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无痛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1
作者 祁会娟 李萍 +1 位作者 李小飞 赵一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405-3408,共4页
目的探讨超细无痛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就诊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158例,按照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79例)、观察组(79例... 目的探讨超细无痛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就诊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158例,按照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79例)、观察组(7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应激反应[皮质醇(Cor)、血糖、甲肾上腺素(NE)]、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舒适度、安全性、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异物均成功取出,观察组异物平均取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中Cor、血糖、N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中MAP、HR低于对照组(P<0.05),SpO_(2)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适发生率[1.27%(1/79)]、并发症总发生率[1.27%(1/79)]低于对照组[11.39%(9/79)、6.33%(8/79)](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97.47%(77/79)]高于对照组[87.34%(69/79)](P<0.05)。结论相比常规无痛胃镜,超细无痛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中异物取出时间短,应激反应小,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舒适度高,且安全性好,家属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无痛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小儿 治疗效果 应激反应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人群上消化道异物的无痛胃镜治疗 被引量:26
2
作者 顾红祥 刘玉杰 +4 位作者 张志坚 黄友明 陈雪梅 麦海珠 杨巧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无痛胃镜下治疗特殊人群上消化道异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5例特殊人群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下胃镜取出术,记录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BP、HR、R、SaO2及患者的反应,记录操...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无痛胃镜下治疗特殊人群上消化道异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5例特殊人群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下胃镜取出术,记录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BP、HR、R、SaO2及患者的反应,记录操作时间。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胃镜下治疗,麻醉效果满意。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BP、HR、R及SaO2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4例(44/45)上消化道异物顺利取出,胃镜治疗时间为(13.8±7.2)min。结论对特殊人群的上消化道异物,无痛胃镜下的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上消化道异物 无痛胃镜 异丙酚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消化道枣核异物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曾朝强 王晶 +3 位作者 聂麟 张福洲 陈世孝 斯兴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330-1332,1341,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2例经手术或内窥镜证实的消化道枣核异物患者的MSCT图像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静脉双期扫描。食管异物患者扫描范围为口咽至贲门,胃肠异物患者扫描范围为全腹。扫描图像行1mm薄... 目的探讨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2例经手术或内窥镜证实的消化道枣核异物患者的MSCT图像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静脉双期扫描。食管异物患者扫描范围为口咽至贲门,胃肠异物患者扫描范围为全腹。扫描图像行1mm薄层重组及多平面重组。所有图像与手术或内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2例消化道枣核异物均经MSCT检出,其中,食管异物17例,胃窦异物1例,空回肠及回盲部异物4例。结论 MSCT能够准确诊断、定位消化道枣核异物及其并发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消化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取石网篮在上消化道异物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月寒 张建生 焦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76-1177,共2页
目的探讨改造后的取石网篮在上消化道圆形及扁圆形异物中的应用。方法内镜下应用改造网篮套取圆形和扁圆形异物。结果12例患者顺利取出异物13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造网篮治疗上消化道圆形及扁圆形异物安全、简便。
关键词 异物 上消化道 取石网篮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后处理在消化道异物及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垚青 丛林 +1 位作者 顾立军 徐长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890-1893,1897,共5页
目的分析CT重建图像在消化道异物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证实的98例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通过重建图像分析消化道异物的位置、大小、种类、并发症,并与胃镜及手术结果... 目的分析CT重建图像在消化道异物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证实的98例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通过重建图像分析消化道异物的位置、大小、种类、并发症,并与胃镜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和统计学检验。CT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结果 CT后处理图像对食管异物的检出特异性为88. 23%,敏感度为85. 71%;胃内异物的检出特异性为94. 11%,敏感度为100%;小肠异物的检出特异性为94. 44%,敏感度为92. 30%;直肠异物的检出特异性为94. 74%,敏感度为100%。对消化道穿孔的检出特异性为77. 78%,敏感度为89. 47%;肠梗阻的检出特异性为90. 91%,敏感度为100%;腹壁脓肿的检出特异性为85. 71%,敏感度为1000%;内、外瘘的检出特异性为76. 47%,敏感度为66. 67%。统计学显示CT后处理图像对食道异物以及消化道穿孔的检出优于CT轴位图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重建技术对消化道异物检出有重要价值,并对消化道异物引起的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消化道 异物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晓文 甘红霞 +1 位作者 郑静 向赟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4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调查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60例消化道异物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与居住环境、看护家属、年龄、性别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6岁患儿... 目的调查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60例消化道异物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与居住环境、看护家属、年龄、性别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6岁患儿占85%,男女发病率1:0.18,农村儿童占53%;应用胃镜取异物占73.3%,成功率达95.4%。结论造成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原因包括家长知识缺乏、小儿天性好动、看护人员照顾疏忽等,医护人员对家长及看护人员要加强健康宣教,以减少或避免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消化道异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70例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龙 聂玉强 李瑜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8-649,653,共3页
目的对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1993年10月~2007年1月的70例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中内镜下成功取出68例(97.1%),其中34例食管异物成功取出32例(94.1%),21例胃内异... 目的对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1993年10月~2007年1月的70例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中内镜下成功取出68例(97.1%),其中34例食管异物成功取出32例(94.1%),21例胃内异物全部取出(100.0%),15例十二指肠异物全部取出(100.0%)。21例尖锐形异物取出19例(90.5%),10例长形异物全部取出(100.0%),39例圆钝形异物全部取出(100.0%)。1例(1.4%)轻微并发症为异物嵌顿处黏膜少量出血。2例未能取出的异物为食管异物,病程超过48h有穿孔并发症迹象,其中1例为鱼骨,1例为塑料药品包装板,后经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结论内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物的特点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小刚 杜夏 +3 位作者 冯义朝 辛瑞娟 刘鹏飞 白飞虎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所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上消化道异物的类型以枣核多见,异物最常见的部位为食管上段;(2)通过Logistic回归...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所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上消化道异物的类型以枣核多见,异物最常见的部位为食管上段;(2)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上消化道异物所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异物存在的时间≥12 h(OR=9.04,95%CI:2.91~28.04;P=0.000)及边缘锐利(OR=7.95,95%CI:2.09~30.21;P=0.002)。结论异物存在的时间≥12 h及其边缘锐利是上消化道异物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在强制性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翔 范志宁 +1 位作者 陈惠裕 吴明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对特殊人群强制性全身麻醉下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拒绝建立静脉通路的上消化道异物的特殊人群患者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记录麻醉前、静脉给药时、静脉给药...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对特殊人群强制性全身麻醉下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拒绝建立静脉通路的上消化道异物的特殊人群患者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记录麻醉前、静脉给药时、静脉给药后30 s、治疗结束时和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及各时间点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9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胃镜治疗,1例转开腹取出。与麻醉前相比,静脉给药时MAP和HR明显升高(P<0.05);而RR与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中仅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结论对特殊人群的上消化道异物,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胃镜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上消化道异物 丙泊酚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华 姚春蓉 +1 位作者 庞璇 卢彩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5-946,共2页
关键词 消化道异物 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九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慧英 于振坤 +2 位作者 车子刚 张庆翔 何双八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因上消化道异物漏诊致延迟取出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异物误吞病史,病程12 h^21 d,异物为鱼刺7例,鸡骨2例。入院后经食管钡剂造影、... 目的探讨易漏诊的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因上消化道异物漏诊致延迟取出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异物误吞病史,病程12 h^21 d,异物为鱼刺7例,鸡骨2例。入院后经食管钡剂造影、纤维喉镜、胃镜、硬性食管镜等检查均未发现异物,后经CT检查明确异物位置。异物位于梨状窝4例,进入椎前筋膜、甲状腺、颈部间隙、食管壁肌层、环后壁黏膜下各1例,其中3例并发颈部间隙感染。4例梨状窝异物在全麻下经硬性食管镜取出,余5例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口取出异物,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常规检查不能发现上消化道异物而有临床症状者,及时行CT检查不仅能够避免误漏诊及发现可疑的并发症,亦能帮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上消化道 漏诊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45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桑玉尔 徐雷鸣 +1 位作者 张敏红 李定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26-727,730,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胃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lympusGIF-XQ240胃镜和相关器械对45例误吞异物的儿童进行上消化道取异物治疗。结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34例取异物获成功,术中、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成人胃镜治疗儿童上... 目的探讨成人胃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lympusGIF-XQ240胃镜和相关器械对45例误吞异物的儿童进行上消化道取异物治疗。结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34例取异物获成功,术中、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成人胃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费用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儿童 上消化道 胃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国平 闫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1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影像科行MSCT平扫检查诊断消化道枣核异物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33例,异物的性质、部位以及并发症均得到内镜或手术证实。结果1)异物... 目的:探讨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1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影像科行MSCT平扫检查诊断消化道枣核异物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33例,异物的性质、部位以及并发症均得到内镜或手术证实。结果1)异物部位:食管6例,胃窦9例,小肠12例,结肠和直肠各3例;2)横断面显示异物的形态:圆形1例,梭形32例;3)异物内部结构:中空24例,密实9例;4)并发症:消化道穿孔12例,肠梗阻9例。结论 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部位、性质及并发症的诊断敏感且准确,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枣核消化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应用静脉麻醉胃镜及普通胃镜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海峰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行静脉麻醉胃镜及普通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患儿开放静脉通道后... 目的观察比较小儿上消化道异物行静脉麻醉胃镜及普通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患儿开放静脉通道后,采用芬太尼(剂量:0.5~1.0 mg/kg)、丙泊酚(剂量:2.0~3.0 mg/kg)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待患儿睫毛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或待患儿进入睡眠状态后行胃镜下异物取出术;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胃镜下异物取出术。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律(HR)、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患儿异物取出花费时间,异物取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异物取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异物取出时间平均为(5.86±10.2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14.31±13.46)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MAP、HR、SPO_2值出现波动,但治疗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对小儿上消化道异物采用静脉麻醉胃镜下进行手术治疗,较常规胃镜操作安全性更高,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胃镜 麻醉 儿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异物5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卫军 戴建军 +2 位作者 平旬 钱建清 马晓莺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于内镜下的取出方式。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异物的形态、大小,利用现有内镜器械,均采用在全麻下状态取出异物。结果 51例小儿于全麻下经急诊内镜采取适当方式均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于内镜下的取出方式。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异物的形态、大小,利用现有内镜器械,均采用在全麻下状态取出异物。结果 51例小儿于全麻下经急诊内镜采取适当方式均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快捷、创伤小而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上消化道异物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开祥 王利明 张春莲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总结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6月期间诊治的54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本组54例患者中共有56件异物,其中异物位于食管内16件、胃内39件、十二指肠1件,共有52例5... 目的总结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6月期间诊治的54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本组54例患者中共有56件异物,其中异物位于食管内16件、胃内39件、十二指肠1件,共有52例54件异物经内镜治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成功率96.3%。结论应用内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应用成人胃镜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上消化道异物一旦确诊,又无内镜检查禁忌症者,均应积极行内镜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内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人群消化道不透X线异物检查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海刚 卞巍 +1 位作者 张华 张林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在特殊人群吞服异物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特殊人群消化道异物的X线检查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及腹部立位X线检查,14例加拍腹部侧位X线检查。86例患者共行121次X线检查,检出不透光异物181枚,最...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在特殊人群吞服异物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特殊人群消化道异物的X线检查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及腹部立位X线检查,14例加拍腹部侧位X线检查。86例患者共行121次X线检查,检出不透光异物181枚,最多13枚,最少1枚。结论 X线检查能够明确诊断消化道内不透X线异物的存在,但仍存在不足,需要临床医生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光 消化道 异物 X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希 田永 +3 位作者 李岩 常越 陈明凯 王瑞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0期1771-1775,共5页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颐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自2014年1月至2021年6月内镜下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10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比较患者年龄、发生时间与异物种类的关系。分析消化道管壁损伤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颐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自2014年1月至2021年6月内镜下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10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比较患者年龄、发生时间与异物种类的关系。分析消化道管壁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108例上消化道异物中,食源性异物最多(73.15%)。异物最易滞留于食管上段及入口处(47.22%)。消化道管壁损伤以黏膜糜烂为主(50.93%)。不同季度食源性异物占全部异物的比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第一季度及第四季度食源性异物占比较高。不同年龄组食源性异物占全部异物的比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年组食源性异物占比高于少年组(P<0.008)、老年组高于少年组(P<0.008)、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08)。中老年组患者、锐性异物消化道管壁损伤占比更高。结论中老年人群和每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是食源性异物高发人群和高发时期。中年人群、锐性异物是消化道管壁损伤的高危因素。可根据以上临床特点选取最合适的诊治方案,提高诊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物41例胃镜下治疗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小艾 魏义胜 +8 位作者 秦光明 丁敏 张新华 庞祖明 牛敦 丁小龙 景顺萍 李娜 刘静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41例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异物中老年患者多见,异物潴留部位多见于食管(53.6%),异物类型以枣核为主(56.1%),41例患者...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41例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异物中老年患者多见,异物潴留部位多见于食管(53.6%),异物类型以枣核为主(56.1%),41例患者异物均成功取出,合并穿孔1例。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 治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间消化道异物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楚芳 林庆斌 郑文能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9期49-56,共8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漳州地区十年间消化道异物流行病学调查特点,并分析影响并发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20年838例在该院就诊的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2015年就诊患者429例,2016年-2020年就诊患者409例。分析两... 目的探讨福建省漳州地区十年间消化道异物流行病学调查特点,并分析影响并发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20年838例在该院就诊的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2015年就诊患者429例,2016年-2020年就诊患者409例。分析两个时间段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011年-2015年和2016年-2020年消化道异物患者异物种类、异物形状、异物长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异物位置(OR=2.425,95%CI:1.436~4.674,P=0.000)、异物长度(OR=2.314,95%CI:1.562~4.845,P=0.000)、异物形状(OR=4.753,95%CI:2.325~8.536,P=0.000)、存在时间(OR=3.944,95%CI:2.154~7.332,P=0.000)和异物种类(OR=2.523,95%CI:1.673~6.503,P=0.000)是2016年-2020年消化道异物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异物长度(OR=3.754,95%CI:1.864~8.646,P=0.000)、异物形状(OR=2.656,95%CI:1.235~6.364,P=0.000)和存在时间(OR=2.463,95%CI:1.573~5.255,P=0.000)是2011年-2015年消化道异物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近年来,消化道异物的流行病学特点较早期有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异物的种类、形状和长度等因素上,并发症发生率也有升高趋势,异物位置、异物长度、异物形状、存在时间和异物种类是近年来消化道异物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异物 内镜 并发症 消化道穿孔 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