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 被引量:74
1
作者 惠刚盈 胡艳波 +2 位作者 赵中华 袁士云 刘文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3,共6页
建立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u_a_CIi),该指数能够同时表达出竞争木对对象木的上方遮盖和侧翼挤压。该指数取值范围为[0,1),无量纲,指数值越大,表明树体越小,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大,清晰直观地表达林木在林分中所处的相对竞争态势。从理... 建立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u_a_CIi),该指数能够同时表达出竞争木对对象木的上方遮盖和侧翼挤压。该指数取值范围为[0,1),无量纲,指数值越大,表明树体越小,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大,清晰直观地表达林木在林分中所处的相对竞争态势。从理论上阐明大的竞争邻体比小的竞争邻体对对象木有更大影响,不仅反映在上方的遮盖也体现在侧方的挤压中。该指数与林木大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常用的HEGYI竞争指数。在测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竞争指数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 竞争指数 交角 大小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白超 赵中华 胡艳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145,共8页
【目的】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CI)简洁,能同时表达出竞争木上方的遮盖和侧翼的挤压。探讨不同林分用胸径(D)或通过胸径-树高(D-H)曲线预估树高后替代实测树高计算该竞争指数的可行性,以期给出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的最优经验计算... 【目的】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CI)简洁,能同时表达出竞争木上方的遮盖和侧翼的挤压。探讨不同林分用胸径(D)或通过胸径-树高(D-H)曲线预估树高后替代实测树高计算该竞争指数的可行性,以期给出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的最优经验计算途径。【方法】以3个地区共6块样地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站仪测定并记录林木坐标、树种、胸径、树高、冠幅和健康状况,并计算和分析各样地林木通过胸径得到的竞争指数(CID),通过胸径-树高曲线预估树高后得到的竞争指数(CI_(D-H))与通过实测树高得到的竞争指数(CIH)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森林类型林分通过胸径和胸径-树高曲线预估树高后计算得到林木竞争指数的2个经验计算途径都是可行的,且都能表达出通过实测树高计算得到林木竞争指数(CIH)结果的95%以上。2个经验计算途径的效果与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呈显著正相关,当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低(R2<0.53)时,CI_(D-H)效果略差。【结论】由于CI_(D-H)计算过程较复杂,且当林分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较低时,竞争指数CI_(D-H)的应用效果比竞争指数CI_D略差,因此以胸径替代实测树高可作为该竞争指数的最佳经验计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 胸径-树高曲线模型 经验计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人工林冠层特性对不同森林经营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封焕英 张连金 +2 位作者 杜满义 孙长忠 吴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5,37,共5页
为深入认识不同森林经营方式下林木冠层结构变化及适应特性,以九龙山区侧柏人工林为对象,设置结构化经营(A)、全面割灌(B)、对照(C,不实施任何经营措施)、结构化经营+全面割灌(D)4种处理,利用Hemi View数字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林分冠层... 为深入认识不同森林经营方式下林木冠层结构变化及适应特性,以九龙山区侧柏人工林为对象,设置结构化经营(A)、全面割灌(B)、对照(C,不实施任何经营措施)、结构化经营+全面割灌(D)4种处理,利用Hemi View数字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林分冠层特性。结果表明:侧柏人工林的截获直接辐射、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在不同经营方式下均发生显著变化,截获散射辐射和总辐射无显著变化。其中,叶面积指数为(2.04±0.54)^(2.32±0.48),4种处理间的差异表现为C处理最小,显著低于A、B和D,且A、B和D间差异不显著。叶倾角则与叶面积指数呈相反趋势,表现为C处理最大,显著高于其它3种处理。截获直接辐射为(11 373.0±383.4)^(11 872.0±292.4)MJ·m^(-2)·a^(-1),D处理显著高于C处理,与A和B无显著差异。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割灌和结构森林化经营措施对侧柏人工林的冠层结构特性变化能产生显著影响,二者的有效结合对发挥冠层作用具更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结构 结构化森林经营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叶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碳汇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崔崧 肖锐 +1 位作者 王文帆 刘滨凡 《森林工程》 2020年第6期30-35,共6页
针阔混交林结构特征对碳汇功能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为明确小兴安岭碳汇结构特征,采用生物量方程计算生物量,并以生物量推算碳储量。结合垂直投影面积、角尺度、混交度及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指标,对小兴安岭主要的针阔混交林碳储量特征进... 针阔混交林结构特征对碳汇功能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为明确小兴安岭碳汇结构特征,采用生物量方程计算生物量,并以生物量推算碳储量。结合垂直投影面积、角尺度、混交度及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指标,对小兴安岭主要的针阔混交林碳储量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①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碳汇累积倾向于较大冠幅、较高混交度、较小竞争指数和随机分布状态的林木,但个别林型存在差异,原始林碳汇累积倾向于中度混交(混交度0.5)状态的林木,过伐林碳汇累积倾向于团块状分布(角尺度0.75)状态的林木;②针阔混交林内林木的碳汇量与冠幅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与竞争指数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③成熟林木个体占据较高的资源和空间生态位,碳汇累积处于优势地位,可从垂直空间角度增加林分错层空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合理的增加非顶级群落林分的混交比例有利于碳汇累积的增加。过伐林可以通过引入伴生树种等方法加快更新速度,改善团块状碳汇累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幅 混交度 角尺度 竞争指数 针阔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清芳 刘滨凡 马燕娥 《森林工程》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木槭、榆树、水曲柳和红松等,占林木总株数的74.46%;优势树种的竞争指数较低(1.22~4.71),占据较多空间生态位;各样地混交度平均值为0.77,空间隔离程度较强;优势树种大小比数分布于0.38~0.71,表现为竞争均势,各样地大小比数出现频率相差不大;1~6号样地在平均角尺度值0.5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44.07%、55.56%、40.98%、45.24%、39.22%和63.16%,说明大部分林木的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较少林木的角尺度值为0.75和1,分布格局由随机状态向团状聚集状态过渡。综上所述,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树种组成丰富,空间隔离度高,林木整体处于竞争均势呈随机状态分布;优势树种以聚集分布为主,可采取适当经营管理措施以达到林分结构合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度 大小比 角尺度 竞争指数 红松阔叶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单木枝下高和冠幅模型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应涛 刘时良 +2 位作者 孙海龙 王卫霞 向玮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296,共8页
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内均匀分布的98块样地的2487株单木数据,按7:3的比例随机抽样分别用于建模和检验。对林内云杉、冷杉、红松、中生阔叶树种组和慢生阔叶树种组这5个树种(组)的单木枝下高... 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内均匀分布的98块样地的2487株单木数据,按7:3的比例随机抽样分别用于建模和检验。对林内云杉、冷杉、红松、中生阔叶树种组和慢生阔叶树种组这5个树种(组)的单木枝下高和冠幅模型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极大似然估计和似不相关回归估计3种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建模,筛选效果最佳的为最终模型,并分析模拟了树木大小、竞争、林分和立地等因子对枝下高和冠幅的影响。同时考虑树种耐荫性和空间分布结构差异,讨论不同树种枝下高和冠幅模型中影响因子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似不相关回归估计建立的枝下高和冠幅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得到的预测效果最佳,模型检验的修正决定系数(R^(2)_(a))最大,均方根误差(E_(RMS))最小,且平均绝对误差(E_(MA))相较于最小二乘法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降低了57%~58%。胸径、树高和单木竞争指数在所有枝下高模型中均极显著(P<0.001);树冠竞争因子是影响红松枝下高的重要因子(P<0.001);林分密度在除了云杉的其余树种枝下高模型中均显著相关(P<0.01);立地因子中仅坡向与冷杉枝下高显著相关(P<0.01)。冠幅模型中,胸径、枝下高和树冠竞争因子在所有树种中均显著相关(P<0.001);此外冷杉和阔叶树种的冠幅则与林分密度显著负相关(P<0.001),而云杉冠幅则与林分断面积和显著负相关(P<0.001)。在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中,树种耐荫性和单木相对大小影响其树冠的衰退速率,而林地立地质量影响单木冠幅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 枝下高 冠幅 竞争指标 似不相关回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