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鱼类生境所需水文-水力特征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1
作者 张丽亭 逄勇 +2 位作者 汪静娴 季汇玲 张舒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目的】为保障叶尔羌河的生态用水并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方法】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面积比指数法对研究河段进行径流推求,得出控制断面长系列径流成果;根据径流计算数据和实测断面信息,使用水力学计算方法得出在不同流量条件... 【目的】为保障叶尔羌河的生态用水并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方法】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面积比指数法对研究河段进行径流推求,得出控制断面长系列径流成果;根据径流计算数据和实测断面信息,使用水力学计算方法得出在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水深、湿周、流速和水面宽等水力特性。同时,结合鱼类栖息地需求的水力参数,运用Tennant法、湿周法、Q90法和生态水力学法等四种不同方法综合确定该断面的生态流量。根据生态流量计算结果,分析天然来流和生态流量下泄两种情形下的下游断面水文水力特征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多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在叶尔羌河流域米斯克尼坝址断面,枯水期(10月至次年3月)的最小下泄生态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0%,即14.3 m^(3)/s;而在鱼类繁殖期和丰水期(4月至9月),下泄的生态流量应为多年平均流量的30%,即42.9 m^(3)/s。采取以上计算结果进行生态流量下泄,下游河道断面水力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平水年天然来流相比流量降低79.6%、流速降低48.3%、水深减小31.4%、水面宽减小26.1%。【结论】以上基于鱼类生境需求,结合水文学、水力学方法的河道生态流量计算方法较为合理,且能根据鱼类产卵时间划分出精确的生态流量。河道内仅下泄生态流量会导致断面水深、水面宽、流速等水力参数发生较大的改变,在保证鱼类生态流量的同时还需考虑流量减少对其他动物或植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鱼类生境 计算方法 叶尔羌河 径流还原 影响因素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地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评估
2
作者 曹叶 肖淳兮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森林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对于天然保护林工程的实施以及支持中国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文献同时考虑国有森林资源中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基于此本文从经济—生态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基准价格修正... 森林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对于天然保护林工程的实施以及支持中国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文献同时考虑国有森林资源中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基于此本文从经济—生态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基准价格修正法、AHP层次分析法、生态价值补偿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林地资源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估。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明确我国国有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明确其在我国绿色生态改革进程中蕴含的巨大生态价值推动力,为合理管控森林资源,防止国有资源流失,并促进我国低碳减排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资源价值评 AHP层次分析法 基准价格修正法 生态价值补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生态资源价值计量体系重构研究——基于时空特征与溢出效应的双重考虑
3
作者 李灿 孙雨涤 张长江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0-440,共11页
基于CAS准则、ESG理念、“双碳”目标等多重制度逻辑,对林木生态资源价值计量理论体系进行修正,从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3个维度构建计量模型,并通过应用与比较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林木生态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 基于CAS准则、ESG理念、“双碳”目标等多重制度逻辑,对林木生态资源价值计量理论体系进行修正,从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3个维度构建计量模型,并通过应用与比较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林木生态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维度,还体现在生态和社会维度;单一的历史成本模式不符合林木生态资源的时空特性,应分别采用收益法与“历史成本+自然增值”法,评估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林木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以替代成本法、替代工程法、旅行费用法等方法为依据,分别构建林木生态资源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计量模型,并对无法货币化计量的价值以定量评价的方式进行披露,能够更科学、更完整、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综合价值。据此,建议改进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优化其价值计量体系及具体估值方法,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规范ESG报告披露内容框架,促使ESG报告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非财务信息;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与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生态资源 价值计量 时空特征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徐彩瑶 任燕 孔凡斌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9,共12页
基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人力资本水平... 基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人力资本水平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均值呈现先降后升的波动特征,但整体效率水平仍维持在较低区间。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不同发展模式和行政层级的区域间表现出显著异质性。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门槛特征,其中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规模呈现出单一门槛效应,城镇化水平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森林资源管理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来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提升。据此,建议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优化森林资源管理,因地制宜发挥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技术创新 森林资源管理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及其空间分布驱动因素研究
5
作者 赵忠宝 李婧 +5 位作者 刘小丹 柏祥 刘昊野 徐晓娜 耿世刚 鲁少波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2,共12页
开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可以明确森林生态服务对人类福祉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理念的认识。基于林草资源综合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等数据,借助3S技术与IUEMS核算平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河北省森林... 开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可以明确森林生态服务对人类福祉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理念的认识。基于林草资源综合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等数据,借助3S技术与IUEMS核算平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河北省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及其空间分布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22年河北省森林生态产品总价值为4.62×10^(11)元;不同功能类别的价值大小为涵养水源>洪水调蓄>固碳释氧>森林康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产品供给>净化大气>防风固沙。2)不同林分类型和龄组生态产品价值大小为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未成林>疏林和中龄林>幼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过成熟林。3)森林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呈现为东北部燕山生态涵养区>西部太行山生态涵养区>中南部和东南部平原农业区>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4)单因子解释力q值大小为降水>高程>坡度>温度>人口密度>人均GDP>土壤全N>土壤有机质>夜间灯光指数,双因子交互作用q值最高的为降水∩温度(0.76),表明降水和温度是影响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空间分布主导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致远 谢花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51-5366,共16页
基于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进程和实践经验,解析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设计以政府主导的森林资源资产化、市场主导的森林资产资本化机制和政府与市场交叉的价值反馈机制,衔接关键要素的森... 基于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进程和实践经验,解析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技术逻辑,设计以政府主导的森林资源资产化、市场主导的森林资产资本化机制和政府与市场交叉的价值反馈机制,衔接关键要素的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核心机制。从实践案例提炼出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生态产业化经营模式、绿色金融模式、生态指标交易模式和林下经济模式,其中生态产业化经营模式包括森林资源流转、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生态产业化;绿色金融模式包括生态运营中心模式和股权合作型生态修复;生态指标交易模式主要是森林碳汇交易;林下经济模式的核心做法是林业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最后聚焦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三大关键环节:“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提出建立森林生态运营中心、采取金融资本化运营和实施森林资源生态产品分类经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公共治理 核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赋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赵雪 张建哲 崔莉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本研究聚焦森林资源领域,通过分析福建顺昌、江西资溪、北京门头沟三地搭建的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中的森林资源管理利用模式,阐述顺昌县森林资源统计、资溪县林业金融创新、门头沟区林业碳汇交易案例。通过探索基于生态资源管理大数据平... 本研究聚焦森林资源领域,通过分析福建顺昌、江西资溪、北京门头沟三地搭建的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中的森林资源管理利用模式,阐述顺昌县森林资源统计、资溪县林业金融创新、门头沟区林业碳汇交易案例。通过探索基于生态资源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森林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为建设生态资源管理大数据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银行大数据平台 生态环境大数据 森林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填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缺失因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婷 徐含乐 +2 位作者 徐奇刚 朱本挥 陆亚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269-8282,共14页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评估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和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监测体系和不同时期需求的升级,清查数据存在调查因子不连贯的问题。基于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第六期至第九期清查数据,根据五个林分结构缺失因子和不同因子之...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评估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和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监测体系和不同时期需求的升级,清查数据存在调查因子不连贯的问题。基于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第六期至第九期清查数据,根据五个林分结构缺失因子和不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选取特征因子,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填补缺失因子并分析特征因子的重要性。结果显示:(1)缺失因子和当期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普遍高于后期因子,其中植被类型、树种结构和其他相关因子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868和0.733,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缺失因子;(2)所有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的准确度均达到0.770以上,并且在省级和县级尺度都具有出色的外部有效性,其中相关性系数高的缺失因子对应的模型准确度也相对更高;(3)特征因子重要性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显示特征因子组合中当期因子的占比高有助于提高模型填补性能,此外缺失因子本身对应的后一期数值对提高模型填补性能的贡献较大。研究可用于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库,为科学评估我国生态保护建设成效以及完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提供支撑。在未来的研究中,基于国家森林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策略,通过严密的实验设计评估我国森林分类经营制度的建设成效,对于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因子 森林资源清查 生态保护 机器学习 森林分类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价值的水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洪明海 刘辉 +8 位作者 严涛 杨荣芳 苏海鹏 吴名剑 郝志斌 李析男 齐云飞 冯楚桥 余晓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58,共11页
【目的】合理确定水资源资产价值是地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实现水资源所有权委托代理的重要基础,针对水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范围不具体、方法多、规则不统一等问题。【方法】结合水资源的特性和资产属性,明确了水资源资产的核算边界;考虑... 【目的】合理确定水资源资产价值是地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实现水资源所有权委托代理的重要基础,针对水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范围不具体、方法多、规则不统一等问题。【方法】结合水资源的特性和资产属性,明确了水资源资产的核算边界;考虑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建立了包括水量、水质净化、生态水、气候调节、洪水调蓄等五项核算内容的水资源资产核算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贵州省白甫河流域。【结果】方法计算的水资源资产价值为19.58亿元,其中,水量价值5.44亿元、气候调节价值5.15亿元、洪水调蓄价值3.15亿元、水质净化价值1.37亿元、生态水价值4.46亿元。【结论】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方水产值法、用水量价格法和生态产品价值法等三种比较常见的核算方法,考虑水资源可利用量、河道内用水量和服务人类活动水量三部分的水资源资产核算边界相对更合理;将生态水虚拟为生活、农业、工业的价值方法充分体现了生态水的占用成本,操作性更强。该方法可为水资源增值保值和水资源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资产 价值核算 模型 生态价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生态屏障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以韶关市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韩秋萍 张修玉 +3 位作者 许振成 郑翔 谈可可 邹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30-434,共5页
近年来,随着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识的日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愈显重要。本文应用生态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与意愿调查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韶关森林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空气、休闲娱乐及保... 近年来,随着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识的日益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愈显重要。本文应用生态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与意愿调查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韶关森林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空气、休闲娱乐及保护生物多样性6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韶关森林生态系统6项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769亿元,相当于该区GPD总量的94.14%;而6项功能指标中涵养水源功能价值最高,为3.25×1010元,占总价值42.26%;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全国单位价值的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关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森林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江生 王斌 +1 位作者 王彩绒 蔡大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评估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应用资源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2004年天津市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天津市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较大,为33 412.37万元,生态服务价值约是其直接经济价值的2.01倍,... 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评估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应用资源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2004年天津市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天津市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较大,为33 412.37万元,生态服务价值约是其直接经济价值的2.01倍,但在各区县间分布并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服务价值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量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家来 李玲 +2 位作者 邢付英 郑京津 王利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7-531,共5页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值量从1000元到18000元不等,资源价值年增长量最大相差10倍以上;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分为3种价值类型:Ⅰ类为高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达8000元以上,Ⅱ类为一般价值区,为2500-8000元,Ⅲ类为低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在2500元以下,不同经济价值类型区应采取不同的资源保护和发展对策;森林生态资源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投入使资源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有重要意义;森林生态资源年增长量是其价值补偿的重要依据,Ⅰ类经济价值区每公顷不能低于375元,最高可达900元以上,Ⅱ类地区在150-375元之间,Ⅲ类地区可按150元以下标准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森林生态资源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丽华 王海南 +1 位作者 李学友 杨立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85,共4页
采用现代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保持水土、保肥、释放O2、吸收CO2、游憩、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0558万元... 采用现代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保持水土、保肥、释放O2、吸收CO2、游憩、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0558万元,各个评价指标的价值大小依次为:制造O2价值为19846万元,占16.46%;增加枯水期径流效益为18 956万元,占15.72%;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为18 462万元,占15.31%;保肥效益为16 845万元,占13.97%;吸收CO2的价值为16 668万元,占13.83%;防洪效益15 783万元,占13.09%;滞尘效益13 478万元,占11.18%;SO2降解的效益为387万元,占0.32%;游憩效益为133万元,占0.11%。利用权重指标、支付意愿系数等影响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大小的因子进行最终评价,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8.4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效益 价值分析 临江林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宫山森林生态资源自然价值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家来 章建斌 +7 位作者 戴均华 郑兰英 吴翠 李玲 王利民 辜忠春 尹合尧 何杨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在确定森林生态资源质量评价指标及自然环境因子价值标准的基础上,对九宫山地区森林生态资源的自然价值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资源质量及资源环境的影响。资源质量越好,地形坡度越大,降雨越多,资源价值越... 本文在确定森林生态资源质量评价指标及自然环境因子价值标准的基础上,对九宫山地区森林生态资源的自然价值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资源质量及资源环境的影响。资源质量越好,地形坡度越大,降雨越多,资源价值越高,反之亦然。2、九宫山森林生态资源自然价值量约为8400万元,资源年增量约为150万元,年增长率为1.8%,资源的再生产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资源的年增长更多的是资源质量的提升。3、在不同类型中,针阔混交林的价值最高,针阔混交是该地区提高资源价值的最佳途径和模式,阔叶林在该地区的价值构成中占到接近50%的比例,但单位面积的价值不高。4、同一类型资源的价值变异比较明显,除灌木林、竹林外,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四旁林单位面积的价值变异较大,森林生态资源的价值计量必须对计量对象进行实地、具体的调查,才能达到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官山 森林生态资源 自然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15a森林资源区域发展变化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少勇 李强 吴成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1-264,共4页
运用Matlab平台BP神经网络将全国第五次至第七次森林清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各省区森林资源在近15年间的发展变化作出评价,结果显示,在第五次至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储备区域出现较大幅度的资源退化。结合木质林... 运用Matlab平台BP神经网络将全国第五次至第七次森林清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各省区森林资源在近15年间的发展变化作出评价,结果显示,在第五次至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储备区域出现较大幅度的资源退化。结合木质林产品的国际贸易的研究及数据分析,认为我国森林资源利用存在省域间的资源剥夺状况,这种状况形成的制度路径,可能带来森林资源的低效利用和保护措施难以实施的问题,导致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持续损失。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由于天保工程和人工林面积增长构成了森林覆盖率增长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森林资源清查 森林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广西隆林县和西林县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顾剑红 王玉杰 +2 位作者 王云琦 张会兰 马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为明确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ESV)的影响。以广西典型石漠化区——隆林县和西林县为研究区,结合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分析2004—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Costanza估算生态服务价值方法,基于谢高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当... 为明确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ESV)的影响。以广西典型石漠化区——隆林县和西林县为研究区,结合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分析2004—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Costanza估算生态服务价值方法,基于谢高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定量评价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对9项生态服务价值(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美学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隆林县和西林县的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减少。两县总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加6.14亿和3.27亿元;除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价值减少外,其余7项价值均增加;林地生态价值构成ESV的主体。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区的ESV估算值相对稳定;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表明,两县的生态经济系统分别处于中度协调和潜在危机水平,说明隆林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西林县需要加强生态建设。ESV可作为衡量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1个综合性指标,为当地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Costanza估算方法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的黑土区耕地资源价值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 被引量:37
17
作者 苏浩 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7-85,共9页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三生"功能影响因素与耕地资源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空间展布模型、小波相干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的耕地资源价值平均值为146.89元/m^2...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三生"功能影响因素与耕地资源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空间展布模型、小波相干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区的耕地资源价值平均值为146.89元/m^2,其中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最高,经济价值次之,生态价值最低。样本区耕地资源价值呈自西北向东南降低的明显空间分异特征。(2)基于耕地"三生"功能要素,影响研究区耕地资源价值的敏感性因子9个,影响强度大小有所不同。其中建设用地比例、病虫害发生面积和障碍层厚度三个敏感因子对耕地资源价值的提升具有反向作用,其他因子具有正向作用。研究结论:耕地的"三生"功能要素对耕地资源价值作用的强度大小和方向不同,耕地资源价值应体现耕地的"三生"功能影响因素。耕地保护补偿方式应从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补偿向基于耕地"三生"功能因素的综合补偿方式转变,这也与征地补偿的初衷--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目标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价值 “三生”功能 黑土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形样地法的最优株数选取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丝涵 岳德鹏 +1 位作者 冯仲科 郑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29,共4页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精准快速计测,以在北京市内平原区县及周边山区县选取的5块标准样地内布设的175块不同树木数量构成的多边形样地为研究对象,按照多边形样地法的原理进行观测,将测算出的样地蓄积量、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与标准样地每...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精准快速计测,以在北京市内平原区县及周边山区县选取的5块标准样地内布设的175块不同树木数量构成的多边形样地为研究对象,按照多边形样地法的原理进行观测,将测算出的样地蓄积量、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与标准样地每木检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当多边形样地由9株树组成时,在人工林中,样地蓄积量估测精度可达到93.2%,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估测精度也可达90%以上,满足森林二类调查精度。研究说明9株树的多边形样地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样地法 森林资源调查 林分调查因子 最优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要素及其景观感知传递性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郑永贤 张智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9,134,共8页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相应的景观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传递关系模型。通过对景区生态安全各要素的分析发现,在景区开发、游客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我国...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相应的景观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传递关系模型。通过对景区生态安全各要素的分析发现,在景区开发、游客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水体、土壤、空气、声音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动植物生长生存条件发生退化,并对游客的景观感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的传递性分析表明,景观感知安全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转移到自身的一种反映,它对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有一定的预知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和对景区生态安全构念的分析,建立了包括生物生存环境安全和生物资源安全要素在内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结构,及其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 生态安全要素 景观感知传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体系设计与应用——以川西林盘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晋 刘嘉琪 廖茂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3-38,共6页
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是有效盘活与持续利用乡村生态资源的基础,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文章基于“客体-主体-产品”的改进思路,构建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理论模型;结合公共品理论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已有核算方法... 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是有效盘活与持续利用乡村生态资源的基础,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文章基于“客体-主体-产品”的改进思路,构建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理论模型;结合公共品理论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已有核算方法为基础,厘清乡村生态公共产品、乡村生态俱乐部产品、乡村生态私人产品的分类逻辑,建立乡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体系。以川西林盘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将生态价值核算体系拓展到新的应用场景,为摸清乡村生态资源家底与利用现状提供科学依据与有效工具。测算结果表明,乡村生态公共产品、乡村生态私人产品是乡村生态资源价值的主要来源,乡村生态产业化是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资源 价值核算体系 公共产品理论 当量因子法 川西林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