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草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成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52-53,77,共3页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林草资源覆盖度相对较高,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科学的开发利用方式,导致林草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林草资源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对林草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林草资源覆盖度相对较高,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科学的开发利用方式,导致林草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林草资源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对林草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提出,国家高度重视林草资源的针对性保护和科学利用,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将林草资源的利用和针对性的资源保护有效结合,更好地协调了林草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合理开发、利用林草资源,推动了林草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完善。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林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资源 保护利用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模式对矿山废弃地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可 郑岩 +5 位作者 刘传林 张军 魏守才 徐海东 高芳磊 夏江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为揭示露天矿山废弃地不同原生植被对地表土壤的影响规律,探索其适宜的植被恢复模式,选取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金山矿区“狗牙根(G)”“酸枣+狗牙根(SG)”“酸枣+荆条+狗牙根(SJG)”“臭椿+榆树+酸枣+狗牙根(CYSG)”4种植被模式为研究对象... 为揭示露天矿山废弃地不同原生植被对地表土壤的影响规律,探索其适宜的植被恢复模式,选取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金山矿区“狗牙根(G)”“酸枣+狗牙根(SG)”“酸枣+荆条+狗牙根(SJG)”“臭椿+榆树+酸枣+狗牙根(CYSG)”4种植被模式为研究对象,并以裸地为对照,测定土壤密度、土壤持水量、孔隙度等土壤物理参数和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方法,综合评价不同植被模式对其表层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模式对露天矿山废弃地的土壤水分物理特征影响明显,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与裸地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表现为SJG>CYSG>SG>G,土壤密度与裸地相比显著降低,表现为SJG<CYSG<SG<G。2)植被模式下土壤养分相较于裸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的大小顺序为SJG>CYSG>SG>G,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CYSG>SJG>SG>G。植被混交模式对矿山废弃地土壤水分物理与土壤养分的影响优于裸地与单一植被模式,不同植被模式的综合改良效果为SJG>CYSG>S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措施 矿区修复 土壤水分 土壤孔隙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的水土保持效益及适宜植被覆盖度 被引量:70
3
作者 刘斌 罗全华 +1 位作者 常文哲 许小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68-73,共6页
以1954--2004年南小河沟流域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及所布设的林地、草地径流场观测资料为数据源,进行坡面侵蚀强度与径流指标、降水指标、植被覆盖指标之间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林草植被措施减轻坡面侵蚀的作用明显;防治水土流失的林草... 以1954--2004年南小河沟流域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及所布设的林地、草地径流场观测资料为数据源,进行坡面侵蚀强度与径流指标、降水指标、植被覆盖指标之间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林草植被措施减轻坡面侵蚀的作用明显;防治水土流失的林草植被覆盖度以40%~60%分界明显;从防治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林地和草地建设的有效植被覆盖度应不小于60%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措施 植被覆盖度 降水 侵蚀强度 南小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婧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鹏 陈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3-156,共4页
采用时间代替空间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自然恢复条件下的退耕坡地土壤水分含量先增大,后逐渐稳定,人工干预条件下耕层含水量较多,40-160cm层减少,200cm含水量约... 采用时间代替空间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自然恢复条件下的退耕坡地土壤水分含量先增大,后逐渐稳定,人工干预条件下耕层含水量较多,40-160cm层减少,200cm含水量约为4%,且随着退耕年限增加而减少,接近凋萎系数4%,300cm以下土壤含水量则比较稳定,维持在9%~12%;退耕40a的阴坡立地恢复效果最好,阳坡立地的深层土壤水分亏缺严重。相比之下,早期的人工干预措施效果较为明显,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自然恢复则逐渐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地 坡向 恢复方式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4
5
作者 闫晓玲 杜新源 +2 位作者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8,111,共3页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林草配置模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利用林草保持水土的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樊宝敏 李智勇 李忠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中国古代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森林植被遭受巨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劳动人民在平治水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在利用林草保持水土方面创造出许多有效措施。主要理论成果有山川为国家之本、森林能固土... 中国古代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森林植被遭受巨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劳动人民在平治水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在利用林草保持水土方面创造出许多有效措施。主要理论成果有山川为国家之本、森林能固土防灾、治水重在治山;实践经验为封山护林、荒山造林、堤防植树、草障住淤等。教训为:理论与实践脱节;重治水、轻治山,重工程措施、轻植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林业 草业 水土保持 森林植被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万铨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8-21,共4页
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刘万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加43)黄河流域以水土流失严重闻名于世。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农村长期贫困;黄河干支流(特别是干流下游)泥沙淤塞河道.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刘万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加43)黄河流域以水土流失严重闻名于世。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农村长期贫困;黄河干支流(特别是干流下游)泥沙淤塞河道.致使洪涝灾害频繁,而且还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璐 解翼阳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4期46-49,69,共4页
南水北调不仅是举世瞩目的调水工程,同时也是重大的生态工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将其生态服务功能以物质量与价值量来表征,探讨了其生态服务功能结构及计算方法。经计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 南水北调不仅是举世瞩目的调水工程,同时也是重大的生态工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将其生态服务功能以物质量与价值量来表征,探讨了其生态服务功能结构及计算方法。经计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7 766.07万元。研究可为科学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及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效益 价值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干旱河谷林草植被建设科学考察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夏先玖 《四川草原》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阐述了川西干旱河谷现有治理状况 ,存在问题 ,提出了治理该区的措施和发展农业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川西干旱河谷 林草植被 治理措施 生态建设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槽谷区不同林草恢复模式下土壤入渗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江敏 何丙辉 +3 位作者 李天阳 陈展鹏 吴耀鹏 曾荣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4,共7页
为研究不同林草恢复模式对喀斯特槽谷区坡面的水土保持效应,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向坡面不同林草模式(林地、花椒地、灌草地)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入渗特征。结果表明:(1)顺、逆向坡面下林地... 为研究不同林草恢复模式对喀斯特槽谷区坡面的水土保持效应,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向坡面不同林草模式(林地、花椒地、灌草地)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入渗特征。结果表明:(1)顺、逆向坡面下林地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好,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是花椒地和灌草地;顺向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逆向坡(P<0.05),但其他理化指标间差异不显著(P>0.05)。(2)顺、逆向坡面下花椒地入渗曲线较陡峭,而林地、灌草地相对较缓;灌草地入渗率最先趋于稳定(20min左右),而花椒地和林地入渗率在30min左右开始缓慢下降,直到75min以后渐渐趋于稳定;各林草恢复模式下土壤入渗能力均为林地>花椒地>灌草地(P<0.05)。(3)入渗模型中,Horto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2>0.712),模拟稳定入渗率与实测值间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高达0.9789。(4)研究区土壤稳定入渗率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及pH均呈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呈负相关,其中总孔隙度对土壤入渗性能影响最大,有机质影响最小;利用上述指标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精确预测土壤稳定入渗率。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植被恢复选择及土壤入渗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林草措施 土壤理化性质 入渗模型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槽谷顺/逆向坡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微团聚体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江敏 何丙辉 +5 位作者 苏锋 李少华 冯梦蝶 毕赟斐 谢荣仙 黎俊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为研究喀斯特槽谷顺、逆向坡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向坡面不同植被(林地、花椒地、灌草地)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团特征。结果表明:1)顺向坡土壤微团聚体优势... 为研究喀斯特槽谷顺、逆向坡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向坡面不同植被(林地、花椒地、灌草地)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团特征。结果表明:1)顺向坡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为1~0.25 mm,分形维数D在2.62~2.64之间;逆向坡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为0.05~0.01 mm,分形维数D在2.64~2.66之间。顺向坡1~0.25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显著大于逆向坡,其余粒径含量均小于逆向坡(P<0.05),顺向坡土壤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比逆向坡好。2)顺向坡林地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为1~0.25 mm,花椒地和灌草地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均为0.05~0.01 mm;逆向坡3种植被恢复下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均为0.05~0.01 mm。顺向坡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D为灌草地>林地>花椒地;逆向坡为花椒地>灌草地>林地。3)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0.001 mm粒径拟合度最好(R2=0.974),与0.05~0.01 mm粒径拟合最差,且与<0.001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0.005~0.001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并随1~0.25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全钾、有机质、粉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随MWWSA的增大而显著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槽谷区植被恢复选择及土壤抗蚀性评价和肥力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林草措施 土壤微团聚体 分形特征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林草措施实施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成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东川属森林资源贫乏、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暴发频繁的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改变了造林地的立地环境条件 ,形成了恶性经济环境循环 ,致使经济欠发达 ,植被恢复难度大 ,控制因素多。林草措施是恢复东川森林植被 ,防治水... 东川属森林资源贫乏、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暴发频繁的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改变了造林地的立地环境条件 ,形成了恶性经济环境循环 ,致使经济欠发达 ,植被恢复难度大 ,控制因素多。林草措施是恢复东川森林植被 ,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根据东川实际情况 ,探索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合理性的最佳林草措施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措施 东川地区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森林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县林木资源保护和利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泽坤 刘静 祝巍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1期9-12,共4页
林木资源是国家和区域性战略资源,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长沙县是全国工业强县,也是能耗大县,通过对林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分析,建设性提出林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新措施,采用速生草固碳,让长沙县更好地实现"零碳县",在不... 林木资源是国家和区域性战略资源,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长沙县是全国工业强县,也是能耗大县,通过对林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分析,建设性提出林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新措施,采用速生草固碳,让长沙县更好地实现"零碳县",在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和利用好林木资源,使绿色资源利用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资源 措施 速生草 零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家铭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第1期64-65,68,共3页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具有诸多的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对水源、土壤、固碳、净化、固沙、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数据估算得出,我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所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318.79亿元。其中,保持与改良土壤价...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具有诸多的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对水源、土壤、固碳、净化、固沙、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数据估算得出,我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所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318.79亿元。其中,保持与改良土壤价值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功能 生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区域坡面侵蚀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15
作者 洪倩 耿绍波 +5 位作者 陈曦 侯中伟 卢建利 陈晓枫 姜虹 李熙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16-20,26,共6页
水土流失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坡面水力侵蚀范围广、强度大,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文献,系统分析总结了不同水土保持区划区域的林草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覆盖措施... 水土流失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坡面水力侵蚀范围广、强度大,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文献,系统分析总结了不同水土保持区划区域的林草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覆盖措施,发现不同水土保持区划区域内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并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在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机制、新技术应用、预防性治理措施、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护等方面重点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区划 林草措施 工程措施 耕作措施 覆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