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efficient outputs based on GM(1,N) model and weak DEA efficiency 被引量:2
1
作者 Jiefang Wang Sifeng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6期933-939,共7页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efficient outputs of decisionmaking unit(DMU) as the sum of "average outputs" forecasted by a GM(1,N) model and "increased outputs" which reflect the difficulty to realize efficient ou...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efficient outputs of decisionmaking unit(DMU) as the sum of "average outputs" forecasted by a GM(1,N) model and "increased outputs" which reflect the difficulty to realize efficient outputs.The increased outputs are solved by linear programming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fficiency theories,wherein a new sample is introduced whose inputs are equal to the budget in the issue No.n + 1 and outputs are forecasted by the GM(1,N) model.The shortcoming in the existing methods that the forecasted efficient outputs may be less than the possible actual outputs according to developing trends of input-output rate in the periods of pre-n is overcome.The new prediction method provides decision-makers with more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re easy to b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icient outputs gm(1 N) model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weak DEA efficiency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的GM(1,1)模型及其适用范围 被引量:50
2
作者 刘斌 赵亮 +2 位作者 翟振杰 党耀国 张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1-454,共4页
在已有灰色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 GM(1 ,1 )白化权函数的时间响应函数中的常数 c,摈弃了传统 GM(1 ,1 )把原始序列中 x( 0 ) (1 )作为初始条件的欠科学的做法 ,构建了时间响应函数的优化模型。经大量的数据模拟和预测 ... 在已有灰色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 GM(1 ,1 )白化权函数的时间响应函数中的常数 c,摈弃了传统 GM(1 ,1 )把原始序列中 x( 0 ) (1 )作为初始条件的欠科学的做法 ,构建了时间响应函数的优化模型。经大量的数据模拟和预测 ,发现优化的 GM(1 ,1 )模型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的 GM(1 ,1 )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适用范围 模型优化 时间响应函数 最小二乘法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幂模型求解方法及其解的性质 被引量:64
3
作者 王正新 党耀国 +1 位作者 刘思峰 练郑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80-2383,共4页
根据灰色系统信息覆盖的基本原理,给出了GM(1,1)幂模型中参数α的估计方法。讨论了α的不同取值对模型解的影响,对其白化微分方程解的定理进行了补充,并给出了白化微分方程解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更能适应于一类具有... 根据灰色系统信息覆盖的基本原理,给出了GM(1,1)幂模型中参数α的估计方法。讨论了α的不同取值对模型解的影响,对其白化微分方程解的定理进行了补充,并给出了白化微分方程解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更能适应于一类具有饱和状态或发展变化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波动原始序列,在0<α<1且a>0和α>1且a<0两种情形下,GM(1,1)幂模型与灰色Verhulst模型具有相同的极限性质,但模拟预测精度高于灰色Verhuls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gm(1 1)幂模型 信息覆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迟道才 王海南 +2 位作者 李雪 陈涛涛 王堃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2-35,共4页
随着时间的发展,任何一个灰系统都会加入一些未来的扰动因素,对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而常规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建模时,采用的是现实时刻t=n为止的过去的数据,没有考虑这些扰动因素。故离现实时刻越远,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就越低。针对... 随着时间的发展,任何一个灰系统都会加入一些未来的扰动因素,对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而常规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建模时,采用的是现实时刻t=n为止的过去的数据,没有考虑这些扰动因素。故离现实时刻越远,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就越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并尝试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对阜新市参考作物腾发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常规灰色GM(1,1)预测模型有了明显的提高。该模型建模过程简单、适用性强,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陈代谢 灰色gm(1 1)模型 参考作物腾发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模型灰色预测法及其在预测体育成绩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朱红兵 刘建通 +1 位作者 王港 黎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用于灰色系统预测的GM(1,1)灰色预测法的数据结构、建模、评判方法等基本过程及其在预测体育成绩中的应用。
关键词 体育成绩 灰色系统 gm(1 1)模型 灰色预测法 数据结构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和无偏GM(1,1)模型的福建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58
6
作者 范胜龙 杨玉珍 +2 位作者 陈训争 张莉 黄炎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27,共9页
研究目的:对福建省2004—2015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2016—2025年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以指导区域耕地合理、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运用PSR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权重,采用无偏GM(1,1)模型进行预测,通过障碍... 研究目的:对福建省2004—2015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2016—2025年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以指导区域耕地合理、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运用PSR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权重,采用无偏GM(1,1)模型进行预测,通过障碍度模型确定障碍因子。研究结果:(1)2004—2015年福建省耕地生态安全值呈曲折上升趋势,安全级别从较安全级上升为安全级;(2)预测结果显示,2016—2025年福建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维持在安全状态,但安全值呈直线下降趋势;(3)通过障碍度模型得出未来10年福建省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状况及农业生产活动方面。研究结论:2004—2015年,福建省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未来10年的耕地安全状况还需通过出台惠农政策、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及宣传耕地生态安全知识等措施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耕地生态安全 PSR模型 无偏gm(1 1)模型 障碍度模型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军用车辆交通事故预测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传平 王鹏飞 李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2-55,共4页
在分析军用车辆交通事故预测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2005—2009年的军用车辆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建立军车交通事故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军用车辆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进行短期预测,并通过实例验证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通过模型验证... 在分析军用车辆交通事故预测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2005—2009年的军用车辆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建立军车交通事故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军用车辆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进行短期预测,并通过实例验证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通过模型验证结果可以看出:GM(1,1)模型预测所得数据较为精确。预测结论如下:未来几年,军车交通事故会稳步下降,事故发生次数会快速减少,但死亡人数相对减少较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车辆交通事故 灰色系统 gm(1 1)模型 预测 精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数据变换技术及其在GM(1,1)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钱吴永 党耀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79-2881,2908,共4页
针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数据变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数据变换的机理入手,提出了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在该准则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新型数据变换。通过对该新型数据变换若干性质的讨论验证了其满足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并将该变换应用于GM(1... 针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数据变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数据变换的机理入手,提出了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在该准则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新型数据变换。通过对该新型数据变换若干性质的讨论验证了其满足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并将该变换应用于GM(1,1)模型。通过具体的实例的计算表明,该变换能够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数据变换技术 gm(1 1)模型 光滑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优化GM(1,1)的形变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克昭 李志伟 +1 位作者 孟福军 丁安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3,128,共5页
通过对传统GM(1,1)模型的初始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复化的Simpson数值积分公式构造背景值,以及对残差序列进行修正,建立优化的GM(1,1)模型,并给出优化模型的精度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小浪底大坝的变形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基于传统GM(1,1)预测... 通过对传统GM(1,1)模型的初始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复化的Simpson数值积分公式构造背景值,以及对残差序列进行修正,建立优化的GM(1,1)模型,并给出优化模型的精度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小浪底大坝的变形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基于传统GM(1,1)预测模型和优化GM(1,1)预测模型的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灾害预测 gm(1 1)模型 复化Simpson公式 残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邓琪 王琪 黄启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0-183,共4页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是废物资源优化管理与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为有效预测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客观反映其变化趋势,选择GM(1,1)预测方法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模型。文章以某市2006-2009年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基础,...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是废物资源优化管理与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为有效预测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客观反映其变化趋势,选择GM(1,1)预测方法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模型。文章以某市2006-2009年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基础,通过实例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基本符合线性关系的数据而言,预测值与实际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拟精度等级为"好"。在此基础上对该市未来近几年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预测研究,发现该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速度过快,到2016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将高达2 408.25万t,是2006年的5.3倍。研究证明灰色GM(1,1)模型是一个预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较好工具,其预测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和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体废物 gm(1 1)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在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吴伟 关鹏 +1 位作者 郭军巧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对GM(1,1)模型和ARIMA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利用1990-2001年辽宁省、丹东市和沈阳市HFRS的发病率分别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ARIMA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同时,对2002年3个地区的HFR... 目的对GM(1,1)模型和ARIMA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利用1990-2001年辽宁省、丹东市和沈阳市HFRS的发病率分别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ARIMA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同时,对2002年3个地区的HFRS发病率进行预测,比较2个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结果针对辽宁省HFRS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和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13.5143%、25.0814%;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61、0.6997。针对丹东市HFRS发病率建立模型的MER分别为19.7329%、20.6275%;R2分别为0.8112、0.7628。针对沈阳市HFRS发病率建立模型的MER分别为15.1421%、18.0584%;R2分别为0.8757、0.7889。结论GM(1,1)模型对于小样本以及隐含指数函数变化趋势的资料具有明显的预测优势,预测效果优于ARIMA模型,对解决时间序列类型的HFRS发病率等资料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gm(1 1)模型 ARIMA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幂模型的振荡序列建模方法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正新 党耀国 裴玲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40-2444,共5页
针对小样本振荡序列的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单变量一阶灰色幂模型(简称GM(1,1)幂模型)的振荡序列建模方法。基于GM(1,1)幂模型中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非线性优化模型来寻求模型参数的最佳值,以此实现对振荡序列的高精度预测。结果表... 针对小样本振荡序列的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单变量一阶灰色幂模型(简称GM(1,1)幂模型)的振荡序列建模方法。基于GM(1,1)幂模型中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非线性优化模型来寻求模型参数的最佳值,以此实现对振荡序列的高精度预测。结果表明,建模方法能够较好地体现数据的波动特征,且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进一步拓宽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最后以实例验证了所建模方法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gm(1 1)幂模型 振荡序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模型在铝电解氧化铝浓度估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红亮 李劼 +2 位作者 张文根 陈湘涛 邹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3-887,共5页
详细介绍了灰色GM(1,1)模型的原理及建立步骤。将GM(1,1)模型引入到铝电解氧化铝浓度估算中,对基于Kalman滤波的氧化铝浓度自适应估算模型进行修正。灰色模型建模维度为5,对采用浓度自适应估算模型得到的浓度与实际浓度的偏差序列进行预... 详细介绍了灰色GM(1,1)模型的原理及建立步骤。将GM(1,1)模型引入到铝电解氧化铝浓度估算中,对基于Kalman滤波的氧化铝浓度自适应估算模型进行修正。灰色模型建模维度为5,对采用浓度自适应估算模型得到的浓度与实际浓度的偏差序列进行预测,将预测值反馈到浓度自适应估算模型中,形成新的浓度估算值。通过对电解生产中的30余组氧化铝浓度工艺数据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经修正后,浓度估算值与实际值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基本能满足铝电解工业现场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氧化铝浓度 自适应估计模型 gm(1 1)模型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优化GM(1,N)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周伟 方志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7-320,354,共5页
GM(1,N)模型在因素一次累加弱化系统指标间波动性和灰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因素线性关系的灰色模型,但其强制性的线性假设以及不够完善的求解方法致使其实际运用较少。为解决这类问题,文章提出了两个非线性优化的GM(1,N)模型——非线性GM... GM(1,N)模型在因素一次累加弱化系统指标间波动性和灰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因素线性关系的灰色模型,但其强制性的线性假设以及不够完善的求解方法致使其实际运用较少。为解决这类问题,文章提出了两个非线性优化的GM(1,N)模型——非线性GM(1,N,x(10))和GM(1,N,x(11))模型,即在GM(1,N)白化方程的基础上建立因素间非线性关系,并通过BP网络拟合,最终得出拟合结果和预测值。进一步证明了两种非线性GM(1,N)模型均属于GM(1,N)的派生形式,并提出了运用非线性优化GM(1,N)模型进行指标预测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进一步表明该模型的可行性与优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N) 非线性化 拟合 BP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灰数表征与算法改进及其GM(1,1)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58
15
作者 方志耕 刘思峰 +2 位作者 陆芳 万军 刘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2期57-61,共5页
针对目前区间灰数的表征和运算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即 :运算结果对灰数的灰度进行不必要的放大 ,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 ,笔者定义了标准区间灰数与第一和第二标准区间灰数的概念 ,分析了第一和第二标准区间灰数之间的关系 ,进一... 针对目前区间灰数的表征和运算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即 :运算结果对灰数的灰度进行不必要的放大 ,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 ,笔者定义了标准区间灰数与第一和第二标准区间灰数的概念 ,分析了第一和第二标准区间灰数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设计了普通区间灰数与标准区间灰数之间的转换规则 ,提供了标准区间灰数之间的比较与运算法则 ,较好地解决了区间灰数之间的大小比较与运算问题。最后 ,将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基于区间数的GM (1,1)模型预测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灰数 标准区间灰数 表征 gm(1 1)模型 运算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相关理论的GM(1,1)和GM(1,N)联合预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叶舟 陈康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引入自相关分析,将GM(1, 1)与GM(1, N)两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运用GM(1, 1)预测模型所需的数据量,达到GM(1, N)预测模型所具有的预测精度,减少灰色模型的预测误差.
关键词 gm(1 1) gm(1 N) 自相关理论 联合预测 预测精度 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振荡序列GM(1,1)模型及在城市用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赵宇哲 武春友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5-159,166,共6页
GM(1,1)模型是城市用水量预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利用GM(1,1)模型难以反映序列的随机波动性。本文提出的平移变换和几何平均变换方法,不仅能构造更适合建立GM(1,1)模型的单调递增序列,也能有效地弱化原始序列的随机性,并保持其单调性,... GM(1,1)模型是城市用水量预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利用GM(1,1)模型难以反映序列的随机波动性。本文提出的平移变换和几何平均变换方法,不仅能构造更适合建立GM(1,1)模型的单调递增序列,也能有效地弱化原始序列的随机性,并保持其单调性,使其变化梯度趋于平缓。通过大连市2000~2006年用水量的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反映出城市用水量所具有的波动特性,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可应用于对灰色振荡序列建立GM(1,1)模型,从而扩大了GM(1,1)模型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振荡序列 用水量预测 平移变换 几何平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GM(1,N)货运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建强 鲍学英 王起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0-183,共4页
针对传统的GM(1,N)模型在进行货运量预测时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应用等维灰度递补的思想,通过对传统GM(1,N)模型进行改进,将新的预测数据替换最初的数据,提出一种改进的GM(1,N)模型。通过2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改进的GM(1,N... 针对传统的GM(1,N)模型在进行货运量预测时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应用等维灰度递补的思想,通过对传统GM(1,N)模型进行改进,将新的预测数据替换最初的数据,提出一种改进的GM(1,N)模型。通过2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改进的GM(1,N)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较传统的GM(1,N)模型有大幅度提高。该模型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数据的变化,且计算简便、精度较好,在货运量预测领域有着较高的实用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N)模型 货运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财军 陈鹏宇 段新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2-925,共4页
为了使GM(1,1)幂模型适合于非等间隔数据建模,构建了一类新的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利用变量代换,将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的白化方程化为GM(1,1)模型的线性白化方程形式,从而通过灰微分方程的正确构建,建立了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 为了使GM(1,1)幂模型适合于非等间隔数据建模,构建了一类新的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利用变量代换,将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的白化方程化为GM(1,1)模型的线性白化方程形式,从而通过灰微分方程的正确构建,建立了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将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应用到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中,预测结果显示非等间隔无偏GM(1,1)模型适合于渐近极限荷载预测,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适合于预测按沉降控制法得到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间隔gm(1 1)幂模型 非等间隔无偏gm(1 1)幂模型 极限承载力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灰色数模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Ⅰ)──连续GM(1,N)模型的建立及色谱保留行为的预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兆林 张素萍 +4 位作者 张晓彤 宋丽娟 周山花 陆斌 白建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最小二乘原理,推导出连续GM(1,N)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保留行为的预测.研究了烷烃、烷基苯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等化合物的容量因子与流动相组成、容量因子与碳数、保留时间与温度、保留时间与碳...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最小二乘原理,推导出连续GM(1,N)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保留行为的预测.研究了烷烃、烷基苯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等化合物的容量因子与流动相组成、容量因子与碳数、保留时间与温度、保留时间与碳数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经验证,预测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灰色模型 CM模型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