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沙侧向进水前池泥沙分布特征
1
作者 樊新建 姚薇 +3 位作者 董春海 乔文 贾广钰 孙江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解决从多泥沙河流取水的大型泵站侧向进水前池的泥沙淤积问题,以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侧向进水前池为研究对象,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耦合混合多相流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淤积状态下不同收缩边墙体型的侧向进水前池开展水沙两... 为解决从多泥沙河流取水的大型泵站侧向进水前池的泥沙淤积问题,以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侧向进水前池为研究对象,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耦合混合多相流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淤积状态下不同收缩边墙体型的侧向进水前池开展水沙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进水前池中央为高流速主流区,主流区两侧为大小不等的低流速回流区漩涡,受流场结构影响,两侧回流区为高含沙量区,自主流区向两侧回流区相对含沙量递增明显,回流区相对含沙量沿水深增幅较主流区显著。随着侧向进水前池边墙收缩角的增大,主流区外侧回流区面积明显减小,水流挟沙能力增强,高含沙量区面积占比显著减小,有效改善了侧向进水前池内泥沙淤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侧向进水前池 收缩边墙 流场 含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沙侧向进水前池水力特性及泥沙淤积改善措施
2
作者 樊新建 姚薇 +3 位作者 董春海 李龙基 贾广钰 孙江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3-811,共9页
为改善从多沙河流取水的大型泵站进水前池内不良水流流态,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典型泵站的某侧向进水前池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边墙收缩角体型结构的侧向进水前池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 为改善从多沙河流取水的大型泵站进水前池内不良水流流态,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典型泵站的某侧向进水前池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边墙收缩角体型结构的侧向进水前池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开展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侧向进水前池流场结构和水流流速随边墙收缩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流由渠道进入前池后,受机组吸水的影响,水流迅速转向,在侧向进水前池形成划分明显的流场结构区域,进水前池中央形成高流速主流区,主流区两侧产生大小不一的旋涡,并形成低流速回流区.随着侧向进水前池边墙收缩角的增大,水流直线运动距离增大,偏转角度减小,入池水流沿流程发展和扩散效果增强,主流区面积明显增加,回流区面积和旋涡尺度显著削减,边墙收缩角α=5°时的综合均匀度较工程原型泵站提高了5.58%,有效改善了多泥沙河流引水泵站前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泵站的设计和更新改造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侧向进水前池 边墙收缩角 流场结构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装湿地循环处理对城市水体水质改善的效果
3
作者 朱成 姚创宏 +3 位作者 许元敏 王哲 吴昊远 李久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近年来,降雨径流造成城市水体有机物和氨氮浓度超标的微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的原位处理技术以满足微污染城市水体水质改善需求。选取城市雨水提升泵站前池为处理水体,在水体内原位设置由动力模块... 近年来,降雨径流造成城市水体有机物和氨氮浓度超标的微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的原位处理技术以满足微污染城市水体水质改善需求。选取城市雨水提升泵站前池为处理水体,在水体内原位设置由动力模块和高效模块组成的循环拼装湿地,通过泵站前池水体循环处理方式,去除水体污染物和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通过对拼装湿地不同模块运行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浊度〕的连续监测及水体不同区域耗氧速率和氨氮消除速率测定,探究拼装湿地循环处理对城市微污染水体水质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1)拼装湿地能够稳定去除约85%的COD和87%的氨氮,水体COD和氨氮浓度分别稳定在2~3和0.2~0.3 mg/L;2)拼装湿地循环处理作用下,泵站前池水体的耗氧速率提升3~10倍,氨氮去除速率提升2~3倍;3)拼装湿地填料表面形成了具有高效脱氮除碳功能的微生物种群,保证了拼装湿地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性能。拼装湿地循环处理方式不仅借助设备本身的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去除污染物,还通过强化气液传质、提升溶解氧水平和提高生化反应速率等方式提升了所处理水体的自净能力。拼装湿地循环处理技术在净化城市河湖水体、改善水体微生态等方面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装湿地 泵站前池 氨氮 有机物 耗氧速率 微污染 城市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隧道进流式泵站前池流态及整流措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建刚 曹亚萍 +1 位作者 王晓升 费照丹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共7页
为改善深层隧道进流式泵站前池内的旋流、偏流等不良流态,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适用于此类城市排涝泵站的整流措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泵站前池、进水池内存在局部立面旋滚、螺旋流、斜向流、流速分布上高... 为改善深层隧道进流式泵站前池内的旋流、偏流等不良流态,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适用于此类城市排涝泵站的整流措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泵站前池、进水池内存在局部立面旋滚、螺旋流、斜向流、流速分布上高下低等不良水力现象,致使泵站进水流道水力条件不佳;采用双层环形板和两组导流墩的组合式整流措施可抑制前池、进水池中的立面旋滚、螺旋流和斜向流流态,从而有效改善流道的进水条件,提高进水流道进口处流速分布均匀度,使泵进水状况变好,提高泵站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隧道进流式泵站 前池 流态 整流措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偏角短引渠侧向进水泵站流场流态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奚斌 王欣昱 +7 位作者 张雄伟 徐健 陈志刚 沈世煊 陈叶欣 宋梓豪 连延续 吉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22,129,共9页
为了改善大偏角短引渠侧向进水泵站前池、进水池内偏流、回流和漩涡等不良流态,以某大型大偏角短引渠侧向进水泵站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初步设计方案下的前池、进水池流态进行分析,提出流速偏差系... 为了改善大偏角短引渠侧向进水泵站前池、进水池内偏流、回流和漩涡等不良流态,以某大型大偏角短引渠侧向进水泵站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初步设计方案下的前池、进水池流态进行分析,提出流速偏差系数λ作为评价指标,对工程进行优化,探讨前池的结构性改造对水流的整流效果,得出“弧形隔墩+改变底坡坡度+开设消涡孔”的组合方案为推荐整流方案,有效解决了前池及进水池内原设计存在的不良流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整流方案使各个机组进水池偏差系数分别下降了37.03%、12.99%、22.29%、22.04%,显著改善了前池,进水池流态。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大偏角短引渠侧向进水泵站前池及进水池流场流态优化提供参考,也可为类似短引渠泵站工程和进水建筑物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偏角短引渠 侧向进水泵站 整流 前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特征
6
作者 樊新建 李龙基 +3 位作者 陆亚楠 王辉 贾广钰 孙江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5-1141,共7页
以多泥沙河流为取水水源的泵站正向进水前池存在泥沙沉积、泵站性能降低等问题.选取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泵站正向进水前池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体型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 以多泥沙河流为取水水源的泵站正向进水前池存在泥沙沉积、泵站性能降低等问题.选取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泵站正向进水前池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体型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开展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的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特征,揭示圆弧扩散型边墙收缩程度对前池内水沙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垂直水流方向,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内泥沙体积浓度分布中间低、两侧高;沿水深方向,前池内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升高.相较直线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圆心角为44°的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内高含沙区面积降低41.77%,泥沙淤积减少43.60%.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泵站前池优化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有效促进泵站工程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扩散角 正向进水前池 流场结构 泥沙体积浓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向泵站前池水沙两相流流态及其对开机组合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海东 许栋 +2 位作者 冉启华 袁赛瑜 唐洪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2-61,共10页
泵站前池中存在复杂的水沙两相流结构,开机组合方式对水流流态与悬移质泥沙运动规律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该研究采用Mixture多相流理论和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模拟不同开机组合条件下的泵站前池水沙运动,分析前池内各个漩涡... 泵站前池中存在复杂的水沙两相流结构,开机组合方式对水流流态与悬移质泥沙运动规律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该研究采用Mixture多相流理论和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模拟不同开机组合条件下的泵站前池水沙运动,分析前池内各个漩涡流区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预测泥沙淤积范围,同时利用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等仪器对前池内流速与泥沙淤积进行测量,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正向前池泵站5组不同开机组合下的两相流流态,结果表明:前池内漩涡区域致使悬移质泥沙向正向前池边壁区域运移,漩涡流速下沉加速悬移质泥沙沉降;已经形成的泥沙淤积体对泵口流态影响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中间区域水泵受影响程度低于两侧水泵,开机组合工况优化大幅减小了水流偏流角度(比原工况减少了3.35°),提高了前池流速均匀度(提高了了5.84个百分点),降低了前池内泥沙含量(减少了58.60%)。研究成果可为抑制漩涡区域与泥沙淤积对正向泵站前池的危害和泵站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两相流 正向前池 开机组合 流速均匀度 偏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运行西河泵站前池试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鹏飞 陈业超 +2 位作者 徐贵颖 张丽娟 杨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6,共8页
为明确西河泵站非对称机组运行时前池的流态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西河泵站的前池及进水流道进行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共获取4种不同开机方案时西河泵站前池的流场和速度分布规律,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最低水位时8台机组全... 为明确西河泵站非对称机组运行时前池的流态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西河泵站的前池及进水流道进行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共获取4种不同开机方案时西河泵站前池的流场和速度分布规律,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最低水位时8台机组全开的方案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0.75负荷排涝时,非对称机组运行方案2的前池两侧有微弱旋流,开机方案3和开机方案4前池流态均平稳,开机方案3泵站进口断面的底流速分布均匀度为78.2%;推荐两侧边机组和中间机组各2台开机运行;在全负荷排涝流量且最低水位时,机组全开时两边机组流道进口的水力性能指标最低,在实际运行时应注意两侧边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西河泵站的实际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河泵站 前池 流态 开机方案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泵站前池改造工程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雅飞 朱斌 +2 位作者 刘婧 郝瑞霞 胡孜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56,138,共6页
某泵站因水源泥沙含量较多,现状采用圆形集水池进水,因其空间较小导致运行时池内水流流态较紊乱,易引发泵站机组汽蚀破坏的问题。为此,以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采用RNGκ-ε紊流模型,模拟了改造前后泵站内的水流流态,对比分析... 某泵站因水源泥沙含量较多,现状采用圆形集水池进水,因其空间较小导致运行时池内水流流态较紊乱,易引发泵站机组汽蚀破坏的问题。为此,以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采用RNGκ-ε紊流模型,模拟了改造前后泵站内的水流流态,对比分析了不同改造方案下泵站前池和进水管内不同位置处的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将圆形集水池改造为整体式矩形泵站前池,并将现状分水渠与前池连接处的孔口出流改为明渠出流,可显著改善池内水流流态;三种前池布置优化方案对流速大小、流速旋角及均匀程度的改善幅度接近;截面平均流速和进水管口处流速旋角等指标可对泵站前池方案比选进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前池 改造 水动力特性 RNGκ-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前池底坝整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成立 刘超 +1 位作者 周济人 汤方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5,共4页
基于N S方程和标准的k ε紊流模型 ,采用交错网格系统 ,对泵站前池底坎整流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准确预测了底坎整流的流动场结构 .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底坎分离流动主要经历了阻水、边界层分离、再附和充分发展四个过程 .研究发现水流过... 基于N S方程和标准的k ε紊流模型 ,采用交错网格系统 ,对泵站前池底坎整流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准确预测了底坎整流的流动场结构 .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底坎分离流动主要经历了阻水、边界层分离、再附和充分发展四个过程 .研究发现水流过坎后漩滚区长度决定了底坎的设置位置 .文中提出的数值方法 ,可用于准确预报坎后的漩长长度和底坎位置 .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资料相比较 ,表明模拟结果是可信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前池 底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泵站前池三维流动计算和试验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超 成立 汤方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4,共4页
为消除水泵站前池的水流在扩散过程中产生的回流、旋涡 ,提出了在前池中设置多组底坎的措施。对设置底坎前后的复杂流动进行三维紊流数值模拟计算 ,并通过水力模型试验加以验证。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十分吻合 ,有效地消除了回流和旋涡 。
关键词 泵站 前池 紊流 数值模拟 三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进水前池水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严忠民 蒋传丰 +2 位作者 周春天 吕家才 景瑞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5期49-54,共6页
侧向进水条件下的前池水流将形成螺旋流和回流.实验丧明,影响螺旋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侧孔孔高与水深的比值;影响前池内侧回流长度的主要因素是引渠宽与前池宽的比值和侧边进口宽与前池宽的比值.在各种改善水流措施中加设导流墩和潜墩效... 侧向进水条件下的前池水流将形成螺旋流和回流.实验丧明,影响螺旋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侧孔孔高与水深的比值;影响前池内侧回流长度的主要因素是引渠宽与前池宽的比值和侧边进口宽与前池宽的比值.在各种改善水流措施中加设导流墩和潜墩效果显著,可以使前池因测向进水引起的不良流态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 回流 导流墩 泵站 水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泵站多人字型前池导流墩整流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白玉川 李彬 +2 位作者 徐海珏 姜云鹏 刘海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79,共5页
针对浙石化4×10^7t/年炼化取水口北区循环水泵房大跨度前池存在的主流集中、流速大、出现回流区、流道进水不均等问题,提出“多人字型”组合前池导流墩方案,并基于N-S方程、标准κ-ε湍流模型、重力相似准则,对“多人字型”组合导... 针对浙石化4×10^7t/年炼化取水口北区循环水泵房大跨度前池存在的主流集中、流速大、出现回流区、流道进水不均等问题,提出“多人字型”组合前池导流墩方案,并基于N-S方程、标准κ-ε湍流模型、重力相似准则,对“多人字型”组合导流墩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人字型”组合导流墩方案起到了分散水流、降低主流流速、减少前池回流区域和回流流速大小的作用,为同类型大跨度直角进水前池的整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前池 数值模拟 物理试验 多人字型 导流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流态模拟与泥沙淤积预防措施 被引量:18
14
作者 徐存东 刘璐瑶 +3 位作者 王国霞 田子荀 刘丽霞 程慧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5,共8页
针对从高含沙河道取水的大型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泥沙淤积导致前池调节能力下降、泵站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ICEM-CFD软件构建原型前池结构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模拟分析,并针对不良水流流态... 针对从高含沙河道取水的大型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泥沙淤积导致前池调节能力下降、泵站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ICEM-CFD软件构建原型前池结构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模拟分析,并针对不良水流流态提出增设导流墩与压水板2种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一致,前池水流流态紊乱,泥沙淤积较严重,八字形导流墩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主回流区范围,但对前池水流仅起到分配作用,流场分布无明显改善;45°压水板能有效改善前池主流效应,两侧回流区明显减弱,在改善前池泥沙淤积问题的同时保证了水泵有利的进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前池 泥沙淤积 流态模拟 流态改善 八字形导流墩 45°压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泵站侧向进水前池模拟及水力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效旭 郑源 +2 位作者 茅媛婷 周大庆 李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135,145,共5页
以深圳市沙井排水泵站为例,采用三维模拟软件CFD对泵站前池整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水力优化,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水力损失范围内,前池的配水渠段加设挡水堰并进行改进后,能明显改善水流流态,有助于减弱甚至消... 以深圳市沙井排水泵站为例,采用三维模拟软件CFD对泵站前池整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及水力优化,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水力损失范围内,前池的配水渠段加设挡水堰并进行改进后,能明显改善水流流态,有助于减弱甚至消除侧向斜交水流惯性作用产生的偏流现象,可为泵站侧向斜交进水方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进水前池 泵站 数值模拟 水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正向进水前池流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16
作者 周龙才 刘士和 丘传忻 《排灌机械》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应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深平均数学模型对泵站的前池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Poisson变换生成正交网格,SIMPLEC方法求解离散方程。根据模拟出的流速场图和断面平均流速分析了泵站正向进水前池扩散角以及开机决策对前池流态的影响... 应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深平均数学模型对泵站的前池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Poisson变换生成正交网格,SIMPLEC方法求解离散方程。根据模拟出的流速场图和断面平均流速分析了泵站正向进水前池扩散角以及开机决策对前池流态的影响,结论与由试验经验所得的泵站设计理论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水流流态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正向进水前池 SIMPLE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前池与进水池整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新阳 高传昌 +1 位作者 石礼文 刘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针对田山一级泵站采用闸门控制前池与进水池水位形成了闸下射流的引水特点,提出了改善前池与进水池水流流态的整流工程措施.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结合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整流前后的前池与进水池水流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不考虑泥... 针对田山一级泵站采用闸门控制前池与进水池水位形成了闸下射流的引水特点,提出了改善前池与进水池水流流态的整流工程措施.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结合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整流前后的前池与进水池水流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不考虑泥沙对水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非连续底坎、非连续挑流坎与压水板等3种整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后,前池与进水池的闸底射流长度明显变短,表面回流基本消失,断面流速分布趋于均匀,且前池与进水池底部及水泵进口附近的流速明显减小.现场试验也表明,在实施整流措施后,在两种运行工况下,泵站装置效率分别提高了1.82%和5.96%,机组振动幅度分别下降了21和52μm,且池内泥沙淤积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前池 进水池 水流流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值模拟在泵站侧向进水前池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芳芳 吴时强 +1 位作者 肖潇 况曼曼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9,共6页
泵站布置形式因进水方式不同通常分为正向和侧向两种进水方式,侧向进水时前池来流方向和前池中的主流方向存在夹角,此时由于弯道水流的运动特性,侧向进水前池容易产生主流脱壁、回流和漩涡等不良流态,难以形成良好的水泵进水条件,影响... 泵站布置形式因进水方式不同通常分为正向和侧向两种进水方式,侧向进水时前池来流方向和前池中的主流方向存在夹角,此时由于弯道水流的运动特性,侧向进水前池容易产生主流脱壁、回流和漩涡等不良流态,难以形成良好的水泵进水条件,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古德洛尔电厂一期侧向进水泵站前池,采用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封闭雷诺平均的N-S方程,利用SIMPLEC算法对泵站前池及部分引水明渠水流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设计方案修改前后前池水流的流速、涡量、水面线等水力参量分布特性,并以典型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为目标函数分析整流措施前后前池内流速分布均匀度变化,验证了增加合理的整流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前池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池 流场 紊流 三维数值模拟 整流措施 流速分布 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前池水力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9
作者 卢春晖 张永丽 唐剑韬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23,28,共5页
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标准k-ε模型,应用SIMPLEC算法,对2个吸水管同时工作的泵站前池进行了水力性能模拟研究。研究发现泵站前池的水力性能受泵站前池的长度、进水流道与泵站前池的高度比值和吸水管喇叭口悬空高度的影响。通过对数值模... 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标准k-ε模型,应用SIMPLEC算法,对2个吸水管同时工作的泵站前池进行了水力性能模拟研究。研究发现泵站前池的水力性能受泵站前池的长度、进水流道与泵站前池的高度比值和吸水管喇叭口悬空高度的影响。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泵站前池的长度、进水流道与泵站前池的高度比和吸水管喇叭口悬空高度较优的取值范围。同时,建议设计泵站前池尺寸时综合考虑土建成本和水力性能进行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前池 水力性能 FLUENT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压力前池容积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治中 刘林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3-147,共5页
水电站压力前池是连接渠道与压力引水管的中间建筑物,具有调节和平稳水头之功用,其容积大 小、前池水面开阔程度对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改善水流流态至关重要。对已建工程前池容积特性的统计分析发 现,现有的压力前池功用微弱、相对投... 水电站压力前池是连接渠道与压力引水管的中间建筑物,具有调节和平稳水头之功用,其容积大 小、前池水面开阔程度对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改善水流流态至关重要。对已建工程前池容积特性的统计分析发 现,现有的压力前池功用微弱、相对投资较大,在技术和经济上很不合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理论分析给出了 前池容积的“量化”计算方法,并从统计“众数”的角度,给出了相关尺寸确定的参考值,以避免前池容积确定的盲目 性和任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压力前池 前池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