乐多酸奶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组合为A2C2B3,即发酵剂添加量为2%,白砂糖添加量7%,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2%,同时试验得出酸牛奶的保质期为21d。
关键词 养乐多酸奶 配方 稳定剂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欢庆 周志世 +1 位作者 刘锋报 杨川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2,115,共5页
基于油基钻井液良好的抗高温稳定性、良好的润滑性、抗污染能力和油层保护效果,其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油气田开发过程。而柴油基钻井液使用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制约着其推广应用。为了满足保护生态和勘探开发的需要,室内成功研究出了以... 基于油基钻井液良好的抗高温稳定性、良好的润滑性、抗污染能力和油层保护效果,其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油气田开发过程。而柴油基钻井液使用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制约着其推广应用。为了满足保护生态和勘探开发的需要,室内成功研究出了以低毒矿物油白油为基油的油基钻井液。现场应用三口水平井,维护简单、性能稳定,起下钻畅通、钻进正常,有效解决了水平段泥页岩的水敏掉块、托压等问题。圆满完成了钻探任务,现场取样测试其油气层静态渗透率恢复值均在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油基钻井液 配方 研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宇汝翠 陆智慧 李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观察2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β2-MG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糖代谢、肾功能,延缓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益气养阴通络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低伤害压裂液的研制及应用——广安002-X36井压裂增产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永帆 刘友权 +2 位作者 石晓松 张燕 张永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3,共3页
广安002-X36井是四川盆地广安构造带上的1口斜井,具备实施超大规模加砂压裂施工的条件。针对该井的储层特点和大规模加砂压裂施工工艺要求,以CT低伤害压裂液体系为基础,通过对交联剂的优化研究,采用M5500黏度计对压裂液冻胶进行长时间... 广安002-X36井是四川盆地广安构造带上的1口斜井,具备实施超大规模加砂压裂施工的条件。针对该井的储层特点和大规模加砂压裂施工工艺要求,以CT低伤害压裂液体系为基础,通过对交联剂的优化研究,采用M5500黏度计对压裂液冻胶进行长时间剪切实验,成功得到耐长时间剪切的压裂液配方。优化后的压裂液具有抗剪切性能强、耐长剪切、破胶快速彻底、返排迅速等特点,现场施工6h23min,液体质量稳定。加砂压裂施工前测试气产量0.65×104m3/d,压裂后测试产量39.3×104m3/d,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此次现场施工结果表明,CT低伤害压裂液能满足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别是广安区块大规模加砂压裂增产作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安地区 晚三叠世 储集层 大型压裂 压裂液 配方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五叶蜜”绞股蓝抗疲劳功能啤酒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金龙 郑小江 +3 位作者 田国政 孙东发 周光来 郝立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1-175,共5页
目前市售啤酒产品普遍不具有保健功效,本研究通过选择出能增强啤酒口感、风味的天然无毒副作用及保健功效显著的物质:"恩五叶蜜"甜味绞股蓝总皂甙、硒卡拉胶、碳酸氢钠、甘露醇等,作为功能啤酒的添加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 目前市售啤酒产品普遍不具有保健功效,本研究通过选择出能增强啤酒口感、风味的天然无毒副作用及保健功效显著的物质:"恩五叶蜜"甜味绞股蓝总皂甙、硒卡拉胶、碳酸氢钠、甘露醇等,作为功能啤酒的添加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研究后的结果表明,最佳组合配方为:A2B1C2D2,所形成产品pH值为5.37,其含绞股蓝总皂甙为120mg/L,硒为9.6μg/L,总氨基氮为103mg/L,总糖为5.36mg/L,所得产品口感清爽、抗疲劳并有甜味绞股蓝特有的芳香味和清甜味,形成了一种新的功能性保健啤酒,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绞股蓝 功能啤酒 最佳配方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层润湿特性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克文 孙建孟 关继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6-88,共3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目前在储层润湿性对电阻率影响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结果,根据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微观机理以及储层特性的差异,首先提出了水湿储层中润湿水膜存在连续状和分散状这两种形式;接着利用逾渗理论研究了在具有不同连通性和均质性... 为了进一步理解目前在储层润湿性对电阻率影响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结果,根据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微观机理以及储层特性的差异,首先提出了水湿储层中润湿水膜存在连续状和分散状这两种形式;接着利用逾渗理论研究了在具有不同连通性和均质性的储层中,润湿性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最后从阿尔奇公式出发,进一步分析了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特征。根据阿尔奇公式的分析结果同逾渗理论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含水饱和度范围内,水湿储层的电阻率均比油湿储层低;在低含水饱和度下,润湿性对电性影响的差异可归因于储层连通性和均质性的不同。连通性好、非均质性不显著的水湿储层,其I—Sw曲线呈现凸型;连通性差、非均质性显著的水湿储层,其I—Sw曲线呈现凹型。在确定饱和度指数时,除考虑储层的润湿特性以外,还需要考虑储层孔隙的连通状况和均质性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润湿性 电阻率 阿尔奇公式 饱和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